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级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B)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A 最小可觉差法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A 费希纳定律B 韦伯定律C 史蒂文森定律D 艾克玛定律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A 变量B 假设C 结果D 控制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A 3B 4C 9D 24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A 双盲法B 恒定法C 随机化法D 统计控制法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A 唐德斯B 赫尔姆霍茨C 卡特尔D 冯特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B 字母转换作业C 心理旋转实验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A 随机化技术B 匹配技术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A 评价忧虑B 期望效应C 投射效应D 刻板效应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A 方差分析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C 协方差分析D 回归分析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A 反应速度的差异B 反应的难度C 反应速度D 口语记录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A 实验者效应B 地板效应C 霍桑效应 D天花板效应15以下哪种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A)A 匹配B ABBA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ABA设计16以下哪项是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B)A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统计回归D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17实验仪器中测量人的速度判断能力的仪器是(B)A 速示器B 速度知觉仪C 时间知觉测试仪 D反应计时器18在“摔跤、柔道运动员减重期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摔跤、柔道运动员B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C 力量变化D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19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C) 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权C 给被试一定的报酬D保密原则20实验信度的验证不包括(A)A内容验证 B直接验证 C 系统验证 D 概念验证21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B)A极限法 B 恒定刺激法 C 阶梯法 D 平均误差法22下列陈述中哪个是操作性定义(A)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23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A人工语法 B 序列反应时 C 复杂系统 D 信号检测论24基本模式“O1 X O2”属于(B)A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事后回溯设计25事后回溯设计的基本模式为“X O”其中X表示(C)A引入的实验处理B研究者操纵或某种未知因素的处理C自变量或实验处理,是研究者不能操纵或改变的D以上都不是26以下属于单组准实验设计的是(D)A单组后测设计B固定组比较设计C单组前后测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27心理学实验类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的一类是(B)A准实验设计 B 真实验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平衡设计28两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应采用(B)A 配对样本t检验B 独立样本t检验C 单因素方差分析 D卡方检验2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 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比较。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
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
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正确答案:A解析:学生A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
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正确答案:B解析:学生B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
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正确答案:C解析:学生C的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配都是随机的,研究者主动操纵了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此属于真实验设计。
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外部效度正确答案:D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推广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6(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感觉阈限测定中,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这种方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正误法正确答案:C解析: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在感觉阈限测定中,使用少数几个固定的刺激。
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
这种方法是A.调整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次数法正确答案:D解析:恒定刺激法又称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采用该方法测量感觉阈限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上限值应取A.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B.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中点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中点正确答案:C解析: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减系列试验中,最后一次正到非正之间的中点是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用Lu表示,第一次非负到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用l1表示。
在递增系列中,最后一次负到非负之间的终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第一次非正到正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解析:解析: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选A。
3.在一个2×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 √B.60C.90D.120解析: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验就需要多少被试,因此本题选A。
4.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 √D.180解析: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
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故本题选C。
5.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个√B.3个C.5个D.6个解析:解析:当实验设计用A×B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
因此本题选A。
