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
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
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
背负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这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环境。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
”(《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
在房屋室内设计中,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
以过厅、穿堂把院落和室内联在一起,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使室内外的气流完全贯通。
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等问题。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还很好的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
他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建筑风格和构造方式都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思想,它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以探讨其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和影响。
一、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和家国情怀,强调社会秩序和家族观念。
在建筑中,这种价值观体现为讲究整体规划、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强调家族的荣耀和传承。
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传统建筑在空间结构上更注重内外有别,分清公私之分,同时还要体现出对传统儒家家族的尊重和忠诚。
道家强调自然和谐,并提倡“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思想。
在建筑中,这种价值观体现为追求自然、简朴、朴素的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追求心灵上的平静、内心的宁静。
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传统建筑的设计更加追求朴素和自然之美,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在建筑形式上,儒家注重礼制,倡导正方形规制的思想,影响了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的规整和端庄。
这一特点表现为传统建筑的型制标准,外廊内室的分布,布局的对称性等。
而道家则推崇自然之美和变通气象的思想,这种影响使得传统建筑的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变化和生命力。
在建筑材料上,儒家倡导“大厦千年”的理念,崇尚坚固耐久的材料和结构,考虑建筑的长久耐用。
而道家则注重轻盈简约的材料和结构,追求轻松自然的建筑气质。
这种影响使得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在保证稳固性的也注重轻盈和灵动。
二、儒道文化在具体建筑风格中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儒道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的整体氛围、布局、装饰和材料等方面。
1. 整体氛围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传统建筑的整体氛围更加庄重端庄,体现出尊重和秩序。
在传统建筑中,往往通过对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外部建筑风格的设计来塑造一种肃穆的氛围。
而道家文化的影响则使得传统建筑的氛围更加宁静自然,通过空间的灵动和材料的温润来营造一种安静和谐的气氛。
建筑的思考--儒之规范,道之无为
建筑的思考——儒之规范,道之无为任箭(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1201班12403300103)摘要:建筑有美学价值的体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在当代中国,建筑市场逐渐沦为西方建筑师的“试验场”。
作为中国未来的建筑师,我们有必要,刻不容缓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儒家,道家对建筑的影响较为深远。
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服务于上层社会人群,对上层建筑影响颇大。
而道家讲究自然,崇尚山水,“无为”思想,对下层社会,民用建筑影响重大。
了解中华传统哲学,才能看清当今中国需要什么建筑,以及对今后建筑的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文化;儒家;道家;哲学;中国建筑发展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之际,诸侯分裂,思想自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
其中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对历史的影响最为深远。
1儒之规范儒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孔子。
儒家思想为积极入世,提倡“教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原则。
孔子主张“仁”与“礼”,提出一系列道德法则。
如“三纲五常”。
所以随着历史发展,必然演变为为君主服务的思想。
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为什么我要说到儒家呢?儒家对建筑有什么影响呢?儒家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礼的约束,二是数的运用。
1.1礼的约束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的思想最讲究礼了。
孔子将礼的强制与中庸,博爱,人道相结合。
礼,作为一种顽强的封建政治伦理观念,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神面貌与历史发展。
传统建筑为什么会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等等?就是因为礼的约束。
礼的思想决定了礼制建筑。
故宫是古建筑的魁宝。
纵观故宫平面,中轴明确,以“进深”为单位,层层院落,完美的体现了皇权的威严。
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院落的影响
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院落的影响摘要:儒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院落的影响深远,院落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中的一种,充分体现了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传统院落的影响。
体现了多重优势,,在当代建筑发展需求下,儒道文化在院落设计中的融入,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就以儒道文化为视角,针对其对中国传统院落的影响进行几方面讨论。
关键词:儒道文化;中国传统院落;影响一、“礼”制、轴线、进制“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经国家,定社程,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知之于方圆也”。
礼,在儒道思想中是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
儒家将建立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作为立国之本。
由此,国家上下、社会生活以及家庭内部都被纳入到“礼”的制约体系中。
建筑也成为“礼”的重要表现渠道,人的尊卑等级通过建筑形式区分开来,用以显示封建权利,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轴线应该是“礼”之于建筑空间中最古老且最有约束力的手段了。
它更多存在于人心中,而不仅是眼中,所以具有秩序的自觉性和象征性。
在建筑中,轴线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
轴线之于建筑,表达的是建筑及其环境要素在空间中的对位关系,他决定了空间秩序的三个内容,即位置、方向、平衡。
