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新兴领域中的关键学科,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对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中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目标2.1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物联网系统的原理、架构和开发流程。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物联网系统的原理、架构和开发流程。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维护工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维护工作。
2.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内容与方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及培养方式:3.1 理论课程:开设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理论课程,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理论课程:开设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理论课程,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实训: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实实训,通过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行业需求,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应用技术实习实训,通过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行业需求,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大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了满足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一、培养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3.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5. 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养规格1. 学术基础: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2. 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物联网概述、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知识。
3. 实践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维护与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
4. 跨学科知识:了解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物理、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概述、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处理与分析、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三校”(中专、中职、技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采用学年学分制。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维码、传感器与射频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传感设备生产、检测;简单智能系统的调试、维护、检测;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营销推广,能够胜任无线网络、物联网的行业应用的各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适应岗位(岗位群)1.物联网工程技术员:传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岗位;传感设备的生产检测工作岗位;简单智能系统的应用岗位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岗位。
2.物联网工程运营和管理人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物联网技术营销与应用推广岗位。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作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六、岗位能力要求1.核心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与定位表(见表1)2.基本能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见表2)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分析与定位工作过程岗位(群)工作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RFID射频技术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JAVA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系统开发设备维护工程设计就业岗位销售员业务员提升岗位区域销售经理销售经理产品营销工程师终端产品推广工程师就业岗位程序员(物联网方向)程序构建员提升岗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嵌入式软硬工程师无线/射频开发工程师、就业岗位物联网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工程布线员提升岗位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后维护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就业岗位设备操作员工程勘测员工程制图员提升岗位技术工程师应用系统方案架构师1.物联网工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能力2.物联网软件编程能力3.物联网软件维护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产品成本管理能力3.产品销售营销能力1.工程语言能力2.工程需求分析能力3.识别和选用常用元件、仪器及设备的能力4.物联网工程预算能力1.沟通协调能力2.组建和维护无线及有线网络的能力3.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能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物联网技术融合了计算机、通信、控制、传感、特种材料等多个学科,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着重于实践应用、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化视野。
第一,实践应用是学生培养的核心。
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这个专业而言,实践应用必不可少。
因为从理论到实践,往往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实践,贴近企业需求。
比如,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产学研合作、工程实训、创客课程以及相关竞赛的开展,都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综合应用多种技术的能力。
物联网技术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物联网设备硬件、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方面,也包括物联网智能系统软件、云计算等方面。
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无论是硬件基础知识还是软件编程基础都要扎实。
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多学科交叉,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应用,才能为物联网行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第三,国际化视野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加剧。
物联网技术是全球性战略型产业,学生培养也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出发。
比如,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国际交流项目、访问学者项目等,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国际化教育和竞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交际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最后,在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思维,使技能人才能够遵循诚信、创new和责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总而言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化视野,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物联网应用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并培养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
2.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等。
3.具备物联网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能够独立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
4.具备物联网应用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创新。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设计了如下的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编程语言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数学基础:包括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通信原理: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网络原理等。
