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年十大劣质事件
007年十大劣质事件
6.被“偷梁换柱”的配件
入选理由:冬季是太阳能热水器投诉集中的高峰阶段。投诉热点主要有,不明真假的消费者因价格原因选择杂牌太阳能热水器,杂牌太阳能热水器管路冻堵漏水,保温层不保温,真空管不集热,以及上下水管开裂等,这些因素导致近50%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冬眠”。
4.傍名牌误导消费者
江城查获假“皇明”热水器用公司名混淆商标名
2.维修不到位
太阳能热水器维修5分钟后爆炸
事件回顾:2006年,王先生花3000元给家里添置了一台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用到2007年11月,开始频繁出现罢工问题。王先生翻出购物发票和保修卡,看到保修卡上写着产品可以保修3年,于是拨打了维修电话。2007年11月15日,两个维修人员来到王先生家,他们对热水器检查了几分钟后便开始动手修起来。20分钟后,维修人员告诉王先生热水器修好了,但需要插电预热水管,过一会就可以使用。于是王先生送他们出门,刚走出门口,只听身后一身闷响,回头一看,热水器爆炸了,炸得四分五裂,屋顶和墙面也被炸黑了。王先生的妻子被爆炸声吓得猛地坐在地上,身体一向不好的妻子,被吓后不得不住院治疗调养。热水器报废了,给妻子看病也花了2000元医药费,王先生找到南岗区消费者协会投诉。
入选理由: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看中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配件安装缺乏了解,便借可乘之机欺骗消费者,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象曾先生被厂家把配件偷梁换柱之举更因引起我们的厂家的反思。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千万要牢记,一定要把诸如主件、配件中涉及的材质、价格、数量等等事项明确写入条约之中,以便维护合法权益。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1、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xx年xx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
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xx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
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
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思。
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
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
在利润诱惑面前,将所以法律与道德准则抛之脑后,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有关企业纯属纠由自取。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
20xx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
十大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典型案例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09年12月31日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 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2009年8月T恤、衬衣等服装上印有“羊”商标11月院索赔上千万元。
诉对方侵犯著作权1月4日蒋海松“吻别门”事件1月7日站楼关闭6小时;1月8日晚蒋海松在家中以非法闯入罪被拘留8日午夜就获释。
据媒体报道称30天监禁。
该事件被媒体称之为“吻别门”的热议百度被黑事件2010年1月12日早上700左右开始突然出现无法访问故障正常解析。
至930度无法正常访问现象。
的域名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能够正常访问。
自1100起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于事件的震惊。
当日下午6点谷歌“关闭门”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
据媒体报道击。
由于涉及因素多14日;事件引发了微软、HP等全球知名IT企业的关注;与此同时19日下午6点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茅台乔洪受贿事件1月15日——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受贿、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1千万余元以上。
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在近期被质疑“抬价”的同时风波考验。
乔洪事件起于2007年多家媒体报道称乔洪在4月底被“双规”。
之后5月10日被交易所停牌5月14日5月下旬雪碧“汞毒门”据报道表示雪碧“生产过程绝无含汞环节”处。
为彻底查清“问题雪碧”的包装安全性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因旗下系列儿童护肤品存在安全隐患2009年初面临质疑与危机。
历史上10大最无耻的科学诈骗,现在想起来会觉得非常可笑!
