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针灸推拿科云南省重点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针灸推拿科自2012年底成为红河州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以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沿着“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取得了长足的成绩。

一、科室基本情况

科室成立于1983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传统的针灸、推拿、理疗为石屏县人民群众解除病痛,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现有医护人员15人,医生7人,护士8人,床位30张,2014年收治患者960人,年收入285万余元。孔庆明医生的《曲安奈德加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研究》荣获石屏县2005年度科技三等奖。科室制定了优势病种3个(面瘫、项痹、腰痛),同时已制定了3个优势病种的疗治方案及临床路径。现科室有各种针灸设备、全自动颈腰椎牵引床、中药熏蒸床、超声波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电脑康复治疗仪、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等多种设备。开展了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熏蒸、热敷、足疗、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拔罐、放血、刮痧、耳穴、火针、浮针、理疗等多种疗法。治疗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皮肤科的多种疾病,其中对面瘫、项痹、腰痛、肩凝、膝痹、中风、头痛、耳鸣、美容美体等具有特殊疗

效。管理也可出效益。针灸推拿科坚持每日交班前进行一次知识培训,时间约15分钟,主要讲解针灸推拿科基础理论和相关中医药知识。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主要讲解针灸推拿科新理论和手法方式的最新进展。定期对全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严格按照首诊负责制管理患者。疑难病例讨论,最大程度确保患者安全。严格实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不越级使用,不超时使用。

二、人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梯队,使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不树立绝对权威:除科室主任外,科内分别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和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并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建设规划。医院确定了孔庆明老中医为针灸推拿科中医药学术指导老师,确定了后嘉良中医师为其学术继承人。科室今年准备申报石屏县《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科技进步三等奖。增强人员培训,2010派许芳医师到昆明市中医医院进修;2011年派王艳萍、后嘉良、张恩三名医师到云南省中医医院进修学习针灸推拿专业。2014年派王艳萍医生到昆明市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全科医师。今年科室拟派遣一名中医师到省级医院继续培训针灸、推拿专业。除以上外,科内实行老中青医师传帮带活动,目前全科医师均能开展针灸、穴位埋线和中医辨证治疗。

三、学科建设

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优势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合部颁标准,制定了常见病种面瘫、项痹、腰痛的中医诊疗规范。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和病历书写方面,均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医疗活动。上述三个病种确定为针灸推拿科中医优势病种,均制定了严格的临床路径,自开展以来,实施临床路径率达到98%以上。制定了三年学科发展规划,并制定了部分自制制剂研发计划和科研计划,正逐步实施。加大力度,提高中医中药服务能力。除跟师学习外,定期开展老中医查房和科内讲座,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目前针灸推拿科病人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其中,中药针灸治疗、闪罐加留罐治疗、穴位埋线治疗、熏洗治疗,疗效确切,优势明显,正逐渐形成品牌治疗方式。

四、仪器设备

不断增加新的仪器设备,满足临床需要。目前设置了专门的中医药综合治疗室。配备有颈腰椎牵引床、多功能推拿手法床、负重多功能训练器、熏蒸治疗机、足疗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中频脉冲治疗仪、低频电刺激治疗仪等专科设备。按照规划,正准备购置红外偏振光等更先进的诊疗仪器,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五、业务成绩

自成为州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科室以来,门诊量、出院病人量均较上年有较大程度增长。其中2014年出院患者960人,是上一年618人的1.55倍;住院收入达235万余元,较上一年的140.08万元增长了168%;门诊收入50.38万元,较上年的19.69万增长255.86%;总收入285.61万元,较上一年的159.78万元增长178.75%,较预期的170万元增长115.61万元。治疗效果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步,特别是面瘫病和项痹病的治疗有较大突破。

我们将以此次申报省重点专科工作为契机,执行高标准、高要求,将针灸推拿科建设成全州中医特色明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室!

