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4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4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电子课文●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第一节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

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 波)之分。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人们测知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

我们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①;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②。

我们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一)地壳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

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千米~70千米(如青藏高原);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

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二)地幔这一层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所以又叫做中间层。

地幔在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以上,深度从5千米~70千米以下到2 900千米。

这一层也能传播横波,所以仍是固态。

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

由上而下,其中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从莫霍界面到1000千米深处,叫做上地幔。

上地幔上部(地下约60千米~250至400千米)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下1000千米~2900千米深处,叫做下地幔。

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状态可能为固体。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 构造与地貌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 构造与地貌
其平面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长/宽<3/1 。
◆若核部为老岩层,翼部为较新岩层,岩层 自中心向四周倾斜的浑圆形构造,就称之为 穹隆构造;


顺地貌——背斜山**
顺地貌——向斜谷
庐山王家坡
向斜山
逆地貌**
背 斜 谷
◆构造盆地;
指核部为新岩层,翼部为较老岩层,岩层 自四周向中心倾斜的浑圆形构造。

第四章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 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运动,称为地壳运 动,也叫 “ 构造运动 ” 。
★构造运动按发生时间分为: ◆(古)构造运动 ——晚第三纪末期以前(约3百万年前); ◆新构造运动 ——晚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 ◆现代构造运动 ——五六千年前至现在。
二、地质构造与土壤改良的关系
• 通常某些低产土壤,如沼泽地、盐碱土 等大多数与地质基础属构造盆地有关。 必须了解盆的地质构造特点,才能采取 相应措施以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改良沼泽地,引水进行灌溉,减少土壤 含盐量以改良盐碱土。
三、地质构造与农田水利工程的 关系
• 在山区的农田基本建设中,常需进行修筑梯田, 引水上山,作坝蓄水等农田水利工程,它们与地 质构造的关系密切。
④平卧褶曲(横卧褶曲):轴面水平或近乎 水平,两翼岩层也近乎水平。一翼岩层正常, 另一翼发生倒转。
倒转褶曲
台湾
◆按平面形态,褶曲可分为三类
①短轴褶曲:其平面呈长圆状,长/宽 约 3/1 ~ 10/1 之间;
②线状褶曲
其平面呈长条状,长/宽一般>10/1 ;
B A B CBA
B C
B A
③浑圆形褶曲(穹隆构造、构造盆地):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全篇

地质地貌学——第四章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全篇

❖ (2)过渡相沉积(海陆混合相沉积) 发育于滨海地区。 其中主要包括三角洲相和澙湖相:

A、三角洲相

B、澙湖相
❖ (3)陆相沉积 大陆是遭受剥蚀的地区,但在相对低洼 部位可以接受沉积。和海相沉积相比,陆相沉积类型多种
多样,横向变化显著,地层对比也比较困难。沉积物中以
碎屑(砾、砂、泥)成分为主,有时含陆生动植物化石。

显生宙PH
元古宙PT 太古宙AR 冥古宙HD
地质年代简表——据王鸿桢、李光岑《中国地层时代表》(1990)简化
地质时代 代
新生代Kz
纪 第四纪Q
第三纪R
距今年龄值 (百万年)
生物演化
晚第三纪N
人类出现 1.64-23.3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早第三E纪 23.3-65
中生代Mz
古生代 Pz
晚古生 代Pz2
of years old. Their substance was completely replaced by silica,
which preserved all the original details of form.
Trilobites preserved as fossils in rocks about 365 million years old.
(一)岩性地层单位

组是地方性的最基本的地层单位。凡是岩相、岩性
和变质程度大体一致的,与上下地层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的,
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比较稳定的地层,都可以划分为一个组。
❖ 比组大的地方性地层单位叫群。凡是厚度巨大、岩性 较复杂而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无明确界限可以分组 的一套岩系,或者是连续的、在成因上互相联系的几个组 的组合,都可以划分成一个群。