历史上10大最无耻的科学诈骗,现在想起来会觉得非常可笑!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皮尔当人是有名的骗局,多块头骨和颚骨于1912年被发现,并被认为是早期人类的骨化石。
1953年该骗局被曝光,人们在其中发现了猩猩的颚骨和成年现代人的头骨。
塔萨代部落。
1971年,一位菲律宾政府官员马纽尔·伊里杂德发现了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棉兰老岛的一个还处于石器时代的小部落。
人们称这个部落为塔萨代。
记者走访了该地,并发现塔萨代人其实住在房子里,与当地农民做贸易,穿牛仔裤和t恤衫。
卡蒂夫巨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骗局之一。
这是一具长3米(合10英尺)的石化体,由一队工人于1869年在纽约卡蒂夫威廉·纽威尔(williamnewell)家后面挖井时发现的。
事后证明,该巨人由一名叫乔治·霍尔(georgehull)的纽约无神论者制作。
索卡事件是阿兰·索卡(物理学家)通过后现代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杜克大学出版)设计的骗局。
1996年,他向杂志社投了篇用术语伪装的荒唐文章,想看看杂志社是否“会发表这么一篇充满荒唐思想的文章”。
20世纪20年代,一位叫保尔·卡摩尔(paulkammerer)的奥地利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证明拉马克遗传学(认为生物体有特征并会遗传给他们的后代)。
当骗局在1926年被揭穿时,卡摩尔便自杀了。
1835年8月,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舍尔最令人震惊的成就:他发现月球上有智慧生命的存在。
他描述了月球表面广阔的森林、海洋和淡紫色的金字塔,以及在广阔平原上漫步的野牛群和居住山顶的独角兽。
藤村新一自学成才,成为日本有名的考古学家之一。
1981年他第一次发现了可追溯至四万年前的瓷器,这是当时日本发现的最古老的瓷器,从此他的事业如日中天。
接着,11月5日,每日新闻报在首页刊登了三张照片,照片显示藤村在一个地方挖洞,将史前古器物埋进去后又挖出来。
简亨瑞克施库。
八大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报告
NO.1 家乐福”抵制门”事件回顾:4月7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的传递遭到”****”分子的破坏,网友遂发起抵制法国企业的号召。
之后有消息称,由于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LVMH)涉嫌曾予以”****”资金支持,而该集团刚刚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
家乐福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遭到网友的广泛抵制。
随后,法国家乐福集团总裁迪朗22日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家乐福不愿在政治中扮演任何角色。
迪朗也坚决否认了家乐福是记者无国界组织合作伙伴的传闻。
但是他的声明并没有得到广大中国网民的认可。
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家乐福要在”5.1″期间展开降价促销活动。
事态被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变为中法政府的对话。
记者注意到:在本文截稿时,正值5.12大地震,家乐福国际基金会当晚宣布,向中国受灾地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
当然他们也在新闻稿中注明了曾在今年1月中国南方遭受灾害时捐赠人民币200万元,由此表示家乐福的捐赠并不是针对危机的公关行为。
专家点评:游昌乔关键点传播集团董事长一、符合承担责任原则:4月16日发出第一份声明,澄清自己爱中国的立场和支持北京奥运的态度。
二、符合真诚沟通原则:4月21日,家乐福全球总裁杜哲睿接受采访并向中国人民解释和道歉。
三、违背速度第一原则:早在3月27日互联网中就传出了抵制法企的声音,到4月12日这个消息已通过手机、MSN、QQ大范围传播。
家乐福第一份声明直到4天以后才在网站上登出。
四、符合系统运行原则:积极和媒体沟通;促使中国商务部及法国相关政府部门行动起来;果断取消了五一的促销计划。
五、符合权威证实原则:在中国商务部和法国政府之间进行公关,寻求政府的支持。
NO.2 东航”返航门”事件回顾: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架航班”集体返航”,千余名旅客滞留机场,官方表示是由于天气原因所致。
4月2日,有消息称,”返航”是由于飞行员停工造成,但东航仍坚持称返航是天气原因所致。
4月3日,有消息称,东航与停飞飞行员协商尚未达成一致。
质量事故案例
质量事故案例质量事故是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等环节中,由于制度、管理、技术、设备、原材料、人为等原因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损失或者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
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质量事故的案例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质量事故,其中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工业品质量问题、医疗器械问题等。
这些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具体的质量事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质量事故的危害和教训。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某公司生产的肉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严重超标的添加剂,导致消费者大量中毒。
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控制。
其次,还有一起工业品质量事故。
某家工厂生产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多起事故伤亡。
这起事故的原因在于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了劣质原材料和设备,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医疗器械领域的质量事故。
某家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一款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功能性问题,导致多起患者受到伤害。
这起事故的原因在于企业为了赶工期,忽视了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测试,将未经严格测试的产品投放市场。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安全,导致了严重的质量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和控制,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安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工作,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质量事故的重视,促使企业和社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reach超标案例
REACH超标案例——关注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性一、引言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法规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
它的核心是对化学品进行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以确保化学品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不构成危害。
近年来,REACH超标案例频发,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更凸显出加强化学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多个REACH超标案例出发,分析超标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人们对化学品安全的认识。
二、案例一:儿童玩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事件概述某知名玩具品牌的一款儿童塑料玩具被检测出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和DBP)。