在组织由轴线控制的空间序列时,建筑实体起到决定性作用。
也就是说,轴线所产生的秩序感觉是由建筑的位置关系产生的,而不是空间的流动路线所确定的,流动路线可以和轴线重合,也可以不重合,所以轴线虽然是虚拟的,但其控制力却是实在而强有力的。
典型四合院,说白了就是四个屋子围起来的一个空间,东西两侧的屋子叫厢房,北面是正房,南面是倒坐房,中间是个院子,这个院子可以叫做一进,也就是说,进的意思就是院子空间。
四合院肯定不会总是这样单调,根据阶级和财力会有各种各样的四合院,一般是二进四合院,它有两个门,从最外面的大门进来是一个小型的院子,称为一进,接着进入垂花门(二门)里面就是典型四合院,这时里面的院子就变成二进了。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条根本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同时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永恒的主题。
这一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延展性,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哲学、伦理学、美学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艺术成就中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本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这种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思想,其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体,因地制宜,掘池凿造山,布置建筑、花、草,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设计。
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1、“天人合一”的历史沿革“天人合一”哲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
《周易》中“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道”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都连贯在一起,《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天和人都由“道”自然无为地生成的,天和人都要效法“道”,主张“道法自然”的观点。
之后,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并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儒家把人的德行和天命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对天即自然界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爱。
在我们生活中或者是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说到“我对天发誓”,这里的“天”不仅是自然界,而且是伦理道德;不仅是万物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道德的终极根源;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生命和伦理意义,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和永恒的价值。
孟子又对天道进行了继承和弘扬,发展了人道。
汉代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阐述。
_天人合一_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反映
设计与监理江西建材 4/2006“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反映曾志荣(南昌大学)摘 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具有极高的美学品格。
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在对中国古典建筑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是全面而深刻的。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建筑;美学思想 1 “天人合一”观的溯源在我国古代典籍文献中,有《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
在《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
天、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
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含我们周围的自然界。
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
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
例如,在《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等等,这些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
它启示于人的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2 “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反映中国古典建筑美学代表古代人审美观念,体现了泱泱大国之风。
紫金城、阿房宫、长城、嵩岳寺塔、佛光寺、寄畅园、颐和园、布达拉宫等杰作,闪烁着中国古典建筑的光辉。
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空间系列变化极为丰富。
不但从造型、空间布局、总体规划独具特色,而且作为中国古建筑美学的主导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在建筑设计中从多方位、多层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一、对称美源于自然亦道法自然。
对称美是形式美的美学法则之一。
人的形体是对称的,鹰、猛虎、雄狮、孔雀、金鱼、知了、蝴蝶等等无一不表现出对称的形态。
探讨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具体体现
探讨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具体体现摘要:儒家思想倡行礼制,儒家礼制思想对我国传统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对儒家礼制思想在传统建筑形制中的体现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几项观点,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儒家思想;建筑形制;具体体现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学派,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儒家思想在形成特有的封建礼制后,传统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制等都受到礼制思想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成为最具形化的体现中国人“仁”、“礼”的物质。
【1】1传统建筑中体现的等级思想1.1都城的等级思想中国封建制度强调皇权,强调皇帝权利高于一切。
中国建筑在布局方面也体现了这种皇权思想。
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都使用中轴对称、中为至尊的规划布局,最高权力在中心,这种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等级森严、王权专制的思想观念。
1972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北姜寨发现了中国新时期时代聚落遗址,此聚落份分为墓地、陶窑场、居住区三大部分,居住区布局规划严禁整齐。
聚落的中心位置为一个总面积约2万平方木的巨大广场,广场四端整齐地坐落四座房子,四座房子的门都朝向广场中心,在四座房子周围,又整齐地分散有一些小型房子,门的朝向也都是广场中心朝向。
这种向心布局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尚中尚大”、“中为至尊”的思想观念。
【2】风建社会建造的都城,除规模与面积较大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城呈中轴对称状布局。
据研究,古人在建城时,通常是先确定中轴线,然后再按照等级等严禁有序地规划与建造建筑。
这种建城的思想与原则,正是皇权为尊、中为至尊的思想观念的体现。
都城是以帝王所在之地,以皇宫为中心建设,地方城市则以衙署为中心位置建设。