6.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解析: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1. 统计控制法可以起到实验前控制的作用()T. 对F. 错【答案】F2. 对于防御型的被试数据,实验者应当予以剔除()T. 对F. 错【答案】F3. ABA设计顺利进行的前提是,B阶段的治疗效果不应该是持久的()T. 对F. 错【答案】T4.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方式层面来进行的()T. 对F. 错【答案】F5. 任务对于被试要求的太高导致被试成绩全部处于较低水平的效应叫做天花板效应()T. 对F. 错【答案】F6. 随机化法不仅能用于被试,也能应用于刺激呈现和实验顺序的安排()A. 对B. 错【答案】A7. 当自变量的水平为3-5个时,可以使用ABBA设计()T. 对F. 错【答案】F8. 遗忘症患者的研究强烈暗示了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T. 对F. 错【答案】T9. 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主动变量()T. 对F. 错【答案】F10. 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不适感、被感染、疾病和痛苦()T. 对F. 错【答案】T11. 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主要有四种误差: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T. 对F. 错【答案】T12. 衰减模型提出了由个性倾向或刺激特点等影响的“阈限”概念()T. 对F. 错【答案】T13. 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包括愉快维、紧张维、冲动维和确信维()T. 对F. 错【答案】T14.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效率高、实验控制好等优点()T. 对F. 错【答案】T15. 费希纳使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第一次成为系统的学科()T. 对F. 错【答案】F16. 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很难分辨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导致还是自变量的变化导致()T. 对F. 错【答案】T17. 双盲实验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T. 对F. 错【答案】T18. 从理论上讲,随机化法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最佳方法()T. 对F. 错【答案】T19. 费希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韦伯定律广泛适用、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相等()T. 对F. 错【答案】T20. 双耳分听技术是属于搜索范式的一个例子()T. 对F. 错【答案】F21. 情绪的获得是天生的,因此人类对于情绪的识别有共通性()T. 对F. 错【答案】F22. 科学方法具有两个重要标志,经验观察和自我校正()T. 对F. 错【答案】T23. 使用被试间设计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T. 对F. 错【答案】F24.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超出产生该结果的实验条件之外它仍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T. 对F. 错【答案】T25. 97、间接知觉论认为刺激本身是完整的,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T. 对F. 错【答案】F26.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两个系统()T. 对F. 错【答案】T27.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 时距信息B. 加工机制C. 通道D. 实验【答案】A28.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答案】B29. 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实验技术是:()A. 双耳分听技术B. 注意线索范式C. 启动范式D. 脑成像技术【答案】D30. 过滤器理论是由()提出的A. 特雷斯曼B. 布罗德本特C. 卡内曼D. 多伊奇【答案】B31. 认为“悲伤由哭泣而起,高兴由发笑而来”的是哪个学说?()A. 坎农-巴德学说B. 詹姆士-兰格理论C. 沙赫特两因素理论D. 认知-评价理论【答案】B32.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答案】B33. 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A. 单组前后测设计B. 时间序列设计C. 双组前后测设计D. 双组后测设计【答案】A34. 在低亮度环境下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称为()A. 暗适应B. 明适应C. 感觉变化D. 视敏度【答案】A35. 证明感觉记忆容量比人们预期的要多得多的研究方法是()A. 延迟报告法B. 部分报告法C. 整体报告法D. 词干补笔【答案】B36. 在“汉字材料的性质对视觉短时记忆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A. 汉字材料B. 短时记忆广度C. 汉字材料的性质D. 短时记忆【答案】B37. 刚好能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称为()A. 差别感受性B. 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绝对阈限【答案】D38. X对应的两个分布上的纵线高度之比称为()A. 决策标准B. 似然比C. 感受性指数D. 辨别力指数【答案】B39. 认为过滤器并非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是哪种理论()A. 注意早期选择理论B. 注意中期选择理论C. 注意晚期选择理论D. 注意资源限制理论【答案】B40. 关于如何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存在各种理论或假说,最有影响的理论是()A. 短语结构语法B. 转换语法C. 语法评价D. 生成转换语法【答案】D41. 实验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主要就是指( )A. 观察法B. 相关法C. 实验法D. 问卷法【答案】C42.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是指( )A. 实验的外部效度B. 实验的内部效度C. 实验的构想效度D. 实验的结构效度【答案】B43. 听觉掩蔽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的阈限值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的现象A. 增加B. 减小C. 先增加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加【答案】A44. 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 )A. 真实验设计B. 准实验设计C. 非实验设计D. B和C【答案】C45. 通常控制主试者效应的方法是:()A. 等组匹配法B. 实验过程标准化C. 平衡误差法D. 消除法【答案】B46. 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求绝对阈限()A. ABBA控制法B. 主观判断法C. 直线内插法D. 等组匹配法【答案】C47. 测量被试在强磁场中活动时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的技术是()A. 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PET)B.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C. 事件相关电位(ERP)D. 高分辨率脑磁图(MEG)【答案】B48. 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忽略另一个耳朵的信息,该实验是:()A. 追随耳实验B. 错觉性结合实验C. 双耳分听D. 注意分配实验【答案】A49. 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属于()A. 维度等级量表B. 面部表情量表C. 生理指标测量D. 形容词核对表【答案】B50. “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此话出自()A. 《记忆》B. 《心理物理学纲要》C. 《动机与人格》D. 《心理学概论》【答案】D51.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A. 单眼线索B. 视轴辐合C. 双眼视差D. 晶体调节【答案】C52. 具有加工信息和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工作记忆D. 长时记忆【答案】C53. 在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A. 被试内设计B. 被试间设计C. 混合设计D. 聚合交叉设计【答案】A54. 实验中除实验条件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潜在因素或条件,称之为()A. 无关变量B. 控制变量C. 因变量D. 自变量【答案】A55. 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是:()A. 绝对阈限B. 常误C. 主观相等点D. 不肯定间距【答案】B56. 复合钟实验中提到的“先入现象”就是由于被试的主观期待产生的()A. 时间误差B. 动作误差C. 疲劳误差D. 期望误差【答案】D57. 认为两种语言彼此联系,可以相互转译,贮存在一个语义记忆系统中的理论是()A. 单独存贮说B. 双通道存贮说C. 单通道存贮说D. 共同存贮说【答案】D58. 在词汇通达研究中,认为人们要把输入的视觉信息转化成语音,然后语音激活词义的理论是()A. 直通假设B. 语音中介假设C. 双通路假设D. 模板说【答案】B59. ABBA是用()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A. 抵消平衡法B. 统计控制法C. 随机化法D. 匹配法【答案】A60. 下列不属于实验报告中引言部分的内容是A. 提出问题B. 说明背景C. 被试D. 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答案】C61.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答案】B62.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分辨能力的指标A. 距离B. 强度C. 时间D. 明度【答案】C63. 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干扰性遗忘D. 逆向性遗忘【答案】B64. 在“七巧板训练与小学低年级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为因变量的是:()A. 七巧板训练B. 低年级学生C. 操作能力提高D. 操作能力【答案】C65.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答案】D66. ROC曲线在心理学上也称为:()A. 对数函数B. 感受性曲线C. 等响曲线D. 音高曲线【答案】B67. 下列选项中关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不正确的是A. 信号通过同位素反应脑组织功能性变化B. 同时提供机能性和结构性的图像C. 空间分辨率极佳D. 成像速度非常快【答案】A68. 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这说明()A. 思维具有间接性B. 思维具有概括性C. 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D. 思维具有直观性【答案】A69. 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A. 完全随机设计B. 随机区组设计C. 完全被试内设计D. 混合设计【答案】A70. 如在一个试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A. 简单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C. 辨别反应时D. 复杂反应时【答案】B71.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答案】D72. 