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三角形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三角形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提优练习题2013.11一.选择题(共7小题)1.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 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 .其中正确的有()个.四边形AOCP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点P是腰AD上的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则点P应该满足()A.P B=PC B.P A=PD C.∠BPC=90°D.∠APB=∠DPC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F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将D放在BC的中点上,转动△DEF,设DE,DF分别交AC,BA的延长线于E,G,则下列结论:①AG=CE ②DG=DE③BG﹣AC=CE ④S△BDG﹣S△CDE=S△ABC其中总是成立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如图:△ABC中,∠ACB=90°,∠CAD=30°,AC=BC=AD,CE⊥CD,且CE=CD,连接BD,DE,BE,则下列结论:①∠ECA=165°,②BE=BC;③AD⊥BE;④=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如图,BC∥AM,∠A=90°,∠BCD=75°,点E在AB上,△CDE为等边三角形,BM交CD于F,下列结论:①∠ADE=45°,②AB=BC,③EF⊥CD,④若∠AMB=30°,则CF=DF.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 于点E、F,连接EF交AP于G.给出四个结论:①AE=CF;②EF=AP;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AEP=∠AG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AM、BE是△ABC的角平分线,AM交BE于N,AL⊥BE于F交BC于L,若∠ABC=2∠C,下列结论:①BE=EC;②BF=AE+EF;③AC=BM+BL;④∠MAL=∠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二.解答题(共8小题)8.如图,在△ABC中,AB=AC,E在线段AC上,D在AB的延长线,连DE交BC于F,过点E作EG⊥BC于G.(1)若∠A=50°,∠D=30°,求∠GEF的度数;w W w .(2)若BD=CE,求证:FG=BF+CG.9.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B(a,0),点C(0,b),点A在第一象限.若a,b满足(a﹣t)2+|b﹣t|=0(t>0).(1)证明:OB=OC;(2)如图1,连接AB,过A作AD⊥AB交y轴于D,在射线AD上截取AE=AB,连接CE,F是CE的中点,连接AF,OA,当点A在第一象限内运动(AD不过点C)时,证明:∠OAF的大小不变;(3)如图2,B′与B关于y轴对称,M在线段BC上,N在CB′的延长线上,且BM=NB′,连接MN交x轴于点T,过T作TQ⊥MN交y轴于点Q,求点Q的坐标.1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4),点B、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S四边形OBAC=16.(1)∠COA的值为_________;(2)求∠CAB的度数;(3)如图2,点M、N分别是x轴正半轴及射线OA上一点,且OH⊥MN的延长线于H,满足∠HON=∠NMO,请探究两条线段MN、O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11.如图,已知A(a,b),AB⊥y轴于B,且满足+(b﹣2)2=0,(1)求A点坐标;(2)分别以AB,AO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C和△AOD,如图1试判定线段AC和DC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3)如图2过A作AE⊥x轴于E,F,G分别为线段OE,AE上的两个动点,满足∠FBG=45°,试探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12.(2013•日照)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 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 在⊙O 上,∠ACD=30°,B 为弧AD 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13.(2013•六盘水)(1)观察发现如图(1):若点A、B在直线m同侧,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m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线段AB′的长度即为AP+BP的最小值.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_________.(2)实践运用如图(3):已知⊙O的直径CD为2,的度数为60°,点B是的中点,在直径CD上作出点P,使BP+AP 的值最小,则BP+AP的值最小,则BP+AP的最小值为_________.(3)拓展延伸如图(4):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分别在边AB、BC上作出点M,点N,使PM+PN+MN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4.(2013•抚顺)在Rt△ABC中,∠ACB=90°,∠A=30°,点D是AB的中点,DE⊥BC,垂足为点E,连接CD.(1)如图1,DE与B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2)如图2,若P是线段CB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连接DP,将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连接BF,请猜想DE、BF、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是线段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DE、BF、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15.(2013•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八年级数学提优练习题2013.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 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 .其中正确的有()个.四边形AOCP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①利用等边对等角,即可证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②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③首先证明∴△OPA≌△CPE,则AO=CE,AC=AE+CE=AO+AP.④过点C作CH⊥AB于H,根据S四边形AOCP=S△ACP+S△AOC,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连接OB,∵AB=AC,AD⊥BC,∴BD=CD,∠BAD=∠BAC=×120°=60°,∴OB=OC,∠ABC=90°﹣∠BAD=30°,∵OP=OC,∴OB=OC=OP,∴∠APO=∠ABO,∠DCO=∠DBO,∴∠APO+∠DCO=∠ABO+∠DBO=∠ABD=30°;故①正确;∵∠APC+∠DCP+∠PBC=180°,∴∠APC+∠DCP=150°,∵∠APO+∠DCO=30°,∴∠OPC+∠OCP=120°,∴∠POC=180°﹣(∠OPC+∠OCP)=60°,∵OP=OC,∴△OPC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在AC上截取AE=PA,∵∠PAE=180°﹣∠BAC=60°,∴△APE是等边三角形,∴∠PEA=∠APE=60°,PE=PA,∴∠APO+∠OPE=60°,∵∠OPE+∠CPE=∠CPO=60°,∴∠APO=∠CPE,∵OP=CP,在△OPA和△CPE中,,∴△OPA≌△CPE(SAS),∴AO=CE,∴AC=AE+CE=AO+AP;故③正确;过点C作CH⊥AB于H,∵∠PAC=∠DAC=60°,AD⊥BC,∴CH=CD,∴S△ABC=AB•CH,S四边形AOCP=S△ACP+S△AOC=AP•CH+OA•CD=AP•CH+OA•CH=CH•(AP+OA)=CH•AC,∴S△ABC=S四边形AOCP;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2.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点P是腰AD上的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则点P应该满足()A.P B=PC B.P A=PD C.∠BPC=90°D.∠APB=∠DPC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直角梯形. w W w .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首先根据轴对称的知识,可知P点的位置是连接点B和点C关于AD的对称点E与AD的交点,利用轴对称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解答:解:如图,作点C关于AD的对称点E,连接BE交AD于P,连接C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DPC=∠EPD,根据对顶角相等知∠APB=∠EPD,所以∠APB=∠DPC.故选D.点评:此题的关键是应知点P是怎样确定的.要找直线上一个点和直线同侧的两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需要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确定.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F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将D放在BC的中点上,转动△DEF,设DE,DF分别交AC,BA的延长线于E,G,则下列结论:①AG=CE ②DG=DE③BG﹣AC=CE ④S△BDG﹣S△CDE=S△ABC其中总是成立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连DA,由△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点为BC的中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D⊥BC,AD=DC,∠ACD=∠CAD=45°,得到∠GAD=∠ECD=135°,由∠EDF=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1=∠2,所以△DAG≌△DCE,AG=EC,DG=DE,由此可分别判断.解答:解:连DA,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点为BC的中点,∴AD⊥BC,AD=DC,∠ACD=∠CAD=45°,∴∠GAD=∠ECD=135°,又∵△DEF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EDF=90°,∴∠1=∠2,∴△DAG≌△DCE,∴AG=EC,DG=DE,所以①②正确;∵AB=AC,∴BG﹣AC=BG﹣AB=AG=EC,所以③正确;∵S△BDG﹣S△CDE=S△BDG﹣S△ADG=S△ADB=S△ABC.所以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三角形的性质,特别是斜边上的中线垂直斜边并且等于斜边的一半.4.如图:△ABC中,∠ACB=90°,∠CAD=30°,AC=BC=AD,CE⊥CD,且CE=CD,连接BD,DE,BE,则下列结论:①∠ECA=165°,②BE=BC;③AD⊥BE;④=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①根据:∠CAD=30°,AC=BC=A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ECA=165°,从而得证结论正确;②根据CE⊥CD,∠ECA=165°,利用SAS求证△ACD≌△BCE即可得出结论;③根据∠ACB=90°,∠CAD=30°,AC=B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ACD≌△BCE,求出∠CBE=30°,然后即可得出结论;④过D作DM⊥AC于M,过D作DN⊥BC于N.由∠CAD=30°,可得CM=AC,求证△CMD≌△CND,可得CN=CM=AC=BC,从而得出CN=BN.然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①∵∠CAD=30°,AC=BC=AD,∴∠ACD=∠ADC=(180°﹣30°)=75°,∵CE⊥CD,∴∠DCE=90°,∴∠ECA=165°∴①正确;②∵CE⊥CD,∠ECA=165°(已证),∴∠BAE=∠ECA﹣∠ACB=165﹣90=75°,∴△ACD≌△BCE(SAS),∴BE=BC,∴②正确;③∵∠ACB=90°,∠CAD=30°,AC=BC,∴∠CAB=∠ACB=45°∴∠BAD=∠BAC﹣∠CAD=45﹣30=15°,∵△ACD≌△BCE,∴∠CBE=30°,∴∠ABF=45+30=75°,∴∠AFB=180﹣15﹣75=90°,∴AD⊥BE.④证明:如图,过D作DM⊥AC于M,过D作DN⊥BC于N.∵∠CAD=30°,且DM=AC,∵AC=AD,∠CAD=30°,∴∠ACD=75°,∴∠NCD=90°﹣∠ACD=15°,∠MDC=∠DMC﹣∠ACD=15°,∴△CMD≌△CND,∴CN=CM=AC=BC,∴CN=BN.∵DN⊥BC,∴BD=CD.∴④正确.所以4个结论都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5.如图,BC∥AM,∠A=90°,∠BCD=75°,点E在AB上,△CDE为等边三角形,BM交CD于F,下列结论:①∠ADE=45°,②AB=BC,③EF⊥CD,④若∠AMB=30°,则CF=DF.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直角梯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由BC∥AM得∠CDA=105°,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CDE=60°,则∠EDA=105°﹣60°=45°;过C作CG⊥AM,则四边形ABCG为矩形,于是∠DCG=90°﹣∠BCD=15°,而∠BCE=75°﹣60°=15°,易证得Rt△CBE≌Rt△CGD,则BC=CG,得到AB=BC;由于AG=BC,而AG≠MD,则CF:FD=BC:MD≠1,不能得到F点是CD的中点,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则不能得到EF⊥CD;若∠AMB=30°,则∠CBF=30°,在Rt△AMB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M=2AB,则BM=2BC,易得∠BFC=75°,所以BF=BC,得MF=BF,由CB∥AM得CF:FD=BF:MF=1,即可有CF=DF.解答:解:∵BC∥AM,∴∠BCD+∠CDA=180°,∵∠BCD=75°,∴∠CDA=105°,∵△CDE为等边三角形,∴∠CDE=60°,∴∠EDA=105°﹣60°=45°,所以①正确;过C作CG⊥AM,如图,∵∠A=90°,∴四边形ABCG为矩形,∴∠DCG=90°﹣∠BCD=15°,而△CDE为等边三角形,∴∠DCE=60°,CE=CD,∴∠BCE=75°﹣60°=15°,∴Rt△CBE≌Rt△CGD,∴BC=CG,∴AB=BC,所以②正确;∵AG=BC,而AG≠MD,∴CF:FD=BC:MD≠1,∴F点不是CD的中点,∴EF不垂直CD,所以③错误;若∠AMB=30°,则∠CBF=30°,∴在Rt△AMB中,BM=2AB,∴BM=2BC,∵∠BCD=75°,∴∠BFC=180°﹣30°﹣75°=75°,∴BF=BC,∴MF=BF,而CB∥AM,∴CF:FD=BF:MF=1,∴CF=FD,所以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且有一个直角.也考查了矩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6.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 于点E、F,连接EF交AP于G.给出四个结论:①AE=CF;②EF=AP;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AEP=∠AG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P⊥BC,AP=BC,AP平分∠BAC.所以可证∠C=∠EAP;∠FPC=∠EPA;AP=PC.即证得△APE与△CP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判断结论是否正确.解答:解:∵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AP⊥BC,AP=BC=PC,∠BAP=∠CAP=45°=∠C.∵∠APF+∠FPC=90°,∠APF+∠APE=90°,∴∠FPC=∠EPA.∴△APE≌△CPF(ASA).∴①AE=CF;③EP=PF,即△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是BC的中点,∴AP=BC,∵EF不是△ABC的中位线,∴EF≠AP,故②错误;④∵∠AGF=∠EGP=180°﹣∠APE﹣∠PEF=180°﹣∠APE﹣45°,∠AEP=180°﹣∠APE﹣∠EAP=180°﹣∠APE﹣45°,∴∠AEP=∠AGF.故正确的有①、③、④,共三个.因此选C.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性较强.7.如图,AM、BE是△ABC的角平分线,AM交BE于N,AL⊥BE于F交BC于L,若∠ABC=2∠C,下列结论:①BE=EC;②BF=AE+EF;③AC=BM+BL;④∠MAL=∠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ABE=∠EBC=∠C,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出BE=CE,即可判断①;证△ABE∽△ACB,推出AB2=AE×AC,求出AF2=AB2﹣BF2=AE2﹣EF2,把AB2=AE×AC代入入上式即可求出BF=AE+EF,即可判断②;延长AB到N,使BN=BM,连接MN,证△AMC≌△AMN,△AFB≌△BLF,推出AB=BL,即可判断③;设∠LAC=x°,∠LAM=y°,则∠BAM=∠MAC=(x+y)°,证△AFB≌△BLF推出∠BAF=∠BLF,∠BAF=∠BAM+∠MAL=x°+y°+y°,∠BLA=∠C+∠LAC=∠C+x°,得出方程x°+y°+y°=∠C+x°,求出∠C=2y°,∠ABC=4y°,即可判断④.解答:解:∵BE是∠ABC的角平分线,∴∠EBC=∠ABE=∠ABC,∵∠ABC=2∠C,∴∠ABE=∠EBC=∠C,∴BE=EC,∴①正确;∵∠ABE=∠ACB,∠BAC=∠EAB∴△ABE∽△ACB,∴=,∴AB2=AE×AC,在Rt△AFB与Rt△AFE中,由勾股定理得:AF2=AB2﹣BF2=AE2﹣EF2,把AB2=AE×AC代入入上式得:AE×AC﹣BF2=AE2﹣EF2,则BF2=AC×AE﹣AE2+EF2=AE×(AC﹣AE)+EF2=AE×EC+EF2=AE×BE+EF2,即(BE﹣EF)2=AE×BE+EF2,∴BE2﹣2BE×EF+EF2=AE×BE+EF2,∴BE2﹣2BE×EF=AE×BE,∴BE﹣2EF=AE,BE﹣EF=AE+EF,即BF=AE+EF,∴②正确;延长AB到N′,使BN=BM,连接MN′,则△BMN′为等腰三角形,∴∠BN′M=∠BMN′,△BN′M的一个外角∠ABC=∠BN′M+∠BM′N=2∠BN′M,则∠BN′M=∠ACB,在△AMC与△AMN′中,∴△AMC≌△AMN′(AAS),∴AN′=AC=AB+BN′=AB+BM,又∵AL⊥BE,∴∠AFB=∠LFB=90°,在△AFB与△LFB中,,∴△AFB≌△BLF(ASA),∴AB=BL,则AN′=AC=AB+BN′=AB+BM=BM+BL,即AC=BM+BL,∴③正确;设∠LAC=x°,∠LAM=y°,∵AM平分∠BAC,∴∠BAM=∠MAC=(x+y)°.∵△AFB≌△BLF,∴∠BAF=∠BLF,∵∠BAF=∠BAM+∠MAL=x°+y°+y°,∠BLA=∠C+∠LAC=∠C+x°,∴x°+y°+y°=∠C+x°,∴∠C=2y°,∵∠ABC=2∠C,∴∠ABC=4y°,即∠MAL=∠ABC,∴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二.解答题(共8小题)8.如图,在△ABC中,AB=AC,E在线段AC上,D在AB的延长线,连DE交BC于F,过点E作EG⊥BC于G.(1)若∠A=50°,∠D=30°,求∠GEF的度数;(2)若BD=CE,求证:FG=BF+CG.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C,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EG,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CEF,然后计算即可得解;(2)过点E作EH∥AB交BC于H,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ABC=∠EHC,内错角相等可得∠D=∠FEH,然后求出∠EHC=∠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EC=EH,然后求出BD=EH,再利用“角角边”证明△BDF和△H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FH,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CG=HG,即可得证.解答:(1)解:∵∠A=50°,w W w .