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新闻课|连环奇葩错误见证媒体弥漫的失败情绪

合集下载

[考前必读]曹林评论课_评论员教你高分作文八个技巧

[考前必读]曹林评论课_评论员教你高分作文八个技巧

曹林评论课| 评论员教你高分作文八个技巧公号粉丝有很多高三党,一直给我留言让曹老讲讲高考作文写作,差不多每年高考后我都会跟着当年考生一起写篇作文--作为一个熟悉高考作文的老同志,又是一个评论教员和评论员,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孩子们分享,祝孩子们都能拿到高分。

公号同时推了两篇我写过的高考作文供参考。

对了,多读《中国青年报》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视野。

写好高考作文,首先要研究读者心态,了解读者心态把握读者痛点,才能得到好评。

高考作文的读者不是普通人,而是阅卷老师――这个特殊的“读者”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一天看那么多份试卷,看那么多篇字迹潦草的文章,会有极强的阅卷疲劳感,尤其当看到了那些严重同质的观点后,会产生强烈的厌烦感;其二,是阅卷不是阅读,是工作不是兴趣,加上阅卷效率的要求,决定了老师对作文看得不会太仔细认真,有自己快速形成判断的阅卷套路。

其三,阅卷者会对考生从什么角度写有一个预期判断范围,观点和角度如果在自己的心理预期范围,分数都不会给太高――如果能让自己眼前一亮,超出阅卷者的预期,肯定会给高分。

可想而知,当阅卷者看了很多观点同质化、丝毫激起阅读兴趣的文章,突然看到一篇超出其预期的评论,会产生怎样的阅卷快感。

基于对“读者心态”的把握,要想得到阅卷者的好评高评,高考作文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有一个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

文字好坏和论证强度不是那么直观可感,而角度却是第一眼就能判断的,也最能在短时间内就俘获“读者”;其二,要把角度的亮点体现在标题中。

读者第一眼看到的是标题,标题要能体现你独到的角度并且要有亮点;其三,高考作文的结构要简单和紧凑一点。

“读者”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你的结构,写作时间也让你无法有太多时间精巧地构思角度。

简单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不必费时费力去构思结构,而是把资源用在发掘角度和完善论点上――让“读者”不必费心去琢磨你的结构,而是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把握你的基本论点和论证框架。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先生接受专访:你要的好生活绝不在美国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先生接受专访:你要的好生活绝不在美国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先生接受专访:你要的好生活绝不在美国“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上世纪9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和同名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这句话影响了太多中国人。

可以说,对今天拼尽全力想举家移民的中国人来说,更多看到的仍是“天堂”这半句。

但《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美籍华人曹桂林先生近两年却更愿意讲述美国不太“nice”(好)的一面。

去年他推出新作《纽约人在北京》,讲述主人公王起明(原型为曹桂林)从纽约回中国发展的故事,并原汁原味揭示出中美两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10月9日,年近七旬的曹先生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得很干脆,他想告诉那些要移民,想追求好制度、好生活的人说,你想要的生活也许在月亮上,在火星上,但绝对不在美国。

美国的“nice”是压抑出来的环球时报:您说过纽约曾让您“得意狂妄,也曾内外皆伤”,为什么?曹桂林:很多人不太了解美国,赴美旅游一次、两次只能看到美国好的一面:空气好,人有礼貌,生活特“ni ce”……不像我说的那么“恶”。

我接触过一些刚去美国的留学生,他们都很兴奋,特羡慕美国,但毕竟只是生活在校园内。

等他们留在美国,一结婚有孩子,安家立业后就现实多了。

我在美国生活30多年,我的认识是,美国没有什么富人,全是穷人。

我粗略算过,美国人终其一生积累的财富也就是五六十万美元,65岁退休了,房贷还完了,最终就剩个房子,得把房子卖掉才会有这个数。

死后遗产税又扣掉很多,你说亏不亏?如果你不卷进美国的金融制度内,就不知道为什么美国人生存那么艰难,我觉得中国现在要比他们强多了。

美国有很多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

美国金融无监管、无控制。

美国政府是为华尔街服务的,而华尔街那些“混蛋”根本不考虑国家好坏和百姓苦衷,他们就是按合同来。

美国人有优越感,法治完善,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我觉得,不管是新移民还是老移民,只要卷入美国的齿轮,就可能被碾得粉碎。

曹林:时事评论文章中常见的15个谬误

曹林:时事评论文章中常见的15个谬误

时事评论文章中常见的15个谬误作者:曹林来源:时评写作十讲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6日评论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在这一文章的内容中,我会举一些网上好玩的段子和评论中常见的错误,来让读者对逻辑谬误有更形象和直观的理解。

网上的那些段子之所以可笑,玩的其实都是逻辑谬误,可乐之处正在于“逻辑谬误”。

符合逻辑的事物是不会成为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的,因为尽在人的意料之中,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就没什么好笑的了。

