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民风民俗

合集下载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
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
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
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傣族习俗5篇 .doc

傣族习俗5篇 .doc

傣族习俗5篇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傣族。

傣族又称摆夷族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

傣族民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居大有不同。

傣族的居民建筑以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或其他物品。

傣族人的服饰也很有特色。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的小吃也有当地的特色。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

傣族还有许多特色烧烤如,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

一般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烤后鱼香四溢。

真是让人垂涎挂齿!傣族最重要的节日要数泼水节了,泼水节其实是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行。

泼水节的时候,如果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得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

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的祝福。

这就是傣族,它是我国一个传统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

傣族习俗篇四:家乡的民俗_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篇一_家乡的民俗600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经商人家。

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

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

如: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傣族人民的风俗有哪些

傣族人民的风俗有哪些

傣族人民的风俗有哪些
傣族的风俗习惯如下:
1、傣族春节,傣族的过年风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

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

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

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

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打样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平易近除旧布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

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纵情快乐等。

2、关门节
傣语称“豪洼”,意为入夏。

时间在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

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

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傣族民风民俗

傣族民风民俗

傣族民风民俗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

傣族人民秉承着独特的民风和民俗,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傣族的传统服饰、美食、节日等方面来介绍傣族民风民俗。

傣族的传统服饰充满了色彩和亮丽的图案。

傣族男子常穿泰国式的宽袍,上身着无袖长衫,下身则穿着宽松的裤子。

而傣族女子通常穿着宽松的上衣和长裙,衣裙上绣满了各种精美的花纹。

傣族人对服饰十分讲究,不同的衣饰代表着不同的族群和地区。

傣族的美食因其独特的口味和做法而闻名。

傣族人民主要以米饭为主食,经常食用泰国米。

傣族的饮食讲究多样性,以野味为主,他们喜欢品尝各种野生动物和昆虫,比如蚂蚱、蝎子等。

此外,酸辣海鲜汤、普洱茶等也是傣族人民喜爱的美食。

傣族的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庆祝新年的盛大节日,也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泼水节通常在农历四月初六至初七举行,人们会手持各式水器,欢快地互相泼水,象征着洗净过往的烦恼和困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泼水节期间,还有盛大的游行表演和传统舞蹈等文艺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泼水节,傣族的其他节日也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

例如丰收节是傣族人民庆祝农作物丰收的节日,人们会表演传统的丰收祭祀仪式,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此外,傣族人民还有赛龙舟、踩高跷等传统体育活动,以及密宗仪式等宗教节日。

总之,傣族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风民俗。

从其传统服饰的花纹和颜色,到美食的品种和独特口味,再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傣族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生活。

保护和传承傣族的民风民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风俗习惯介绍

傣族风俗习惯介绍

傣族风俗习惯介绍傣族风俗习惯介绍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傣"意为酷自由,和平的人。

傣族人民是好客的,每当有客人他们都会热情的接待。

那么属于傣族的风俗习惯你了解过吗?下面就随啦店铺一起来了解下吧!傣族的风俗习惯简介礼仪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

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

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

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

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

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

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节庆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

“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

“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

时间在每年四月。

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

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

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

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

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

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傣族对小乘佛教的信爷带有民族性、群众性,佛(缅)寺遍及各村寨,群众的赕佛活动极为频繁,而且很虔诚。

因此,傣族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联系。

傣族一年之中有三大节日。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11.泼水节。

是傣族一年中最有全民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来历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傣族人民为纪念古代七个傣族姑娘为民除害战胜魔王,为姑娘们泼水,洗除身上污血的日子,泼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为期3-4天,每一天傣族青年男女敲锣打鼓到山上采花,和经二天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缅寺赕佛,全寨人为佛像泼水“洗尘”。

待赕佛仪式完毕,大家不分彼此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互相泼水,相互祝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第三后还要进行丢包、放高升、超摆、嘎光等娱乐活动。

2.关门节和开门节。

关门节在棒历九月十五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在傣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10月中旬)。

从关门节到开开节是傣族的关门时间,在此期间,忌男青年串姑娘,不办婚事,不提亲,老人不出外过夜等习俗。

在节日各两天里,各寨傣族到缅寺举行“赕”活动,向佛爷、佛像供奉美味食品、鲜花和钱,听佛爷育经赕费,讲解教义成律。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

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

"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傣族的风土人情(总结8篇)

傣族的风土人情(总结8篇)