∴∠C=(180°﹣∠A)=(180°﹣50°)=65°,∵EG⊥BC,∴∠CEG=90°﹣∠C=90°﹣65°=25°,∵∠A=50°,∠D=30°,∴∠CEF=∠A+∠D=50°+30°=80°,∴∠GEF=∠CEF﹣∠CEG=80°﹣25°=55°;(2)证明:过点E作EH∥AB交BC于H,则∠ABC=∠EHC,∠D=∠FEH,∵AB=AC,∴∠ABC=∠C,∴∠EHC=∠C,∴EC=EH,∵BD=CE,∴BD=EH,在△BDF和△HEF中,,∴△BDF≌△HEF(AAS),∴BF=FH,又∵EC=EH,EG⊥BC,∴CG=HG,∴FG=FH+HG=BF+CG.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2)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B(a,0),点C(0,b),点A在第一象限.若a,b满足(a﹣t)2+|b﹣t|=0(t>0).(1)证明:OB=OC;(2)如图1,连接AB,过A作AD⊥AB交y轴于D,在射线AD上截取AE=AB,连接CE,F是CE的中点,连接AF,OA,当点A在第一象限内运动(AD不过点C)时,证明:∠OAF的大小不变;(3)如图2,B′与B关于y轴对称,M在线段BC上,N在CB′的延长线上,且BM=NB′,连接MN交x轴于点T,过T作TQ⊥MN交y轴于点Q,求点Q的坐标.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根据a=t,b=t,推出a=b即可;(2)延长AF至T,使TF=AF,连接TC,TO,证△TCF≌△AEF,推出CT=AE,∠TCF=∠AEF,再证△TCO≌△ABO,推出TO=AO,∠TOC=∠AOB,求出△TA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3)连接MQ,NQ,BQ,B′Q,过M作MH∥CN交x轴于H,证△NTB′≌△MTH,推出TN=MT,证△NQB′≌△MQB,推出∠NB′Q=∠CBQ,求出△BQ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1)解:∵a,b满足(a﹣t)2+|b﹣t|=0(t>0).∴a﹣t=0,b﹣t=0,∴a=t,b=t,∴a=b,∵B(t,0),点C(0,t)∴OB=OC;(2)证明:延长AF至T,使TF=AF,连接TC,TO,∵F为CE中点,∴CF=EF,在△TCF和△AEF中∴△TCF≌△AEF(SAS),∴CT=AE,∠TCF=∠AEF,∴TC∥AD,∴∠TCD=∠CDA,∵AB=AE,∴TC=AB,∵AD⊥AB,OB⊥OC,∴∠COB=∠BAD=90°,∴∠ABO+∠ADO=180°,∵∠ADO+∠ADC=180°,∴∠ADC=∠ABC,∵∠TCD=∠CDA,∴∠TCD=∠ABO,在△TCO和△ABO中∴△TCO≌△ABO(SAS),∴TO=AO,∠TOC=∠AOB,∵∠AOB+∠AOC=90°,∴∠TOC+∠AOC=90°,∴△TA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F=45°;(3)解:连接MQ,NQ,BQ,B′Q,过M作MH∥CN交x轴于H,∵B和B′关于关于y轴对称,C在y轴上,∴CB=CB′,∴∠CBB′=∠CB′B,∵MH∥CN,∴∠MHB=∠CB′B,数学试卷及试题∴∠MHB=∠CBB′,∴MH=BM,∵BM=B′N,∴MH=B′N,∵MH∥CN,∴∠NB′T=∠MHT,在△NTB′和△MTH中∴△NTB′≌△MTH,∴TN=MT,又TQ⊥MN,∴MQ=NQ,∵CQ垂直平分BB′,∴BQ=B′Q,∵在∴△NQB′和△MQB中∴△NQB′≌△MQB (SSS),∴∠NB′Q=∠CBQ,而∠NB′Q+∠CB′Q=180°∴∠CBQ+∠CB′Q=180°∴∠B′CB+∠B′QB=180°,又∠B′CB=90°,∴∠B′QB=90°∴△BQ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Q=OB=t,∴Q(0,﹣t).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相等垂直平分线,偶次方,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4),点B、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S四边形OBAC=16.(1)∠COA的值为45°;(2)求∠CAB的度数;(3)如图2,点M、N分别是x轴正半轴及射线OA上一点,且OH⊥MN的延长线于H,满足∠HON=∠NMO,请探究两条线段MN、O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1)过A作AN⊥OC于N,AM⊥OB于M,得出正方形NOMA,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COA=∠COB,代入求出即可;(2)求出CN=BM,证△ANC≌△AMB,推出∠NAC=∠MAB,求出∠CAB=∠NAM,即可求出答案;(3)求出∠HON=∠NMO=22.5°,延长OH至点P使PH=OH,连接MP交OA于L,求出∠HON=∠NMO=∠LMN,求出OL=ML,证△OLP≌△MLN,推出MN=OP,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过A作AN⊥OC于N,AM⊥OB于M,则∠ANO=∠AMO=∠COB=90°,∵A(4,4),∴AN=AM=4,∴四边形NOMA是正方形,∴∠COA=∠COB=×90°=45°.故答案为:45°;(2)∵四边形NOMA是正方形,∴AM=AN=4,OM=ON=4,∴OC×AN+OB×AM=16,∴OC+OB=8=ON+OM,即ON﹣OC=OB﹣OM,∴CN=BM,在△ANC和△AMB中,,∴△ANC≌△AMB(SAS),∴∠NAC=∠MAB,∴∠CAB=∠CAM+∠MAB=∠NAM=360°﹣90°﹣90°﹣90°=90°,即∠CAB=90°;(3)MN=2OH,证明:在Rt△OMH中,∠HON+∠NMO+∠NOM=90°,又∵∠NOM=45°,∠HON=∠NMO,∴∠HON=∠NMO=22.5°,延长OH至点P使PH=OH,连接MP交OA于L,∴OM=MP,∠OMP=2∠OMN=45°,∴∠HON=∠NMO=∠LMN,∴∠OLM=90°=∠PLO,∴OL=ML,在△OLP和△MLN中,∴△OLP≌△MLN(ASA),∴MN=OP,∵OP=2HO,∴MN=2HO.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1.如图,已知A(a,b),AB⊥y轴于B,且满足+(b﹣2)2=0,(1)求A点坐标;(2)分别以AB,AO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C和△AOD,如图1试判定线段AC和DC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3)如图2过A作AE⊥x轴于E,F,G分别为线段OE,AE上的两个动点,满足∠FBG=45°,试探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以及偶次方都是非负数,两个非负数的和是0,则每个数一定同时等于0,即可求解;(2)连接OC,只要证明OC是∠AOD的角平分线即可判断AC=CD,求出∠ACD的度数即可判断位置关系;(3)延长GA至点M,使AM=OF,连接BM,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BAM≌△BOF,△FBG≌△MBG,故可得出FG=GM=AG+OF,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2=0且b﹣2=0,解得:a=2,b=2,则A的坐标是(2,2);(2)AC=CD,且AC⊥CD.如图1,连接OC,CD,∵A的坐标是(2,2),∴AB=OB=2,∵△ABC是等边三角形,∴∠OBC=30°,OB=BC,∴∠BOC=∠BCO=75°,∵在直角△ABO中,∠BOA=45°,∴∠AOC=∠BOC﹣∠BOA=75°﹣45°=30°,∵△OAD是等边三角形,∴∠DOC=∠AOC=30°,即OC是∠AOD的角平分线,∴OC⊥AD,且OC平分AD,∴AC=DC,∴∠ACO=∠DCO=60°+75°=135°,∴∠ACD=360°﹣135°﹣135°=90°,∴AC⊥CD,故AC=CD,且AC⊥CD.(3)不变.延长GA至点M,使AM=OF,连接BM,∵在△BAM与△BOF中,,∴△BAM≌△BOF(SAS),∴∠ABM=∠OBF,BF=BM,∵∠OBF+∠ABG=90°﹣∠FBG=45°,∴∠MBG=45°,∵在△FBG与△MBG中,,∴△FBG≌△MBG(SAS),∴FG=GM=AG+OF,∴=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涉及到非负数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难度适中.12.(2013•日照)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 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w W w .(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 在⊙O 上,∠ACD=30°,B 为弧AD 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2.(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找点A或点B关于CD的对称点,再连接其中一点的对称点和另一点,和MN的交点P就是所求作的位置.根据题意先求出∠C′A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得出PA+PB的最小值;(2)首先在斜边AC上截取AB′=AB,连结BB′,再过点B′作B′F⊥AB,垂足为F,交AD于E,连结BE,则线段B′F的长即为所求.解答:解:(1)作点B关于CD的对称点E,连接AE交CD于点P此时PA+PB最小,且等于AE.作直径AC′,连接C′E.根据垂径定理得弧BD=弧DE.∵∠ACD=30°,∴∠AOD=60°,∠DOE=30°,∴∠AOE=90°,∴∠C′AE=45°,又AC′为圆的直径,∴∠AEC′=90°,∴∠C′=∠C′AE=45°,∴C′E=AE=AC′=2,即AP+BP的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2;(2)如图,在斜边AC上截取AB′=AB,连结BB′.∵AD平分∠BAC,∴点B与点B′关于直线AD对称.过点B′作B′F⊥AB,垂足为F,交AD于E,连结BE,则线段B′F的长即为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在Rt△AFB′中,∵∠BAC=45°,AB′=AB=10,∴B′F=AB′•sin45°=AB•sin45°=10×=5,∴BE+EF的最小值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问题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对应点P位置是解题关键.13.(2013•六盘水)(1)观察发现如图(1):若点A、B在直线m同侧,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m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线段AB′的长度即为AP+BP的最小值.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2)实践运用如图(3):已知⊙O的直径CD为2,的度数为60°,点B是的中点,在直径CD上作出点P,使BP+AP 的值最小,则BP+AP的值最小,则BP+AP的最小值为.(3)拓展延伸如图(4):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分别在边AB、BC上作出点M,点N,使PM+PN+MN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考点:圆的综合题;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观察发现:利用作法得到CE的长为BP+PE的最小值;由AB=2,点E是AB的中点,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E⊥AB,∠BCE=∠BCA=30°,BE=1,再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CE=;(2)实践运用:过B点作弦BE⊥CD,连结AE交CD于P点,连结OB、OE、OA、PB,根据垂径定理得到CD平分BE,即点E与点B关于CD对称,则AE的长就是BP+AP的最小值;由于的度数为60°,点B是的中点得到∠BOC=30°,∠AOC=60°,所以∠AOE=60°+30°=90°,于是可判断△O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E=OA=;(3)拓展延伸:分别作出点P关于AB和BC的对称点E和F,然后连结EF,EF交AB于M、交BC于N.解答:解:(1)观察发现如图(2),CE的长为BP+PE的最小值,∵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CE⊥AB,∠BCE=∠BCA=30°,BE=1,∴CE=BE=;故答案为;(2)实践运用如图(3),过B点作弦BE⊥CD,连结AE交CD于P点,连结OB、OE、OA、PB,∵BE⊥CD,∴CD平分BE,即点E与点B关于CD对称,∵的度数为60°,点B是的中点,∴∠BOC=30°,∠AOC=60°,∴∠EOC=30°,∴∠AOE=60°+30°=90°,∵OA=OE=1,∴AE=OA=,∵AE的长就是BP+AP的最小值.故答案为;(3)拓展延伸如图(4).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弧、弦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圆周角定理在有关圆的几何证明中经常用到,同时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14.(2013•抚顺)在Rt△ABC中,∠ACB=90°,∠A=30°,点D是AB的中点,DE⊥BC,垂足为点E,连接CD.(1)如图1,DE与BC的数量关系是DE=BC;(2)如图2,若P是线段CB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连接DP,将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连接BF,请猜想DE、BF、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P是线段CB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DE、BF、BP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ACB=90°,∠A=30°得到∠B=6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得到DB=DC,则可判断△DCB 为等边三角形,由于DE⊥BC,DE=BC;(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PDF=60°,DP=DF,易得∠CDP=∠BDF,则可根据“SAS”可判断△DCP≌△DBF,则CP=BF,利用CP=BC﹣BP,DE=BC可得到BF+BP=DE;(3)与(2)的证明方法一样得到△DCP≌△DBF得到CP=BF,而CP=BC+BP,则BF﹣BP=BC,所以BF ﹣BP=DE.解答:解:(1)∵∠ACB=90°,∠A=30°,∴∠B=60°,∵点D是AB的中点,∴DB=DC,∴△DCB为等边三角形,∵DE⊥BC,∴DE=BC;故答案为DE=BC.(2)BF+BP=DE.理由如下:∵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PDF=60°,DP=DF,而∠CDB=60°,∴∠CDB﹣∠PDB=∠PDF﹣∠PDB,∴∠CDP=∠BDF,在△DCP和△DBF中,∴△DCP≌△DBF(SAS),∴CP=BF,而CP=BC﹣BP,∴BF+BP=BC,∵DE=BC,∴BC=DE,∴BF+BP=DE;(3)如图,与(2)一样可证明△DCP≌△DBF,∴CP=BF,而CP=BC+BP,∴BF﹣BP=BC,∴BF﹣BP=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5.(2013•东营)(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然后根据“AAS”可判断△ADB≌△CEA,则AE=BD,AD=CE,于是DE=AE+AD=BD+CE;(2)与(1)的证明方法一样;(3)与前面的结论得到△ADB≌△CEA,则BD=AE,∠DBA=∠CA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F=∠CAF=60°,则∠DBA+∠ABF=∠CAE+∠CAF,则∠DBF=∠FAE,利用“SAS”可判断△DBF≌△EAF,所以DF=EF,∠BFD=∠AFE,于是∠DFE=∠DFA+∠AFE=∠DFA+∠BFD=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解答:证明:(1)∵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w W w .∵∠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3)由(2)知,△ADB≌△CEA,BD=AE,∠DBA=∠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AE,∵BF=AF在△DBF和△EAF中,∴△DBF≌△EAF(SAS),∴DF=EF,∠BFD=∠AFE,∴∠DFE=∠DFA+∠AFE=∠DF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例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例题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知识回顾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二、典型例题例1:(2010•江津区)如图,△ABC中,已知AB=AC=x,BC=6,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A.0<x<3 B.x>3 C.3<x<6 D.x>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来确定腰长x的取值范围.解答:若△ABC是等腰三角形,需满足的条件是:6-x<x<6+x,解得x>3;故选B.例2: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7cm,则它的周长为()A.15cm B.17cm C.13cm D.17cm或13cm分析:分情况考虑:相等的两边是3cm时或相等的两边是7cm时.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后,再进一步计算其周长.解答:当相等的两边是3cm时,此时3+3<7,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当相等的两边是7cm时,此时能够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是7+7+3=17(cm).故选B.例3:(2010•宁波)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ACB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5个B.6个 C.7个D.8个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到各个角的度数,应用度数进行判断,答案可得.解答:设CE与BD的交点为点O,∵AB=AC,∠A=36°,∴∠ABC=∠AC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ABC=∠ACB=(180°-36°)/2 =72°,∵BD是∠ABC的角的平分线,∴∠ABD=∠DBC=1/2 ∠ABC=36°=∠A,∴AD=BD,同理,∠A=∠ACE=∠BCE=36°,AE=CE,∵∠DBC=36°,∠ACD=7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BDC=180°-72°-36°=72°∴BD=BC,同理CE=BC,∵∠BOC=180°-36°-36°=108°,∴∠ODC=∠DOC=∠OEB=∠EOB=72°,∴△ABC,△ADB,△AEC,△BEO,△COD,△BCE,△BDC,△BOC都是等腰三角形,共8个.故选D.例4:已知:如图,△ABD和△ACE均为等边三角形,且∠DAB=∠CAE=60°,那么△ADC≌△AEB的根据是()A.边边边 B.边角边 C.角边角 D.角角边分析:根据判定方法寻找条件判断.解答:∵△ABD和△ACE均为等边三角形,∴DA=BA,AC=AE,∠DAB+∠BAC=∠CAE+∠BAC.∴△ADC≌△AEB.(SAS)故选B.例5:如图,在△ABC中,D、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A.30°B.45° C.120°D.15°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ABE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设∠B=x∵BD=AD则∠B=∠BAD=x,∠ADE=2x,∵AD=AE∴∠AED=∠ADE=2x,∵AE=EC,∠AED=∠EAC+∠C∴∠EAC=∠C=x又BD=DE=AD,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知∠BAE=90°,则∠B+∠AED=x+2x=90°得x=30°∴∠BAC=180°-2x=120°故选C.例6:已知△ABC≌△DEF,若∠A=60°,∠F=90°,DE=6cm,则AC=()A.3cm B.4cm C.5cm D.6cm分析:由△ABC≌△DEF,∠F=90°,DE=6c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C=90°,AB=6cm,又由∠A=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30°,然后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AC的长.解答:∵△ABC≌△DEF,∠F=90°,DE=6cm,∴∠C=∠F=90°,AB=DE=6cm,∵∠A=60°,∴∠B=30°,∴AC=1/2 AB=3cm.故选A.例7:如图,已知EA⊥AB,BC∥EA,EA=AB=2BC,D为AB的中点,那么下列式子不能成立的是()A.DE=AC B.DE⊥AC C.∠CAB=30°D.∠EAF=∠ADF分析:已知EA=AB=2BC,且D是AB中点,那么AD=BC,进而可证得△AED、△BAC全等,可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解答:∵EA=AB=2BC,AB=2AD,∴AD=BC;又∵EA⊥AB,BC∥EA,即∠EAD=∠B=90°,∴Rt△EAD≌Rt△ABC,∴DE=AC;又∠EAF、∠ADF同为∠FAD的余角,∴∠EAF=∠ADE;故A、B、D的结论都正确;Rt△CAB中,AB=2BC,显然sin∠CAB≠1/2 ,所以∠CAB≠30°,因此C的结论是错误的;故选C.三、解题经验我们要牢牢记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以后的几何题目中经常考到。