而当某种推理超出常态的逻辑,得出某个很明显不合逻辑的荒谬结论时,当这种荒谬以荒诞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让人忍俊不禁了。

“逻辑谬误”就是笑点。

1、以偏概全网上有个段子说:公园里有一对恋人正在甜蜜幽会,女孩撒娇说:“老公,我牙痛。

”男孩吻了女孩说:“还痛吗?”女孩说:“不痛了。

”一会女孩又撒娇说:“我脖子痛。

”于是男孩又吻了女孩的脖子说:“还痛吗?”女孩高兴地说:“不痛了。

”旁边有一老太太看见了,忍不住说:“小伙子,你真神啦,能治痔疮不?”还有个段子说,有个人吹牛说:上大学我逃过课、挂过科、甩过人、被甩过、打过架、记过过哎,能干的我都干过了。

有人立刻回复说:你死过吗?这两个段子的可笑之处,都在于“以偏概全”:根据很有限的例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老太太仅仅根据表象上的“吻了嘴嘴就不痛”、“吻了脖子脖子就不痛”得出这个小伙子“吻能治病”的普遍结论,非常可笑。

那个吹牛的人也是,举了几个例子,就说“能干的我都干过了”,一句“你死过吗”就把他噎回去了。

评论中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谬误。

仅仅看到一两个富二代酒后开车撞人了,就谈论“富二代群体不道德”的社会问题;看到几个老师不好好上课、到处走穴,就说老师群体已经陷入拜金主义崇拜之中,失去了教师应守的师道。

还有人喜欢动不动就说“官员群体”、“农民工群体”、“大学生群体”如何如何,动辄上升到对一个群体的批判,习惯使用“全称判断”,这犯的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2、推不出顾名思义,就是从给出的论据推不出他想要证明的结论。

曹林讲“逻辑”——中国青年报曹林的几篇文章

曹林讲“逻辑”——中国青年报曹林的几篇文章

语文剪报:曹林讲“逻辑”2014-12-24曹林,1978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编辑、评论员。

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硕士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

为什么越神圣的职业越被妖魔化对当下中国舆情很敏锐的人,可以清晰地洞察到一个现象,昔日那些带着神圣光环的职业群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形象危机,都被拖进了一个受到大众排斥和仇恨的舆论漩涡中。

过去添加于其身上的神圣性已经被暴戾的大众击得粉碎,一个职业昔日越是被神圣化,今日越是被污名化和妖魔化。

这绝不是想像出来的伪问题,我说出这些名字,你就会认同我的判断:医生、教师、知识分子、记者。

一医生是最典型的。

身为一个医生,在过去的社会,这个身份是多么令人尊敬,这个职业是多么的体面。

“白衣天使”是人们赋予这个职业的美誉,它背负着很多神圣的使命,这些使命使医生披着很多光环,并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中上层。

可是,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从最新发生在浙江温岭的杀医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风波,可以看到医生的生存状态已经到了一种如何恶劣的地步。

被社会仇恨,戴着头盔防医闹,医院需要警察入驻才能防范医生被殴打,被舆论骂成“白眼狼”。

神圣性已经荡然无存,而只剩下了敌意和屈辱。

然后是教师。

医生是天使,教师是园丁,这是我们儿时常用的比喻,“园丁”的比喻就是一个神圣的光环,但如今这些比喻都已经成了嘲讽。

不断曝光的丑闻,从性侵女童到体罚孩子,从惟利是图和贪得无厌的收礼,到层出不穷的师德败坏新闻,已经使老师和校长成为贬义词。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曾经是最和谐的关系之一,可如今也充满了强烈的敌意与对抗。

再就是知识分子。

这个就更明显了,从“专家”被称“砖家”,“教授”成为“叫兽”,知识分子被称为“公知”,可以看得出舆论对这个群体的不满。

知识分子和医生一样,身上也曾被赋予无数光环,传道授业解惑的期待,社会良心的期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见证着这个职业的神圣性。

穷骨头”如何变成软骨头 曹林评新快报事件

穷骨头”如何变成软骨头 曹林评新快报事件

穷骨头”如何变成软骨头——“媒体共同体”不是用来自我取媚的最富想象力的编剧不一定能编出这样的反转剧,开始都以为是一场媒体共同体抗争企业和警方联姻霸权的正剧,没想到最终却是一场媒体曝出自身各种丑陋的闹剧。

看到这段描述,你一定就明白了,我说的是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快报事件。

记者被长沙警方跨省刑拘,报社连续两天表达强硬态度,让警方放人。

“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有两根”的表白激起无数同行的力挺,可随着被拘记者在央视承认收钱写抹黑报道,报社立场立刻软了下来,在头版道歉,并承认把关不严。

