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立和统一的规律认识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又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该原理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事物的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从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得出的。
事物内部的对立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体现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性和相互联系性。
对立统一规律适用于各个领域,如自然界、社会领域、思维领域等。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诸多对立的现象,如生与死、运动与静止、热与冷等。
在社会领域中,社会的发展常常是由对立的阶级和矛盾推动的。
在思维领域中,思维的发展也是由对立的概念和观念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
对立统一是一种普遍规律,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事物向更高级形态转化的重要原则。
兽医药理学中的辩证法浅谈——对立统一规律

、
矛盾 的同一性
莫西林 、氨苄西林 等与 B 一 内酰胺酶抑 制剂克拉维 酸或
舒 巴坦合用 , 磺胺药 与 T M P合 用 , 大 观霉 素和林可 霉素 合用 等 , 可产 生协同作用 , 提高疗效 。 这是矛盾的同一性 所在 ; 但 有 的联 合应用 会产生 拮抗作 用 , 表 现为药 物作
用 的减弱或毒性 的增加 。例 如 : 青霉素与氯霉素 和 四环
任何矛盾 的双方 始终存在着既互 相斗争 , 又互 相同
一
的关系。 ( 一) 药物一机体
一
药物 与机体之 间是相 互作用 和相 互依 存 的矛盾统 体, 药理作用 的产 生 , 是药物和机体 相互作用 的结果 ,
素合 用 , 会影 响相互 的抗菌作用 。
廖 素
2 0 1 4 年 2 月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i t o n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兽医药理学中的辩证法浅谈
— —
对立统 一规律
郝 雪琴 孔 涛 周变华
4 7 1 0 0 3 )
赵振 升
王国永
( 河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 学院,病 原体与 动物机体 彼此既 相互 联系又相互独立三对矛盾 。 药物对病原体有杀灭抑制作 用, 病原体对药物发生反作用 , 产生耐药性 。
( 三) 联合 用药
不同的药物之 间也存在 着联系 , 联合应用 时会产生
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 有的抗 菌药物之间联合应用可 以 扩大抗 菌范围 , 增强抗菌效果 , 如: B 一 内酰胺类抗生 素阿
彦 素
与弊 , 充分发 挥药物 防治动 物疾病 、 提 高动物 生产 性能 的作用 ,同时采取相应 措施 避免 或减少 不 良反应 的发 生, 达到合理用药 的 目的。
谈谈辩证法问题浅谈

《谈谈辩证法问题》浅谈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列宁同志开篇便指出辩证法的实质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然后就唯物辩证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面的同一,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
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
正确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着重于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
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首先,列宁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
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
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
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
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
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
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
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我认为列宁在这里已经明确地指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内部存在着矛盾双方的一个对立统一体,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而辩证法则是人们对于这个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
对立统一规律教案资料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矛盾: 每当我们说到矛盾,大
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韩非 的那个关于矛盾的寓言 故事。然而,韩非所说 的还只是人们思维中的 逻辑矛盾,并不是唯物 辩证法中的辩证矛盾。 那么,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又是什么呢?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 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 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问题:哪些成语俗语能体现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互相转换?
例:置之死地而后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福祸相依
(二)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关系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矛盾动力原理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 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 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
(三)矛盾动力原理
3.矛盾动力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正确理解矛盾与和谐的关系。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 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 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 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 会结果。 4.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第二位原因,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原理意义:这一原理是我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 基础。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10701112 李冬娴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本文努力从这三大规律角度来探究唯物辩证法,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具体阐述。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根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近代德国哲学家G.W.F.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和吸取了哲学史上特别是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深入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述。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
论对立与统一规律

论对立与统一规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基本内容一、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三、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四、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基本实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联系实际)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
及联系实际)
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联系实际的特点如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另一个方面产生影响。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
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元素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统一体。
这种转化是一种辩证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可以采取辩证法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转化等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4. 对立统一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存在于哲学上,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样,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地形、气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并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思与重建——论应以“对立面的统一”为名

2016“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思与重建———论应以“对立面的统一”为名宋洪云*【内容提要】理论界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是从列宁的“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直接提炼而来。
但两者从语法结构到语义都有差异,对立面的统一规律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本规律的认识更为一致。
重回对立面的统一规律之名,需要对规律内涵做出三方面的正确理解:同一性的相对性,对立面的统一是发展,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以此才能澄清对这一规律的误解,把辩证法聚焦在矛盾的对立面的统一。
对立面的统一是世界潮流,在“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现实中得到充分体现,此规律将进一步夯实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
对立面的统一规律凸显的和谐与融合维度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相合,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两者的融合互动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同一性和谐融合一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思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①,*①宋洪云,北京物资学院法政系副教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08页。
*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就是思维的感性的存在,语言是什么样子,思想就是什么样子,语言就是直接现实的思想,语言与思想高度一致。
任何思想的表达和传播都要借助语言,所以用语要慎重和准确。
(一)对立面的统一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之名的由来列宁在1914年9 12月所写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首次提到对立面的统一学说。
他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
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①之后,列宁前后两次提到了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
他在1915年写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指出,“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②(这也是毛泽东把这一规律命名为矛盾的法则的出处),“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这个实质”③,这个实质就是辩证法的实质。
此后,在同年所写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他又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④,再一次确认了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立和统一的规律认识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其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
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
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因此,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
重要的。
书上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
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两
者之间相互连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
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
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
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爱因斯坦创立的光量子学说一发表,就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位朋友问他:“光究竟是什么?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
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有是不连续。
自然界喜欢矛盾。
”爱因斯坦是这样回答他朋友的。
他给光下
的定义正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还例如,南朝梁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一诗中曾写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诗人描写林静,不直接从“静”入手,而是从其反面“噪”下笔,用蝉的噪声反衬林之静;描写山幽,不直接从“幽”入手,而是从其反面“鸣”下笔,有鸟的鸣叫反衬山之幽。
噪与静、鸣与幽形成鲜明的对比,又构成和谐
的统一,意境高远,富含哲理。
若用“寂静无声”“了无人迹”等词语来描写林静山幽,则过于直白,毫
无诗意可言。
由此可见,在实际生活中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
矛盾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性质。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而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故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统
一辩证的关系。
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坊,给乡亲们染布。
巴依见大家都夸阿凡提的布染得好,十分妒嫉 ,想要刁难他一下。
一天,巴依挟着一匹布,来找阿凡提:"听说你的布染得好,能不能给我染一染?""你要什么颜色?"阿凡提问道。
"我要染这样一种颜色,它不是红的,不是绿的,不是黄的,也不是蓝的,不是紫的,不是黑的,连白的也不是......不知道这种颜色你能不能染?"巴依洋洋自得地说道。
"当然能染,染完后保你满意。
""什么?你能染?那好。
我取布的日期是哪一天呢?""日期嘛!"阿凡提微微一笑,顺手把布扔到柜里。
“不是礼拜一,不是礼拜二,不是礼拜三,不是礼拜......更不是礼拜日。
我的巴依,到了那一天,你就来取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告诉我们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
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巴依为了为难阿凡提 , 有意将颜色 ( 普遍性 ) 与具体的红、绿、黄、蓝、紫、黑、白( 特殊性 ) 割裂 , 须知这种离开具体的抽象颜色是染不出来的。
阿凡提以其人之道 , 还治其人之身 , 以割裂日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方法白白地扣下了一匹布。
巴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总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解决问题。
2011/12/5
李姝昕
201011030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