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五味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试复习笔记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试复习笔记中药的性能中药药性理论①四气②五味③升降浮沉④归经⑤有毒无毒第一节四气:温、热、寒、凉的四种药性四气:《素问‧五常政大论》最早论及,《本经‧序例》确立“四气”之名,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将四气改为四性。
由来:以临床疗效判定(主观感觉)。
效应:(正)寒凉性:清热、去(泄)火、凉血、解热毒温热性:回阳救逆、温理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负)寒凉性:伤阳气、生(助)寒邪温热性:伤阴气、生火邪在临床的具体表述:大热、热、温、微温、平、凉、微寒、寒、大寒。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 正治 2. 恰当选药(病、药)3. 寒热并用 4. 虚热、虚寒第二節五味五味:口尝味,功能味,以功能味定药味。
最早见《尚书‧洪范》,《内经》论其与五行的关系。
正效应:1. 平:能散,能行-行气活血,治气滞血淤。
-川芎↓麻黄、紫苏(风寒表证)发散表邪,治表症薄荷(风热表证)能润:使津液来也补气:治气虚人参、党参2. 甘:能补补虚补阳:治阳虚锁阳补血:治血虚当归补阴:治阴虚麦冬、玉竹能和和中:肝胃失和甘草、大枣缓急止痛:脘腹四肢挛急作痛:甘草、芍药能缓缓和药性:作用强烈的药+甘味药(甘草)能解毒:解药毒、食物中毒通泄泻下大黄(苦大寒):热结便秘3. 苦:能泄降泄降气降逆肺气上逆苦杏仁胃气上逆代赭石肝气上逆清泄清热泻火火热上炎燥湿+寒苦寒燥湿。
黄连、黄芩、黄柏能燥+温散寒燥湿能坚:坚厚津液泻火不伤津※少量用→坚厚肠胃(健胃)4. 酸:能收、敛、固、涩(滑脱不禁无邪者)固表止汗治体虚之汗五味子、乌梅敛肺止咳治久咳、虚喘五味子涩肠止泻久泻久痢脱肛五味子固精止遗治肾虚、遗精、遗尿、尿频山萸肉固崩止带治崩漏山萸肉、五味子收敛止血治大出血乌梅能生津至津伤口渴乌梅、木瓜开胃助消化胃津不足、消化不良能安蛔治蛔厥5. 咸:能下:能泻下通便。
治大便燥结芒硝(玄明粉)能润:润软坚硬燥屎治坚硬难下芒硝(玄明粉)能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痰核、瘿瘤咸入血治血分病:水牛角咸入肾引药入肾6. 涩:与酸相似,不生津,不开胃,不安蛔7. 淡:能渗、能利渗利水湿治水湿停留茯苓、猪苓8. 芳香(臭):能醒脾、化湿湿浊困脾佩兰、藿香能辟秽能开窍:治神昏闭证负效应:1. 辛:耗气、伤津2. 甘:腻膈、助湿、滞气、碍胃3. 酸:敛邪之弊4. 苦:伤津大量用伤津5. 咸:Na2SO4类伤脾胃NaU类胜血:脉凝泣不通6. 淡:伤津7. 芳香:耗气、伤津三、阴阳五行1. 阴阳辛甘阳酸苦咸阴四、气味配合1.总原则①任何气、味均可配②一味药中,气只能用一,味可以有多2.规律:一气一味,一气多味3.指导意义:气味相同,功能相似气味不同,功能相异第三節升降浮沉:病势相反,病位相同起源《内经》成熟金元,张元素建树最大《珍珠囊》。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笔记
总论第一章药性理论一、四气1.四气的确定: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如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2.四气的作用:⑴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
⑵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
二、五味1.五味的确定:通过口尝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
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和药物作用的标志。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三、升降浮沉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⑴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
⑵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
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⑴四气五味:①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②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⑵药物质地轻重:①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②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
⑶炮制配伍:药物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升降浮沉性能。
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四、归经1.归经的确定: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依据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治疗作用进行归纳而定。
如羚羊角、钩藤能清热熄风,石决明能平肝潜阳,柴胡能疏肝解郁,分别治疗肝经病变的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证,故这些药归于肝经。
五、毒性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①剂量过大;②误服伪品;③炮制不当;④制剂服法不当;⑤配伍不当。
2.使用注意事项:⑴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注意配伍禁忌;防止伪品混用,保管好剧毒中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练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中,以下哪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2. 以下哪味药材在中药学中常用于治疗咳嗽?A. 茯苓B. 桔梗C. 丹参D. 麦冬3. 根据中药学理论,以下哪种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A. 何首乌B. 枸杞子C. 荷叶D. 桑叶4. 中药学中,以下哪种药材不宜与甘草同用?A. 人参B. 黄芩C. 附子D. 黄芪5. 以下哪味药材在中药学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A. 薄荷C. 荆芥D. 紫苏6. 根据中药学理论,以下哪种药材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A. 钩藤B. 菊花C. 桑叶D. 薄荷7. 以下哪味药材在中药学中常用于治疗失眠?A. 酸枣仁B. 陈皮C. 荷叶D. 白术8. 中药学中,以下哪种药材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A. 茯苓B. 泽泻C. 桑叶D. 麦冬9. 以下哪味药材在中药学中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A. 干姜B. 薄荷C. 荆芥D. 紫苏10. 中药学中,以下哪种药材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D. 黄芪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热、温、凉。
2. 中药学中,具有“补中益气”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3. 在中药学中,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材是__________。
4. 中药学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5. 中药学中,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材是__________。