初中数学难点之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难点之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难点之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数学重点考察内容,也是学习的难点。

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1. 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两条相等的边叫做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另一边叫做底边,底边与腰形成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2. 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中线是对称轴(底边的高、顶角的角的角平分线都是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 判定(1)两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两个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1.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 性质(1)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中线是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每个角都为60º(3)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 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内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中,30º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a2+b2=c2(a、b为直角边,c为斜边)3.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或者两个锐角和为90º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有a2+b2=c2(a、b、c为三角形的三个边),则三角行为直角三角形四、基础题型1. 例题1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Δ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则DG的长为?解:连接DE,因为:EF⊥AC,∠C=60º所以∠FEC=30º,因为:ΔABC为等边三角形,DE为中位线所以有:2. 考察知识点(1)等边三角形及内角为60º(2)三角形中位线(3)直角三角形30度内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3. 解题思路和技巧DG是非常孤立的,既不是中位线,也不平行某一边,即不是三角形的某一边,也不是规则四边形的边,很难下手,因此必须画辅助线把DG融入某个三角形内,因为D、E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连接起来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因此连接DE,尝试解题。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轴对称与垂直平分线1、如图,点P在∠AOB的内部,点M、N分别是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线段MN交OA、OB于点E、F,若△PEF的周长是20cm,则线段MN的长是。

(第1题)(第2题)2、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边AB于点E。

若△EDC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EDC的周长之差为12,则线段DE的长为。

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的度数等于。

4、已知A(-1,-2)和B(1,3),将点A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直线A′B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右图)。

(1)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第三条边叫做底;(2)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3)腰与底的夹角叫做底角。

说明:顶角=180°-2倍底角底角=18019022︒-︒-顶角=顶角可见,底角只能是锐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底角底角顶角腰腰(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 1 条对称轴,其对称轴是 。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根据定义判定: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右图,在△ABC 中,∵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如右图,在△ABC 中,∵∠B =∠C ∴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都等于60°。

注:①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其对称轴是 ; 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及三个内角平分线都相交于一点。

初中数学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0°直角三角形)常考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0°直角三角形)常考题及答案解析