这些物质属于REACH法规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对儿童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超标原因经调查发现,该玩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塑料原料,这些原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严重超标。
此外,生产厂家对原料的采购和质量控制存在疏忽,导致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
危害分析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具有生殖毒性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儿童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
此外,这类物质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呼吸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此事件,相关部门对该玩具品牌进行了严厉处罚,并要求其召回超标产品。
同时,加强了对玩具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原料采购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
此外,还加强了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化学品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三、案例二:化妆品中的重金属超标事件概述某款知名品牌的化妆品被检测出重金属铅含量超标。
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超标原因经调查发现,该化妆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铅的原料,且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导致铅元素在产品中残留过多。
此外,生产厂家对原料的质量控制也存在疏忽。
盘点那些震惊了的“黑公关”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在企业传播,品牌构造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行业的不断壮大,一些不以商业道德为底线的“黑公关”近年来也层出不穷。
已经定案的、喊冤中的,竟然涉及了租车、乳业、饮料食品业等等多个行业。
伊利、蒙牛,王老吉、加多宝,一嗨租车、神州租车,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各个行业的知名企业都深陷其中。
让我们盘点一下究竟有哪些震惊了的黑公关。
1、安勇事件指数:5颗星关键词:空前绝后锒铛入狱事件回顾: 2010年7月起,“深海鱼油造假严重”的新闻和圣元“性早熟”相继被媒体报道,并在网上广泛流传。
最后矛头直指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Q 星儿童奶”和圣元奶粉,并有愈演愈烈扩展至其他品牌的风向。
伊利集团公司迅速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警方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发现,这起看似商战的事件,确系“一网络公关公司受人雇佣,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以牟利为目的实施的”损害企业商业信誉案:整个操作链由蒙牛“未来星”品牌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公司(现改名友拓)一手策划操作。
最终,安勇及博思智奇公司的数名员工锒铛入狱。
事件点评: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外资企业无时无刻不在觊觎中国乳业市场的今天,国内企业的窝里斗无异于将偌大的市场拱手相让。
命运多舛的中国乳品行业,有了这样背后使黑的企业作恶,如何才能恢复消费的信心?伤害自己伤害行业,最终伤害的依旧是消费者!而这样没有底线的公关公司,为其他客户是否也会再策划出如此“震撼”的事件?又有多少个行业会在这样的不良竞争中走向不归路。
2、王老吉“降价门”指数:4颗星关键词:持续蒸发陷多重门事件回顾: 2013年3月开始,广药旗下王老吉凉茶降价的消息不绝于耳,随后关于其资金链出问题等信息屡见报道。
甚至,王老吉的供销商还收到了要求其“自保”的短信,宣称,王老吉经销权要被台湾统一集团接收。
一系列的降价、资金链断裂、被收购,让人不仅要问,这个有着185年历史的凉茶鼻祖企业究竟怎么了? 对此,王老吉大健康表示,并未出台任何大幅降价促销方案,企业资金运转良好,经营权被接收更是无稽之谈。
世界著名的十大财务丑闻
世界著名的十大财务丑闻一、麦道夫丑闻——给投资者留下212亿美元现金损失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
“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
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二、雷曼兄弟——500亿美元变相贷款美国破产法院检查官的报告显示,上周公布的雷曼兄弟通过将贷款列为销售的方式,隐瞒了500多亿美元的贷款。
高管人员和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使用了被称为“回购105”的会计伎俩,涉嫌操纵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15日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以资产衡量,这将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雷曼兄弟公司由德国移民亨利、埃马努埃尔和迈尔于185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创建,目前已拥有158年历史,其主要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雷曼兄弟公司总部现设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设有地区总部。
经典阳谋案例
经典阳谋案例阳谋案例,也称作智慧案例或智略案例,是指以智慧、计谋或谋略为核心的经典案例。
这些案例通常涉及人们用智慧、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的故事。
在历史中,有许多惊人的阳谋案例,这些案例中的人们运用睿智和策略以取得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讨论两个经典的阳谋案例。
案例一:詹姆斯·邦德的情报战詹姆斯·邦德是伊恩·弗莱明所创作的虚构人物,他是英国情报机构MI6的特工。
在《007系列》中,邦德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无所畏惧的行动,成功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阳谋案件。
在电影《皇家赌场》中,邦德面对一名国际恐怖分子和资本家勒·夫雷尔,他试图通过在一场高风险的赌局中赢取一笔巨额的钱来打击夫雷尔的生意。
邦德意识到他的对手之所以赢得大量的比赛是因为他非法操纵了牌局。
为了证明夫雷尔的罪行,邦德设法赶走了夫雷尔的团队,并引导其他参与赌局的人注意到夫雷尔的欺诈行为。
最终,在一场紧张的游戏中,邦德迫使夫雷尔输掉了他的所有赌注,并揭露了他的非法行为。
这个案例展示了邦德作为一个聪明、机智的特工,通过运用智慧和战略,成功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阳谋案件。
案例二:卡玛尼雅·朱妮的统治之道卡玛尼雅·朱妮是古希腊的一位女性政治家和统治者。
在公元前五世纪,她在色雷斯岛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她以她的聪明才智和策略,成功地掌控了政治和军事力量。
朱妮在她的统治期间面临着许多威胁。
她的邻国都试图侵略她的领土,并削弱她的权力。
为了保护她的国家和地位,朱妮利用她的智慧和军事战略,巧妙地对抗了敌人。
她利用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盟,以保护她的领土和人民。
同时,她也注重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使得她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保持繁荣。
朱妮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确保她的统治权威不受质疑。
她还重视教育和培训,以培养出高效的政府官员和军事将领。
通过她的聪明和策略,朱妮保护了她的国家和个人权力,并确保她的统治得以延续。
007制度
007制度007制度是指在公司或组织中设立一种匿名举报制度,使员工可以自由地举报违法、违规、不正当行为。
它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员工们不用担心报复或指责,而能够公正地揭发不法行为。