其主报羊晚集团已派工作组对新快报存在问题调查整顿。

这起事件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警方的执法程序,央视让未受到律师保护、未受公正审判的当事人在镜头前自证有罪,都值得反思,但最值得反省的是媒体暴露出的丑态和病态。

陈永洲收钱写报道黑企业的丑陋行为,让财经媒体圈和记者行业一些被有意掩盖的潜规则,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掌握着话语权的媒体以正义自居,“舆论监督”的使命使其拥有了一层道德光环,可这一事件让人们追问:媒体监督这个,记者曝光那个,可谁来监督媒体,谁来监督记者?《新快报》的作为是很让人遗憾的,先期极不慎重的强硬立场,最终成了笑柄,竭力为之辩护的记者,竭力让警方放的人,却是那样的一个人。

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轻易以单位的形象和组织的名义为一个“不知道他干过什么事”的人作担保的,否则会将组织的形象给搭进去。

先是高调让警方“放人”,再在头版道歉,“穷骨头”成了“软骨头”,把一家媒体的脸都丢光了。

不敢想象,这家媒体以后写的新闻,还有谁会相信?更不敢想象,一家管理和把关如此混乱,对记者收钱黑企业的报道大开绿灯,以后如何让读者相信?这一事件暴露的行业潜规则也让人目瞪口呆,我是做评论的,不写新闻,不做新闻,不跑新闻发布会,不与新闻当事人接触。

虽然早闻这个行业收红包的问题,但没想到已经烂到这个地步,公然地收钱替企业黑对手。

陈永洲的问题曝光后,不少记者都开始暴露自己知道的行业腐败。

因失误而产生的经典

因失误而产生的经典

因失误而产生的经典摘要:1.失误带来的经典案例2.失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影响3.如何从失误中汲取经验和灵感4.结语:失误的价值与意义正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失误常常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

有些失误在事后被证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们成为了经典之作,甚至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今天,我们将探讨这些因失误而产生的经典,分析失误对这些领域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因失误而产生的经典案例。

在文学领域,《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然而,作者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曾因失误而让部分章节失传。

这些失传的章节后来被高鹗所补,虽然并非原作者的原貌,但却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在艺术领域,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大卫像》时,由于失误,让大卫的鼻子显得比原计划要长。

然而,这恰恰成为了这座雕塑的一大特色,使其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在研究DNA 结构时,曾因一次失误而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誉为生物科学领域的里程碑。

失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使得这些领域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面对失误,人们不再抱有恐惧和抗拒的心态,而是尝试从中寻找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失误中汲取经验和灵感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失误是创新的催化剂。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思维定式,而失误则能打破这种束缚,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另一个侧面。

其次,我们要学会从失误中反思和总结。

每一个失误都是一次教训,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所面对的问题。

最后,我们要勇于尝试和创新。

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才能发现新的可能性,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之作。

总之,失误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发展的推动力,更是我们汲取经验和灵感的源泉。

答曹林先生什么“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突”

答曹林先生什么“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突”

在批斗过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记者后,曹林先生又将笔锋一转,批斗起时评家的“诡辩”来:
“新闻虽然是假的,可新闻映射出的社会镜像是真的,社会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冲突场景,所以讨论一下这话题也不是全然没有价值”。

说句老实话,当知道钞票抽不让座者是假新闻——被曹林先生启蒙之后,现在小子我甚至怀疑说钞票抽不让座者是假新闻的新闻也是假新闻的——后,小子我当时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如曹林先生所言,“这纯粹是扯淡”,因为曹林先生送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形象的类比,即“建立在假事件上的是非判断,正好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你怎么能建得起来?”这种漂亮的类比在逻辑上是否讲得通且不说,小子我好歹也读过几本小说,也知道小说里的故事其实当不了真,似乎也并不妨碍本人对小说中的事件或人物说三道四,用曹林先生的话,也就是“进行是非判断”。

何况,对于一件在日常生活中有影子的“假事件”,建立在其上的是非判断不知是否真的像曹林先生比喻的“沙滩上的大厦”一样——立不起来。

小子我在写被曹林先生放在“什么”之后,并被讥为“鸡零狗碎地抖几句机灵的”,其标题为《不让座就抽脸的道德专制》的文章的时候,确实并不“关心真假”,因为小子只是将这也许是真,也许是假的新闻当成了一个引了,很快就将笔锋转到了类似事件的分析上。

作为时评界的“大牛”,曹林先生在“口水横飞中狂欢一把”的时候,恐怕仅仅只看到了作为无名小卒的我的文章的题目罢,至于其中的内容,他肯定是不屑一顾的。

如果真是这样,不知道曹林先生写的这篇批斗文章是否也仅仅只是“鸡零狗碎地抖几句机灵的”,并且也“正好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呢?
最后,小子我现学现用,现炒现卖,用曹林先生发明的句型送各位时评家几句话:。

