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提升卷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新时期阶段提升课件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新时期阶段提升课件岳麓版

再见
【对点训练2】 (2017·江西九校联考)下表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 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08~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A.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B.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C.城镇化过快增强了失业风险 D.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08~201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 的,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变化并不大,2008~2013年也是我国经济 据此可以得出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故选A项。 答案 A
主题二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新时期社 理念
【主题综述】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逐渐建立 经济体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 稳定、繁荣发展。 (2)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为中心,坚持解放 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 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阶段提升(十)
主题一 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平崛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以 交理念 【主题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渴望与诉求,“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 中 。 我 国 的 独 立 自 主 外 交 原 则 经 历 了 从 “ 一 边 倒 ”“ 一 条 线 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历史 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
突破高考压轴大题——图文分析说明类开放探究题
(2015·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2)从经济折射点看:“南方谈话”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回答了市场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
7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2015·广东六校联考]“以后 20 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 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1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专题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 开放新时期
2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专题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网络/通史思想/素养培优
3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知识网络建构
4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探究点一
通史思想命题 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折射出的政治、外 交、思想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 辅转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
8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比较类设问
9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10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例 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773 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十几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 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①。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 《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②。 1751~1772 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 学方面,它都代表了 18 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③。有学者统计,1789 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 约 24000 部《百科全书》,至少 11500 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答案] 不同点:《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禁锢了思想;《百科全书》不但收集了当 时最先进的学术成就,而且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7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这说明我国( )2.(2017北京西城期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此规定意在( )3.(2016北京海淀期末)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事件影响“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A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B提出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4.(2016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次讲话(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5.(2017北京海淀期末)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16北京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7.(2017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对下图成因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B.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革命8.(2016北京石景山期末)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时期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

第28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科教与文化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5北京西城期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邓小平)虽然只是一个五尺身躯的短小汉子,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人物,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下列属于邓小平“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有( )①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②发动秋收起义③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④发表“南方谈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8北京西城五校联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姓“社”姓“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这一谈话的背景是( )①部分干部、群众质疑现有的改革政策②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瓶颈③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2016北京海淀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十分突出。

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③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2014北京文综)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5.“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6.(2016北京顺义一模)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按画中主题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平谷一模)(节选)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答案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答案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考纲解读】1.新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新时期中国的思想、科教与文化:(1)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2)科技与文化:①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②“双百”方针的恢复;③教育事业的发展。

(3)邓小平*。

4.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变。

◆【核心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外交、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真题自查】1.(2019·海南高考·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

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2019·全国Ⅲ卷高考·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3.(2019·海南高考·25)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5、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专题讲解】【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知识归纳】实践:〔1〕成功实践:①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规定了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面对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周恩来和邓小平着手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出现国民经济复苏回升的状况。

〔2〕探索中出现失误: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实事求是。

(优选)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优选)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甘肃兰州诊断)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解析“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选A项。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部问题,故C项错误;在“一国两制”下,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这是“一国两制”内容的具体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8·河南豫北名校联盟)2016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谈及近期南海问题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沙群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

”王毅谈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中美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B.批评美日非法干涉南海问题C.再次结成中美同盟反击日本D.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解析从材料“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可以看出王毅外长主要阐述中国在南海拥有主权是有国际法和历史依据的,王毅外长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故选D项。

答案 D3.(2018·湖北七市联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处罚)。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新时期课时2新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与科教文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_改革开放新时期课时2新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与科教文

课时2 新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与科教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新时期中国的思想、科教与文化:(1)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2)科技与文化:①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②“双百”方针的恢复;③教育事业的发展。

(3)邓小平*。

3.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变。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考点一 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一)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方针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改革⎩⎪⎨⎪⎧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3)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推动。

(2)过程⎩⎪⎨⎪⎧①开始:1978~1984年处于试点时期。

②展开:1984年在全国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③深化:1992年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3)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经济特区⎩⎪⎨⎪⎧①目的:吸收、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概况:自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答案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案含答案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考纲解读】1.新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新时期中国的思想、科教与文化:(1)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2)科技与文化:①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②“双百”方针的恢复;③教育事业的发展。

(3)邓小平*。

4.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变。

◆【核心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外交、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真题自查】1.(2019·海南高考·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

