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 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主题为地球的水资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认识地球的水域种类,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能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比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这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合作思考和保护水资源意识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2. 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科学态度目标:1. 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2. 认同以量化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的科学准确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了解地球的水域种类,定性定量地感受“地球是一个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 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比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记录整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量化比较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世界地图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的水域分布情况,并进行量化比较。
六、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等教具。
2. 学生练习册、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具。
3. 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
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特征,并提问:“地球上有哪些水域?”2.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鼓励他们思考:“地球上的水域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以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全部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全部教案《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1课,也是对蚕的一生有整体认识的一节课。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养蚕活动的开始,需要为蚕宝宝的到来和后续的长期观察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蚕卵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结合“幼虫和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的资料提示,提出“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的问题,教师通过开展观察记录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对蚕的一生的相关认识。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观察蚕卵、为蚕宝宝建造“家”、制定蚕的一生的观察计划、设计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等准备活动,学生能够对蚕的生命过程有整体认识。
第三部分——研讨,“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在探索部分的所得,引导学生正确表述科学词汇“卵”“孵化”“观察计划”,提醒学生课后重点关注蚕卵的孵化,并督促学生做好饲养和观察工作。
“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知道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第二个内容是指导饲养小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是养蚕活动中很关键的问题。
第四部分——拓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这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延续部分,需要课后完成,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学生分析】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有些学生还养过蜗牛、金鱼等,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
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通常对蚕宝宝充满兴趣,不过有些学生对经历饲养蚕宝宝的一生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记录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6、7课∣教科版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习题一、填空题1、从卵孵化而来的,称为,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称为。
2、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
3、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各不相同,大多数动物一生要经过、生长发育、四个阶段。
4、不经过变态的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基本一致。
(填“大小”或“形态”)5、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相同,周期长短也相同。
二、选择题1、蝗虫、乌龟、金鱼和家兔四种动物中()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
A 蝗虫B 乌龟C 家兔D 金鱼2、下列动物中,属于不变态发育的是( )。
A.蟾蜍 B.蚕 C.山羊3、下列昆虫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A、蚕B、苍蝇C、蝗虫4、下列动物中,由卵孵化而来的是( )。
A.蚕 B.山羊 C.猫5、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鸡 B.熊猫 C.蚕6、“蝉蜕”是一味中药,是蝉在生长发育中褪去的()A、外骨骼B、外壳C、外表皮7、下列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形态基本一致的是( )。
A.马 B.蟾蜍 C.蝴蝶8、下列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形态变化较大的是( )。
A.牛 B.蜻蜓 C.鸡9、下列哪种动物是由它的母亲直接生下来的()A、麻雀B、小狗C、青蛙三、判断题1、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周期长短相同。
()2、蚕的幼虫和成虫样子是完全不同的。
()3、幼蚕蜕皮时是从尾部开始,最后才是头部。
()4、蚕从卵里孵出时如蚂蚁一般又黑又小,所以叫蚁蚕。
()5、蜻蜓的生命周期和蝴蝶的生命周期过程不同。
( )四、简答题1、将下列动物按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分类。
①羊②蜻蜓③兔子④蝴蝶⑤熊猫⑥鸡⑦狗⑧鲫鱼⑨苍蝇⑩猴子卵生:胎生:2、将下到动物按是否变态分类。
蜻蜓鸡蚊子猫熊猫蟾蜍变态:不变态:五、【实验题·分析】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青蛙的孵化很感兴趣,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相同的时间)。
(1)甲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导致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或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第2课时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第3课时蚕长大了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教案
动物的方式与蚕不同,它们不产卵,而是直接生产幼体,比如猫、狗、猪等。
(二)探索:调查还有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的。
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靠卵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调查一下周边的动物,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能不能给它们分类。
1.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
绝大多数昆虫是卵生,蚕属于昆虫,还有蜻蜓、蝴蝶、蚂蚁、蜜蜂、飞蛾、瓢虫、蝗虫、螳螂等。
2.鸟类。
鸟类体表有羽毛,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