第四章地质构造

第四章地质构造

(3)倾斜岩层:原始水平岩层因构造作用而改变其水平产状 倾斜岩层露头线呈“V”字形,但“V”字形的弧形朝向、两 侧开闭程度受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倾角与坡角的影响,这 种规律叫“V”字形法则。 穿越沟谷处的“V”字形尖端指向沟 谷上游;穿越山脊处“V”字形尖端 穿越沟谷的地质界线“V”字形尖端 指向下坡。 地质界线“V”字形尖端在沟谷处 指向下游。山脊处的地质界面“V” 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字形尖端指向山脊上坡。 “倾向相反,则弯曲相同且曲率较 小” 倾向相同、倾角较大,则弯曲相反” “倾向相同、倾角较小,则弯曲相同、
由地球内动力引起 岩石圈地质体变形、 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在岩层 中遗留下来的各 种构造形迹
地质构造的类型
• 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 特征的总称,按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
• 原生构造: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育的构造
– 玄武岩的流线和流面 – 沉积岩的层理和层面 – 变质岩的定向排列:片理、片麻理
(1)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是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岩层。 水平岩层具有如下特征: ①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②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水平、平行”
(2)直立岩层
岩层出露线是沿岩层走向所切的一条上下起伏的地形轮廓线, 这条曲线的水平投影则是一条直线,不受地形的影响 “直立、直线”
47º 45º 45º 46º 46º
116º 314º 317º 307º 315º 321º 306º 315º 324º 304º 315º 325º 305º 316º 325º
节 理 走 向 作 玫 瑰 业 花 图 绘 制
5º 6º 3º 5º 5º 5º 5º 6º 6º 7º 16º

A04-1第四章-地质构造、赤平投影解析

A04-1第四章-地质构造、赤平投影解析
✓ 纬向小圆“为一系列走向东西、直立小圆的投影小圆弧 组成。他们将SN直径、经向大圆和基圆等分,每小格为2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操作步骤:
预备阶段 ①将透明纸蒙在吴氏网上, ②画“+”中心, ③标出E、S、W、N方位(顺钟向)。
平面的赤平投影
投影步骤(口诀): A、基圆顺钟找倾向; B、东西直径数倾角(由圆周向圆心数); C、径向圆弧拟平面; D、复原归位定投影。 例1: 平面产状 120°∠30°投影 操作如下。
➢ 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 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种类: ➢ 褶皱(fold) ➢ 断层(fault) ➢ 节理(joint)
4.1.2 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rocks
“产状”——是什么?“产出状 态”、“空间位置”
产状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第 4 章 地质构造 Geologic Structure
4.1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4.1.1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Tectonic movement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4.1.2 岩层的产状 Attitude of rocks 4.1.3 地质调查工具 4.1.4 极射赤平投影法基本原理 4.1.5 岩层露头线特征
直线的赤平投影
步骤同1、2即可。 例2:线理产状 330°∠40°投影如下。
法线的投影
关键:法线和平面垂直,倾向相反(90°),倾角互 余。 例3: 产状为90 °∠40 °平面的法线投影。
已知真倾角求视倾角
例4:某岩层产状300°∠40°,求在335°方向剖面上 岩层的视倾角。视倾角为图19-8中的H′D ′。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产生原因
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 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 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主要分类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 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感谢观看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 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 个大地构造单元。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 段。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 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理
多次造山作用的地应力场在变化多端的地应力条件下,形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类构造型式,交织 成一幅复杂多变的应变图象。其特点是:(1)贵州的地质构造属板内构造,构造的主体为薄皮构造。(2)变形 不十分强烈,在贵州发育最完整、最广泛的构造样式是侏罗山式褶皱带。都匀运动:原地矿部第八普查大队 (1980)命名,系指发生在贵州中部及南部,奥陶纪末到志留纪初之间的一次地壳运动。该运动的表现是:在毕 节-遵义-湄潭-铜仁连线与贵阳-施秉联线之间的贵州中部地区,普遍缺失上奥陶统中上部,下志留统中上部与下 伏奥陶系不同层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区如贵阳乌当附近可见到志留系底部的砾岩层或含砾粘土岩嵌覆于呈数米 起伏的间断面上。

工程地质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1)

工程地质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1)