6. 中药学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__________。
7. 根据中药学理论,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8. 中药学中,具有“平肝息风”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9. 中药学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10. 中药学中,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的药材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药学中“十八反”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发散风寒药中,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A、羌活B、辛夷C、荆芥D、防风E、紫苏标准答案:b解析:2、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A、葛根B、升麻C、柴胡D、蝉蜕E、菊花标准答案:c解析:3、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A、葛根B、柴胡C、菊花D、蝉蜕E、牛蒡子标准答案:e4、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A、葛根B、桑叶C、升麻D、蔓荆子E、牛蒡子标准答案:d解析:上述五味药均能发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
5、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A、柴胡B、牛蒡子C、葛根D、蝉蜕E、升麻标准答案:d解析: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B、薄荷、蔓荆子C、柴胡、蝉蜕D、升麻、菊花E、升麻、柴胡标准答案:d解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7、里热积滞,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A、祛痰药B、泻下药C、活血药D、解表药E、补虚药标准答案:b解析:8、煅用收敛生肌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的药物是A、地骨皮B、石膏C、栀子D、玄参E、天花粉标准答案:b解析:9、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A、夏枯草B、黄芩C、黄连D、黄柏E、苦参标准答案:d解析:10、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A、黄柏B、栀子C、知母D、地骨皮E、生地黄标准答案:c解析:一般认为,黄柏、生地能泻肾火、退虚热,不能清肺热、胃热;栀子能清心、三焦火热,不能清胃热、泻肾火;只有知母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退虚热。
11、外散风热,内疏肝郁,又能利咽透疹的药物是A、薄荷B、蝉蜕C、柴胡D、菊花E、葛根标准答案:a解析:12、外感风寒所致颠顶疼痛宜选用A、白芷B、细辛C、蒿本D、蝉蜕E、羌活标准答案:c解析:13、治心经有热,烦躁不眠、口舌生疮,宜选用A、黄芩B、黄连C、黄柏D、苦参E、龙胆草标准答案:b解析:14、下列哪位药可以清热安胎A、黄连B、白术C、知母D、黄芩E、黄柏标准答案:d解析:15、芦根与天花粉的相同功效是A、清热止呕B、清热解表C、清热生津D、清热消痈E、清热滋阴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
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中药的味称为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与味相关的特性,虽然除此之外还有淡、涩二味,但辛、甘、酸、苦、咸与五行、五脏相配属,所以一般称五味。
本草著作中的五味有自然味和功能味之异。
1自然味自然味,是中药的真实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来的实际滋味。
如甘草的甘味,芒硝的咸味,木瓜的酸味,川黄连的苦味,生姜的辛味等。
2功能味功能味,是指中药的性能,主要用以反映中药散、敛、补、泻等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中药下标注的“味”,可能不完全与中药真实滋味相同,甚至与真实滋味完全不同。
如:知母的甘味,玄参的咸味,板兰根的苦味,葛根的辛味,石膏的辛味,罂粟壳的涩味,有代表性的中药学著作中,与滋味基本相同的药味,约占35%;部分与滋味相同的药味,约占40%;二者完全不同的,约占25%。
中药的自然味与临床用药关系不大,作为功能味,不论与滋味是否吻合,都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标志,是中药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吕氏春秋》,书中有“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之说,《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将五味与作用相结合,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并将五味与阴阳五行相联系,探索和解释五味与人的整体关系,进而说明药物与机体的作用,对临床有重大指导意义。
合理的利用五味,可以养身保健、扶正补虚,祛除病邪。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若用之不当,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失。
”。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5
第一章解表药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治疗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解表药。
药性特点多具辛味(辛能发散),主归肺与膀胱经,多具升浮之性。
作用及适应证通过发散作用,能使外侵至肌表的的邪气外散或从汗而解,用于风寒、风热或风寒夹湿表证。
部分解表药还具有祛风湿止痛、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消肿、消疮等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外风头痛、喘咳、麻疹、风疹、风水水肿、疮疡兼有表证者。
分类根据其功效又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
配伍1. 兼虚者,常与补虚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2. 温病初起,以辛凉解表药配清热解毒药同用。
使用注意1•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淋病及气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忌用。
2. 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疗效。
3. 解表药不宜多用、久用,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伤津、伤阳。
考点:关注解表药的药性特点,分类。
关注使用注意。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一、麻黄药性味辛、苦,性温。
归肺、膀胱经。
功用1. 发汗(解表),辛温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
与桂枝相须为用。
2. (宣肺)平喘,用于邪实壅肺之喘咳。
临床最宜治风寒表证兼咳喘证,也常用于寒饮伏肺之咳喘,配石膏、黄苓等清热之品,也可用于肺热咳喘。
3. 利水(消肿),用于风水证或水肿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为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虚证喘咳,虚证水肿均应忌用。
考点:关注药性、三大功效。
重点关注其解表特点及平喘的适应证,不同用法及使用注意。