007制度的名字来源于英国间谍小说和电影《007系列》,主角詹姆斯·邦德是一位特工,他的任务是在暗中调查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案件和问题。
007制度旨在模仿邦德的形象,让员工们以匿名的方式扮演揭发者的角色,为公司揭示隐藏的问题。
为了确保007制度的顺利开展,公司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规则和程序。
首先,公司应当明确什么类型的行为可以举报。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贪污腐败、内部欺诈、滥用职权、性骚扰、虐待、违法行为、环境问题、安全违规等。
这些都是可能对公司利益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有必要及时加以防止和纠正。
其次,公司应提供几种举报途径供员工选择。
这包括电话、邮件、网站等。
这样,员工们可以选择最安全、最方便的方式提交举报信息。
为了保护员工的匿名性,公司应确保这些举报渠道是安全可信的,举报者的身份不会被泄露。
此外,公司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举报处理机构或委员会。
这些机构或委员会应由独立的、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以确保公正性和客观性。
他们应负责收集、审核、调查和处理举报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不正当行为的继续发生。
最后,公司应确保对举报者的保护和奖励机制。
一方面,对那些提供重要举报的员工应予以保护,不受到任何报复或指责。
另一方面,对那些提供真实、有价值信息的员工应给予奖励和承认。
这可以是奖金、晋升、表彰或其他适当的形式,以激励员工参与举报活动。
总之,007制度是一种重要的举报制度,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通过建立一个安全、公正的举报机制,员工们可以自由、安全地揭发违法、违规和不正当行为,从而帮助公司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发的、对公众利益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对相关组织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案例,以期引起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2008年中国奶粉事件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多家奶粉企业的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路结石。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怒。
事件发生后,相关企业采取了召回产品、赔偿受害者等措施,但对企业形象和市场信任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其次,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也是一起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一座海上油井发生爆炸,导致大规模的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批评,BP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和环境修复费用,公司形象和市值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再次,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也是一起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飞行途中失联,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搜救行动。
这一事件不仅对失联乘客家属和相关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也引发了全球对航空安全和失联原因的猜测和质疑。
事件发生后,相关国家和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救和调查工作,但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的失联原因和飞机残骸。
最后,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也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
各国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救治工作,但疫情的蔓延和影响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对相关组织和个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对措施。
只有加强危机管理和公共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史上几桩令人称奇的犯罪事件
史上几桩令人称奇的犯罪事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然而,有一些犯罪事件因其独特的手法、离奇的情节或者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而令人称奇。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犯罪故事。
首先要提到的是“开膛手杰克”案。
这起发生在 19 世纪末英国伦敦白教堂地区的连环杀人案,可谓是臭名昭著。
凶手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多名女性,其作案手法极其血腥,受害者大多被割喉剖腹。
当时的警方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但始终未能将凶手捉拿归案。
“开膛手杰克”这个名字成为了恐怖的象征,至今仍然引发着人们的无限遐想和猜测。
还有一起令人震惊的犯罪事件是“黄道十二宫杀手”案。
这是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系列未破案的谋杀案。
凶手自称“黄道十二宫杀手”,通过向媒体发送挑衅信件和密码来炫耀自己的罪行。
这些信件和密码充满了神秘和诡异的元素,至今仍有部分未能被完全破解。
尽管警方和众多爱好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调查和研究,但凶手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
“黑色大丽花惨案”也是历史上极其恐怖和离奇的犯罪事件之一。
1947 年,在美国洛杉矶,一名演员伊丽莎白·安·肖特的尸体被发现。
尸体被肢解成两段,且遭受了极其残忍的虐待,死状惨不忍睹。
这起案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凶手一直没有被找到,成为了美国犯罪史上的一大悬案。
再来说说“DB 库珀劫机案”。
1971 年 11 月 24 日,一名自称“DB 库珀”的男子劫持了一架从波特兰飞往西雅图的航班。
他在获得赎金后,从飞机上跳伞逃脱,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尽管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索和调查,但始终没有找到库珀的下落,也没有追回赎金。
这起劫机案的神秘程度令人咋舌。
“波士顿扼杀者”案同样令人毛骨悚然。
在 1962 年至 1964 年间,波士顿地区发生了多起女性被扼杀的案件。
凶手作案手法相似,受害者大多是独居的女性。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最终嫌疑人被抓获,但这一系列案件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恐惧却久久难以消散。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汇总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
2017 年以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接二连三地被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
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
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
一、2005 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事件回放: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
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
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危机公关
怎么办 ?