下列几种学习类型中,最高水平的是()A. 原理学习B. 概念学习C. 系列学习D. 问题解决学习【答案】D73.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当具有的功能是:()A. 使研究变量最大化B. 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C. 是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D. 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E. 尽可能减少自变量的变化范围【答案】A, B, C, D74. 感觉直接测量法主要有:()A. 数量估计B. 数量生产C. 绝对数量估计D. 平均差误法E. 极限法【答案】A, B, C75. 下面适合做情绪研究的方法有:()A. 多导生理技术B. 脑成像技术C. RP技术D. 内隐启动范式E. 人工智能【答案】A, B, C, D76. 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有:()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等级资料D. 描述性资料E. 文献资料【答案】A, B, C, D77.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A. 直接验证B. 系统验证C. 概念验证D. 内容验证E. 程序验证【答案】A, B, C78. 下列属于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准则是:(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 保密原则D.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E. 给被试一定的费用【答案】A, B, C, D79. 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可以讲心理量表分为:( )A. 分类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比例量表E. 对数量表【答案】B, C, D80. 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的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具体有( )A. 认知领域B. 技术和运动操作领域C. 计算机辅助治疗D. 心理生理学领域E. 心理学教学实验【答案】A, B, C, D, E81. 实验心理学成为科学心理学的代表和主力,其中具有卓越贡献的人是( )A. 冯特B. 费希纳C. 艾宾浩斯D. 赫尔巴特E. 弗洛伊德【答案】A, B, C82. 典型的准实验常用的被试变量包括 ( )A. 被试变量如年龄、性别等B. 被试属性如社会阶层C. 与疾病有关的被试因素D. 不同宗教信仰的被试E. 不同种族的被试群体【答案】A, B, C, D, E83. 关于反应时实验,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反应时实验中的因变量是反应类型或指导语等B. 反应时间实验通常需要进行速度和准确率的权衡C. 唐纳德提出了基本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加法反应时D. 开窗实验主要是用于准确地测量反应时的各个具体过程E. 反应时和反应潜伏期不是一回事【答案】A, C, E84. 在列实验中,为无觉察知觉提供证据的是( )A. 加掩蔽的Stroop启动实验B. 阈下词汇确定C. 盲视实验D. 内隐联想测验E.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答案】A, B, C85.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前瞻性记忆( )A. 尝试回忆B. 年龄因素C. 一定的记忆情境D. 合适的提示物和靶事件E. 性别【答案】B, C, D86. 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可以用来测量以下哪些大脑活动()A. 葡萄糖代谢B. 耗氧量C. 心跳D. 皮肤电E. 血流量【答案】A, B, E87. 语法分析的策略有以下哪些()A. 迟闭合策略B. 最小附着策略C. 即时策略D. 已知/新策略E. 语境交互策略【答案】A, B88. 情绪情感的成分包括以下几种:()A. 生理唤醒B. 主观体验C. 外部表现D. 认知体验E. 感受过程【答案】A, B, C89. 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在于()A. 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B. 比较经济C. 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D. 可以用实验法代替描述性研究方法E. 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答案】A, B, E90. 在做反应时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是()A. 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B. 安插侦察实验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D. 控制被试E. 控制环境【答案】A, B, C91. 保持量的测量方法包括()A. 再认法B. 回忆法C. 再学法D. 内省法E. 联想法【答案】A, B, C92. 下列关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和放大器来探测电位B. 通过记录脑内血氧含量来反应大脑活动C. 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D. 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E. 价格较其他设备低【答案】A, C, E93. 以下关于注意早期选择理论正确的是:()A. 由布罗德本特首先提出B. 采用双耳分听实验进行C. 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中期阶段D. 按照“全或无”方式进行E. 是一种单通道模型【答案】A, B, D, E94. 时间知觉是()A. 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反映B. 对客观事物和时间的连续性或顺序性的反映C. 对事物位移和位移速度的之举D. 具有相对性E. 具有绝对性【答案】B, D95. 以下关于注意晚期选择模型正确的是:()A. 有多个输入通道B. 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C. 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D. 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E. 中枢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答案】A, B, C, D, E96. 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A. 所需被试数量巨大B. 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C. 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D. 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E. 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答案】A, C97. 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A. 程序记忆系统B. 知觉表征记忆系统C. 语义记忆系统D. 初级记忆系统E. 内隐记忆系统【答案】A, B, C, D98. 恒定刺激法是要求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A. TB. F【答案】B。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实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实验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实验的理念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设计和分析等。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非常重要的支柱,是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基石。
主要是通过讲解心理学实验的历史、控制思想等,利用可证伪的原则来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验证某些概念、理论,或发现新的知识。
该课程既回顾了经典感知觉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还讲授在反应时领域、记忆、注意等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实验进展。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一方面掌握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相关的经典理论及进展,从而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心理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4学时,理论54学时。
四教材:《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8月。
II正文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本章将从实验心理学的性质、诞生及方法学地位三个方面向学生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有一个全面、概括性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熟悉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发展的贡献。
(三)了解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四)了解实验心理为什么是一门科学。
三教学内容(一)实验心理学的性质:实验心理学的含义、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下列关于费希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提出了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三种心理物理学方法√B.提出了感觉“阈限”概念,并对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C.提出了“负感觉”概念,并用负的数量来表示无意识现象√D.发展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一信号检测论解析:解析:费希纳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于:①费希纳定律。
