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诗集《我的滇西》浅论民族诗人李贵明
拉勐上京记(外一首)
诗人自选拉勐上京记(外一首)毕登程毕登程,云南景东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诗歌作品发表于《滇池》《边疆文学》《民族文学》《诗刊》《新华文摘》等刊物。
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民族博物馆,从事佤族史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宣传。
拉勐 西盟班箐佤族头人本名“岩颂”“拉勐”是孟连傣族土司封他的大村官阿佤人叫他“拉勐颂”1950年 共产党干部去动员他上京参加首届国庆观礼可他疑心是汉人哄去砍头的竹塘区区长已把儿子留在他家做人质他还要求一个他最信任的汉人同行看鸡卦鸡卦好 听小雀叫也叫得美这才终于同意出发出发前 他以大哥的口气说:“从前出司岗里的时候,你们汉人才是老四,可现在你们都富了。
我们阿佤白白是老大,很多人还穷得裤子都穿不起,这回我跟你们去,你们要帮我们解决穿裤子的问题嘎!”到了昆明他问昆明这个寨子咋个那么大又说那些高楼大厦肯定是鬼盖的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可准备乘机上京之前他竟呜呜地哭泣他想念大青树挺立的阿佤山又害怕从飞机上掉下来1950年9月30日晚周总理在北京饭店设国宴招待少数民族代表和中外来宾拉勐扛着根梭镖去赴宴毛主席问他是什么民族翻译李晓村代答:“野佧佤。
”毛主席皱了下眉头:“为么子叫野佧佤啊?”李又答:“因为他们还砍人头祭谷。
”客人们都扭头好奇地看拉勐All Rights Reserved.而拉勐最忘不了的是毛主席突显忧虑的面容有一天参观兵器展拉勐说:“放着这么多多枪,咋个不给我一支?”西南代表团团长王维舟将军叫翻译把拉勐的玩笑也翻译给他听没曾想 回到重庆时他真的特意给了拉勐一支美造手枪和50发子弹有一天参加中央民委座谈结束时 拉勐大咧咧抓起盘子里两个大苹果放进口袋李维汉主任却含笑点头说这个民族真直率有一天看演出拉勐看中了一个女演员非要娶这个大姑娘做老婆不可说佤族姑娘要几个他都给领队们只好千方百计对他千哄百哄从北京又到天津、上海、南京、武汉一路南下各行各业参观拉勐看到了祖国的辽阔军队的强大城市的发达感受了“新汉人”的先进和亲切、平等他开始笑呵呵喊汉族同志为老大哥说自己从前像井底的青蛙只晓得阿佤山上阿佤是老大顺利回到普洱1951年1月1日普洱区首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结束为了盟誓立碑西盟拉祜族土司代办李保提议按佤族仪式进行取图神圣和吉利大家公推拉勐执镖镖牛水牛头朝家乡 镖口向上吉祥地倒在阳光灿烂的宁洱红场上拉勐高兴得在地上打滚一边还向人群高喊:“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定了,民族团结会搞好!”回到县上拉勐积极宣讲上京见闻和毛主席 共产党要大家搞好团结的愿望虽然傣族上京代表俸郁清没有如他所愿与他儿子携手人生路让他成为政府和干部的亲戚但他还是坚定了跟共产党 毛主席走的决心当境外国民党残部来拉拢他时他坦坦白白回答说:“我老倌北京也去来啰,不有见过的见啰,不有吃过的吃啰,不有受过的抬举受啰,民族团结的咒水也喝啰,牛也镖啰,还参加栽了大石碑……死活都只好听毛主席的话啰!”佤族砍头习俗的废除1950年秋天,9月30日北京饭店明亮的灯光下应邀上京观礼的西盟班箐佤族头人拉勐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去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亲切地问:“你是什么民族啊?”翻译李晓村代答:“野佧佤。
一首诗主义·云南少数民族诗人诗选
一首诗主义云南少数民族诗人诗选鲁若迪基选编哥布(哈尼族)我为什么怀念火塘春雨不时飘几滴天色逐渐暗下来我回到腊姑村其实并不冷可我下意识地寻找着火塘钢混结构的房子里已经没有了火塘的位置我有些失落听说村里的老人也都像我一样需要火塘的陪伴他们在自己的家里突然失去了故乡马绍玺(回族)要是我也是一只鸟多好夏天,你手中的世界何其广袤你绿化了我的心把青草和阳光赐给我我看见鸟们在欢乐地鸣叫(尽管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079All Rights Reserved.它们每天拖着长长的幽怨的爱情跟太阳一起在我们的头顶以及树林间飞行夏天呀,要是我也是一只鸟多好你看,你手中的世界何其广袤它让我想走出房子像草们那样青青地绿像鸟们一样高高地飞人狼格(纳西族)锋芒那只屋后的黄蜂在蜂巢安然的时候让自己的毒螫从记忆的战场彻底地退回到了体内因为它知道只有让自己的锋芒藏在自己的体内才能让自己活下去它明白了锋芒就是生命最小最小的收口有时候真正的锋芒让它闪现一下都是多余的一个可以睡在绣花针的针尖上能够梦见自己的肉身开放成莲花的人才会真正明白锋芒就是要小到比针尖更小有时真正的锋芒小到只有在梦里才会闪现一下艾吉(哈尼族)寨神树的儿女第一棵寨神树栽在诺马阿美历史深处的故乡源头很遥远分不清在哪里无情的岁月没能冲掉鲜明的血色只要有哈尼人的地方不死的大树枝繁叶茂一棵棵相似的大树我们躲着风雨我们分享安宁我们一群迁徙西方一群走向东边寨神树我们的语言穿越高山峡谷相互之间能找到亲近的道路一口冷水都能暖和血液灵魂围起来的寨神树谁也不会砍一根枝谁也不会踩一棵草祭寨神树的日子哈尼的儿女不分地位高低080All Rights Reserved.只有同样的虔诚我们听见寨神树叮嘱不要忘记你们是兄弟姐妹走到哪里谁摔倒了都要把他扶起谁苦碎了心就要缝好他的伤口艾傈木诺(德昂族)驱魂词雨点,敲打着窗棂,却敲不碎黑暗幕帘的四边墙,对未知的思念,甜蜜才是蚀骨的箭伤。
失睡的人,失了心律固执成一棵刺,停一下,跳一下跳的那秒,真短,仅够在哭脸上,画一个笑的模样停的那秒,好长,某个永恒,犹如大雨冲走泥泞风来时,人无涯,安于今世安于几粒惨白的药丸,把黑治疗得更暗没有神照看,做自己的巫师,通向理想的灵柩念念无词,把鬼赶:情死的,泪死的,苦死的,守死的前十里,有人桥上等你;后十里,有人轿上等你左十里,有人路上等你;右十里,有人船上等你有桥你过桥,无桥你涉水,离我远点,让我看得见有轿你上轿,无轿你等等,离我远点,让我看得见有船你坐船,无船你自担,离我远点,让我看得见有路你走路,无路你下坎,离我远点,让我看得见月未现,为何我站在你的桥上,无影无形;露未干为何我坐在你的轿里,哭泣;叶未青,为何我走在你的路上前不见你,后不见己;桑未落,为何我渡了你的船心有思虑,惹鬼缠,你走你的道,我爬我的山柏桦(傣族)让我为你唱完这首老歌指头轻轻拂过旧唱片细细密密的年轮就像爱抚一张亲切如昔的脸心跳加速热血涌动鼻子发酸视线模糊一生爱恨谁能破译播放?偏僻乡村破旧瓦屋潜伏着意想不到的一首首老歌081All Rights Reserved.电筒的光芒照亮寨子曲曲弯弯的夜一句久违的歌词猝不及防凌空飞来就像一串黑弹击中秘密藏匿的某种怀念你热泪盈眶隔着千千万万座城市隔着一道道流水一座座山冈是我的亲人我的故乡是默不作响的往昔时光手握话筒城市舞台的聚光灯将我烧灼得遍体鳞伤今夜谁会如约前来听这一首老歌和我一起轻轻歌唱……李贵明(傈僳族)山神神色藏在谷雨之前我无法分辨,你今年的面孔刻画着野兽的冰雹还是火焰泥土吐出云雾山川,无人见识的花朵没转过脸人们不好不坏,你不悲不喜鸡颅的纹路,征兆前世的心地今夜的爱情,还有来年的麦穗和洪水其实我不信你,能够将风暴吹成笛声我也不见你驾驭阳光迎面而来当我做成山神的旗帜,插上山顶那洁白,那五谷组成的图案,那自在的飘像极了我自己的心仿佛树叶弹奏的琴,在赞美那朵无人见过的花阿卓务林(彝族)耳朵里的天堂那个孤独的哑巴静静地坐在门前的古松下一脸的庄重好像有一道命令比他的心更固执他的嘴唇蠕动如一只闭嘴鸣叫的青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似乎有一打话在他的脑门挣扎但他始终不肯打开话语的城门似乎有一尊佛让他宁肯背叛自己也不敢泄露天机他那左手捂住右耳的姿势让我怀疑,他是在用一只手塞住一只耳朵里的人世082All Rights Reserved.用另一只手打开另一只耳朵里的天堂曹翔(普米族)闪着泪花的星星天黑下来村庄的篝火点燃竹笛吹出的锅庄舞曲像踩在脚下的火炭夜晚的风溅出了火花吹进一盏盏奇艳的灯笼一面湖水在银白的视线里收起白天波动的茫然它怎么努力地变幻也无法回到从前而此刻我多么想握住那失去锋刃的弯月在远山溪流的磨刀石上磨出一片闪着泪花的星星扎西尼玛(藏族)扎西德勒在拉萨,朋友们欢聚一堂作为客人中的朋友朋友们说噢,朋友欢迎你到拉萨来!扎西德勒!哦,扎西德勒这个美好的词语如此的滚烫像惊雷滚过血液我喝下一杯杯酒也咽下一阵阵的泪水在这个时刻我没有更好的方式回报他们我唯一能做的在酒中滤净泪水唤醒内心的山脉、河流血肉之乡和亲人的名字闵建岚(景颇族)五月,你轻轻走过五月是晴朗的天你却把日子弄湿你看那风都是柔和的多像你注满深情的眼轻轻划过我的脸凤凰花在枝头热烈地开放多像此刻你我的相遇在酒中找到了彼此慌乱中夜色迷离地抓住了一些词汇那些不成规矩的言语083All Rights Reserved.