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血液的组成-生理学

合集下载

生理学-血液

生理学-血液

血液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起着运输物质的作用。

一方面血液将从肺获取的O2和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另一方面,血液又将细胞代谢产生的C02运送到肺,将其他代谢终产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

血液又具有缓冲功能。

因此,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我们来学习一下血液包括哪些成分: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一、血浆血浆是一种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

此外血浆中还含多种蛋白,统称为血浆蛋白血,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是:(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保持部分水于血管内;(2)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可逆性的结合,既可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地经肾脏排出,从而维持这些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3)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4)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5)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入侵;(6)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数量最少。

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供应。

此外,红细胞生成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B6、B2、C、E和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

(1)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

正常成年人体内共有铁3~4g,其中约67%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当铁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机体缺铁时,可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因此,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时,DNA的合成障碍引起细胞核发育异常,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能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但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参与。

生理学笔记血液

生理学笔记血液

生理学笔记血液血液要点:1.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血细胞及其机能。

4.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5.血液凝固与止血。

6.ABO及Rh血型系统及临床意义。

一、血量与血液的组成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8%,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有60~80ml。

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10%对生命活动无明显影响,超过20%则有严重影响。

血液成分:液体成分——血浆50%~60%有形成分——血细胞40%~50%记忆方法:可以认为全血中血浆与血细胞各占一半左右的容积,血浆稍多于血细胞,记成血浆50%+,血细胞50%-。

这点记住了,也就记清了红细胞比容的数字:50%-。

(红细胞在全血中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近似等于血细胞比容)。

至于男性红细胞比容略于女性是由于雄激素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血液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必由之路。

将营养物质运至全身各部分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的尾产物运至排泄器官。

2.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丰富的缓冲物质,主要是NaHCO3/H2CO3缓冲对,对血液的酸咸度起缓冲作用。

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都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血小板等在机体凝血、止血和抗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一种防御功能。

三、血浆的理化特征1.比重:血浆比重1.025~1.030,与血浆蛋白浓度成正比。

2.粘滞性:血浆粘滞性为1.6~2.4,与血浆蛋白含量成正比。

3.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2)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原因: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见第二章),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基质之一,它在维持机体稳态、运输营养物质、排除废物、调节体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约占总血容积的55%,是透明的黄色液体,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激素和营养物质等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 红细胞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约占总血容积的45%。

它们具有双凹形状,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体外。

2. 白细胞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是血液中数量相对较少的细胞。

白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

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可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3. 血小板血小板是细小的无核细胞片片状结构,数量很多。

它们主要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起到止血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功能。

1.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结合和释放氧气的过程,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它们还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除体外。

2. 运输营养物质血液中的血浆通过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使它们能够被身体各部分吸收和利用。

3. 排除废物血液运输废物和代谢产物到肾脏、肺脏和肝脏等器官,经过代谢和排泄过程将其排除体外。

4. 免疫防御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主动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抵御外来病菌的侵袭,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5. 凝血和止血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同时凝血因子也会被激活,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作用。

6. 调节体温血液通过运输热量,调节体温。

当体温过高时,血液将热量运输到皮肤表面散热;当体温过低时,血液将热量运输至身体核心部位保温。

3 人体血液生理学

3 人体血液生理学

渗透压概念
8
血浆渗透压组成 (1)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质形 成的渗透压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
主要来自白蛋白(量远多于球蛋 白)
9
(2)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物质 形成的渗透压
晶渗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主要来自电解质(Na+和K+)。
血浆与组织液晶渗压基本相等。
10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 等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 0.85%NaCl溶液。 ★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34
血清: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回 缩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35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 与凝血的凝血因子,增添了少 量血凝时释放的化学物质。
36
(一)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 物质。
37
凝血因子除钙离子和磷脂外,其 余都是蛋白质。
除因子Ⅲ外,其它均在血液中。
43
(五)血型 血型是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称之为 凝集原。而血清中与之相对应 的特异性抗体称凝集素。
44
含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与 之相对应的血清凝集素相遇 时,就会发生凝集反应。红 细胞凝集成团,并会发生溶 血反应。
45
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分型
46
47
Rh血型 1、Rh血型系统
红细胞膜上有D抗原称为Rh阳 性,反之为阴性。除几个少数 民族外,其它民族Rh阳性约 为99%。
48
2、Rh血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Rh阳 性血,产生抗体,但无明显反应。
49
Rh阴性的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阳 性血,发生凝集反应而溶血。 Rh阴性的母亲怀Rh阳性胎儿,可 使胎儿红细胞凝集而溶血。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详解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详解
接触而启动凝血的过程。
因子Ⅹ酶复活物
缺乏F Ⅷ、 Ⅸ、Ⅺ的病人,凝血过程非常缓慢, 甚至微小的创伤就可导致出血不止--- 甲、乙、丙型血友病 (hemophilia A,B,C)
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
定义:指始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
而不是血液。

