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跨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术、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
一、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开放、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 提供多元化学科教育:大学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科教育,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通过开设学科交叉的必修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提倡多方位知识获取:学校应该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知识获取途径,如参加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渠道和经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界思维,增加创新灵感来源。
3. 强化实践教育:将实践教育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创新动力除了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对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导向的教师指导: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引领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通过导师制度和创新导向的课程设计,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搭建创新平台:学校可以搭建创新平台,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中心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机会。
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给予学生创新指导和实践支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3. 推行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大学可以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将创新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篇: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时代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创新素质的涵义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精益求精的意识,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有勇于尝试的冲动,是不断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当今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主要表现: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
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相当敏捷;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出现“见树不见森林”的现象。
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缺乏必要的合理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最明显表现在发言、作业、试卷、论文中缺乏新意。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2)摘要时代的需要创新,的进步呼唤创新,创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以及敢于怀疑和否定的精神.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创新性的教育培养,巴班斯基曾指出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需要灵活安排,不断创新。
一、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严重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久而久之,便会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那又何创新?怎样创新?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改变以往被动吸收知识的局面。
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启动思维的马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和看法,打破对书本知识的盲目崇拜,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适时地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不仅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建立一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师生在融洽的气氛中互相切磋,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巧设悬念,诱发动机,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力求探索的强烈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悬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步入创新的境地,体验到寻求知识的快乐,为人的智慧感到骄傲。
思维的功能不仅是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而是发现、看到并且进入更深的问题。
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学生的智慧会像火花一样喷发,他们为所获得的收获而惊喜,为每一次发现而激动.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像一颗颗火星,燃烧成一片,创造出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研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与可能。
本文将从跨学科融合的意义、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案例和跨学科融合的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跨学科融合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意味着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技术、理论与方法的交汇与碰撞。
这种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融合可以使学生获取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供多样化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促进学科创新与进步:跨学科融合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入,推动学科的创新与进步。
3. 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跨学科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广泛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案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案例。
以下是其中的两个案例:1. 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某高校开设了“科技与人文融合创新创业课程”,该课程旨在将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技与人文的关联性,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 艺术与商业的交融:某大学的“创意艺术与商业管理专业”将艺术和商业管理两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具备创意与商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该专业学习期间不仅学会了艺术的创作与表现,还同时接触到了商业市场的运作与管理,提高了他们在创业领域中的竞争力。
三、跨学科融合的未来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也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对跨学科融合未来展望的几点思考:1. 推动学科深度融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1. 引言1.1 概述跨学科教育是指通过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学科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应对复杂问题的需求。
跨学科教育以其超越学科边界、促进综合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特点,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通过系统地分析跨学科教育概念与特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将揭示出这种新型教育方式在培养具有创造力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明确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跨学科教育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背景,为后续章节提供理论基础与背景知识。
第三部分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包括定义与意义、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第四部分将深入探讨跨学科教育如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包括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提供多维度思考能力训练机会、跨学科项目实践激发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影响,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价值。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与实证数据,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综合解读,将揭示出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望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推动跨学科教育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 跨学科教育概念与特点2.1 跨学科教育定义跨学科教育是一种基于整合多个学科知识和方法,强调知识交叉和跨界思维的教育方式。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创新是指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造出全新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想法。
