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方法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通货膨胀”这个词。
但你真的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吗?以及如何去衡量它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想象一下,市场上的钱突然变多了,而商品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那么同样的商品就需要更多的钱才能买到,这就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诸多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需要花费更多的钱,生活成本增加。
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压力。
对于整个经济体系,通货膨胀如果失控,可能会引发经济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动荡。
那么,我们如何来度量通货膨胀呢?这就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指标和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度量指标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它是通过监测一篮子代表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来计算的。
这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食品、衣物、住房、交通、医疗等等。
统计部门会定期收集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与基期的价格进行比较,计算出价格的涨幅。
CPI 的上涨幅度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是一个重要的度量指标。
PPI 主要衡量的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价格变化。
它反映了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对于预测未来的消费价格走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为生产者的成本变化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传递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影响消费价格。
此外,还有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这个指标是用现价 GDP 与不变价 GDP 之比来计算的。
它涵盖了整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情况。
但由于 GDP 数据的发布相对滞后,所以在及时性上不如 CPI 和PPI 。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指标各有优缺点。
CPI 易于理解和获取,能够直接反映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变化,但它可能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而且容易受到短期因素的干扰。
通货膨胀的简单理解
通货膨胀的简单理解
通货膨胀是指一种物价总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相同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当经济增长过快,需求大于供应时,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便会上涨。
这是因为需求增加导致供应不足,厂商为了保证利润,会调高商品价格。
而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愿意为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通货膨胀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物价上涨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
同样的工资收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少,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
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导致储蓄贬值。
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存款的实际价值也在不断减少。
这对于那些依靠储蓄来维持生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再者,通货膨胀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物价上涨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央行可以提高利率,抑制货币供应。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比如加大税收力度,控制财政支出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总的来说,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政府和央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合理的调控,才能让物价稳定,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十七章2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效应 (二)强制储蓄效应
简单地说,经济中的三个部门,家庭、企业和政府, 在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如果居民的名义收入不变, 那么居民在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时,其实际消费 下降,从宏观的角度看,这部分下降的消费变成了储 蓄,因此成为强制储蓄效应。 政策含义是:政府可以通过增税、从央行 借款等方式扩大支出,通过引发通货膨胀的 手段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以强制手段对暴利企业利润率或利润额实行限制措施。
上述政策很难解决原材料(资源)上涨引发的通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1、收入指数化政策的含义 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指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 利息、债券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 整。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及治理对策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二)紧缩性收入政策
紧缩性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 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 从而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1、工资管制 政府以法令或政策形式对社会各部门和企业工资的上涨采 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 2、利润管制
货币供给途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固定 汇率制下,外汇储备 ↗ ;Ms ↗ 成本传导途径: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 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 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自我实现预期型通胀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认为,一致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会 导致通货膨胀最终真实发生。预期性通货膨胀最终还是要 通过具体的因素产生。 货币持有意愿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有什么危害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有什么危害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即物价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讨论其危害。
首先,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这会导致消费减少,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销售额。
当企业销售额减少,利润降低,进而导致投资减少。
这会影响到就业市场,使得失业率上升。
当大量人口无法找到工作时,社会稳定性会受到威胁,进一步影响整体经济的表现。
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导致市场不稳定。
通货膨胀意味着资金会逐渐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寻求其他投资方式,例如购买房地产或黄金等有保值功能的投资品。
然而,这种投资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热点,进而造成资产泡沫的形成。
当泡沫破裂时,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稳定。
此外,通货膨胀对固定收入者的打击尤为明显。
固定收入者的工资和福利往往不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加。
然而,物价的上涨却会使他们的购买力大幅下降。
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通货膨胀的危害更加显著。
这可能导致贫困人口增加、社会不平等加剧的问题。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对外贸造成负面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贸易伙伴,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上升,这就会削弱出口竞争力。
此外,高通货膨胀可能意味着货币贬值,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
这会增加国内居民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对通货膨胀感到困惑。
在一些情况下,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可以激励消费者尽早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动。
此外,适度的通货膨胀也可以减少实际负债的负担,提供一定的货币灵活性。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都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对政府来说,必须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一些常见的反通胀手段包括加息、调整货币供应量以及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并缓解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