学术不端五起典型案例学习心得

学术不端五起典型案例学习心得

学术不端五起典型案例学习心得篇1:网传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多篇论文涉嫌数据造假2019年11月15日起,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18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等消息在网上热传。

截止发稿时止,在最初曝出曹雪涛论文造假的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上,能检索到有上述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涛的论文已超过40篇。

在这些以曹雪涛为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论文里,出现了两次实验结果图像完全一致;一幅实验图中,局部点图多次“复制、粘贴”,两幅实验图中,部分一致,部分疑似有增添、删减等PS操作的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到这40多篇论文中的35篇,其中曹雪涛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有29篇。

在这40多篇文章中,目前有4篇被更正勘误,有一篇2008年发表于《生物化学杂志》的论文被撤回,该期刊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4.106。

【心得感悟】选择该学术造假案例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是最近报道的案例,可以代表该研究领域最近的学风动态,二是该领域为医学研究领域,医学在作者看来是直面生命、关乎性命的科学研究,是需要坚守严苛甚至过度坚守道德底线的领域。

看完这个学术不端的案例,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学术造假不端究竟是个人的错还是体制的错?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守住冷板凳来精益求精的,这固然很难,然而越有意义的事情必然难度越大。

近年来我国科研界急功近利,以高档论文,以项目经费论英雄,博士压力极大而导致不良结果的缩影,毕业后进入高校也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考核,甚至非升即走。

当然体制体系不能成为学术不端的理由,体制是我们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目前的体制规则也是经过多年的推敲检验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

文至最后,想说每个做学问的人内心应该怀着一片纯粹的星辰大海,怀有对知识的敬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不知知网为何网的泡沫博士“翟天临”2019年2月,记得那会我正在全力以赴准备XX大学的博士统考,家乡的冬天是寒冷的。

曹林:知名时事评论员

曹林:知名时事评论员

曹林:知名时事评论员作者:来源:《廉政瞭望》2013年第11期腐败在我们的语境里其实是一个很“宽容”的词,似乎只有“把不该拿的钱往自己腰包里捞”,才叫腐败。

其实严格来说,不仅权钱交易是一种腐败,任何背离了民本的权力承诺、“权不为民所用”的行为,都是权力的腐败。

以往舆论习称的“不正之风”或“官僚主义作风”,实际上就可称为“窗口腐败”。

它是一种变相暗示:走关系了,送钱送礼了,脸色就会立刻好起来,办事也会立刻顺畅起来,否则就让你跑断腿,就给你冷脸看。

窗口腐败,直接催生了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政府是抽象的,民众与其打交道主要通过与窗口的接触——这种坏脸色,在公众眼中就是政府的形象。

公众难以看到贪官直接收钱,他们对腐败最直观的理解就来自对窗口的观察:找了关系给了钱就能看到笑脸,否则就是冷脸相待。

这样的丑闻近来被媒体集中曝光,“北漂小伙为办护照返乡6次多跑3000公里”堪称典型。

这种曝光如果仅是网帖,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可上了央视《焦点访谈》,一下子成为了大新闻,也立刻触动了地方领导。

当地书记市长连夜赴事发地过问,现场办公研究处置意见。

涉事民警、主管领导也分别受到处分,该省公安厅领导反省称“刁难市民的警察那张脸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切的反应都在意料之中。

也许,官员们更怕的是看这个栏目的领导,于是不得不摆出积极处理的姿态,给舆论一个交代,给上级一个交代。

但是,个案的正义无法消除弥漫的窗口腐败。

“央视曝光后迅速严惩”,这种在舆论压力下就事论事的处理,其实起不到多少形象塑造与公信修复的效果。

毕竟,央视曝光、舆论围观下的政府作为,无论做什么,公众都觉得是“失真”的,不可复制为常态,缺乏制度性的示范效应。

涉事民警受到严厉处理,恐怕确会在当地官场形成震慑,但极有可能是一阵风。

像这样的曝光,难道以前还少了吗?因此,迅速严惩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成为终点,这只是舆论公关的技巧。

应该把它当成面对同类问题的起点,让公众能看到当地政府究竟采取了何种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时政新闻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媒体人曹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

时政新闻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媒体人曹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

时政新闻类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以媒体人曹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作者:方园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5期摘要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媒体发表观点。

以媒体人曹林的微信公众号为例,使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

研究发现该公众号符合选题确定、资料查找与获取、文本撰写、编辑排版、内容推送、反馈互动和日常维护等基本流程,其中前三项为重点。

推文主题有明显倾向性,集中在文体娱乐、社会生活和科教环卫三大议题。

态度鲜明且时效性高的推文能获得较好的反馈效果,具有争议性和冲突性的观点和事件能获得更高的评论量。

同时发现,时政新闻类自媒体的用户更关注内容生产者提供的观点和信息,“内容为王”仍应是此类自媒体信奉的价值观。

关键词时政新闻;自媒体;内容生产;内容分析法;微信公众号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012-04近年来,自媒体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

