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诗歌赏析(学生版)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技巧高考试题学生版(四)

诗歌鉴赏技巧高考试题学生版(四)

高三诗歌鉴赏技巧类知识梳理(第二辑)[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6分)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柳永望海潮(学生版)

柳永望海潮(学生版)

高二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主编人:李伟华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望海潮》【课题】《望海潮》(粤教版语文选修1第13课)【课型】本文属于古典诗歌基本阅读课【教学目标】1、了解词相关的知识。

2、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3、把握其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

4、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词面2、品味意境与情感3、手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目标:走进宋词,了解柳永一、词的有关知识:(读、记,讲析)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4、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5、风格比较A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阴柔之美: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感“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B、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阳刚之美: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俺的定稿)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生版)doc

(俺的定稿)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生版)doc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的常用手法和常见题型。

2、掌握表达技巧类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的常用手法和常见题型。

2、掌握表达技巧类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

三、教学过程【自学质疑】【积累运用】表达技巧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见《步步高》第158-161页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鉴赏·修辞【自学质疑】【精讲点拨】【例题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步骤一)“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的忧国忧君忧民之情。

(步骤三)请概括答题步骤:【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分) (2009重庆卷)[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矫正反馈】鉴赏·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自学质疑】【精讲点拨】【例题分析】: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学生版

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学生版

2014高考语文命题猜想——诗歌鉴赏内容理解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旅夜书怀赏析

旅夜书怀赏析

【篇一】旅夜书怀赏析杜甫《旅夜书怀》赏析2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草堂以后,沿长江乘舟东下,秋天抵达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时所作。

但是,首先,诗中“星垂平野阔”句所描画的图景,与忠州一带的峡谷地貌不合。

其次,“细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与秋天不符,所以秋天写于忠州的结论是有疑问的。

那么此诗究竟写于何时呢?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春天,二是在广阔的平野之中,三是在漂泊于大江上的船里。

同时满足这三条的,有如下两个时间:①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离开夔州,穿过三峡后,向江陵(今属湖北)航行时。

②大历四年或五年春天,漂泊在湘江上时。

长江贯流的湖北江汉平原,和湘江沿岸的湖南平野,都能与“星垂平野阔”所描绘的空间相应。

但杜诗提及“大江”的二十多例子里,一个指湘江的也找不到。

所以,将这个事实和“细草”的春意,“星垂平野阔”的平野综合考虑的话,《旅夜书怀》诗的写作时期应该确定为大历三年春。

此前杜甫已经滞留夔州近两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优待以外,大约也是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职。

因为作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荐过杜甫。

但是,唐代宗没有起用他。

这时,他感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灭了。

于是在这年的正月,五十七岁的杜甫下定决心离开夔州。

舟出三峡,顺着大江,进入江汉平原的江陵一带,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败,抒发了“官应老病休”的愤激之情。

句解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危”,高的意思。

“樯”,桅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

与上一联的近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苍茫无穷之感。

诗歌鉴赏之体悟情感(学生版)

诗歌鉴赏之体悟情感(学生版)

诗歌鉴赏(四)——体悟情感前言常识积累:古代诗人的人生理想和道路及其情感一、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尤其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诗作者,要从诗人的身份、遭遇、品性、文化背景、创作意图和动机出发,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二是对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作共性梳理,从中把握他们抒发感情的缘由和内涵。

1.古代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是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苏轼。

“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古代诗人喜怒哀乐的缘由二、古诗情感分类及答题术语体悟情感第一部分:分析概括情感的方法一、词语定情找出“情语”,是最准确、快捷的路径。

这些“情语”有哪些呢?(1)直接标明情感的词语。

如“喜”“愁”“悲”等字眼。

(2)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

如“但”“惟”“空”“又”等字眼,它们委婉地提示情感。

(3)描摹色彩、形态的词,提示了情感内涵。

如“黄”“红”等暖色调词,表明心情愉悦;“白”“蓝”等冷色调词,暗示心情伤感。

不过,这些词语所标明的乐景有时会反衬哀情。

(4)典故词语暗示深刻复杂的情感。

(5)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如时间词:春(含生机或暮春伤春)、秋(常见悲秋)、西风(秋风,含愁情)、节日(向往团圆)、夜(夜不能寐,心事重重,有所思)。

(学生版)陆游高考诗歌鉴赏

(学生版)陆游高考诗歌鉴赏

陆游诗歌鉴赏练习【陆游简介】少能诗文: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

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

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

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

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

”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

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

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山水田园诗(学生版)

山水田园诗(学生版)

诗歌鉴赏讲义——山水田园诗一、典题引路: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写了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

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

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

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

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

《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二、真题重现: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宁夏卷)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六看”(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六看”(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六看”
(一)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1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风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2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高考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诗歌鉴赏一、诗歌常见题材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二、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三、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第一类: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练习1、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第二类: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练习2、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第三类: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情诗常见特征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诗歌鉴赏练习题(语言)答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练习题(语言)答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语言)参考答案一、答案:1、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2分)2、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1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1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