成了我们的约定你离五月最近的时刻其实成了你远别的起点一点一点地移动一点一点地堆积饱满的五月变得越过越长一些漫不经心的痕迹随着五月的纹路越来越清晰地裸露在一些时间里藏在心底的期盼就这样变得真实而圆润伊蒙红木(佤族)六分地我的六分地三分旱谷遮蔽高楼两分高粱隔断喧嚣一分地瓜听云霞披风起舞它之上甲虫串门子找亲戚蚂蚁筑巢搬运粮食朴实得没一件饰品的麻雀白花花里来,白花花里去它们抖抖翅膀不落一片人情世故不驮负半点名利单增曲措(藏族)哈达一条白色的哈达好长好长长得我走不到尽头一条白色的哈达好白好白白如阿妈的心一条白色的哈达好洁好洁洁如阿妈的爱一条白色的哈达好宽好宽宽如我的天地严谅(白族)纳西女子从来不让眼泪越过屋檐碰落院子里的樱桃丰乳如牡丹深藏三月的帘后从来不越过冬天的雪线黑板上行走的月儿心尖最疼的伤口084All Rights Reserved.用兰苑厚厚的香气包扎从来不随秋风踩碎落叶从来不随落叶取悦秋风从来不用红线捆扎爱情不像厨师把另一种生命做成可口的艺术只用满山杜鹃煮一坛毒酒一生自饮只越过雕花窗棂用木质的阳光浇灌田野从来不会汲干井里的相思从来不把焐热的男人晾上粮架雪风漂洗过的水光山色只用金色的麦粒喂养长流的山歌黑羊(彝族)没有猎物的猎狗大山,草木茂密,沟壑纵横一条经验丰富的猎狗突然找不到了猎物伸着长长的舌头来到山顶发呆白天,它望着苍茫的群山回想当年抓到麂子獐子的草坪把野猪老熊撵进主人枪口的经过夜晚,它望着天空猜想哪颗星星是岩羊的化身哪些星座是犀牛的样子山下主人一遍又一遍呼唤着它的名字它却坐在山上一动不动曹媛(普米族)记忆童年的记忆里不知道糖果是什么味道只知道火塘边烧黑的洋芋它能充饥童年的记忆里不知道金钱意味着什么但总喜欢和父亲去山上挖药根知道它可以去换大米童年的记忆里不知道车子是什么只知道骑在马背上可以去很远的地方童年的记忆里不知道山那边会是什么样但总是在猜想自己哪天能翻过那座山去如今,当童年的所有疑惑都弄明白时自己却真正地不知道了很多栏目责编:骋怀085All Rights Reserved.。
略论当代傣族作家中的双语创作现象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略论当代傣族作家中的双语创作现象板永明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双语作家的出现,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于环境变异的适应结果,它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少数民族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被打破,主体民族汉族与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文化交融频繁,在主流文化主导下傣语文学创作被边缘化,无法面对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
在此过程中当代傣族作家中出现了使用汉语文和本民族语文或只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家。
并通过试图这一个案的梳理达到进一步认识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趋势和规律。
关键词:双语作家;傣族;趋势;局限作者简介:板永明(1979-),男,傣族,云南盈江人,文学硕士,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6-02傣族是我国较早就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傣族的知识分子们就用傣文记载了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叙事文学作品,用傣文来书写和保存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少数民族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被打破,主体民族汉族与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文化交融频繁,在主流文化主导下傣语文学创作被边缘化,无法面对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
在此过程中当代傣族作家中出现了使用汉语文和本民族语文或只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家。
本文对这一创作现象作一个简略的概述和分析,并通过试图这一个案的梳理达到进一步认识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趋势和规律。
一、新时期双语作家的出现及发展趋势这一代傣族作家中,由于出生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创作知识,随着民族地区汉族人口的增长及与汉文化交流的日夜紧密,越来越多的傣族青少年,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操两种语言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且阅读人口的文学阅读方式渐渐趋向汉语文,这是当前傣族双语环境面临的具有思考意义的一个发展趋势。
清明忆李广田
清明忆李广田螺峰二月樱潮退,何恨海棠欲绽时。
鲁客遗文传后学,滇生堕泪读前碑。
古今似梦谁曾觉,身世如花自有期。
漫道人间情意薄,春风吹我赴莲池。
一、李广田先生生平:李广田先生:(1906--1968),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人,散文家,原云南大学副校长。
李广田于1952在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初期,自清华大学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校长当时由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即副省长)周保中兼任。
虽然繁杂的行政事务占去了李广田的多数时间、精力,但他仍狠抓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他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全校广大知识分子和同事,以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热情去领导学校的思想改造运动及教学改革,出色地完成了思改后期的院系调整工作。
李广田曾这样说:“我对于教育工作、文学工作是不厌倦的,我愿意终生献身于此。
” “文化大革命”中,李广田先生坚决抗拒江青反革命集团煽迫害狂潮,被监禁,被拷问,被上台批斗,被挂牌罚跪,被拳打脚踢……,他绝没有屈服。
1968年11月2日夜里,先生突然死在昆明市郊外的莲花池内,头部被击伤,满脸是血,脖子上有绳索的痕迹,腹中无水……,待人发现时,先生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几小时,死而不倒!二、诗词解读:螺峰二月樱潮退,何恨海棠欲绽时。
螺峰山在昆明城内,现通常叫昆明圆通山,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就设在此。
每年二至三月,山上樱花、垂丝海棠花次第开放,交相辉映,繁盛一时,亦成为老昆明八景之一。
此句旨在引出人们对李广田先生的作品《花潮》韵笔,勾起人们在清明时节对前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先生的追忆。
鲁客遗文传后学,滇生堕泪读前碑。
李广田先生籍贯山东,先生作为外来的“客人”虽不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但先生在云南大学工作期间的多数时间、精力投入在云南大学狠抓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先生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全校广大知识分子和同事,以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热情去领导学校的思想改造运动及教学改革,出色地完成了思改后期的院系调整工作。
浅析彝族作家李智红散文中的高原情怀