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费希纳定律,该定律说明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增加速度逐渐减慢。
②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
费希纳创造了三种测量阈限的方法,为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③他提出了感觉“阈限”概念,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负感觉”概念。
④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人弥补了阈限概念的不足和缺陷,发展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此外,费希纳还首次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于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
信号检测论最早被坦纳和斯韦茨(Tanner和Swets,1954)等人首先用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见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故D选项错误。
费希纳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关于他的知识。
3.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方法主要有( )。
(分数:2.00)A.观察法√B.条件反射法√C.口头报告法√D.测验法√解析:解析:华生在心理学对象上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在心理学方法上反对使用内省法,而主张采用客观法,主要有: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
实验⼼理学复习题1、启动效应:由于近期与某⼀刺激的接触⽽使对这⼀刺激的加⼯得到易化的效应,称为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般⼜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种。
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呈现的启动刺激。
在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的测验⽅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或词段补笔。
2、⼼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式(表情、⼿势、语⽓等)有意⽆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要求特征:被试⾃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的产⽣⼀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种⾃以为能满⾜这⼀假设的⽅式进⾏反应。
(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3、根据在各⾃变量及各处理⽔平中是否⽤相同被试,实验设计可分为以下三类:①被试内设计也叫单组实验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②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变量⼀种情况的处理,故⼜称独⽴组设计。
③混合设计指在⼀个研究中有些⾃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
⼀般说来,如果⼀种⾃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种⾃变量,那么对这些⾃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的⾃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4、实验信度与实验效度实验信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致性程度。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法能达到实验⽬的的程度。
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性。
5、反应时反应时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
基本问题:①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②选择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多种反应⽅式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并执⾏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与简单反应时不同的是,选择反应时任务中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多样⽽复杂的联系,更贴合⽇常⽣活的复杂反应。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约翰·华生D. 卡尔·罗杰斯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感知B. 记忆C. 情感D. 社会行为3.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特点是:A. 只有实验者知道实验条件B. 只有被试者知道实验条件C.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D. 实验者和被试者都知道实验条件5. 下列哪个不是实验心理学常用的统计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分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是指______。
7. 实验心理学中的因变量是指______。
8. 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可重复性、______和______。
9.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为了减少误差,常常采用______方法。
10.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
12. 描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
13. 解释什么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
14. 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6. 论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某研究者想要研究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安静环境中学习,另一组在播放轻音乐的环境中学习。
实验结果显示,播放轻音乐组的学习效率更高。
请分析这个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缺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被实验者操纵的因素7. 被测量或观察的因素8. 有效性、可靠性9. 随机分配10. 影响或偏见三、简答题11. 实验心理学主要关注于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而应用心理学则侧重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
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
(分数: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 √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A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
本题选A。
(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B.学生B √C.学生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B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
本题选B。
(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B.学生BC.学生C √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C的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配都是随机的,研究者主动操纵了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此属于真实验设计。
本题选C。
2.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外部效度√解析: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推广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
大学《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30分):1. 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
2. 将心理学融入经济学研究的心理学家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奖。
其核心工作就是将心理学的引入到经济领域。
3. 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4. 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实验室情境比真实生活 ;实验室情境得出的结果 ;实验室研究结果一般会在真实生活中加以。
5.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6.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的 ;二为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的。
7.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
系列中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
8. 要求特征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
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和。
可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人类)是具有。