都城道路南北纵横交叉成网络状,这种设计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规则、庄重的政治伦理模式的追求。
1.2宫殿的“皇权至上”思想皇宫在设计与建造时,遵循着非常严格的等级规范,非常注重体现皇权的威严。
皇宫在布局上同样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原则与方法,而中轴对称背后的思想观念就是中为至尊的观念。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原文出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65~69【分类号】J7【分类名】造型艺术【复印期号】200204【作者】何彤锋【作者简介】何彤锋(197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内容提要】“天”在儒家天人观中有人格神的天、自然的天和义理之天三种含义,在道家天人观中则主要指自然的天。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两层含义,论述的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其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象天法地意匠运用于古都规划以及“观象制器”、“人副天数”思想运用于礼制建筑。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带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追求人的心灵与天地自然的冥合,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古典园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和师法自然、因借自然的造园手法。
【关键词】儒家/道家/天人观/天人合一/古建筑【参考文献】[1] 陈志良,徐兆仁.中国儒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2] 邓庆尧,邹德依.一个虚幻的神话——“天人合一”说解决城市生态危机[J].建筑师,1998,总(85):18-22.[3] 黄鹤,唐孝祥,刘善仕.中国传统文化释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百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 吴庆洲.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J].华中建筑,1996,(2):31-39.[6] 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李中华.论东西文化的两种超越观[A].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张申府先生、汤雨彤先生、梁濑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03-314.[8] 朱铭,董占军.壶中天地——道与园林[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9]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0]王蔚,史箴.与天对话——略析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基因[J].新建筑,1997,(2):46-48.[11] 贺业钜.关于我国传统城市几个问题探讨[J].建筑师,1998,总(85):50-55.中图分类号:B222;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2)01-0065-0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观念,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的核心命题,有着复杂的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儒释道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儒释道文化一座古建筑让人们铭记了一段历史,一座古建筑也演绎了一种文化。
在历史的漫长演化中,儒释道文化在建筑中和谐统一又相互独立。
儒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建筑就如同主人接待客人一般,它周边的序位布局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对称是一大特点,儒家的这种审美观在音乐中也有体现,儒家的音乐往往“有节含蓄”。
比如紫禁城三大殿。
紫禁城三大殿立在三台之上,从空中俯瞰工字形三台,太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而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主从分明。
太和殿宽阔空荡的殿內,只在中心设置一个宝座,借以凸显天子之权威。
祈年殿的外观为圆形三重攒尖顶,內部的柱子却用外圆內方的系统排列,反映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及空间观念。
释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禅宗的佛注重澄怀观道,划定空间。
通常认为有一个境界,中高旁低四座山,叫须弥山,就是极乐世界。
中国建筑多角的接受四面的坛域的观念,最后修行到一个成果的时候就等于解脱了一个境界。
建筑物顶上是有一个针的,修行到那个程度就等于是跳脱出去了。
但一般中国建筑如果不是从佛教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最高的地方就不做尖的,做圆的。
天坛祈年殿还是一个圆的概念。
道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道家有一种说法“洞天福地”,这一思想贯穿于道家思想影响的建筑中。
“道观”这个名称中的“观”字,有等高望远之意,道家建筑多位于山顶,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类古建筑提倡利用青山碧水,体现建筑与自然的结合。
道家文化影响的建筑物讲究的是形象相生。
它虽然没有对称性,但是乱中有序,人们也可以从中观察到四季、光影的变化。
比如拙政园,以有聚有分的大池为主,四周布置高低错落及功能各异的建筑,旱舟泊于渡口,廊桥架于河,曲桥横跨水面,山丘被水环绕,布局紧凑,空间疏密有致,层次丰富。
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美学思想渊源探微
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美学思想渊源探微摘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核心———天人合1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
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和谐统1的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1种天人合1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1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
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1的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1种天人合1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1”,是庄子“天人合1”的基本思想。
《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
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1个意思。
天、地是1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
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1个明亮的星体;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悬于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体了。
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含我们周围的自然界。
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1的。
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1”为根本。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儒释道与古建的天人合一