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3.(2019·海南高考·25)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

阶段提升练(十)(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B 一般而言宪法是严肃的,其基本原则是不能更改的,修宪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A 项错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以其为基础,有利于拨乱反正回到正轨,从侧面反映出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受“左”倾思想的干扰,破坏了1954年宪法的若干正确原则,B 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虽存在严重的“左”倾思想,但并未违背社会主义原则,C 项错误;材料介绍了1982年宪法修订的基础,而非其内容、作用,不足以说明其地位,D项错误。

2.为了清理改革路上的障碍,让农民尽快分享改革红利,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在试点县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

过去,耕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用来抵押贷款;如今松绑了,可以用来抵押贷款。

这一改革( )A.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B.是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C.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尽快获得改革红利D.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解析:A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是在法治框架内的改革,故A项正确;先改革再总结经验再立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农民”不等于贫困人口,故C项错误;“不用法律依据的尝试”不符合题干材料“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的方式”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为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52张ppt)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52张ppt)
(2012·吉林模拟)在观察了一些乡村的民主选举
实况后,美国报纸2007年在一篇专题报道中,将中国的村级选 举与美国的选举进行了比较:“在鲜为人知的选举中,中国的
民主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材料中所述的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民主不如社会主义民主完善 B.这种选举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 C.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D.新时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 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 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中共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
的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山水合壁”主题的正确认识是
追求 大潮
(
)
①“山水合壁”折射出中华文化对“圆满与和谐”的不懈 ②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 ③此次残画的破镜重圆标志着阻碍两岸交流的 ④画展之所以万众瞩目,
“‘人为障碍之墙’最终崩溃”
因为此画见证了两岸同根、折射出同胞的悲欢
A.①②③
C.①②④ 解析:选 C
A.①②④
C.①② 解析:选 C

2019年高考历史训练:专题十一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

2019年高考历史训练:专题十一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

专题十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2018·云南省西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这篇讲话()A.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B.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C.主张解决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D.认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防使命任务不断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从维护国家生存拓展到维护和平发展;从单一的军事防御拓展到防卫、管理并重;从专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到兼顾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沿岸防御到近岸防御再到近海防御;从管辖海域到涉及国家利益的公海大洋。

这取决于()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我国坚决维护领海主权C.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4.[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这番讲话主要反映的是()A.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9.[2018·四川省高三联合诊断考试]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党政机关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

7月1日,在中国一直延续实行的住房福利制宣告结束。

此改革()A.实际上有所减弱社会公平B.适应了市场经济需要C.摆脱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改变了按劳分配原则10.[2018·浙江省宁波市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由“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又被称为“东方红二号”卫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2 第2讲 新时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2 第2讲 新时期

第2讲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想科教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部分重点中学冲刺模拟)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某某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解析:选B。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故B项正确;据材料“党的历史上自某某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思想解放作用,而未涉及党内主观主义,故A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故C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项错误。

2.(2019·亳州期末)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

这主要得益于(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选A。

改革开放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故A项正确。

3.(2019·某某区期中)下表反映了( )时间粮食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1978年304.77 5.211980年320.56 7.691984年407.31 11.91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市场经济已取代了计划经济D.加入WTO使农产品出口激增解析:选B。

1978年后粮食产量和油料产量的增加反映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出现在1950~1952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 C项出现在1992年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978年至今)第25讲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抄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978年至今)第25讲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抄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第25讲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②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影响: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①内容a.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b.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②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①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内容a.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b.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①背景a.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b.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过程a.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初步建立: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③建设成就a.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b.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提升卷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D.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7.[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下图的漫画反映了深圳特区创办时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特区不又成租界了么?这种情况表明( )A.经济特区实际是租界的翻版 B.世界局势变动影响改革开放C.改革开放需要加强思想解放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8.[2018·湖南长沙高三一模]199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24.7%,比上年增长速度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这表明(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浦东开发开放取得显著成就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9.[2018·河南省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从1979年开始,中央多次推动公房出售工作,1982年更是在27个省推行“三三制”试点,居民只需承担房价的三分之一,但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这说明( )A.住房市场机制缺乏方略 B.房屋居住属性遭到破坏C.体制革新缺乏社会基础 D.市场经济具备社会基础10.[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举措( )A.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思想 B.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趋势C.改变了歧视教育人才现象 D.解决了我国社会落后局面11.[2018·福州高三期末]从下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了( )A.文化革命的深入发展 B.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C.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城乡教育制度的统一12.[2018·贵州省贵阳一中高三模拟]2017年热映的国产影片《战狼2》,国内票房创纪录的突破56亿元人民币,远超《敢死队》《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