傣族的风土人情(总结8篇)傣族的风土人情(一):傣族传统习俗介绍1、服饰傣族的服饰色彩个性鲜明,大胆。

像是明清时期的彩绘,个性漂亮。

衣服上面绘画上孔雀或是一些紫藤萝等一些花,比较高级的用存手工绣,这种工艺已经比较少见了,价格也比较贵就像早期傣族的斜挎包都是厚厚的布线,手工制出来的,做工个性精致,耐用,上面的画案是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如果此刻还能保存这种工艺的话,就应也会像阿拉伯地区的挂毯一样闻名于世了吧傣家妇女穿筒裙,上着窄袖短衫,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质地柔软轻盈、色泽鲜艳大方,适于表现女子的体态,十分秀丽。

傣家的筒裙不是所有人都会穿的,最原始的穿法是一块布缝成一个圆筒,围在腰间,大概有一圈半这种穿法一般只有当地人会穿,一般人穿一会儿就要掉但是此刻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穿,方法已经改善了,能够扣上傣族服装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根据你的各部位贴声定作的,你胖了或是瘦了就丢不能够穿了男子多穿无领对襟短衫,冬天披棉毯,用白布或青布裹头。

男人纹身较普遍。

现代由于傣族的贫困和落后,及穿傣族服装的不方便,穿傣族衣服被看成是有伤大雅。

所以越来越少的人穿了,尽管很多人会给自己定做一两套,却不怎样穿~2、竹楼竹楼是傣家住房的主要特点。

竹楼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放牲畜。

上层竹楼中间安放火塘,内间为卧室。

竹楼由木柱支撑,正房四周由竹片围成,楼板也由竹片拼接,房顶是人字形茅顶,人们要从梯子上楼。

傣家竹楼通风、凉快、清洁、明亮,又能够防备野兽的袭击,十分安全。

3、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是傣族婚姻制度的显着特点。

青年男女婚前交往自由,恋爱自由。

未婚青年男女在节日或盛会场合,能够自由和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傣族习俗中称串布少(布少姑娘)。

傣族中很少重男轻女的意识,多生超生状况不多见。

因此,家庭矛盾或由家庭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多。

由于家长制的薄弱和对个人个性发展的束缚较少,对傣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用心的作用。

傣族的民俗民风

傣族的民俗民风

傣族的民俗民风最佳答案(一) 饮食.习惯早、晚两餐.有嗜酸之癖好, 各种蔬菜均要加入特制的酸汁, 然后晒干存放, 每餐於煮菜或煮汤中加入少许, 便酸味十足, 几乎是每餐不可少的一味菜.不食粳米, 而食糯米, 饭用瓦甑蒸熟吃.不吃羊肉.男子喜欢饮酒.爱嚼槟榔, 拌入石灰膏、芦子、切碎的草烟, 嚼至满口流涎, 犹如喷血.竹筒饭.把米装进香竹竹节里, 灌水后将筒口塞紧烧烤.竹筒表层烧焦时, 饭也熟了.竹筒饭特别清香.(二) 傣家竹楼.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凡翠竹围绕, 绿树成荫的处所, 必有村寨.竹楼可避湿、避热.傣家竹楼充满热带的田园风味, 步上木梯坐在凉台金黄色的篾席上, 可以观赏寨子里和谐的生活情景.好客的主人会端出一张小竹篾桌, 摆上用芭蕉叶包着的糯米饭和用竹筒盛着的米酒招待客人.(三) 赶摆.傣族将大大小小的节日都叫做”摆”.按傣语原意, 赶摆即盛大的节日或集会活动.摆场上琳琅满目的货摊上放满了食品和用品, 特别是傣家独具一格的筒帕、银手饰、软耳丝等更吸引游客.(四)泼水节.每年傣历六月十二(清明节后7 天) 开始为傣历新年, 为期3~5 天.从清晨开始就举行堆沙、泼水、丢包和赛龙船等活动.其中, 最富於民族特色的就要数泼水.这是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清早, 先采来鲜花作花房.然后挑来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之洗尘.接着大家便互相泼水, 往往泼得浑身湿透.傣族认为以清水互相泼洒, 是祝福、消除病魔和应节气.因此泼得多是友善的表示.被泼者都报之以笑脸.这一嬉戏, 直到街中水流成河为止.民族概况我国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