二、桂枝药性味辛、甘,性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用1. 助阳解表,用于风寒表证。
治风寒无论表实表虚证均宜。
治伤寒表实证,与麻黄同用;治风寒表虚证,与芍药同用,也可用于内伤杂病营卫不和的自汗、盗汗。
2. 温通经脉,用于风寒湿痹,血滞有寒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
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考点一历代本草代表作著作作者年代载药数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汉代365种(1)上、中、下三品(2)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730种(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2)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新修本草》-《唐本草》隋唐时期850种(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药典性质,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药典(2)开创图文并照先例《证类本草》唐慎微宋代1746种图文对照,方药并收《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清代921种(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中华本草》当代全面总结了传统药学成就本草代表作。
考点二中药的性能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平),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确定依据(人体反应)效用不良反应代表药物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寒减轻或消除热证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伤阳助寒石膏、知母凉温减轻或消除寒证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伤阴助火煨姜,附子,干姜热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2.五味五味作用特点治疗作用举例不良作用应用注意辛能散发散荆芥、薄荷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能行行气,活血香附、川芎甘能补补虚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腻膈碍胃,令人中满,(闭门留寇)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能缓缓急饴糖,甘草能和和中,调和药性解药,食毒甘草、蜂蜜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猪苓、茯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五味子,五倍子(久泻久利),乌梅,山茱萸收敛邪气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生津,安蛔木瓜,乌梅涩收敛固涩龙骨(脱证),赤石脂(久痢脱肛)苦泄通泄大黄苦寒,泻热通便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降泄苦杏仁:降泄肺气;代赭石:降逆,治呃逆呕喘清泄黄连、栀子燥燥湿苍术、厚朴:治寒湿黄柏、苦参:治湿热坚坚阴黄柏、知母:泻火存阴坚厚肠胃少量黄连止泻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咸能软软坚散结昆布、海藻:治疗瘰疬、痰核鳖甲:治癥瘕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慎用,脾虚便溏者慎用能下泻下通便芒硝:热结便秘3.升降浮沉白前↓,桔梗↑;二向性:胖大海、前胡举例功效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胖大海↑↓清肠通便↓,清宣肺气↑升降浮沉-所示效用功效升浮类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类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考点三功效的分类1.按照中医辨证学分类针对八纲辨证表里解表、温里寒热散表热、清里热虚实补虚、泻实阴阳补阴、滋阴、敛阴、补阳针对病因辨证六淫与疫疠散风、祛寒、清暑七情镇惊、定惊、解郁(七情)饮食劳伤消食、消积、强身外伤生肌、敛疮针对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病补气、行气;养血;生津、利水针对脏腑辨证心脏养心,清心,泻心火肺宣肺、温肺、清肺、润肺大肠通肠(便)、润肠、滑肠、涩肠脾脏补脾、健脾、温脾、运脾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相对应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针对卫气营血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针对三焦辨证三焦辨证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利下焦湿热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因功效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病证功效营血辨证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对现代病症功效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考点四中药主治病证—简称主治分类特点实例病名类以疾病的名称表述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证名类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使用最多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症状名类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使用最少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借用西医学的病症胃下垂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五液体辅料及作用辅料作用代表药材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黄连、大黄、当归、白芍、续断、丹参、川芎、蕲蛇、黄芩醋引药入肝,理气、止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促进有效成分煎出延胡索、甘遂、商陆、大蓟、芫花、三棱、乳香、没药、香附、柴胡蜂蜜补中润燥止咳,解毒,矫味矫臭,调和药性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黄芪、枇杷叶盐水引药入肾,引药下行、强筋骨,软坚散结,解毒,防腐,并能矫味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泽泻、车前子、乳香、沙苑子姜汁发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开痰,减毒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麻油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使药物质地酥脆、利于粉碎蛤蚧、三七、淫羊藿、马钱子米泔水、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白矾溶液、胆汁、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考点六固体辅料作用和代表药材辅料作用代表药材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党参、斑蝥、红娘子麦麸和中益脾、缓和药物的燥性、除去不良气味枳壳、苍术、僵蚕、白术、山药、泽泻、六神曲灶心土入脾,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