第四章
1、构造运动
2、构造运动的速度
相当缓慢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仍以近2cm的速度 向北移动;迅速的地震造成的断裂可达几米-几千米。
第四章
1、构造运动
三、构造运动的主要理论
1、对流说 2、均衡说
3、地球自转说
4、板块构造说
地球在形成过程中,表层冷凝成地壳,随后地 壳被胀裂成六大板块。
第四章
(二)与桥基工程的关系
桥墩台地基稳定性和冲刷问题是桥梁工程的主要工程地 质问题。 桥基的稳定性与岩层产 状、软弱结构面等都有直接 关系。当岩层产状倾向下游, 其中又带有软弱夹层时,会 因水的冲蚀作用而影响基础 的稳定性,如果软弱夹层较 厚,会使基础产生差异沉降 导致墩身歪斜或倾覆。
桥基不稳定示意图
当两种不同岩层接触,其接触面较陡时,会造成桥基不稳, 因为接触面一般多是软弱结构面,故最好是将桥基设计在单一 岩层之上。
第四章
2、成层构造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上覆岩体
下伏岩体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
整合接触 假整合、 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章
2、成层构造
1、整合接触 当某个地区在某一地质时期是处于连续沉降的地壳 运动作用下,
整合接触及其形成的构造运动背景示意图 a-地壳持续下降相邻各地层皆为连续形成的; b-地壳持续上升相邻各地层皆为连续形成的

岩层 岩石 地基 工程地质 岩石圈 地层

地貌 成层构造 地质构造 变形构造
变位构造 残积物 坡积物 洪积物 相对地质年代 松散堆积物 冲积物 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 ( Q) 海积物 湖积物 冰碛物 风积物
工程地质思维法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主要内容

第4讲 第四章 地质构造

第4讲 第四章 地质构造
物称为地质构造。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和节理。断层
和节理又统称断裂构造。
4.1.2 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 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它是研究地质构造 的基础。
产状用走向、 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称为产状要素。
产状要素用地 质罗盘进行测量 。
走向: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走向线就是层面上的水平线。
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 上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向斜核部岩 层时代较新,冀部时代较老。
(1)根据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 ①直立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
倾角大小近于相等。
②斜歪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 相反,倾角大小不等。
③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 向倾斜,倾角大小不等。其中一翼岩层为正常 层序,另一翼岩层倒转。若两翼岩层向同一方 向倾斜,倾角大小又相等,称同斜相褶皱。
4.2.4 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褶皱的核部是岩层强烈变形的部位,一般在背斜的顶部和 向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裂隙,这些裂隙把岩层切割成块状。 在变形强烈时,沿褶皱核部常有断层发生,造成岩石破碎或 形成构造角砾岩带。此外,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背斜 核部的裂隙也往往是地下水富集和流动的通道。
由于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公路、隧道工 程或桥梁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第四章 地质构造
4.1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4.2 褶皱 4、3 节理 4、4 断层 4.5 活断层 4、6 地质图
4.l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4.1.1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
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 垂直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

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

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

2019/11/14
14
成因综合模式及裂缝与构造的关系图
2019/11/14
15
3. 裂缝要素
能表明裂缝几何形态和运动性质的基本组成内容 包括裂缝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裂缝规模要素:穿切长度、延伸长度、宽度、分布密度及间
距; 裂缝开启程度要素: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开度)等。
褶皱派生缝 横张裂缝 纵张裂缝 斜向共轭剪切缝 顺层剪切缝
2019/11/14
46
区域构造缝
2019/11/14
47
棋盘格子状裂缝
2019/11/14
48
“X”型的剪切裂缝
2019/11/14
49
多组裂缝互相切割
2019/11/14
50
早期平面上区域性剪裂缝
2019/11/14
(1)褶皱构造的成因随褶皱演化过程而演化并与褶皱构造部位关系密切。不同构造 部位受力性质不同,形成裂缝的类型也不同。构造曲率变化大的部位是裂缝发育的 最佳部位。
(2)断层与裂缝在成因上关系密切。断层形成时,在其两侧产生大量裂缝而形成断 裂带,这是因为在断面附近地应力集中分布所产生的结果。断层两侧裂缝发育程度 不同,上盘的裂缝带分布较宽,下盘的裂缝带局限于断层附近。断层的延伸末端是 应力集中区,也是裂缝发育地带。裂缝密度与离断层的距离关系密切:离断层越近, 裂缝密度越大。
成岩作用 岩层沉积以后经历各种成岩过程,有些成岩作用 导致岩层裂缝的形成:
(1)压实作用:在上覆岩压作用下,脆性岩石大多会形成 高角度或垂直的张性裂缝;受岩石岩性和组构的影响,有时 也会形成一些低角度或水平的隐性裂缝。碳酸盐岩的缝合线, 经常会转化成裂缝,碎屑颗粒被压裂形成粒内缝。

