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三1电和磁谢作寿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电和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电和磁》

发电机
实际应用
思考: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也 没有了吗?怎样检验呢? 用线圈和指南针组合成一个“电流检测器”
步骤:把线圈套在指南 针上,把要检测的电池作为 电源,接通电路,如果指针 发生偏转,说明电池有电; 如果指针没有发生偏转,说 明电池已经没有电了。
课外延伸
请你思考 能产生电吗?
电动机
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磁也
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能量
请同学们阅读引言(课本47页 )内容,了解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1820年, 丹麦科学家奥 斯特在一次实 验中,偶然让 通电的导线靠 近指南针,发 现了一个奇怪 的现象。
奥斯特实验
阅读课本67 页内容“电和磁 见面了”
实验一:探究电和磁是否存在联系
实验器材: 导线、开关、电池、 小灯泡和指南针
奥斯特实验视频
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使指南 针的偏转角度更大呢?
实验二:探究通电线圈对磁的影响
实验步骤:


导线绕成 线圈
其中一条导线 换成线圈
线圈套住指南针
实验结论
将线圈套住指南针竖着放
导线绕成线圈会使小磁针偏转角度变大。
线圈越多,磁性越大
课堂小结
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会使磁针偏转
电流产生磁性 电流越强,磁性越强 线圈越多,磁性越强
实验结论 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注意事项: 由于导线中的电流较小,实验效果 不是很明显,你有什么方法使实验 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1、可以多用几节电池,增大电流, 但是容易烧坏小灯泡。 2、可以把小灯泡取下,直接连接电池 的正负极,使电路短路。电路短路时, 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烧毁,所 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制作原理,以及电流的磁效应。

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制作、电磁铁的极性判断、电流的磁效应等。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电和磁的关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制作原理,能独立制作电磁铁。

2.让学生掌握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方法。

3.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电磁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2.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方法。

3.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问答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池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作用。

讲解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方法,让学生能正确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并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电磁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巩固对电磁铁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讲解电流的磁效应,让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电和磁教科版(共8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电和磁教科版(共8张PPT)

实验要求: 1、科学课堂一定要遵守纪律, 该动时动,不让动时不能动。 每次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 全部坐端、举手,以示完成。 2、实验前,小组长对本组人 员做好分工。

电路短路,耗电厉害,所以每次实验后,马上 断开。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 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 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 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 了解十分的有限。就在这种 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 在1820年一次实验中,偶然 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 密,这个秘密为人类大规模 的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同 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 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 刻吧。
接通电流时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的变化,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然后, 认真 讨论发生此现象的原因。
第1课 电和磁
讨论得出:
通电后,导线产生了磁性,断 电后,导线磁性消失。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8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8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优秀课件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优秀课件教科版
环节二:小组活动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 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 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 能打开了大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二:小组活动
★请各小组根据描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做好活动记录。
——“水位自动报警器”stem项目研究第一阶段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小学 周飞燕 就是这个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请各小组展示有关磁铁知识回顾的思维导图 ★请各小组交流活动现象 电和磁
——“水位自动报警器”stem项目研究第一阶段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小学 周飞燕 电和磁
——“水位自动报警器”stem项目研究第一阶段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小学 周飞燕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何设计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让水利的工作人员既能在水位到达峰值时,及时知晓,又不需要他们进入水中实地察看,保障他们的安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水位自动报警器”stem项目研究第一阶段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小学 周飞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Hale Waihona Puke 环节一:小组展示★请各小组展示有关磁铁知识回顾的 思维导图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三:小组探究
★请各小组汇报项目研究思路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四:课堂点评 如何设计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让水利的工作人员既能在水位到达峰值时,及时知晓,又不需要他们进入水中实地察看,保障他们的安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到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流、磁场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同时,学生对电和磁的内在联系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此外,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能运用电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电磁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原理。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联系,电磁设备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介绍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3.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磁感应的内在联系。