截至2016 年,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1 200 万[1]。

大量自媒体平台为自媒体运营者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生产进入了全景化、全时空实践的时代。

自媒体不一定是一个人运营的媒体,也可以是多人,而真正对未来新闻业有价值的是那些由有一定新闻从业背景的人员运营的自媒体。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不仅在技术方面,还在于对传统媒体单项封闭化新闻生产的解构[2]。

传统媒体既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游戏规则,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自身的优势[3]。

从信息源和采访方式、编辑方式、新闻产品、新闻推送到用户接收与反馈,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自媒体的内容生产都有了新变化[4]。

人人都可以发表个人观点,新闻评论边界模糊,评论员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让专业评论陷入困惑,传统评论价值屡遭冲击[5]。

不少自媒体追求“10w+”阅读量,一味地依赖于用户需求确定自己的选题,决定自己的行文风格,长期以标题党的行为吸引用户。

自媒体运营者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推出高质量的作品。

《时评写作十讲》 曹林 要点

《时评写作十讲》 曹林 要点

时评写作十讲曹林突破写作的心理障碍写评论要比读者知道的更多开门见山地表达你的观点有冲突的话题更有评论价值寻找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一事当先先问真假再断是非理性是公认的规则警惕拔高和过度阐释第一讲评论的知识准备评论写作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思想、不断形成新观念、不断习得的新经验的开放过程。

我们应该在对时事的观察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积累新的知识。

时事评论本质上也属于新闻。

新闻是传播事实信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而评论更多的是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告诉你新闻背后更多的、你可能看不到的东西。

评论教育需要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非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评论的结构语言标题的练习非技术层面:思想观念思维深层次的需要长期积淀和训练的东西非技术准备:1.多读书①为评论储备知识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储备,在读书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在知识积累中形成一些对基本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

好的评论都是厚积薄发的产物。

平时积累有多少,评论的认识水平就是什么程度。

评论是一个人思想和知识的流露。

许多新闻本身已经包含了记者的判断,评论需要超越记者的判断,揭示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就需要知识积累中所具备的洞察力了。

《反思血案拒绝“何不去杀贪官”的仇恨》②积累评论的问题意识追着新闻写评论,带着问题意识去看新闻。

某个新闻会触发你在长期的读书思考中形成的某个问题意识。

《两会越多政治街头越少暴力》很多评论中的“问题分析”只是把固定的、现成的、用滥了的“问题分析”往一个事件上套,这些“问题意识”不是通过阅读积累,由某个具体的新闻所触发的相应的、贴切的思考。

问题意识:研究和了解某个社会而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困惑和答案。

③培养评论敏感评论敏感:对新闻中隐藏和包含的社会问题敏感的嗅觉,能从一条不经意的新闻中洞察到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或者能超越众人的认知水平而从新闻中看到更深刻的、常人察觉不到的问题。

2.多写作①培养评论语感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训练自己能迅速地、完整地将自己大脑中想的东西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作文与素材:跟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学写时评议论文

作文与素材:跟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学写时评议论文

作文与素材:跟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学写时评议论文【写在前面】曹林的时评文章富有思想性与时代性,敢于批判社会丑恶,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客观、理性评述事件,评论角度新颖独到;注重文章内在逻辑性,推理论证严谨深刻。

他善于将文章的观点提炼在标题中,以新颖独特的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语言犀利、冷静,也不乏温和,追求简洁精炼、平易朴素的表达风格。

因此他的时评,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作者简介】曹林,当代知名时事评论员。

197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

在国内十数家媒体开有评论专栏,多家电视台特邀嘉宾,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北京大学客座讲授评论写作课程,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作过讲座。

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时评中国》等。

1、善待和尊重每一个好好说话理性维权的人曹林一个法治社会,应该不辜负这种“相信”,珍惜这种对法律和信仰和依赖,善待这些无论何种境界下都把法律当成自身权利保护神的公民。

永远不要让一个对法律和公道充满信赖的人绝望,他已经一无所有,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只剩下法律与公道。

杭州保姆纵火案,让人痛心到窒息,愤怒到失语。

我一直都没有敢点开被烧死一家人生前的照片看,母亲和三个孩子生前的笑容越是灿烂幸福,越让人痛惜。

也一直不敢尝试去共情,无法想象侥幸逃过惨剧的幸存者林先生瞬间失去4个最爱的人,那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疼这世上应该没有比这更虐心的疼了,这世上也应该没有比这位林先生更可怜的人了。