什么是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调控的需要,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被广泛地运用。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应一般分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
本文将就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展开论述。
1. 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长期的。
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过多,利率过低的货币政策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然而,在供需短缺的情况下,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超过了供给能力,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3)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对利率水平的调控是长期的。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央行可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贷款利率。
这对于短期财务规划和长期投资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
2. 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是短期的。
在经济下行期,央行往往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高峰期,央行则可能会加息、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
(2)投资和消费需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利率水平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
通常情况下,降低利率可以减少借贷成本,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而升高利率则会抑制借贷需求,对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3)汇率变动:货币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引起汇率的波动。
央行通过调整汇率政策和外汇市场干预,可以影响货币汇率水平,从而对外贸出口和进口产生短期影响。
3. 货币政策的整合与平衡货币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与平衡。
金融科普什么是通货膨胀GDPCPIM2
金融科普什么是通货膨胀GDPCPIM2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等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本文将介绍通货膨胀的定义与测量指标,并讨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定义比较简单,即货币供应量大于经济实际需求,导致物价上涨。
当人们手中的货币持续贬值时,他们会倾向于将货币花出去,因为购买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这就导致了消费者需求的增加,而商品供应较少,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为了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指标。
其中之一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它衡量了市场上一篮子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CPI通常包括食品、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价格变动。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CPI,我们可以判断通货膨胀的程度。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它衡量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情况。
PPI可以提前预示通货膨胀的趋势,因为它显示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变化。
当PPI上涨时,企业可能会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而推动CPI的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和储蓄价值。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这不仅对个体的生活造成负担,也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压力。
其次,通货膨胀对投资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当通货膨胀加剧时,人们会减少储蓄,将资金投向实物资产或其他投机性资产,以保值增值。
这削弱了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能力,也降低了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此外,通货膨胀还可能引发工资上涨、物价进一步上涨的恶性循环。
当物价上涨时,劳动者通常要求工资上调以应对生活成本的增加。
这会使企业面临更高的劳动力成本,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成本推动和外部因素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通货膨胀的成因。
首先,货币供应过多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时,就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进而推动物价上涨。
此外,货币供应过多还会刺激需求增长,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其次,需求过热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旺盛时,市场上的商品需求会超过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需求过热通常伴随着投资过度、消费过度等现象,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需求过热还可能引发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成本推动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水平,会将成本上涨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推动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最后,外部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会影响进口商品价格,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产品价格,地缘政治风险会影响原材料价格,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对通货膨胀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成本推动和外部因素等。
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在实践中,政府和中央银行应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
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
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波动幅度较小。
本文将从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定义、特点、优缺点以及转换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定义及特点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人民币与美元等外币的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汇率的波动范围有限。
这种汇率制度的特点如下:1.汇率稳定: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降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风险。
2.政策协调: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危机。
3.货币锚:人民币与美元等外币保持固定汇率,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
4.贸易结算: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
二、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优点:(1)稳定经济: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2)政策协调:有利于国内外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危机。
(3)货币锚: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货币锚,有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
2.缺点:(1)汇率扭曲:固定汇率制度可能导致汇率偏离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通货膨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我国可能需要大量购入外币,导致通货膨胀压力。
(3)外部冲击: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转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面临一定的转换压力。
转换方向主要有两种:1.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降低通货膨胀压力,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2.货币篮子制度:人民币汇率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篮子中的货币可以是美元、欧元、日元等。
货币篮子制度兼具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
2)通货膨胀与就业
(2)通货膨胀与就业。
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或大的结构性变动时期,难免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简单地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或者说货币贬值。
过高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都有危害,对企业来说,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首先,政府面对高通货膨胀一般会紧缩银根,压缩财政开支,甚至用行政手段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而削减社会的总需求。