白术、山药、当归、白芍蛤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阿胶河砂作为中间传热体,使坚韧的药物便于粉碎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狗脊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暑解毒水蛭、刺猬皮、鱼鳔胶考点七七情配伍七情定义举例应用原则单行单味药发挥预期治疗效果独参汤据情酌选相须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石膏+知母;麻黄+桂枝增效,充分利用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黄芪+茯苓、枸杞子+菊花;黄连+木香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人参恶莱菔子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考点八方剂与治法-组方原则君药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不可缺少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治疗兼病或兼证佐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使药引经药使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九中药化学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方法名称优点缺点浸渍法(冷)(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适用于提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1)提取率低(2)提取时间长(3)以水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容易发霉渗漉法(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1)溶剂消耗量大(2)费时长煎煮法适合对热稳定物质提取溶剂只能用水回流提取法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后者用到索氏提取器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不改变成分的化学结构超临界流体萃取CO2多用于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尤其适用于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挥发油升华法用于提取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樟脑,咖啡因考点十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结构研究方法作用1.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2.红外光谱(IR)确定官能团的种类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确定共轭体系4.核磁共振谱(NM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化学位移+耦合常数氢核磁共振碳谱(13C-NMR,DEPT)化学位移碳考点十一影响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②胃排空速率③其他药物因素①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通常脂溶性大的药物和未解离的分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②药物的溶出速度剂型因素①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②剂型: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口服制剂: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201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赤小豆
赤小豆(《本经》)【异名】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①赤小豆,又名:猪肝赤(《本经逢原》),杜赤豆(《本草便读》),米赤豆、茅柴赤、米赤。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
茎长可达1.8米,密被倒毛。
3出复叶,叶柄长8~16厘米;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疏毛,纸质,脉3出,具柄。
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毫米,具毛;花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两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
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枚,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
花期5~8月。
果期8~9月。
栽培或野生。
分布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
②赤豆,又名:红饭豆(《增订伪药条辨》)。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厘米。
茎上有硬毛。
3出复叶;托叶线形,被白色长柔毛;小叶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极浅3裂,两面被疏长毛。
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端;蝶形花,形与上种相同;荚果扁圆筒状,于种子间收缩,无毛;种子6~10粒,暗红色,矩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种脐不凹。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以上两种植物的叶(赤小豆叶)、花(赤小豆花)及发芽的种子(赤小豆芽)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①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3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药物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称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面。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而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前者即中药的作用、功效或功能。
后者包括毒性作用和副作用等。
考点:中药性能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与性状的区别。
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含义: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2.药性的确定: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
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3.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程度上,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4.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凉血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补阴,温经等作用。
