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解题方法规律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知识点汇总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7)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5)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乡村土地利用(1)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2)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土地利用专业化,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2)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3)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特别提醒](1)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2)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中,住宅用地比重最大,商业用地比重最小。
(3)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局有两大趋向:一是向城市外缘迁移,二是沿交通线分布。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形成因素(1)初期: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
(2)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易错警示]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于城镇功能分区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分区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在寸金寸土的香港想拥有一套房真的很难。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地理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内容可说是最繁琐的。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 城乡空间结构1.城乡土地利用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城乡土地利用差异:城市: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业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3.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住宅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4.城市主要功能区特点:城市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区位需求居住区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①购物方便②便于上下班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①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②接近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①降低成本(地价)②保护城市环境③原料、产品运输5.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①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②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③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④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⑤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①交通通达度;②距市中心远近7.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基本方法:(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也应设置防护林带。
①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②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③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城镇化的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城镇化的时间差异18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2.城镇化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明显,具体如下所示。
3.城镇化过程城镇化初期→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1)城镇化初期: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聚,乡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的现象。
(2)郊区城镇化:由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所以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或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规模扩大的现象。
(3)逆城镇化:由于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加上城中心居住环境相对变差,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4)再城镇化:城镇中心区产业结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后,人口迁回市区的现象。
(5)其他城市化现象①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如巴西、阿根廷。
②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导致城市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过剩,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城镇化的阶段和特点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城区发展问题也相继出现。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复习(共67张ppt)
1
课标要求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课标要求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 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 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 观上的体现。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城镇里 人口相对较多 经济活动多样
出现了 空间
土地利用 的专业化
集聚
功能区
特 点 : ① 没有明确界限
②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 式为主,可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其他如行政区、 文化区、生态区、
旅游休闲区
考点梳理
Examination points sorting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功能区特点
①居住区
• 分布: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 特征:城市用地面积最广;高级住宅区和 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
• 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基 础设施完善;与文化区联系密切
• 低级住宅区:内城和工业区;环境差, 设施不完善
考点梳理
Examination points sorting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考点梳理
Exami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与多核心模式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易错知识点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易错知识点总结综合题1、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A处的聚落形态及其形成的条件。
(2)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________,大致呈________状分布。
分析A、B、C、D四处的聚落中________处的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说出理由________。
答案:(1)条带状。
条件: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2) 大团块 C 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了聚落的形态及形成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1)读图可知,A处位于山区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聚落形态应为条带状。
(2)由图可知,与A处相比,B处等高线数值小且稀疏,位于平原地区,聚落大多呈团块状,而且密度大。
从图中信息看,C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由图例可知,附近有煤炭资源,易发育为城市。
2、下图为某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早期城市是因河而建,说明河流对该城市兴起的作用。
(2)综合城市规划,准备在A、B、C、D四地建大型超市、大型批发市场、化工厂、饮料厂,请选择合理位置,并说明原因(填表)。
答案:(1)供水;水运(2)等。
(或F处位于高速公路与铁路交汇处,有立交桥;位于城市郊区,市区车辆较少等。
)本大题以某平原地区的城市布局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早期城市是因河而建,河流能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城市能够利用河流进行水上运输;因此河流对该城市兴起的作用主要是供水、便利水运。
(2)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分析,饮料厂适宜选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A地位于河流上游,水污染较小,水质好,宜布局饮料厂;化工厂对环境污染大,布局要尽量减小对城区的影响,B地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和河流下游,对城区污染小,适宜布局化工厂;大型超市的布局主要考虑消费人群,C地位于市中心,靠近最大的消费人群,符合市场最优原则,适宜布局大型超市;大型批发市场主要考虑交通通达度,D处位于环形公路与放射线交汇处,交通通达度高,符合交通最优原则,适合布局大型批发市场。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3步方案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清单]6个概念:①乡村②城镇③城镇内部空间结构④城镇化⑤地域文化⑥人文景观2个影响因素:①影响地租的因素②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因素2个特点:①城乡不同功能区的特点②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2个意义:①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②城镇化的意义3个影响:①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③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3个方法:①城镇功能区的判断方法②常见地租曲线图的类型及判读方法③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方法热点问题聚焦热点聚焦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热点关注】党的十九大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热点素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主要包括:(1)天人合一。
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是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和人的对立,而主张天和人的协调。
(2)以人为本。
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核心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有序和谐与人生理想的实现。
(3)崇德尚义。