需求下降会不同程度影响企业的销售。
其次,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值贬值。
譬如,企业几年前建的厂房和购买的机器设备,其账面价值只能按当时的历史数据登录,如果这几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账面值按目前的价格水平就显然低估了资产的实际价值。
由此,按账面值的折旧和摊销以及其他成本费用也被低估,成本算少了,利润虚增,所得税就交多了。
所以,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扭曲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对企业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积极争取在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资产的账面值进行重估或对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作出调整,以求与政府之间保持正常的分配关系。
同样道理,在固定利率的情况下,作为债权人的企业会因通货膨胀受到损害;而作为债务人的企业会因此得益。
总之,在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注意与政府、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分配关系。
另外作为宏观经济的一种一般性规律,高增长、高通货膨胀会伴随较高的就业水平。
对企业来说,要为雇员付出较高的工资,增加了劳动力的成本。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产方式:2.通货膨胀:3. 绝对剩余价值:4.私营经济:5.消费结构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2.货币的本质是(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3.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A.设备B.原料C.燃料D.辅助材料4.生产价格等于(A.可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B.不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C.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D.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5.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6.股票价格与(A.股票的票面价值相等B.股息收入相等C.股息成正比,银行利息率成反比D.利息率成正比,股息收入成反比7.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A.生产商品最少的国家的国别价值决定的B.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条件最差的国家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时间决定的8.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和竞争并存9.市场体系分为两大类,即(A.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B.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C.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D.金融市场和技术市场10.按劳分配所分配的物质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B.全部生活资料C.国民收入D.个人消费品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3.在商业活动中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有(A.用在商品买卖上的费用B.用在簿记上的费用C.用于商品包装上的费用D.用于商品保管上的费用E.用于维持货币流通的费用4.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A.生产者责任制B.厂长负责制C.企业法人制度D.有限责任制度E.科学的组织制度5.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A.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的两种职能分离B.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C.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实行分税制E.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四、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通货膨胀的原理
通货膨胀的原理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货币供应量增加:当央行大量印制货币或降低利率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增加。
同时,政府也可能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2. 需求过剩: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他们有更多的购买力。
这会导致需求上升,人们开始追逐商品和服务,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有时也可以被成本推动。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会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这使得商品的价格上涨。
4. 货币贬值: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货币的贬值。
当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因为进口商需要更多的本国货币来购买外国商品。
这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其次,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决策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高通胀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因为贫困人群更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
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需求。
此外,央行还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收回市场上的过剩货币。
另外,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市场和稳定物价,控制成本上涨,以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
总之,对通货膨胀的监管需要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需求和成本。
财经知识点总结
财经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1.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通常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等指标相关。
2.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影响,如降低购买力、增加生产成本等。
3.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政策工具。
4. 利率是指借贷或存款的价格,是货币市场的重要指标。
不同利率水平对经济有不同影响,如高利率可抑制通胀,但也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5. 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持有的外国货币和黄金等资产,用于支持国内货币的稳定和国际支付等。
6.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等。
7.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政策工具。
二、金融市场1.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交易的场所,通过买卖股票来融资和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
2. 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交易的场所,债券是一种借贷工具,发行方向购买者承诺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3. 外汇市场是指货币兑换的场所,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4. 期货市场是指期货合约交易的场所,期货合约是指在未来某个约定时间和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5.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产品交易的场所,保险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机制,投保人支付保费以获得保险公司在风险发生时的赔偿。
6.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场所,衍生品是一种以其他金融资产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如期权、期货等。
三、投资理财1. 股票投资是指购买股票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但也存在风险,如股价下跌和公司业绩不佳等。
2. 债券投资是指购买债券以获取固定利息收入,债券相对较稳定,但也存在违约风险。
3. 房地产投资是指购买房产以获取租金收入或通过房价上涨获利,房地产市场波动大,需注意市场风险。
4. 黄金投资是指购买黄金以保值和避险,黄金价格受供需和投资情绪等影响。
5. P2P理财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个人对个人的借贷和投资,需注意平台信用风险和资金安全性。
M1M2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5.25
246619.00
4.06
6.3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M2增长率 M1的增长率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85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6.00
5.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M1、 M2增长
率
4.00 3.00 2.00
M2增长率 M1的增长率
1.00
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4年后M2的增长率明显高于M1的增长率
数据中的疑惑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GDP增长率 M1的增长率
❖95年到98年GDP和M1、M2都高速增长,而CPI却急剧下 降,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物价不升反而降