浅析彝族作家李智红散文中的高原情怀作者:吴凡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6年第01期【摘要】文章概述了云南作家李智红散文呈现出的高原情怀的内涵,阐述了他呈现高原情怀的艺术手法,常将诗与散文结合起来,用诗性般的语言,来抒发对高原的浓厚情感;分析了李智红书写高原情怀的成因。
【关键词】李智红;散文;高原情怀;探勘当代彝族作家李智红,1963年生于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初一铺村,现为大理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曾出版有散文集《布衣滇西》、《西双版纳的美》,散文诗集《云南高原的嗓门和手势》等。
作为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李智红用真诚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来表达他对高原的那份热爱之情,其作品中浓厚的高原情结也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一、李智红散文呈现出的高原情怀出生于彝族大山的李智红在其散文创作中总是少不了对高原山水的歌颂。
他用大手笔勾勒出高原的苍茫雄厚,描绘故乡的山清水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山水画。
他用不少的篇幅歌赞高原大山,宽厚大量、宁静肃穆的十万大山,是守护滇东罗平的看护者;大气伟岸、包容生命的红土高原,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沉默隐忍、谦虚刚强的滇西高原,是高原人的榜样。
不论是狂野的高原还是秀气的大山,李智红眼中的那片故土永远都是他无法割舍的情,这里更充满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对高原的关注和热爱也使他思考高原人在经受现代性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意识到了现代文明对人们精神世界和个人信仰的冲击“理性的无限制地扩张导致了人类空前的精神灾难,科学向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1]在其散文《本命鸟》、《槐树》、《峡谷听蝉》等都体现出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对坚强的高原人灵魂的抒写,成了李智红散文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大高原上的开拓者用长满老茧的手开凿出了一片片土地,用宽厚的脚走出了一条条古道。
正是因为祖先的坚强勇敢,才为更多的后人所敬仰,才有了高原汉子铁骨般的顽强毅力。
坚韧勇敢的高原人,造就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勤劳勇敢的来面对高原,他们的坚韧也使他们的家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李贵明的诗
保 留暖 色的 那一 半 ,是 我 熟知 的苍 茫黄 土 我记 得三 尺 黄土成 就 开天辟 地之 说
成就商周王鼎重器,成就秦汉壮士之力 成就唐宋的竹简和兵书,成就先祖的骨骼和箭镞
闪耀 蓝光 的 另一半 ,是今 天 水泥 与玻 璃 背后
箭袋刻满五谷的脸谱,飞鸟的翅翼
走 兽 的 图案
当你屈尊驾贵乘风而来
这 个世 界 雨滴喧 嚣 ,人 情 冷暖 我 降 落的 长水机 场云 雾 弥漫 ,行 色匆忙
向 自认 永 不熄 灭的 欧 关和 东夷前进 把 中华丝绸 的旗 袍 ,撕 成 两 片 血 红 的云 ,抛 在 西安 上 空
万众 美女 穿上透 明 的新 装 在 世界 的 目光 下裸 露 前进 万千 汉士依 旧在 ,他们 在 中原埋 掉 王器 在 敦煌 埋掉 断剑
在黄昏,在怀旧的未来
在 空中想 象
山 神
那是 你 的旗
从 空 中看见 ,北 平外 围陌生 的村庄
像 一 圈又一 圈大树 的年轮
和纸上的尊位 ,风声里的号角 四季轮回的起 点 当你降临,森林之声 向 彻云霄
山泉 的战 鼓一 路 东去
向虚 构 的心 中聚 集 ,或 者 荡 漾
仿佛 怒 江的 万千血 管终 归 大海的 虚无 在我 的 内心 ,从 坎坷 的 河床
李贵 明 ,傈 僳 族 ,1 9 7 8 年 生 于 云 南省 维西 县 ,现任 云 铜 集 团迪 庆 矿 业副 总 工程 师 ,矿 山公 司总 经理 ,兼任 迪庆 州作 协 副 主席 。作 者自 2 0 0 1 年 开 始发 表 汉语 文学作 品 ,先后 有诗 歌 、散 文 诗 歌 评 论约3 0 7 ) - 字发表于 《 诗刊 》 《 民族文学》 《 作品 》 《 边疆文学》 《 大家》等传统媒体 ,并有大量汉诗流传于网络 民间。 曾获边疆 文 学奖 、滇 西 文 学奖 ,2 0 1 0 年 出版 个人 诗 歌 集 《 我 的 滇西 》,该 书获得 2 0 1 2 年 云 南 少数 民族 文 学创 作精 品奖 、 云 南文 艺 纠作基 金 等奖、第十届 少数 民族文学创作 “ 骏 马奖”等 奖项。: 有 诗歌作
李贵明诗歌创作中的边地文化透析
李贵明诗歌创作中的边地文化透析在全球多元文化互相撞击的背景下,物欲横流,边地诗人李贵明一直坚持着自己淳朴的边地人的文化身份和创作态度,其作品呈现出边地浓郁的生态文化与和谐文化,透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标签:李贵明诗歌;边地文化;文化身份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在26个民族的“个体文化”与“混合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它延续至今的血脉文化包孕了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体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区别不同民族的基本标志”,[1]保护这些文化刻不容缓。
新时期的少数民族诗人,李贵明以自己的创作加入到这一保护行列中来,并引领着读者审视和发现边地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边地自然的描绘:生态文化阅读诗人李贵明的诗作,云南迪庆的幽深的峡谷、神圣的雪山、辽阔的草原、净如明镜的湖泊、多民族、多宗教和谐依存的氛围等边地文化元素会跃入读者眼帘,表达着诗人的生态意识。
诗人生活的迪庆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雄踞于此的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碧罗雪山等山脉冰峰接踵、雪峦连亘,组成了庞大的雪山群落。
冬日,被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群山的图腾,坚守着雪的品质/牧群的乳房因此丰满/我在雪山的影子中/看见了自己真实的脸庞。
”(《雪山》)“雪”不仅是单纯的存在物和圣洁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要坚守心灵的高地。
待大地回春之时积雪融化为水,在被藏民视为是从天堂流淌而来的雪水的滋养下,这片土地开始充满了生命活力,“九十九只仙鹤/在水泊中照亮自己/然后,从大地的酒杯里迁徙。
”(《伊拉草原》)“一座绿色的佛塔/内心可有海的潮声?”(《碧塔湖》)。
而雪水流经之地草物丰茂,孕育出众多牧场,在湛蓝的天空下,能嗅到万顷林海的芬芳,看到青稞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以及洁白的羊群、黑油油的牦牛群、耷拉着脑袋的黄牛,在无垠的洒满各色小碎花的彩毯般的草场上自由游走。
雪山之水源源不断的注入数不胜数的被赋予了神圣的尊贵地位的湖泊中,也为湖中各类生物提供了充实的营养物质,每年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湖四周盛开的杜鹃花瓣飘落湖中,被湖中的鱼儿食用之后,鱼儿会被醉倒,便出现了“杜鵑醉鱼”的奇观。
明月登堂_明亮云南——读诗集《漫游
诗歌理论明月登堂 照亮云南「李诗白」彝族,生于云南。
现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偶有诗文、摄影、书画作品刊发于《中华读书报》《诗刊》《诗与思》《大益文学》《滇池》等报刊,有作品入选《中国青年诗人年鉴》《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等诗文选本。