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0°直角三角形)常考题及答案解析1.(2020秋•喀什地区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B.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C.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其底角的2倍2.(2020秋•顺城区期末)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一边长为4cm,则它的腰长为()A.4cm B.6.5cm C.6.5cm或9cm D.4cm或6.5cm 3.(2017•海南)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条.A.3B.4C.5D.6 4.(2019•白银)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中,∠A=80°,则它的特征值k=.5.(2013•凉山州)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6.(2020秋•五常市期末)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D=AE,BD=CE.(1)求证:AB=AC;(2)若∠BAC=108°,∠DAE=36°,直接写出图中除△ABC与△ADE外所有的等腰三角形.7.(2019秋•龙岩期末)如图,AB=AC,AE=EC=CD,∠A=60°,若EF=2,则DF=()A.3B.4C.5D.6 8.(2006•烟台)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B.30°C.45°D.60°9.(2020秋•慈溪市期中)已知:如图,AB=BC,∠A=∠C.求证:AD=CD.10.(2014秋•青山区期中)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使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11.(2018秋•六合区期中)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 ∥BC交AB于点E.(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AE=AB.12.(2017•裕华区校级模拟)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13.(2012秋•姜堰市校级期中)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 =α,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1)△COD是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2)若AO=n2+1,AD=n2﹣1,OD=2n(n为大于1的整数),求α的度数;(3)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14.(2000•内蒙古)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并且使AE=BD,连接CE,DE.求证:EC=ED.15.(2020秋•连山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A=60°,AD=2,则BD=()A.2B.4C.6D.816.(2020秋•肇州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B=15°,DE垂直平分AB,交BC于点E,AE=6cm,则AC=()A.6cm B.5cm C.4cm D.3cm 17.(2020秋•朝阳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11,∠BAC=120°,AD是△ABC 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为()A.4.5B.5C.5.5D.618.(2020秋•抚顺县期末)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则DE长为.19.(2020秋•宽城区期中)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2,则AD等于()A.10B.8C.6D.420.(2020秋•无棣县期中)如图,在△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一动点,连接AP,则AP的长度不可能是()A.4B.4.5C.5D.721.(2020秋•云县期中)如图,点D是AB的中点,DE⊥AC,AB=7.2,∠A=30°,则DE=()A.1.8B.2.4C.3.6D.4.822.(2020秋•北碚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OB=60°,P在边OA上,OP=8,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5,则ON的长度是()A.9B.6.5C.6D.5.523.(2020秋•天宁区校级期中)如图,△ABC中,∠ACB=90°,∠CAB=60°,动点P 在斜边AB所在的直线m上运动,连结PC,那点P在直线m上运动时,能使图中出现等腰三角形的点P的位置有()A.6个B.5个C.4个D.3个24.(2020秋•连江县期中)如图,等边△ABC中,AB=4,点P在边AB上,PD⊥BC,DE ⊥AC,垂足分别为D、E,设PA=x,若用含x的式子表示AE的长,正确的是()A.2﹣x B.3﹣x C.1D.2+x 25.(2020秋•赣榆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6,∠BAC=120°,AD是△ABC 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是()A.5B.2C.4D.326.(2019秋•勃利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上的点,过点D 作DE⊥AB交BC于点F,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CD,∠DCA=∠D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DCB=∠B;②CD=AB;③△ADC是等边三角形;④若∠E=30°,则DE=EF+CF.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7.(2019春•秦淮区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D、E、F分别是AC、AB、BC边上的三点,且PF∥AB,PD∥BC,PE∥AC.若PF+PD+PE=a,则△ABC的边长为()A.a B.a C.a D.a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底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这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29.(2020•和平区三模)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边BC上一点,且BD=C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且∠EDF=90°,M为边EF的中点,连接CM交DF于点N.若DF∥AB,则CM的长为()A.B.C.D.30.(2020秋•天心区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C.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D.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1.(2019春•杏花岭区校级期中)关于等边三角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等边三角形中,各边都相等B.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C.两个角都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2.(2019•城步县模拟)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如图),连续四条边的长依次为1,3,3,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A.13B.14C.15D.16 33.(2018•柳州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60°,∠D=90°,AB=2,则CD长的取值范围是()A.<CD<B.CD>2C.1<CD<2D.0<CD<34.(2018秋•罗庄区期中)如图,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交于点A,再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画出射线OB,则∠AOB=()A.30°B.45°C.60°D.90°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A;根据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判断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D.【解答】解:A.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不一定互相重合,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过O作OM⊥AB于M,OQ⊥AC于Q,ON⊥BC于N,∵O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M=ON,ON=OQ,∴OM=ON=OQ,即三角形的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AB=AC,∴∠B=∠C,∵∠EAC=∠B+∠C,∴∠EAC=2∠B,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其底角的2倍,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4cm为腰长时,当4cm为底边时,分别判断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解答】解:①若4cm是腰长,则底边长为:20﹣4﹣4=12(cm),∵4+4<12,不能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4cm是底边长,则腰长为:=6.5(cm).则腰长为6.5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3.【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4作为腰或底边长,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当AC=CD,AB=BG,AF=CF,AE=BE时,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AD,AE,AF,AG分别为分割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应用设计与作图等知识,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分析】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则可求得底角的度数.从而可求解.【解答】解:①当∠A为顶角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度数为:=50°∴特征值k==②当∠A为底角时,顶角的度数为:180°﹣80°﹣80°=20°∴特征值k==综上所述,特征值k为或故答案为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到本题中,已知∠A的度数,要分∠A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以免造成答案的遗漏.5.【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再分4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4=0,y﹣8=0,解得x=4,y=8,①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②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8+8=20,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求出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且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几何图形.【分析】(1)首先过点A作AF⊥BC于点F,由AD=AE,根据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F=EF,又由BD=CE,可得BF=CF,然后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AB=AC.(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过点A作AF⊥BC于点F,∵AD=AE,∴DF=EF,∵BD=CE,∴BF=CF,∴AB=AC.(2)∵∠B=∠BAD,∠C=∠EAC,∠BAE=∠BEA,∠ADC=∠DAC,∴除△ABC与△ADE外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为:△ABD、△AEC、△ABE、△AD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数形结合;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过点E作EG⊥BC,交BC于点G,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AFE =90°,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得EG的长,随后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E的长,最后将EF与DE相加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G⊥BC,交BC于点G∵AB=AC,∠A=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EC=CD,∴∠CED=∠CDE=∠ACB=30°,∴∠AEF=30°,∴∠AFE=90°,即EF⊥AB,∵△ABC是等边三角形,AE=CE,∴BE平分∠ABC,∴EG=EF=2,在Rt△DEG中,DE=2EG=4,∴DF=EF+DE=2+4=6;方法二、∵AB=AC,∠A=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EC=CD,∴∠CED=∠CDE=∠ACB=30°,∵△ABC是等边三角形,AE=CE,∴BE平分∠ABC,∴∠ABE=∠CBE=30°=∠CDE,∴BE=DE,∠BFD=90°,∴BE=2EF=4=DE,∴DF=DE+EF=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BE,进而可判断出△BE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沿CD折叠B与E重合,则BC=CE,∵E为AB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CE=BE=AE,∴△BEC是等边三角形.∴∠B=60°,∴∠A=30°,故选:B.【点评】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图形折叠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推理能力.9.【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图形.【分析】连接A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AC=∠BCA,因为∠A=∠C,则可以得到∠CAD=∠ACD,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AD=DC.【解答】证明:连接AC,∵AB=BC,∴∠BAC=∠BCA.∵∠BAD=∠BCD,∴∠CAD=∠ACD.∴AD=CD.【点评】重点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1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由△ABC是等边三角形,AD=BE=CF,易证得△ADF≌△BED,即可得DF=DE,同理可得DF=EF,即可证得:△DEF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D=BE=CF,∴AF=BD,在△ADF和△BED中,,∴△ADF≌△BED(SAS),∴DF=DE,同理DE=EF,∴DE=DF=EF.∴△DEF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1.【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图形.【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ABC为等边三角形,∴∠A=∠ABC=∠C=60°.∵DE∥BC,∴∠AED=∠ABC=60°,∠ADE=∠C=60°.∴△ADE是等边三角形.(2)∵△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D平分∠ABC,∴AD=AC.∵△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AE=AB.【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1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等边△ABC中AD=BE=CF,证得△ADE≌△BEF≌△CFD即可得出△DEF 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BE=CF,∴AE=BF=CD,又∵∠A=∠B=∠C=60°,∴△ADE≌△BEF≌△CFD(SAS),∴DE=EF=FD,∴△DEF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全等三角形判定,根据已知得出△ADE≌△BEF≌△CFD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CO=CD,∠OCD=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2)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AOD是直角三角形,并且∠ADO=90°,从而求出∠ADC=150°,再根据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得α=∠ADC;(3)根据周角为360°用α表示出∠AOD,再根据旋转的性质表示出∠ADO,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出∠DAO,再分∠AOD=∠ADO,∠AOD=∠DAO,∠ADO=∠DAO三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1)△COD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CO=CD,∠OCD=60°,∴△COD是等边三角形;(2)∵AD2+OD2=(n2﹣1)2+(2n)2=n4﹣2n2+1+4n2=n4+2n2+1=(n2+1)2=AO2,∴△AOD是直角三角形,且∠ADO=90°,∵△COD是等边三角形,∴∠CDO=60°,∴∠ADC=∠ADO+∠CDO=90°+60°=150°,根据旋转的性质,α=∠ADC=150;(3)∵α=∠ADC,∠CDO=60°,∴∠ADO=α﹣60°,又∵∠AOD=360°﹣110°﹣α﹣60°=190°﹣α,∴∠DAO=180°﹣(190°﹣α)﹣(α﹣60°)=180°﹣190°+α﹣α+60°=50°,∵△AOD是等腰三角形,∴①∠AOD=∠ADO时,190°﹣α=α﹣60°,解得α=125°,②∠AOD=∠DAO时,190°﹣α=50°,解得α=140°,③∠ADO=∠DAO时,α﹣60°=50°,解得α=110°,综上所述,α为125°或140°或110°时,△AOD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的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用α表示出△AOD的各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分情况讨论.1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首先延长BD至F,使DF=BC,连接EF,得出△BEF为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出△ECB≌△EDF,从而得出EC=DE.【解答】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接EF,∵AE=BD,△ABC为等边三角形,∴BE=BF,∠B=60°,∴△BEF为等边三角形,∴∠F=60°,在△ECB和△EDF中∴△ECB≌△EDF(SAS),∴EC=E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CD=∠A=60°,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AB的长,然后根据BD=AB﹣AD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CB=90°,CD⊥AB,∴∠BCD+∠ACD=90°,∠A+∠ACD=90°,∴∠BCD=∠A=60°,∴∠ACD=∠B=30°,∵AD=2,∴AC=2AD=4,∴AB=2AC=8,∴BD=AB﹣AD=8﹣2=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E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B=∠B=15°,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EC=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EB=EA,∴∠EAB=∠B=15°,∴∠AEC=30°,∴AC=AE=3(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到AD⊥BC,∠BAD=∠CAD,从而可得到∠BAD=60°,∠ADB=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AE=∠EAB=30°,从而可推出AD=DF,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D的长,即得到了DF 的长.【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D为底边的中点,∴AD⊥BC,∠BAD=∠CAD,∵∠BAC=120°,∴∠BAD=60°,∠ADB=90°,∵AE是∠BAD的角平分线,∴∠DAE=∠EAB=30°.∵DF∥AB,∴∠F=∠BAE=30°.∴∠DAF=∠F=30°,∴AD=DF.∵AB=11,∠B=30°,∴AD=5.5,∴DF=5.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求出AD=DF是解此题的关键.18.【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A=30°,BC⊥AC,∴BC=AB=3.7,∵DE⊥AC,BC⊥AC,∴DE∥BC,∵点D是斜梁AB的中点,∴DE=BC=1.85m,故答案为:1.85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9.【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先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的度数,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垂足为E,可得BD=AD,由∠A=30°可知∠ABD=30°,故可得出∠DBC =30°,根据CD=2可得出BD的长,进而得出AD的长.【解答】解:连接BD,∵在△ABC中,∠C=90°,∠A=30°,∴∠ABC=6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AD=BD,DE⊥AB,∴∠ABD=∠A=30°,∴∠DBC=30°,∵CD=2,∴BD=2CD=4,∴AD=4.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考点】垂线段最短;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推理能力.【分析】在Rt△ABC中,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由点P是BC边上一动点结合AC,AB的长,即可得出AP长的取值范围,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在Rt△ABC中,∠C=90°,∠B=30°,AC=3,∴AB=2AC=6.∵点P是BC边上一动点,∴AC≤AP≤AB,即3≤AP≤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以及垂线段最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21.【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运算能力.【分析】求出AD的长,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AD,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点D是AB的中点,AB=7.2,∴AD=AB=3.6,∵DE⊥AC,∴∠DEA=90°,∵∠A=30°,∴DE=AD=1.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AD是解此题的关键.2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过P作PC⊥MN于C,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CM=CN=2.5,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C的长,然后由OC+CM求出ON的长即可.【解答】解:过P作PC⊥MN于C,如图所示:∵PM=PN,MN=5,∴CM=NC=MN=2.5,在Rt△OPC中,∠AOB=60°,∴∠OPC=30°,∴OC=OP=4,则ON=OC+CM=4+2.5=6.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几何直观.【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m于点P4,P2,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m于点P1,P3,边AC和BC的垂直平分线都交于点P3位置,因此出现等腰三角形的点P的位置有4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24.【考点】列代数式;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BC=AC=4,∠B=∠C=60°,再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4,∠B=∠C=60°,∵PD⊥BC,DE⊥AC,∴BD=PB,CE=CD,∵P A=x,∴BP=4﹣x,∴BD=PB=2﹣x,∴CD=4﹣(2﹣x)=2+x,∴CE=1+x,∴AE=4﹣(1+x)=3﹣x,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到AD⊥BC,∠BAD=∠CAD,从而可得到∠BAD=60°,∠ADB=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AE=∠EAB=30°,从而可推出AD=DF,根据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D的长,即得到了DF 的长.【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D为底边的中点,∴AD⊥BC,∠BAD=∠CAD,∵∠BAC=120°,∴∠BAD=60°,∠ADB=90°,∵AE是∠BAD的角平分线,∴∠DAE=∠EAB=30°,∵DF∥AB,∴∠F=∠BAE=30°,∴∠DAF=∠F=30°,∴AD=DF,∵AB=6,∠B=30°,∴AD=AB=3,∴DF=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能求出AD=DF是解此题的关键.26.【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分析】由在△ABC中,∠ACB=90°,DE⊥AB,易证得∠DCA=∠DAC,继而可得①∠DCB=∠B正确;由①可证得AD=BD=CD,即可得②CD=AB正确;易得③△ADC是等腰三角形,但不能证得△ADC是等边三角形;由若∠E=30°,易求得∠FDC=∠FCD=30°,则可证得DF=CF,继而证得DE=EF+CF.【解答】解:∵在△ABC中,∠ACB=90°,DE⊥AB,∴∠ADE=∠ACB=90°,∴∠A+∠B=90°,∠ACD+∠DCB=90°,∵∠DCA=∠DAC,∴AD=CD,∠DCB=∠B;故①正确;∴CD=BD,∵AD=CD,∴CD=AB;故②正确;∠DCA=∠DAC,∴AD=CD,但不能判定△ADC是等边三角形;故③错误;∵若∠E=30°,∴∠A=60°,∴△ACD是等边三角形,∴∠ADC=60°,∵∠ADE=∠ACB=90°,∴∠EDC=∠BCD=∠B=30°,∴CF=DF,∴DE=EF+DF=EF+CF.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证得D是AB 的中点是解此题的关键.27.【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分析】延长EP交BC于点G,延长FP交AC于点H,证出四边形AEPH、四边形PDCG 均为平行四边形,得出PE=AH,PG=CD.证出△FGP和△HPD也是等边三角形,得出PF=PG=CD,PD=DH,得出PE+PD+PF=AH+DH+CD=AC即可.【解答】解:延长EP交BC于点G,延长FP交AC于点H,如图所示:∵PF∥AB,PD∥BC,PE∥AC,∴四边形AEPH、四边形PDCG均为平行四边形,∴PE=AH,PG=CD.又∵△ABC为等边三角形,∴△FGP和△HPD也是等边三角形,∴PF=PG=CD,PD=DH,∴PE+PD+PF=AH+DH+CD=AC,∴AC=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呼应,每种方法都对应着一种性质,在应用时应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②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③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④底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这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9.【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在Rt△BDE中求得DE的长,再根据CM垂直平分DF,在Rt△CDN中求得CN,最后根据线段和可得CM的长.【解答】解:∵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BD=CD,∴BD=,CD=,∵等边三角形ABC中,DF∥AB,∴∠FDC=∠B=60°,∵∠EDF=90°,∴∠BDE=30°,∴DE⊥BE,∴BE=BD=,DE=,如图,连接DM,则Rt△DEF中,DM=EF=FM,∵∠FDC=∠FCD=60°,∴△CDF是等边三角形,∴CD=CF=,∴CM垂直平分DF,∴∠DCN=30°,DN=FN,∴Rt△CDN中,DN=,CN=,∵M为EF的中点,∴MN=DE=,∴CM=CN+MN=+=,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熟练掌握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逐个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高相互重合,说法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1.【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

云南省昆明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云南省昆明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云南省昆明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1. (3分) (2020八上·巴东期末) 等腰三角形一外角为,则底角的度数为()A . 或B .C .D . 或2. (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A . 10B . 13C . 17D . 13或173. (3分)(2018·安徽模拟) 如图,△ABC内接于☉O,D为线段AB的中点,延长OD交☉O于点E,连接AE,BE,在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 AB⊥DEB . AE=BEC . OD=DED . =4. (3分) (2019八上·天山期中)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 )AD平分∠EDF;(2)△EBD≌△FCD;(3)BD=CD;(4)AD⊥BC.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5. (3分)(2012·湖州) 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A .B .C . 3D . 46. (3分)已知在⊿A BC中,∠A=48°,∠C=84°且AB=3cm,AC=4cm,则三角形的周长是()A . 7cmB . 10cmC . 11cmD . 10cm或11cm7. (3分)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 ∠C=2∠AB . BD=BCC . △ABD是等腰三角形D . 点D为线段AC的中点8. (3分) (2016八下·寿光期中)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1)3,4,5;(2),,;(3)32 , 42 , 52;(4)0.03,0.04,0.05.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9. (3分)(2017·武汉模拟) 已知等腰△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5的⊙O上,如果底边BC的长为8,那么BC边上的高为()A . 2B . 5C . 2或8D . 410. (3分) (2016九上·肇源月考)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有下列结论:①CD=ED②AC+BE=AB ③∠BDE=∠BAC ④AD平分∠CDE ⑤S△ABD∶S△ACD=AB∶AC,其中正确的有()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二、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11. (4分)如图,在等腰△ABC的两腰AB、BC上分别取点D和E,使DB=DE,此时恰有∠ADE= ∠ACB,则∠B的度数是________.12. (4分)△ABC中,AB=AC=17,BC=16,则△ABC的面积________.13. (4分)(2019·润州模拟) 如图,A、B、C是⊙O的圆周上三点,∠ACB=40°,则∠ABO等于________度.14. (4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 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 ,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5. (4分) (2017七下·东营期末) 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1 ,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 ,以此类推.若OA1=1,则a2017=________.16. (4分)(2017·安岳模拟) 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BE,若△ABE 为等边三角形,且S△CDE= ,则CD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 (共8题;共66分)17. (6分) (2019八上·周口期中)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求证:AB=CD.18. (6分) (2016九上·北京期中) 已知: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APB=113°,∠APC=123°,试说明:以AP,BP,CP为边长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并确定所构成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19. (6分)(2017·丰台模拟)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已知:线段a,b(如图1).求作:等腰△ABC,使AB=AC,BC=a,BC边上的高为b.小姗的作法如下:如图2,(i)作线段BC=a;(ii)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线段BC于点D;(iii)在MN上截取线段DA=b,连接AB,AC.所以,△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老师说:“小姗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得到△ABC是等腰三角形的依据是:________.20. (8分)(2018·遵义) 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的点,AC的垂直平分线交半圆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DA,DC.已知半圆O的半径为3,BC=2.(1)求AD的长.(2)点P是线段AC上一动点,连接DP,作∠DPF=∠DAC,PF交线段CD于点F.当△DP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P的长.21. (8分) (2017八下·路南期中) 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设顶点在这些小正方形顶点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图中已给出△ABC的一边AB的位置.(1)请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边长分别为2,2 ,4的一个格点△ABC;(2)根据所给数据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22. (10分)(2019·广东模拟) 如图M2-12①,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P是BC边上的任一点(与B,C 不重合),设BP=x,连接AP,以AP为边向两侧作等边三角形APD和等边三角形AP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M,N.(1)求证:AM=AN;(2)求四边形ADPE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S的最小值;(3)如图M2-12②,连接D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G,H.当x为何值时,∠BAD=15°?23. (10分)(2017·武汉模拟)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l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图1中,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小明将正方形ABCD按如图2那样绕点A旋转一周,旋转到当点C恰好落在直线l上时,请你直接写出此时BE的长.24. (12分)(2017·新野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OABC的三个顶点A(0,10),B(8,10),C(8,0),过O、C两点的抛物线y=ax2+bx+c与线段AB交于点D,沿直线CD折叠矩形OABC的一边BC,使点B落在OA边上的点E处.(1)求AD的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E出发,沿EC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CO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O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问当t为何值时,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若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以M、N、C、E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与点N的坐标(不写求解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1-1、2-1、3-1、4-1、5-1、6、答案:略7-1、8-1、9、答案:略10、答案:略二、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11-1、12-1、13-1、14-1、15-1、16-1、三、解答题 (共8题;共66分)17-1、18-1、19-1、20、答案:略21-1、21-2、22-1、22-2、22-3、23-1、23-2、24-1、24-2、24-3、。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知识专题6_与三角形有关的证明(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知识专题6_与三角形有关的证明(人教版)

