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含详解)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

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1)根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管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

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局限性: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解放”法 令是妥协的产物。改革后,俄国仍保留有大量 的封建残余,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掠夺性: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的地 价,“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到地主 的盘剥和奴役。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⑴原因: 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2.目的: 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3.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 ⑵表现: 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改革机构由秘密→公开; 成立委员会。 4.结果:通过改革法案 农业地区: 工商业较发达地区: 草原地区:
4、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组织管理:
由村社负责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 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3.进步与局限
进步性:
1、 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 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2、作用: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 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 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 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 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 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 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 1856 年3月”
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 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 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18 57年2月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7世纪,为了巩固贵族的支持,罗曼诺夫王朝加强了对农 民的束缚于1649年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农奴连同妻子儿女 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必须无条件地给地主服劳役; 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农奴制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到 17世纪末,买卖赠送农奴成为普遍现象,农奴奴隶化。
◎进步性:
人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工业革命
土地
生产积极性
农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封建生产方式
◎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②掠夺性
土地不足以维持生计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村社严格管理
付出沉重代价、背负沉重债务;
◎性 质:
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英国1832年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18世纪,彼得一世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准许商人将整个 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与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为了保 障军费,甚至向农奴征收人头税。叶卡捷琳娜当政时期,为了 取得贵族的支持,由贵族控制地方行政有效监管农民,大量农 民变成农奴。农奴制大大加强。
农奴——封建社会中对农奴主有人身依附关
系的农业生产者。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有自 己的经济和家庭,农奴主不能随意加以杀害;但 不能够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从农奴主那里领得一 块份地,世代被束缚在份地上耕作,向农奴主缴 纳地租,并承担无偿劳役。农奴主直接用超经济 的强制方法来剥削农奴的剩余劳动,可以把农奴 连同土地买卖,抵押或转让。
◎改革策略
地主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
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 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措施:二一九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有公民权;

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的 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 家侵略及扩张的能力。 2.“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 一次历史的进步。 3.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 ,它没有摧毁 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 2 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目标导航 ]
课程 标准
学习 目标
1.了解 农奴 制改 革前 的准 概 述 “二 一 九 法
2.概述“二一 九法 令 令”的主 要内 容 ,
(重点) 认 识其 历 史进 步
3.认识“二一 九法 令 性和局限性。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列宁的话实际上评价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②指出了俄国 1861 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 提示: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推 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三、进步与局限——改革评价 1.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_资__产__阶__级___性质的改革(从内容和 积极作用方面判断)。 2.进步性 (1)广大农奴有了_人__身__自__由___,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 于__工__业__革__命__的发展。 (2)农民的_生__产__积__极__性___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3)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_资__本__主__义___的发展, 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4.方案 (1)主要农业地区:__地__主__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 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2)工商业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_赎__金___。 (3)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农民要__服__劳__役__。 5.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原创3: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原创3: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B、局限: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C、实质变成地主对农民的“合法”掠夺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变革经济基础
变革上层建筑
阅读教材100-101页,归纳俄国在其他方面有哪些改革 措施?有什么影响?
2、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机构
农村:地方自治局 城市:城市杜马 3、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 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 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幼接受过 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 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 1855年开始执政。克里米亚战争 后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 手进行改革。
2、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 (2)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民粹派 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沙皇遇刺: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①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内容: 废除旧的等级法庭 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4、军事方面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体系
5、教育方面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二、影响
1、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客观上使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 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政治体制方面
农 奴
内容 司法制度方面


军事、教育方面

性质

课件7: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件7: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经济: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 的义务 (赎买土地)。 (3)组织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 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4.影响: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 转折点。 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局限性。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 的本质。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农民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封建的剥削方式依旧存在。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思想上:新思潮涌动
农奴制改革 历史背景
一、改革的酝酿
1.背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和人民革 命运动的高涨,使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 治下去,刚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着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地位下降,最主 要是人民反专制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统治。 2.宗旨:化解封建专制统治的危机,重 振大国雄威。
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观察图片,谈谈你对“解放”农奴的认识?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 )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 )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 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 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9-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
【例题】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 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 远的影响是( )
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B.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解析: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后,可以到工厂做工,这有利于解决资本 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的问题,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 是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 答案:B 点拨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 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 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0-
-3-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三
二、1861年改革 1.颁布改革方案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 历史上统称为“二一九法令”。 2.主要内容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了人身自 由。 (2)关于份地和赎金: ①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 除了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②规定农民要获得份地,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 20%~25%,其余款项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逐 步还本付息。
-6-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2.局限性 (1)改革后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地主控制 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拓展延伸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由于许多农民手上的耕地比改革 前有所减少,经济上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 主租地。得到“解放”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剥削。这些剥削方式 都带有农奴制的残余。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课标及解读课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解读:1861年俄历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力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