4.应用:介绍电磁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电动机等,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实用性。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电生磁、磁生电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和磁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实验操作和探究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掌握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及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池、铁钉、线圈等。

2.课件:电和磁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演示实验:电磁铁吸引铁钉。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磁铁能吸引铁钉?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用线圈、电池和铁钉组成电磁铁,观察电磁铁的吸引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讨论:电磁铁的吸引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5.拓展(5分钟)提问:除了电磁铁,还有哪些现象涉及到电和磁的关系?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装置,观察其现象,并写一篇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指南针的变化 【温馨提示2】
1、把灯泡拿下,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上。 2、放好小磁针,拉直导线放在上面,做好一切准备。 3、实验员 :负责开关,观察到接通电流后小磁针的 变化了马上断开电源,做到一触即放(2秒)。 4、认真观察实验瞬间的实验现象,再重复做一次。
电和磁
在一百多年前(1820 年4月)的一天,丹麦 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 时,无意中让通电的 导线靠近指南针,他 突然发现……
当时奥斯特连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电路, 通电使灯泡发光。
电路连接好了以后,将指南针放置在其中 一根导线的下面。
指南针的变化 【温馨提示1】
1.指南针水平摆放在桌子上,等小磁针静止不动。
你有办法进行检测吗?
电流检测器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课外作业:
1.整理科学记录本。 2.阅读: 《能量》单元的资料库——《电和磁见 面了》,进一步了解奥斯特的故事。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温馨提示3】
•必须先把指南针放平并待小磁针完全静止。 •把线圈靠近指南针小磁针。 •先放好,再通电,看清现象后应马上断开。 •思考:线圈怎么放使偏转角度最大?(平放? 竖放?前后左右?) •小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六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20页PPT)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集体备课教案

1.电和磁【教材简析】《电和磁》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为落实“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这一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第二个是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重复奥斯特当年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的过程,懂得“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本课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这一科学概念,体现现行科学课堂教学所提倡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活动成双螺旋结构协调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电与磁的内容在四年级学生都已接触过,通过复习电路,电能让小灯泡发亮,以及复习指南针的制作性质,引出课题《电和磁》,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电和磁有关系吗?这里设计用磁铁、小铁钉、导线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变化为下面的实验解释打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初步感知电流越强、线圈越多,磁性越大,线圈可以检测到微弱的电流。

科学探究目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1.对电和磁之间产生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意识到科学探究活动中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了解重大科学发现的价值所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

2.教学难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小灯泡、灯座、导线、好电池(两节)、废电池一节、电池盒、指南针、线圈。

教师准备:除与学生一样的材料外,还要准备:小铁钉,一块磁铁、指南针。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提问:老师第一次来这上课,搞不清方向,哪里是南边?要准确辨认方向可以借用?指南针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指向哪里?以你们过去所学的知识,如果不接触指南针,怎样可以让磁针的角度发生偏转?教师演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电磁铁和磁场的性质等。

在《电和磁》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对电流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电磁铁工作原理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讲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场对电流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4.知识讲解: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深入剖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5.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进一步巩固对电磁铁工作原理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磁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品课件电和磁教科版2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品课件电和磁教科版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二:小组活动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 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 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 能打开了大门。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三:小组探究
★请各小组汇报项目研究思路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二:小组活动
★请各小组根据描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做好活动记录。
六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电和磁|教科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环节四:课堂点评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优件 品-课3.件1电电和和磁磁教|科教版科2 版 (共10张PPT)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教科版科学六上3.1《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3.1《电和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3.1《电和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掌握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验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和磁的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电和磁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电和磁的深层次原理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较高,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让学生能运用电和磁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的实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安排多个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磁铁、铁钉等。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电和磁现象,如手机充电、磁铁吸引等,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电和磁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和磁的知识。

操练(15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如电池连接导线和灯泡,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磁铁吸引铁钉等。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电和磁的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电动机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1 电和磁|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1 电和磁|教科版

