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教案
荒地教案[新]
荒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荒地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荒地的成因和分类;3.了解荒地的治理和利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荒地的概念和特征荒地是指土地上长期无法进行农业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土地。
荒地的特征包括土地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等。
2. 荒地的成因和分类荒地的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伐等。
荒地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沙漠化荒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土地上植被稀疏,沙尘暴频繁;2.石漠化荒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土地上石头和石块较多,植被稀疏;3.盐碱化荒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盐碱地区,土地上盐碱含量较高,植被稀疏;4.裸土化荒地: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区,土地上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3. 荒地的治理和利用方法荒地的治理和利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2.沙漠治理:通过人工种植草木、建设防风林等方式,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沙漠环境;3.盐碱地改良:通过施肥、灌溉、排水等方式,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4.荒地开发:通过开发旅游、养殖、种植等产业,可以利用荒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情况、提问情况、讨论情况等;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3.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荒地治理与利用》;2.课件:荒地的概念和特征、荒地的成因和分类、荒地的治理和利用方法等;3.案例: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改良、荒地开发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授课时间荒地的概念和特征1课时荒地的成因和分类2课时3课时荒地的治理和利用方法案例分析2课时总结与评估1课时七、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但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2.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多样,但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3.教学资源的利用: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利用充分,但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完善。
《荒地》的教案设计
《荒地》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荒地》的主题和背景。
激发学生对《荒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荒地的图片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荒地的意义。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荒地的了解和经验。
1.3 教学内容展示荒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荒地的特征。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荒地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分享一些关于荒地的基本知识,如荒地的定义和分类。
1.4 教学活动展示荒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荒地的特征。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荒地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荒地的了解和经验。
1.5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张荒地的图片,写一段关于荒地的描述和感受。
第二章:荒地的形成和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荒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了解荒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荒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荒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3 教学内容讲解荒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分析荒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如水源污染、土地退化等。
2.4 教学活动讲解荒地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荒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荒地形成原因和过程的短文。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荒地对环境和经济影响的短文。
第三章:荒地的保护和治理3.1 教学目标了解荒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荒地治理的原理和技术。
3.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荒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荒地治理的原理和技术。
3.3 教学内容讲解荒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植被恢复、禁止乱砍滥伐等。
分析荒地治理的原理和技术,如土地改良、水资源管理等。
讲解荒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植被恢复、禁止乱砍滥伐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荒地治理的原理和技术,并提出实施方案。
3.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荒地保护意义和方法的短文。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荒地治理原理和技术的短文。
开垦荒地教案
开垦荒地教案教案标题:开垦荒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开垦荒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掌握开垦荒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开垦荒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开垦荒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开垦荒地的工具和设备;4. 开垦荒地的团队合作和分工;5. 开垦荒地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介绍开垦荒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开垦荒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土地准备、播种、灌溉、施肥和除草等。
示范演示: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开垦荒地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锄头、犁、播种机等。
小组合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开垦一块荒地。
鼓励学生合作、分工,共同完成开垦荒地的任务。
实践活动:5.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实际开垦荒地。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结反思:6. 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发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开垦荒地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与展望:7.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同时,展望开垦荒地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介绍开垦荒地的材料;2. 开垦荒地的工具和设备;3. 实践活动所需的土地和种子等材料。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活动和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开垦荒地的情境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合作、分工,共同完成开垦荒地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垦荒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种地劳动教案初中
种地劳动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介绍2. 种植技巧教学3. 团队协作实践4. 劳动教育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劳动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种植技巧,包括土地准备、种子选择、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环节。
3. 示范:教师进行种植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植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种植技能。
6. 劳动教育:教师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种植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农业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农田实践基地。
2. 种植工具。
3. 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
4. 教学课件。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种植技巧。
2. 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种地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5.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提高学生的种植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种植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让学生在种地劳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了解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土地。
你们认为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呢?