9. 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
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
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任务和任务。
10.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 (B) 恒定刺激法 (C) 阶梯法 (D) 平均差误法2.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B) 随机化(C) 拉丁方设计(D) ABBA设计3. 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 )(A)人工语法 (B)序列反应时 (C)复杂系统 (D)信号检测论4. 情绪的测量方法有: ( )(A) 形容词核对表 (B) 维量等级量表 (C) 面部表情 (D) 生理指标5.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相关法 (B)实验法 (C)现场研究 (D)观察法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1. 错误记忆2. 特征整合理论3. ABBA设计4. 启动效应5. 直接验证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12分)1、实验中主试和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对实验产生哪些干扰?2、什么是反应时新法?3、如何测量心理负荷?五、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8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实验心理学
五、参考及推荐读物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 坎特威茨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心理学学术期刊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学探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应用心理学》 《中国心理卫生》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目的是要考察数学教学新方法 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本市同时进行了初二年级数学 竞赛,为配合竞赛,老师和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下很大 功夫。结果表明,学生数学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能得出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结论吗?
如何消除历史因素影响? ——引入控制组
实验组:新教学法+数学竞赛 控制组:旧教学法+数学竞赛
实例分析
指出下列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 关变量,并思考如何设置自变量的水平和 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例一:一汽车制造商想了解为了使后面 的汽车司机能够尽快地知道前面的车子已 经停住,汽车的刹车灯应该多亮? 例二:英语老师想要了解生字密度对英语 阅读理解的影响。
例三:想知道一个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 设计如下:一只绿色小灯泡和电子记时器 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5秒、10秒、30秒、 60秒,然后让被试相应复制出按键时间。 例四:语言教师想知道在一个语言教学班 里班容量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四)心理实验研究历程 举例:拉塔内(B. Latane)的“社会浪费” 研究 观察—文献查阅—实验研究—形成理论—实 际应用及理论校正
实验心理学 答案
《实验心理学》单项选择题1、心理物理法中的恒定刺激法之所以是“恒定的”,是因为(2 分)C.实验中所用到的几个刺激在整个阈限测定过程中是恒定的2、在2×3被试内设计中,实验处理的水平数有(2 分) D.63、我们在实验中要求一半被试先进行A处理,后进行B处理,另外一半被试先进行B处理,后进行A处理,主要是为了克服C.顺序效应4、情感距离的反应时量表是用哪种方法制作的?(2 分) B.对偶比较法5、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间。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2 分) C.因变量6、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不舒服。
以下表述不对的是(2 分) D.被试的智力是额外变量7、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是指(2 分) A.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可推广性8、反应时技术中加因素法的前提是信息加工是(2 分) B.系列加工9、在心理学实验中,保持被试的身高、年龄以及实验环境等因素一致,从而控制无关变量,这种方法属于(2 分)A.无关变量的恒定10、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2 分) A.自变量1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2 分) D.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明确程度12、在心理实验的过程中,被试退出实验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这样会降低实验的(2 分) C.结构效度13、在一个2×2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需要5名被试,那么需要的被试总数(2 分) D.2014、以下不适用于学习实验自变量的是(2 分) C.错误次数15、年龄、性别、血型和不同文化背景等常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它们属于(2 分) C.被试特点自变量多项选择题16、下列方法中不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是(2 分) A.测量法 B.问卷法 D.观察法17、复杂反应时包括(2 分) B.选择反应时 C.分辨反应时18、信号检测论中,由辨别力指数d’的计算可知,d’值由什么决定(2 分) A.击中率 D.虚报率19、如果因变量指标敏感性不足,可能导致以下哪些情形(2 分) B.天花板效应 C.地板效应20、处理效应包括(2 分) A.主效应 B.交互作用 D.简单效应名词解释21、准实验设计(3 分)是指降低了实验控制的标准,通常在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无法严格创设等组的条件下进行的设计。
心理学选择题(1-4章)附答案
心理学选择题(1-4章)附答案作者:发布时间:2008-12-02 20:23:12 点击:7032心理学选择题(1-4章)附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A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D 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D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 4、()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B 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F 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C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A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 9、()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B 10、()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 C、1798 D、1897A 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C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A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B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A,C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C,E,G 2、心理过程包括()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B,C,E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A,D 4、心理学可分为()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A,B,D,E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B,C,D,E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A,B,C,D,F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A,B,D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A,B,C 9、()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A,C 10、()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A,B,C,D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A,B,C,E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B,C,D,E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A、每次尽可能长 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A,B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A,D 15、实验法可分为()A实验室实验法 B情景实验法 C参与实验法 D自然实验法A,B,C,D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 D控制被试的反应B,C,D,E 17、调查法可分为()、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B,C,D 