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档】管理心理学考试笔记.doc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公开发表,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诞生。

一、管理心理学是什么?1、你从工作中能够得到什么?a)正面i.劳动报酬ii.通过工作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个人满足感、自信和成就感。

iii.工作赋予一种身份和地位,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获得有益的社会经验,创造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关系的机会,满足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b)负面i.单调乏味的工作任务可能损害你的心理健康ii.高危险性和高挑战的工作任务可能会使你产生压力和情绪焦虑2、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心理学意味着什么?a)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b)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选拔和激励员工,从而改善组织效率c)管理心理学关于离职问题的研究和知识可以帮助管理减少这样的损失d)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高满意能够促进工作士气和雇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并减少雇员流失、缺勤和事故等问题3、管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1、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b)组织中的个体-员工的心理与行为c)领导与沟通d)营造激励性的组织环境e)来自文化的挑战2、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实验法b)问卷调查法c)定性研究i.观察法ii.访谈法iii.个案研究法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2、管理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a)随着社会需求增多,心理学市场呈现无序混乱、理论乱用的现状。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观-是善,还是恶一、人性是什么?二、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1、“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a)“经济人”假设i.“经济人”假设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探求和满足人进行管理和劳动的最主要动机的管理理论。

ii.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人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iii.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人是被动的受组织的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iv.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必须加以防范,以免干扰了人们对自己利害的理性权衡v.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b)X理论(麦克雷戈)i.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是尽量地逃避工作ii.多数人是没有雄心大志的,不愿意负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批评iii.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采取强制的,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iv.多数人干活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的和安全的需要,因些,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v.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上述特性,属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服感情冲动而成为管理者c)特点i.实行的是任务管理ii.管理只是少数管理者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不允许工人参加管理,强调工人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工作。

管理心理学 笔记 (2012年10月9日)

管理心理学  笔记 (2012年10月9日)

管理心里学笔记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意义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一、关于组织管理核心的基本观点1、人是组织的主体,要靠人来实现组织目标;2、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3、在组织中要建立已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二、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研究组织中人-----人系统;2、研究组织中人的心里因素;3、研究组织中的内环境系统。

第二节管理心里学的任务一、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二、研究个体心里与管理三、研究群体心里与管理四、研究领导心里与管理五、研究组织心里与管理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行为,并通过对外在的分析去推测人们的心里状态。

优点:目的明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取得一套系统的材料,在心理学研究汇总广泛应用。

缺点: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材料比较肤浅,研究中期过长,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谈话法:研究者通过与他人个别交谈,采用人际口传信息沟通的途径来探索他人心里状态的研究方法。

根据谈话的目的不同分为:通用谈话法专题谈话法优点:简单易行,可以及时获得第一手材料。

缺点:面对面谈话增加心里负担,使人产生防御心理,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谈话技巧。

3、实验法:研究者在认为的、严格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因素变化来分析被试心里现象的研究方法。

①实验室实验:在具有特殊设备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优点:实验条件控制严格,程序设计科学,记录系统完善,主试有诱发反应的主动权。

缺点:具有很大的认为性,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实验所得的结果很难在实际中应用。

②现场实验:在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验。

优点: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条件严格,可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

缺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4、问卷法:运用经严格设计的量表对大量被试者进行纸笔式调查研究的方法。

常用的问卷形式:①选择法:要求被试者从诸多的可供选择方案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方案的问卷形式。

②是否法:要求被试者对问卷中提出的每个问题,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进行“是”或“否”的简单选择的问卷形式。

管理心理学笔记完整版WORD版下载下来可以随意编辑

管理心理学笔记完整版WORD版下载下来可以随意编辑

WORD版下载下来可以随意编辑《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

狭义的管理主要指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经济管理或企业管理。

广义的管理即一般管理,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管理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应重理轻管-----张新平1条理 2法理 3道理 4情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激发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法国管理学家---赫尔茨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见教材P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内部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强调人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动机、人际关系、领导水平、团体风气及组织结构与气氛等心理因素在管理上的作用。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它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是X理论。

与社会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人际关系理论。

与自动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Y理论。

与复杂人的假设相对应的是超Y理论。

(二)个体心理和行为其核心内容为激励理论,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此外还涉及个体的知觉,需要、动机、态度和个性等问题。