前肢成翼,有的退化,多营飞翔生活。
我们常见的鸟类都是卵生,比如麻雀、孔雀、鹦鹉、燕子、老鹰、鸽子、乌鸦、海鸥等。
3.鱼类。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大多数鱼类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产卵繁殖。
比如金鱼、鲤鱼、草鱼、鲫鱼、泥鳅等。
除了上述这些动物,还有一些动物类别也是卵生,比如蜘蛛、蜈蚣等节肢类动物,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乌龟、蜥蜴、鳄鱼等爬行类动物,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蚯蚓、蚂蟥等环节动物,蜗牛、章鱼、田螺、扇贝等软体动物。
可以说,卵生是动物繁殖方式中种类最多的。
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
一般的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
比如鸡,鸭、鱼、青蛙、鸟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
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中的单孔目大多为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
胚胎在发育时通过胎盘和脐带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代谢废物送入母体。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完成后由产道直接产出。
小鸡的孵化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昆虫类、鸟类、鱼类等动物一般为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的繁殖》是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的第7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动物的繁殖行为与后代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了解不多。
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好奇心较强,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他们对动物的繁殖行为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的繁殖行为与后代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2.教学难点:动物的繁殖行为与后代的生存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繁殖行为,分析其特点和方式。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繁殖的认识和看法。
4.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动物的繁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视频素材:选取有关动物繁殖行为的视频,用于播放和讨论。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动物的繁殖案例,用于分析和学习。
4.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点和教学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的繁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繁殖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动物繁殖行为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方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繁殖的认识和看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资料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 1 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填空。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 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
3、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4、当(温度)和(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来。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现病蚕,应及时拿走,以防止互相传染。
( √ )2、蚁蚕吃的桑叶不需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 √)3、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4.蚕蛾不是昆虫。
( × )5.蚕蜕皮是为了长大,就像衣服小了,换大衣服一样。
( √)6、雄蚕蛾的身体比雌蚕蛾大一些。
(√)7.我们可以在养蚕的房间里使用杀虫剂灭蚊子。
(×)三、选择题。
1.选择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A )。
A.卵-幼虫-蛹-成虫B.幼虫-卵-蛹-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成虫-蛹2.蚕丝织成的布叫做( B )。
A.棉布B.丝绸C.涤纶3.蚕喜欢吃( A )。
A.桑叶B.白菜叶C.竹叶4.蚕的生命周期为( C )。
A.一个月B.两个月C.56天5.下列哪种动物要经过变态( A )?A.蟾蜍B.鸡C.大熊猫6.爷爷、奶奶、外婆属于( C )。
A.青年组B.中年组C.老年组7.把蚕茧上的丝拉出来可以把蚕茧放在( B )中浸泡。
A.冷水B.热水C.温水8.蚕宝宝一共蜕( C )次皮?A.2B.3C.4四、简答。
(36分)1.蚕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2.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答: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第 2课蚕的生长变化一、填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案
4.研究性学习指导:
-针对当地水资源问题,设计研究课题,如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来自据,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家附近的水体(如河流、湖泊、雨水等)状况,了解其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PPT
-水体分布与水循环动画
-教学视频
3.课程平台: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操作平台
4.信息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图片、视频等)
-网络教育资源(如教育资源网站下载的教学素材)
5.教学手段:
-讲授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小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地球——水的星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水体?”(例如:河流、湖泊、雨水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地球水体的奥秘。
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在教学《地球——水的星球》这一节课时,我深感学生对水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导入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水体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知之甚少。因此,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注重对水循环过程及其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时 地球——水的星球》知识点
第7课时 地球——水的星球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表面有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
(2)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2.探究目标(1)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二、知识梳理1.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是一颗有着 丰富液态水 的星球。
2.地球上 海洋 集中了大部分的水资源,陆地表面的 河流、湖泊、冰山 等也有水资源, 大气层 中也有气态水。
3.地球仪上可以观察到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4.将 透明计算纸 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可以发现 海洋所占的面积大 。
5.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液态水区域,约310是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6.水具有 调节气候 的作用,也是 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水资源多,但 淡水资源 很少,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 节约用水 。