对这一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就是要求知道法令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这些法令来认识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俄国的社会变革有哪些重要影响。

这次改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除了外部力量的推动,更在于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从而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由《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

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

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

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地方法令》规定,当农民使用的份地超过“法令”规定的数额时,或者分给农民份地以后,地主剩下的好地不到全部土地的1/3时,地主有权向农民割地。

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从土地分配的情况来看,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要小,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

地主总是以各种手段向农民“割地”,全国平均“割地”达到18%,在土地肥沃地区达20--40%,少数地区甚至达到一半。

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 限性。
一、改革的酝酿 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国际地位下 降。 2.目的:化解 矛盾 ,巩固 统治 ,增强国力。
3.表现 (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 农奴制 的弊 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化解来自 封建地主 的阻 力。
土地实际价格的赎金,D项显然与此规定不符。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 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 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 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3.评价 (1) 进 步 性 : ① 为 俄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必 需 的 劳 动 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迅速发展。 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了俄国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 碑,它直接影响到俄国历史的发展。
②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 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 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③ 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 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 “让步”。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 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③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 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大量农奴制的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 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 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课件6: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件6: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 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三、进步与局限 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3)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归纳总结】 1.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 皇的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经济,增强 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的能力。 2.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 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课堂练习
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 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 来,“我”能做的应是( ) A.解放农奴并剥夺其土地 B.解放农奴并分给其一定土地 C.强化农奴制以巩固统治 D.发动革命以求彻底解放农奴
3.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仍被束缚在 土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 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地主盘剥和奴役。
【特别提醒】 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 “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农民并没有获得 真正的自由和土地。但农奴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由于 农奴制的废除,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 场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史料探究】 • 史料 1856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 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 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 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 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 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 决好得多。”
• 2.局限性 村社 • (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 ______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地主阶级 •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 __________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 土地 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______,重新受到 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知识点拨]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 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的焦点不是地主内 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 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 革创造了条件。
课前自主导学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知识点二 “二一九法令”
• 1.签署 • 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 二一九法令 九日签署,又称“ ____________”。 • 2.内容 人身自由 •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__________。 地主 赎买 • (2)经济上:土地仍归______所有,农民 可以______一块份地。 村社 • (3)组织上:由______负责农民份地赎金 和赋税的缴纳。
主题一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与特点
• 【史料探究】 • 史料一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 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 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 ——亚历山大二世 • 史料二 1861年3月3日(俄历二月十九日),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 奴制。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 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 课前自主导学 课堂互动探究 教材问题解答 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件(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件(人教版选修1)

思考探究1:从改革的酝酿过程来看,俄 国的农奴制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 什么?
• 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原因: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5、特点:缓慢而又谨慎。
二、“二一九法令”的颁布
1、历史概念:1861.亚历山大二世.“解放法令” 2、主要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思考探究2:我们该如何评价 亚历山大二世的“二一九法令”?
阅读教材P97资料回放和 P98学习延伸上的一组材 料
三、“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 限
1.进步性: 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 ⑴性质:
⑵作用: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 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 经济的发展 ③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 渡转变
3、表现 借鉴历史:吸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 拉一世改革的经验教训 大造舆论: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 阻力.
组织: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秘密 委员会——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论、草 拟改革方案. 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 解决农奴制的问题
4、方案: A、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用奴也 不愿交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 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 赎金; C、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 农奴要服劳役。
三、 “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①不彻底性:
②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 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 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A、要交付赎金
•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
B、承担各种义务
•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 •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不决能定随意离开赎地
D、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二一九法令”原文
“二一九法令”内容
宣布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了 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 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 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 法拥有财产。 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 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 临时义务。 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付什么义务,都 订立契约,这个契约由地主拟定并由政 府在地主中挑选调解员负责监督。
(4)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 决农奴制的问题。
3、方案
(1)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也不 愿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 对农民的控制。
(2)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 金。
(3)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 奴要服劳役。
4、特点
思考:从改革的酝酿过程来看,俄国的 农奴制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
——《苏联通史》第二卷
二、“二一九法令”
1、历史概念:1861.亚历山大二世.“解放法令”
2、主要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4)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三、 “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与局限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