(三)群体心理和行为。

主要研究群体的形成与作用、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与制约群体规范与冲突等问题。

(四)组织心理和行为。

主要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如组织结构与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特点,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的心理因素,绩效考核过程及组织变革与发展过程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

管理心理学笔记,绝对考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方法,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管理过程:生存过程(技术管理):物质资料、设备、技术、劳力等社会过程(心理管理):管理制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心理学主演研究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过程,即心理管理。

2、与管理心理学相近的学科名称工业社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组织心理学(薛恩)、组织行为学(卢盛忠)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是多门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是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

2、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性假设与管理A、经纪人假设与x理论B、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C、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D、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E、全面自由发展人假设与Z理论F、自我超越人假设与学习型组织理论2、个体心理行为与管理A、个性与管理(能力、气质、性格与管理)B、社会知觉理论与管理C、需要动机与管理(激励理论)50分D、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管理3、群体心理与管理A、群体规模与规范B、群体决策与群体凝聚力C、群体中的人际关系D、群体的沟通与冲突4、组织心理与管理: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文化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一、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二、研究的方法1、观察发2、谈话法3、实验法4、问卷法5、测验法6、个案法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管理学基础一、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影响1、科学管理理论A、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著有《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选择B:泰勒的成长过程:学徒—工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机械师—总工程师C:泰勒的实验:搬铁块—时间动作分析实验D、泰勒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劳动定额制工时定额制计件工资制工作流程图等E、泰勒科学管理四原则a、劳动要有科学的方法以代替仅凭经验的方法b、对员工要进行挑选、教育和训练c、管理者要真心的与员工们合作d、管理者要与工人有严格的责任分工F、与泰勒同时代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甘地—计划图表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分析研究2、计划管理理论A、代表人物:法国亨利.法约尔。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一、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1、定义: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又:管理是管理者应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例析: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的用人之道;美国柯达公司的用人之道。

其含义:(1)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企业或组织,也包括个体的自我管理。

(2)管理的客体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个体心理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也包括个体和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知识、信息、时间等有形和无形资源。

其中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对象,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核心,时间(速度)是最特殊的管理。

(3)管理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目标之间的矛盾。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它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5)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预测和激励等。

2、定义(狭义):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即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节、预测和激励等3、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学1、定义:研究管理过程中一般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讨论管理中一些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管理的一般性质,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职能与过程等。

(又: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2、特点:综合性、一般性、模糊性、实践性。

二、管理心理学1、发展历程:工业心理学(1912年,闵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1933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心理学(1958年,黎维特《管理心理学》)。

2、定义: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又:《社会心理学词典》:是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应用心理学。

它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人们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一门综合学科。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心理学笔记整理1、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管理心理学是未来管理学科的核心内容(2)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3)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2、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启发“经济人”假设基本观点:(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2)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甚至是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3)大多数人天性缺乏进取心,不愿意承担风险,并甘愿接受人的领导,接受指挥。

(4)人天性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的安全看的高于一切(5)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启示(1)以“任务管理”为重点(2)“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即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3)少数人参与管理“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1)人们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成就等(2)人们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乐趣和意义(3)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所受的影响,比管理中的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启示:(1)管理者除了应该注意工作,完成生产任务外,更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各种社会需要(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而应该更重视员工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归属关和整体感(3)管理者应该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惩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4)管理者不应局限于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起到联络员的作用(5)让员工参与管理满足其社会性需要“自我实现人”假设(1)人们总是勤奋的,人们乐于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2)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实现自我知道与自我控制,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3)人们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4)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追求责任(5)人们大多有解决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1)管理重点的改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2)管理职能的改变,工作的设计师和服务者(3)奖励方式的改变,主张内在的激励来满足人的成就需要(4)管理制度的改变,保证员工充分变现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的制度“复杂人”假设(1)人的需要是丰富而复杂的(2)人们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变化,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不同的工作单位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没有一套适用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人烦人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启发: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3、气质、性格、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高低(3)气质类型对工作的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4)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5)在人员优化组合上要注意气质类型的互补性(6)在人员培训时要注意气质类型的顺应性性格在管理中的应用:(1)了解员工的性格(2)不同性格的人任命不同工作(3)组织团队时,要注重将不同性格的人组合一起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1)做到人尽其才(2)在招聘员工时注意工作对能力的阔限性避免能力过高火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员工能力的互补性4、性格的概念: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的支配下习惯的行为方式5、能力的概念: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的所具备的心理特征6、气质的概念:是一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变现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强度及稳定性7、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对此食物的整体反应8、感觉:是人脑对于当前客观事物个别性的直接反应9、感觉与知觉的差别(1)知觉是对整体事物的反应(2)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在感觉上进一步深化直觉是在感觉上形成的10、社会知觉:即个人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SWUN】管理心理学笔记-101页word资料