Ⅲ既是Ⅶ和Ⅶa 的受体;又是 辅因子,能使 Ⅶa对Ⅹ的激活 效力增加1000 倍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液中蛋白质(白蛋 白占75~80%)所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4. 血浆pH值: 7.35~7.45 pH值的恒定:血浆的缓冲对
肺、肾的调节 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二) 凝血的过程
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阶段; b.凝血酶原的激活; c.纤维蛋白的生成
Ⅹ 凝血酶原
Ⅹ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Va、Ca2+、PL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凝血酶原激复活物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
定义: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表面激活: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
(一)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 固的物质。 种类: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命名的有 12种,即FI~FXIII;另外还有前激 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等)
因子
凝血因子的特点
① 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② 除FⅢ(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 于新鲜血浆中,F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 需维生素K参与。

血液概述知识点总结

血液概述知识点总结

血液概述知识点总结1. 血液的成分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占据了血液约55%的体积。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营养物质、荷尔蒙、盐类和废物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占据了血液约45%的体积。

2.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红细胞被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并摧毁体内的致病微生物,同时也可以清除受损细胞和细胞碎片。

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它们在人体抵抗感染和维持免疫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4. 血小板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凝结过程,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能够迅速聚集到受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块,阻止出血。

血小板也参与了血液凝结的起始过程,它们在伤口处释放了一些活性因子,促进血浆中的凝血蛋白生成凝块。

5. 血液的功能血液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它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满足细胞的生存需要。

其次,血液也可以运输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到肺部和肝脏,进行排泄。

此外,血液还能够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对维持体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6. 血型人体的血液有四种主要的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

它们的区别在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浆中的抗体。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孩子的血型。

了解血型并且进行配对输血,可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7. 血液疾病血液疾病是指那些影响血液组织和功能的疾病。

常见的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栓性疾病、血友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疾病引起,它们都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功能,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8. 血液与心血管健康血液健康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

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壁变得脆弱,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理学血液

生理学血液
病情变化的参考。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
-
11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的生成
-
12
红细胞的代谢
-
13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
14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 中性粒细胞 50~70% 淋巴细胞 20~30%
8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Blood Cell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成人的各种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各类血细胞均起
源于造血干细胞。
造血(hemopoiesis)过程也就是各类造血细胞发育 和成熟的过程。一般把造血过程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
祖细胞和形态可辨认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
-
9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
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 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16
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血浆胶体渗透压:来自血浆中的蛋白质,尤其白蛋白。 主要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
5
三、血液的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稳态
运输作用:运输O2、CO2、及营养物质。 缓冲和调节作用: 传递信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血
液直接传递给各种感受器。 (二)免疫功能
血液具有处理侵入人体内的异物或病原体的功能,称 为免疫功能 (三)防御功能

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液体,它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是指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下面将对血液的基本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血浆血浆是血液中液态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

其中,水占血浆总量的90%以上,是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无机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等,它们在维持血液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有机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激素、酶类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血细胞血细胞是血液中的固态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

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它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左右,然后被脾脏和肝脏等器官分解。

2.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其中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可以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淋巴细胞则可以识别和攻击病原体,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来增强免疫力。

3.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止血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损时形成血栓来止血。

血小板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可以迅速聚集在受损血管处,形成血小板血栓来防止血液流失。

综上所述,血液的基本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具有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等功能。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

生理学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

生理学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引言:在生理学中,血液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基本组成和血量对于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5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生理学中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一、红细胞的组成与功能1. 红细胞的结构与形态特征2. 红细胞的生物化学成分3.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性4. 红细胞生成与衰亡机制5. 相关疾病与红细胞的关系二、白细胞的组成与功能1. 白细胞种类及其鉴别特征2. 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3.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4. 白细胞生成和调节机制5. 白细胞在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三、血小板的组成与功能1. 血小板的结构和形态特征2. 血小板的生物化学成分3.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4. 血小板生成和调节机制5. 血小板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四、血浆的组成与功能1.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2. 血浆蛋白的分类和功能3. 血浆中其他非蛋白质物质的作用4. 血浆在免疫和凝血系统中的作用5. 血浆和负荷物质的交换和调节机制五、血量的调节与控制1. 血容量及其与血液循环的关系2. 血量的调节机制和控制因子3. 血量的控制及其对机体的重要性4. 血容量异常的生理学效应5. 血容量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效应总结:生理学中的血液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基本组成和血量对于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血浆则包含了多种重要成分。