5.“平性”的含义: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
但实际上仍有偏寒偏热的区别,并没有超过四气的范围。
6.临床指导意义①根据病症的寒热选择性地应用药物,治热病用寒药。
如治气分高热,用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用性热的附子、干姜等。
②据病症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用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病而定。
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考点:四气的含义,确定的依据。
重点关注药物四气所示的作用,及指导意义。
第二节五味1.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2.确定依据:系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
所以“味”实际上是药物本身的真实滋味和药物作用的标志。
以口尝定药味是基本的,但最终是根据临床治疗作用来定的。
3.五味的作用:辛,能散、能行。
201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五加皮(祛风湿药)
【性味与归经】辛、苦。
温。
归肝,肾经。
【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五加皮、南五加皮(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五加皮辛苦而温,能入肝肾,既能祛风除湿,风湿除则痹痛自止,又能补益肝肾,肝肾壮则筋骨自健,故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者,咸持为要药。
且能利水消肿,以治小便不利,然必须与利水消肿药配用,方能奏效焉。
2.五加皮有南北两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一般认为其补肝肾作用为佳;北五加又称香五加,为梦摩科??柳的根皮,止痛能力较佳,且有强心之效,可治心脏病水肿,然具毒性,不宜过量久服。
现上海地区市售者,为香五加应于重视。
3.桑寄生与五加皮均能祛风湿、补肝肾,然桑寄生主要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之症,且可治年老体弱,经带之腰膝酸痛者,还有安胎作用。
五加皮则祛除风湿作用较佳,用于痹痛日久,肝肾不足者,需配合应用,且有利水消肿之功。
【方剂举例】五加皮酒(《圣惠方》):五加皮、熟地黄、丹参、杜仲、蛇床子、干姜、地骨皮、天门冬、钟乳石。
治小便余沥,妇人阴冷,腰膝时痛及瘫痪拘挛等症。
【文献摘要】《本草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本草求真》:「脚气之病......服此辛苦而温,辛则气顺而化痰,苦则坚骨而益精,温则祛风而胜湿,凡肌肤之瘀血,筋骨之风邪,靡不因此而治。
」。
201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沉香(理气药)
沉香【药用】瑞香科乔木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及白木香A.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降气止呕,温肾纳气,行气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呕吐呃逆。
沉香质重沉降,功能温中降逆,可用于脾胃虚寒、呕吐呃逆之症常配合陈皮、半夏等药同用。
2.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
沉香性温达肾,又能温肾助阳,对下元虚冷、肾不纳气的虚喘,疗效颇佳,可与附子、补骨脂、五味子等同用。
3.用于胸腹胀痛。
沉香芳香辛散,温通祛寒,能行气止痛,常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可配合木香、乌药、槟榔等同用。
【处方用名】沉香、海南沉(劈开,打成丝条用)、沉香粉(研成细粉)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分至一钱,入煎应后下。
研末冲服,每次0.5--1g。
亦可用原药磨汁服。
【按语】沉香,能沉于水,而气味芳香,故以为名。
味苦质重,药性沉降,功能降逆以止呃,纳肾而平喘;辛香而温,又善行通,故尚能温中以散寒,行气以止痛。
【方剂举例】沉香坠痰丸(《证治准绳》):沉香、木香、青皮、半夏、槟榔。
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
沉香四磨汤(《卫生家宝》):沉香、乌药、木香、槟榔。
治冷气攻冲,心腹作痛。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与味相关的特性。
除此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酸、苦、甘、辛、咸是与五行、五脏相配属的主要药味,所以一般称为五味。
1.辛能行、能散。
能行是指辛味药物能促进气血流通,也就是行气消滞、活血化瘀的作用。
能散是指辛味有发散表邪作用。
表邪即指侵犯人体肌表的六淫之邪。
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辛味膳食原料有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白芷、芥菜、洋葱、韭菜、芫荽等。
2.甘能补、能和、能缓。
能补是指甘味药具有补益作用,能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或扶助人体正气、振奋脏腑功能,或滋补阴血的不足、改善虚弱状况。
能和即“和中、调和诸药”。
能缓指甘味具有缓和毒性、烈性,缓解痉挛、疼痛等作用。
甘味性多腻滞,易助湿碍脾,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即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之品。
甘味膳食原料有刀豆、小蓟、山药、山楂、代代花、玉竹、菜豆、小米、红薯、土豆等。
3.酸能收、能涩。
能收能涩是指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止泻、敛汗、涩精、缩尿、止带、止血等制止人体阴液滑脱的效果,以及敛肺气而止咳嗽、收敛心神而安神等无形的作用。
酸味药具有生津作用,可用于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舌红少苔,或舌苔剥落等症,还可用于津液耗伤、筋脉失养而致的筋脉拘挛、屈伸不利之证。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酸味膳食原料有山楂、马齿苋、乌梅、木瓜、苹果、桃、柚子、草莓、石榴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
能泄即通泄、降泄和清邪。
能燥指燥除湿邪,治疗水湿之证,由于湿症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两类。
能坚用于肾阴亏虚导致的相火亢盛之证。
此处的“坚阴”并不是苦味的直接效应,而是通过苦味的清泻火热作用而达到存阴液的目的。
因苦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
苦寒之药易伤伐脾胃阳气,用量过大,或服用过久,易致脾胃阳虚,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故素体脾虚者亦当慎用。
中药学相关知识点:中药的性能之五味(上)
中药学相关知识点:中药的性能之五味(上)
中药学属于卫生招聘考试常考的内容,帮助大家梳理中药学知识。
中药的性能之五味(上)
1.五味的概念:
指辛、甘、酸、苦、咸五味。
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习称五味。
2.五味的作用及意义:
⑴辛味
能散发散
能行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
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
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
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
⑵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
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