——读诗集《漫游:于坚诗选2011-2021》2023年3月,《漫游:于坚诗选2011-2021》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诗集收录了于坚近十年创作的代表性诗作,是诗人漫游在语言的荒原上的沉思、勾连、转喻、敞开和穿越,寄托了他对汉语的感激与思考。
作为一位持续写作四十余年的汉语诗人,于坚的诗“心明知昭,不惑于俗”,以语言之器穿越时间,与圣哲同行和对话,并问道于悠悠天地。
在《孔子》一诗中他写道,“三千年/哲人不萎/择邻而居/家族世居曲阜/他从未/去过伯利恒/父亲的灵柩是一块无名岩石/挨着泰山/辞达而已矣”。
类似的诗作还有《周颂》《但丁》《王维》等。
于坚与当下多数诗人的新诗创作背道而驰,他是用现代汉语写作的古典诗人,以诗的方式完成诗心的救赎与正名。
正如他在《转世》中写道,“唉 读者 别嘲笑 都这么次了/还自以为在花园中写诗 是的 是的/我一点也不害臊 只能在我的词语中开放/当我写下 花园 就像在秘密的转世”。
在孤独的诗歌世界的某个院落,于坚在花园中写诗,就像托马斯那样要让被遮蔽的诗意归位,古老而寂寞的抵抗就此敞开。
作为一位语言文字大师,于坚是赋予万物诗意和存在感的魔法师,于日常、琐屑、平庸、渺小、细节和不美之处创造美与诗意。
因为在汉语诗歌的世界里,“他有造物之心他要播种土豆”(《高原》);他要赞美万物,为万物正名。
“造物”是诗人穿越时间的手段,是心存光明的圣殿。
“拒绝隐喻”既是道法自然的转喻式“造物”,也是基于时间之永的推陈出新,更是“惟陈言之务去”的随物赋形、神用象通的“重命名”。
海德格尔在《思的经验》中认为,“诗并非在表明什么的意义上通过表述来言说”。
对于诗者,最大的悲并非孤独的抵抗,而是丧失语言、拘于黑暗、重复他人之言和文不如其人。
李贵明的诗
44•诗人自选呈贡诗记一其实已不在眼前,那落在湖面的霞光落云和孤雁之间起伏的山河而我自己,更像一枚漂泊的叶子被人间的风向托举又沉下如果可以,我们一起忘却虚名的空城将尘世耀眼的秋光一一看开二虚弥之地传来的雾气,把城托举为空在晨曦中明媚,在云雾里低沉此刻,我想起哀牢山上隐秘的歌声想起在依拉草原运送房梁的牦牛当晨雾散开,山河再现无数山地的子民走向民大的校园仿佛怒江的万千血管终归大海的虚无在我的内心,从坎坷的河床三天大地美,落日越来越远遥不可及的妲吉玛,那年拔出的艾蒿一头飘在水中,一头留在大地的呓语水那么绿,天地那么轻到达呈贡的那一刻,落日空留长天一幕像神话中的青蛙,吞掉江河的碧绿重上马背的父亲,留下一滴殷红的血挂在滇池的西边四当灯火再一次展开你的容颜,仿佛青涩过后低垂的芦苇香气的雪,成就这个秋天露水的宫城李贵明,傈僳族,1978年生于云南省维西县,现任云铜集团迪庆矿业副总工程师,矿山公司总经理,兼任迪庆州作协副主席。
作者自2001年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约30万字发表于《诗刊》《民族文学》《作品》《边疆文学》《大家》等传统媒体,并有大量汉诗流传于网络民间。
曾获边疆文学奖、滇西文学奖,2010年出版个人诗歌集《我的滇西》,该书获得2012年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精品奖、云南文艺创作基金一等奖、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奖项。
有诗歌作品入选《中国诗库2007卷》(《诗刊》选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民族文学》选编)。
作品《怒江》获2013年度民族文学诗歌奖。
鲁迅文学院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All Rights Reserved.45032014李贵明的诗我不牵手,不触碰,不眷恋,不看破如果可以,我愿收拾一地芦花在向晚的天色中见证山河动荡的虚空五黄昏时分,坐进白色的藤椅天地山河陷入轮回激荡的酒盅独龙人的图案,茶山人的脸,基诺人的筒裙和掸族人的手无一例外,在虚构的春天轮番闪烁哦,我们都是自己的异乡人在黄昏,在怀旧的未来山 神那是你的旗和纸上的尊位,风声里的号角四季轮回的起点当你降临,森林之声响彻云霄山泉的战鼓一路东去箭袋刻满五谷的脸谱,飞鸟的翅翼走兽的图案当你屈尊驾贵乘风而来第一朵梅花露出殷红的面颊我们用统一的姿势膜拜天地你的七个女儿来到我们中间奥兰丝绸的装束,白云缠绕的腰带人神之美,虚词难渡那么,我们一起歌唱和跳舞吧分享食物和烈酒,达旦通宵当你踏着黎明的光线率领众神西去记得把我的七个魂魄还给我水 神芦苇的箭终有一天,摇晃成天鹅的羽毛四散的雪花你坐在中央召集水上游荡的灵魂在比水更低的地方鲜红之土塑造杏色和脸谱你是万物之源,保持水的高贵和尊严冰冷和温暖的宫殿创造冰川的舌尖,五谷之魂你在水上跳舞,十二只鸟飞回十二只幼兽待哺当你点燃河水,先祖的荞花漫山摇摆那时,我会告诉孩子们别忘了吟诵感恩之歌跟随你,起舞的节奏在空中想象从空中看见,北平外围陌生的村庄像一圈又一圈大树的年轮向虚构的心中聚集,或者荡漾保留暖色的那一半,是我熟知的苍茫黄土我记得三尺黄土成就开天辟地之说成就商周王鼎重器,成就秦汉壮士之力成就唐宋的竹简和兵书,成就先祖的骨骼和箭镞闪耀蓝光的另一半,是今天水泥与玻璃背后寒冷的炎黄。
丁善德滇西诗钞
丁善德滇西诗钞丁善德,字士擢,明末清初诗人,与袁枚、高鼎等并称“南燕三才子”。
他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诗钞,以铭牌的形式记载生活中的点滴,从而达到传递情感,传承文化,留下历史的目的。
其中,丁善德的《滇西诗钞》可谓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值得收藏的佳品。
《滇西诗钞》记录了丁善德在滇西10余年间的所闻所见所思,以及他的读书随笔,构成了一部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自然风景等多方面的文化大杂烩。
作为文学大杂烩中的一部,它也有着不可避免的文学浓度。
丁善德的诗钞不仅仅是纪实性质的记录,更多的还是他的感受和吟咏。
例如《木兰寨》:银装素裹滇西寨,莫教敌察掩荒乡。
鸟啼山近长城阔,风笛梦归太行遥。
人数关中草青瘦,心知靶上火逐高。
蒲桃半採频过处,长忆南阳五色桥。
这首诗以滇西寨为题材,描写了滇西山寨强盛并美丽的景象。
诗中所涉及的风情、气候、地理环境等等,都体现了他对滇西的真情实感。
丁善德的《滇西诗钞》在反映滇西的时代风貌和民俗方面极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
其中,他对滇西少数民族的了解和思考尤为深刻。
例如,他在《苗族居》这首诗中写道:纵意踏春闺,粉廊鲛珠此。
余寻苗家舍,堪繫外族祠。
以苗族为主题,触及苗族文化的黏土,传达了对少数民族生活的尊重和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字。
除此之外,丁善德在《滇期杂咏》等章节中还别出心裁地引用了不少名家诗句或文字,如陆游、杨维桢、高启、欧阳修等等,这种随记随感又自成一格,不可谓不是一种文学新境界的创新。
最后,留给读者的一点提示:丁善德的《滇西诗钞》是一部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作品,是一部预示着未来文学发展前景的尝试之作,也是一部值得深度阅读的好书。
李云川的诗
李云川的诗李云川 云南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曾在多家省内外报刊、中国网上发表诗歌作品几百首,诗作入选云南精品文库诗歌卷、入选茶花文化丛书《山茶之恋》、入选《昙华彝风》《峡谷中的怒族社会》,著有诗集《遗落的根》《多一点点》《路一直在》。
回首疼痛如雨花翻着往事朗读田野间漫步不留意被风卷去听熟的声音像漂浮的阴影悬挂脑壳的上空摇摇摆摆我一路前行一路打探寻觅一点蛛丝养颜旧日的目光找不到共同的焦距一桩小事抹去太多的年华燃烧的柴留下一堆灰镜中的容貌似乎丢失李云川几行枯竭的印痕记忆被记忆涂白明亮散去冲动后的小河在柳树下泛着涟漪彝良云南山高坡大森林植被留在乡下昭通彝良像铁环滚来滚去腰杆酸胀路窄弯多满天雾气粗看炊烟绕屋檐老百姓背着日子东奔西忙旱烟袋斜挎在腰间这地方盛产英雄和诗人消防武警也有名口语诗写出原生味字句错动创新潮风情习俗做熟的饭肚子饿了盛一碗一般人认识埋在地里的土豆忽略藏在这里的人文景观我几次路过迷迷糊糊不见新奇犹如上世纪的人呆在厨房里看天做饭洗碗更摸不着外面世界的模样偶尔间的对话开启视觉的眼眶四周的气象使大脑产生着敏感左一脚右两步许多形影闪亮发光他们挤占了我的记忆时时唤醒思想乡土泥巴一地兰花飘香找到这里我挨着她距离越来越近看到低落的眼神呼喊起乳名丛林中的一点红被有心人捕获把各种奖项授予她纪念珍藏若干次的往来复活我与她的原型他们之间他到医院安心地住下家里的狗以为他在哪里休息过了几天见不到他的去向趴在家门口眼睛跟随着过路的行人从他们当中搜捕一丝惊奇医院适合他的病情打针输液外有不少人看望闲时在朋友家餐馆吃饭他记录了一组图片发到微信群共享乐滋滋过着一种安逸2016年第1期时间跑的太快感觉停留在昆明城他悄悄进了门狗摇起尾巴在喊用激动的语言表达熟悉的声音同它聊几句然后安下心来互相读一眼靠着椅子入睡小镇我踩着阳光与你同行走进茶马古道驿站墙根角旁的老太坐在门槛上乘凉看到一位老人拖着腿经过像白雪的玫瑰靠在一起说说话他们共同特点缠一双小脚门前小巷残留一些痕迹仔细扒开看这里就是曾经的记忆白天风陪同赏景夜晚月亮溪流伴随入梦梦见无数大脚小鞋走过古代胡晓幸 