2018年,与《战狼2》同题材的国产影片《红海行动》也受到热捧,截至3月21日,国内票房突破35亿元人民币。

这两部影片的热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国内电影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新时代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C.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技术手段推动电影业进步二、非选择题13.[2018·四川成都高三三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

“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

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

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

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

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

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

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

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

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主要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

(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

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13分)14.[2018·湖南衡阳高三三模]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据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编撰从上图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专题十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沧桑巨变提升卷1.A 题目中邓小平指出不能总是说什么都是“四人帮”搞的,“要考核我们自己的干部……问一问领导人、领导班子是不是可以(办事)吧”可知,邓小平主张领导干部要自省、反思“文革”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即邓小平意在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A项正确;题目中邓小平谈话不仅仅是指出要纠正“文革”错误,更重要的是强调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项表述不符主旨;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1978年5月,排除C项;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D项。

2.A 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是在1993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写入宪法是在1982年,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写入宪法是在1954年,A项正确。

3.C 从材料中的“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可知,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C项正确;“一国两制”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A项错误;海峡两岸关系涉及台湾问题,不是香港问题,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间经济交流,没有体现出台湾当局的政治原则,D项错误。

4.C A项错在了“开始”,排除;材料只是表明中国不断加入新的国际组织,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映不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项错误,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A 从材料中的“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可知,“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分田到户、自主经营。

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原则;分田到户、自主经营(个体经营)体现的是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平均主义,B项错误;协作经营不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的要求,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是自主经营,不是共同劳动,D项错误。

6.D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人们对市场经济不理解,才有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哭声一片;十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也就理解和支持企业破产了,D项正确;A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与材料中之后的企业破产得到人们的理解无关,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不是国有企业改革成熟,B项错误;社会保障的完善的说法有夸大之嫌,且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

7.C 漫画中人们的看法其实是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对外开放,这表明改革开放需要加强思想解放,C项正确;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前提下的对外开放,与清政府的被迫开放有本质区别,A项错误;影响改革开放的世界局势变动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但题目反映的是深圳特区创办时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史实,B项错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比设立经济特区对国民的思想冲击更大,因此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深化改革,D项错误。

8.A 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B项错误;1992年浦东刚刚开发还没有取得显著成就,C项错误;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是在1996年的“九五”计划后,D项错误。

9.C 材料涉及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材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公房销售,还是居民承担住房的三分之一,效果都不好。

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收入总体还是比较低,因此不具备社会基础,C项正确。

10.A 题目中政府将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富强的一项基本国策,可知政府对科技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是教育优先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题目阐述的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没有涉及教育改革趋势,排除B项;C、D两项夸大了这一举措的影响,排除。

11.C 材料中的两幅图画反映了由工农兵大学到恢复高考的变化,这体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项正确;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A项错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在2001年,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B 题目中《战狼2》和《红海行动》均是爱国主义题材,它们的热卖反映了爱国主义价值观在当代的影响力,B项正确;A、D两项是表象,不是根本;影片的热卖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13.答案:(1)主要特点:留学目的地集中于美、法、苏三国;学习内容多元;体现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受当时国际国内局势影响较大(若仅答具体的史实酌情给分)。

不同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留苏热”主要着眼于民主革命的需要,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理论和军事骨干力量;20世纪50年代的“留苏热”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2)背景:“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邓小平复出整顿文教(高考制度的恢复);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步正常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主要变化:规模越来越大;留学目的地更加广泛;自费留学比重增加;个人的自主性增强。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

在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特点时,可结合材料中“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并联系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局势组织答案。

在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时,可结合两个时期主要任务的不同组织答案。

第(2)问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和与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相比的变化。

在概括背景时,要联系“文革”的影响、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重视科技教育、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与西方关系的改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组织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