地貌学第四章

地貌学第四章
➢ 海沟:由于大洋板块俯冲 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的 狭长的海底沟槽
➢ 海沟多分布在主动大陆边 缘。比如,太平洋边缘, 海沟就比较发育,也比较 典型。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是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 为11034m。
马里亚纳海沟
第一节 大地构造地貌
二、海沟、岛弧和边缘海
岛弧:当大洋板块俯冲到地幔一定 深度时,板块就会脱落、熔融,熔 融的物质上涌,从而导致靠近海沟 的大陆边缘岩石圈的拉张,拉张使 得大陆边缘与大陆主体分离,形成 弧状的岛屿——岛弧。大洋岩石圈 的褶皱或者隆起也可形成岛弧。岛 弧与大陆主体之间陷落形成盆地— —弧后盆地,如果弧后盆地与海洋 连通就形成边缘海,日本海即是极 其典型的边缘海。
➢ 发育在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叫做单斜地貌。倾斜岩层倾角一般 在5°~80°,大于80°的为直立岩层,单斜地貌包括单面山(单斜 山)和猪背脊(猪背山)。
➢ 单面山又称单斜山(Monoclinal mountain/cuesta),组成山体的岩 层倾角一般大于5°并在25°以下,沿岩层走向延伸,顺岩层发育 的山坡比较和缓,而另一坡短而陡,两坡不对称,这样的山地叫做 单斜山或者单面山。
➢ 依据表面形态特征,平原又可分为熔岩平原、倾斜平原、凹 形平原和起伏平原等类型。
➢ 依据外动力差别,平原还可以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 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类型。
第二节 区域构造地貌
二、平原
➢ 高平原的地貌分异非常复杂,通常可分为切割高原与波状高 原两类。当高原上有山地相间分布时,一般以山原相称。
第三节 局部构造地貌
背斜
向斜
第三节 局部构造地貌
三、褶皱构造地貌
1、褶皱要素
组成褶皱的某些特定部 位及其几何上的点、线、面 等要素,统称为褶皱要素。

第四章--地质构造(煤炭地质学)

第四章--地质构造(煤炭地质学)
地堑
注意区分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貌
谷地 山岭 陡崖
山岭
BC
A
D
背斜 向斜 断层
向斜
地质构造
⑶地质构造与生产活动 背斜构造:修隧道、储油构造 向斜构造:储水构造 断层:地下水出露、坝址避开断层
a、背斜岩层上拱,支撑隧道上覆岩层,不易塌陷; b、隧道中不易积水.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指地质体(岩层、岩体、矿体等)存在 的空间形式、状态及相互关系,是地壳运动所造成 的岩石(或矿体)变形、变位等现象。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地震等
使地表高低起伏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等
使地表趋于平缓
内外力作 用的关系
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是主导
二、地壳运动形态。
1.地壳运动的形成机制 (1)板块构造学说
b、岩层的厚度为该岩层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 离。
c、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露头 的水平宽度取决于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变化。 遵循“V”字形法则。
三)、岩层的基本特征
倾斜岩层
a
倾斜岩层的“V”字形法则 ①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即在沟谷处,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指 向沟谷的上游方向,而在穿过山脊时,“V”字形尖端则指向山 脊的下坡。
第二节 褶皱构造
5、褶曲形成的时代的判别
图中存在两个 不整合面: 1、K与下伏地 层之间的不整 合接触面; 2、J2与下伏 地层之间的不 整合接触面;