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
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⑶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
能收敛固涩。
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
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
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⑷涩味-能收敛固涩
《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
即涩附于酸之意。
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
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
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是其主要讨论的内容。
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内经》《本经》中。
《内经》对五味的作用、阴阳五行属性及应用都做了系统的论述。
《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效用的本草编写先例,从而为五味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健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
然而和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
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
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
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用的'味',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
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
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中药学五味的功能主治是指
中药学五味的功能主治是指一、五味的定义和特点中药学中的五味是指苦、辛、甘、酸、咸五种味道。
每种味道都有其独特的气味、口感和功能主治。
1. 苦味苦味的气味较为明显,口感较为浓烈。
苦味中药常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治疗热性病症,如高烧、感冒等。
常见的苦味中药有黄连、苦杏仁等。
2. 辛味辛味的气味较为刺激,口感较为辛辣。
辛味中药具有通阳散寒、行气活血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寒凉症状、血液循环不畅等。
常见的辛味中药有生姜、辣椒等。
3. 甘味甘味的气味较为柔和,口感较为甜美。
甘味中药具有滋阴补气、润燥养肺等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燥、口渴等症状。
常见的甘味中药有枸杞子、蜂蜜等。
4. 酸味酸味的气味较为酸涩,口感较为酸爽。
酸味中药常常具有收敛止泻、活血化瘀等作用,适用于治疗腹泻、出血等症状。
常见的酸味中药有石斛、酸枣仁等。
5. 咸味咸味的气味较为咸鲜,口感较为咸涩。
咸味中药具有软坚散结、通利水道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水肿、淋证等症状。
常见的咸味中药有海带、海螺等。
二、五味的功能主治1. 苦味中药的功能主治•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苦杏仁:润肺止咳,解毒消痈。
•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2. 辛味中药的功能主治•生姜:温中散寒,解表散寒。
•辣椒:温阳散寒,活血驱寒。
•草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3. 甘味中药的功能主治•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养肝。
•蜂蜜:润肺止咳,益气生津。
•百合:清热润燥,养心安神。
4. 酸味中药的功能主治•石斛:滋阴清热,养肺生津。
•酸枣仁:润肺化痰,安神益智。
•酸橙皮:健胃消食,燥湿止渴。
5. 咸味中药的功能主治•海带: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海螺:消食化痰,通利水道。
•鲜菱:利水消肿,降低血压。
结语中药学中的五味是中药的重要特征之一,每种味道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主治。
了解五味的特点和功能主治对于学习和应用中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病情和药性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
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污。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
多用以治疗虚汗、进污、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
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至于燥,则用于湿证。
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
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污下作用。
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
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领综合起来看。
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
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
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
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
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每日二药一方香薷(名医别录)药性:辛,微温。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
标题:中药学中的五味理论探析
一、引言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其中,五味理论是中药性能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指导着临床用药的选择与配伍,也对药物的药效产生深远影响。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每一种味都有其特定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指向。
二、五味的概念及其药性特点
1. 酸味:在中药中,酸味药物多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开胃的功效,如五味子、山茱萸等,主要用于治疗虚汗、泄泻、遗精滑泄等症状。
2. 苦味:苦味药物以清热解毒、燥湿坚阴见长,如黄连、黄芩等,常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等病症。
3. 甘味:甘味药物通常具有补益和调和之效,如党参、白术等,能补气养血、健脾和中,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
4. 辛味:辛味药物有发散、行气、活血之功,如桂枝、生姜等,适用于外感风寒、气滞血瘀等病症。
5. 咸味:咸味药物则主要表现为软坚散结、降逆通便的作用,如芒硝、牡蛎等,常用于瘰疬痰核、便秘不通等症状。
三、五味的转化及相须相使