水彩 巴德岗皇宫的早晨走过民国走过眼下抹不掉的是座下的门槛脚底下的滑石板啜泣一个女人躬身沐浴着太阳她低着头用手抚摸乌黑的发脸上泛着紫铜色的光嘴唇不停地颤动熟睡的人一直在梦里笑午后的花园四处清香弥漫她站起身眼神凝固在花间一只蜜蜂从后面经过发出刺耳的轰鸣吃饱肚子后张开翅膀飞翔酝酿牛在地上啃草乌鸦站在附近观看老农干活头上戴顶圆帽掬一捧泥土把彩云用手混合搓揉碾碎为尘沫撒在生物的脊梁对于农人庄稼就是土地上的十四行月亮升过山尖天空出现了幻觉站在红土地站在红土地一片浓郁的色彩唯美的霞光呼应着太阳浮云像镶上了金边梦幻辽阔丰满站在红土地柏杨散发起绿意如童话中的仙子在柔风荡漾下人与自然和谐欢笑站在红土地那片红彤彤的光影留在山峦的脊梁像流淌的血液濡染着泥土中的生命站在红土地我与诗人画家走过打马坎守落夕阳望见星星月亮听虫鸣歌唱故事这么热的天风被冷冻在冰箱仿佛空气停止不动山脊上的植物低垂暗淡男人喘着粗气沿途躲避着高温奔向一个邻近的池塘脱光身上的衣服随手扔在地赤裸裸地泡在水里旁边樱桃树下的母牛额头羞红甩着尾巴刨着脚朝天吼尔后,慌忙跑进树林藏起来没有固定的习俗驼背的病人撕破脸像一只跳蚤爬出洞穴跳来跳去地寻找首先咬了我吃饱肚子走了没有固定的猎物更谈不上什么习俗看见有价值的就出击跟踪把嘴张得很大贴近目标使劲叮咬得到收获的快意躲进被窝里感觉主人无用又开始盯紧下一个听一首歌久居城市有些厌倦断裂的声音一次次缝合去斯卡布罗集市赶集买点香菜迷迭香和百里香向着胸中的目标进发一路颠簸激动的心情行驶在陌生的路上一片波斯菊让熟透的心灵跟着感觉摇荡修补亚麻衣衫的那个人在街边的屋檐下她是曾经的挚爱给我带来欢乐丢失一个地方形影无数次回到从前如一面镜子悬在卧室的白墙梦中的声音伴随我醒来清瘦的身影依旧那么可爱褐红的泥土飘着绿色到处有蜂儿嗡鸣雨后的小镇挂着湿润的彩虹推开疼痛一步接一步走去大地阵阵清凉再找不回从前的拥挤眷恋依旧在心中我漫步田埂选一块静谧歇下■责任编辑:田冯太。
滇西北记(组诗)
诗人自选滇西北记霍俊明霍俊明,诗人、批评家、研究员、《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
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诗人生活》等专著、评论集、诗集、散文集十余部,编选《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天天诗历》《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等。
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参加剑桥大学徐志摩国际诗歌节、黑山共和国拉特科维奇国际诗歌之夜、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澳门文学艺术节。
组诗庚子天竺或踏空之声滇西北高原的甘蔗给这条人迹罕至的路留下甜的干白碎屑巡山工人的粗硬迷彩服和一段横木隔开山下闹市和游人石子砌旧的古路泛着锃亮的时间之光路面细碎而光滑,中间有些凹陷山路两侧铺满了掉落的松针枯黄、松软、濡湿是啊越来越多的松树松针越来越浓的松脂味道来回八公里只有微微冒汗的两个人还有几只路过的松鼠仓皇中掉落的一两个松果山路走到尽头即是天竺寺白色的告示牌被风吹了几个裂缝时间都戴上了口罩方丈闭关,本寺不对外开放云云巡山人正收拾起刚刚弹完的三弦好不好听我们都没赶上“无为无不为”悬崖之上修行者的踏空之声回头转身下山庚子年闹市的喧哗仍旧响亮无为寺,救疫寺墙壁刚刚粉刷一新山谷还是旧山谷里白仍能够接骨止血治病渡人All Rights Reserved.给雷平阳发去一张昭通老地图我看到一张老地图发黄变脆一个个坐标和点线仍然清晰那是这位昭通诗人的老家在他故乡东南二十里处有一片巨大的湖泊名为八仙海我给他发去这张地图并不是想求证这片湖水现在是否存在我只想让他看看其实他有好几个故乡有的已经干涸有的已经死去有的正在变形有的正在爆裂隔着手机屏幕我听到了老雷的呼吸像是隔着时间的毛玻璃有人一直在干咳像是一层层的细砂垂直漏下……时间静止或苍山顶的一个拉杆箱到了山顶似乎一切动作都可以停止或结束像灰烬,像不再转身的背影一个拉杆箱却在山顶静立镀金拉杆正在微微闪亮 箱体是橘红色的 主人不在旁边 时间收拢而近乎于静止滇西北高原的正午山顶唯一的平坦之处 再向前 是成片的杜鹃和冷杉 再向前是悬崖绝壁云雾拦路 可能是一个女孩或女人暂时或永久地离开箱子的内部是更多的虚无灌木被大风左右摇动橘红色的箱子却一动不动 路走到了尽头鸟的声音也被消遁 山顶的拉杆箱正是 橘红色的虚无本身照片中的担当大师墓当年的纸上云山连同大孤独和小孤独都一起搬运到了云图中隔着电子化的照片我听到了你和游人的喘息此时正是滇西北高原的夏天几分钟前一闪念想起担当和尚他的墓塔我还没有机缘去过你刚好发过来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墓塔并没有经过滤镜的处理死亡或道义是不需要美颜的所有的旁人和嘈杂人世都被电子化图层过滤掉了“看破不说破”担当大师的塔身有不深不浅的青苔一张照片仍然像深渊像隔着十万八千里那些微尘和颗粒你承接不住一个人破碎的家世和山河也是静闻法师那是末世一人以骨灰的形式抵达了一个想象中的山顶那里被认为是群山的心脏或火焰大山也需要洗一洗雪水正自上而下身心俱疲的人在赶来在山路上戴罪而歌一人禅诵二十载不移其志了了江水只有白骨洗梦不会再有第二个登临者了革面易洗心难镜子是白色的灰烬鸡足山削发志有人替你走了一段末路你永生不可能走的那条路湖中到处是人和兽的倒影他曾在老城经营一个书吧门口有一棵花椒树佛系女友迷上了普洱茶和木手鼓接连十个夜晚他梦见山顶的一座金塔他每次磕头都磕出黑血来大觉大梦他徒步上了鸡足山落发后再次下山城中已是十二月书桌当舞台他最后做了一次演出曾经的长发苍白的手指老式的木吉他有人鼓掌也有人垂泪All Rights Reserved.他给了人们最后一次拥抱包括他的女友再次上山尘世的最后一场雪在那天不紧不慢地落着一张洱海旧照片一张旧照片黑白色的60年代的大理乡村土路两旁是正在腌制的弓鱼尘土漫过有盐粒和苍蝇长不盈指银色的躯体它们曾是深夜湖水中一闪闪的碎片绿色卡车正在酷夏里短暂休息不久之后它们将在高原的阴影里盘旋而上然后盘旋而下鱼干捆扎整齐紧紧挤在车厢里它们被送到昆明和更远的东南亚人们夜以继日在洱海捕鱼山地在他们身后阴影和即将到来的黑夜正一点一点将其填满高原湖泊远方的人们一次次来到山中似乎为了过上一种真正的生活斜坡在缓缓抬升生活的另一面蓝雾树开着不大不小的花朵偶尔有人经过看不出是本地人还是异乡人天冷下来他们大多穿着灰色或黑色的衣服高原湖泊白天里闪着耀眼的光片大风越来越猛山间草木动荡湖水的气息也吹送过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的山间晚云All Rights Reserved.苍雪羽毛一年冬天雪刚好落在山顶凹陷处月余人们望着雪山不尽的虚空之物如此真实松针在背后的山坡一次次落下草丛中一些奇异的羽毛沉落,翻卷又再次轻轻飞升雪野的山顶人世有了越来越多的反光对立面以及陌生之物一座山一座山已被凭空削掉了四米对于曾经的庞然大物我们得把它换算成一个个数字一座山减掉四米小镇的人已经习惯了它们继续冰雪消融崩塌、风化泥石流……它们仍再一次次奔赴江河它们正在成为多种不可知的形式只允许我们一次次视而不见南行或劫后四个小时的路程高山间的高速从甲地到乙地一直向南气温逐渐抬升遇到的人长得越来越陌生大大小小的村寨奔腾的澜沧江水深蓝的表情隔着车窗只有高原大风更为直接更为醒目淡红色的石头正被风吹着裸露出来的部分越来越多上面偶尔有灰白色的鸟粪却看不见那些鸟雀的身影短短四个小时高原大风一直从一个方向猛吹过来你的病情有些好转你被风摇晃着像是在高原的红色摇篮里All Rights Reserved.午后鸡冠山两把白色的塑料椅子一扇落地玻璃窗洱海正喷吐柔软的蓝舌渐渐大起来的风门窗缝合得很好刚好没有风透过来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光着头穿着黑色的风衣我曾远足山中为了看一眼亲手栽过的一棵雪松不出所料它已经长成了我完全不认识的样子弯下身去时的云南正午这是滇西北高原石头裸露出来淡红色,不像是谁的血这时节的绿色植物越来越多我们只认识那些司空见惯的蔬菜有人弯下腰去给那些菜苗浇水正午阳光直射这符合认知越是炎热的时刻就越该有人在田里劳作黑红的脸掉落一滴滴闪亮的汗水劳动的人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意思高原上的风鼓荡起来那个人的衣襟时时被风拉起又放下阳光和风都在那一个人身上背对着直起身又俯下身多像是绿色大海上的一只冠麻鸭高原咖啡馆或病中作正午时分人们在苍山脚下短暂避热一片巨大的阴影缓缓变动无所事事的时刻人们适合抬头看云朋友海上来身上有着不轻不重的海腥味All Rights Reserved.她的小女儿此时应该还在午睡乡村,咖啡馆石头和椴木被中午烤着的男人和女人以及分不清是男人还是女人的人雨说来就来有人冒雨跑进院子也有人顶着雨跑出去“没有人是生活的旁观者”瞬间就冷了高原在越来越急迫的雨中你正在经受一场炼狱更多红嘴鸥的尖喙以及雨中抖动的密集松针寂照庵的肉肉图谱时间有了更多的空隙冷让静止的事物越来越多砍掉的松树正在成为火炭寂照庵,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冬天写照或写真来往的都是陌生人正午的肉肉植物倒是心照不宣更加拥挤之后庭院再一次空了出来生前,死后肉身都需要抖落更多灰尘和积雪树荫下听钟冷寂中的慢动作不是雪更不是时间只是这个小地方的冬天责任编辑:段爱松All Rights Reserved.。