儒释道与古建的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中,出现过许多思想流派,如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而主流是儒、道、佛三家,它们的天人合一哲学美学观对古建有着重要影响,或官方或民间,以明显的,形成体系的思想意识形态形式,较为系统地在中国建筑文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标签儒;道;佛、天人合一一、儒家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象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正统、官方的思想形态,它对天人合一哲学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突出和一贯的,其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典建筑得到宣明,得以现实化。
在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中,最重人伦教化,强调礼、仁、乐,要求以仁释礼,礼乐中和。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倡导人们要依顺天地之阴阳秩序以便形成天地的合一对应。
当使人之欲适度合规的“礼”被贯彻到了建筑营造等系列社会行为中后,一种天、地、人合一的秩序格局就实现了。
当儒家思想在世人观念中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建筑营造活动及其他一系列社会行为已不仅仅是把儒家天人合一观作为一种理论参照,而是把它当成了实实在在的行为规范,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所谓“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大乐与天地同和”,于是大凡营国、建庙、立宅等莫不以儒教之礼规来约束和导引,建筑的规模等级、材料档次、空间位序、质量品次及匹配原则等有等级的规定,都城、宫殿、陵寝、坛庙、民居等等类型都明显暗示了天人合一的礼与审美情趣。
以天坛为例,宋以后,元明清三代封禅活动逐渐降温,转而重视郊祭,天坛于是受到特别的重视。
二、道家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象道家又是中国文化中另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形态。
“道”是其意识形态构架的中心,是自然观、方法论和哲学观,它从深层次上来约束着社会观和价值观。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充分反映着中国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现实作用及其精神启示,人的本体与自然地本体是相通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摘要】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
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
显然,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尤其儒道思想,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本文从中国”儒、道”文化入手对建筑中体现的艺术气质进行诠释。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气质一、引言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这方面,我国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
从雄伟壮丽的宫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从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到奇巧别致的宝塔桥。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继往开来,博采众长,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建筑文化也曾光辉灿烂。
建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
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乐文化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乐为基本框架的。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乐统同,礼辨异”。
我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密切关联的。
在商周时代,不管是我国的中原、西北还是江南,人们的精神理念都是由鬼神观念占据,正常的人性被紧紧地束缚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激烈的变革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创、创造成为了主流,百家争鸣,诸候蜂起。
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核心思想,便是我们所说的理性主义,它承前启后,在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单单从思想、文艺领域来说,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儒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一种本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利益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天人合一观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标签: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观;绿色理念;天井建筑是人们用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
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从理念上看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到建筑伦理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
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
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
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同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
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人不能离开自然。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
浅析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形与意的表现
浅析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形与意的表现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的建筑也同文化一样古老。
任何社会的产物都无法摆脱文化的影响,建筑作为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更无法独立于文化之外,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可谓是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含有深沉的文化哲理,表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心理构成。
关键字:天人合一大象无形意境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
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
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
”[梁思成,清式营造法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年.]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人文思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的建筑也同文化一样古老。
任何社会的产物都无法摆脱文化的影响,建筑作为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更无法独立于文化之外,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可谓是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含有深沉的文化哲理,表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心理构成。