《小专题与三角形有关的证明》题组(一)证明角相等类型1 利用内、外角和进行简单证明1.如图,在△ACB中,∠ACB=90°,CD 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点E,F,求证:∠CEF=∠CFE.2.如图,AD平分△ABC的外角∠CAE.(1)若∠2=100°,∠3=30°,求∠1的度数;(2)求证:∠3=(∠2-∠1).类型2 运用全等进行证明3.已知:如图,AD平分∠BAC,DB AB于B,DH AC于H,G是AB上一点,GD=DC. 求证:∠C=∠BGD.4.已知:如图,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D,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B=BC,BD=BE,AD交CE于F点,连接BF.求证:(1)∠A=∠C;(2)BF平分∠ABC.5.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1)求证:AD=BE;(2)求∠AEB的度数.6.如图,点D在CB的延长线上,DB=CB,点E在AB上,连接DE,DE=AC,求证:∠A=∠DEB.类型3 运用等腰三角形(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7.如图,在△ABC中,AB=AC,D为边BC的中点,DE AB.(1)求证:∠BAC=2∠BDE;(2)若AC=4,DE=3,求△ABC的面积.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CD,BC的中点,且AM CD,AN BC.(1)求证:∠BAD=2∠MAN;(2)连接BD,若∠MAN=70°,∠DBC=40°,求∠ABC的度数.题组(二)证明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类型1 证明线段平行思路:先证明角相等,然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两直线平行9.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FB=CE,∠A=∠D,∠ACB=∠DFE,求证:(1)△ACB△DFE;(2)AB∥DE.类型2 证明线段垂直思路一:证明角为90°10.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点F,且有BF=AC,FD=CD.求证:BE AC.思路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 BC于D,DE AB于E,DF AC于F,求证:AD EF.12.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AB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D,ED.求证:BD CE.题组(三)证明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类型1 证明线段相等思路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13.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AD AB交BE延长线于点D.CF平分∠ACB交BD于点F,连接CD.求证:(1)AD=CF;(2)点F为BD的中点.14.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边上的一点,过D作DE AB交AC于点E,BC=BD,连接CD交BE于点F.(1)求证:CE=DE;(2)若点D为AB的中点,求∠AED的度数.思路二:利用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线段相等1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过点C作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CE=AB.16.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 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思路三: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证明线段相等17.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求证:BM=MN=NC.思路四: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证明线段相等18.如图,在△ABC中,∠BAC=90°,AD BC于点D,∠ACB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AB于点F,FG BC于点G,求证:AE=FG.类型2 证明线段的和差关系19.如图,已知AD∥BC,点E为CD上一点,AE,BE分别平分∠DAB,∠CBA,B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ABE△AFE;(2)AD+BC=AB.20.如图,在△ABC中,∠A=60°,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BD,CE 交于点O,试判断BE,CD,BC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类型3 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2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且AD=CE,AE 与BD相交于点P.(1)求∠BPE的度数;(2)若BF AE于点F,试判断BP与P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综合训练22.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A在∠MON的边OM上(不与O重合),且ABON于点B,AC上OM于点A,点C在ON上,∠MON的平分线OP分别交AB,AC 于D,E两点.(1)线段AD和A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射线ON上的点F与点A关于OP所在的直线对称,那么线段DF和A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MON=45°,猜想线段AC,AD.O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讲义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含解析)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讲义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含解析)

第5讲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识定位讲解用时:5分钟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二,基础较好;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二新课,本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所有的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性,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它比一般三角形的应用更广泛。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部分内容学得更扎实。