滇西高原之秋(外二首)
滇西高原之秋(外二首)作者:杨世明来源:《大理文化》2022年第10期敬爱的父母经岁月提炼出的汗水一滴又一滴地洒落在滇西高原上也总让秋天一地金黄沉甸甸的谷穗丰富着河谷梯田的内容黄灿灿的玉米沿着坡地爬进了云雾深处圆鼓鼓的白芸豆在秋风里骄傲地摇曳金果果的核桃在大雁南飞中出嫁刺芒芒的板栗在绵绵的秋雨里含笑走向五彩的世界火红红的石榴在寂静的庭院里绽开了吉祥的笑脸但令眼睛模糊的是孤寂驼背的父母也跟心爱的庄稼一起走进了深秋令人兴奋的是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曾经背着古井告别老屋的儿女们渐渐地回来了欣喜地接过父母挥不动的锄头和镰刀!捡鸡(土从)连山娃子都知道那大自然赐予的菌中之王是可遇不可求的每次兴奋地上山也许捡回来的只是疲惫和失望但昨夜只要响亮的雷雨一过失眠的故乡人就纷纷踏着星月沐浴着浓浓的雨雾朝诱人的鸡山奔去万一捡到了呢!故乡人总是这样以梦为马一步一步奔向小康!怒江峡谷上的彩虹——怒江四线特大桥合龙纪实 2018年12月10日两片各重20吨的钢杆伸出两只巨手将两岸伸来的两条小铁龙合成了一条靓丽的彩虹飞跨在怒江峡谷之上高黎贡山金刚园隔江相望了千万年终于相聚在一起了飞跨在怒江峡谷的彩虹不是绚烂的七色之光是一条铁骨铮铮的巨龙 922根,4.6万吨钢杆80多万颗螺栓与6.5座法国巴黎铁塔的体重相当首尾全长1024米身宽24.9米距离怒江水面230米精密地组合成四线车站桥成了中国首创世界唯一飞跨怒江峡谷的彩虹不是风雨之后的奇迹是诞生在中铁十八局的汗水和智慧里提篮式的钢结构铸就了稳定的丰碑嵌入式的基础书写着抗震的史诗全桥钢结构绘就着环保的画卷飞跨怒江峡谷的彩虹是330公里大瑞铁路的咽喉与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与汹涌澎湃的怒江融为一体成了滇西一道靓丽的风景飞跨怒江峡谷的彩虹是中缅国际通道的枢纽一路向西挺进终结了保山、德宏不通火车的历史扩展了滇西走出大山的途径滇西重镇到边境口岸将从6小时改写成2小时把大理和瑞丽拉近了大理,大气而厚重的起点瑞丽,吉祥而美丽的终点因有这条钢铁巨龙让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大理视野更加开阔亮堂未来更加飞黄腾达让瑞丽丰盈的胸前挂满了名片——中缅贸易最大的口岸通向东南亚重要的门户西南国际商贸旅游城编辑手记:本期诗歌的诗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从自己的故事说起,从身边的变化说起,回顾七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奋进道路上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光辉历程,以诗歌的方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代文坛2006年杨青评李明政诗
当代文坛2006年杨青评李明政诗1.近年,李明政的三首诗歌引起读者的关注,深受读者好评。
一首是《一张结着霜花的脸》,诗人写在XXXX镇慰问边防战士,看到天寒地冻中战士的一张结着霜花的脸,让文字走进战士的心灵。
这首诗经著名主持人周涛朗诵后,受到读者的热爱和欢迎。
一首是写于2017 年12 月叙古高速开通之际的《从高速公路回到的故乡不是故乡》,诗人如数家珍,把从XX到XX的一个个地名饱含深情娓娓道来,感叹“多少年我从山脚离家,今天我从云端归来”,看到山区高速公路两旁的山峦和天际线,像一把钥匙的齿孔。
2.李明政的不少诗歌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感恩。
《大婆》是李明政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歌写了把自己从小带大的大婆。
大婆居住在小小的镇龙山,不知她的姓名,大婆个子小,生意很小,小得只有几匹酸菜,几个豆食粑。
作者深情地歌颂了大婆这个平凡的普通人的美德,以及表达了自己对大婆的感恩之心。
《李二狗的人情簿》写自己小时候的伙伴李二狗乔迁新居,人情簿上亲朋好友登记的名字表达着父老对子孙的期待,每一个名字都藏着庄稼人的梦想。
3.在李明政的诗歌中,有不少写父爱和母爱的诗歌。
在《牛骷腔》中,作者写父亲在艰难时代买牛骷腔改善生活和用牛骨烧成的灰作为肥料的情景,表达了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父亲的怀念。
《鸡蛋》写即将离家,母亲半夜起来为自己包鸡蛋的情景。
《在小区门口喊妈》写年老的母亲看到自己回家,高兴得一路小跑回家的情景,诗人善于抓住细节表现情感,朴实的感情深深打动读者。
4.李明政是标标准准的XX人。
他担任XX集团高管,对XX河情有独钟。
笔者曾评价,他的《XX河组诗》是把XX河写的最有灵气的诗歌。
在他笔下,XX河是一只白色的大鸟,每一个卵石都有自己的灵魂,岸边的黄桷树发出笑声。
XX河因为四渡XX而闻名中外,写XX河的诗作很多,李明政是写得最好的一个。
“XX河是一只雄美的大鸟”,“当浊浪撞击岩壁激起白色的浪花,那是XX河拍打翅膀飞向长江时掉落的一片羽毛”。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中语文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中语文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含答案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
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
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我浑身打个激凌。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
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
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场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仪式!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
云南当代汉语诗歌的本土特性
云南当代汉语诗歌的本土特性20世纪80年代,云南作家普遍接受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并深受其影响,这根本上是源于云南文学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且两地作家均具有挖掘、书写民族特性的自觉意识。
拉美地区人口由蒙古利亚、欧罗巴人种等民族、种族构成,其土生、共居、移居的印第安人、黑人、白人、印欧混血儿构成了拉美的混合血统,云南由二十六个世居民族组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状况与之相似;西班牙神学、印第安巫术、黑人通灵术构成了拉美土著的多信仰,原始宗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则组成了云南更多元的宗教文化;波澜壮阔的亚马逊河、光怪陆离的热带丛林形成了拉美自然的云谲波诡,狂放湍急的怒江、澜沧江,色彩瑰丽的原始雨林则使云南拥有愈加多样的自然风景。
“神奇的现实”是云南作家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对故土大地混沌多元的自然、文化奇观最真实的感受,如曾在云南插队的学者张直心所言:“远古与现代、蛮野与文明的错位、反差造成了拉美现实情境的极富张力;而民族传统与骤然侵扰的现代文明间的戏剧性碰撞、汇合则生成了云南边地同样神奇的现实。
”这种神奇“源自跳跃式发展与恍若隔世时差的共存,源自文化错位与沧桑巨变交织的荒诞,源自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观念的交叉碰撞及神话与科学的融合混杂”。