血液的组成和血量受到多种调节和控制因子的影响,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对于维持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

对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血液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液体组织,它通过血管系统在全身循环,为身体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

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们来看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血液体积的55%左右。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溶解物组成。

血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运输各种物质,如激素、营养物质、药物和废物。

此外,血浆还起到维持体温、调节酸碱平衡和维持血液的渗透压等重要作用。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占据血液体积的45%左右。

红细胞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的形状呈现为双凸面的圆盘状,这种形状有利于红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和氧气的扩散。

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随后会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分解和清除。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免疫细胞,它们的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大约为红细胞的1%。

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能够吞噬和消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淋巴细胞则主要参与身体的免疫应答,包括识别并杀伤异常细胞和制造抗体等。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数量比红细胞更少,大约为红细胞的1/10。

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并释放出一系列的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的凝结,从而阻止出血。

血小板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总结起来,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负责运输各种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应答,血小板参与血液的凝固。

这些组成成分和功能的协调运作,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血液的健康,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措施来促进血液的正常功能。

血液生理的知识点总结

血液生理的知识点总结

血液生理的知识点总结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液体,它通过循环系统流动在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保持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占约55%,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本文将对血液的形成、循环、成分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血液的形成1.1造血器官骨髓是成年人主要的造血器官,包括髓腔内的红骨髓和黄髓,其中红骨髓是主要的造血组织。

另外,在胎儿期早期,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也有一定的造血功能。

1.2血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过程称为血细胞生成。

红细胞和血小板主要在骨髓的髓腔内生成,而白细胞的生成则主要发生在骨髓的淋巴样组织中。

1.3调节因子造血过程受多种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调节,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等。

二、血液的循环2.1心脏的作用心脏通过快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输送到肺部或肾脏进行排泄。

2.2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部分,其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

2.3循环路线血液通过身体分布的动脉和静脉不断循环,包括全身动脉循环和肺循环。

全身动脉循环从左心室开始,经动脉分支输送血液到全身各个部位,然后通过静脉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则是指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经肺静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左心房。

三、血液成分及功能3.1血浆血浆是血液中液态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糖类、脂质、电解质和激素等组成。

它在体内起着输送养分、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免疫防御等重要作用。

3.2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成分,主要起着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它含有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进行氧气交换。

3.3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主要起着抵抗病原体、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作用。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血液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血液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血液
一、基本概念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维持内环境稳态,包括运输作用、缓冲作用和传递信息作用;二是具有防御功能。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1.红细胞红细胞主要依靠血红蛋白运输O2,细胞内大量的碳酸酐酶有利于血液携带CO2,红细胞中的缓冲对在维持血浆pH相对恒定中也有重要作用。

由肾脏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血小板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并参与生理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1.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水解过程。

(1)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

其中,包括12种按照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编号的因子,还包括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激肽原(HMWK)和血小板磷脂(PL)等。

(2)凝血过程:凝血酶原转换因子的形成;因子Ⅱ激活成为Ⅱ
a;因子Ⅰ(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为纤维蛋白。

凝血酶原转换因子的形成
↓因子Ⅴ,Ca2+,PL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在血液和组织中,已发现多种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物质。

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被逐渐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主要由水、细胞和蛋白质组成。

主要的成分有:
1.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负责运输氧气及碳氧化物;
2.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负责抵御外来入侵者;
3.血小板(也称为血液细胞):负责维持血液凝固及维持血液正常循环;
4.血浆:由水及血液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分子组成,负责传递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
5.水:负责运送血液中的溶剂物质和细胞;
6.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和其他分子,以及免疫活动;
7.矿物质:负责控制血液中营养物质及其他活性物质的浓度。

生物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物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物血液知识点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有关血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血液的组成、功能、疾病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篇总结,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血液这一重要的生物学组成,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由液体部分和固体部分组成。

液体部分称为血浆,其中包含水、盐、蛋白质和其他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血浆占据了血液的约55%的体积。

固体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含有一种叫做血红素的蛋白质,它能够结合氧气并通过血管系统流动到全身。