中国建筑中最高地位的是礼制建筑, 比如故宫、天坛、宗庙、明堂、辟雍,它是中国建筑博大精深的最集中体现,中国受封建制度统治了两千多年,而封建制度中最重要的便是礼制和宗法制,礼制建筑突出王族的至高无上和封建思想的宗教礼法、意识形态和哲理观念。
2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观念,同样也是道家和儒家这两大中国传统文化流派的精髓所在,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可谓是影响深远,“天人合一”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从“天人一物, 初无间隔”的基本点出发, 探究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特点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济的一般规律。
一般认为,“天”指大自然,而“人”即指人类。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和谐。
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无比强大,因为认知的局限,人类对于大自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
第31卷 第3期2005年6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收稿日期:2004203223作者简介:苏晓毅(1965-),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及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苏晓毅(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特点。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它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933(2005)03-0125-021 前 言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儒、道、佛三大源头,占有主导地位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史上,起自先秦的儒家最重规矩,“圆者出于方,方出于矩”,“无规矩则不成方圆”,讲规矩就是论方圆。
这种重人际伦理规范的儒家文化观特色,在中国建筑文化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2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儒家是先秦百家之首,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认为:“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军师,是礼之三本也。
”儒家的礼治,作为一种顽强的封建政治伦理观念,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面貌与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礼首先表示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思想与观念。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天地敬若神明。
天最崇高,没有比天更高的了,天的无比高远与深邃,使得知识水平低下的中国古人,产生了对“天”的神秘感与敬畏之情。
因此,从远古作为传统遗传下来的是,祭天,祭日,祭星辰,祭风雨,与祭土地、祭山川之类同时进行。
这种原始情感,也表现在建筑文化之中。
中国远古有一种“坛”(即无屋顶的,露天的台,大凡以砖石为材),是最原始的祭天地的建筑。
论儒释道三家之天人观
论儒释道三家之天人观儒释道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观点影响了几千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儒释道三家在天人观上各自有各自的观点,下面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三家各自的天人观。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
孔子很少谈天道,但还是认为唯天为大。
“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孔子这些言论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然还有西周人神关系的遗迹。
但孔子所讲的道德的核心是“仁”,他在讲“仁”的根源时,却很少把“仁”的根源归之于人格神意义的“天”。
孟子的“天”主要是指道德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天人是合一的。
“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
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
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则在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浓厚氛围下,把孟子的“义理之天”的“义理”向宗教神学的方向推进,认为天有意志、有主宰人间吉凶赏罚的属性。
基于天人相副,董仲舒认为,天与人交相感应,所以人的道德或不道德都会从天那里得到赏或罚。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地给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打上了人天生不平等的烙印,把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变成了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学说。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一是把孔孟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简单朴素的论断,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学说。
二是把孔孟的差等之爱的观点,向着博爱思想的方向推进。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探讨
摘要: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的认识持有机自然观,这种宇宙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来源和基础。
儒学的“天人合一”偏重于天道与人道精神层面的一致性,道家则倾向于天与人在自然性上保持一致。
中国古典建筑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民居房屋建造,还是园林营造,都承继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建筑;天人合一;儒家;道家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人类同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一样,是其中的一分子,可以说人的生命仍属于自然物的一种。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这样一种见解:“自然界称为天,人文界称为人,中国人一面用人文对抗天然,高抬人文来和天然并立;但一面却主张天人合一,仍要双方调和融通,既不让自然吞灭人文,也不想用人文来战胜自然。
”[1 ] 这就是“天人不相胜”的道理。
于是“, 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核心,中国人愿意把天地万物与人以及同人有关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世界相类比,主张它们有类似的结构、性情和属性,并且在生活中处处实践着这一理念,传统建筑形式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理念的渗透和影响。
一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宇宙”二字皆从“宀”,是挡风遮雨的屋顶形象,应该与宫室建筑有关。
最早关于“宇宙”二字的解释通常也关涉到房屋建筑《, 说文解字》云“: 宇,屋边也。
”汉人高诱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即“宇”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 宙”是支撑屋顶的栋梁。