7.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 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 生命存在 的可能。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教案
播放视频《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吗?》
点拨:胎生动物都是哺乳动物们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并不是只有卵生和胎生两种,还有一种繁殖方式叫做卵胎生,一起来看。
播放视频《卵胎生》
过渡:卵胎生的动物有:针鼹、鸭嘴兽、和部分鲨鱼等。一起来看。
播放视频《动物的繁殖卵生》对卵生动物作出小结。
要点提示: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卵生是动物繁殖方式中种类最多的。
探索二:调查猫或狗的繁殖过程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这种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又被称为哺乳动物
观察周围的动物,你认为哪些动物也是胎生的。
2.能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动物繁殖后代的案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
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样的。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
能基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两类。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视频《动物的出生方式》
课件出示:胎生动物
要点提示:在陆地上行走的:大熊猫、老虎、狮子、狼。在树上生活的:猴子、松鼠、树袋熊。在水中生活的:鲸、海豚。在水边生活的:水獭、海狮。在地下居住的:兔子、穿山甲、老鼠。在天空飞翔的:蝙蝠。
播放视频《蝙蝠》
蝙蝠是目前已知唯一会飞行的胎生哺乳动物。
播放视频《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幼体而得名。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
激趣导入。
学生观察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1、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 《动物的繁殖》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相同的个体。
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其中有性生殖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比如胎生动物猪、狗等,卵生动物鸡、乌龟等。
而无性生殖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和断裂生殖。
分裂生殖主要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出芽生殖的动物有水螅;断裂生殖的动物有涡虫、海葵等。
观看动物的繁殖及蜗牛的繁殖视频资料。
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种呢?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
父亲体内的生殖细胞(精子)和母亲体内的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亲肚子里(子宫)生长发育,经过大约280天(40周)的时间,胎儿就会从母亲体内生出来。
胎儿在母体内刚出生的叫婴儿,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母亲孕育出来的。
婴儿通常通过母乳获得营养。
人是哺乳动物吗?人类属于灵长目的哺乳动物,灵长目的哺乳动物包括猿猴、狐猴和人类等,除人类外,多分布于大洋洲以外的温暖地区。
人类是分布最广泛的陆栖哺乳动物物种,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个大陆(尽管南极洲没有永久性定居点)。
人类能够全年繁殖。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胎生,妊娠期平均为40周。
通常有一个后代产出,虽然双胞胎偶尔出现,但很少有多胞胎出生。
分娩间隔、出生体重、断奶时间、独立性和性成熟度都随着母亲和年轻人的营养状况而大不相同,并且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
拓展:了解动物的“家”。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生宝宝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个“家”。
查阅资料,了解几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看它们一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体会动物为了通过交流研讨,深化学生对动物繁殖方式的认识,使学生完整地建构动物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植物筑巢繁殖后代,作为庇护场所。
使我们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板书7.动物的繁殖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2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我们知道的卵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类、___________类、___________类一般都是卵生。
3.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_____________,也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4.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的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______________。
7.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______________方式喂养它们的后代。
9.蝴蝶靠_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
二、判断题。
1.鸟类的卵大多有较坚硬的卵壳,它属于卵生动物。
()2.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3.卵生动物是以小动物的模样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4.胎生动物是以卵的形式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5.海洋中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6.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会繁殖出新后代。
()7.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
()8.动物的后代都是由妈妈“生”出来的。
()9.马通过胎生产下小马。
()10.不同种类的动物,其繁殖后代的方式都相同。
()11.胎生动物是以卵的形式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12.鸟类的卵大多有较坚硬的卵壳,它属于卵生动物。
()13.卵生动物是以小动物的模样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我们知道的卵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类、___________类、___________类一般都是卵生。
3.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_____________,也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4.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的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______________。
7.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______________方式喂养它们的后代。
9.蝴蝶靠_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
二、判断题。
1.鸟类的卵大多有较坚硬的卵壳,它属于卵生动物。
()2.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3.卵生动物是以小动物的模样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4.胎生动物是以卵的形式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5.海洋中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6.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会繁殖出新后代。
()7.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
()8.动物的后代都是由妈妈“生”出来的。
()9.马通过胎生产下小马。
()10.不同种类的动物,其繁殖后代的方式都相同。
()11.胎生动物是以卵的形式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12.鸟类的卵大多有较坚硬的卵壳,它属于卵生动物。