2. 专业课程•传感器技术:包括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接口技术、传感器网络等。
•物联网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协议、物联网安全等。
•云计算与大数据:包括云计算基础、云服务架构、大数据处理等。
•物联网应用开发:包括物联网应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移动应用开发等。
•物联网系统集成:包括系统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
3. 实践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实训:学生将参与物联网应用项目的实际开发和实施过程,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学生将完成一项物联网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展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四、评估与认证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设置了以下评估与认证机制:1.考试评估: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评估:通过作业的及时性、完成度和质量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物联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而为了满足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和培养方案。
本文将围绕“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探讨。
一、专业定位该专业的主要定位是面向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技术专家,培养能够在互联网和物联网中设计、实现、管理和维护各类物联网系统的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同时,该专业还需要具备应对长期研究新技术和新应用的能力,以及面对各类实际需求和实践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通信协议、传感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安全等课程。
(2)物联网应用基础课程:包括智慧物流、智能环保、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3)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如移动应用开发、Web前端技术、后端技术、服务端架构设计等课程。
(4)物联网系统设计课程:如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物联网集成技术、物联网运营与管理等课程。
(5)科研课程:如物联网技术前沿、物联网新技术研发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设计、搭建、调试各种物联网系统,例如智能家居系统、智慧校园系统、智慧城市系统等。
(2)实习环节:由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了解实际行业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进行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提升综合应用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团队该专业教学团队由多名教授、副教授、工程师等组成,各具专业技术背景,具备较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理论水平,能够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和服务。
五、教学手段(1)课堂讲授:通过讲课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实验:在实验室中搭建实际物联网系统,进行实际应用操作。
(3)网络教学:通过网络传授知识和技能,如网络课程设计、教学视频、网络研讨等。
(4)项目实践:通过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等项目,达到应用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将不同的物品和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数据交互和智能控制的一种技术。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物联网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培养适应物联网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以下是一个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2.了解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领域,熟悉相关的行业环境和需求。
3.具备物联网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人员协作完成物联网项目。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物联网技术导论: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网络: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为后续物联网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3)嵌入式系统:培养学生对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物联网设备的开发提供基础。
(4)数据库原理: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为物联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支持。
2.专业课程(1)物联网系统设计:讲授物联网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硬件选型等方面的知识。
(2)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为物联网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提供指导。
(3)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讲授物联网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4)物联网安全技术:介绍物联网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实践环节(1)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的实际开发和调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接触实际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物联网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和实施,并撰写毕业论文。
三、培养方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092144)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面向中小企业、智能家居行业,培养从事网络信息管理、局域网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互联网接入、物联网工程实施、物联网二次开发、物联网设备和产品的推广营销等工作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1.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3.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
5.具备良好的文字录入、文档编辑、EXCE1.表制作、PPT制作能力。
6.具有获取新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做中学的能力。
7.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识别物联网终端、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传输技术等物联网产品英文词汇、语句、借助翻译工具阅读物联网技术资料的能力。
8.具有物联网终端主流操作系统、常用软件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9.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和技能。
10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的基础知识。
11掌握二维码、RFID,传感器、多媒体采集、地理位置感知技术。
12掌握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13掌握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14掌握信息安全技术。
15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16.具有网络规划、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系统工程制图的能力I1.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代码:610119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工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适应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物联网、车联网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车联网、物联网制造、应用开发等领域,能够从事车联网、物联网相关应用项目实施、管理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应用工程师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组成。
