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 推 理(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二)探索新知
1.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 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验证答案:让学生自己检验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实践应用
1. 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合理。
四、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教案模板,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模板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图形的运动(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2)出示: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2.剪一剪、做一做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4.找一找,比一比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数学推理教案5篇
数学推理教案5篇笔者经过查找成功找到了一些有用信息“数学推理教案”,敬请阁下阅读本文。
教案是在老师上课之前必备的教学材料,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制定教案课件。
制定教案需要对学生群体有充分的了解。
数学推理教案(篇1)一、说教材:“数学广角DD简单推理”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本节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一节猜一猜、做一做的游戏课,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推理的经验。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取游戏引入、情境教学与谈话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完整全套教案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混合运算
5
9
4.13—4.19
混合运算
5
10
4.20—4.26
期中复习考试
5
11
4.27—5.3
有余数的除法
5
12
5.4—5.10
有余数的除法
5
13
5.11—5.17
有余数的除法
5
14
5.18—5.24
万以内数的认识
5
15
5.25—5.31
万以内数的认识
5
16
6.1—6.7
克和千克
5
17
6.8—6.14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课,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
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运用数学中排除法的思想,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会根据提示或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
2.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1.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能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从常见的问题出发,对简单的推理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学生不一定是按最佳方案理解的。
在这里,通过实际生活和活动让学生体会排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饶有兴趣地学习。
除了把握好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的思想和方法并可以实际应用。
1 简单的推理1课时
2 练习二十一1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何为推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解决较难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5分钟)
1.引入推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
2.介绍简单的推理方法,例如“找规律”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1.让学生分组完成几道简单的推理题目。
2.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思路及方法。
4. 练习和讨论(15分钟)
1.老师布置几道推理题目让学生课堂上解答。
2.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5. 拓展应用(10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推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尝试应用推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关于推理的习题。
2.思考并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推理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5混合运算本单元学习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含同级混合运算、两级混合运算、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挨次规定的合理性,帮忙学生理解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能运用小括号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致,进一步进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把握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挨次(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加减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教科书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混合运算挨次的教学适当分开编排,为突破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例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挨次。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发觉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育,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班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学问,懂得简洁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确定的计算基础。
但对于二班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挨次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挨次——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进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把握运算挨次的水平。
在运算挨次教学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情境,帮忙学生理解并感知运算挨次是有规定的,也有它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同时,老师要留给学生乐观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觉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观主动获得新知。
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老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图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解决问题中的抵触冲突更好地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进行规定的合理性。
2.建立好新旧学问间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正确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尊重他人意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运用简单数学问题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第九单元内容。
–设计逻辑推理训练题目。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方法。
第二步:教学内容(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步:示范与训练(15分钟)•在黑板上列举几个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推理。
•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第四步:梳理与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设计若干逻辑推理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围绕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训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逻辑推理方法上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应用到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中。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二、探索新知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写边说明:横式:20÷5=4竖式: 45丿 2 02 0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4 商:4表示分4盘。
除数 5丿2 0 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优秀教案
【精选】⼈教版⼆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推理》优秀教案【精选】⼈教版⼆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推理》优秀教案第1课时数学⼴⾓(1)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在第九单元“数学⼴⾓”中,安排了逻辑推理⽅法。
逻辑推理是进⼀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逻辑推理能⼒的良好素材。
【学情分析】⼀年级已经渗透了找规律、排列组合,本册渗透推理的数学思想⽅法,以后还要进⼀步学习复杂⼀点的排列组合、可能性(也就是概率)、运筹、等量代换等⾼等数学思想⽅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可以让学⽣掌握⼀些简单的推理经验,能根据多个条件推导出结论。
【教学⽬标】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培养学⽣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
2.进⾏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的观点。
3.培养学⽣⼤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思想⽅法在⽣活中的⽤途,激发学⽣学好数学的信⼼。
【教学重难点】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情境导⼊―→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
↓↓巩固应⽤―→运⽤推理解决问题。
↓↓课堂⼩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法。
教学设计【情境导⼊】1.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
(1)请两名学⽣上台,⼀名学⽣拿语⽂书,⼀名学⽣拿数学书,藏在背后。
教师说明:他们两⼈分别拿着语⽂书和数学书。
(2)让学⽣猜⼀猜各⾃拿的是什么书,指名说⼀说,产⽣予盾,从⽽使学⽣发现猜不准,缺少⼀个条件。