在当前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校园教育的一个焦点。
首先,大学应该提供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
开放的学习和创新环境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和研究。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心,想要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
这种自己发掘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大学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特定的知识。
因此,大学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可以开设创新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创新方法和技巧。
在这种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任务,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大学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行探索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创新的锤炼。
最后,应该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大学的日常教学中。
大学教育不单单是将知识授予学生,更是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
当学校能够融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有着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造福社会。
总之,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过程。
它需要大学和教育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从自由开放的环境,到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创新竞赛和自主创新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拓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有自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一代,为社会带来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基于跨学科项目制课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为例
论点ARGUMENT 人才培育128基金课题: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1277)。
基于跨学科项目制课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为例文/李明娟本文将项目教学法与创新教育相融合,探索构建基于跨学科项目制课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旨在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所构建的培养模式在笔者所在的常州大学初步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教师、企业以及社会均认为这种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新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一、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一)“既有培养方案+X”模式“既有培养方案+X”模式主要是指高校依据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对现行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增设一些创新类实践课程,构建起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培养模式。
当前,这种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得较为普遍,但其也存在兼顾面小、形式化的局限,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有限。
(二)产教协同模式产教协同模式是一种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行业与产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的模式。
具体来说,产教协同模式是通过协调各方资源,并对各因素之间进行整合,促成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进而达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为企业输送优人才培育论点ARGUMENT129秀人才的目的。
(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培养模式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培养模式以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师生共同实践完成相应的科创项目。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促进人才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以突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特征的跨学科项目制课程教学的内涵跨学科项目制课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及交叉学科视野,整合多门传统课程的知识,建立包含多个跨学科项目的课程,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借鉴项目化教学法,强调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跨学科教育的实践与改进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跨学科教育的实践与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跨学科教育在此过程中的实践与改进。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以及应对挑战时所展现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训练。
首先,注重理论学习。
大学课程设置中应当注入培养创新思维的内容,如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案例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注重实践训练。
理论学习只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实践训练才是锻炼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实践性课程和科研实践等活动,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实践和创新。
二、跨学科教育的实践与改进跨学科教育是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突破学科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融合和交叉。
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跨学科教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拓宽知识领域。
通过跨学科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范畴。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其次,促进思维碰撞与创新。
跨学科教育可以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进行融合,通过跨界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
同时,跨学科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课程设置上需要更加合理和科学,要避免过于碎片化的教学。
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需要有具备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来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跨学科教育体验。
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作者:杨波祝湘陵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04期【内容提要】如何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和学术研究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自身有利因素,以及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问题,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跨学科跨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4-0059-02随着研究生中硕士、博士授予学位单位和招生专业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不断的增长,研究生的多样化发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已在高校及科研单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在有些科研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全是跨学科或跨专业研究生。
当前,如何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的新课题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培养单位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创新能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鲜有研究成果。
从当前研究状况来看,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较多地描述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消极因素,或是只着眼于操作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以及完整的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二是研究中更多关注于理工科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鲜有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成果。