2.概念解释: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意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3.分类和特点:
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请学生展示图片或图表,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的特点。
4.利用与保护问题:
讨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5.总结与评价: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自己对土地资源的认识程度,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
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小议文。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优质范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2.掌握一些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技能;3.发现和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重要作用;4.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内容;2.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技能;三、教学难点1.完整地了解原始农耕生活;2.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热1.导入:举一些关于原始文化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原始文化;2.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他们自己的任意器物,并解释其用途。
2. 教学内容1.农耕文化的起源:农耕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2.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内容:农耕技术、生活方式、物产等;3.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技能:种植、狩猎、制陶、编织等。
3. 活动1.观察演示:观看视频或照片展示,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真实情况;2.活动探究:学生分组模拟原始农耕生活,体验制作陶器等基础技能的过程;3.分享交流:分享模拟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交流学习体验。
4. 课堂总结1.知识回顾:通过小测验等形式复习课堂所学内容;2.思考提问: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原始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模拟活动成果:包括器物制作、农耕种植等;2.学生的思维能力;3.学生的反思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了解了原始农耕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技能,并且进行了模拟体验,让学生对原始文化产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但是部分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尝试模拟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一步,我将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原始农耕文化。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通用17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通用17篇)二班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了解各种职业。
2.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写写自己喜爱的景物。
3.发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也不同。
4.能以写话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好伴侣。
5.熟记三句关于关心别人的谚语。
6.阅读《一株紫丁香》。
【过程与方法】用同学自己喜爱的方式熟记生字,提倡合作学习,沟通识字的方法;指导同学写字时,老师要板书示范,注意对同学书写习惯的培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关心别人时,自己也会感到欢乐。
2.懂得敬重老师,珍惜老师的劳动。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了解各种职业。
2.熟记三句关于关心别人的谚语。
难点1.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喜爱的景物写下来。
2.通过读句子,理解词语的不同意思。
3.学会写话。
4.阅读《一株紫丁香》,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敬重老师。
教学预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同学:搜集关于关心别人的谚语。
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识记生字,指导同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会说比方句。
3.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二、重点难点重点识记生字。
难点1.会说比方句。
2.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三、提问导入,激发爱好师:友爱的小伴侣们,老师考考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的?由同学的回答,分别出示“工程师、魔术师、营业员、建筑师、饲养员”等词语。
师:对了,这些职业详细是做什么的,你们知道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些职业。
四、识字加油站1.同学自读词语,圈出要求会认的字。
2.同桌互读,尝试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3.老师巡察、指导。
4.指名同学读。
5.老师订正、指导。
“程”是后鼻音,“筑、术、程”都是翘舌音,“饲”的声母是“s”,不是“sh”。
6.“开火车”识字,口头组词。
五、展现台1.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会写字,让同学说一说字的每一部分、每一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机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充分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去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准备:北大荒的前景图、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在你看来,秋天[板书]是个怎样的季节?是啊,大家说得都不错。
可是建国前,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确是这样的:[出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的所见和感受)对呀!一眼望过去,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芜。
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板书](二)指导看图,练习表达。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现在北大荒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出图] 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给时间学生看)喜欢这儿的景色吗?你喜欢这儿的什么?(为什么喜欢?)[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过渡:听了你们说的,我也好喜欢这儿。
同学们,下面,你们最想做什么?(三)初读课文。
[根据学生意愿,老师说:想读书,那就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找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读,尽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倾听。
2、再读。
读得高兴吗?那就让你们再高兴地读一读,你最喜欢北大荒的什么,你就去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待会儿请你正确、流利地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抓紧读吧!3、交流读。
谁第一个来读?4、三读课文。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再小声地读一遍课文,这次读完后,我要提一个问题,你现在一边读一边想我可能提什么问题。
(1)生读,师下位了解学情。
(2)谁来猜?(3)我想问:读了三次课文后,你心里想说什么(4)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看![出图]蓝蓝的天空——小河——原野——(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情感第四次来欣赏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吧![齐读全文]板书设计;天空流云北大荒的秋天小河小鱼真美呀!原野大豆、高粱、榛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充分地读课文,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荒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荒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荒地》是一首充满乐趣的儿童诗。