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历来高度推崇那些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士。
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都是认为道德信念的坚守和道德理想的坚持可以不受物质条件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比生命还重要。
除了这些核心理念,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即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地理视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材料的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不是死记硬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和创新的发展思路,注重考查传统文化中所隐藏的地理知识,设问往往与地理知识很好地契合,主要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迁移、扩散、传承、功能、影响、分布特点、发展变化、差异比较、形成原因,以及某古文明衰落的原因等方面。
(2019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知识体系与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知识体系与知识点考点汇总答案①城镇②居住区③商业区④城镇中心⑤交通通达度⑥文化⑦城镇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⑨区域经济增长⑩较低⑪很快⑫高⑬高⑭晚⑮环境污染⑯交通拥堵⑰交通管理⑱分析⑲导航⑳遥感地理实践力——以城镇布局为例一、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现状目前我国城镇空间布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功能布局失衡。
两极化功能布局的形成,中心区域快速发展,周边区域则相对滞后。
(2)城镇发展失衡。
周边区域尤其是新城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发展速度较慢等原因而缺乏吸引力,没有起到疏散城区人口的作用,反而促使城镇的盲目扩张蔓延。
(3)交通混乱。
交通拥堵现象长期存在,其原因包括交通设施的发展远落后于城镇的发展水平,快速路、轻轨、地铁等快速交通设施明显不足等。
(4)公共交通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转乘不便利等因素始终不能成为主导交通力量,促成大量私家车的使用,阻塞交通。
(5)道路分级不明确,引起交通混乱。
(6)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较远,形成上下班潮汐现象等。
(7)环境品质下降。
城中村改造现象普遍存在,改造过程中却没有预留城镇绿地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楼房,加上城镇绿化空间本身明显不足,造成城镇“呼吸”更为困难。
(8)交通绿化设计单一,居住区绿化得不到重视,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镇居民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9)土地使用浪费。
由于城镇的扩张和无秩序发展,城区占用城郊大量农田,城镇却没有得到相应发展,造成土地严重浪费。
二、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解决措施与建议1.资源分配均衡化。
首先要弱化中心城市的城市中心的地位。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中心城区,就显得美中不足。
城市有一个合适的中心规模,是城市发展初期的关键。
但对于成熟的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等,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则应适当弱化城市中心的发展及地位。
2.建立分区中心,完善分区功能。
分区是指城镇中一定的区域,可以是行政分区;可以是以某种特色进行的分区,如北京“多中心”发展模式中提到的各种分区;可以是规模适中的组团,以组团分区或相邻几个社区组合进行分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本课结束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1)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
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2)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导引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租等值线沿交通线向外凸出,说明交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典例3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
B.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C.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变大 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镇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城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二章
本章整合
地理
内容索引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归纳 思维升华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A:土地利用 B:商业区 C:工业区 D:经济
E:文化 F: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G: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核心归纳 思维升华
专题一 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的方法
1.城镇功能区合 理布局的方法
专题一
专题二
通便捷程
[常见变式图] 1.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镇地租 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 线图,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 小,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 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 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全部重要知识点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全部重要知识点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波成为继杭州之后,全国第11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在全新公布的战略规划中,全市分为城市核心区、姚江文创湾、集士港卫星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四明山大花园五大片区(如下图),自东往西缓缓铺开,其中集士港之前是一个“小”镇,集士港镇处于西部片区的中心,而西部片区开发密度较低。
(1)推测商业主要布局的位置及原因。
(2)分析集士港布局为卫星城的原因。
(3)说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对宁波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1)城市核心区原因:商业区需要布局在城市发达核心地带,交通通达度高;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人口,市场广阔。
(2)集士港附近区域开发密度低,易大规模开发;集士港镇与宁波中心城区毗邻,有距离近的优势,受市中心的辐射作用强。
(3)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口迁入,提升城市人口比重;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功能区分布更加合理,改善城市环境等。
解析:本题以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为背景,考查了商业区的布局,卫星城建设及示范区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由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区应分布在城市核心区。
城市核心地带,经济发达,交通最为便捷;市中心,能够接近最大消费人群,消费市场广阔。
(2)由材料信息可知,“集士港附近区域开发密度低”,便于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卫星城;由图可知,集士港镇临近宁波市中心城区,受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可快速发展。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宁波市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提高城市人口比重,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使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环境问题;促进该地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
小提示: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州市现辖姑苏区、虎丘区(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和相城区五区,苏州工业园区行政上隶属吴中区,但在经济上是独立体。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笔记重点大全综合题1、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
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
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
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
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答案:(1)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
(2)交通运输的发展(3)星座型(多中心组团型)解析:该题以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1)从材料中可知,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首先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应为组团型;而后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形成集中团块模式;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空间形态呈放射型;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呈“环形+放射”型。
(2)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京汉铁路建成,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为集中团块模式,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重点知识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重点知识点大全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
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1)指出中原城市群中山西省的城市。
(2)说明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3)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1)运城、晋城和长治。
(2)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
(3)郑州市是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解析:本大题以中原城市群相关图文介绍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城市的区位、中心城市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确定区域范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省界图例确定山西省的位置,最后找出城市。
(2)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理位置:郑州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②城市等级:作为河南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③交通运输: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④政策: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这个发展规划,说明国家支持郑州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