(2分)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

(2分)二、答案:1、这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日暮云雾江湾图(2分)。

如云团一般的烟雾冉冉升起,覆盖了清净的江湾(1分)。

“锁”,为笼罩之意,缓缓流动的云雾笼罩着清澄的江湾,久久不散,突显了这江湾一角的美好别致(2分)。

与题目相照应,交代了人们活动的环境。

通过江湾优雅而静谧的景象与气氛为下文的轻松欢欣作了铺垫。

(1分,答出一点即可)或者:这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日暮绿树江湾图(2分)。

“绿云”指高大繁茂的绿树。

“冉冉”是形容树叶纷披的样子(1分)。

“锁”指“环绕”,树叶纷披的绿树环抱着一湾清水,突显了这江湾一角的美好别致(2分)。

交代了人们活动的环境。

通过江湾优雅而静谧的景象与气氛为下文的轻松欢欣作了铺垫。

(1分,答出一点即可)2、结尾表面说的是人们因为赋税减少,饮宴欢庆,忘掉了生活的忧愁,艰难。

(2分)深层意是只减轻了一成赋税就如此欢欣可见以往生活负担之重。

(2分)结句耐人寻味,它透露了前文所讲的欢欣只是暂时的,村民欢欣的背后藏着无比的三、答案:1、“空”字用得最妙。

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

(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共4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

高考十年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十年诗歌鉴赏(学生版)

大纲卷十年高考之诗歌鉴赏(2002)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3)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后来也指全诗中最精彩关键的一句。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04,甲卷,河北)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2004,乙卷)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04,丙卷)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注]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老马》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老马》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大地的歌吟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2、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3、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老马》一、走近作者:(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

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基础。

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诗。

1926年秋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

1930年至1934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艺术上具有、严谨、、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

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老马》即选自此诗集。

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

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

抗战后又有政治讽刺诗《宝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建国后任《诗刊》主编,出版《臧克家诗选》《学诗断想》《诗与生活》等诗文选集。

二、整体感知《老马》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写于1932年4月。

诗人笔下的老马,继承了杜甫的《瘦马行》《病马》以及李纲《病牛》等咏物诗的传统,借抒,对负荷沉重的中国,表示深刻的同情。

如果联系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历史背景看,把《老马》的主题推而广之,实际也是和的象征。

中国是具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是农业人口。

老马拉大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

诗人捕捉这一常见的农村景象,用以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负荷和苦难历程,引人思考和关注。

诗人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不仅他的思想和农民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度也是农民式的,他认真而执著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学生版)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学生版)

《唐诗三首》诗词赏析石壕吏杜甫〔唐代〕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

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前四句为第一段。

首句“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诗歌鉴赏学生版

诗歌鉴赏学生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御街行秋日怀旧_____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4分) 答:(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4分)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秋波媚____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3分)(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5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____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谒金门 ____李好古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1)这首词的题目为《怀故居》,上阕采用手法,描写这一主体形象,表现一种春仍归来,人无归处的情感。

(2分)(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现代诗歌第1单元,《天狗》、《也许》,讲学稿(学生版)

现代诗歌第1单元,《天狗》、《也许》,讲学稿(学生版)

高考常考成语: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 高考常考成语:34. 沧海一粟(s ù):比喻非常微小。

粟,谷子。

1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选讲《天狗》,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天狗》一、作者简介:(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 ”,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他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 》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 ,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但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

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课前预习:了解“天狗食日”、“天狗食月”的的传说。

三、整体感知 《天狗》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 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 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 的时代潮流。

古诗词诵读(学生版) 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学生版) 高二语文同步必背知识清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

专题01 赤诚无畏聚国力忘生轻死退贼兵——《无衣》一、文学积累——《诗经》(一)《诗经》,是中国开端,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二)《诗经》“六义”是指“、、”三种诗歌形式与“、、”三种表现手法。

①风(160篇),乐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②雅(105篇),乐歌:《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③颂(40篇),乐歌和舞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④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⑤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⑥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二、了解背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

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

这是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

《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三、内容梳理(一)明确字音①袍()②戈()③戟()④裳()(二)词义理解①袍:②王:③于:④兴师:⑤修:⑥同仇:⑦泽:⑧裳:⑨甲兵:⑩行:(三)结构梳理第一章:。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

“无衣”,这是实写。

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

“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生版+解析)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生版+解析)
6.(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文学常识:《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本文选自《》
冰心(1900~1999),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往事》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1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1.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2.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题组A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三、基础知识综合
7.(2022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半夜里听见甲(A.繁多B.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乙(A.烦闷B.烦恼)。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diāo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d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浓郁( )②菡萏( )③diāo谢( )④莲dì( )
(2)在语段甲、乙两处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乙:
(3)“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பைடு நூலகம்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
二、词语解释
①祷告:
②沐浴:
③匿笑:
④花瑞:
⑤慈怜:
⑥菡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2)班诗歌赏析练习
姓名:得分:
一、【09福建】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答:
二、【09安徽】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4分)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