它把一个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文字,以儿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诗中主要讲了几种小动物为在一块地上种什么争来争去,大家只说不做,结果那块地仍然荒着的事,告诉学生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荒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荒地》原文屋子后面有块地,大家商量种东西。
公鸡说:“种高粱。
”鸭子说:“种玉米。
”兔子说:“种萝卜。
”猴子说:“种桃子。
”年年月月,争来争去,直到现在,还是荒地。
小学一年级语文《荒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体会本课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
3、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学习本课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儿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和课文插图。
2、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做动物头饰。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质疑导入1、书写课题,谁能说说荒地是什么意思?2、想知道土地荒着的原因吗?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荒地》这首儿歌吧!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儿歌。
2、学生再次读儿歌,从儿歌中勾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生字字音。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注意纠正生字字音。
4、学生自由选择读。
5、老师范读。
6、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儿歌大意1、出示围绕“商量”一词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自由读儿歌。
(1)小动物们商量什么?(2)小动物们各自的意见是什么?(3)小动物们商量的结果如何?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汇报: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读不懂?(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4、学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荒地》教学设计
THANKS
分析荒地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介绍荒地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让学生了解荒地的生态价值。
探讨荒地的治理和利用
讲解荒地的治理方法和利用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荒地资源。
课堂活动
01
02
0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荒地 的治理和利用进行讨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 意见。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环保专家、政府官员、 农民等,从不同角度探讨 荒地的治理和利用。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1 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荒地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 入主题。
提问导入
2
提出一些关于荒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引入课
文。
图片导入
展示一些荒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而引出课文内 容。
课文讲解
讲解荒地的形成原因
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荒地的形成,让学生了解荒地的背景和历史。
创意设计
让学生设计一个荒地治理 和利用的方案,培养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结
总结课文内容
对课文进行总结,回顾荒地的形成、生态系统和治理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 续努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作业评价
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问题与 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测验与考试
通过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荒地 》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 据。
教学反思与改进
总结经验教训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与不足 之处。
推陈出新,创新教案《荒地》教学设计
推陈出新,创新教案-《荒地》教学设计一门好的文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传授基本的文学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思考文学作品所能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心灵震撼。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恐怕是每位文学老师都要面临的难题。
然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更贴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这才是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所应该具有的特点。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所创新设计的荒地》教学案例。
一、针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设计《荒地》是一篇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其主题着重探讨了个人和集体命运的交织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度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只强调小说对于历史事实的还原,而是更注重让学生了解善恶、道德、人性在小说中的体现,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和现实意义。
二、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文学作品的背景仅仅是作为背景而简单地讲解一下。
然而,在本案例教学中,我倡导了与“背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文革时期的普遍情况,向学生阐释作品的内涵和背景相互联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深层意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此外,我还通过展示各种图片、片段、音乐等多种形式传递文革的世界图景,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更加真实有感受的学习情境。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除了理解和感受作品内核之外,我认为作为文学教学,需要更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能力培养。
因此暴露学生于不同思想体系的引领、给出不同主题、赋给不同角色、引导提出新的疑问等方式以保证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为了证明这种思想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实践方法,即“课堂提问模式”,即在开头就展示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在示例讨论之后激发学生的思考。
我也会在教学中强调课堂互动的重要性,通过互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四、多元化的文学表达形式在本案例中,我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文学作品。
除了演讲、讲座外,我们还利用诗、小说、电影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文学表达方式,激发其对文学形式的热情与探索,从而拓展其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思维并开阔其文学道路。
《荒地》的教案设计
《荒地》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阅读《荒地》,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学习《荒地》的背景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课程内容介绍《荒地》的作者,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作者创作《荒地》的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课程内容通过分析《荒地》的文本,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3.2 教学目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环保意识的培养4.1 课程内容通过学习《荒地》,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5.2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5.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文本分析技巧6.1 课程内容学习并运用文本分析技巧,深入解读《荒地》中的象征、隐喻等文学手法,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掌握基本的文本分析技巧,能够独立分析文学作品。