3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资料

3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资料
储层裂缝的存在增强了储存空间和流体渗流条件,同时加 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岩石裂缝分为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天然裂缝是在地质应 力作用下形成的;人工裂缝是在人为应力作用下或诱导下 形成的。
7/8/2019
4
2. 裂缝成因
岩石裂缝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天然裂缝的形成一般受两种地 质作用影响: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
上现 的代 张高 剪速 节公 理路
45
7、按成因和分布分类
区域构造缝:区域性有规律展布的裂缝,一般会被后期裂缝利 用改造,仅少数能保留下来
局部构造缝:与局部褶皱和断层有联系的裂缝
与褶皱有关的局部构造缝
褶皱伴生缝:剖面剪切缝
褶皱派生缝 横张裂缝 纵张裂缝 斜向共轭剪切缝 顺层剪切缝
派生张裂缝
7/8/2019
62
断层派生张裂缝
7/8/2019
63
断层派生张裂缝
7/8/2019
64
9、复合构造缝
重张裂缝:沿早期形成的一条(或一组)剪切缝张开而成,常发 育于褶皱的核部
追踪张裂缝:追踪早期剪切缝,沿两组剪切缝交替张开,形态 呈锯齿状;常发育于褶皱的顶部,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 追踪张裂缝。
7/8/2019
65
重张裂缝
7/8/2019
66
追踪张裂缝
7/8/2019
67
10、成岩后生裂缝
成岩裂缝:如层理缝、风化缝、人工爆破缝等 压溶缝:如构造缝合线 其他缝:溶蚀缝洞,水的淋滤溶解作用产生的
变化产生冷缩热胀作用导致裂缝的产生。火山岩在喷发后的冷凝过程中也 会形成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大多为形态规则、延伸短的张性裂 缝。
7/8/2019
6

《地质构造》ppt课件

《地质构造》ppt课件
图 4-3 地层层序 (a) 正常层序;(b) 倒转层序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任一假想 程度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方向。与 走向线垂直。只需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面与程 度面的最大锐角。
表示方法 : 走向和倾向用方位角表示(可只
分为张裂隙和剪裂隙。
玄武岩的六边形柱状节理
The Giant's Causeway - Northern Ireland, UK
基隆和平岛的豆腐岩
两组节理
张节理
张家界
河南辉县郭亮村
太 行 大 峡 谷
郭亮村
哪处悬崖绝壁不是岩石的破裂呵斥的!
悬崖之上地质学家的闲情逸致
3、裂隙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活断层的标志: 地层标志
图 4-22 山东郯城窑上村活动断层剖面
K₂W-上白垩系砂岩夹页岩;
Q₁-下更新统泥质砂岩;
Q₂– ₃-中、上更新统粉土; Q₃–₄-上更新统及全新统洪坡 积物
地貌标志
水文地质标志
历史地震
2-3 3-4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大型工业民用建筑选址不利 对大型桥位选址不利 对道路选线假设与断层走向平行易产生边 坡滑塌 对隧道工程易产生洞顶坍落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从 大到小) •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从大到
地层接触关系
1.层状地层接触关系 2.整合接触(conformity):时间上延续,产状上一致 反映地壳延续均匀下降。
平行不整合 (disconformity): 时间上不延续,产状一致。 反映地壳延续上
升。
本类型有哪些?在野外如何识别层? 10. 试阐明岩层间接触关系的类型,各自的含义及

04 地质构造185页PPT

04 地质构造185页PPT


面上等高程两点的连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的方位角即

为岩层的走向。走向表示岩层在地面上延伸的方向。 2)倾向 岩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

(具有最大坡度),称倾斜线或真倾斜线。倾斜线在参考
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倾向线;倾向线所指的方向,即为

岩层的倾向。倾向与走向垂直。在岩层面上凡与走向线斜
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
断裂构造
组合构造
W
褶曲一翼
E
断层一盘
4 地质构造

4.1 岩层产状


4.2 褶皱构造

4.3 断裂构造
4 地质构造
4.1.1 岩层产状的概念及产状要素测定
4.1 1.岩层界面及岩层厚度变化

平行的或近似平行的两个层面所限制的

层状岩石,称为岩层。岩层的上界面,称

顶面(或上层面);下界面,称底面(或下 层面)。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交的任一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参考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所指的倾斜方向,称为视倾向。
2.岩层的产状要素
4.1 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用于描述
层 岩层在空间展布特征。


一般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走向、倾向、倾角称为岩层产状的三要素。
1)走向
指岩层面与
4.1 水平面的交线