知识梳理讲解用时:20分钟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定义法)(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对应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AB C等边三角形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接下来要研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定义)(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同样适用于等边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定义)(2)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 C课堂精讲精练【例题1】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求证:BD=CE.【答案】BD=CE【解析】要证明线段相等,只要过点A作BC的垂线,利用三线合一得到P为DE及BC的中点,线段相减即可得证.证明:如图,过点A作AP⊥BC于P.∵AB=AC,∴BP=PC;∵AD=AE,∴DP=PE,∴BP﹣DP=PC﹣PE,∴BD=CE.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题时,两次用到三线合一的性质,由等量减去等量得到差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1.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过点C作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CE=AB.【答案】CE=AB【解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E=∠CA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CAE,最后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高,∴∠BAE=∠CAE.∵CE∥AB,∴∠E=∠BAE.∴∠E=∠CAE.∴CE=AC.∵AB=AC,∴CE=AB.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教学建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2】如图,在△ABC中,AB=AC,点D,点E分别是BC,AC上一点,且DE⊥AD.若∠BAD=55°,∠B=50°,求∠DEC的度数.【答案】115°【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50°,进而得到∠BAC=80°,由∠BAD=55°,得到∠DAE=25°,由DE⊥AD,进而求出结论.解:∵AB=AC,∴∠B=∠C,∵∠B=50°,∴∠C=50°,∴∠BAC=180°﹣50°﹣50°=80°,∵∠BAD=55°,∴∠DAE=25°,∵DE⊥AD,∴∠ADE=90°,∴∠DEC=∠DAE+∠ADE=115°.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熟练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腰对等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2.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6cm和15cm的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度.【答案】10cm,10cm,1cm【解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腰和底边的长,注意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其进行检验.解:①如图,AB+AD=6cm,BC+CD=15cm,∵AD=DC,AB=AC,∴2AD+AD=6cm,∴AD=2cm,∴AB=4cm,BC=13cm,∵AB+AC<BC,∴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②如图,AB+AD=15cm,BC+CD=6cm,同理得:AB=10cm,BC=1cm,∵AB+AC>BC,AB﹣AC<BC,∴能构成三角形,∴腰长为10cm,底边为1cm.故这个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为10cm,10cm,1cm.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3】如图,在△ACB中,AC=BC,AD为△ACB的高线,CE为△ACB的中线.求证:∠DAB=∠ACE.【答案】∠DAB=∠ACE【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证明:∵AC=BC,CE为△ACB的中线,∴∠CAB=∠B,CE⊥AB,∴∠CAB+∠ACE=90°,∵AD为△ACB的高线,∴∠D=90°.∴∠DAB+∠B=90°,∴∠DAB=∠ACE.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3.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C 边上的一点,且∠CBE=∠CAD.求证:BE⊥AC.【答案】BE⊥AC【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再得出∠CBE+∠C=90°.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CAD+∠C=90°,又∵∠CBE=∠CAD,∴∠CBE+∠C=90°,∴BE⊥AC.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4】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D=30°,AD=AE,求∠EDC的度数.【答案】15°【解析】可以设∠EDC=x,∠B=∠C=y,根据∠ADE=∠AED=x+y,∠ADC=∠B+∠BAD即可列出方程,从而求解.解:设∠EDC=x,∠B=∠C=y,∠AED=∠EDC+∠C=x+y,又因为AD=AE,所以∠ADE=∠AED=x+y,则∠ADC=∠ADE+∠EDC=2x+y,又因为∠ADC=∠B+∠BAD,所以2x+y=y+30,解得x=15.所以∠EDC的度数是15°.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正确确定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4.1】在△ABC中,AB=AC,AD⊥BC,∠BAD=40°,AD=AE,求∠CDE的度数.【答案】20°【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BAD=40°,由于AD=AE,于是得到∠ADE==7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CDE=90°﹣70°=20°.解:∵AB=AC,AD⊥BC,∴∠CAD=∠BAD=40°,∠ADC=90°,又∵AD=AE,∴∠ADE==70°,∴∠CDE=90°﹣70°=20°.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5】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B=30°,连接AD.(1)若∠BAD=45°,求证:△ACD为等腰三角形;(2)若△ACD为直角三角形,求∠BAD的度数.【答案】(1)△ACD为等腰三角形;(2)60°或30°【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3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120°,求出∠CAD=∠A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有两种情况:①当∠ADC=90°时,当∠CAD=90°时,求出即可.(1)证明:∵AB=AC,∠B=30°,∴∠B=∠C=30°,∴∠BAC=180°﹣30°﹣30°=120°,∵∠BAD=45°,∴∠CAD=∠BAC﹣∠BAD=120°﹣45°=75°,∠ADC=∠B+∠BAD=75°,∴∠ADC=∠CAD,∴AC=CD,即△ACD为等腰三角形;(2)解:有两种情况:①当∠ADC=90°时,∵∠B=30°,∴∠BAD=∠ADC﹣∠B=90°﹣30°=60°;②当∠CAD=90°时,∠BAD=∠BAC﹣∠CAD=120°﹣90°=30°;即∠BAD的度数是60°或30°.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能根据定理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用了分类讨论思想.教学建议:学会通过等角对等边证明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5.1】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AC于F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BE是等腰三角形【解析】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得到∠A=∠C,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FEC=∠D,同时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DBE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在△ABC中,BA=BC,∵BA=BC,∴∠A=∠C,∵DF⊥AC,∴∠C+∠FEC=90°,∠A+∠D=90°,∴∠FEC=∠D,∵∠FEC=∠BED,∴∠BED=∠D,∴BD=BE,即△DBE是等腰三角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6】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答案】M是BE的中点【解析】要证M是BE的中点,根据题意可知,证明△BDE△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线向重合即可得证.证明:连接BD,∵在等边△ABC,且D是AC的中点,∴∠DBC=∠ABC=×60°=30°,∠ACB=60°,∵CE=CD,∴∠CDE=∠E,∵∠ACB=∠CDE+∠E,∴∠E=30°,∴∠DBC=∠E=30°,∴BD=ED,△BDE为等腰三角形,又∵DM⊥BC,∴M是BE的中点.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的知识.辅助线的作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6.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AC上一点,E为AB延长线上一点,DE⊥AC交BC 于点F,且DF=EF.(1)求证:CD=BE;(2)若AB=12,试求BF的长.【答案】(1)CD=BE;(2)4【解析】(1)先作DM∥AB,交CF于M,可得△CDM为等边三角形,再判定△DMF ≌△EBF,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2)根据ED⊥AC,∠A=60°=∠ABC,可得∠E=∠BFE=∠DFM=∠FDM=30°,由此得出CM=MF=BF=BC,最后根据AB=12即可求得BF的长.解:(1)如图,作DM∥AB,交CF于M,则∠DMF=∠E,∵△ABC是等边三角形,∴∠C=60°=∠CDM=∠CMD,∴△CDM是等边三角形,∴CD=DM,在△DMF和△EBF中,,∴△DMF≌△EBF(ASA),∴DM=BE,∴CD=BE;(2)∵ED⊥AC,∠A=60°=∠ABC,∴∠E=∠BFE=∠DFM=∠FDM=30°,∴BE=BF,DM=FM,又∵△DMF≌△EBF,∴MF=BF,∴CM=MF=BF,又∵AB=BC=12,∴CM=MF=BF=4.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度:4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7】如图所示,BO平分∠CBA,CO平分∠ACB,过O作EF∥BC,若AB=12,AC=8,求△AEF的周长.【答案】20【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BE=∠OBC,∠OCF=∠O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OBC=∠BOE,∠OCB=∠COF,然后求出∠OBE=∠BOE,∠OCF=∠COF,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OE=BE,OF=CF,即可得证.解:∵BO平分∠CBA,∴∠EBO=∠OBC,∵CO平分∠ACB,∴∠FCO=∠OCB,∵EF∥BC,∴∠EOB=∠OBC,∠FOC=∠OCB,∴∠EBO=∠EOB,∠FOC=∠FCO,∴BE=OE,CF=OF,∴△AEF的周长=AE+OE+OF+AF=AE+BE+CF+AF=AB+AC,∵AB=12,AC=8,∴C=12+8=20.△AEF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主要利用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角对等边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难度: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7.1】在△ABC中,AB=AC,DE∥BC,若M为DE上的点,且BM平分∠ABC,CM平分∠ACB,若△ADE的周长为20,BC=8,求△ABC的周长.【答案】28【解析】分别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说明DB=DM,EM=EC.把求△ABC的周长转化为△ADE的周长+BC边的长.解:∵BM平分∠ABC,∴∠ABM=∠CBM,∵DE∥BC,∴∠CBM=∠DMB,∴∠ABM=∠DMB,∴DB=DM.同理可证EM=CE∴AB+AC=AD+DB+AE+EC=AD+DM+ME+AE=AD+DE+AE∵△ADE的周长为20∴AB+AC=20∴△ABC的周长=AB+AC+BC=20+8=28.答:△ABC的周长为28.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将△ABC的周长转化为△ADE的周长+BC边的长.教学建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例题8】如图,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将△BDC绕着点C旋转成△AEC,则△CDE是怎样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答案】△CDE是等边三角形【解析】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DC绕着点C旋转60°成△AEC,则∠DCE=60°,DC=EC,故可判定△CDE是等边三角形.解:△CD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ABC为等边三角形,∴∠ACB=60°∴将△BDC绕着点C旋转成△AEC,旋转角为60°∴∠DCE=60°∴DC=EC∴△CDE是等边三角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了解“手拉手”模型.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练习8.1】已知,如图,△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且AD=BE=CF.请你说明△DEF是正三角形.【答案】△DEF是正三角形【解析】根据等边△ABC中AD=BE=CF,证得△ADE≌△BEF≌△CFD即可得出△DEF是等边三角形.解:∵△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BE=CF,∴AE=BF=CD,又∵∠A=∠B=∠C=60°,∴△ADE≌△BEF≌△CFD(SAS),∴DF=ED=EF,∴△DEF是等边三角形.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全等三角形判定,根据已知得出△ADE≌△BEF≌△CFD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难度: 4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课后作业【作业1】如图,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在图中找出一条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答案】BE=CD【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两组角相等,再根据AAS可判定△ABE ≌△AC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BE=CD.解:BE=CD.理由如下:∵AB=AC,AD=AE,∴∠B=∠C,∠ADE=∠AED.在△ABE与△ACD中,,∴△ABE≌△ACD,∴BE=CD.故答案为CD.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2】如图,已知∠BAC=60°,D是BC边上一点,AD=CD,∠ADB=80°,求∠B的度数.【答案】80°【解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的度数.解:∵∠ADB=80°又∵AD=CD∴∠DAC=∠C=40°,∴∠B=180°﹣∠BAC﹣∠C=180°﹣60°﹣40°=80°.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3】已知:如图,AB=BC,∠A=∠C.求证:AD=CD.【答案】AD=CD【解析】连接A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AC=∠BCA,因为∠A=∠C,则可以得到∠CAD=∠ACD,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AD=DC.证明:连接AC,∵AB=BC,∴∠BAC=∠BCA.∵∠BAD=∠BCD,∴∠CAD=∠ACD.∴AD=CD.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4】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判断DE=DB+EC是否成立?为什么?【答案】成立【解析】根据BF和CF分别平分∠ABC和∠ACB,和DE∥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等量代换,求证出DB=DF,FE=EC.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DE=DB+EC成立.理由如下:∵在△ABC中,FB和FC分别平分∠ABC和∠ACB,∴∠DBF=∠FBC,∠ECF=∠FCB,∵DE∥BC,∴∠DFB=∠FBC=∠DBF,∠EFC=∠FCB=∠ECF,∴DB=DF,FE=EC,∵DE=DF+FE,∴DE=BD+EC.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4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作业5】如图,等边△ABC中,点D在延长线上,CE平分∠ACD,且CE=BD.说明:△ADE是等边三角形.【答案】△ADE是等边三角形【解析】由条件可以容易证明△ABD≌△ACE,进一步得出AD=AE,∠BAD=∠CAE,加上∠DAE=60°,即可证明△ADE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B=60°,AB=AC,即∠ACD=120°,∵CE平分∠ACD,∴∠ACE=∠DCE=60°,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D=AE,∠BAD=∠CAE,又∵∠BAC=60°,∴∠DAE=60°,∴△ADE为等边三角形.讲解用时:3分钟难度: 4 适应场景:练习题例题来源:无年份:2018。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6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6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析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专题06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1八上·嵩县期末)如图, ABC V 是等边三角形, BD 是中线,延长 BC 至E ,使 CE CD =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30CED ∠=︒B .120BDE ∠=︒C .DE BD =D .DE AB=【答案】D 【完整解答】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ACB =60°,∵BD 是AC 上的中线,∴∠ADB =∠CDB =90°,∠ABD =∠CBD =30°,∵∠ACB =∠CDE +∠DEC =60°,又CD =CE ,∴∠CDE =∠CED =30°,∴∠CBD =∠DEC ,∴DE=BD ,∠BDE =∠CDB +∠CDE =120°,故A 、B 、C 均正确.故答案为:D .【思路引导】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ABC=∠ACB =60°,∠ADB =∠CDB =90°;∠ABD =∠CBD =30°,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CDE =∠CED =30°,可对A 作出判断;由此可推出∠CBD=∠DEC ,同时可求出∠BDE 的度数,可对B 作出判断;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DE=DB ,可对C 作出判断;不能证明DE=AB ,可对D 作出判断.2.(2分)(2021八上·凉山期末)三角形中,最大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 )A .090α︒<<︒B .60180α︒<<︒C .6090α︒≤<︒D .60180α︒≤<︒【答案】D【完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最大角180α<︒ , 当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且60α=︒ ,∴最大角a 的取值范围是 60180α︒≤<︒ .故答案为:D. 【思路引导】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α<180°,当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时,α=60°,据此可得α的范围.3.(2分)(2021八上·遵义期末)点D 、E 分别是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 BC 、 AB 的中点, 6AD = ,F 是AD 上一动点,则 BF EF + 的最小值是( )A .6B .7C .8D .9【答案】A 【完整解答】解:连接CE ,交AD 于F ,连接BF ,则BF+EF 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短),∵E 是AB 的中点,△ABC 是等边三角形,CE AB∴⊥由于C 和B 关于AD 对称,则BF+EF=CF ,∵等边△ABC 中,BD=CD ,∴AD ⊥BC ,∴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合一),∴C 和B 关于直线AD 对称,∴CF=BF ,即BF+EF=CF+EF=CE ,∵AD ⊥BC ,CE ⊥AB ,∴∠ADB=∠CEB=90°,在△ADB 和△CEB 中,ADB CEB ABD CBE AB CB ∠=∠⎧⎪∠=∠⎨⎪=⎩,∴△ADB ≌△CEB (AAS ),∴CE=AD=6,即BF+EF=6.故答案为:A.【思路引导】连接CE ,交AD 于F ,连接BF ,则BF+EF 最小,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 ⊥AB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BF+EF=CF ,推出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得到CF=BF ,则BF+EF=CF+EF=CE ,证明△ADB ≌△CEB ,得到CE=AD=6,据此解答.4.(2分)(2021八上·松桃期末)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E 是AC 的中点,过点E 作EF ⊥AB 于点F ,延长BC 交EF 的反向延长线于点D ,若EF=1,则DF 的长为( )A .2B .2.5C .3D .3.5【答案】C 【完整解答】解:连接BE,∵△ABC是等边三角形,点E是AC的中点,∴∠ABC=60°,∠ABE=∠CBE=30°,∵EF⊥AB,∴∠D=90°-∠ABC=30°,即∠D=∠CBE=30°,∴BE=DE,在Rt△BEF中,EF=1,∴BE=2EF=2,∴BE=DE=2,∴DF=EF+DE=3,故答案为:C.【思路引导】连接B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C=60°,∠ABE=∠CBE=30°,易求∠D=30°,即得∠D=∠CBE,由等角对等边可得BE=DE,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2EF=2,即得DE=2,从而得出DF=EF+DE=35.(2分)(2021八上·灌阳期末)△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们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等边三角形ABC内.若BC=5,则五边形DECHF的周长为( )A.8B.10C.11D.12【答案】B【完整解答】解:∵△GFH为等边三角形,∴FH=GH,∠FHG=60°,∴∠AHF+∠GHC=120°,∵△ABC 为等边三角形,∴AB=BC=AC=5,∠ACB=∠A=60°,∵∠AHF=180°-∠FHG-∠GHC =120°-∠GHC ,∠HGC=180°-∠C-∠GHC =120°-∠GHC ,∴∠AHF=∠HGC ,在△AFH 和△CHG 中A C AHF HGC FH GH ∠=∠⎧⎪∠=∠⎨⎪=⎩,∴△AFH ≌△CHG (AAS ),∴AF=CH.∵△BDE 和△FGH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BE=FH ,∴五边形DECHF 的周长=DE+CE+CH+FH+DF=BD+CE+AF+BE+DF ,=(BD+DF+AF)+(CE+BE),=AB+BC=10.故答案为:B.【思路引导】利用AAS 证明△AFH ≌△CHG ,可得AF=CH ,由于△BDE 和△FGH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得BE=FH ,由于五边形DECHF 的周长=DE+CE+CH+FH+DF=BD+CE+AF+BE+DF=(BD+DF+AF)+(CE+BE)=AB+BC ,据此计算即可.6.(2分)(2021八上·河东期末)如图,过边长为4的等边ABC V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 时,连PQ 交AC 边于D ,则DE 的长为( )A .95B .2C .115D .125【答案】B【完整解答】解:过P 作PM BC P ,交AC 于M,∵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0APM B ∠=∠=︒,60A ∠=︒,∴APM V 是等边三角形,又∵PE AM ⊥,∴12AE EM AM ==,∵PM CQ P ,∴PMD QCD ∠=∠,MPD Q ∠=∠,∵PA PM =,PA CQ =,∴PA PM CQ ==,在PMD V 和QCD V 中,PDM CDQ PMD DCQ PM CQ ∠=∠⎧⎪∠=∠⎨⎪=⎩,∴PMD QCD V V ≌,∴12CD DM CM ==,∴11()222DM ME AM MC AC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过P 作PM BC P ,交AC 于M ,得出APM V 是等边三角形,推出PA PM CQ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出PMD QCD V V ≌,推出12CD DM CM ==,即可得出结论。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复习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复习

BB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复习钟欣一、教学目标1.通过三组练习题,复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相关的概念,性质和判定.2.在练习中,总结基本图形,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3.对于动点问题,能明确不变元素,抓住问题本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以及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教学难点:对于动点问题,能明确不变元素,抓住问题本质. 三、教学过程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也从边,角,相关线段,对称性方面学习了其性质和判定;今天我们从练习题中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下复习,从练习题中再次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活动(一) 练习1:第一组:独立完成并思考遇到等腰三角形边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为3cm ,底边为4cm ,则它的周长_______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 ,另一边长为4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 ,另一边长为8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总结;第二组:独立完成并思考遇到等腰三角形角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1. 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总结:第三组:独立完成并思考遇到等腰三角形相关线段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它的腰长为_____________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___ 总结:活动(二)练习2:已知AB=AC,D 是BC 的中点, 问1:若∠ABC=55°,∠BAD=________; 问E 是AD 上任意一点,请你判断△BEC 的形状,请说明理由ABBE问3:(口答)若BE,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BEC 还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问4:在前一问的基础上面,过点E 作FH ∥BC 交AB 于点F ,交AC 于点H ,则图中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分别是哪些?请写出来.总结:活动(三)练习3: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中点,以AD • 在不添加字母的情况下• 请说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边? 请说出有哪些相等的角? • 请说出有哪些全等的三角形?问1:若D 是线段BC 上任一点,其它条件不变,以上相等的边,角,全等的三角形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够发现什么?问2:观察动画,当点D 在直线BC 上运动,以上结论还会成立吗?为什么? 由此你又发现了什么?ACEBB问3:若点D 为等边△ABC 内部的一点,以上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若点D 为等边△ABC 外部的一点,以上结论还成立吗?由此你还能够发现什么?问4:请再思考,点D 在运动的过程中,什么条件没有发生变化?这个动点的运动对我们所发现的结论带来了影响吗?追问:回到我们的条件中,△ABC 和△ADE 一定要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够用其它条件代替吗?(选讲)问5:若D 是△ABC 内一点,△ABC 与△ADE 任为等边三角形, 若∠BDC=100°,∠ADB=α,则当α为多少度时△CDE 是等腰三角形.(以此为示例,请同学们在点D 的运动中,通过添加一个条件,添加线段,你能够得到哪些线段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四、当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题,你回顾了关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哪些知识?体会了其中所蕴含的哪些什么数学思想?五、课后作业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差为3CM A.2CM B.8CM C.2CM 或8CM D.以上都不对2.如图,在等边△ABC 中,D 是AC 边上的中点,延长BC 到点E ,使B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底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作BC的垂线分别交一腰的延长线于点E、F;探索:当点D在BC上移动时,线段AE与AF的长度是否始终相等?并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版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版