18、调查法的缺点是()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A,B,D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A,C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A,B,D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A,B,C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A,B,C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释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E人格理论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二、多项选择题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映象小鬼B、特征小鬼C、认知小鬼D、判断小鬼E、决策小鬼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选择B、保持C、调节D、监督E、伴随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刺激物是新奇的B、刺激物亮度增加C、刺激物静止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E、刺激物符合需要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 E注意的分配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A、动机B、神经系统的特点C、后天的训练D、兴趣E、刺激物的特点7、自动加工是A、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B、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C、经过大量统习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加工模式难以改变8、控制加工是A、受资源量限制B、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需要集中注意完成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物理特性编码B、言语听觉特性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E、行为编码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意识的抑制E、信息不能再认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尝试错误B、顿悟C、类比D、启发式E、反推法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B、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C、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D、缺乏灵活性E、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第三章一、单选题C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D理想B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D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A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B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B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D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C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C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B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二、多选题ACE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BCD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ABCDE 3.信念是A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由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ABCDE 4.一般能力是指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ABCD 5.气质类型包括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ABCDE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BCD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E埃理克森ABCDE 8.以下可以称为特质的是A个人的外部行为特征B内在的人格倾向C身体和生理特征D人格结构的单位E个体持久的特征BCE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爱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ABC 10.信度包括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ACE 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ACE 12.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第四章一、单选题A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 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B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A. 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D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 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C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B 5、根据皮亚杰理论符号功能的大发展发生在()A 被皮亚杰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在 ()C 个体的思维从动作向运算的转变发生在()D 个体的思维已经采用命题形式发生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C 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C 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B 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D 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 D.分离焦虑C 1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 () 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实验心理学》答案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一、单选题1-5 ABDBB6-10 BCAAB11-15 BDBBD16-20 CBACC21-25 CDBAA二、多选题1-5 ABCD ABC ABCD ABE ACE6-10 ABCD ABCD ABC BC ABCDE11-15 ABC ABCD BCD ABCDE ABCD16-20 ABC ABCDE ACE ABC BCD21-25 ABDE ABCD ABCDE AC ABCD三、判断题1-10 错对错错对对错对错对11-20 错错对对对对对错对错21-30 对错对对错错对对对错31-40 错错错对错对对错错对41-50 错对错对错对错错错对四、简答题1、被试者内设计中每个被试者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这种情况下,同一被试者既为实验组提供数据,也为控制组提供数据,因此无需另找控制组的被试者。
被试者间设计是每个被试者只接受一个自变量的处理,有多少种处理就采用多少个被试者。
2、A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做反应,也称简单反应时间。
B反应时: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于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此时测得的反应时间包含简单反应时、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
C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英语多个刺激中的那个实现规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呈现不反应。
包括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3、闪光临界频率是指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
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因素主要有:(1)光相强度: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光相的强度增高而增高。
(2)刺激面积: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闪光照射的区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3)在视网膜中,锥体细胞比杆体细胞有较高的空间视觉敏度。