石屏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

2015年3月15日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数学分析课是大学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原张家口三年制师专数学教育专业,该门课程开设时间长达两年之久,总学时316学时。四年制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开设时间一年半,总学时312学时,它的内容全、理论深、应用广、计算多、方法杂,确实像一棵主干粗大、枝杈丛生的大树。在知识结构上,它既与中学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大学阶段后继课必不缺少的基础知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后继课的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尤其是从1992年开始加快了建设步伐,每年重点完成一项或两项建设任务,1997年被评为首批优秀课程,是当时全校四门优秀课程之一。之后每两年验收一次,仍然是优秀课程。2002年数学分析课程被原张家口师专确定为参加河北省的课程建设评估。现将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自评,以供专家评估验收。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师资结构 1、学历(学位)教师比例 现担任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师共有八名,徐永春,学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张玉俊,大普北师大助教进修班结业;张峰,学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正在攻读硕士;关金玉,学士,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基地班;唐妍霞,学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正在攻读硕士;祁建芳,学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正在攻读硕士;李博,学士,毕业于延边大学数学系。 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现任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师七名教师中有两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徐永春,正教授;张玉俊,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占总人数的%。自评为B级,得分分。 3、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 徐永春,46岁;张玉俊,53岁。两名教师平均年龄岁。自评为B 级,得分分。 4、中青年教师培养

神经外科申报重点专科的自评报告

神经外科申报重点专科 的自评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神经外科 关于申报XX市医学重点专科自评表 一、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始建于2008年,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成为人才齐备、技术雄厚、医疗服务水平高的二级学科。2018年科室获“2017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科室设床位67张。床单元设施先进,有ABS双摇床、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装置。配有满足诊疗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如配有手术显微镜,开颅动力系统,心电监护仪,静脉注射泵和输液泵等设备。 我科现有医生8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有5人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等进修学习;有1人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介入技术。 我科有护士16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4人。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我科诊疗技术水平高,能熟练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椎管占位、脑积水、环枕畸形等。对疑难重症,如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恶性电解质紊乱、鞍区占位等,抢救成功率达80-90%。有较为完整的医技支撑体系,如CT核磁血管成像,开颅动力系统,头架支撑系统,手术显微镜,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等。 近年来,我科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和步伐,具备一支从事神经外科的专科医师队伍,能开展多项省内先进的项目,

二、专科研究能力 我科专科研究能力较强,在本地区有较高的学术成就。至今承担的科研项目有3项。参与四川省科技厅立项1项。 (一)研究方向 我科科研方向为颅内动脉瘤的开颅夹闭和介入、脊柱脊髓疾病的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有专业特性,技术难度高,对医师队伍的要求极高。近年来,四川省神经外科得到飞速发展,四川省的领头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连续三年全面排名第三(复旦排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带动下,四川省地市级医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受到地域及技术等限制,困难重重。我科拥有与本专科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如手术显微镜,开颅动力系统,头架固定系统等。科室有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开展各种颅脑损伤、出血及缺血性脑病、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等的手术治疗。我科有本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处理及脊柱脊髓疾病的手术治疗等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我科的论文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曾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得四川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三等奖两项;现承担有市级科研项目一项。 我们坚持以基层患者利益为中心,满足基层需求,极大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我院属于县医院上划的市级医院,属于基层医院,起点较低,立项后可得到持续加速发展,为我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立做出贡献,带动地区神经外科学科发展,极大改善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010年3月 一、课程设置 随着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之一。控制遗传病,开展优生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成为重要国策。本课程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在原来的职业基础课基础上,向学生的岗位需求延伸和发展,成为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及社会的发展,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更名为“医学遗传与优生”。目前本课程已涵盖了: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及护理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三大分支。 在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建设中,经过深入临床和学生职业岗位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优生指导是助产专业重要内容之一,防止出生缺陷是优生指导重要任务,多数出生缺陷与遗传有关。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从遗传学角度,在基因水平认识生命,了解各种出生缺陷的遗传背景,了解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熟悉出生缺陷的遗传学预防;能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开展遗传咨询、遗传病的社会调查和优生优育服务。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熟悉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了解助产专业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 在护理等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建设中,依据工作过程从新开展课程设计,并在07、08级护理及临床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在助产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中,经过临床教研制定新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新的教学课件和说课课件。注重选取临床常见病例、产前诊断常用方法、如出生缺陷筛查、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并摘要介绍各种诊断治疗措施的遗传机理和遗传规律,传授遗传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课程起始于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探究;终止于临床病例——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进程中,使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通过实验课特别是模拟遗传咨询门诊检测学习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建设中,通过专业调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康复专业特征的“医学遗传与优生”教学大纲、教案及教学课件。在介绍医学遗传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介绍脑瘫等精神与运动系统遗传病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前沿科学知识,为学生的职业需要和发展服务。 选用教材为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参考如《临床遗传咨询》、《实用优生学》等国内外先进教材及最新研究资料。 参加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职教改教材编写,并正在进行专业技术课《医学遗传与优生》教材的编写。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认真听取外聘教师——来自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门诊专家意见。理论与实践交替并同模拟临床遗传咨询门诊结合进行。 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需要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目前暂不便进行临床见习,我们就以社会调查、自查或网络查询病例、同学在教师引导和辅导下,应用学到的遗传理论及查阅文献予以解答,互相讨论和点评。