2008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 1.陈冠希“艳照门”事件:明星声誉危机
• 2.恒源祥“广告门”事件: 品牌传播危机
• 3.分众传媒“短信门”: 企业管理危机
• 4.东方航空返航事件 : 企业管理危机
• 5.平安保险高管年薪事件 企业管理危机
• 6.“抵制家乐福”事件: 政治危机
• 7.王石“捐款门”事件: 企业家声誉危机+
怎么办 ?
2006年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 一、芝华士:勾兑谎言? • 二、博士伦:回收润明护理液 • 三、丰田锐志:发动机漏油 • 四、欧典:相当会开“国际玩笑” • 五、富士康:3000万天价索赔 • 六、柯达相机:遭集体投诉 • 七、SK-II:重金属超标? • 八、索尼:起火电池惹火上身 • 九、如烟:含高浓度尼古丁受质疑 • 十、本田CR-V:“外八字”终于被召回
• 4.中国电信断网事件:3G时代的黑色幽默
• 5.强生危机:保住市场,没保住信任
• 6.山东移动垃圾短信危机事件
• 7.贝因美:危机风暴中的虚惊
• 8.章光“添加门”:上火与去火
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事件
• 1.丰田汽车召回门 • 2.雪碧汞中毒门 • 3.惠普蟑螂门 • 4.郁美净过期门 • 5.肯德基秒杀门 • 6.深航空姐自杀门 • 7.美的紫砂煲黑幕 • 8.富士康跳楼事件 • 9.圣元早熟门 • 10.麦当劳召回有毒玻璃杯
这时候国家卫生部跳出来说话了。 8月10日:卫生部回应称性早熟致病原因复杂 8月12日:卫生部直接介入调查奶粉致性早熟案 8月13日:湖北认定3女婴为假性性早熟 8月15日:卫生部确认湖北婴幼儿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 8月16日:卫生部公布有关性早熟雌激素知识问答
十大典型案例 信息
十大典型案例信息1. Enron 事件:Enron 公司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企业丑闻案件,涉及到大规模的财务舞弊和会计不当行为。
该公司曾被认为是美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在2001年破产,导致成千上万的员工失业,股东蒙受巨大损失。
Enron 事件震惊了整个商业界,成为了公司治理和财务透明度的案例教材。
2.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豪华的英国客轮,在1912年首航时不幸撞上冰山沉没。
这次沉船事件造成了超过1500人死亡,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起事故揭示了航海安全和船舶设计方面的严重缺陷,成为了航海史上的一大教训。
3. 奥运会兴奋剂丑闻: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但也不乏丑闻。
兴奋剂丑闻是奥运会历史上一大热点话题,许多运动员因使用兴奋剂被取消奖牌资格和比赛成绩。
这些案例揭示了运动员和国家体育机构在追求荣誉和利益时的不端行为,对于体育道德和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美国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丑闻之一,涉及到尼克松总统和其办公室的滥用权力和犯罪行为。
这次事件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震惊了美国社会,成为了政治和媒体监督的典范案例。
5. 三一公司安全事故: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但在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其子公司三一重工的仓库发生爆炸,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这起事故揭示了企业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不足,引起了社会对企业安全责任和监管的关注。
6. 菲尔普莫里斯丑闻:英国著名主持人菲尔普莫里斯因涉嫌性侵犯丑闻而被起诉,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辩论。
这起案件揭示了名人和权势人物的犯罪行为不容忽视,对于性侵问题的重视和保护受害者的立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7. 美国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爆发,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美国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医疗资源短缺、疫情防控混乱等问题暴露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弱点。
这次疫情教训深刻,对于公共卫生政策和全球危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红牛危机
2003 年十大公关案例“进口假红牛”危机06572111 林锦背景及起因:8 月,海南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红牛饮料检验中,发现饮料无中文标签,咖啡因含量超过我国标准,且尚未取得我国标签审核证书。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市场销售的进口红牛饮料进行检查。
南宁一家媒体对此作了不准确的报道,随后被几家网站转载,从而对公众和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
新闻只报道“进口红牛被查”,却没有指出这个产品是“走私进口”的非法产品,与中国红牛饮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完全没有关系,而且还把主要问题扣在咖啡因超标上面。
其实,国家质检总局查处“进口走私红牛”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咖啡因超标,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属于走私进口的非法产品,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检验,与我国严厉打击走私相违背。