历史:第七单元第二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七单元第二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
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 认识不透彻。
俄国为什么最终选择利用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 提示:(1)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使沙皇政府认识到,只有废
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2)由于俄国
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沙皇政府 有较大的依赖性。(3)受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无产阶级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历史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历史课件
教材P97[学思之窗]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提示:(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 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2)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
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3)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
探究: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列宁把这种“解 放”说成“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提示:(1)因为“法令”规定农民可以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2)因为农奴获得解放需要付出高于地价二到三倍的赎金。且 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不便耕作,而且数量也少。
2.阅读教材P96“二一九法令”一目并结合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 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 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列宁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
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立的政治力量,难以担当大任。
1.阅读教材P95“改革的酝酿”一目的第1~4自然段,思考: 根据当时俄国的发展形势,判断亚历山大二世选择了哪一种
方案?为什么?
提示:工商业比较发达地区的方案。当时俄国远远落后于西 欧地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弥漫着一种失败感;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下农民纷纷暴动。

课件5: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件5: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二一九法令”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 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3.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4.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
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余款在49年内对政 府逐步还本付息;还清本 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付清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而死, 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尼古拉一世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尼古拉一 世的长子。年轻时广泛出游,到 过欧洲,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充分认 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手推 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观目的、性质及依据是什么?
(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 革。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和贵族地主的统治,挽救统 治危机,并不是在主观上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2)1861年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①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 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3.特点: ⑴原因:缓慢而又谨慎。 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 经验教训。
⑵表现: 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改革机构由秘密→公开; 成立委员会。 4.结果:通过改革法案 农业地区:…… 工商业较发达地区: …… 草原地区: ……

高二历史人教课件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二历史人教课件第7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 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 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全集》栏 目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 链 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 接 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 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 上的改革?
栏 目 链 接
(2)局限性。
①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
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人民
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 ②不彻底性。改革后,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仍然保 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 剥削和压迫。
栏 目 链 接
典型例题分析
栏 目 链 接
考察角度 1
解析:本题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了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 第(1)问要注意史论结合;第(2)问要在分析观点基础上把握 评价改革的标准。
答案:(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 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 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 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 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 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均可) (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 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其他表 述,言之成理均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为了让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A.取得舆论支持B.取得农奴主支持
C.广泛出游欧洲D.讨论拟订改革法案
答案 A
2.亚历山大二世成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机构是()。

A.秘密委员会B.中央政府
C.编纂委员会D.农民事务委员会
答案 D
3.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改革阻力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
农奴制改革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案④于19世纪初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的活动,对历史人物活动和历史事
件时间的准确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本题时可以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二世的主
要活动排除④;也可以通过分析④中的时间“19世纪初”得到结论,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以后上台。

答案 B
4.“二一九法令”实施后,农民()。

A.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B.通常取得了高于改革前所耕种土地数量的份地
C.购买份地的赎金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
D.得到的土地均为肥沃的好地
答案 A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改革B.资产阶级革命
C.地主阶级改革D.农奴主改革
答案 A
6.观察右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
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

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是由地
主保留。

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答案 B
7.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表现在()。

①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积
极性提高③推动了俄国社会发展
④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8.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关键词“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是封建地主主持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D
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改革内容的理解,考查再现、再认能力,改革内容有二:
一是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二是农奴可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价格许多的地价出钱赎买。

可见题干
“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表现的是改革内容二。

答案 C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
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
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1)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进行回答。

第(2)问则根据农奴制改革后的农奴的状况即成为自由人进行回答。

第(3)问主要反映了改革后的俄国依然矛盾重重。

答案(1)它是一场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目的在于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维护其政治统治。

(2)农奴成为自由人,但由于苛刻的掠夺,负担沉重。

(3)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