居住山间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

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尽相同。

傣族具有哪些民族风俗

傣族具有哪些民族风俗

傣族具有哪些民族风俗傣族的人们在谈恋情称之为串姑娘,而这些也主动来追求姑娘的一种特色哦,对此傣族的民族风俗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傣族传统民族风俗傣族禁忌傣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傣族有其独有的禁忌。

宗教禁忌。

傣族村寨立有寨心(高约三、四尺的木台子,中间装土)。

此乃村寨的心脏或生命。

故忌在其上坐、脚踏或挂马。

德宏州傣族祭寨时,忌外人进寨,寨人外出,须等祭寨完毕方可出入。

进佛寺者须先在门外脱鞋,方可入内。

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忌摸神像及做赕用的戈矛等。

忌摸小和尚的头顶;走路时忌踩佛爷、和尚的影子。

佛爷、和尚忌与一般人住在一起或住楼下。

忌外人进入寨神庙。

婚姻禁忌:从进洼(关门节)到出洼(开门节)(傣历九月十五以后的3个月)期间不许谈情说爱,不许结婚,否则,被视为如同牛马不懂季节,死后会变成狗。

如今,有青年男女因爱情深厚或婚前有孕而突破禁忌习俗成婚者,亦仍须婚后以酒肉祭寨,请全寨人吃一顿饭。

否则会被认为触犯寨鬼,寨内将有疾病或其他灾害。

丧葬禁忌。

村寨若有人死,全寨人停止生产,妇女可外出砍柴、搜集饲料,但不可背进寨,待葬完死者后,方可将置于村边的木柴、饲料拿进家中。

妇女禁忌。

妇女不许犁田,否则要遭雷劈;盖房时,女子不许站在高处;女子不得跨过男子的头;筒裙不能往高处晒;妇女进佛寺只可到规定可去之处,忌任意起动;经、产期妇女,不得入佛寺;妇女不得参加集会跳舞,不能打击乐器;在公共场合,男人说话,妇女(老妇例外)不能插嘴;家有客人,妇女不能同桌共餐。

生活习俗禁忌。

进傣家时,忌到楼口不脱鞋;进屋后,忌用脚跺地板。

忌倚靠室内中柱上,亦忌挂物于中柱上。

傣家火炕旁一般是家长的床铺,禁忌随便乱坐,也不可乱动床边的"圣水瓶"。

思茅等地傣族居处中厅所设的床,禁忌悬挂蚊帐。

忌在家中剪指甲、吹口哨和玩响乐器,以为口哨及乐器声可唤鬼入室。

忌在整齐的旱地、菜园里大小便。

衣服破了,忌用裤子补,认为会受穷;反之,被破可和衣补。

傣族有哪一些风俗习惯

傣族有哪一些风俗习惯

傣族有哪一些风俗习惯傣族有哪一些风俗习惯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傣族有哪一些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傣族的七大风俗习惯一、居住习惯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如今,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

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作用。

二、穿着习惯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嫩粉、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凉等料子缝制。

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民俗风情

傣族民俗风情

傣族民俗风情一、历史源流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的河谷坝区。

根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 1万人。

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具有悠久历史,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录,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意为谷仓人”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

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

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

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

二、民居民俗傣族住宅建筑,基本统一,大都是近水而居,架竹为房,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竹楼,也叫髙脚干栏建筑”俗称竹楼”傣族较为古老的竹楼全都以竹子和茅草做建筑材料,屋顶以茅草编成排覆盖。

竹楼一般高约八九公尺,占地面积约50〜9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下层拴牛马或放置农具,上层是主人的居室,包括卧室、会客厅室及煮饭的厨房。

傣族高脚干栏式的住宅建筑,是热带丛林地区的产物,适应于热带雨林、江河纵横、气候炎热的自然环境,有防潮、防震、防洪的综合功能,到了近代,大多数高脚干栏式建筑,都已改为木瓦结构。

此外,傣族地区,佛塔林立,金光闪闪,与青山翠竹相映生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族景色。

代表性的佛塔建筑主要有塔庄勐、塔糯、金狮塔、树包塔、塔包树、景真八角亭等。

傣族的八角亭很多,其中以勐海县景真八角亭最为著名。

该亭建于公元1701 年,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的诵经亭,又是举行僧侣晋升仪式的重要场所。

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2个角,8 个亭角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别具一格。

著名的历史建筑有孟连土司府、周总理纪念址春欢公园等。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关门节为傣历9月15日,开门节为傣历12月15日。

两节相间三个月,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

大家都要按佛规向佛奉献食物、鲜花、经书、衣物和钱币,全社会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活动色彩。