本科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模板)

郑州轻本科专业评估 自评报告 专业名称: 专业负责人: ×××××× 年月日

目录 一、专业定位 (1)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1)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 (三)人才培养方案 (1) (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1) 二、师资队伍 (1) (一)数量与结构 (1) (二)教学科研水平 (2) (三)教师教学投入 (2) (四)师资培养 (2) (五)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 三、教学资源 (2) (一)实验室与仪器设备 (2) (二)实习(实训)基地 (2) (三)图书资源 (2) (四)专业建设经费 (2) (五)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3) 四、教学过程与改革 (3) (一)课程建设 (3) (二)教学改革 (3)

(三)实践教学 (3) (四)毕业设计(论文) (3) (五)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3) 五、教学管理 (3) (一)管理制度 (3) (二)质量监控 (3) (三)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3) 六、培养效果 (3) (一)学风与学习效果 (4) (二)就业与发展 (4) (三)社会声誉 (4) (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4) 七、专业优势与特色 (4)

××××××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对本专业发展沿革,开始招生时间,当前学生规模,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等本专业的基本现状进行客观描述。 …… 简述本专业开展自查自评情况。 …… 一、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办学定位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说明制定的依据,要能体现服务对象和社会需求,明确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及成员情况;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三)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如何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的构架;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的依据及执行情况。 (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二、师资队伍 (一)数量与结构 专任教师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与发展态势,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专业与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历史旅游文化系专业与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专业建设规划比较合理并有效实施,专业设置具备基本条件,专业结构布局能基本反映服务区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得到初步的培育。培养方案基本能反映专业培养的目标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实践教学得到有效加强。制订并实施课程建设规划,建设了一定数量的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和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实践教学指导人员数量基本满足需要,指导规范到位,效果较好。但是,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专业与课程建设主要成效 1、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1)根据系部办学定位,制定并有效实施专业建设规划 按照以历史学专业为基础,旅游管理专业为龙头,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历史系十一五发展规划》、《历史旅游文化系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历史旅游文化系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历史旅游文化系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与措施》、《历史旅游文化系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等专业建设指导性文件,对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专业设置的条件、增设新专业的程序、专业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专业建设的评价与验收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不断整合优化资源,进行了大幅度的专业结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在招生计划和资源配置上重点扶持旅游管理相关的优势专业,压缩特色不明显的历史学文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主要面向安徽省以及华东地区旅游行业的应用学科专业群。2002年学校升本以来,我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不失时机的做好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工作,加快本科专业建设步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系学科门类日趋增多,由单一历史学专业发展到拥有历史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并拟进一步申报饭店管理专业、休闲旅游专业和会展管理专业等,专业数量增加,科类结构、层次结构逐步

最新神经外科申报重点专科的自评报告

神经外科 关于申报XX市医学重点专科自评表 一、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始建于2008年,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成为人才齐备、技术雄厚、医疗服务水平高的二级学科。2018年科室获“2017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科室设床位67张。床单元设施先进,有ABS双摇床、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装置。配有满足诊疗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如配有手术显微镜,开颅动力系统,心电监护仪,静脉注射泵和输液泵等设备。 我科现有医生8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有5人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等进修学习;有1人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介入技术。 我科有护士16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4人。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我科诊疗技术水平高,能熟练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椎管占位、脑积水、环枕畸形等。对疑难重症,如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恶性电解质紊乱、鞍区占位等,抢救成功率达80-90%。有较为完整的医技支撑体系,如CT核磁血管成像,开颅动力系统,头架支撑系统,手术显微镜,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等。 近年来,我科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和步伐,具备一支从事