(3)给出⼀个条件,让其中⼀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再让学⽣猜⼀猜各⾃拿的是什么书,分组讨论。
(4)⼩组交流,猜出结论,让学⽣说说是怎么猜的。
(5)引导学⽣从两⽅⾯去推理:①“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中可推出此⼈拿的是语⽂书,那么另⼀⼈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②从“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名话中可推出另⼀⼈拿的是数学书,那么“我”拿的就是语⽂书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混合运算(1)》精品教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以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或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38+5 28÷4 4×5 45-2 36÷9学生口算,说出得数。
2.开火车连算。
教师用卡片先出示前两个数,再出示第三个数。
4+5= 9-3= 15-7= 8+4=3×8= 24÷6= 36÷9= 4×8=54÷9= 6×2=3.算一算。
58-14+6=交流:你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有加有减,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二、互动新授1.加减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算式。
53-24+38师:观察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减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减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学生:从左往右。
2.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
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学生:从左往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仍分成用~的乘法口诀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如,在“克和千克”(第页的内容、第页第题)和“统计”(第页第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当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当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材分析]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本单元的内容体现了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出的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里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而已。
有许多内容、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相比,更具推理性。
学生基本上能推断出正确答案,但对于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断的理由,还需加强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初步掌握“数学广角”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教学内容]课本第109页例1和做一做[设计理念]通过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应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活动、亲身体验,感悟到知识其中的内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玩一个猜弹珠的游戏。
(1)拿出一颗黑珠子,一颗白珠子,两只手各藏一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3篇)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3篇〕篇1: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课时数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
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老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回忆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老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究新知老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老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讲解如何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现在还剩几个?
2. 新授环节(20分钟):
(1)教师解释并示范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要找出剩余的苹果数量,我们可以用总数(5)减去吃掉的数量(2),即5-2=3。
(2)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并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3. 实践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具有实际问题的情境卡片,让他们自行讨论并解答。
4.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课时 推理(1)【优秀PPT课件】
长方形。都分别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
猜它们分别是谁吗?
我不是三角形。
红色是( 三角形),绿色是( 圆 ), 黄色是( 长方形 )。
5.有甲、乙、丙三人,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 是数学老师,一个是体育老师。甲和乙经常 跟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乙带学生去找数学 老师辅导数学。 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甲是数学老师,乙是语文老师,丙是体育老师。
R·二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推理
第1课时 推理(1)
猜一猜!
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 面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我拿的是 语文书。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我拿的是 语文书。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有语文、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三本书, 小红、小丽和小刚三人各拿一本。
我拿的是 语文书。
=3.141929
的近似值,为取约率,取为密率,其取中六位小数3.是14192,9它是分 子分母1在000以内最接π近值的分数.
我 途热 他体验我 途去热 他哦体验去哦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 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
教材P110思考题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 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菲菲、元元 ),最后一名是( 元元 )。
选自“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
课余时间讲讲,数学名人故 事提高孩子学习数学兴趣。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拿的是 语文书。
小丽拿的不 是数学书。
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研究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游乐园,以及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学生观察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学生看到这个画面,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1课时 同级运算 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加减、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运用。
让学生体会“从左往右的顺序”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 全面有序的推理方法 省赛
2019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推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
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
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
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5分钟)师:老师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被一个邪恶的巫婆施了魔法,沉睡在森林深处的一个城堡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推理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推理(教材第10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猜测活动,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好不好?小明妈妈的年龄可能是30岁,也可能是32岁。
你猜是多少岁?
如果老师提示,小明妈妈的年龄大于31岁,你猜呢?(32岁)
你是怎么想的?
明确:一共有两种可能,排除其中一种可能30岁,就只能是另一个答案32岁了。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样的游戏,看你能不能找到其中的窍门。
二、学习新课
简单的推理游戏。
出示教材第109页例1。
(1)请看题,说说你的想法。
明确:①我们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进行排除。
②我们已经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剩下了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只能是品德与生活这本书;剩下的数学书就是小刚拿了。
教师小结: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要注意分析的条理性。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1题。
明确:从题中我们知道“笑笑是最轻的”,所以重5千克的是笑笑;又因为“乐乐比欢欢重”,9千克>7千克,所以重9千克的是乐乐,重7千克的是欢欢。
教师小结: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的语句来分析,这对于分析推理很重要。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2题。
明确:已经知道“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说明小冬是一班的,小雨只能是二班的。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一”第1,2题。
第1题:小林拿的是狗,小青拿的是猫,小风拿的是兔。
第2题:小娟拍了31下,小龙拍了32下,小云拍了30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推理
教学反思
适当的练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学生说的过程正是他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与“思”的过程中拓展思维。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推理思想
在推断每人拿的是什么书的过程中体现了推理思想。
推理思想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或几个新判断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