小学科学课《电和磁》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案例描述】《电和磁》是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也是学生第一次感知电和磁的关系,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何让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发生明显偏转的实验讨论和操作。

教学难点定位是: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和、观察和思考。

电和磁是本课学习的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本课通过四个步骤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与观察活动,并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一部分:回忆电的有关知识和磁的有关知识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在复习中回忆接通电路的操作实验,并从中强调感受闭合电路中的电流点亮了小灯泡,复习电流知识点,两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为下一个环节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复习接通电源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引出“电”的概念,再用两块磁铁相互接近,出现了吸引或排斥的现象,从而引出“磁”的概念。

)第二部分:探究过程(一)通电导线可以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这部分分三个步骤。

首先承接第一个环节,介绍奥斯特,奥斯特在做一个闭合电路的时候因为在通电直导线旁边放了一个指南针,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为人类打开了一门崭新的大门。

其次,小组合作重现经典实验,并汇报得出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时候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最后讨论并得出电流产生磁让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设计意图:1.复习回顾磁铁的特点;2.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但指南针发生偏转并不一定是磁引起的。

)(二)探究“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师:我们通过复习知道了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磁铁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那么电和磁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也就是说“磁能产生电吗?”或者说“电能产生磁吗?”师:谁来猜测一下,电和磁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生:(猜测,说理由)(设计意图: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怎样才能说电和磁之间有联系(三)探究电能否产生磁(重点)?师:我们先来找一找电能否产生磁的证据,接下来请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猜测、器材、实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计划并且汇报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致。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电和磁|教科版 (7)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电和磁|教科版 (7)

电和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电和磁”是修订后六上《科学》教材“能量”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也是本次教材修订中改动比较大的一课。

这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课本选择了孩子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站看对能量的认识。

本课是重点教学是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孩子们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教学对象分析: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电”单元。

了解了电能使小灯泡发光和有关短路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也已经学习过“磁铁”单元。

已经了解磁铁具有磁性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以及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都为孩子们学习电和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由于高年级的学生个性比较活跃,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小刀。

板书:电和磁电能产生磁性电流越大,产生的磁性越强,小磁针偏转越大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实验一、通电导线与指南针的作用记录(1)实验二、使指南针偏转角度更大记录(2)在合适的选项那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和磁》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做了三个电生磁的实验。
小灯泡电路产生磁 短路电路产生磁 绕线圈电路产生磁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增大电流、增加线圈 数可以增加磁力。
关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把灯泡拿下,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上。 放好小磁针,拉直导线放在上面,做好一切准备。 接通电源,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 认真观察实验瞬间的实验现象,再重复做一次。
我们的发现: 电流越大,指南针 的偏转角度就越大。
思考: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也会产生磁性吗?
实践与分析: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 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为什么? 2.试试线圈的不同放法,怎样放磁针的偏转角度最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
电和磁
松阳县城北小学 谢作寿
活动:点亮小灯泡
实验器材: 电池、开关、灯泡、 导线、接线板等
说说电流在电路中的 流动路线——
从电池正极出发,经 过灯泡,回到电池负 极,形成回路。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 次实验时,偶然让通电导线靠近 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你想不想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呢?


反复做几次, 观察结果。
1.将指南针水平摆放在桌面上,等磁针静止不动。 2. 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让导线与磁针方向一致! 3. 接通电流,观察磁针有什么变化? 4. 断开电流,观察磁针有什么变化? 5.试试导线的其他不同放法,观察现象是否有不同。
我们的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讨论:是什么原因让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解释:电流产生了磁性。
我们的发现: 通电线圈比直导线的指南 针偏转角度更大。 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 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 圈套在指南针上,指南针 的偏转角度最大。
奥斯特抓住这个现象,又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反复实验 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写成论文,确定了科 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电流磁效应。就是这个发 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