一、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自身有利因素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大多数在大学或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对跨专业所学内容拥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将来能够在本学科领域有所造诣,所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对现在所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更容易融合原本专业领域知识,因此更容易发挥创造性。
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具有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两个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甚至有相关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知识面和量上较非跨专业研究生更丰富,更有助于交叉学科知识融合。
跨学科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跨学科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如今,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使得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愈加多样化。
传统的学科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跨学科创新成为了当下教育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创新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一、跨学科创新的概念跨学科创新是指在不同学科的融合中产生的新的思想、方法或产品。
跨学科创新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边界,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它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出新的价值。
二、跨学科创新的重要性跨学科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并不仅仅属于某一个学科,而是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跨学科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1. 提供多元学科的学习机会:学校应当积极提供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学科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出较强的综合能力。
2. 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综合性的项目活动,要求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跨学科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维。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1. 实践项目的开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项目,要求他们亲身实践、动手操作。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经验的分享: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使其他同学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 实践成果的展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变化快速,创新能力已成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一项素质。
面对这种趋势,学校教育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将就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一、跨学科教育概述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教育则是一种跨越现有学科领域的教育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
跨学科教育的实现需要学校组织各个学科间的合作,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跨学科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用一种全局的方式思考问题,不再受到单一学科思维的局限。
二、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跨学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跨学科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多个学科去探究一个问题,不同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透彻的理解。
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会因此有所提升,这种跨学科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技能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现实中,解决问题常常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知识领域,而这正是跨学科教育所注重的。
学生需要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创新思维。
例如,跨学科的STEM教育模式,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个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需要在问题解决中动手尝试,探索创新的方法,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学科教育容易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领域产生偏见,而跨学科教育则能够帮助学生在广泛了解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的快速积累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学生的关注。
跨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首先,跨学科教育能够提供学生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以一种分隔式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接触到自己所学习的学科的知识。
而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在学习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同时融入到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跨学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学生的记忆和重复应用能力,很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
而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探究和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在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
这种综合性和批判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
此外,跨学科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问题是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
跨学科教育强调学生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跨学科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专家中获取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同时,跨学科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跨学科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在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跳出传统学科的思维模式,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跨学科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理念和方法相互整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模式。
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首先,跨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的知识框架。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度理解和分析,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这种多维度的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缺乏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新思维的刺激。
而跨学科教育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思维方式。
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创意的能力。
另外,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实社会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需要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得到全面解决。
跨学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挑战和困难,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灵活应变和创造性思维。
总的来说,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交叉融合,学生可以建立多维度的知识框架,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应该重视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动跨学科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知识资源。
只有通过跨学科教育的实践和推广,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专业知识的边界日益模糊,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跨学科视野在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之前,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跨学科视野。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其他学科的了解。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引导学生拓宽学科边界,并鼓励他们参加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或团队。