一直有人留言让我评评这起纵火案,声援一下林先生,可每次写几个字欲言又止,不知道能说些什么,说什么都觉得无力。

人间惨剧,旁观者可以回避不去体味那种痛,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条新闻,一个热点,一个悲剧,再大的震惊和悲伤,也会在热点的此起彼伏中很快遗忘。

但林先生无法回避,本来也许是最幸福的人,瞬间一切都毁灭了,伦为最可怜的人,他家破人亡,他失去了一切,每天都会活在无尽悲痛、思念、自责、仇恨的折磨中。

新闻搞笑失误合集

新闻搞笑失误合集

新闻搞笑失误合集
新闻搞笑失误合集
1、手写的报纸上字迹模糊,甚至还出现了“XXX勉强统一国家”的误字。

2、新闻报道中,将“高考”误写成“高坑”,可怜的考生们笑翻了。

3、新闻报道中,将“大学”写成“大汗”,考生们只收获了低头无奈的微笑。

4、将一篇特写中名字写成“秦楚丑”,网友留言:“这位先生可真有气质。


5、新闻报道中,将“地球村”误写成“地狱村”,大家立马破天荒地大笑起来。

6、新闻报道中,将“越南”写错成“越狱”,令那里人们满怀不平。

7、一场新闻发布会中,一位发布者将“总统”误写成“总裁”,虽然事后有官员补救,但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8、报纸上“选举”被写错成“逃票”,令报纸编辑们红了脸。

9、记者们在一次报纸上忘记改正原来的内容,导致“历史”被写错成“厉害”。

10、报纸上一条新闻,原本是报道“经济增长”,却被写成“精神增长”,令原本认真观看的读者们失望不已。

菱形结构新闻案例

菱形结构新闻案例

菱形结构新闻案例
1. 中国一所大学校长被指控贪污:该大学校长被检察机关指控贪污一亿人民币。

该校长被指控利用职务之便,涉嫌收受贿赂,并操纵工程项目等手段进行非法牟利。

此次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议。

2. 美国中学生在学校内使用枪支造成多人伤亡:一名中学生携带枪支进入学校,导致多名学生和教师受伤。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枪支管制的讨论,并引发了对学校安全的重视。

当地教育部门受到舆论的压力,被迫采取措施加强学校的安全措施。

3. 某知名企业被曝光在雇佣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一家知名企业被揭露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揭露该企业的员工和前员工指控,女性员工在获得晋升机会和薪资待遇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企业性别平等的关注,并促使该企业进行内部调查和改善措施。

4. 新闻媒体公司涉嫌操纵新闻报道:一家新闻媒体公司被指控操纵新闻报道,为了服务特定利益集团而选择性地发布和不发布特定新闻。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不信任感,加剧了对媒体的质疑和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争议。

该公司不得不进行内部调查,并采取措施恢复公众对其报道的信任。

这是一些可能的菱形结构新闻案例,其中涉及不同领域的社会问题,从校园安全到职场平等,以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等。

这种结构的新闻稿件通常会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时评写作十六讲

时评写作十六讲

时评写作十六讲《时评写作十六讲(随机作者签章版)》是2020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林。

内容简介:《时评写作十六讲》作者曹林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时评界,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教授新闻评论课,既有资深的业界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心得,这使得本书在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同时,也具备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梳理。

在力求跳脱教材式的传统结构的同时,本书尝试从融媒体时代语境出发,呈现时评写作的新特点与内在规律,传达理性、有效、负责任的时评写作理念。

《时评写作十六讲》由十六讲组成,每一讲都涉及时评写作理论讲解与思维训练、新时评写作案例分析,以及时评写作专题训练建议与学生习作点评等。

对于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系学生的专业提升,以及各类考试中的评论写作水平的提高,本书可视为是一本“时评写作实战指南”,与此同时,本书更致力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的评论素养。

作者简介: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高级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评论业界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江苏扬州人,七次获“中国新闻奖”,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得主,已出版《时评写作十讲》、《时评中国》系列、《守脑如玉》、《北大熏出来的评论》等;任多家报纸和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授新闻评论课程,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做过演讲,给多个单位做过媒介素养和新闻发言培训,课程很受学员欢迎。

读后感:“传播的方式、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使传统媒体面临挑战。

但这个社会总得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变的,也是不应该变的。

评论作为一种讲理的文体,一种凝聚社会价值观的文体,一种推进时事进程的文体,在媒介环境发生变化和价值观摇摆的语境中,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一些时代病所感染,不要被信息海洋所干扰,应该坚守评论的本性。

”“坚守”,或许是很多人念叨的词语,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将“坚守”二字放在心上呢?迫于无奈,迫于压力,迫于现实……很多东西,让我们放弃,失去了坚守。

别给假新闻找真问题的台阶

别给假新闻找真问题的台阶

别给假新闻找真问题的台阶
曹林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8(0)34
【摘要】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说利害,这种价值判断次序永远不会过时。