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时间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属佛教一年之首的宗教节日,是傣历新年。

傣语称为"尚罕"、"京比迈"(新年),还有" 厚南"(泼水节)、佛诞节、浴佛节或花节的叫法。

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赛龙舟、放高升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

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衣服,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

傣族妇女都喜欢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到2000年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相传很远的古代,傣家有一位勇敢善良的青年叫帕雅桑目蒂,他很想给傣家人建一座房子,让他们不再栖息于野外。

但他几度试验,都失败了。

有一天,天下大雨,他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小狗。

雨水很大,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向下流淌,他深受启发,建了一个坡形的窝棚。

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

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

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1、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

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

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

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

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

3、隆示,有的地方又叫“隆赶”。

傣语“隆”是指一棵树或一片林,“示”或“赶”都是祭祀的意思,所以,“隆示”就是祭树神。

古代傣族立寨,都要植树纪念,故傣族人民把立寨种下的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

4、叫谷魂,又叫“招谷魂”。

每年夏历十月,五谷进仓,傣族人民都要择月末的最后一个属龙日叫谷魂。

是日,各户都要到田间杀上一只母鸡,点燃一堆稻草或秕谷祭祀。

祭祀后取少量秕谷带回家,放入仓库里。

以示谷魂已经回家,以后就可开仓用量。

5、对歌节,每年五月端阳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

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

6、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

扩展资料:1、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区的傣族信仰原始崇拜宗教及印度教。

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傣族民众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影响比较深,一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一些比较封闭的地方仍然信仰原始崇拜宗教。

2、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保持了傣族最古老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和原始崇拜宗教。

傣族民俗风情

傣族民俗风情

傣族民俗风情、历史源流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的河谷坝区。

根据2000年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 1万人。

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具有悠久历史,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录,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意为谷仓人”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

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

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

二、民居民俗傣族住宅建筑,基本统一,大都是近水而居,架竹为房,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竹楼,也叫高脚干栏建筑”俗称竹楼”傣族较为古老的竹楼全都以竹子和茅草做建筑材料,屋顶以茅草编成排覆盖。

竹楼一般高约八九公尺,占地面积约50〜9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

下层拴牛马或放置农具,上层是主人的居室,包括卧室、会客厅室及煮饭的厨房。

傣族高脚干栏式的住宅建筑,是热带丛林地区的产物,适应于热带雨林、江河纵横、气候炎热的自然环境,有防潮、防震、防洪的综合功能,到了近代,大多数高脚干栏式建筑,都已改为木瓦结构。

此外,傣族地区,佛塔林立,金光闪闪,与青山翠竹相映生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族景色。

代表性的佛塔建筑主要有塔庄勐、塔糯、金狮塔、树包塔、塔包树、景真八角亭等。

傣族的八角亭很多,其中以勐海县景真八角亭最为著名。

该亭建于公元1701年,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的诵经亭,又是举行僧侣晋升仪式的重要场所。

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2个角,8个亭角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别具一格。

著名的历史建筑有孟连土司府、周总理纪念址 春欢公园等。

傣族的特点和风俗

傣族的特点和风俗

傣族的特点和风俗
傣族习俗主要体现在服饰、建筑、饮食、语言文化、节日等方面。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傣族的风俗习惯和特点。

1、服装:傣族是云南省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

傣族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因此,服装充分体现了气候温暖、山林茂密、物产丰富的特点。

它不仅注重实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意义。

它能反映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性格和民俗。

苗条的傣族女孩们把黑色和明亮的发髻放在头后,在紧身上衣和花裙子之间系上银色腰带。

她们挺拔优雅,就像古典淑女的魅力。

2、饮食:习惯于早上和晚上吃饭。

其主食、副食和菜肴丰富多彩,具有品种多、酸辣可口的特点。

傣族生产的粳米和糯米不仅体积大,而且含油,糯米的粘度也大。

日常肉类包括猪、牛、鸡和鸭,不吃或少吃羊肉。

生活在大陆的傣族人喜欢吃狗肉,擅长烤鸡和烤鸡,他们非常喜欢鱼、虾、蟹、蜗牛和其他水产品。

3、节日:著名的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第一天和第二天是送走旧东西的意义,最后一天是迎接新生活的体现。

通常在清明节后的第十天举行。

男人和女人泼水,互相祝福。

它象征着“最好的一天”。

在泼水节的传播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泼水节更多的神奇意义和民族色彩。

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

傣族的风俗习惯十分特殊,以下是对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1. 傣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男子常穿蓝色或黑色的长袍,女子则穿着以红色为主的衣裙。