在我国销售的红牛饮料主要有进口和国产之分,其中国产红牛饮料是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在海南和北京设立的两个工厂的产品根据医学专家介绍,违规进口的“红牛饮料”与酒混合饮用则会引起脱水现象发生,并且损害心脏和肾功能。
同时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过量服用会产生心慌、烦躁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所谓的“进口红牛”缘于今年<a name=baidusnap0></a>夏天</B>以来,在广西、云南、海南等几个地区,有一小批人在销售从非法渠道走私进口的红牛饮料,而中国红牛饮料公司也一直在配合当地执法部门查处这些无中文标识的走私产品。
红牛公司认为这种打击只是针对少数几个地区,而且走私的进口红牛数量也很少,不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因此就没有对媒体和公众做出声明和解释。
红牛公司的应对策略: 媒体的报道证明红牛公司起初对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但当事件发生后,红牛公司临阵不慌,从容地应对了这场关系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危机,而且出手“快、准、狠”,将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体现红牛危机管理的水平“被查事件”发生后,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品牌策划管理部部长连续接到两个电话,询问进口红牛被查事件。
国内经典的失败的广告案例
国内经典的失败的广告案例广告作为一种商业宣传手段,旨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并非所有的广告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甚至因为不当的设计或创意而导致失败,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国内,也发生过一些经典的广告失败案例,这些案例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几个国内经典的失败广告案例。
明瓷牌洗衣粉“黑人牙膏”广告1990年代,明瓷牌洗衣粉发布了一则名为“黑人牙膏”的广告,广告中使用了黑人牙膏品牌的名称来宣传自己的洗衣粉产品。
这一广告设计十分失误,因为黑人牙膏是口腔护理产品,与洗衣粉毫无关联。
这一广告效果适得其反,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谴责和质疑,给明瓷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康师傅方便面赞助毒药事件2008年,“康师傅方便面”牌方宣传了一则“无添加”的广告,声称其方便面不添加任何有害成分。
然而不久之后,有媒体曝出了康师傅方便面被检测出含铝超标等问题,引发公众恐慌。
与此另一起事件中,有消费者称在康师傅方便面中发现异物,并怀疑添加了毒药。
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康师傅方便面的品牌形象遭受了重大打击,赞助毒药事件更是让品牌名声尽毁,广告投入付之东流。
娃哈哈“大瓶装女儿粉”广告娃哈哈推出的一则广告中,出现了一个女孩喝着娃哈哈饮料的画面,并配以“我们家女儿一喝娃哈哈就变大瓶装”的字样。
这则广告涉嫌性别歧视,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广告内容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被广大消费者所谴责,造成了品牌形象的严重损害。
华为P30 Pro广告语抄袭2019年,华为P30 Pro在广告中使用了一句“超感知莱卡四摄影”作为宣传语。
这句话被发现与索尼原创广告语相似度极高,遭致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这次广告抄袭事件对华为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给了竞争对手抨击的机会。
以上是国内几个经典的失败广告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失败都对相关企业的品牌形象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提醒了其他企业在推出广告时需要慎重考虑,确保广告的内容和形式符合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消费者的期望,以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增加广告的影响力。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
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
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
一、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事件回放: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
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维修不到位
太阳能热水器维修5分钟后爆炸
事件回顾:2006年,王先生花3000元给家里添置了一台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用到2007年11月,开始频繁出现罢工问题。王先生翻出购物发票和保修卡,看到保修卡上写着产品可以保修3年,于是拨打了维修电话。2007年11月15日,两个维修人员来到王先生家,他们对热水器检查了几分钟后便开始动手修起来。20分钟后,维修人员告诉王先生热水器修好了,但需要插电预热水管,过一会就可以使用。于是王先生送他们出门,刚走出门口,只听身后一身闷响,回头一看,热水器爆炸了,炸得四分五裂,屋顶和墙面也被炸黑了。王先生的妻子被爆炸声吓得猛地坐在地上,身体一向不好的妻子,被吓后不得不住院治疗调养。热水器报废了,给妻子看病也花了2000元医药费,王先生找到南岗区消费者协会投诉。