()13.卵生动物是以小动物的模样从母体中生出来的。
2-7《风的成因》教学反思(3篇)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风的成因》教学反思(1)在完成《风的成因》这一小学科学三年级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实施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上实现了预设的科学概念目标,即学生理解了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并能够通过举例说明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按照步骤完成模拟实验,借用蚊香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并尝试画图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了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积极参与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风以及询问学生制造风的方法,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模拟实验设计合理:模拟实验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使用简单的材料(如盒子、蜡烛、透明硬薄膜等)模拟了风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热空气上升引起的空气流动现象。
3.小组合作探究,促进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1.时间分配需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实验材料的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较为兴奋,导致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略显紧张。
未来可以在课前进行更充分的预实验,合理预估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并适当调整教学节奏。
2.引导深度需加强:在引导学生讨论和解释实验现象时,部分学生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探究风的成因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未来可以设计更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加深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板书设计需完善:虽然本节课有板书设计,但主要侧重于记录实验现象,未能充分展示风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原理。
未来可以在板书设计中增加图示和解释性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科学概念框架。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动物的繁殖》教案(2023新课标版)
7.动物的繁殖【教材简析】本课是《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七课。
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饲养蚕宝宝,已经初步了解了蚕宝宝的一生以及它的变化和繁殖。
本课研究是有性繁殖中的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的特点,教材直接聚焦,提出问题,将话题聚焦到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即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上。
随后通过调查更多的动物,探索哪些动物是跟蚕和鸡一样靠卵繁殖后代的,哪些动物是像猫和狗一样直接生下胎儿的。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两个方面:一是引领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二是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卵生与胎生的认知,分析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知道人类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最后拓展的是动物的家,提出许多动物繁殖后代前都要给自己建一个“家”来作为庇护后代的场所,许多“家”都是依赖植物而建的,比如鸟巢,从而引领学生积极关注动物与繁殖相关的更多的生命现象,并积极反思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
在前面几课的内容学习中,通过对蚕生命周期现象的认识,学生已经体会到繁殖对于动物种族延续的重要意义。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能例举说出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但仅限于零散的认知,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获取和整理动物繁殖的信息还是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动物繁殖方式的了解,知道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即卵生和胎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并描述和比较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探究实践]能够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态度责任]愿意调查动物的繁殖过程,并对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身高和体重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小林身体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3
身高(厘米)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你还发现了什么?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4
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
第1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 岁,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
第2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20岁。2019ຫໍສະໝຸດ 7-12谢谢您的观赏5
人的年龄阶段和身体变化特点
阶段 年龄 身体变化的特点 婴儿期 0-1岁 长得快,脑发育最快 幼儿期 2-3岁 学会走路,开始学说话 儿童期 3-12岁 体重和身高快速增加 少年期 12-15岁 身体发育很快 青年期 15—30岁 力气最大,身体发育完成 中年期 30—50岁 个子较高,身体壮实 老年期 50岁以后 皱纹多,头发白,牙齿掉落
你们现在处于什么年龄阶段?老师呢?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6
婴儿 幼儿 儿童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全 家 福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7
人长大时有哪些变化,在括号里打√
( √ )1.身体长高了。
( √ )2. 体形有变化。 ( √ )3. 体重增加了。
金铭
( √ )4. 手臂变长了。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我们的生命周期
莲都区天宁小学 xx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1
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我们是从哪里来? 怀胎十月 我们刚出生时长什么样?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2
小林0-9岁身高和体重统计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身高 50 75 85 93 99 105 108 111 123 127 体重 3 9 11 13 15 16 18 19 22 24
( √ )5. 脚变大了。
( )6.手指变多了。
( )7.眼睛变小了。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陈百强8
身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自己 个矮,皮肤嫩,体重、身高长得快
爸妈 个高,体重、身高比较稳定
爷奶 皱纹多,头发白,牙齿掉落,走路不便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9
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 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睡眠、加强 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10
人的牙齿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生长变化 1. 乳牙阶段,共20颗。
2. 混合牙阶段。(6岁~12岁)
3. 恒牙阶段,共有28颗~32颗恒牙。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11
2019-7-12
谢谢您的观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