什么是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现象,通常伴随着货币流通量的增长。
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会引发很多问题,如购买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投资不确定性以及财富分配不公等。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引发的。
当货币流通量增加时,人们会有更多的钱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这就会引起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
当商品和服务供应不足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从各个方面来看。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
当物价上涨时,人们的钱能够买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就会下降。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更多的钱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这会让人们感到在经济上有所不安。
其次,通货膨胀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物价上涨时,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为生产商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去采购原材料和雇佣劳动力。
这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企业减少生产并可能失业。
再次,通货膨胀会引发投资不确定性。
投资者通常会倾向于保持利润稳定或者增加,但是通货膨胀的存在导致所投资的资产价值可能会随着时间而下降。
这会让投资者产生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投资的数量和质量。
这对于经济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最后,通货膨胀是财富分配不公的原因之一。
当通货膨胀存在时,那些拥有大量资金的人或者机构是最先受益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投资股票、房地产、珠宝等高价值资产来保值,甚至获得更高的回报。
而那些收入和资产较低的人则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财富都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如控制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最低工资以及扩大供应等。
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理智消费、投资和理财来减轻通货膨胀的影响,保护我们自己的经济利益。
通货膨胀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什么通货膨胀是什么?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常与货币供应量过多、购买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在通货膨胀中,人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断上涨,从而导致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通货膨胀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供给性通胀和需求性通胀。
供给性通胀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从而造成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或者税费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需求性通胀则是由于消费者需求过多、货币供应过度增加等原因造成的。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
当物价上涨时,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人们的消费能力会受到削弱。
这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对储蓄和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通常会倾向于把资金投资于能够抵御通胀的资产,如房地产、股票等。
而对于储户来说,他们存放在储蓄账户中的资金可能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从而损失购买力。
对于政府来说,通货膨胀也会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
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通胀。
这可能包括提高利率、调整货币供给量、加强监管等。
这些措施虽然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但往往也会对经济产生其他不利影响,如减缓经济增长、增加企业的成本等。
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调整货币政策、加强监管,以避免货币供应过多;控制物价上涨,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当行为等。
此外,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而言,通货膨胀是一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和央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通胀,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货膨胀算法
通货膨胀算法
通货膨胀算法是指一种用于计算通货膨胀程度的数学模型。
该算法通常基于价格指数或物价指数,通过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物价变化进行测量,来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货膨胀率。
在通货膨胀算法中,物价指数被认为是反映消费者价格变化的主要指标。
在计算通货膨胀率时,通常会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进行测算。
通货膨胀算法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通货膨胀率 = (当前物价指数 - 上一期物价指数) / 上一期物价指数× 100%
通过该公式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百分数来反映当前通货膨胀率的程度。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而通货紧缩则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算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它只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通货膨胀情况的工具。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经济形势等,才能更全面地判断通货膨胀是否存在及其程度。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1.1.定义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二、考察的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有别于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名义货币价格;三、指的是货币价格,即商品、劳务与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而非不同商品、劳务之间的相对比价;四、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五、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六、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波动不是通货膨胀。
1.2.信用膨胀一、信用膨胀是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信用活动过度扩张,超过生产、流通的实际需求的实际需要的一种现象。
二、通常说的信用膨胀,主要指的是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商业银行扩大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规模、扩大投资规模等都可以使银行信贷总量扩张。
三、银行信用膨胀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推动物价上涨的货币力量。
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的扩张,也相当于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信用扩张的结果是货币供应超过货币需求。
四、如果信用过度扩张,造成信用膨胀,就必然使货币供应大大超过需求,出现通货膨胀。
1.3.按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公开型通货膨胀一、公开型通货膨胀是指引起通货膨胀的动因不受限制地直接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形式。
二、公开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得以消除。
(二)隐蔽型通货膨胀一、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受到价格控制,通货膨胀压力不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以非价格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二、其原因是,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政府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吸收,而是表现在居民实际消费水准下降等非价格方式上。
三、隐蔽型通货膨胀多发生在由计划机制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多余的购买力无法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予以消除,必然会带来市场扭曲、腐败等现象。
1.4.按有无预期(一)预期性通货膨胀一、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
二、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一、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物价上升。
二、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了其影响,因此没有实质性效果。
1.5.按照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二、供给表现为市场上商品和服务,而需求表现为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由于货币工资、原材料价格利润等的上涨,使得商品价格上涨。