在其他一些著述中“, 宇宙”被引申为另一种说法,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在这一解释中“, 宇”是小至屋宇大至天地的空间概念“, 宙”则是在此空间中出入往来的时间变迁“, 宇宙”一词成了时空的代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人工而具体的房屋建筑与宇宙天地及古往今来早已有了互通之处,二者的这种密切关系在《淮南子》所记载的女娲补天故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描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
汉代建筑文化的天人观及现实价值.docx
汉代建筑文化的天人观及现实价值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汉代建筑文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汉代建筑文化中,天人观思想,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基础之上,保证人与环境的平衡。
鉴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中国汉代建筑的天人观及其现实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更好的发展。
1天人观的形成对天人关系的探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代思想家赋予自己的使命。
儒家天人观起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神人交通”观念。
孔子天人观是对“神人交通”观念的人文主义突破,《易传》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孔子人文主义的天人观和老子自然主义的天人观进行综合和提升。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先秦各家天人观进行深刻地批判与总结。
天人观主要指的是天人合一,在中国汉代建筑文化中,采用天人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汉代儒家天人观以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为代表,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与政Z大一统有着密切关系。
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主要继承“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均有两面性。
天人观中的“知止”与“中”观念,主要应用到汉代建筑文化中,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但要学会“知常”与“知和”,还要学会“知足”,老子曾经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道自我的满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得无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保持一个度,应该适可而止。
2中国汉代建筑的特点汉代普遍采用“法天道”的思维表达方式,即借助“天意”表述意志,寻找合法性的依据。
汉代发展了孔孟天人相通的思想,并作“人副天数”、“天人相类”的解释。
他们试图通过论证天人之间的一致性,寻找天人之间的同构关系。
将天人观融入到汉代建筑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代建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屋顶、屋身与台基。
从人类生活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主要功能为遮风挡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儒道两家的天人观及其在古建筑中的体现【原文出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201【原刊页号】65~69【分类号】J7【分类名】造型艺术【复印期号】200204【作者】何彤锋【作者简介】何彤锋(1972-),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内容提要】“天”在儒家天人观中有人格神的天、自然的天和义理之天三种含义,在道家天人观中则主要指自然的天。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两层含义,论述的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其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象天法地意匠运用于古都规划以及“观象制器”、“人副天数”思想运用于礼制建筑。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带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追求人的心灵与天地自然的冥合,在古建筑中主要体现为古典园林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和师法自然、因借自然的造园手法。
【关键词】儒家/道家/天人观/天人合一/古建筑【参考文献】[1] 陈志良,徐兆仁.中国儒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2] 邓庆尧,邹德依.一个虚幻的神话——“天人合一”说解决城市生态危机[J].建筑师,1998,总(85):18-22.[3] 黄鹤,唐孝祥,刘善仕.中国传统文化释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百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 吴庆洲.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J].华中建筑,1996,(2):31-39.[6] 孙宗文.中国建筑与哲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李中华.论东西文化的两种超越观[A].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张申府先生、汤雨彤先生、梁濑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03-314.[8] 朱铭,董占军.壶中天地——道与园林[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9]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0]王蔚,史箴.与天对话——略析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基因[J].新建筑,1997,(2):46-48.[11] 贺业钜.关于我国传统城市几个问题探讨[J].建筑师,1998,总(85):50-55.中图分类号:B222;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2)01-0065-0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观念,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的核心命题,有着复杂的内涵。
它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两大流派的儒、道两家,都提出过“天人合一”的观点。
但二者之间的涵义是有着相当大区别的,具体到古建筑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展开论述。
一、儒家对“天”的理解“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于世界统一性的一种回答。
但是,儒家对于“天是什么,天人如何合一”等问题的理解很复杂,学派内部颇有分歧。
对于“天”是什么,儒家内部大致有如下三种理解:一种是人格神的天[1]。
把天当作宇宙间统治一切的最高主宰,是至上的神灵,是一切现象的最后决定力量,是精神性的。
[2]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就是这样看的。
孔子曾说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天是世间万事万物、凶吉祸福的主宰者。
孔子所讲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中,把“畏天命”放在首位,足可见孔子对“天”的敬畏之情。
孔子所持的思想是传统的天命思想,其所讲的“天”,可称为“命运之天”。
孟子说:“天子不能以天下予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予之?曰:天予之。
天予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他也认为“天”是最高权威,但又赋予了“天”的道德内容。
这反映了战国时代企图完全摆脱神的主宰和开展道德理性的人文思潮的崛起。
孟子所说的“天”可称为“道德之天”。
到了西汉董仲舒则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天”在他的眼中仍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者,天意同样决定着万事万物的运动及其规律。