神经外科的专科医师队伍,能开展多项省内先进的项目, 二、专科研究能力 我科专科研究能力较强,在本地区有较高的学术成就。至今承担的科研项目有3项。参与四川省科技厅立项1项。 (一)研究方向 我科科研方向为颅内动脉瘤的开颅夹闭和介入、脊柱脊髓疾病的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有专业特性,技术难度高,对医师队伍的要求极高。近年来,四川省神经外科得到飞速发展,四川省的领头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连续三年全面排名第三(复旦排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带动下,四川省地市级医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受到地域及技术等限制,困难重重。我科拥有与本专科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如手术显微镜,开颅动力系统,头架固定系统等。科室有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开展各种颅脑损伤、出血及缺血性脑病、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等的手术治疗。我科有本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处理及脊柱脊髓疾病的手术治疗等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我科的论文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曾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得四川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三等奖两项;现承担有市级科研项目一项。 我们坚持以基层患者利益为中心,满足基层需求,极大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我院属于县医院上划的市级医院,属于基层医院,起点较低,立项后可得到持续加速发展,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篇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自评报告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自评报告 1.专业建设背景 1.1专业简介、发展历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所属的本科专业。学院历史可追溯到 1958 年学校成立之初建立的物理系,1983 年增设电子信息本科专业,2002 年成立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下设物理系和电子系。在 2006 年全国第10 批学位点申报中,物理系成功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是当时全校理科唯一的一级硕士学位点。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在先进功能薄膜和离子束表面工程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在国内外均享有一定的声誉,“十一五”期间,凝聚态物理学科又成为校级重中之重的重点学科,“材料物理化学”成为校级重点发展学科。物理学专业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基础雄厚的学科。 为了适应学校的转型和学院的发展目标,更好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充分利用物理学科在自然科学领域母学科的地位,发挥电子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学院从 2009 年开始招收物理学专业(应用物理方向)本科生进行试点,并于2011 年正式获批应用物理学专业,该专业分为材料表面技术方向和光电检测方向,前者以雄厚的物理学科为依托,后者则以电子与物理专业的有机结合作为发展基础。2013 年,由于学科专业调整,电子专业从学院分离出去,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同时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调整为以材料方向为主,光电检测则成为材料表征的重要手段。本专业在“十二五” 期间,获批天津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在天津市综合投资项目的大力资助下,硬件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15 年顺利通过新专业评估。近年来,本专业为新能源新材料、加工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天津地方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1.2专业建设外部环境 应用物理学专业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核技术的崛起从物理学分化出来,它属于物理学类宽口径的专业,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即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和最新成就为基础来研究物理学的应用。应用物理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多种技术学科的支柱,其宗旨是将理论物理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反过来推动理论物理的发展。国际上最著名的学府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都设有应用物理专业。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自己的应用物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设有应用物理专业的院校约有 170 余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的许多前沿性研究成果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预示了对应用物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地区及周边需要大量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在动力。 1.3专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主要挑战 我们的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在物理学专业基础上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具有物理学这门母学科基础雄厚的优势。师大物理学专业在天津市属高校同类专业中历史最为悠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具有完整周密的培养体系、教学及实验设施配套齐全、拥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强势专业。物理学专业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应用物理学专业还具有雄厚的学科支撑。2006 年物理系获得全校理科唯一的一级硕士学位点,现具有下设的 7 个二级硕士点,特别是我们还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和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点以及材料科学技术的实体研究所,为以材料及其检测为主要方向的

肾病科重点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肾病科重点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六安市中医院肾病科自2010年成为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以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沿着“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取得了长足的成绩。 一、科室管理 管理也可出效益。抓住我科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契机,肾病科坚持每日交班前进行一次知识培训,时间约15分钟,主要讲解肾病科基础理论和相关中医药知识以及中医药治疗肾病新进展等内容。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主要讲解肾病科新理论和中医特色疗法的最新进展。同时定期对全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开展疑难病例中西医大讨论,确保中医在急危重病例参与率,严格实行抗生素分级使用制度,不越级使用,不超时使用,且确保每个住院病人护理内容有中医和中医特色。注重内涵建设,我科在院部的关心下,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2012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管理局检查验收,成为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肾病专科单位,科室由弱变大,成功举办了2期国家级中医肾病继教班,且重视科研工作,“肾活检的临床应用”获六安市科技三等奖,“加减八珍汤在慢性肾衰的临床应用”正在科研中。目前开放床为90张,常年住院病人在100人,中医优势病种在临床中达到最大体现,中医专科制剂和疗效在全院应用率遥遥领先,坚持中医临床路径广泛开展,且“消渴病肾病”“劳淋”“慢性肾衰”等病种被安徽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组长单位。目前我科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名声,病