(4)另外声音、味觉、嗅觉等刺激都可以改变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4、效度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信度就是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5、反应时:也叫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y),是指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多重选择器通常用来研究A.注意分配B.情绪特性C.思维特征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正确答案:C解析:多重选择器(或耶克斯选择器)是通过对被试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的概念形成过程的观察来研究思维的仪器。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关于听觉掩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要显著B.无论何种掩蔽,只要掩蔽声强度增加,就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C.同时掩蔽的最大掩蔽量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D.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正确答案:B解析:对于前掩蔽或后掩蔽来说,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而同时掩蔽的掩蔽声强度增加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故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光谱感受性曲线表明人们A.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对波长较长的光更敏感B.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白光更敏感C.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的感受阈限更低D.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对红色的光更敏感正确答案:D解析:暗视觉比明视觉对光谱的蓝端更敏感;而明视觉比暗视觉对光谱的红端更敏感。
故本题选择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在测量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不属于减弱视觉刺激的方法是A.使用光谱波长较短的颜色B.减低照明强度C.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D.使用边缘视觉正确答案:A解析: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减弱视觉刺激强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四种:使用边缘视觉;降低照明强度;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移去刺激使用的图形而以图形的记忆痕迹为基础。
所以,本题选择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5.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用来研究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选择C.注意的定向功能D.执行控制功能正确答案:C解析: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研究注意的定向功能的最著名的任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5(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华生正确答案:A解析:在桑代克的研究中,猫被放入迷笼中,猫逃出去就会得到食物,经过反复,猫的正确反应越来越多,错误反应越来越少。
桑代克提出猫形成了工具性的条件反射。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斯金纳通过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A.个体的自发行为后获得强化刺激B.环境刺激与随后的反应形成联系C.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形成联系D.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形成联系正确答案:A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个体自发行为之后获得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导致这个自发行为在相应的环境刺激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下面的实验中属于认知性学习实验的是A.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B.桑代克的迷笼实验C.斯金纳使用“斯金纳箱”做的实验D.苛勒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正确答案:D解析:苛勒所作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证明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组织一种完形,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A.条件反射的形成B.顿悟学习的过程C.学习迁移现象D.试误学习的过程正确答案:C解析: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的影响,这是学习迁移现象。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5.托尔曼认为,强化物不是引起学习的关键因素。
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A.顿悟学习实验B.位置学习实验C.系列学习实验D.潜伏学习实验正确答案:D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在没有强化物的条件下,动物照样进行了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6.“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由三行字母组成的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简答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做的贡献。
正确答案:(1)冯特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1 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2)冯特是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发展与促进者。
他认为心理学的方法只能是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或内省。
冯特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学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
冯特又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将意识分解为三个元素。
(3)冯特促进了心理学在全球的发展,建立了国际心理学队伍。
(知名门徒:安吉尔、卡特尔、闵斯特伯格、铁钦纳、蔡元培等。
) (4)冯特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导论2.请简述行波理论。
正确答案:生理学家冯.贝克两发展了共鸣理论的合理成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他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
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
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
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
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
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音频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声音频率低于500 Hz,频率理论是可用的;声音频率高于500 Hz,位置理论是可用的。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导论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征。
正确答案:短时记忆的特征:①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
②容量有限,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③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A 最小可觉差法B 恒定刺激法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A 费希纳定律B 韦伯定律C 史蒂文森定律D 艾克玛定律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A 变量B 假设C 结果D 控制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A 3B 4C 9D 24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A 双盲法B 恒定法C 随机化法D 统计控制法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A 唐德斯B 赫尔姆霍茨C 卡特尔D 冯特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B 字母转换作业C 心理旋转实验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A信号检测范式B 提示范式C 搜索范式D 双任务范式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A 随机化技术B 匹配技术C 平衡技术D多基线设计技术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A 评价忧虑B 期望效应C 投射效应D 刻板效应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A 方差分析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C 协方差分析D 回归分析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A 反应速度的差异B 反应的难度C 反应速度D 口语记录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A 实验者效应B 地板效应C 霍桑效应D天花板效应15以下哪种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A)A 匹配B ABBA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ABA设计16以下哪项是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B)A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统计回归D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17实验仪器中测量人的速度判断能力的仪器是(B)A 