五味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灵活搭配,实现相须相使,增强疗效或减缓副作用。
例如,辛温药物与苦寒药物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既解表又清里的双重效果。
四、结论
五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它是中药性能理论的具体化和实用化。
深入理解和掌握五味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中药,提高临床疗效,也为现代中药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标题:中药学中的五味概念探析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体系中,药物的“五味”理论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传统中医对药物味道与其治疗功效之间关系的独特认知,还深入揭示了药物作用于人体脏腑经络进而调整机体功能的内在规律。
五味的概念起源于古人通过口尝药物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观察得出的经验总结,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 一、五味的基本定义与特性1. **辛味**:辛味药物通常具有发散、行气、活血之效,如桂枝、生姜等,其主要活性成分多含有挥发油,能促进气血循环,解表散寒,助阳发汗。
2. **甘味**:甘味药以补益和调和为主,如黄芪、党参等,它们往往富含糖类等营养物质,有滋补强壮、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
3. **酸味**: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如五味子、乌梅等,多含有机酸,有助于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
4. **苦味**:苦味药物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降逆止呕,例如黄连、龙胆草等,这些药物常含有生物碱、苷类或苦味质等成分,能够清除内热邪气。
5. **咸味**:咸味药物具备软坚散结、润下通便的效果,如芒硝、海藻等,咸味药物可引导药物下行,对于瘰疬痰核以及便秘等症状有一定治疗作用。
### 二、淡味与涩味除传统的五味之外,中药学还包括淡味和涩味:- **淡味**:淡味药物口感清淡,主渗湿利尿,如薏苡仁、茯苓等,适用于水湿停滞导致的各种病症。
- **涩味**:涩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的功能,用于止汗、止泻、止血等,如赤石脂、五倍子等,在临床上对于各种滑脱不禁的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三、五味与脏腑的关系《灵枢经》中进一步阐述了五味入五脏的原理,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这不仅是药物归经理论的基础,也是饮食养生的重要依据,表明不同味道的药物或食物可以有针对性地滋养对应的脏腑器官。
综上所述,中药五味理论是指导临床用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中医药学独特的辨证施治思想和整体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味理论正不断得到科学实证的支持与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五味
一、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二、确定依据
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黄连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
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药多咸味。
于是,在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物的效用时,便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与口尝味无关系。
如葛根,临床证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发表透疹,用口尝所得甘味只能解释归纳其生津止渴作用,而发表透疹则难以归纳解释,故又据发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则,再赋予其辛味。
如此,葛根的药味不只是甘,而且有辛。
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医药学家逐步认识到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五味是药物对人体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各具体味对人体的效用分述如下。
(一)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二)甘
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
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三)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四)苦
能泄、能燥、能坚。
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
二指苦能降泄,如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代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
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
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
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五)成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
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六)涩
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乌贼骨等,均具涩味。
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七)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湿的藿香、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的佩兰等,均具芳香味。
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之列,有的也标上辛味,称为辛香之气。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一)意义
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如紫苏与薄荷虽均味辛而能发散表邪,但紫苏性温而发散风寒,薄荷性凉而发散风热;黄芪与石斛虽均味甘而能补虚,但黄芪性温而善补气升阳,石斛性微寒则善清热养阴。
(二)原则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三)规律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四)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概之有二: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
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
有时气味也有主次之别,如黄芪与锁阳虽均为甘温,但黄芪以甘为主则补气,锁阳以温为主则助阳。
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
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