员覆盖皖西,甚至河南,山东等地病人慕名而来。同时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核心制度,在十二五期间,我科没有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科室管理严谨科学,科室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二、人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梯队,使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不树立绝对权威:除科室主任外,科内分别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和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并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建设规划。医院确定了李传平老中医为肾病科指导老师和学术带头人,确定了束永兵和王晓星医师为其学术继承人。作为学术学科带头人,全科主治医师以上的全部在国家著名中西医医院进修学习一年以上,且参加国家中医管理局各种中医重点专科学习班,目前,全科有高级职称6人,护理高级职称1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名,李传平医师荣获首届江淮名医和安徽省名中医,在十二五期间新进的医师全部是中医院毕业的硕士生。有了重点专科这个这个平台,我们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和合理。 三、学科建设 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优势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合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的标准,制定了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规范,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和病历书写,均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医疗活动。确定了慢肾风,慢性肾衰,水肿,三个病种确定为肾病中医优势病种,均制定了严格的临床路径,自开展以来,实施临床路径率达到98%以上。制定了三年和五年学科发展规划,并制定了部分自制剂研发计划和科研计划,正逐步实施。加大力度,提高中医中药服务能力。除跟师学习外,定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小组 自2006年2月起,《管理学》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管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Ⅰ.教学队伍建设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梯队:负责人为何苏华教授,主讲教师有陈晶瑛、杨望成、黄耀辉三位副教授,另有三位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曾多次获得学校等有关部门奖励。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任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共7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近三年来,有2位教师(罗锋、辛焕平)职称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有1位教师(杨望成)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职称结构情况: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学历结构情况:博士1人,硕士4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本科2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改革成效显着,受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承担8项教研课题,并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6篇。 2006年以来《管理学》课程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一览表

医院科室建设自查报告

医院科室建设自查报告 病区及科室布局病区及科室布局, 病区整洁,科室布局合理,标识规范。达标,得满分;20分床位设置床位数较建设前明显增加,且布局合理,处于省属医院同专业科室前两位。达标,得满分;40分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中心设备数量和固定资产总额处于省属医院同专业科室前两位。达标,得满分;40分。人才队伍:医师队伍结构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建设以前明显优化。达标,得满分;30分护理队伍结构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建设以前明显优化。达标,得满分;30分护理人事代理制度落实编外护理人员人事代理制度落实率80%以上。达标,得满分;15分。科研教学 主持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情况,国家级课题每项8分,省部级4分,地厅级2分,累计不超过20分,16分。出版学术专著情况每项专著4分,4分。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情况SCI每篇3分,CSCD每篇1分,10篇,10分。学会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担任省级及以上学会或学术刊物的主委、主编每人3分,副主委、副主编每人1分,累计不超过10分。研究生培 养中心每培养1名博士得3分,培养1名硕士得1分,累计不超过10分。服务能力

亚专业设置亚专业设置合理,总体技术水平高,在全省处于前两位。达标,得满分;不达标,不得分。 平均年出院人数、门诊人次、手术台次出院人数门诊人次、手术台次处于省属医院同专业科室前两位。达标,得满分;不达标,不得分。 诊疗技术的先进性有2项以上省内领先技术,开展例数居省内同专业科室前两位,效益良好。达标,得满分;不达标,不得分。 疑难重症诊治能力 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病例不低于60%,治疗方案合理,疗效良好。达标,得满分;不达标,酌情量分。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药使用比例、配备中医药人员比例、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病人比例、每月中医师查房次数,酌情量分。中医类中心除上述项目外,重点病重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均不低于85%,重点病重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均不低于70%;达标,得满分;不达标,酌情量分;低于60%,“服务能力”项目不得分。技术帮扶对2家以上医院开展技术帮扶,帮助建设专科,效果良好。达标,得满分;不达标,酌情量分。接收3个月以上进修情况平均每年接收4名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以上进修。达标,得满分;不达标,酌情量分。医疗质量落实省卫生厅22项核心制度落实核心制度的规章措施健全。达标,得满分;5分。医疗安全及风险防范科室有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有保