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文本片段,学习并实践象征、隐喻等分析技巧。
第七章:文学作品与环保主题7.1 课程内容探讨《荒地》中的环保主题,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思考。
幼儿园中班农耕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农耕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
(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
(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
们植物爱的是土壤。
)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探知挖土游戏教案
探知挖土游戏教案挖土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挖土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挖土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难点,学生如何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三、教学准备。
1. 游戏设备,挖土游戏的软件或实体游戏板;2. 教学材料,挖土游戏的规则说明书;3. 教学环境,教室或游戏室。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挖土游戏的背景和基本规则,激发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挖土游戏的规则,包括游戏的目标、操作方法、游戏道具的使用等。
3. 分组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队长。
队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游戏策略。
4. 游戏实践。
学生按照规则开始进行挖土游戏,通过挖掘土地、建造设施等方式获取游戏积分。
5. 游戏总结。
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游戏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游戏体会和策略。
6. 游戏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
五、教学反思。
挖土游戏是一款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团队游戏,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游戏的规则和操作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在游戏中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挖土游戏教案的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挑战自我,破茧成蝶《荒地》教案研究
挑战自我,破茧成蝶《荒地》教案研究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荒地》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把握小说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理解小说主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 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荒地》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分析小说的开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第三章: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4. 第四章: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5. 第五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细读小说,关注细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看法。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荒地》小说的题目,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第六章教案【教学内容】分析主人公在荒地生活的挑战与困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和勇气。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主人公在荒地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
【教学评估】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主题的理解深度。
小组报告:小组需提交一份关于主人公应对困境的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第七章教案【教学内容】探讨主人公在荒地发现资源的过程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资源的发现对主人公心态的改变。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析主人公发现资源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发现对主人公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主人公,通过情景模拟来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农场室外拓展游戏教案中班
农场室外拓展游戏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场生活和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能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农场生活和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农场室外场地。
2. 多种不同的农作物模型或图片。
3. 游戏道具:绳子、铁桶、木板等。
4. 安全保障措施。
五、教学过程1. 游戏一:农作物拾取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固定的农作物区域,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区域内的农作物(模型或图片)拾取到指定的地点,使用绳子、铁桶等道具协助拾取。
要求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协调动作,完成任务。
2. 游戏二:农作物分类将不同的农作物模型或图片混合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将其分类整理,比如水果、蔬菜、谷物等。
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类整理,并做简单的报告。
3. 游戏三:农场障碍赛跑在场地中设置一些障碍物,比如木板、铁桶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形式穿越这些障碍物,要求全员都通过才算完成。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克服障碍。
4. 游戏四:农场团队拔河将学生分为两个团队,要求他们在规定的区域进行拔河比赛。
比赛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发挥力量,争取取得胜利。
5. 游戏五:农场任务接力设计一些农场生活中常见的任务,比如播种、浇水、收割等,将这些任务设置成接力赛。
每个小组需要按顺序完成这些任务,要求全员都参与其中。
六、教学总结通过这些农场室外拓展游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农场生活和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体能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农场生活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业的尊重。
《荒地》的教案设计
《荒地》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荒地》,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了解荒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1.3 教学重难点荒地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第二章:荒地的定义和特点2.1 教学内容荒地的定义荒地的特点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荒地的定义和特点。
2.3 教学步骤介绍荒地的定义分析荒地的特点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荒地的理解2.4 作业布置调查身边的荒地,了解其现状第三章: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3.1 教学内容大自然的美景荒地的独特魅力3.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3 教学步骤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荒地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3.4 作业布置拍摄身边的自然美景,分享到班级群绘制一幅荒地美景画第四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4.1 教学内容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保护荒地的行动4.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4.3 教学步骤讨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保护荒地的行动策略学生分组实施环保行动4.4 作业布置制定个人环保计划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课程收获反思个人行动5.2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5.3 教学步骤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5.4 作业布置完成课程总结反思文章提交环保行动成果报告第六章:荒地的生态价值6.1 教学内容荒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6.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荒地的生态价值。