红细胞的生成和寿命由骨髓控制,通常寿命约为120天。

2. 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抵抗感染和疾病。

白细胞分为几类不同的细胞,例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它们各自担负着特定的免疫功能。

白细胞的生成和数量受到身体内感染情况的影响。

3. 血小板血小板是一种非常小的细胞片段,它们参与了血液的凝固过程。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能够迅速聚集在受伤部位形成血凝块,从而防止大量的血液丢失。

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止血功能。

二、血液的功能血液通过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及维持免疫系统和血液凝固等多种功能,确保了人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

以下是血液的几项主要功能:1. 氧气运输红细胞通过它们所含的血红蛋白能够结合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确保它们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氧气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物质,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缺氧现象。

2. 营养物质运输血液还负责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从消化系统和脂肪组织运输到各个体细胞中,以供其生产能量和执行各种生化反应。

3. 代谢产物的运输和排泄血液也会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帮助人体维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内的多余水分和废物,而肺部则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基础:血液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基础:血液

最新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基础:血液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

以下是店铺带来的详细内容,欢迎参考查看。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征1、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淋巴液、脑脊液;特点: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

3、血浆蛋白的功能(第一卷,P131页):白蛋白-----维持血浆胶压;球蛋白---提高免疫力;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

4、血浆晶压和血浆胶压的比较:记忆:亮晶晶的大盐,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粘糊糊的鸡蛋清,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特性:通透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

2、红细胞功能:携氧、缓冲血液中的酸碱物质。

3、造血原料:铁、蛋白质,记忆:铁锅炒鸡蛋,VB12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4、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功能(第一卷,P135页):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5、PLT少到50×109/L------自发性出血倾向。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1、凝血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内Ⅻ外Ⅲ”(1)内源性凝血(血管内):内Ⅻ。

由因子Ⅻ活化启动,因子8缺乏引起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组织细胞):外Ⅲ。

由因子Ⅲ活化启动,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2、血浆中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和肝素;肝素是一种强抗凝剂,记忆:能里能外。

四、血型1、血型:记忆:细胞膜上有什么原就是什么型,自己不能抗自己抗原(凝集原)----细胞膜上;抗体(凝集素)-----血浆上2、红细胞有D抗原——Rh阳性;红细胞无D抗原——Rh阴性。

3、输血:记忆:主侧别样红,次侧别样清。

五、重要性一般健康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对身体影响不太大。

当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 20% 时,则对健康有严重影响;超过总血量的30%时就会危及生命。

因为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遍及全身。

它保持着整个身体与外界环境间的联系,也维持着各器官组织间的相互联系。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是维
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将不会存在。

血液是
如此的重要,那么血液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说,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人们所说的血球)两大
部分组成,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
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
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

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
成的。

血浆中含有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

如果血液不经过抗凝处理,让其自然凝固,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有形
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中不含有血细胞
和纤维蛋白原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

65~85g蛋白质(6.5%~8.5%)和20g低分子物质(2%)。

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由于这些溶质和水分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交流,这一部分液体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常与组织液平行。

在血液不断循环流动的情况下。

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基本上代表了组织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

例题:
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A.水
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例题:C
血浆蛋白的浓度是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所在,因为血浆蛋白的分子很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曾经用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三大类。

以后,用电泳法又将白蛋白区分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将球蛋白区分为
a1-、a2-、a3-、β-、γ-球蛋白等。

用其他方法,如免疫电泳,还可以将血浆蛋白作更进一步的区分。

这说明血浆蛋白包括了很多分子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的蛋白质。

各种血浆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主要有以下六下方面:
1、营养功能每个成人3L左右的血浆中约含有200g蛋白质,它们起着营养贮备的功能。

虽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体内的某些细胞,特别是单吞噬细胞系统,吞饮完整的血浆蛋白,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这样生成的氨基酸扩散进入血液,随时可供其它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之用。

2、运输功能蛋白质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它们可以与脂容性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水溶性,便于运输;血浆蛋白还可以与血液中分子较小的物质(如激素、各种正离子)可逆性的结合,即可防止它们从肾流失,又由于结合状态与游离状态的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可使处于游离状态的这些物质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3、缓冲功能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和其它无机盐缓冲对(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氢钠)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

4、形成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份分布(详见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节)。

5、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实现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体、补体系统等,都是由血浆球蛋白构成的。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绝大多数的血浆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质以及促进血纤维溶解的物质都是血浆蛋白
例题:
关于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运输物质
B.缓冲pH
C.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D.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E.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正确答案: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