此外,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科研院所和创新实验室等,让他们了解不同学科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从而培养他们对跨学科合作的兴趣和认识。
二、建立跨学科团队要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建立跨学科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跨学科合作项目,吸引不同学科的学生参与其中。
跨学科团队的成员应包含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确保团队在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上的全面性。
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导师或顾问,指导学生在跨学科合作中的学习和实践。
三、跨学科合作的课程设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学校应重新设计相关课程。
课程设计应注重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激发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实践等。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合作,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与碰撞,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合作的平台和机会。
四、强化实践环节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的支撑。
学校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如实习、项目实践、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跨学科合作和应用创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跨学科合作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能力,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研讨会、讲座和学术沙龙等,让他们与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被认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并介绍其相关理论和实践。
理论基础1.创新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简单介绍创新能力的概念,并阐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和特点:解释跨学科学习是如何在教育领域中被定义和应用,并强调其带来的优势。
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1.综合知识与观念融合:跨学科学习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知识和观念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培养出具有广泛视野和灵活思维方式的个体。
2.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联系与合作能力:跨学科学习注重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协作和沟通能力,并形成跨领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激发创造力: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资源,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跨学科学习实践案例1.跨学科项目设计:介绍一些成功的跨学科项目案例,如设计一款结合文化与技术的产品等。
详细描述这些案例成功的原因。
2.跨专业课程设置:以某大学为例,说明该校推行跨专业课程设立并取得良好效果。
分析其背后所依托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结论总结以上内容,指出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并强调在现代社会中,积极推行跨学科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此外,提出进一步研究跨学科学习的推广与应用的价值与建议。
以上内容大致介绍了跨学科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为您所需的文档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如果有任何需要进一步讨论或添加的内容,请随时告知。
跨学科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和机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跨学科教育的优势以及如何促进创新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跨学科教育是指在学科间进行有效整合和交叉,让学生通过学习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过于强调学科的划分,导致学生只能在一个学科领域中深耕,而缺乏对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跨学科教育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促使学生在不同学科间进行交流和协作,从而培养出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全面能力。
二、跨学科教育的优势1.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跨学科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的角度来理解同一问题,促使他们形成全面、多维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跨学科教育能够打破学科的限制,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找到更全面、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培养综合素质:跨学科教育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交流,使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提高创新能力: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进行创新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三、如何促进创新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 设计跨学科课程:学校可以设计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并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2. 强化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参与团队项目或科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学科的贡献,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合作精神。
3. 提供跨学科学习资源: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资源,包括跨学科图书、杂志、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
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跨学科学习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结合在一起,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或创造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
一、跨学科学习的定义与意义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二、跨学科学习的方法与实践1. 整合课程设计:跨学科学习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课程来实现。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多学科背景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的同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项目驱动学习:项目驱动学习是跨学科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开展跨学科项目,学生可以从现实问题中提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合作和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走出课堂:跨学科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学习,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企业或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三、跨学科学习对创新思维的培养1. 拓宽思维边界: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学科的限制,拥有更广阔的思维边界。
学生可以从多个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解决问题上。
这种跨界思维的培养对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 综合分析能力: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将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产生新的见解和创新思路。
3. 合作与沟通能力:跨学科学习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沟通。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面临着跨学科能力的重要性。
跨学科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多元化要求的必备素养。
然而,由于学科专业化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对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扩宽知识边界、加强学科融合、培养综合思维、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一、扩宽知识边界要想提高跨学科能力,首先应该主动扩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浏览学术网站、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来获取跨学科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讲座、学术演讲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同时,积极参与实践项目,拓宽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对跨学科实践的理解。
二、加强学科融合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具备学科融合的能力。
学科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新的综合性思维方式。
大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跨学科课程、参加学科竞赛等途径来加强学科融合的能力。