【SWUN】管理心理学笔记-101页word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考试必背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考试必背

管理心理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现代管理学愈来愈认识到,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的定义模式——“人——人——工作”。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过面:管理程中的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和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是管理心理学教科书的逻辑架构。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区别: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

联系: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运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区别:把人和机器当成一个人-机系统进行研究,使机器更好地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便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机器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把人与人当成一个人-人系统进行研究,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正确预测人的行为,充分调动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联系: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

二、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一)概念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企业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企业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

1.性质:是一门综合交叉科学2.对象:研究企业中的人以及人与人3.目的:在掌握企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工作的和生产的最佳效益.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对象(1) 企业中个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2) 企业中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3) 企业中组织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激励2。

管理心理学对人研究的视角的变化•(1)要素研究阶段–限于将劳动者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

泰勒的科学管理机器的附属人的尊严、人的独特价值、人的潜能、人的创造力均无从谈起,人在管理者眼中不过是为钱所困的人。

•(2)行为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开始认识到是劳动者的行为在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取决于需要,但人的需要是极为复杂的,经济需要仅仅只是人的需要之一。

没有将人的意识、情感等心理活动纳人研究视野。

•(3)主体研究阶段–将人视为管理的主体,将人的创造力作为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自始至终以人为本,通过挖掘人的创造力来求得经济的蓬勃发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人的认识的一个巨大的飞跃,这一飞跃是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后十年令人吃惊地高速增长而得以全面确立的。

• 3. 理解(1) 从管理的内涵上看群体性\目的性\共同性(2)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①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②科学技术越发展,管理中人的因素越重要③人永远是而且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3) 企业成败的评价指标应该是职工的心理评价①方向感②信任感③成就感④温暖感⑤舒适感⑥实惠感(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企业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别心理: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小我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感化互相阻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籄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治理心理学与相干学科的关系。

1、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畴包含: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治理心理学与通俗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

①治理心理学要应用通俗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样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明白得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俗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常识都邑在治理中发挥感化。

②通俗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差不多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通俗心理学为差不多,并在此差不多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专门规律。

2、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eB5 4接洽与差别①治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械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械、情形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互相感化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成长偏素来看,必定涉及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须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偿。

3、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接洽与差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产生互相感化的情形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重要包含:1、小我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阻碍2、群体心理活动对小我心理活动的阻碍3、小我与小我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互相感化、互相阻碍这些内容在企业治理范畴中的具体化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在企事业治理中的应用也确实是治理心理学的全然内容。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第一节管理与心理一、管理的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从起源来看,它与人类的劳动、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几乎是同步的,它是人类协作劳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方式。

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其他活动健康、持续、稳定、有效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将管理引伸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之中。

管理有广狭之分:狭义的管理主要指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企业管理与经济管理,也包括教育、科技、军事、后勤等各种管理活动,广义的管理即一般管理,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管理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我们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对象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活活动与经营活动。

其中采购可附属在生产部门。

(三)管理的职能1.管理的总职能:指一切单位和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1)管理的传统职能:1.计划(即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2.组织(即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3.指挥(即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与激励)4.控制(即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的监督、纠正与调整)5.协调(即对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效协作与调整)(2)管理的现代职能有:1.信息(即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储存、提取、应用、管理与开发,以及有效进行意见交流与信息沟通的职能)2.决策(即出主意、想办法、做出合理选择与决定的过程)3.激励(是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动机激发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4.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即有效进行基础与应用科学的研究、现代化技术与高新科技产品的创新活动、营销战略创新、组织和项目的开拓发展与创新、组织的重新设计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创新)。