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度) 总 结 报 告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教师队伍建设 (1) 1.青年教师培养 (1) 2.团队建设 (1) 二、教学改革研究 (1) 1.教学获奖 (1) 2.教改课题 (2) 3.教改论文 (2) 三、网络资源更新 (2) 1.新编教材 (2) 2.课外资源 (2) 3.实况录相 (3) 四、系统软件维护 (3) 1.资源管理与远程备课平台 (3) 2.教学与管理网站 (3) 五、硬件设施建设 (4)

自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按建设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师队伍、教改研究、网络资源、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和完善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发扬学校和外国语学院一贯坚持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培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1.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制订了多项激励措施: 1)召开课程组例会,分专题讨论,探讨能体现本课程特色和创新的相关教学与理论问题; 2)激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先由课程组统一规划选题指南,然后结合个人特长选择研究课题或任务,最后由课程组统一审批并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结合 精品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一旦发表即给予奖励。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 4)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版立体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5)协助青年教师进行录相课的设计、排练和录制。 2.团队建设 实行课程组成员年度滚动制,每年按一定比例滚动。本年度考察和发展新成员1人。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年来,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支持下,本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取了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成绩。 1.教学获奖 1)白解红,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3)邓杰,标记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4)邓杰,DJ音视频网络教学系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5)邓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 6)朱小舟,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 7)罗辉,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外国语学院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胜奖。

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淮阴工学院财务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一、概况 (一)财务管理专业沿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产权关系简单,筹资渠道单一,财权范围狭小,财务活动简单,企业的自主财务管理活动并不十分重要,企业少量的理财活动一般由会计工作人员附带完成,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没有财务管理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一些高校就预见到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逐步加大,纷纷开设理财学专业。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企业的自主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显得日益迫切,“理财学”正式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出现在教育部1993年的专业目录中,隶属于“经济学”学科。1998年教育部修订的本科目录中,“财务管理”取代“理财学”,与“会计学”专业一起划归“管理学”一级学科。从学科渊源上看,“财务管理”专业来自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两个学科,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的专业学科背景和知识体系有的是从“会计学”分离发展而来,有的是从“金融学”分离发展而来,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就有偏“会计学”和偏“金融学”两种模式。 (二)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概况 淮阴工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理学和法学相结合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前身经济管理系(管理工程系)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从1984年起就开设财务会计专科专业,1998年学校与原华东船舶学院联办会计学成人本科专业。2000年学校升本之后,2001年在工商管理专业下招收会计学方向本科生,在师资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相近专业办学经验。2002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设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同年招生。最初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偏“会计学”,

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针灸推拿科云南省重点专科建设自评报告 针灸推拿科自2012年底成为红河州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以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沿着“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取得了长足的成绩。 一、科室基本情况 科室成立于1983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传统的针灸、推拿、理疗为石屏县人民群众解除病痛,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现有医护人员15人,医生7人,护士8人,床位30张,2014年收治患者960人,年收入285万余元。孔庆明医生的《曲安奈德加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研究》荣获石屏县2005年度科技三等奖。科室制定了优势病种3个(面瘫、项痹、腰痛),同时已制定了3个优势病种的疗治方案及临床路径。现科室有各种针灸设备、全自动颈腰椎牵引床、中药熏蒸床、超声波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电脑康复治疗仪、中频治疗仪、低频治疗仪等多种设备。开展了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熏蒸、热敷、足疗、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拔罐、放血、刮痧、耳穴、火针、浮针、理疗等多种疗法。治疗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皮肤科的多种疾病,其中对面瘫、项痹、腰痛、肩凝、膝痹、中风、头痛、耳鸣、美容美体等具有特殊疗