8.安装事故
狂风兴浪,太阳能热水器从天而降
事件回放:2007年4月,因大风惹祸,某市区南门新村有一台热水器从6楼顶掉了下来,把附近的市民被吓得不轻。在现场围观者见到这个热水器已给摔得七零八落。只能从一个水箱看出,这原来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目击者说,这个热水器是在中午一点左右突然从楼顶上掉下来的,庆幸的是,掉下来的太阳能热水器没有轧到人。居民分析说,可能是因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根基不牢,里面又没水,大风一吹就将它吹了下来。
入选理由: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厂家看中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配件安装缺乏了解,便借可乘之机欺骗消费者,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而象曾先生被厂家把配件偷梁换柱之举更因引起我们的厂家的反思。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千万要牢记,一定要把诸如主件、配件中涉及的材质、价格、数量等等事项明确写入条约之中,以便维护合法权益。
9.虚假宣传
“CCTV央视上榜品牌”虚假宣传案
事件回放:不久前,大峃工商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大峃镇建设路19号经营“XX”太阳能热水器专卖店有问题。该所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店实施检查,现场发现“XX”太阳能热水器、标注“CCTV央视上榜品牌”字样的“亿家阳光”系列太阳能热水器、“全国市场用户满意首选品牌”证书一张、“全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一张、“亿家阳光荣获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荣誉称号”的荣誉证书一张。工商执法人员当场要求当事人出示以上证明手续,该店主王某现场无法提供上述证书证明任何手续。经初步查证,上述证书和在“亿家阳光”系列太阳能热水器上标注的“CCTV央视上榜品牌”都是伪造的,这些都是厂家为了达到产品销售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而作的虚假宣传。
经查,当事人先在香港注册皇明太阳能(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然后注册一“喜满天”商标,但在产品包装上,将“喜满天”模糊处理,公司名称则放大,并将“皇明”二字演变成与正宗“皇明”注册商标一模一样的图案。如此演变,已涉嫌冒用注册商标,工商部门已立案查处此事。
入选理由: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里,以“傍名牌”侵权的形为在行业内数不胜数。而利用他人企业名称、商标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信誉,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这种造假行为,隐蔽性大、易使消费者混淆,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影响甚大。质监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热水器时一定要看清商标和生产厂家,以免被蒙骗。
铜配件被换成塑料件 “XX太阳能”遭投诉
事件回放:2007年9月22日,曾先生在XX太阳能专卖店看中了一款太阳能热水器。因当时没有曾先生想要的机型,但可以先下订单,于是,曾先生交了200元订金,等厂商货到了,再付清余款。28日,“XX太阳能”方面派人到他家上门安装热水器,在验收货物时,他竟发现原本订单上写明的铜配件,居然给换成了塑料配件,而且配件中该有的铜弯头也没有提供。曾先生当时立即拒绝了签收货单,并要求撤消订单,退回自己当初所交的200元订金,可是该店却以要向上级公司请批为由,一直不肯给他退还订金。无奈之下,曾先生只好找到相关部门投诉。
回顾2007年,用“火爆兴旺”来形容这一年里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情况不足为过。国家能源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利好、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部分地区强制安装的起动,都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然尔,行业发展飙升的背后也伴随着行业劣质事件不断出现,在此,我们例举了2007年典型的十大劣质事件,希望透过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入选理由:国家工商总局早在1991年9月就曾发布禁令:商家不得在包装、宣传册等上面用各种虚假名头来误导消费者,此类行为相当于虚假标注。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也在其网站发布了《关于部分企业擅自使用“央视上榜品牌”的严正声明》,声明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从未向任何一家企业颁发过‘央视上榜品牌’的称号或证书,望广大消费者不要受错误引导。”而少数产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仅凭其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做过广告,就杜撰出个子虚乌有的“央视上榜品牌”,自抬身价骗取消费者,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还将受到执法部门的严惩。
入选理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目前,市场上不乏此类事件的发生,许多太阳能热水器销售人员看中了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容量认知度比较低,便在宣传说词上误导消费者以谋求利润,这种现象令消费者感到心寒。