新闻不断反转的时代,评论员是一个高风险岗位,不小心评了一条新闻,刚下了一个判断,新闻就反转了,狠狠打了评论员的脸。

比如,评论员评点时事,最怕遇到的就是精神病人——怕自己的评论被精神病人“打脸”。

【总页数】1页(P96)
【作者】曹林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阶段必须——真正找问题找准真问题 [J], 玲珑
2.慎言“假新闻中有真问题” [J], 易艳刚
3.“真问题”不是假新闻的免责牌 [J], 易艳刚
4.真问题真思维真语文——以陈剑锋老师教学《老王》《台阶》为例 [J], 孙静
5.巧用放缩设台阶,函数“同形”找临界——含参数的函数零点个数问题探析 [J], 江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曹林
【期刊名称】《中外文摘》
【年(卷),期】2016(000)020
【摘要】一个不谙新闻行业规矩的实习生问带她的记者:老师,整天在网上看各种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什么又是负能量呢?老记者解释说:比如.现在天天都在报道谁谁有病了大家都给他捐款,谁谁家的孩子7岁就会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谁谁80多岁了还在拣垃圾坚强生活!这就是正能量!假如你傻乎乎地去问,地方政府为什么不管?为什么生重病了享受不到医保?这就是负能量!
【总页数】1页(P5-5)
【作者】曹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712
【相关文献】
1.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J], 曹林
2.实贬明褒巧说教 [J], 萧锦川
3.明贬暗褒心心相印——评俞平伯论《红楼梦》后四十回 [J], 古金昭
4.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J], 曹林
5.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J], 曹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林新闻课|连环奇葩错误见证媒体弥漫的失败情绪
曹林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内容提要
无差错不报纸,媒体文字差错从不稀奇,报刊也有一定的容错率,可最近媒体所表现出的连环奇葩差错,超出了正常的容错空间,也绝不是个案上的荒唐,它见证着媒体人在广告发行受冲击的危机之下的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见证着新旧权力转移的媒体大变局下部分媒体人缺乏新闻定力后的自弃心态,见证着传统媒体在人员流动下的失序、焦虑、失落和失败者情绪。

(封面照片是本报前检校组长梅小璈老师,小璈老师是本报公认的检校堵错大师,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本报每个报社编辑记者的尊重,在业内享有盛誉。

小璈老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之子,曾与人合著过两个法学方面的文集。


媒体的文字差错,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错得这么离谱、奇葩,错得这么低级和不可思议,错得这么丢人和让人心惊肉跳。

而且陷入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和魔咒:越重要的越错,越批评越错,越错越离谱――而且错误还像病毒一样在媒体间传染,一错再错,一错就是一窝,不断刷新报刊史的差错底线。

过去从段子中才能看到差错,被以更荒唐的方式搬到了媒体版面和报道中。

有些五笔和拼音输入错误可以理解,将奥巴马弄成“奥马巴”可以原谅,可将“市长致辞”写成“市长辞职”,将一个政府部门写成“贪污受贿部”,就无法理解了。

无法想像,编辑记者和值班老总们得粗心到什么程度、整个采编流程得操蛋到何种程度,才会犯如此闭着眼睛都难犯的错误。

无差错不报纸,媒体文字差错从不稀奇,报刊也有一定的容错率,可最近媒体所表现出的连环奇葩差错,超出了正常的容错空间,也绝不是个案上的荒唐,它见证着媒体人在广告发行受冲击的危机之下的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见证着新旧权力转移的媒体大变局下部分媒体人缺乏新闻定力后的自弃心态,见证着传统媒体在人员流动下的失序、焦虑、失落和失败者情绪。

一媒体人才的断层危机
出现这些低级差错不是偶然的,首先暴露出当下媒体出现的人才断层危机,尤其是传统的、负责任检校编辑的缺失,使媒体失去一批严格的文字把关人,失去一道严格的把关程序。

听老一辈报人讲过很多传统编辑是多么负责任的佳话,校出了多少埋着的“地雷”,怎么把版面改成“大花脸”,为了一个字的准确查多少次字典。

可如今的媒体,还有这样负责任的校对和编辑吗?还重视这样的人才吗?还有这样的编辑佳话吗?敬畏文字、敬字如金的那批老校对老编辑一个个都退休了,网络粗糙文字和浮躁氛围中熏出来的年轻一代,能替媒体把好文字关吗?
我所知道的是,一些年轻记者根本不好好写稿,文不通字不顺就传给编辑――反正后面有编辑。

