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秋水》课件 (4)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PPT 20.秋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PPT 20.秋水

2、名词,开始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 自喜?
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
3、河伯为何自认会“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睹子之难穷,深感目光短浅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寓意: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谦受益,满遭损 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5、自大源于无知 6、知耻近乎勇 7、有比较才有鉴别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 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 “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 叹”。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 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 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 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庄子所著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
主》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螂挡 车”“庖丁解牛”“东施效颦”等,至今为人称引。 庄子既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 家。
重要词语:
⑴百川灌(于)河 注入黄河
⑵泾流之大 助词,的
⑶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词,表 停顿,不译
⑷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认为…是…
⑸东面而视 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⑹不见水端 尽头
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 掉转 面部
⑻野语有之曰 代词,这样
⑼以为莫己若者 没有谁/比得上

语文版语文九上《秋水》课件

语文版语文九上《秋水》课件

《语文版语文九上《秋水》课件》xx年xx月xx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及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目录01教材分析本课件涵盖了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秋水》这一课文的全部内容,包括生字词、句子理解、主旨概括和拓展延伸等。

教学内容《秋水》是一篇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之一。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材地位教材内容与地位教材特点与目标•教材特点:《秋水》这篇课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气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它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简练流畅,文字优美,富于感染力;•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递出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理解课文中句子的含义和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重点本课件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秋水》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段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本课件的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达的独特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观。

教材重点与难点02学情分析初中生思维特点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图像来理解抽象概念。

认知能力差异学生之间存在认知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理解能力较弱。

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技能。

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作品,具备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还需要加强对于古代文化和语言表达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经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积极主动初中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喜欢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学生更喜欢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学习经验。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20课秋水(共31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20课秋水(共31张PPT)

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鲲化为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逍遥游》
庄子之文想象奇特,文风 瑰丽,睿智深刻,对后世散文 的影响很大。他是一个寓言大 家,擅长借寓言故事来说理, 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如:庄 周买水、庄子梦蝶、庖丁解牛、 邯郸学步、井底之蛙等脍炙人 口。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 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 的性质,用假托的短小 精悍的故事或拟人手法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言近而旨远。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应翻译成“……被……”的句式)
《秋水》译文
秋汛随着季节来到了,众多河流的水灌入黄河。 (黄河)直流的水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白茫茫一 片),(隔着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在这种 情况下,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 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 脸朝东眺望,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河伯才 转过脸来,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听到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 就是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 浅,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 到了您的广阔无边,如果我不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之人所耻笑。”
旋其面目
(面孔)
望洋向若而叹曰
(抬头仰望的样子)
成语:望洋兴叹
——现在用来比喻想做某事而能力不足,无可 奈何。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认为……少;认为……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得大道的人,今多指慷慨,不吝啬) 成语:贻笑大方——被内行取笑。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3A20.秋水(共26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3A20.秋水(共26张PPT)

讲授新课
主题探究 1.文章主旨是什么?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见识是有限的,大小 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讲授新课
主题探究 2.怎样理解河伯对海神那番感叹?
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了河伯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这 点难能可贵。人难免会犯错误(对自身的认识过高),贵 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 的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
讲授新课
疏通词义
2.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于是:古义:在这个时候 段紧接着前一段。
面目:古义:面孔
今义:连词,表示这一 今义:面貌 )
讲授新课
疏通词义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古义:大道 今义:对财务不计较,言谈举 止 自然。)
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 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讲授新课
分析情感 河伯的情感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用文章中的话回答)
望洋兴叹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欣然自喜
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讲授新课
本文引出的成语及其释义? 望洋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 要做一件事因力量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 现在用来比喻让内行人见笑。
九年级语文(YW)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20. 秋 水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出现了许多位思想家,他们为中 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教学课件(36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教学课件(36张PPT)
• 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 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 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 的形象结合起来,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 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 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 寓言很多,这些寓言故事,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富有诗意,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所”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
表示假设,译为: “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 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闻道百
倒装 以为莫己若 句式 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 1、理解寓意。 •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 最初骄傲自大,后来知错能改,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知识 见解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 笑大方。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黄河:不辨牛马 (雄壮开阔)
对 比
北海:不见水端 (辽阔无边)
黄河与北海之比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来自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反馈练习
• 【练习解答】 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 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 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 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 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秋水》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上)

《秋水》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上)

面目: 古义:脸。 今义:相貌。
大方: 古义: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通假字
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
区别
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秋水时至: 时,随着时令,名为状。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美,美景,形为名。 顺流而东行: 东, 向东,名为状。 东面而视: 面, 面对,名为动。 少仲尼之闻,而轻 少,小看,意动; 伯夷之义者: 轻,轻视,意动。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 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 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 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 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他对当时地主阶级及其意识形态(主要是封建 社会礼教和道德观)的批判,有往往成为 后世文人反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的武器。
5、选出对本文点评不够正确的一项( D )
A 河伯取得了一点成就就得意洋洋,狂妄自 大,主要原因是他的见闻太狭窄。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切忌 自高自大,否则难免贻笑大方。
C 河伯前后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鲜明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可喜的,值得肯定。
D 河伯是被作者批评和嘲讽的对象,他必将 被得大道的人长久耻笑。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
1、闻道百 定语后置 2、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3、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判断句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固定结构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 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 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连词。常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