此外,多参与学术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会借鉴和吸收不同学科的观点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科融合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综合思维要提高跨学科能力,培养综合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思维是指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大学生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综合思维。
此外,多进行思维训练,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等,能够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提高综合思维的能力。
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还能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参与实践。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性实践活动,如创业实践、技能培训等,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提高大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促进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1. 引言1.1 概述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是指大学生在专业领域之外,积极参与跨越不同学科边界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跨领域问题的能力。
因此,促进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包括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解决跨领域问题的能力等。
接下来探讨大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原因,包括应对复杂性挑战、全球性问题以及多样化职业发展机会与竞争优势的需求。
随后,我们将提出一些促进大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例如设立跨学科课程或专业方向、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或实践活动,鼓励多领域合作与知识交流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中的论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未来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促进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通过具体案例和理论支持,希望能够加强读者对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认识,并激发对此领域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兴趣。
2. 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2.1 定义和背景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是指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进行交叉探索、融合和应用知识,以解决复杂问题或推动创新。
它强调通过跨越学科界限来获取全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随着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和互联互通,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2 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涉及多个领域,大学生可以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将其整合运用。
这种综合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跨学科研究还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
当不同领域的思想相互碰撞时,可能会出现新观点、新理论或新方法。
2.3 培养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教育的实践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教育的实践模式引言当今社会变化迅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塑造未来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跨学科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本文将介绍跨学科教育模式,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实践。
什么是跨学科教育模式跨学科教育模式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理念和方法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形成综合性的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教育模式的优势1. 拓宽知识面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重视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而跨学科教育模式则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形成更宏观、全面的思考方式。
2. 培养创新思维跨学科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有效地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4.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中,学科之间往往是独立的,缺乏交叉和融合。
而跨学科教育模式能够打破学科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交叉,形成新的学科领域。
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实践1. 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一种跨学科教育的实践方式。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项目可以涉及到地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才。
四、 分 析 和 讨 论
二、 大 学生创 新实践 能力 的现状
目前 , 我 国普 通 高等 学校 大 学 生的 创新 能 力还 较 低 , 主 要表 现 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1 、 勤奋 刻苦 , 但 缺 乏挑战精 神
我 国 传统 的 教育 观 念重 视 钻研 书 本理 论 知识 , 提 倡稳 扎 稳打 , 积累 丰 富 的知 识 。由于 受 中 国传统 文 化负 面 效应 和长 期 应试 教 育 体 制 的影 响 , 学生 基本 功扎 实 , 善 于 考试 ,但缺 乏挑 战精 神 , 难 以自
刍议跨学科培大学生创新能力
教 育 探 索
本文 为山东 省教 育科学 “ 十二 五 ”规 划项 目 ( 编号 : 2 0 1 3 G G0 1 4 ) ; 国家 大学生创 新创 业训练计 划项 目 ( 编号: 2 0 1 4 1 0 4 4 8 0 1 2 ) 研究 成果
刍议跨学科培养 大学生创新 能 力
【 关键词 】 大学生; 跨 学科 ; 创新 能力培 养; 意义; 现状 ; 实践 提 升大 学 生创 新 能力 鲜 见报 道 。 以下 结 合 实践 教 学经 验 , 阐 述 教 育 的 目 的 是 培养 人 才 , 人 才 培 养 的职 能 则 是 知 识传 授 与 能 赛 , 旨在与 同行切 磋 、 学习。 力 培养 。在 当 前复 杂 的 国 际竞 争 环 境下 , 人才 的能 力 培 养 至关 重 跨 学科大 学生创 新能力 培养 的实施 情况 , 从2 0 0 4 年开始, 教育 部 机械 基 础课 程 指 导委 员 会 每两 年 举 办 要 。根据 《 山 东省 中长 期 教育 改革 和 发展 规划 纲 要 ( 2 0 1 l 一2 O 2 0 次全 国大 学生 机械创 新设 计 大赛 , 这一赛 事 为全 国机械 专业 在校 参赛 单位 多 为 院字 ( 2 0 1 1 )6 号1 的文 件 精神 , 坚 持知 识 、 能力 、 素 质 协调 发展 和 学 生提 供了 一个极 佳 的全 方位 能力 培养平 台 。但是 , 综合 提 高 的原 则 , 在 实践 教学 中 注重 学 生综 合素 质 的培 养 , 开拓 跨 某 一个 专业 或一个 系统 的学 生 , 以机 电 、 机 械专 业为 核心 , 医 学专业
年) 》和 《 德州学院关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德
一
学 科创 新 实 践 对创 新 能 力 的 培养 , 寻 找 更 多大 学 生 创 新 精神 培 养 学 生参 赛 较少 。笔 者 认 为 , 医 学 与机 械 专业 学 生联 手 设计 , 可 能会 的有 效途 径 , 为 社 会 培 养高 素 质 、 潜力大、 有创 新意 识 和 能 力的 人 加 速医疗器 械 的更新和 发展 。 近期, 医学 护理 专业 的学 生与 机 电 工程 专业 的 学 生 , 联 合 参 与 才做 出 贡献 。 大学生创 新 能力培养 的重要 意义 了全 国大学 生机械 创新 设计 大赛 , 医 学护 理专业 学 生负 责设计 临床 基 于对 医学 专 业 知识 的 了解 及对 患 者 病 情 的 当今 时代 , 特别 是 知识 经 济时 代 的到 来 , 人类 社 会正 步 入一 个 护 理 床 的功 能 要 求 , 科技 创 新不 断 涌现 的 重要 时 期 , 国际 竞争 呈 现 出崭 新的 态势 , 科 技 了解 , 他 们在 设计 护理 床的 功能 时更 多的 是从 临床 专业护 理角 度考 竞争 已成 为国 际综 合 国 力竞 争 的焦点 。能否 迎 接未 来知 识 经济 的 虑 , 充 分考 虑 到各 种 因素 对护 理 床 的不 同要 求 , 包括 对 患者 病 情 及 挑战, 增强 知 识创 新 的竞 争 能力 , 关键 就 在 于能 否培 养 出大 批 具有 身 高 、 体 重 差异 , 设计 了实 用 、 功 能齐 全 、 易操作 的护 理床 , 摒 弃了现 机 电工 程 专业 学 生负 责机 械 功能 设计 , 根 知识 创 新 和技 术创 新 能 力的 人 才 。大 学 生是 祖 国的 未来 和 民族 的 有 护 理床 的 缺点 和不 足 , 希望 , 因此 , 大 学 生创新 能力 的培 养是 推进 科教兴 国战 略 、 参 与 国际 据 相应 的机械 原理 设计 出合 适 的无 阻力机 械装 置 , 这 是 医学 生所不 不 竞争 , 提 高我 国的综 合 国力和 国际 地位 的需 要 。培养 具有创 新精 神 能 比拟 的 。两个不 同专 业的 学生 在实验 设 计及模 型 制备过 程 中 , 在不 断 的设计 、 修 改和 探讨 中 , 完 成 了 和创 新 能 力的 人才 , 是 目 前高 等教 育 要解 决 的首 要任 务 , 摒 弃应 试 断 发现 新问题 和解 决新 问题 , 教育 模 式 , 着 力抓 好开拓 创新 能 力的 培养 , 只有这 样 , 我国 的高 等教 即实用 又美 观的产 品模 型 。通过 本次 活动 , 两个 专业 的参 赛学 生都 育 事业 才 能培 养 出一 批 真正 具有 创新 精 神和 实践 能 力 的创 造型 人 有 很大收获 。
主创新 。 2 、 具有 创新 意识 , 但 创新 目标不 明确
崔淑芹 孙汉文 顾 相伶 吴继 卫 董平 轩 王景 和
( 德 州学 院 医药与护 理 学院 山 东德 州 2 5 3 0 2 3 )
【 摘 要 】 本文在分析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 , 论述 了跨学科培养 大学生创新 能力的新途径和具体 实践 , 认为应 多
途径开展 大学生科技 创新竞赛 , 搭建更 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平 台, 可 以有效培养大 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