走向是直线,

有两个方向,方 向用方位角表示。
产 如走向的一个方

位角是30°,可 称岩层的走向是
30°,也可称岩
层的走向为210°。
走 向

工程地质 课件 第四章 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 课件 第四章 地质构造
A、岩层倾向与地层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 弯曲,但是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比等高线小,在河谷处“V”字型露头线 的尖端指向沟谷上游。
B、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时,岩层露 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在沟谷处,“V”字型 露头尖端指向下游。
C、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地层坡度角:这时 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也呈相同方向弯曲,在沟谷处, “V”字型露头的尖端指向上游,与第一种情况类似,但露 头线的弯曲程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程度。
a.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平行(1) b.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2) c.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3)
c.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面(4)
按节理与褶皱枢纽方向分: a.纵节理:二者大致平行(1)
b.横节理:二者大致垂直(3)
c.斜节理:二者斜交(2)
节理与褶皱的成生关系
五断层的工程性质评价岩体被断裂构造切割成为不连续体其上不连续面是断层节理层面结构面断层影响岩体稳定性断层带岩石破碎强度低断层对工程建设不利支护加固隧道工程降低地基岩体强度造成地基及场地稳定性问题地基变形影响施工中的问题坍塌和涌水断层地震对道路选线若与断层走向平行易产生边坡滑塌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不利安全防范包括两个层面
正断层向深处变缓呈犁状
2.逆断层: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 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一般是在两侧受到近于水平的挤压 力作用下形成的
因形成的力学条件与褶皱伴生,故 多与褶皱伴生
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
低角度逆断层倾角<45°称为逆冲断 层、逆掩断层
规模巨大同时上盘沿波状起伏的低 角度断层面作远距离推移(几公里、 十几公里)的逆掩断层称为推覆构 造

04 地质构造-单斜构造

04 地质构造-单斜构造
地 理 子 午 线
磁 子 午 线
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 系: 正北方位角A=A磁±磁偏角。 东偏为正 西偏为负 校正:东偏,水平刻度盘顺时针 顺时针转动 校正 顺时针 动1个磁偏角; 西偏,逆时针 逆时针转动1个磁偏角。 逆时针
2010-12-28
A δ
磁 子 午 线
A磁
A
0
地 理 子 午 线 (a)
2010-12-28
状 水 准 器
内 圈 刻 度 盘
11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方法
(三)测量产状要素的方法 1、测量岩层走向: 、测量岩层走向 打开罗盘盖, 打 开前方照准器, 松开 磁针制动器, 用罗盘 底盘和盖的同一侧靠 紧岩层面, 移动罗盘 直至圆形水准器气泡 居中, 此时北针所指 外刻度盘上的度数, 即为罗盘前方照准器所指岩层的走向, 而南针所指度数则 为后方照准器所指岩层的走向, 二走向之间相差180度。
2010-12-28 13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方法
(三)测量产状要素的方法 3、测量岩层倾角: 、测量岩层倾角 打开罗盘盖,打 开前方照准器,用罗 盘底盘和罗盘盖相同 的一侧贴在倾斜岩层 面上,并使之平行倾 斜岩层面的倾斜线, 用手指拨动底盘背后 的黑色金属手柄, 直至管状水准器中气泡居中,此时,测斜仪指针所 指的内圈刻度盘上的度数就是倾斜岩层面的倾角。
2010-12-28
α—倾角;β、 β’ —视倾角; 倾角; 、 视倾角; 倾角 视倾角 ω—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的夹角。 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的夹角。 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的夹角
7
第一节 单斜构造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方法
★ 岩层的产状要素通常是用地质罗盘仪直接在岩层面 上测得 ★ 根据钻孔资料、地形地质图上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的 关系作图求解 ★ 视倾斜值用几何作图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求解 这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罗盘直接测量岩层的产 状要素。 地质罗盘又叫袖珍经纬仪, 地质工作者用它来测量 目标的方位角, 查寻位置, 测量地质体的面状和线状构 造的产状要素, 它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时必不可 少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地表形态特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 地壳各部分质点运动的综合表现。这种由地球 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与变位的运 动,称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由于地壳 的长期运动,造成岩层的产状和岩层的弯曲、 断开或产生位移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一定范围内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三种类型。

(三)褶曲的平面形态分类
在水平面上,根据褶曲延伸长度及同一岩 层界限的长宽比分为三类: 1. 线形褶曲:长度和宽度之比大于10:1 2. 短轴褶曲:延伸不远即倾伏消失,长 宽比为10:1至3:1之间。 3. 近等轴褶曲:长宽比小于3:1,其枢纽、 轴面、轴迹无定向,平面呈近圆形,近等轴 背斜又叫穹窿,近等轴向斜又叫构造盆地。 图见书P84页.