对云南文学而言,接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此前,虽拥有‘神奇’,却大抵因汉儒文化禁忌‘怪力乱神’而讳言。
……有限的猎‘奇’、传‘奇’尚且不那么理直气壮,更遑论达臻‘神奇’‘魔幻’之境。
”?譹?訛神奇的本原,神奇的自然,神奇的现实,使云南作家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一见如故,而他们也更加自觉地意识、感受到身边现实世界的“神奇”并以此为创作题材。
在这块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诗歌,弥漫着来自云南大地及文化的力量,其本土性特征主要体现为原生性、神秘性和包容性。
一、云南诗歌的原生性细读云南诗歌,读者不难发现其原生性元素,这种元素根植于云南原生态的高原山川、河流峡谷等自然、人文景观及当地人遵循自然原则、从身体与大地出发的生活方式。
关于云南民族文学创作的思考
关于云南民族文学创作的思考
李丛中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1985(000)001
【摘要】<正> 建国三十五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走过了一条光辉然而并非平坦的道路。
当新中国的阳光照耀云南边疆的时候,云南的民族新文学,便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萌芽、生长,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一向被人认为是蒙昧与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突然涌现了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也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的佳作。
彝族作家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白族作家杨苏的《没有织完的筒裙》,傣族歌手康朗甩的《傣家人之歌》,康朗英【总页数】7页(P91-97)
【作者】李丛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互联网+"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云南民族文化博览馆建设的考察 [J], 段从宇
2."互联网+"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云南民族文化博览馆建设的考察 [J], 段从宇
3.云南民族艺术的振兴大有希望——对云南民族艺术节文化活动总体指导思想的几
点思考 [J], 李正荣
4.文化冲突与文学创作的深化——关于近几年文学创作趋向的思考 [J], 黄健
5.关于半个世纪思考的思考——写在周德钿老师从事文学创作50周年之际 [J], 张跃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 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 解析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20分)1.(7分)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
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诗歌要读出情感。
同是寂寞,情味却不一样。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____________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____________ 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____________ 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____________ 的……朗读时要追(sù)□诗人创作的源头,把自己设想成作者的化身,与作者在情感上实现共鸣。
朗诵诗歌要善于想象。
钱塘湖畔草长(yīng)□飞的春景,巴山脚下细雨绵绵的秋池,无不需要朗诵者展开想象,追求入境乃至化境的艺术高度。
朗诵诗歌也要读出节奏。
诗的语言是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朗读时既要读出诗歌总体上的齐整美,也要读出诗歌内部的参差美。
朗诵诗歌还要把握基调。
如《关雎》表达的是君子对淑女的思(mù)□之情,基调应当是明朗的、愉悦的,如果用一种悲伤压抑的声调就不对了。
总之,学习古诗往往离不开声情并茂的朗诵是最佳的途径。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追___________②草长___________飞③思___________(2)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A.孤傲洒脱浪漫豁达B.洒脱浪漫豁达孤傲C.浪漫豁达孤傲洒脱D.洒脱豁达孤傲浪漫(3)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句式杂糅的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2.(2分)下面是活动小组设计的一些谜语,请同学根据谜面做出解答,其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①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物)②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一字)③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日常用语)A.小杭:我选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诗集《我的滇西》浅论民族诗人李贵明
【摘要】在全球多元文化互相撞击的背景下,物欲横流。
傈僳族诗人李贵明一直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其作品亦呈现出浓郁的生态文化与时代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李贵明;文化自觉;民族身份
诗人李贵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他出身于云南省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傈僳族。
从2001年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30多万字。
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著有诗集《我的滇西》。
本文将以诗集《我的滇西》为分析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要讨论一下诗人李贵明。
一、诗人以汉语为书写方式,与母语文化产生的碰撞
在我国,除了汉族人用汉语写作之外,还有为数极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同样也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民族或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或有语言也有文字。
诗人李贵明,作为一名傈僳人,母语是傈僳语。
根据笔者查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文化司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所知,傈僳族属于曾有语言无文字解放后才有文字的民族。
诗人作为一名傈僳族人,却是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这其中有没有可以分析的内容?作为傈僳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将自己的母语思维转化为汉语的书写方式,会不会影响到诗歌情感的表达?