1、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2.1公共基础知识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车联网、物联网的相关工作所需的英语、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并具备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1)具备非英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英文软件的运行提示,错误提示,具备阅读英文产品说明书的能力;(2)具备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其它本专业要求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如传统文化、职业素质等。
2.2 专业知识具备无线网络通信、单片机、高级语言、嵌入式开发的基础知识,物联网组网设备选型基本知识;掌握传感器、RFID、应用软件开发、测试软件使用、系统工程运行维护等基本知识。
(1)掌握无线网络Wi-Fi、蓝牙通信原理,了解车联网LTE-V2X、5G-V2X通信技术;(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及应用,如: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车联网中胎压的检测、速度的检测及汽车防抱死中的应用。
能够综合应用各种工具进行项目开发;(3)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架构、实现。
3、能力3.1 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表达自己观点、见解的能力;具备与其他学科成员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胜任团队成员角色的能力。
3.2 语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及时了解车联网、物联网领域国内、国外新技术,针对新技术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具备针对个人自身的特点及职业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六、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1. 形势与政策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下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课程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对高职大专生进行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常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学内容可设计成专题讲座形式,或者直接设计为章节授课形式,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个核心问题,以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把高职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课程旨在介绍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最终实现学生基本素质地全面发展。
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真实反映社会、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能够让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同时,尽可能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二)专业(技能)课程1. 专业课结构2. 核心课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车联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开发方法进行开发。
该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由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职业态度支持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为导向,设计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其开发流程为:专业职业分析->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包括:1、嵌入式系统开发本课程采用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技能上主要体现对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和基于安卓、WinCE等系统的嵌入式软件的熟练应用与开发;在技能训练上以实际项目驱动教学,引领学生由实验室转向工厂学习。
2、传感器技术本课程以掌握传感器产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础知识、测量调试方法及组网技术,能够根据物联网应用的要求,合理选择、安装、使用、检测和调试传感器产品以及传感器网络设备,逐步形成解决物联网中传感器应用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特点、重要技能参数和应用场合,常用传感器信息测量及信号处理技术,温度、重量、压力、位移、环境变量等传感器产品及原理等,ZigBee、WSN等无线传感网络,RS485、RS422等传感器数据传输技术以及相关网络设备及其安装调试方法。
3、RFID技术与应用本课程以掌握RFID等自动识别产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自动识别产品的技能指标和应用场合,理解RFID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具备选择RFID自动识别产品和RFID自动识别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RFID的工作原理、RFID 的技术实现、RFID的标准体系、RFID系统架构、RFID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等。
4、无线传感网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命名与寻址、拓扑控制、时间同步、能耗控制、数据处理等技术及应用模式。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感网基础、无线传感网体系结构、无线传感网通信协议、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数据处理、无线传感网的部署、传感网应用等。
5、单片机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应用、定时器、计数器应用、串口通信应用、数码显示与键盘接口、A/D转换,常用外设芯片接口应用等。
6、车联网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动驾驶、车联网的概念和体系架构、LTE-V2X 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驾驶的概念、LTE-V2X系统射频、性能和抗干扰测试技术、LTE-V2X通信技术、LTE-V2X系统级动态仿真技术。
(三)能力证书和职业证书要求(四)考证安排(五)实训要求支撑该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合作企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体系,满足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RFID、嵌入式开发、系统集成等核心课程的实训要示。
(六)课程结构分配表七、教学周数安排表八、实施保障(一)专业教师要求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应具备物联网应用专业的教师任职资格。
本科以上学历,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
持有国家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历,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能独立指导项目实训等。
在工程项目实训课程上,建议聘请行业企业技术类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程类工作经验,并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或高级工以上技术职称。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建议为2:1,同时建议教学团队引进1-2名相关企业项目技术经理作为教学团队的专业技术顾问。
(二)教学设施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有必要的校内基础教学实训室和专项技能实训室。
包括:1、物联网综合布线实训室能够完成综合布线基本技能训练,主要设备包括单元模拟建筑墙体、跳线测试仪、IDC端接实训仪、故障模拟箱、产品实物展示柜和样器品箱。
2、物联网典型应用综合实训室能够进行物联网商业模式操作演示实训、感知层设计实训、网络通信层技能类实训、物联网应用软件框架综合设计类实训、移动互联网设计实训等。
3、物联网通用实训室能够进行物联网传感教学实训、RFID及二维码实训、ZigBee无线自组网实训、物联网应用示例实训等。
4、传感器实训室能够进行环境检测网络工程现场安装、调试实训;安防检测网络工程现场安装、调试实训等。
5、基础课程实训室能够进行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数据库应用技术实训、程序开发实训等。
6、电子技术实训室能够进行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试实训、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训、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实训、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
(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授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有效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尽量多布置一些课外的数字化学习任务。
教材选用近三年内出版的高职教材,图书资料也应及时更新;充分利用国家示范院校提供的网络资源,还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等,以及已经建设完成的国家资源库和企业工程案例资源。
(四)教学方法对于基础理论课程,建议采用启发授课方法,以讲授为主,并配合简单实验。
针对高职学生多采用案例法、推理法、演示法等,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
对于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项目教学,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