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折形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折形状
【教学目标】
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
状比较,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2.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欣赏自然界中生物奇妙的形状与构造,感叹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制作纸筒时,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书、鸡蛋壳、双面胶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折形状
1.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老师,同学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老师想用一张纸托起我们的科学书,
可总是失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师示范纸托课本)
2.学生思考,同桌相互讨论。

(注意要把科学书托起15厘米以上,老师只提供一张A4纸和双面胶。


3.我们一起来挑战自我!同学们能不能借助一张A4纸和双面胶把科学课本托起15厘米以上。

谁来试一试?请学生到讲台上操作。

4.交流汇报: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科学书的重量呢?
学生回答?形状改变了,承受力变大了。

(板书:形状、承受力)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折形状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的关系(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我们把白纸折成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五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试一试,比较哪种形
状的纸筒承受力最大?
2.首先四人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①怎样把纸折成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五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等形状?(注意老师给
同学们提供的材料。


②纸筒除形状不同外,哪些应相同?(相同的白纸,纸的张数等都相同。


③用什么来比较不同纸筒的承受力大小?放重物时应注意什么?(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纸
筒的撞击力,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


④怎样记录?如果放到4个钩码时纸筒倾倒,应记录几个钩码?
⑤小组分工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⑥还应注意什么?(实验时,先预测,再实验。

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
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分组交流设计方案。

4.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

5.在视频展示台展示,汇总小结。

6.思考:为什么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大?
7.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所以每一点承受力不大,整体承受力
却比较大;正方形有四个角,不能把加在上面的承受力均匀的分散开,每一点承受力都比较
大,整体承受力就比较小。

8.演示实验:用圆筒形纸筒托起红砖,先预测,再实验,看最大能托起几块。

9.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物体。

科学
家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薄的材料用不同方式折叠和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
和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大小也是不相同的。

10.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是不同的。

我们通过改变物
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物体利用了这个知识!我们
一起来看一些图片!
三、拓展应用:蛋壳的启示
1.(出示国家大剧院的图片)这是什么?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生:椭圆形的
2.讲述:椭圆形有的时候也叫拱形。

像我们常见的——鸡蛋
3.老师请一名学生把鸡蛋放在掌心使劲捏,鸡蛋会破吗?
其余生观察
4.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蛋不易捏破呢?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和鸡蛋的
形状有关系吧。


5.小结:对呀,鸡蛋的这种形状有一个优点,它比较坚固,能承受比较大的物体。

根据这个
道理,人们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6.播放录像:蛋壳的启示
四、巩固总结
1.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更坚固好吗。

【板书设计】
1.折形状
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承受力
“坚硬”的蛋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