褶曲要素
不对称背斜
翼部
转折端
翼部
160°∠25°
345°∠65°
核部
轴面



褶皱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由全型褶曲构成的褶皱山区,岩层强烈破碎,顺向坡岩体 极易沿层面或节理面产生滑动,发生顺层滑坡,破坏了周围 的村庄、道路,阻断河流。 在背斜、向斜的脊部,张性节理发育,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 行,造成岩体强度的降低,并最终发育成背斜谷、向斜谷或 背斜、向斜式冲沟,对公路、铁路建设造成很大困难。 背、向斜的核部往往构造应力很大,在工程中一旦遇到,应 加强应力和变形测试,减少构造应力对工程的危害。 采矿巷道及地下隧道宜布置在背斜的核部,而尽量避免布置 在向斜的轴部。因为布置在背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 室能有效利用顶板岩体的自然成拱作用,增加洞室的稳定性。 而布置在向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室,一旦两帮岩石 下滑,造成顶部岩石冒落事故,洞室顶部将很难进行进一步 维护。
在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

因为倾斜岩层的出露线均与地形等高线相交,这样 同一岩层的界线与某高程的一条等高线相交两点的 联线即为该岩层在这一高程的走向线。如(图2一 13)中Ⅱ-Ⅱ即为该岩层400米高的走向线。I—I即 为该岩层300米高的走向线。作I—I及Ⅱ-Ⅱ二走向 线的垂线AB,A点在400米高程,B点在3佣米高程, 故AB亦为倾向线,箭头所示的方位就为倾向线方位。 取AC=H(即二走向线的高差,从图中判知等于100 米),连BC,∠ABC=α为真倾角。
一、岩层及其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一般是指倾斜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在采矿工程中还应包括岩层的厚度(真厚度和伪厚度之间关 系是,式中为岩层倾角)。 1.走向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相交线被称为倾斜岩层的走向线, 走向线的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2.倾向 与走向线垂直,沿岩层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为倾向线, 也称最大倾斜线;倾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 倾斜岩层的倾向。 3.倾角 倾向线与其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斜岩层的倾 角。

Upright 直立的
Inclined 倾斜的
Overturned 倒转的
Recumbent 平卧的
褶曲在横剖面上的分类
3. 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 同,一翼岩层层序正常,另一翼倒转,老岩 层覆于新岩层之上。 4. 扇形褶曲:轴面直立或倾斜,两翼均 倒转,两翼角可以不等或相等。 5. 平卧褶曲: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岩层 倒转,另一翼正常。 6. 挠曲:在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某一 段岩层倾角突然增大形成的膝状弯曲。
“相反相同”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 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
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
的方向弯曲: 在河谷处,岩层界 线的“V”字形尖端指向 河谷下游; 在山脊处,岩层界 线的“V”字形尖端指向 山脊的上坡 。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 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 小于地面坡角时,岩 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的弯曲方向相同。 在河谷处,岩层 界线的“V”字形尖端 指向河谷上游; 而在山脊处,岩 层界线的“V”字形尖 端指向山脊的下坡。

地质图件
向 斜
褶皱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大型褶曲 (1)以轴线作为井田边界。 (2)井田内背斜轴作总回风巷,向斜轴作运输大巷。 (3)向斜轴部煤层厚度大,顶板压力大,不宜布置井筒,背 斜轴部要注意瓦斯突出的预防。 2.中型褶曲 (1)轴线作为采区中心的上山或下山(平缓褶曲),或采区 边界(紧闭)
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侵蚀成谷地 。 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而成山岭。
地质构斜——储水构造
不对称背斜----宁夏贺兰山奥陶系
宁夏石炭井矿区发育的褶皱构造
(三) 褶曲要素 1. 核部和翼部:褶曲的中心部位称核部;核部两侧 称翼部。 2. 转折端:两翼岩层汇合转折的部位。 3. 枢纽点和枢纽线:同一褶曲横剖面上同一岩层面 的最大弯曲点枢纽点;同一褶曲横剖面上同一岩层 面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线,即枢纽。。 4. 轴面和轴迹:同一褶曲各岩层面上枢纽线构成的 面叫轴面。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轴迹。 5.顶角和翼角:两翼同一岩层之间的夹角叫顶角。 两翼岩层与水平面夹角叫翼角。
2. 水平岩层的厚度是该岩层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3. 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在地图 上,其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4. 水平岩层露头的水平宽度是随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 的变化而变化的。
水平岩层
(二)直立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垂 直,在地质图上,其露 头宽度与真厚度相等,
第二节 褶皱构造