“天”跟人一样同样具有喜怒哀乐,其人格神的特点更加鲜明。
二种是自然的天[1]。
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是自然存在的,是万物的总名,是无意识、无意志、无目的的。
[2]持这种观点的有荀子、刘禹锡、张载、王夫之等。
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王夫之说过:“阴阳两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旨其范围也。
”三种是义理之天[1]。
认为“天”是“义理”,是抽象的法则或精神实体。
如程颢认为:“天者理也。
”程颐也认为:“自理言之为天,自禀受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
”王阳明则称:“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
言心,则天地万物旨举之矣。
”二、儒家的天人观本文借用张岱年先生的观点,认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两层含意,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
(一)天人相通孔子对于“命运之天”并不抱认知的态度,他所谓的“五十而知天命”中的“知”,完全是经由道德实践而对天产生的一种了悟,其中既包含有宗教感情,又包含有人德(人的道德)与天则(自然的秩序和规律性)的合一。
一般认为,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天人相通”观点的是孟子,儒家“天人合一”理论的基本模式也是由孟子确立的。
[2]孟子继承孔子“天人合德”的思想,把孔子的道德经验化为概念系统。
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来界定天。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天,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力扩展人性所具有的善端,了解人性本善的道理,便可直接与天相通。
在孟子看来,“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因此“性”与“天”实为同质。
通过人心的作用来表现与“天”同质的“性”,故“知其性则知天矣”。
“天”是宇宙间的最高存在,人是由“天”发展而来的道德主体,人的道德心性受制于“天”,天性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
他的所谓“知天”中的“知”,并非指认知,而是对天的意图的领会,不要违抗天意,从而做到安贫乐道。
“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在一己之身实现天人合一,这种合一是在主观反省内求的基础上实现的内在统一,它是主体努力从事道德修养以达道德觉悟所欲实现的终极目标,其实质在人,而非在天,合一的重心落在道德主体的自我反省、自我实现的努力上。
[3]宋代儒学又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了孟子的观点,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清,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王阳明、王船山等。
如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
除了认为人的心性与宇宙的本质相通外,“天人相通”观点发展到后期还认为人的道德原则也与天道一致。
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等道德内涵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且是整个宇宙的本质。
如程颐说:“道来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
(二)天人相类最为系统地阐述“天人相类”观点的思想家是西汉的董仲舒。
[2]他对早期的“天人感应”说予以理论上的说明,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构造了其完整的天人宇宙图式,把天人关系问题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和之,天人一也”,又指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其关键,就是“天”与“人相副”,是同类,“天人一也”。
董仲舒论证了人与天的同质同构性,提出人副天数说。
他将“天”与“人”之间的形体容貌作了一番奇特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两者在形体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唯人独能偶天地。
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
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
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
体有空窍理脉,山谷之象也。
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
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
董仲舒通过大量观察,论证了同类相动的自然规律。
他说:“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
天将欲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
有忧亦使人卧者,是阴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卧者,是阳相索也”。
总之,万物之相类似者皆相感而互动,人与天亦是同类,人身之气数与天地之气数相副,所以天人之间也是交相感而互相动,于人事之变可推见天道之变,于天道之变化亦可推论人事之变迁。
[1]无论是“天人相通”还是“天人相类”,他们论述的主要都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
至于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他们倡导的并不是唯物的方法,而是唯心的方式。
他们要求人们按照其倡导的行为规范努力去除“私欲”,来达到“天人合一”这一人生理想的境界。
儒家通过“天人合一”理论来说明“天”、“人”伦理本质上的同构关系,“天”被赋予封建道德的含义,封建的天理变成一种自发的内心追求。
封建伦理关系被放大到天命的高度,以此证明封建人伦关系的客观必然性和永恒性。
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一直为统治阶级所推崇。
其“天人相通”、“天人相类”思想被用于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用“天次之序”解释三纲五常,以“君权神授”证明封建统治的合法性,用“天道不变”说明封建制度的永恒性,要求人民“顺乎天而应乎人”,做封建专制制度的顺民。
此外,儒家中有认为“天”是自然现象的一派观点,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分”。
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他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把人和天严格区分开来,进一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4]唐代的刘禹锡也提出天人实相异、交相胜的论点,“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不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不仅明确区分“天人”,而且把“天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彼此制约的,从而突出人的主体性。
[3]但这一派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始终不居主流,其影响与“天人合一”派相比毕竟有限,本文不再详细论述。
三、儒家天人观在古建筑中的体现儒家的天人观一直在封建政权与秩序的阴影下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董仲舒的理论将封建统治秩序直接映射到天道上,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成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在统治阶级所营造的都城和礼制建筑中,这种天人观也相应得到体现。
儒家理论完成从理论形态向大众形态,从抽象形式到感性形象的转化。
(一)象天法地与古都规划“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既然天人同构,相通相类,统治者在进行都城规划时,自然想到运用“象天法地”的办法来表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必然性。
其特点是通过对天文形象,特别是星象的具象模仿或抽象隐喻说明城市、建筑与天的同源同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