2014年秋季同步课初二年级学生姓名:上课时间: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内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 等腰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会识别这两种图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知识框架图⎪⎪⎪⎪⎩⎪⎪⎪⎪⎨⎧⎪⎩⎪⎨⎧⎪⎩⎪⎨⎧判定性质定义等边三角形判定性质定义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讲解一、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中考考纲知识体系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以等腰三角形为桥梁的几何题例析(含解析、点评、跟踪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以等腰三角形为桥梁的几何题例析(含解析、点评、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八年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以等腰三角形为桥梁的几何题例析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前面三个单元都是几何内容,其中以等腰三角形为桥梁的题所占比例较大,在期末统考试题中高频出现,也是中考的热点题型;等腰三角形含特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等对等关系” 和“三线合一”是桥梁作用的支撑. 题目一. 平分角添加“垂直”,“平行”元素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举例.例1. 如图,⊿ABC 中,过点C 作出∠BAC 的平分线的垂线于点D ,交AB 于点E .=BC 7 ⑴.若∠=346,∠=B 39;求∠BCE 的度数; ⑵.若==AB 12,AC 10;求BE 的长. 分析:对于⑴问利用12∠=∠和∠+∠=1490,∠+∠=2390可以得到:∠=∠43 ;因为∠=∠+∠4B BCE ,结合∠=346,∠=B 39 可以求出∠=-=BCE 46397.⑵问结合⑴问∠=∠43可以得出=AE AC ,所以=-=-=-=BE AB AE AB AE 12102.例2.已知⊿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E 平分∠BAC ,交CD 于点F ,⊥EG AB 于点G .求证:=EG CF .分析:由AE 平分∠BAC ,∠=ACB 90,⊥EG AB 可以得出: =CE GE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互余和对顶角相等可以得到∠+∠=CEA CAE 90, ∠+∠=CFE DAF 90,而AE 平分∠BAC 可以得到:∠=∠CAE DAE ,所以∠=∠CFE CEF ,所以=CE CF ;综上可证:=EG CF . 点评:例1、例2都是在平分线的基础上添加“垂直”条件,利用互余关系和平分角来得到同一个三角形的两角相等,从而得到等腰三角形为桥梁解决问题.例3.如图,在⊿ABC 中,∠=∠ABC 2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E BC 于点E ;求证:=AC 2BE .解析: 过点A 作AF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F .∴∠=∠1F ,∠=∠2C∵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本题有3个等腰三角形,其中通过作平行线构建出的等腰⊿ABF 是关键的一环;当然本题方法不止一种.特别注意当有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结合,往往要通过其中构建出的等腰三角形为桥梁解决问题.追踪练习: 1. 如图,在△ABC ,B C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DE ∥BC ,别交AB AC 、于点D E 、两点,已知,,AB a AC b BC 10===,则△ADE 的周长为 ( )A. 10B. 2a 2b +C.a b +D.a b 10++ 2. 如图,⊿ABC 中,过点C 作出∠BAC 的平分线的垂线于点D . 求证:∠>∠1C3.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D AD ⊥,BD 平分ABC ∠,,=∠=BC AD C 120,CD 2cm =;求AB 的长?M .138,则MAB ∠A5.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 ,BE 平分∠ABC ,⊥DE BC ,垂足为点D .⑴.求证:⊥AD BE ; ⑵.如果=BC 10 ,求+AB AE 的长.题目二.遇“垂直+中点”型以及“T 字”型结构连起的等腰三角形举例.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是边BC 的中点,点F 是边CD 的中点,且有AE BC,AF CD ⊥⊥ . ⑴.求证:AB AD =;⑵.若BCD 114∠= ,求BAD ∠的度数.解析:⑴.连结AC .∵点E 是边BC 的中点,AE BC ⊥ ∴AB AC =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同理AD AC = ∴=AB AD⑵.∵AB AC,AD AC == ,且有AE BC,AF CD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备,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4、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感受图形中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4、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其中一些是平面几何图形,接下来我们观察几幅图片,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课件向学生展示平常见到的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等腰三角形,初步感知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勤观察,肯思考的学习习惯。

(机构适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

(机构适用;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

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2.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4. 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主要性质.一、等腰三角形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1802A︒-∠.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知识重难点梳理教学目标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 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有关度数的计算题1、如图,在△ABC 中,D 在BC 上,且AB =AC =BD ,∠1=30°,求∠2的度数.【答案与解析】 解: ∵AB =AC ∴∠B =∠C ∵AB =BD ∴∠2=∠3 ∵∠2=∠1+∠C ∴ ∠2=∠1+∠B ∵∠2+∠3+∠B =180° ∴∠B =180°-2∠2 ∴∠2=∠1+180°-2∠2 ∴3∠2=∠1+180° ∵∠1=30°经典例题剖析∴∠2=70°【总结升华】解该题的关键是要找到∠2和∠1之间的关系,显然∠2=∠1+∠C,只要再找出∠C与∠2的关系问题就好解决了,而∠C=∠B,所以把问题转化为△ABD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容易的多了.关于角度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进行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D、E分别为AB、AC上的点,AC=BC=BD,AD=AE,DE=CE,求∠B的度数.【答案】解:∵AC=BC=BD,AD=AE,DE=CE,∴设∠ECD=∠EDC=x,∠BCD=∠BDC=y,则∠AED=∠ADE=2x,∠A=∠B=180°-4x在△AB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x+y+180°-4x+180°-4x=180°①又∵A、D、B在同一直线上,∴2x+x+y=180°②由①,②解得x=36°∴∠B=180°-4x=180°-144°=36°.类型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2、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40°,求其余各角.【思路点拨】唯独等腰三角形的角有专用名词“顶角”“底角”,别的三角形没有,然而此题没有指明40°的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1)当40°的角为顶角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180°-40°=140°,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底角相等,故每个底角的度数1140702=⨯︒=︒;(2)当40°的角为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也为40°,则顶角的度数=180°-40°-40°=100°.∴其余各角为70°,70°或40°,100°.【总结升华】条件指代不明,做此类题应分类讨论,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讨论到,别遗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求其余各边.【答案与解析】解:(1)3为腰长时,则另一腰长也为3,底边长=13-3-3=7;(2)3为底边长时,则两个腰长的和=13-3=10,则一腰长11052=⨯=.这样得两组:①3,3,7 ②5,5,3.而由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3+3<7,故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其余各边长为5,5.【总结升华】唯独等腰三角形的边有专用名词“腰”“底”,别的三角形没有,此题没有说明边长为3的边是腰还是底,所以做此题应分类讨论.同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验证讨论哪些情况符合,哪些情况不符合,从而决定取舍,最后得到正确答案.举一反三:【变式】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cm,且|AC-BC|=2cm,那么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答案】A;解:∵ |AC-BC|=2cm,∴ AC-BC=±2.又BC=8cm.∴ AC=10cm或6cm.∴ AB=10cm或6cm.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4、已知:如图,△ABC中,∠ACB=45°,AD⊥BC于D,CF交AD于点F,连接BF并延长交AC于点E,∠BAD=∠FCD.求证:(1)△ABD≌△CFD;(2)BE⊥AC.【思路点拨】此题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知AD=DC,易证△ABD≌△CFD,要证BE⊥AC,只需证∠BEC =90°即可,DF =BD ,可知∠FBD =45°,由已知∠ACD =45°,可知∠BEC =90°. 【答案与解析】证明:(1) ∵ AD⊥BC,∴ ∠ADC=∠FDB=90°.∵ 45ACB ∠=︒, ∴ 45ACB DAC ∠=∠=︒ ∴ AD=CD∵ BAD FCD ∠=∠, ∴ △ABD≌△CFD(2)∵△ABD≌△CFD ∴ BD=FD.∵ ∠FDB=90°, ∴ 45FBD BFD ∠=∠=︒. ∵ 45ACB ∠=︒, ∴ 90BEC ∠=︒. ∴ BE⊥A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垂直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关键在于熟练的综合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通过求证△ABD≌△CFD,推出BD=FD ,求出∠FBD=∠BFD=45°.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 =90°,AD ∥BC ,AB =BC ,E 是AB 的中点,CE ⊥BD .(1)求证:BE =AD ;(2)求证:AC 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3)△DBC 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 ∵ AD ∥BC ,∠ABC =90°,∴ ∠BAD =∠ABC =90°. 又∵ EC ⊥BD ,∴ ∠BEC +∠DBE =90°,∠BEC +∠BCE =90°. ∴ ∠DBE =∠BCE .在△DAB 与△EBC 中,,,,BAD EBC AB BC ABD BCE ∠=∠⎧⎪=⎨⎪∠=∠⎩∴ △DAB ≌△EBC(ASA). ∴ AD =BE .(2)证明:连接AC ,ED .∵ E 为AB 的中点,∴ BE =AE .又∵ AD =BE(已证),∴ AE =AD 且∠A =90°.△AED 为等腰三角形. ∴ ∠AED =∠ADE(等边对等角), 即∠AED =∠ADE =45°.又∵ AB =BC ,AD ∥BC ,∠ABC =90°. ∴ ∠BAC =∠BCA(等边对等角).∴ ∠BAC =∠BCA =1(18090)452︒-︒⨯=︒.∴ 45CAD BAC ∠=∠=︒.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可知AC 垂直平分ED ,即AC 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3)解:△DBC 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由(2)得CD =CE .由(1)可得CE =BD , ∴ CD =BD .∴ △DBC 是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6,则它的周长为( )A .16B .17C .16或17D .10或12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度数比为2:3:3,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课堂练习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3. 将两个全等的且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两条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4. 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BDF ,△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 ②DE =DB +CE ;③AD +DE +AE =AB +AC ; ④BF =CF.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如图,D 是AB 边上的中点,将ABC ∆沿过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F 处,若50B ∠=︒,则BDF ∠度数是( )A .60° B.70° C.80° D.不确定6. 如图,ΔABC 中,AB =AC ,∠BAC =108°,若AD 、AE 三等分∠BAC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 )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二.填空题7.如图,△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AD =BD =BC ,若∠A =40°,则∠CBD =_____°.8.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其中一个底角大30°,则顶角的度数为.9.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BD平分∠CBA交AC于点D,DE⊥AB于E.若△ADE的周长为8cm,则AB =_________cm.10.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11. 如图,△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OM∥AB,ON∥AC,BC=10cm,则ΔOMN的周长=______cm.1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D,若CD=1.8cm,则BC=______.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Δ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延长CA至E,使AE=AD.试确定E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4. 已知: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B=∠EAC,EF⊥AD于F.求证:EF平分∠AEB.15. 如图,在△ABC中,∠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注意分类讨论.2. 【答案】D;【解析】三个外角度数分别为360°×=90°,360°×=135°,135°,所以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 【答案】B;4. 【答案】C ;【解析】①②③正确.5. 【答案】C;【解析】AD=DF=BD,∠B=∠BFD=50°,BDF=180°-50°-50°=80°.6. 【答案】C;【解析】△ABD,△ADE,△ACE,△ABE,△ACD,△ABC为等腰三角形.二.填空题7. 【答案】20;【解析】∠A=∠ABD=40°,∠BDC=∠C=80°,所以∠CBD=20°.8. 【答案】80°;【解析】设顶角为x,则底角为x-30°,所以x+x-30°+x-30°=180°,x=80°.9. 【答案】8;【解析】DE =DC ,AC =BC =BE ,△ADE 的周长=AD +DE +AE =AC +AE =AB =8. 10.【答案】70°或40o ;【解析】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 11.【答案】10;【解析】OM =BM ,ON =CN ,∴△OMN 的周长等于BC. 12.【答案】1.8cm ;【解析】连接BD ,∠ABD =∠ADB ,因为∠B =∠D ,所以∠CBD =∠CDB ,所以CD =BD. 三.解答题 13.【解析】证明:ED ⊥BC ;延长ED ,交BC 边于H , ∵AB =AC ,AE =AD .∴设∠B =∠C =x ,则∠EAD =2x , ∴∠ADE =1802902xx ︒-=︒- 即∠BDH =90°-x∴∠B +∠BDH =x +90°-x =90°, ∴∠BHD =90°,ED ⊥BC. 14.【解析】证明:∵AD 是∠BAC 的平分线, ∴∠BAD =∠CAD 又∵∠B =∠EAC ,∴∠B +∠BAD =∠EAC +∠CAD ,即∠ADE =∠DAE ∵EF ⊥AD , ∴∠AFE =∠DFE在Rt △AEF 和Rt △DEF 中ADE DAE AFE DFE EF =EF ∠=∠⎧⎪∠=∠⎨⎪⎩∴Rt △AEF ≌Rt △DEF (AAS ) ∴∠AEF =∠DEF ,即EF 平分∠AEB . 15.【解析】证明:延长AB 至E ,使BE =BP ,连接EP∵在△ABC 中,∠BAC =60°,∠ACB =40°,∴∠ABC =80°∴∠E =∠BPE =802︒=40° ∵AP 、BQ 分别为∠BAC 、∠ABC 的角平分线,∴∠QBC =40°,∠BAP =∠CAP∴BQ =QC (等角对等边)在△AEP 与△ACP 中,EAP CAP E C AP AP ∠=∠⎧⎪∠=∠⎨⎪=⎩∴△AEP ≌△ACP (AAS )∴AE =AC∴AB +BE =AQ +QC ,即AB +BP =AQ +BQ.1、简短描述重点知识:2、简要记录易错题题号(如:例5、K3等):二、等边三角形要点一、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要点诠释:由定义可知,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包 括等边三角形.知识重难点梳理自我总结要点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要点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点四、含30°的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诠释:这个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是证明直角三角形中一边等于另一边(斜边)的一半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用于证明边的倍数关系.类型一、等边三角形1、如图.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1)试判定△OD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 、DE、EC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经典例题剖析【思路点拨】(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ODE是等边三角形;(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DBO=∠DOB,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DB=DO,同理可证明EC=EO,因为DE=OD=OE,所以BD=DE=EC.【答案与解析】解:(1)△ODE是等边三角形,其理由是:∵△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OD∥AB,OE∥AC,∴∠ODE=∠ABC=60°,∠OED=∠ACB=60°∴△ODE是等边三角形;(2)答:BD=DE=EC,其理由是:∵OB平分∠ABC,且∠ABC=60°,∴∠ABO=∠OBD=30°,∵OD∥AB,∴∠BOD=∠ABO=30°,∴∠DBO=∠DOB,∴DB=DO,同理,EC=EO,∵DE=OD=OE,∴BD=DE=E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举一反三:【变式】等边△ABC,P为BC上一点,含30°、60°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落在点P上,使三角板绕P点旋转.如图,当P为BC的三等分点,且PE⊥AB时,判断△EPF的形状.【答案】解:∵PE⊥AB,∠B=60°,因此直角三角形PEB中,BE=BP=BC=PC,∴∠BPE=30°,∵∠EPF=60°,∴FP⊥BC,∵∠B=∠C=60°,BE=PC,∠PEB=∠FPC=90°,∴△BEP≌△CPF,∴PE=PF,∵∠EPF=60°,∴△EPF是等边三角形.2、已知:如图,△ABC中,AB=AC,∠ABC=60°,,AD=CE,求∠BPD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证明:在中,AB=AC,∠ABC=60°∴为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C=BC,∠A=∠ECB=60°在和中≌(SAS)∴(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DPB=60°.【总结升华】这道题利用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的性质,并借助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3、(1)如图,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1213ABC∆ABC∆ADC∆CEB∆⎪⎩⎪⎨⎧=∠=∠=)()()(已知已证已证CEADECBACBACADC∆CEB∆21∠∠=23DPB∠∠∠=+13DPB ACB∠∠∠∠=+=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接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接BC ,求∠AEB 的大小;(2)如图,△OAB 固定不动,保持△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 绕着点O 旋转(△OAB 和△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思路点拨】(1)由于△O CD 和△OAB 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OD =OC =OB =OA ,进而求出∠BDA 与∠CAD 的大小及关系,则可求解∠AEB.(2)旋转后,△BOD 与△AOC 仍然保持全等,∠ACO =∠BDO ,∠AED =∠ACO +∠DCO +∠CDB =∠BDO +60°+∠CDB =60°+∠CDO =120°,从而得到∠AEB 的值.【答案与解析】证明:(1)∵O 是AD 的中点,∴AO =DO又∵等边△AOB 和等边△COD∴AO =DO =CO =BO ,∠DOC =∠BOC =∠AOB =60°∴∠CAO =∠ACO =∠BDO =∠DBO =30°∴∠AEB =∠BDO +∠CAO =60°(2)∵∠BOD =∠DOC +∠BOC ,∠AOC =∠AOB +∠BOC∴∠BOD =∠AOC在△BOD 与△AOC 中,BO AO BOD AOC DO CO =⎧⎪∠=∠⎨⎪=⎩∴△BOD ≌△AOC (SAS )∴∠ACO =∠BDO∵∠AED=∠ACO +∠DCO +∠CDB=∠BDO+60°+∠CDB=60°+∠CDO=60°+60°=120°∴∠AEB=180°-∠AED=60°.【总结升华】这道题利用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的性质,并借助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使问题加以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BE交于点F,求∠AFB 的度数.【答案】解:∵△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E=CD,又∵∠ACB+∠BCD=∠ECD+∠BCD,即∠ACD=∠BCE,∴△ACD≌△BCE,∴∠CAD=∠CBE,设AD与BC相交于P点,在△ACP和△BFP中,有一对对顶角,∴∠AFB=∠ACB=60°.类型二、含30°的直角三角形4、如图所示,∠A=60°,CE⊥AB于E,BD⊥AC于D,BD与CE相交于点H,HD=1,HE=2,试求BD和CE的长.【答案与解析】解:∵BD⊥AC于D,∠A=60°,∴∠ABD=90°-60°=30°,在Rt△BEH中,∠HEB=90°,∠EBH=30°.∴BH =2EH =4.同理可得,CH =2HD =2,∴BD =BH +HD =4+1=5.CE =CH +HE =2+2=4.【总结升华】已知条件中出现60°角与直角三角形并存时,应考虑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把三角形中角与角的关系转化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充分应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 △ABC 中, ∠ACB =90°, ∠ABC =60°, AB 的中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D ,交AC于E, 已知DE =2.则 AC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3;提示:连接AD ,证△ABD 为等边三角形,则DE =AE =2,CE =1,所以AC =3.一.选择题 1. 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AC 边上,∠DBC=35°,则的度数为( )A .25°B .60°C .85°D .95°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等边三角形的每条高线都是角平分线和中线;B .有一个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反之,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ABC ∆ADB ∠课堂练习3. 下列每组三角形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60°且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4. △ABC 中三边为a 、b 、c ,满足关系式 (a -b )(b -c )(c -a )=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为 (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钝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 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成钝角的度数是( )A.105°B.120°C.135°D.150°6.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BC 的中点,BE 平分∠ABC 交AD 于E ,若△CDE 的面积等于1,则△ABC 的面积等于( )A .2B .4C .6D .12二.填空题7. 如图,等边的周长是9,是边上的中点,在的延长线上.若,则的长为_ .8.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DC ∥AB ,AD ⊥CD 于D .若△ABC 的周长为12cm ,则CD =________cm .9.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_.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 ∆D ACE BC DB DE =CE②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0.△ABC 为等边三角形,D 、E 、F 分别在边BC 、CA 、AB 上,且AE=CD=BF ,则△DEF 为_____三角形.11.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AQ =PQ ,PR =PS ,PR⊥AB 于R ,PS⊥AC 于S ,•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①P 在∠A 的平分线上; ②AS=AR ;③QP∥AR;④△BRP≌△QSP.12.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是边上任意一点,于点, 于点.若,则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 已知:如图,△ABD 为等边三角形,△ACB 为等腰三角形且∠ACB =90°,DE ⊥AC 交AC延长线于E ,求证:DE =CE.ABC △D BC DE AB ⊥E DF AC ⊥F 4BC =BE CF +=14. 已知,如图,△ADC是等边三角形,B是DC边中点,E在AC延长线上且CE=BC.请判断△AB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15. 如图,直角△ACB中,∠ABC=90°,∠BAC=30°,而△ACD和△ABE都是等边三角形,AC,DE交于F.求证:FD=FE且CF=3AF.【答案与解析】一. 选择题1. 【答案】D;【解析】∠ADB=∠DBC+∠C =35°+60°=95°.2. 【答案】C;【解析】等腰三角形顶角还可能是直角或钝角.3. 【答案】D;【解析】D选项腰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全等.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a =b 或b =c 或a =c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5. 【答案】B ;【解析】等边△ABC 的两条高线相交于O ,∠OAB =∠OBA =30°,故∠AOB =120°.6. 【答案】C ;【解析】AE =2DE ,△ABC 的面积是△CDE 面积的6倍.二.填空题7. 【答案】; 【解析】∠DBE =∠DEB =30°,CE =DC =AC =.8. 【答案】2; 【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 【答案】①④【解析】②一般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外角都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底边的中线.10.【答案】等边;【解析】利用SAS 可以判定△EAF ≌△FBD ≌△DCE ,从而可得,EF=FD=DE ,即△DEF 为等边三角形.11.【答案】①②③④;12.【答案】2;【解析】BE =BD ;CF =DC ,(BD +DC )=2. 三.解答题13.【解析】证明:连接DC ,∵△ABD 为等边三角形,∴∠DAB =∠DBA =60°又∵△ACB 为等腰三角形且∠ACB =90°,∴∠CAB =∠CBA =45°,∠BDC =∠ADC =30°∴∠CBD =15°,∠DCB =180°-30°-15°=135°又∵AC ⊥BC ,∴∠DCE =45°∵DE ⊥AC3212321212BE CF +=12∴ΔD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 =CE14.【解析】△ABE 为等腰三角形.证明:∵△ADC 是等边三角形,B 是DC 边中点∴∠ACD =60°,∠DAB =∠CAB =30°又∵CE =BC ,∴∠CBE =∠CEB ,∵∠CBE +∠CEB =∠ACD =60°∴∠CEB =30°在△ABE 中,∠CAB =∠CEB =30°∴△ABE 为等腰三角形.15.【解析】证明:作DG ⊥AC 于G ,∵△ACD 和△ABE 都是等边三角形,∴∠CDG =30°,DC =AC ,AB =AE ,CG =AG在△ABC 与△DGC 中∴△ABC ≌△DGC (AAS )∴DG =AB =AE在△DGF 和△EAF 中,∴△DGF ≌△EAF (AAS )∴AF =GF ,FD =FE∵CG =AG ,AF +GF =AG∴CF =3AF.30ABC DGC BAC CDG AC DC ∠=∠⎧⎪∠=∠=︒⎨⎪=⎩DFG EFA DGF EAF DG AE ∠=∠⎧⎪∠=∠⎨⎪=⎩自我总结1、简短描述重点知识:2、简要记录易错题题号(如:例5、K3等):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云南省曲靖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云南省曲靖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云南省曲靖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1. (3分) (2016九上·赣州期中)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8=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 . 8B . 10C . 8或10D . 122. (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A . 12B . 16C . 20D . 16或203. (3分) (2018八上·沈河期末)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 .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B . 同位角相等C . 如果,那么D .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和3,则周长是74. (3分)(2014·盐城) 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A . 40°B . 50°C . 60°D . 70°5. (3分) (2018八上·宁波月考) 下列三角形中,若 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②④6. (3分)(2015·江岸) 下列三角形中,是正三角形的为().①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②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③底边与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④三边相等的三角形;A . ①④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②③④7. (3分)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是()A . 50°B . 60°C . 65°D . 70°8. (3分)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2≠b2 ,则a≠b;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是()A . 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③④⑤D . ①③⑤9. (3分) (2017七下·水城期末) 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 ,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 ,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A . ()n•75°B . ()n﹣1•65°C . ()n﹣1•75°D . ()n•85°10. (3分)(2017·威海) 如图,在▱ABCD中,∠DAB的平分线交CD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G,∠ABC 的平分线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H,AG与BH交于点O,连接BE,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 BO=OHB . DF=CEC . DH=CGD . AB=AE二、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11. (4分)(2019·枣庄) 把两个同样大小含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且另外三个锐角顶点在同一直线上.若,则 ________.12. (4分) (2017八上·灌云月考) 若实数x , y满足+ =0,则以x , y的值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3. (4分) (2016八上·龙湾期中) 如图,已知AB=AC,∠1=∠2,BD=5cm,则BC=________cm.14. (4分) (2019八上·海曙期末) 有一组平行线过点A作AM⊥ 于点M,作∠MAN=60°,且AN=AM,过点N作CN⊥AN交直线于点C,在直线上取点B使BM=CN,若直线与间的距离为2,与间的距离为4,则BC=________.15. (4分)有一面积为5 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内角是30°,则以它的腰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16. (4分)如图,点A1 , A2依次在y=(x>0)的图象上,点B1 , B2依次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 ,△A2B1B2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点B2的坐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8题;共66分)17. (6分)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P、Q在斜边上,且∠PCQ=45°,求证:PQ2 =AP2+BQ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玉溪市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6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
1. (3分) (2019八上·南通月考) 如图,在△ABC中,AB=AC,BD=BC,AD=DE=EB,则∠A是().
A . 30
B . 45
C . 36
D . 20
2. (3分) (2019八上·孝感月考) 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则其底角的度数是()
A .
B .
C . 或
D . 不确定
3. (3分) (2018八上·沈河期末)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 . 同位角相等
C . 如果,那么
D .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2和3,则周长是7
4. (3分) (2019八上·榆树期末) 如图,在△ABC中,AB=AC ,∠A=36°,BD , CE分别平分∠ABC ,∠ACB ,若CD=3,则CE等于()
A . 2
B . 2.5
C . 3
D . 3.5
5. (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4cm,则它的周长是()
A . 14cm
B . 13cm
C . 16cm或9cm
D . 13cm或14cm
6. (3分)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若BM+CN=7,则MN的长为()
A . 6
B . 7
C . 8
D . 9
7. (3分) (2016八上·港南期中) 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8. (3分)如图,已知⊙O的一条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 CE=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B .
C .
D .
9. (3分) (2019九上·东台月考) 如图,∠MON=90°,已知△ABC中,AC=BC=13,AB=10,△ABC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点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ABC的形状始终保持不变,在运动的过程中,点C到点O的最小距离为()
A . 5
B . 7
C . 12
D .
10. (3分)如图,G,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的点,且AG=CE,AE⊥EF,AE=EF,现有如下结论:
①BE=GE;②△AGE≌△ECF;③∠FCD=45°;④△GBE∽△ECH,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
11. (4分) (2015八上·永胜期末) 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其中一条边长为3,求另两条边的长”.同学们经过片刻思考和交流后,小明同学举手讲:“另两条边长为3、6或4.5、4.5”,你认为小明回答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2. (4分)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BAC=102°,则∠ADC=________度.
13. (4分)(2019·兰州) 在中,AB=AC,,则:∠B=________。

