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

设计者:萧山区新塘小学何佳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七节的内容。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科学讨论会”、“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关于铁生锈的现象,第5课已经作了分析研究,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是从汇报交流学生在第5课的课外实验的发现中展开的,学生热烈地分析实验现象和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学生在探究铁生锈原因的对比实验中已经初步发现铁在不同环境下生锈的快慢,于是我通过回顾探究铁生锈原因的实验现象中铁钉生锈在空气中及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的生锈速度,自然引出探究铁生锈的快慢是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我在第五课之后,在教室里安排2组对比实验,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要求他们记录了第四天的实验现象,从中得出结论。师生讨论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懂得了铁生锈的原理,帮助人们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但是学生对于一些防锈措施知道的很少,我事前进行调查,并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学生没有涉及到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对《铁生锈了》一课的探究,学生已经明确了铁这种物质是会发生变化产生铁锈这种新物质的。并且六年级的学生们会根据多年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客观认知,在脑海中已经初步形成铁生锈的原因可能和潮湿的环境相关。但是,对于铁生锈的具体成因,六年级的学生还是不能够准确地分析获得结论。结合前面《铁生锈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探究铁生锈成因,在课外学生也已经通过开展对比实验来观察记录。基于这些学生已有的这些认知,他们在本课“科学研讨会”这个活动中首先要“学”的就是——明确铁生锈的原因。但我发现就教材本身的设计来看学生是很难获得铁生锈的成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科学结论的。(有两个变量)因此,要让学生找出对比实验中隐藏的对比条件(空气中有水,水中也有空气),就必须对教材这张实验记录单进行完善,设计“只有水而没有空气”和“只有空气没有水”的两个环境来进一步补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对实验观察记录的推理论证,得出铁生锈是由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后续变化猜测,预测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空气的多少关系很大;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交流,掌握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通过“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影响铁生锈速度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生锈速度。

【教学准备】

师:试管、试管塞、水、铁钉、植物油、PPT

生:课前经历5课作业: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相关表单】

研究影响铁生锈速度原因的实验记录单

第小组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的速度与()有关

我们的假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可图文并茂)

【理念体现】

本课承接第5课《铁生锈了》课外实验的结果,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懂得了铁生锈的原理,知道了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学生对铁生锈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有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生锈的原因学生们还保留一定的好奇心。由此,教师可以从铁生锈造成的巨大危害入手,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一种好奇的求知心态开展本课的“科学讨论会”探讨生锈的成因。对于空气和水这个共同作用的获得,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的环节中,要循序渐进地展现几组对比实验:1.空气环境中的铁钉生锈情况如何?2.水环境中的铁钉生锈情况如何?3.空气、水环境中的铁钉生锈情况如何?经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后,教师再来引导学生分析铁生锈的原因,学生大多会想到空气、水都和铁生锈有关。教师再请大家观察铁定生锈部分,交流交界处生锈明显的现象,探究到这里,学生们对“空气和水共同使铁生锈”这个结论的获得也将会水到渠成。

从本课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辅导作用不但表现在巧妙的引导、多方的质疑和不断的赞赏鼓励,更表现在适时地传授。比如适宜地给出科学结论:铁生锈的原因是由空气和水共同作用引起的。随着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人们矫枉过正,好像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必须由孩子自己发现、探究。事实上,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可以探究出来的,而是靠教师直接传授、学生自主阅读吸收获得的。本课设计就是学生在已有旧知的作用下、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完成的,而学生的探究只是课堂中的某部分环节,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善思、动手的多方能力。在教学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丰富的真理性知识作为盘中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以彼此的探讨与交流作为手段,使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科学课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