2. 傣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之间举行。

人们会在街头巷尾尽情地泼水,以洗去过去的不顺和不顺利,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3. 傣族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婚前男女通常会经过多次的约会和商讨,确定婚礼的日期和细节。

婚礼时,男方需要准备许多礼品和彩礼,女方则需要在家中备办丰盛的酒席,以示款待。

4. 傣族还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傣族音乐以弦乐和打击乐器为主,如三弦、泼脚鼓、钹子等。

总的来说,傣族的风俗文化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 1 -。

傣族的风土人情

傣族的风土人情

傣族的风土人情傣族是中国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在云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都有分布。

傣族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充满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

一、少数民族风情浓厚傣族作为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

在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方面,傣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傣族的服饰以彩色、花纹为主,衣服上常常绣着精致的花瓣和图案,又根据季节的变化,还有不同的款式和颜色。

傣族的音乐和舞蹈很动感,也非常具有南方的热情和活力。

在傣族的生活中,民间歌舞和集体跳舞便是不可或缺的节日活动。

二、崇尚自然,尊重传统傣族人崇尚自然,尊重传统。

他们生活在山区和热带地区,以耕种为生,栽种水稻、红米、玉米等。

另外,傣族人还擅长于制作手工艺品,如金银首饰、传统草帽、傣族竹编等等,这些手工艺品绝大部分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

三、勤劳,热情傣族人勤劳努力,热情好客。

由于他们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因此他们也更加努力地开垦土地,铺设道路,建设水利。

傣族人在民生方面也非常注重,尤其是在对待客人的方面。

四、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傣族拥有丰富的节日文化。

他们的传统习俗有很多,例如:年节、撒水节、月望节、傣历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其中撒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用水向陌生人猛泼水,祈求幸福吉祥。

五、丰富的美食文化傣族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

傣族的菜肴以咖喱、酸辣味道为主。

其中,傣族咖喱饭是其特色之一,菜肴的味道以辣为主,还会加入多种肉类和蔬菜来丰富营养。

六、传统宗教信仰傣族以佛教为主要信仰,其他信仰包括拜神、拜土地、拜茶、拜水等。

在传统信仰方面的傣族则认为大自然是神圣的,自然有灵性,尊重水源和非人类道具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顺利。

总之,傣族的风土人情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傣族沿袭了自己的传统、崇尚自然、尊重传统,保留和传承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傣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傣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傣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傣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1. 水灯节:傣族的水灯节是每年农历4月15日庆祝的一项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到河边放水灯,水灯通常由竹叶和彩纸手工制作,形状吉祥,内部点燃蜡烛,漂流在水上,象征着祈福和希望。

此外,人们还会在家里准备饭菜及美酒,与家人、亲友一起共度佳节。

2. 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有名的节日之一,也是傣族新年的庆祝活动。

一般在农历4月中下旬举行,持续几天。

泼水节期间,人们会参加各种仪式和活动,如水龙船比赛、傣族舞蹈表演、泼水游戏等。

最重要的活动是互相泼水,这被认为能洗涤身心、去除灾难,寓意着洁净与吉祥。

3. 龙船节:龙船节是傣族在每年农历10月举办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沿着澜沧江或湄公河等河道,举行盛大的龙船竞赛。

龙船由数十人组成的队伍划动长长的龙船,以迅猛的速度滑行在河面上。

此外,还有舞狮、舞龙等表演和各种传统游戏、民俗活动。

4. 泥塑节:泥塑节是傣族民间传统的一项民俗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6月或7月举行。

在泥塑节期间,人们用黏土制作各种形状和风格的泥塑作品,如人物、动物、建筑等。

制作完成后,人们会把泥塑作品陈列在庭院或村寨的中心,与亲友共同欣赏。

这一活动旨在表达人们对土地的感谢以及对丰收的祈福。

5. 空山会:空山会是傣族的一项祭祀活动,每年农历2月15至16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来到山间或密林深处,进行祭祀仪式。

祭祀过程中,人们会饮用糯米酒,向神灵祈求平安、幸福和丰收。

此外,还会有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烤全猪作为宴席食物,人们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

以上所介绍的节日只是傣族传统节日中的一部分,每一个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仪式。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民族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傣族人民表达情感、寄托希望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来祈福、祈求吉祥、庆祝丰收和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

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

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

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

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