效。管理也可出效益。针灸推拿科坚持每日交班前进行一次知识培训,时间约15分钟,主要讲解针灸推拿科基础理论和相关中医药知识。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主要讲解针灸推拿科新理论和手法方式的最新进展。定期对全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严格按照首诊负责制管理患者。疑难病例讨论,最大程度确保患者安全。严格实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不越级使用,不超时使用。 二、人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梯队,使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不树立绝对权威:除科室主任外,科内分别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和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并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建设规划。医院确定了孔庆明老中医为针灸推拿科中医药学术指导老师,确定了后嘉良中医师为其学术继承人。科室今年准备申报石屏县《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科技进步三等奖。增强人员培训,2010派许芳医师到昆明市中医医院进修;2011年派王艳萍、后嘉良、张恩三名医师到云南省中医医院进修学习针灸推拿专业。2014年派王艳萍医生到昆明市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全科医师。今年科室拟派遣一名中医师到省级医院继续培训针灸、推拿专业。除以上外,科内实行老中青医师传帮带活动,目前全科医师均能开展针灸、穴位埋线和中医辨证治疗。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校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自2008年07月起,《高级英语》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及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半的建设,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1.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阶段的一门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将低年级学习阶段和高年级学习阶段紧密衔接的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总课时数128,占专业课程的10%,开设时间一学年;其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它在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规定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2.《高级英语》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放首位。自从我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高级英语》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严格按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刚性教学指标实施教学。(每课都应配备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P23《英语教学大纲》。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建设,经过了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多年共同努力与探索,《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级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中最具权威性、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针对性和科学性较高的部优教材之一,得到全国英语专业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有过几次变动,首届英语专业2000级教学计划中《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92学时.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时将《高级英语》中的阅读和翻译分流到了《翻译》、《英文报刊选读》、《阅读与欣赏》(相当于高级阅读)等专业课程之中;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专业认知实习;故课时数由原先的192课时减少到目前的128课时。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变化,无疑是为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熟巧的培养的系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校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满意。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级英语》课程组共有7名教师组成,高级英语课程师生比为1:12,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另外配备辅导教师(由本院硕士研究生担任)3-5名,每个班级1

本科专业自评报告

本科专业自评报告 学院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有2个国家级、5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学院为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设有药学、中药学和生物药学3个系,实验教学、分析测试2个中心及药物研究所。招生专业为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药学专业生物药学方向(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学院先后与德国马尔堡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建立有校院交流合作关系,实施学生交换培养计划,并于XX年,全国首家招收“药学专业留学生班”。从XX年开始,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合作,招收“3+2”本-硕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较齐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药学院。 以建设国内一流药学院为总体发展目标,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优质教学品牌,抓住“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构建一流药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发展目标为:提高三个“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进行五项“建设”:高效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建设、合理专

业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实施七项“工程”:卓越药学人才培养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国际化教育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提升工程。以深化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以评价体系改革为导向,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遵循学科规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教学信息平台建设,保障本科教学的高效有序,努力实现“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办学目标。 要在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改革、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形成为社会广泛认可、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品牌”。为此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院干部教师都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发展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基层教学组织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以责任教授制度建设为契机,逐步恢复教研活动,狠抓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建立常规教

“思修”课程建设质量自评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建设自评报告 一、师资结构。 (一)师资力量。共13人,其中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6名,中级职称8名,高级职称5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6%。达A级标准(4分)(二)教学水平。公认课堂教学水平高,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达90%以上。有校级教改科研项目两项。达A级标准 (5分) (三)学术水平。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申请西安市规划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达B级标准(4分) (四)教风建设。教风良好,坚持教书育人,受到学生好评。教研室工作制度健全,活动定期正常开展,每学期教研活动10次,并有活动记载。坚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平均达10节以上。注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近三年来本课程组无教学事故。达A级标准(4分)二、教学条件。 (一)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大纲项目完整,目的要求明确,学科体系完整,能反映与该课有关的科研新成果,精、粗讲层次清晰,难点、重点突出。教学过程当中能严格执行大纲。达A级标准 (6分) (二)教材参考。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作为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适合教学使用,效果好,且比较成熟、使用相对稳定。达A级标准(6分)(三)课堂教学管理及教学文件。有较丰富的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有较完整的教学日历、教学总结、论文及课程设置所依据的各种教学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达A级标准(5分) (四)教学设备和手段。注意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达B 级标准(4分) 三、网站建设。 (一)网站内容。内容单一,教学资源不丰富。达C级标准(3分) (二)网站运行。更新不及时,达C级标准(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