14. (4分)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1,衣架杆OA=OB=18cm,若衣架收拢时,∠AOB=60°,如图2,则此时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cm.
15. (4分) (2019八下·雅安期中) 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6°,则底角∠B的大小为________.
16. (4分) (2017九上·浙江月考) 如图,等边的边与轴交于点,点是反比例函数
图像上一点,若为边的三等分点时,则等边的边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8题;共66分)
17. (6分) (2017八下·揭西期末) 如图,△ABC中,AB=AC,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B 作BE∥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AB=BE
18. (6分)如图,线段AB=CD,AB与CD相交于O,且AC与BD不平行,∠AOC=60°,判断AC+BD与A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9. (6分) (2020八上·沈阳期末) 如图是8×8的正方形网格,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
(1)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坐标为(﹣4,2);
(2)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画一点C,连接AC,BC,使△BC成为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无理数.
①此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ABC的周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②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A',B',C′),并写出A′,B′,C′的坐标.________
20. (8分) (2017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求证:AD⊥CF;
(2)连接AF,试判断△A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1. (8分) (2019九上·江都月考) 已知关于的方程 .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个方程的实数根.
(2)若的两边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根,另一边长,求的值.
22. (10分)(2012·绵阳) 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DE=CF,AF与BE相交于O,DG⊥AF,垂足为G.
(1)求证:AF⊥BE;
(2)试探究线段AO、BO、GO的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GO:CF=4:5,试确定E点的位置.
23. (10分) (2017八上·金堂期末) 已知中, .点从点出发沿线段移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线段的延长线移动,点、移动的速度相同,与直线
相交于点 .
(1)如图①,当点为的中点时,求的长;
(2)如图②,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当点、在移动的过程中,设,
是否为常数?若是请求出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E为BC的中点,直线CH垂直于直线AD,垂足为点H,交AE的延长线于点M;直线BF垂直于直线AD,垂足为F;找出图中与BD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24. (12分)(2016·嘉兴) 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角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
(1)
概念理解:
请你根据上述定义举一个等邻角四边形的例子;
(2)
问题探究;
如图1,在等邻角四边形ABCD中,∠DAB=∠ABC,AD,BC的中垂线恰好交于AB边上一点P,连结AC,BD,试探究AC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应用拓展;
如图2,在Rt△ABC与Rt△ABD中,∠C=∠D=90°,BC=BD=3,AB=5,将Rt△AB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角α(0°<∠α<∠BAC)得到Rt△AB′D′(如图3),当凸四边形AD′BC为等邻角四边形时,求出它的面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4分)
11-1、
12、答案:略
13-1、
14-1、
15-1、
16-1、
三、解答题 (共8题;共66分)
17-1、18-1、19-1、
19-2、
20-1、20-2、
21、答案:略22-1、
22-2、
22-3、
23-1、
23-2、
23-3、24-1、
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