而物价上涨后工人为维持先前的实际工资水平而要求工资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了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一、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导致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它是由经济学家舒尔兹首先提出的。
三、是指在一国经济中存在两大部门——需求增加部门、需求减少部门;先进部门、保守部门;扩展部门、非扩展部门;开放部门、非开放部门。
由于需求转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或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一个部门的物价或工资水平相应上升,但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要求两个部门工人的工资以同一比例上升,相反的情况出现时,工资与物价存在向下的刚性,结果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四)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一、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和总供给减少共同作用下的通货膨胀。
二、事实上,无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还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单方面的作用只会暂时引起物价上涨,并不能带来物价的持续上涨,只有当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作用时,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五)需求移动论一、需求移动论是1959年Schultze在其《最近美国的通货膨胀》一文中提出的,他从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在部门之间的移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一些部门的兴衰,需求将在部门间发生转移。
需求增加的部门,其工资物价自然会上升,但需求减少的部门,其工资物价却未必下降。
因此,由于1.短期内需求在部门之间大规模转移。
2.资源因缺乏流动性而不能从需求下降部门流向需求扩张部门。
3.以及工资物价的“向下刚性”这三方面原因,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
1.6.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一)爬行式通货膨胀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缓慢持续的上升,其上升幅度不超过3%。
这种通货膨胀的幅度最轻,一般认为它不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人们对未来货币的购买力还有足够的信心。
(二)步行式通货膨胀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明显的持续上升,其上升幅度介于4%~9%之间,该通货膨胀使人感觉得到,并产生通货膨胀将继续的心里预期。
(三)奔腾式通货膨胀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急速上涨,其上升幅度在10%以上的通货膨胀,且短期内物价上涨速度可能继续加快。
(四)恶性通货膨胀一、指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加速急剧上升,并可能导致经济崩溃。
1.7.按照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一)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1.8.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一、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只有在货币供给持续增长的时候,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否则总共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都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总是保持不变,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实际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最终通货膨胀会消失。
二、按照货币主义自然失业率假说的观点,就业量是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因此Y与M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V在长期是不变的常熟,因此货币数量M只能影响价格P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常量。
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第二章、通货膨胀的度量标准(00简答)2.1.消费物价指数(CPI)一、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
二、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服、食品、住房、水电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三、优点: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四、缺点:a)范围较窄,仅包括居民消费品,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b)一部分消费品价格提高是品质改善的结果,消费者价格指数不能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的可能性。
2.2.批发物价指数(WPI)一、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二、优点: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
三、缺点:1.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
2.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
3.在用它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的时候会出现信号失真。
2.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一、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二、优点: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三、缺点: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2.4.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
,k表示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二、计算公式为:k WW三、优点:1.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动,为企业生产者广泛关注。
2.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最终往往会反映到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上,从而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
四、缺点:1.范围较窄,仅包括居民消费品,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它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五、现在PPI特点: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继续扩大,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农业产品价格加速上涨。
2.5.通货膨胀缺口一、是有效总需求与可供私人消费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之间的差额,表现为市场上对商品和劳务消费的过度需求。
二、当这种过度需求的压力加大而又没有其它方法可以缓和释放时,通货膨胀就可能现实地发生。
通货膨胀缺口是用来估测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章、三大理论成因(总需求、总供给、结构原因)2.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一、定义:当总需求超过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持续的上涨。
二、货币主义的解释:在货币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中,MV=PY,而且当货币流通速度稳定可测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增长就是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货币供应量变动就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三、凯恩斯主义的解释:1.在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中,货币供给只是总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
2.其他因素:自主性支出、边际消费倾向、转移支付、税率、从量税、边际进口倾向和汇率等。
四、除货币外的其他因素只能引起一次性或较短时期内的上升,货币增发才是持续通胀的根源。
1.其他因素不具备持续扩张能力。
2.货币具有持续扩张能力:货币供给是货币现象,是没有实物因素的限制的,所以可以持续增发来扩大总需求。
五、导致货币增发的原因:1.过高的就业目标:政府制定了过高的就业目标,试图将就业率控制在自然失业率以下。
2.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所需要的资金只能求助于增发货币。
3.体制性通货膨胀:转轨国家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过旺的投资需求,而央行缺乏相应的独立性来抵制,从而导致货币和信贷的失控,被迫倒逼性的增发货币。
2.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总供给)一、理论背景:仅仅是由于总需求的扩大而造成通货膨胀,只能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才可能出现,而美国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却伴随着高失业和高通胀,这只能从总供给曲线上找原因。
二、定义:由于成本的上升引起总供给曲线的上移而导致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
三、成本推动的因素:具有垄断因素的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
1.工资推动:在发达国家,工会力量强大,具有对劳动生产要素的垄断力量,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工资谈判能力,使工人有可能获得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使得劳动供给曲线上移,最终导致总供给曲线上移。
2.利润推动:垄断性组织控制了某些重要原料的生产与销售,高价限产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原材料成本上升,总供给曲线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