6.3 教学步骤分析荒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讨论荒地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研究荒地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6.4 作业布置搜集有关荒地生态价值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报告。
第七章:荒地保护的重要性7.1 教学内容荒地破坏的原因荒地保护的紧迫性7.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荒地保护的重要性。
中班其他教案:荒地变绿洲
中班其他教案:荒地变绿洲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完成种植绿植的基本操作。
2.通过观察绿植生长的过程,了解绿植生长的基本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给幼儿讲解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和发芽生长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常见的绿植种类以及其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3.小组合作,完成荒地变绿洲的实验活动。
三、教学重点1.告知幼儿植物种子在土壤、水、阳光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发芽生长。
2.引导幼儿了解绿植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注重采购绿植种子和肥料等相关工具。
2.准备好绿植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和阳光。
五、教学过程1. 植物种子的构造和发芽生长的过程•教师通过图例的形式,讲解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和发芽生长的过程。
•教师将不同阶段的种子、芽和成长起来的植物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亲手触摸和指认。
2. 常见绿植的种类、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教师与幼儿讨论在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绿植种类,如葵花、向日葵等。
•引导幼儿描述不同绿植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例如有些绿植需要阳光充足,有些绿植生长需要湿润的土壤。
•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种植绿植。
3. 完成荒地变绿洲的实验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块荒地和一些绿植种子。
•首先幼儿需要清除荒地的杂草和垃圾。
•接着幼儿在荒地上划出区域并按照不同绿植种类的要求进行种植。
•安排幼儿对绿植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4. 活动分享和总结•每组幼儿将自己栽种的绿植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教师带领全班进行活动总结,让幼儿讲解绿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成果1.幼儿能够正确描述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和发芽生长的过程。
2.幼儿能够描述不同绿植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
3.幼儿能够掌握种植绿植的基本操作。
4.幼儿了解绿植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设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图解法、讨论法、体验法和小组合作、活动分享等,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荒废的农村幼儿园教案
荒废的农村幼儿园教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导致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幼儿园作为最基层的教育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更是面临巨大压力。
一些偏远地区的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存在着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幼儿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问题访问了一些农村幼儿园后,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育资源不足,图书、玩具等教学材料简单、粗糙,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少数幼儿园仅有一到两名教师,无法实现个性化教育。
此外,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一些教师拖欠工资、福利待遇不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甚至引发幼儿园关闭的风险。
解决方案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加强资助与支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提升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同时,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促进农村社会资本的发展,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扶持,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素质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薪资或提供职称晋升机制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留在农村幼儿园。
同时,可以依托现有名师资源,建立远程培训、教学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优化教学环境针对教育资源匮乏、玩具简陋等问题,提出优化教学环境的方案。
可以通过募集爱心公益基金等方式,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玩具、图书、音像资料等。
同时,还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有爱心的志愿者为幼儿园提供志愿者服务,一方面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农村幼儿园是国家基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育事业中最基础的教育环节。
解决农村幼儿园荒废的问题,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参与,政府、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等要加强合作,为农村幼儿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农村幼儿可以得到优质的教育。
中班其他教案:荒地变绿洲
中班其他教案:荒地变绿洲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理解并掌握字词:荒地、绿洲、植物、飞、给予。
3.学习句式:我想把荒地变成因为4.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录音机、投影机、故事投影片一套,每人一套操作卡片、汉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激发学习和讲述的欲望。
1.随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开始活动。
2.出示小鸟头饰提问幼儿:小鸟有什么本领?3.出示投影片(一)(荒地)并提问: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4.出示投影片(五)并提问:小鸟把荒地变成什么?绿洲是怎样的?边学习讲述,边丰富词汇及句式。
(二)通过操作,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1.请幼儿操作五张卡片,并提出要求。
①你们怎样把荒地变成绿洲?(发散讨论)②小鸟是怎样把荒地变成绿洲的?③提示幼儿先摆一至五张图片,再互相讲述。
2.小结:表扬大胆讲述和讲述时语句完整的幼儿。
(三)通过电教手段,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1.依次出示投影片,老师和幼儿一起连贯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2.提问:荒地变成了绿洲,那么,绿洲会变成荒地吗?幼儿自由讨论(进行环保教育)小结:如果不爱护绿洲,绿洲一样可以变成荒地,而且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我们小朋友从现在起要爱护周围环境,保护绿洲,不要让绿洲变成荒地,好吗?(四)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你们想把荒地变成什么?为什么?幼儿集体讨论,并用我想把荒地变成因为句式来回答。
我想把绿洲变成儿童乐园,因为可以让小朋友开心地玩。
我想把绿洲变成商场,因为可以让人们买到东西。