编辑呢,才不会替记者费心改稿,一堆错别字的烂稿直接就送
去排版了――反正后面有检查校对和老总审稿。

检查校对呢,我收入这么低、
岗位这么低,怎么指望我能拿校对的钱操老总的心吗,差不多改改就行了。


总呢,我是老总,又不是校对,大方向上把把关就行了,前面都看了,我就不
细看了,你们要仔细看噢。

一个个奇葩的错误,就是经过这种漫不经心的把关
程序放出来的。

不是一两人的荒唐,而是一个采编把关程序的荒唐。

有人把近来那些奇葩的文字差错跟体制弊病联系起来,这种过度阐释纯粹是胡扯,问题很简单,就是马马虎虎漫不经心。

编校人才的断层从大学的新闻教育就开始了,新闻业弥漫的浮躁从新闻教育的
根子上就已埋下。

据说很多大学的新闻系根本就不重视新闻编辑课,编辑课根本不教学生如何检校堵差错,迷恋新媒体的花里胡哨,迷恋兜售那些新潮的理论和概念,而没有通过新闻教育让学生打好传统的基本功。

过去很多人不理解中国新闻奖评选时为何那么重视文字,苛刻到对文字差错一票否决。

现在想来,一片浮躁之中,这种文字洁癖上的坚守是多么的可贵。

二媒体弥漫的失败者情绪
前段时间给新华社新锐文字记者编辑评选当评委,看到一个编辑介绍说,他所
编的1700多个版面,没有出现过一个差错――我真的受到了震撼,毫不犹豫地把我的票投给了他。

媒体业弥漫着浮躁的氛围中,这种严谨太可贵了,太需要
这种神话和佳话了。

我所知道的是,一些记者编辑之所以那么不把文字当回事,很大一个原因是有一种“反正写了也没人看”的失败者心态。

广告和发行在萎缩,年轻人不看报纸了,这让媒体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越来越缺乏成就感,没有尊严感和荣誉感,没有了“一纸风行”的自信。

既然没有人看,干嘛要费心去写去编,差不多就行了。

既然没人看,谁会在意那些差错呢?读者对报纸的抛弃,可能已经到了对标题上的大错字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的地步。

真的是这样吗?不是报纸先抛弃了读者,而首先是报纸的自弃。

报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自觉,你写对了,可能没人注意――可一旦你写错了,每个人都会注意到。

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真的是这样吗?面对冲击,如果不是想奋力把报纸做得更好,不是想用优质的内容去争取流失的读者,不是用权威文字去证明自身的不可替代,而是破罐子破摔,那媒体――尤其是报纸,真会一溃千里,真会被读者完全抛弃。

三迷恋速度下失去自我
另一大原因是在对快速的迷恋下失去按规范和规律去生产新闻的“新闻定力”,既没有跟上新媒体的快,又失去了自己“慢”的品质,奇葩差错便成为这种价
值迷失中看得见的硬伤。

快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对于做新闻来说,快不是第一位,第一位的是准确。

为了快,而不顾是否准确,很多时候“独家新闻”没抢到,抢到的是“独家耻辱”。

传统媒体当下很大的问题上,一味去追新媒体的节奏,而失去了自己的节奏感。

没有耐心慢下来去打磨文字,去让事实更接受真相,去让自己的判断更权威,跟新媒体比“快”,而丢掉自己的“慢”,这不是找死吗?实际上,传统媒体的优势就是慢,慢下来做有附加值的深度调查和独到评论。

媒体融合,本应该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加上新媒体的优势,可如今一些传统媒体
融合却是放弃自我而想把自己办成新媒体,新东西没学到,却丢了传统价值,
新毛病染上了一堆。

一些媒体人以自媒体心态办着公共媒体,自媒体有很多优势,但一大问题是活跃有余而缺乏权威和准确,求快求新求刺激而不求准――这些错别字出现在自媒体,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缺乏严格把关程序,也没人太当回事,可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就会让舆论哗然。

四失败感之下的随时走人心态
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句话用在当下媒体身上可改为,无自信者无恒心。

如果热爱这份工作,并有在这个岗位上退休的心态,自然会珍惜。

可如今缺乏这种恒心,心态浮躁飘移,看到那么多同事走了,那么多名人离开媒体业,自己也准备随时离开。

“随时走人心态”之下,可想而知会写出什么稿子,编出什么样的版面,犯什么样的低级心态。

从那些奇葩错误来看,就是心根本不在工作上,走点儿心用点儿脑子都不至于有那样的错误。

想着随时会离开,想着去创业,想着跳槽,媒体的人心散了,里面的人失去了责任心,表现在版面和报道中就是那些丢人的错。

反正丢的不是自己的人,大不了走人。

媒体业的人才断层和失败者心态下,谁知道还会犯多少更奇葩的错误?很多媒体人热衷于追逐独家报道,对这种文字差错一点也不在乎――可读者却很在乎!没有了新闻定力,没有了对最基本传统价值的坚守,媒体人自己都不敬畏白纸黑字,生产的报道能有多少公信力和权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