6.被“偷梁换柱”的配件
如今,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宏观环境日益完善,但与之不相适应提是,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还不规范,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纠纷和投诉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鱼龙混杂的局面阻碍了产品的大规模普及。
透过上述十大劣质代表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投机企业为谋求当前利益,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售后服务更像一张“空头支票”,造成消费者购买的太阳能热水器既不好用又找不到服务完善的厂家。于是就把所有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一棍子打死”——认为太阳能热水器不好用。而能一直在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少之又少。面对杂牌大军,厂家自私的利益行为很难扭转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印象。可以说,是大量生产劣质产品的作坊式企业拖累了整个行业,透支了行业的未来,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导致消费者二次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情并不高。这对整个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挽留住这些绿色客户成为整个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当务之急。
入选理由:建筑节能已被我国普遍重视,各地方建筑节能法规定,12层以下小区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了太阳能热水器商家许多可乘之机。部分太阳能热水器厂家和经销商靠打通政府和物业的关系来强制安装某一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给消费者带来许多不满,消费者怨声载道。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因此,物业公司无权指定由某个经营者来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种行为侵犯了业主自主消费的权利,业主有权拒绝物业公司的指定。
入选理由:太阳能热水器对安装要求非常高,专业化安装是其冬天好用的基础和保障。有些杂牌企业常常四处招募民工组成“游击队”,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匆匆上岗,这些人既不懂管路的设计、热水器主体的固定等专业知识,更不懂产品后期的保养维护,造成的问题比比皆是,直接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达标寿命”。比如,用于固定热水器安装支架的配件,大品牌多采用钢丝条,结实、抗腐蚀,但有的小厂家却采用铁线固定,造成有些地区一遇到大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就有不少太阳能热水器轰然倒地。
入选理由: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服务水平都不是很高。许多小厂家仅仅是制造、销售,根本没有售后服务队伍。有的品牌在进行市场推广的时候并不是服务与销售渠道同时建立的,而是只进行销售渠道的建设,忽略了服务队伍的建立,经常是有人销售没人服务。
3.“短命”的杂牌
管路冻堵水温超低、遇冷冬眠
事件回放:2007年11月,张女士购买的四季太阳能,安装不到一个月,不仅出现了水管开裂漏水问题,而且水温根本达不到说明书中所说的冬季水温70度以上。现在才是秋末初冬季节,实际水温却不到30度。张女士找到经销商,经销商答应为其进行修复水管,但不承认太阳能集热有问题,要求张女士负责水管费和安装费共170元。张女士要求退货,双方闹成僵局,张女士只好找到相关部门投诉。工商执法人员到现场和经销店调查后发现,经销商所售太阳能,是一种尚未注册的杂牌太阳能,水管开裂属于质量低劣,真空玻璃管集热效果则需送有关部门检测后确定。因此,工商人员要求经销商先免费为张女士更换水管,待集热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退货或更换太阳能。
入选理由:经销商与厂家合作共赢是彼此合作所期待的结局,而经销商“倒戈”引发的经销商与厂家之战,这或许给我们留下几点思考。在当前诚信普遍缺失的今天,作为厂家应如何加强自律,不断检讨自己市场得失,是不是应该时刻敲响危机的警钟。
点评:
2007年,我国以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这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向太阳能时代迈进。
事件回放:来自湖北日报的消息,在境外注册一个与知名商标相同的公司,然后在商品包装上故意将公司名称,套用成知名商标文字及图形。近来,这一侵权商标的新伎俩越来越突出。2007年某月,武汉工商部门查处了用此手法侵权的55台假“皇明”热水器,涉案金额7万余元。
接厂家举报,硚口区工商人员来到复兴村合作小区一房间内,发现大量标注与驰名商标“皇明”一模一样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为皇明太阳能(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但是,该热水器正宗厂家应为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冬季是太阳能热水器投诉集中的高峰阶段。投诉热点主要有,不明真假的消费者因价格原因选择杂牌太阳能热水器,杂牌太阳能热水器管路冻堵漏水,保温层不保温,真空管不集热,以及上下水管开裂等,这些因素导致近50%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冬眠”。
4.傍名牌误导消费者
江城查获假“皇明”热水器用公司名混淆商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