在《我的滇西》这本诗集中,诗人在后记里写到:
“我还有一个母语的诗歌家园,是今天这本诗集的读者所陌生的另一个世界。
我的母语是傈僳语。
在我的母语故乡,没有诗歌文本,没有诗歌批评,没有诗歌稿费,甚至没有诗歌文本。
一切都是自然天成,毫无雕饰。
在我的故乡,诗人是真正行吟的大地的歌者。
”
通过诗人后记的描写,我们了解到,在诗人的民间,诗歌是未被定义的,他们的祖先用口头歌唱的方式记录战争、迁徙以及对大地和宇宙的认识和感知。
他们的诗歌成了他们民族恢复历史记忆的集体符号。
这与我们学术上对诗歌的定义有较大不同。
诗人的诗歌创作理论,诗歌批评理论和创作法则都来源于他对汉语的学习和认识。
可是通过阅读诗人的诗歌,我们发现,诗人的描写对象大都来源于自己对本民族以及生活的西南高原的种种认识与感悟。
诗歌文本中多次出现的“祭司,神(傈僳女神、东巴神),阿尺木刮,怒江,香格里拉”等等都带有浓烈的地方民族色彩。
仔细研读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诗人虽然是以汉语作为诗歌的书写方式,但是他的精神来源和写作对象仍是来源于他的民间,他的生存文化背景以及祖先
传袭给他的知识。
这一点之于诗人的创作,似乎成了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作为一位民族诗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正在民族二字上,只有忠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土地,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和文化内涵的诗歌。
但在另一方面,正如诗人自己所言,由于他的生存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不奢望有多少汉诗读者能读懂他的文化担忧。
对于他所描写的对象,中国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这份陌生也制约了他的诗歌进一步传播和被接受。
从诗人的汉语表达来说,笔者在阅读时十分顺畅。
这与迪庆州普及汉语教学可能也不无关系。
诗人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使用汉语写作,学习诗歌理论,将两者融汇一体。
但我们也应看到,如何将傈僳语中原本存在的词语语义更好更精练的转化为汉语,并让汉语读者更能接受,是诗人在未来创作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在《我的滇西》这本诗集中,我们不难发现,像“酒、马、桃花、绿色的雨、白色的姑娘、香格里拉、怒江、傈僳”这些词汇频繁的出现。
单就这些词汇,我们就能看出诗人诗歌的一些特质。
“酒”这个字眼在这本诗集中出现六十余次,诗人借用了众多“酒”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纷繁的心境。
在《傈僳》这首诗中,诗人这么写道:“小镇上饮酒和行吟的浪漫骑士,素面朝天,醉卧红尘,嘲笑人间堡垒,他们是自由的飞鸟,幕天席地,率性而为。
”诗人将自己幻化成了以为素面朝天,醉卧红尘的浪漫骑士,这首诗仿佛是身为傈僳族诗人的一幅自画像。
以及“今天我只剩一匹马、一个梦……和时间对饮,我希望醉倒一万次”,(《喝酒》)。
在诗人的笔下,“酒”是自由的经幡,可以幻化为万生万物,可以让诗人沉浸其中,来去自如,任意驰骋。
酒成了诗人的寄托,酒意出诗意,孕育了无限的广阔空间。
他的诗歌格调确是安详宁静,有一股田园之风。
他的思想深邃阔达,但他的笔调叙述却温情细腻。
总有那么几句诗,在不经意间触及你的心灵。
如:“有时双手合十,藏匿自己,在高处,抚摸火焰与锋芒,有时翻身上马,弦子的人间万朵花开。
雪山活在他们的内心,他们活在雪山的影子中。
”(《藏》)
诗人的笔是一支描写西南高原的笔,是一支连接民间与时代的笔。
他毫不吝惜挥泼洒墨的去赞叹他的民间瑰丽。
在诗里,他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云南的地域和风情。
不论是《我的滇西》里的腾冲、龙陵、象达、芒市,还是《维西小镇》《泸沽湖幻想》等等,都能看到诗人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
他不是一个只沉溺于赞颂家乡而遗忘现实的诗人,他一直用着诗歌的方式对接着他的民间与时代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对于自己少数民族身份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担忧。
作为一名傈僳族人,他用他的笔去赞叹他故乡的美丽;作为一位诗人,他又对他的民间的生态、环境有一种深沉的担忧。
在《温泉短歌》的后记中,他写道:“怒江大坝将淹没温泉无数。
我所记录的这些,将成为回忆时代的虚幻
场景。
”诗人的语言朴素,优美,叙述角度开阔,宏大。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诗人使用了大量的意象,隐喻和象征手法过于频繁的使用,以及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理解难度,使大多数读者在阅读他的诗歌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种晦涩难懂之感。
三、诗人的创作态度
诗人的天职是用诗歌的自由精神引领人们走向人性光芒的道路,诗歌的基本追求是倡导和维护人性之美。
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诗歌似乎悄无声息的没落了,诗人也变得“时髦”。
一部分诗人开始用长久的沉默藐视时代之夜,另一部分诗人在争论梨花诗体,李贵明仍坚守着自己,用“过时”的风格歌唱内心的田野和牧场。
他认为,真正地诗人、知识份子是那些用思想的方式自觉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人,诗人应该是大地的体验者、生命的关怀者、精神的引领者、生命的关怀者,诗歌应树立起一定的文化高度、关照情怀和精神尊严。
他拒绝被主流文化挟持,“固执的”坚守自我。
在他的诗歌世界里,他坚定诗人应该有所坚持,不能沦为任何形式的独裁者,不能沦为狭隘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既要坚持个性,又要维护多元。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庆幸在这个时代仍有李贵明这样纯粹的诗人存在,用他纯朴细腻的笔去维护他心里的民间,去让世人感受到灵魂中的美。
毋庸置疑,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承担文化自觉地同时,又坚守了诗人的道德操守。
作为一名民族诗人,在汉语写作平台上,如何在坚守自己民族身份特征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民族作家的艺术生命?这个问题不仅是诗人李贵明应该考虑的,也值得众多民族作家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M].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2]李贵明.我的滇西[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3]和雪英.李贵明诗歌创作中的边地文化透析[M].西部文化,2011.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