管理心理学笔记

管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与方法第一节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目前,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课程名称还不统一,有的叫组织行为学、有的叫组织管理心理学,有的叫行为管理学、有的叫行为科学等等。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同样没有达成共识,学者们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常常加入自己的看法。

1、苏东水认为: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科学,它是从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2、俞文钊认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企业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3、卢盛忠认为: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之为组织管理心理学,一般来说,组织管理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它属于心理科学中的应用部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4、孙彤认为: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5、杨锡山认为:组织行为学应该是研究任何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的学问。

它是以行为科学和其它有关的知识改进领导,激励员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能的一门管理学科。

6、张德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7、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8、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9、美国学者史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

它是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心理学考试笔记

管理心理学考试笔记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1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全部发展的一门学科。

2、~的研究内容:动机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组织管理。

3、~学科性质:~是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也与其他众多学科有密切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与管理实践紧密相连,其研究素材来源于管理实践,研究结果又要回到管理实践中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4、~中的两种取向:心理学取向的~:是基于心理学的或从个体角度出发的~。

看问题比较微观,注重个体层面的问题和行为背后的潜在机制,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探讨相关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管理学取向的~:是基于管理学的或从组织角度出发的~。

只在为管理层或领导层出谋划策,教会他们如何管理员工,以便有好的业绩和效绩。

看问题比较宏观也比较务实侧重于用管理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探讨相关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5、~中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法。

第二章1、~形成的标志:~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趋于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标志是1958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利维特《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2、~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3、~产生的理论背景:①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著名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首次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标志着行为科学理论的诞生。

②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行为公式: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公示表明,个体行为是个体内部力场与所处环境力场的函数。

③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doc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doc

《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eB54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1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全部发展的一门学科。

2、~的研究内容:动机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组织管理。

3、~学科性质:~是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也与其他众多学科有密切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与管理实践紧密相连,其研究素材来源于管理实践,研究结果又要回到管理实践中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4、~中的两种取向:心理学取向的~:是基于心理学的或从个体角度出发的~。

看问题比较微观,注重个体层面的问题和行为背后的潜在机制,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探讨相关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管理学取向的~:是基于管理学的或从组织角度出发的~。

只在为管理层或领导层出谋划策,教会他们如何管理员工,以便有好的业绩和效绩。

看问题比较宏观也比较务实侧重于用管理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探讨相关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5、~中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法。

第二章1、~形成的标志:~起源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趋于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标志是1958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利维特《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2、~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3、~产生的理论背景:①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著名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首次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标志着行为科学理论的诞生。

②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行为公式: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公示表明,个体行为是个体内部力场与所处环境力场的函数。

③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心理动力去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去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④社会测量学——莫雷诺: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让被试根据好恶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将这种选择用图表表示出来,这样人们便可以对全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4、西方~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典~、行为~和现代~。

5、~面临的挑战:①经济全球化②劳动力多样化③新型的雇佣关系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⑤团队化⑥商业伦理的变化6、我国~存在的问题:①理论西方化②理论的学院化③发展的滞后化④理论的抽象化7、霍桑实验的内容:①照明实验②继电器实验③绕线实验④谈话实验8、后现代思潮发展的两个阶段:①早期阶段以激进和否定为特征,其主要流派有法国的德里达.福柯创建的后结构主义,德国的伽达墨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及美国哲学家罗蒂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

②晚期阶段在回应和完善早期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9、后现代思潮对~的影响:①后现代思潮已经引起并将会继续推动~研究主题、范式和方法的转变。

②后现代思潮对~传统理论产生了冲击。

③后现代思潮将会促进~想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一、人性假设(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经济人”也叫“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学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将其发展为X理论:原则和措施:①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②领导方式是专制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工人只是服从,无须参与管理③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局限:1、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

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相对立的。

2、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否认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3、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贡献:符合当时历史条件;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专制的领导方式)(二) 社会人假设——梅奥时间: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核心观点: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人际关系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原则: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关心人、体贴人、尊重人)。