秋水全文ppt课件

秋水全文ppt课件

秋水原文的作者
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 人,思想家、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写作风格
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富 有诗意。
作品影响
对后世文学、哲学、艺术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秋水原文的主题
主题概述
以秋水为引子,探讨了人与自然 的关系、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等
哲学问题。
主要观点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 无为而治”,认为人的生命意义在 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秋水原文的情感表达丰富,通过 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表达 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秋水原文的修辞手法
排比
秋水原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修辞手 法,通过连续的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 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 力。
对仗
借代
秋水原文中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语言更加含蓄、 深刻。
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是社会进步 的动力。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 们应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共
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4
秋水全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秋水全文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启示一:珍惜自然与生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秋水全文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可贵,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化等多个领域。
秋水全文的评价与争议
秋水全文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 有人对其风格和思想内涵持不同意见。
对于秋水全文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不能简单地以 好或坏来评价。
秋水全文的争议之处主要集中在它的文学风格、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 影响等方面。这些争议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促进了文 学的发展和进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秋水 (共23张PPT)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秋水 (共23张PPT)

说明个人的( 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
( 骄傲自满 ),就难免会( 贻笑大方 )。
理解课文的寓意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 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 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 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 有许多不足。
因为,在无限广
大的宇宙中,个人的 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
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 1.文章为了彰显人物的个性,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神态、动作对比。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时的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出
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对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
而第二次体现
自大,结果是“见笑
于大方之家”,自高 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 的认识,导致错误的 做法,甚至引起他人
的是河 伯 虚心认错
的态度,知耻的精 神风貌,这使河伯 在认识 上 达到了一 种升华,实现了从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常用作连词,表示后一 段紧接着前一段。)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古义:面向东。今义:方位词,东边。)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大道。今义:不小气。)
理解词语的意思
(1)百川灌河 (注入黄河)
(2)泾流之大 (代词,这样)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词,表、停顿,不译)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 (5)东面而视 (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 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识 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 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 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不 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秋水》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秋水》课件 语文版

9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2021/6/7
10
2021/6/7
1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 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
2021/6/7
29
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千金重礼,想 聘他为相。庄子在濮水河边垂钓,他对楚国的使臣 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 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 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 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
17
四、特殊句式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判断句、倒装句) 也
2、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句)
3、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固定句 不是…那就…)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固定句 认为…是…)
2021/6/7
18
Hale Waihona Puke 2021/6/72021/6/7
20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2021/6/7
21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 海后自叹不如。

优质课2019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20 秋水 (共26张PPT)

优质课2019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20  秋水 (共26张PPT)

庄子思想
背景介绍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 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背景介绍
文章出处:本篇文章节选自 《庄子· 外篇》 中《秋水》篇的前 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 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 就难免贻笑大方。
背景介绍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 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 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 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 著。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 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 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 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彩和浓郁的诗意。
文学常识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整体感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 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重要词语: ⑴百川灌(于)河 ⑵泾流之大 ⑶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⑷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⑸东面而视 注入黄河
助词,的
语气词,表 停顿,不译 认为…是…
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⑹不见水端
尽头
才 掉转 面部
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⑻野语有之曰
⑼以为莫己若者 ⑽我之谓也
代词,这样பைடு நூலகம்
没有谁/比得上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况且、再说 曾经听过 见闻、学识

九年级语文 秋水课件上课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 秋水课件上课课件 语文版
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 俗气。
H
9
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H
10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 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 意动用法,以……为少, 以……为轻。
H
11
特殊 句式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骄虚傲心使使






H
1
秋水
《庄子》
H
2
学习目的:
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 戒骄傲 4、。背诵全文。
H
3
文章出处
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外篇》中 《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 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 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5、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H
7
古今异义:至于北海 百川灌河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至于: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或表示另提一事。
河: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 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H
8
面目: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 状,相貌。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 大方: 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
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 后学之手。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
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
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
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
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H
6
题:
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见笑大方: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 (贻笑大方)
随堂检测
一、根据提示,回忆课文: 1、从正面描写黄河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2、运用侧面描写突显黄河水势的句子是: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表现河伯骄傲自满的心情的句子是: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引用野语,说明自己狂妄自大的句子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5、成语“贻笑大方”的出处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二)探究性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 海后自叹不如。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通篇设喻说理。用河神见海 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 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 “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 叹”。
《秋水》中的成语
•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 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 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 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结构分析

认识
——自大

——自叹
北海 壮阔
“不辩 黄河 牛马” 开阔
神情 结果“欣然 自喜”Fra bibliotek骄傲 自满
对 比
“不见 水端”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贻笑 狂妄 大方” 盲目
“美尽 踌躇 在己” 满志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 明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大小 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 闻见而骄傲自大。
《秋水》
庄子
寓 言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 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 人。
井底之蛙该怎么做呢?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冰心《春水》
学会比较和反思, 给自己更宽广的 心胸。
(一) 庄子
• • • • • 约公元前369一前286 名周,宋国蒙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哲学家、散文家 。 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 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 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