主要内容 一、褶皱构造的概念 二、褶曲的形态分类 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
一、褶皱构造的概念 (一)褶皱与褶曲
1.褶皱 岩层在地壳运动的
长期作用下,原始产状改变,
形成各种弯曲,但仍保持连续 性,称为褶皱构造,简称为褶 皱。 2. 褶曲 褶皱构造的一个弯 曲叫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单斜构造
沉积岩形成以后基本上是水平的,但由于地 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产状发生变化,岩层层 面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相交,称为倾斜岩层。 在一定区域内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倾角基本一致 时,将这种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见下图。

倾斜构造,是一种最常见的形态,它往 往是某种构造形态的一部分,如褶曲的一翼, 断层的一盘,或地壳升降运动在某地段抬起 或下伏所造成的形态,见下图。
(二)褶曲的基本类型 褶曲包括向斜和背斜两种基本类型:
1. 背斜:在形态上为一个弧顶向上的弯曲,中心部分为老地
层,两侧地层依次变新。 2. 向斜:在形态上为一个弧顶向下的弯曲,中心部分为新地
层,两侧地层依次变老。
褶皱形态比较
构造类 型 背斜 产生原 因 结构特 征 地貌形 态 地形倒置
岩层上拱 常形成 背斜成谷 岩层受 山岭 褶 挤压弯 岩层下弯 谷地或 皱 向斜 向斜成 曲变形 盆地 山
1 走向:指岩层面与水 平面的交线。
走 向
走向是直线,有两 个方向,方向用方位 角表示。如走向的一 个方位角是30°,可 称岩层的走向是30°, 也可称岩层的走向为 210°。
倾 角
倾 向
2、倾向:在岩层面上沿 岩层面的倾斜方向垂直走 向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 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 指的岩层面倾斜方向称倾 向。 α 倾向与走向相互垂直。 倾向是射线,只有一个方 向,用方位角表示,如倾 向为30°,可称岩层的倾 向为30 °。
露头的水平宽度取决于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变化。
3. 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其露头线 遵循“V”字形法则。
倾斜岩层
a
“V”字形法则

共有三条法则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
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即在沟谷处,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指 向沟谷上游方向;而在穿过山脊时,“V”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 的下坡。
褶皱构造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二、褶曲的形态分类
褶曲形态分类包括四种:横剖面的、纵 剖面的、平面的及其组合形式。 (一)褶曲的横剖面形态分类 横剖面指垂直于褶曲轴的剖面,主要分 为六种形态: 1. 直立褶曲: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两 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近等,又称对称褶曲。 2. 斜歪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 相反,倾角不等,又称不对称褶曲。
3、岩层产状测定方法: 岩层产状一般都是在野外用地质罗盘仪直接测量出 来。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测走向: 将罗盘仪的长边(平行南北刻度线 的仪器外壳的边缘〉紧靠岩层层面,俟罗盘水平, 待磁针静止,读指北针或指南针所指的方位角度数, 就是走向的方位。 (二)测倾向:将罗盘仪的短边(如用刻度盘北端指 向岩层倾斜方向)紧靠岩层层面,俟罗盘水平,待 磁针静止,读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度数,就是所测 之倾向方位。 (三)测倾角:将罗盘仪竖起,使其长边沿倾向线方 向紧靠层面。使测角水泡居中,读指针所指的度数, 即为所测之倾角。
岩层界线为一直线,其
延伸方向不受地形影响, 与地形等高线斜交。
(三)倾斜岩层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改变了原始的水平状态并 发生倾斜,称为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的特征: 1. 在地层层序没有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质时代较新 的岩层叠覆在较老的岩层之上。 2. 岩层的厚度为该岩层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二)褶曲的纵剖面形态分类
纵剖面指平行于褶曲轴的剖面,主要分为三种 形态: 1. 水平褶曲:轴面枢纽近于水平,褶曲沿水平 方向延伸,两翼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2. 倾伏褶曲:褶曲枢纽倾伏并向一个方向倾没 以至消失,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且逐渐朝一个方向 汇合。 注意:自然界中的褶曲枢纽几乎都是倾伏的,水 平褶曲常是它的一部分。 3.倾竖褶曲:枢纽近于直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