②管理人员的职能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重视培养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

④提出了新型的“参与管理”的形式,让职工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合理性:(1)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重视人的社会属性。

(2)丰富了激励理论。

对我们今天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及制定奖惩制度有参考意义(3)改变了管理重心,促进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局限性:过分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完全忽视了职工的经济需要,忽视了企业的经济目标,挫伤工人的积极性。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时间:20世纪50年代。

内容: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阿吉里斯和麦格雷戈。

原则:①管理重点的变化―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奖励制度的变化―下放权限,员工参与③管理制度的变化―内在激励④管理者职能的变化―清除自我实现中的障碍局限性:从理论上看,仅仅把管理建立在人们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勤奋向善的本性基础之上是靠不住的。

而且,人性的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并非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社会现实和主体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合理性:强调为职工创造学习与深造的机会和条件,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主张给职工以“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在自己工作的成就中得到乐趣和满足,提倡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等,这些对于管理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代表人物:组织心理学家雪恩内容: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会是纯粹的自我实现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主要观点:原理:①要用权变的观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工作效率。

②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取弹性、应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③善于发现职工的个别差异,管理、奖酬方式灵活多变局限性:只强调人们之间差异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们共性的一面,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管理的一般规律。

合理性: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从人们之间的差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强调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人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这对于管理工作无疑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内容:人是文化的产物,人的心理与行为归根结底有人的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决定。

代表人物:美国加州大学日裔管理学家威廉。

大内。

主要观点:(1)人是文化的产物,即使是人的一些生物性行为也打上了某种文化的烙印。

(2)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具有共同的行为模式。

(3)人格的塑造最核心的是对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4)群体或企业行为的效率主要依赖于群体成员是否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管理视角,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强调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培育和塑造。

在此基础上着眼在于管理模式的建构,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从而使管理者透过企业管理的理性层面挖掘出内在的、无法用理性加以涵盖的文化层面,即职工的文化素养。

(六)决策人假设代表人物:决策人假设是巴纳德首先在管理理论中提出来的,而后由心理学家西蒙加以完善而成。

主要观点:(1)每个人都是自主决策的行为主体,而决策本身并非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而应视为由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决策前提包括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

(2)决策前提的引入既与决策者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决策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3)组织并不代替个人做决策,但是组织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以影响个人决策。

局限性:过分强调组织应尽量、尽快将环境影响、决策前提的变化程序化、规范化,强调组织的稳定、有序,这就在事实上忽略了个人在工作中的创造性。

个人的工作能动性是建立在被动接受信息基础上的,因而员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合理性:(1)决策人假设把人的行为放在特定的组织背景下,不对人的活动目的及相应手段作永恒不变的先验设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节的变量。

(2)决策人假设的着眼点不是单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而是群体合理决策中的行为协调,强调了激发工作能动性的重要意义和可能途径。

一方面,它提示组织要充分关注组织的生存环境,并努力寻找适应环境的一种管理模式,使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相协调,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另一方面,它提示组织要充分关注自身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在采集、存储、加工、使用信息方面为劳动者发挥工作能动性提供帮助。

较之仅关注劳动积极性的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言,它强调了创造条件(特别是信息条件)以激发工作能动性。

二、博弈论(1)博弈论是研究人们互动性为决策的理论,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其创立的标志是:冯。

诺依曼和奥。

摩根斯坦1944年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2)基本定理:极大极小值定理。

(3)三个基本要素:①局中人②策略③支付(4)应用:①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争论②企业对员工激励与约束的博弈③绩效考核博弈。

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神父主要理论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早期精神分析:1910年代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20年代代表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艾里克森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1930年代代表人物:霍妮;沙利文;弗洛姆精神分析对管理心理学的启示:1、提出了组织情境中观察人、理解人的新视角。

2、提供了研究心理学的新方法,如自由联想、投射测验和日常行为分析法等(涂鸦)3、超越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研究过于表面化和现象化的缺陷,更加深入的解释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机制(二)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1913)--教官早期行为主义: 1913—1930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主要理论:客观主义;用刺激与反映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环境决定论新行为主义 1930—1960代表人物:赫尔斯金纳主要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的基础上对内部动因进行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