速示器B 速度知觉仪C 时间知觉测试仪D反应计时器18在“摔跤、柔道运动员减重期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摔跤、柔道运动员B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C 力量变化D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19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C)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权C 给被试一定的报酬D保密原则20实验信度的验证不包括(A)A内容验证B直接验证C 系统验证D 概念验证21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B)A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 D 平均误差法22下列陈述中哪个是操作性定义(A)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23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A人工语法B 序列反应时C 复杂系统D 信号检测论24基本模式“O1 X O2”属于(B)A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C 固定组比较设计D 事后回溯设计25事后回溯设计的基本模式为“X O”其中X表示(C)A引入的实验处理B研究者操纵或某种未知因素的处理C自变量或实验处理,是研究者不能操纵或改变的D以上都不是26以下属于单组准实验设计的是(D)A单组后测设计B固定组比较设计C单组前后测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27心理学实验类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的一类是(B)A准实验设计B 真实验设计C 非实验设计D平衡设计28两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应采用(B)A 配对样本t检验B 独立样本t检验C 单因素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2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 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比较。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单项选择题 3. 多项选择题 4. 名词解释题 5. 简答题1.论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1)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是由唐德斯首先提出的,又称唐德斯减数法。
优点:减数法的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作业反应,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
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的反应时间,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数法反应时间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缺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
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个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数法的广泛使用。
(2)加因素法:斯腾伯格推出加法原则,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实验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效应分别独立,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特点:①实验者可以通过操作变更阶段的持续时间,完成这项工作的自变量就称之为因素(不止一个)。
②这些因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影响反应时间的附加因素,亦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之为影响反应的附加因素;另一类因素为影响同一阶段的因素,为交互作用的因素。
因此,斯腾伯格认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因素的模型,心理学家就揭示了加工阶段是怎样相关的。
缺点:因为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是以信息的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为前提的,因而有人认为其应用会有很多限制。
加因素法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涉及知识点:实验心理学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级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B)参考答案
2006级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B)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3分,共24分)
(基本含意解释清楚者给满分,不清楚者酌情扣分)
1、人工概念:当明度条件改变时,所知觉到的事物明度仍然不变。
2、部分报告法: 要求被试识记后只再现指定项目的内容。
3、动觉后效:当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方向连续触摸物体停止以后,触摸印象仍保留在大脑中,并对以后的触摸觉发生影响。
4、期望误差:它表现为被试期望着转折点的尽快到来,在长的实验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
5、匹配组实验设计:指按照研究的需要,有意按照一定特点来选择和分配被试,使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之间的被试变量保持恒定。
对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结果上的差异,推断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否有差异。
6、明度常性:用实验方法模拟概念形成过所得到的概念。
7、迁移:先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8、系统误差:在实验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反应变量有系统的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误差即称为系统误差。
二、填空(每个1分,共10分)
1.统计表;统计图。
2.H0假设;H1假设。
3.外部效度;内部效度。
4.古典心理物理学;现代心理物理学。
5.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
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基本要点正确并适当解释给满分,只有要点无解释酌情扣分)
1.什么是动作技能,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动作技能是指动作特别灵活、敏锐而发展成为熟练技巧。
(1)明确练习目的
有无明确的练习目的,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2)正确的练习方法
①避免试误法:尽量接受前人的正确经验,少走弯路。
②示范讲解相结合:有经验的人的动作示范、说明都带有借鉴意义。
不能局限于光练不说(闷葫芦)或只说不练(嘴上的功夫)。
③循序渐进(3)了解练习的结果(反馈)
了解练习结果,就是要在技能形成中利用反馈的调节作用。
2.影响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接受刺激的感官
反应时间因刺激的感官不同而不同。
(2)刺激的强度
一般来说,刺激强度大,则反应就快。
(3)机体的状态:
①适应水平
①额外的动机
(只要实验的基本程序设计合理、科学、可行都可,否则酌情扣分)
试设计一项关于迷宫学习的实验研究。
迷宫学习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在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过程和某些特征,学习使用触棒迷宫的方法。
二、仪器和材料:JGW-B心理实验台迷宫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单元。
三、程序:
(一)被试蒙上眼睛用小棒走迷宫(在实验之前被试勿看迷宫或用手抚摸它),主试把走迷宫用的小棒放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就叫被试用右手拿住小棒(被试的手指千万不要触及迷宫)被试执棒静候,等主试说“开始”时才用小棒走动。
(二)每次开始之前约二秒钟主试先说“准备”;此时被试即拿稳小棒等“开始”口令一下(同时按启动键),被试就立刻移动小棒,在迷宫中探索前进。
(三)当被试的小棒一进入迷宫的终点,主试立刻说:“到了”,被试就停止动作,小棒停留原处,主试打印所有时间、错误结果,作下一次准备。
(四)被试在走迷宫的过程中,凡进入死胡同一次即作一次错误计算,如连续几次进入一个死胡同,按进入次数计算错误。
(五)从每次说,“开始”起,到小棒进入终点所需要的时间(以秒计算)记录下来,错误次数按记数器计数并记录下来。
(六)学习完成的标准是连续三次没有发生错误走完迷宫。
(实验进行中如被试觉得手腕很累可适当给以休息)。
(七)达到学习完成的标准后,让被试画出我所学会的迷宫的路线,然后再加上死胡同的位置。
(被试可能说不出来,但必须让他根据记忆画出一张迷宫路线图)。
(八)对被试的指示语必须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尽快地学会用小棒走迷宫,中间不要停顿,要求积极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
四、结果和分析:
(一)将各被试在每遍学习中所用时间和错误次数列成表格。
(二)以学习遍数为横坐标,以每遍的时间和错误为纵坐标,画出动作学习曲线(分别画出时间曲线和错误曲线)。
五、计算题(10分,可用计算器)
(在进行计算时,只要思路正确、结论正确,适当扣分)
由于这一实验属于匹配组的设计,因此,可以根据匹配组设计进行计算,求得t=5.202,这时可以在0.01水平上进行比较,选取自由度为9的t 值(t(9,0.01)=3.250),因为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计算所得的t值大于这一结果,所以做出推断,这10名被试的实验结果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在单眼与双眼条件下深度知觉效果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