我想把绿洲变成书店,因为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荒地变成有用的地方,好吗?音乐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艺术:构建游戏(废物利用)美丽的小区。
健康:荒地变绿洲(接力植树)。
五、生活中渗透教育幼儿爱护树木,定时为植物园中的小植物浇水、施肥。
六、环境中渗透制作一棵生命树,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幼儿照片贴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地》教案
苏彦飞教材简析:《荒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五课,是一首充满乐趣的儿童诗。
它把一个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文字,以儿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诗中主要讲了几种小动物为在一块地上种什么争来争去,大家只说不做,结果那块地仍然荒着的事,告诉学生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该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几种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愿望。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是学龄初期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可爱。
但注意力不够集中,遗忘性较大。
而这些小动物是他们常常见到的,接触到的,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习惯,但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积累和运用新词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4、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书写生字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2、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孩子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几张荒地图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一片荒地)看了刚才的大屏幕,谁来说说什么是荒地?(抽生)
师:像这样什么东西都没种,长满了杂草的空地就是荒地。
(师板相机书课题:荒地学生跟着书空)
2、抽生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读生字
1、这么肥沃的一片土地怎么会成为荒地呢?,孩子们想知道原因吗?(想)那就赶快打开书翻到108页,自由的轻声朗读儿歌吧。
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得准的待会儿叫他当小老师。
(学生练读,师巡视)
2、大家读得真认真,汉字娃娃都想和孩子们交朋友了,谁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我认识了——)
3、这些生字娃娃回到课文里面,还认识他们吗?请孩子们再把课文读一读吧。
(生自读课文)
4、孩子们想玩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开火车”。
(出示生字卡,单
列、双列开,相机强调个别生字的读音)
5、生字娃娃跑到大屏幕上,还认识他们吗?(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相机正音))
6、下面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大屏幕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抽生读)
7、全班一起来爬楼梯夺红旗.(齐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8、生字娃娃和孩子们一样喜欢交朋友,看,它们带着自己的朋友来了,孩子们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大屏摘苹果)
(自由读,抽读,齐读)
三、读通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孩子们读得可真好,和这么多生字娃娃、词语娃娃都交上了朋友,老师相信孩子们这次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孩子们,赶快再读读课文吧,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生自由读课文)
2、有没有孩子愿意朗读课文让我们欣赏欣赏,(抽2个学生读)其他孩子仔细听,认真看着书,等他读完了,我们要给他评一评看他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你要给他提个醒儿)
3、谁来当小评委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抽生评价,相机指导,强调轻声和语气)
4、再抽孩子读课文,其他孩子认真倾听。
5、听到孩子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了,行吗?(师范读)
6、孩子们,你们也能美美的读一读课文?练习练习吧(生自由读读课文)
7、全班孩子齐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
1、孩子们,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抽生反馈有六句话。
然后,看大屏幕师生一起数六句话)
第2/4页
2、孩子们真能干,请大家再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了儿歌还你想知道什么?(孩子自读儿歌)
3、(教师梳理孩子想知道的问题:)
·小动物们商量什么?
·小动物们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小动物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孩子们,刚才读了课文,课文里都提到了哪些动物呀?(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公鸡、鸭子、兔子、猴子)
它们在商量什么呢?(商量种东西)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在课文中找一找。
课件出示第一句话。
(屋子后面有块地,大家商量种东西。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教师正音,再抽生读一读。
·小动物们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1)(课件出示:小动物的对话。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齐读)2)原来,小动物们商量种东西时都说出了不同的意见,(师引读几句对话)
4)孩子们,小动物们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是不是轻言细语互相礼让呀?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争来争去) 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词读两遍。
5)哪几个孩子愿意上来表演表演它们是怎样争来争去的?(抽生上台表演)(师相机板书,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
齐读)
4、引导:你知道这块地为什么荒着了吗?是啊!小动物们,只是嘴巴上说说,却没有行动,它们光说----不做,所以直到现在,这块地还荒着,多可惜啊!带着这种可惜和遗憾,再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讨论:这么好的一块地就这样荒着太可惜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小动物们,(出示大屏幕:)大家讨论讨论,有什么办法让这块地不荒?(抽生反馈)
五、指导书写。
过渡:对,我们绝不做小动物那样光说不做的人,让我们来认认真真的做一做,写一写吧。
1、指导书写:认读四个生字:去、年、来、兔。
2、课件出示游戏:生字开花。
3、指导生书空前三个字。
4、重点指导“兔”字的书写。
认识新的部件角字头。
课件出示“兔”的笔顺,生再书空、描红、临摹。
5、展示书写漂亮的作业。
·孩子们,小动物争论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有谁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荒地》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课文阅读中识字,为此,我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以读准字音,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以激励的语言鼓励孩子们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采取了开火车、摘苹果、夺红旗等孩子干兴趣的方式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等。
根据一年级孩子遗忘性较大的特点,为了巩固孩子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生字直观的展示出来,以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而字音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又是一个难点。
我以“你想提醒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难点,师生一起解决。
在同学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让一个学生的方法变为大家共享的方法,充分的体现了合作学习。
这节课的生字教学,我重点指导了学生写“兔”字,写之前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
师先范写,生再书写。
而点是学生最易遗漏的,我利用课件直观的展示一个错误的兔字,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加深了记忆。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表演几种小动物争吵的情景,通过直观的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读出几种小动物争先恐后发表意见的语气,取得了很好的朗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