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中国经济形势有利与不利,发展趋势分析
2011年经济运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分析总体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不利因素,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一)有利条件首先,2011年世界经济仍可维持温和复苏态势。
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要强于预期,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基本抵御了2010上半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随后的欧盟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
展望2011年的全球形势,经济增长将较2010年有所放缓,预测在4%左右。
美国经济仍可维持适度增长。
欧盟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表明市场信心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
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暗淡,但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又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因而日本经济仍可保持正增长。
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展望2011年度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明年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积极谋化发展,项目储备与准备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准备,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展开。
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现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加快创造出新优势产业。
消费的环境和支撑条件可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四,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仍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
尽管2010年继续实施了大规模一揽子刺激计划, 2010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仍在1%以内,国债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也只相当于GDP的40%左右,两项指标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其他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
这表明,当前财政仍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财政政策运用仍有很大空间。
(二)不利因素首先,外贸环境和2010年相比有所恶化。
2011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去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2010年5月份首次超过官方的控制目标3%之后,便逐月走高,截至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本月CPI同比涨幅4.9%。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入通货膨胀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
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货币超发严重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以及货币的贬值,从而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在较大的外贸顺差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我国当前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升值压力。
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央行只能买入美元,这同时也就卖出了本国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
但是如此大规模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现状:中国老百姓辛苦的劳动生产产品,然后低价出售给世界人民,其他国家的人民得到了廉价的商品,中国政府收到了外汇,人民得到了贬值的人民币。
另外,由于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已形成的低利率环境造成大量资金四处流动,外汇资本在我国大量流入趋势仍然有增无减,而大规模资金流动势必将引发价格上涨。
还有,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扬,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相应上扬。
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都很大,这就意味着央行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可能性也将继续存在。
2.投资结构问题中国不管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人民层面看,都不缺钱,但是,中国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能够使用这些钱,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主要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
当股票市场低迷是,更多的钱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会打乱国家调控的计划,同时房价的高涨也会强化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造成事实上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建筑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建筑业的影响贺灵童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员从CPI、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冬天等宏观形势来看,建筑业风雨飘摇,短期内须保暖安全过冬,长期需要注重内功提升。
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正当中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的关键时期,一轮“物价冲击波”席卷而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上年突破3%“警戒线”后一路攀升。
“保增长、抑通胀”成为2011宏观调控目标,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
今年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攀升至6.5%,创三年来的新高。
但在国家持续收紧银根、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等各类稳定物价的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下,CPI已连续下滑至5.5%,通胀有所缓解,但要完成CPI控制在4%的目标还有一定难度。
短期来看,国家会适度放松流动性,但不会太大。
国内形势紧张,国外机构却开始纷纷唱空中国经济。
6月,标准普尔首次将中国房产行业评级前景降至负面;9月,标准普尔向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出警告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未来6至12个月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将加大;9月,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首次斥资中国房地产,并直言,中国经济增速将在未来几年降至7~8%,未来将越来越难赚钱;10月,德意志银行认为根据中国房地产住宅成交量的持续下滑,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并预计中国建筑业合同量将遭遇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曾经以为冬天要来临,国家却用“四万亿”送来了一个盛夏,建筑企业成为第一个受益的行业,各地基建投资、高铁项目、房屋建设项目一片红火。
刺激之后,固定资产投资逐渐降温,CPI却持续高涨,央行,积极货币政策也转为稳健,银根紧缩,六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各地企业在建设项目立项、土地报批、融资上的难度加大。
2011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万亿,同比增长24.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受外向型经济拉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拉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情况,这个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回调、波动,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一、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进口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进口和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宏观调控目的达到,我国经济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是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1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房价水平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是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后期阶段特征。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一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如何去看问题,这本身就牵涉到角度的问题,我感觉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需要结合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结合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明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哪些方面要贯彻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比如在改革上,在一些结构调整上,哪些地方可以先突破的。
第二,离不开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很多政策,我们也在强调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世界经济形势不一定接受了,外界怎么变,我们怎么变。
现在不是了,中国的因素也成为一个内生性的因素了。
我变了,世界不变,世界在变,我怎么变。
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比较复杂了。
我们也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以后,新华社的通稿里,第一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说出来了。
这说明中国的作用在加强。
反过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互动作用在加强。
我们既要判断好世界经济的判断,又要判断好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要结合在一块。
从这三个角度看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才会更加科学与合理。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
一是一些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美国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分别增长0.4%、1.3%,大幅低于去年四季度3.1% 的水平,不少生产、需求指标出现走弱态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
欧元区经济一季度环比和同比增速分别为0.8% 和2.5%,但各国分化明显,一些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经济低迷。
日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9%,二季度环比下降0.3%,已连续 3 个季度负增长。
一些新兴经济体一季度增速也有所放缓。
巴西同比增长4.2%,比上年同期减缓5.1 个百分点;印度延续去年初以来增速逐季递减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7.8%,是5 个季度新低。
上海汽车证券投资分析报告
报告题目:上汽通用汽车投资分析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上汽通用汽车投资分析报告一、宏观经济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状况:2011年以来,受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货币政策趋紧双重压力的影响,2011年中国经济增幅有所放缓。
全年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经济增速虽缓慢回落,但总体呈平稳较快发展之趋势;物价较快上涨,但涨幅总体可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如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同比增长9.5%,呈现平稳回落态势。
CPI:同比涨幅不断攀升,1-7月同比涨幅已从4.9%升至6.5%,8月份涨幅有所回落(达6.2%),预期未来CPI继续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
结合各权威机构之预测报告,预计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9.0~9.5%左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长约5~5.5%左右。
(各权威机构对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预估如下)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却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少,主要情况如下:国内自身经济发展存在系列问题:如房价僵持不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出口外部环境恶化等。
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并不乐观:欧洲经济下滑明显、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受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大。
2012年经济政策导向: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决定了未来宏观调控将依据形势变化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中央“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的政策目标。
预计中央政府会较2011年增加一些财政调控措施,以维持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合理水平,但受自身经济发展问题及国际形势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较2011年有所放缓;而物价指数则在政府调控下有所回落,总体政策略好于2012年。
宏观经济分析和新能源行业分析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201 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课号:课程名称:阅卷教师:班级:金融2班学号:114172357 姓名:汤中晨成绩:2011-2013年宏观经济分析:在三大需求与三大产业持续回缓的作用下,GDP增速逐季回落,潜在GDP缺口由正转负,趋势性的经济回落已经形成。
这说明经济复苏步入疲软期,宏观经济并没有步入全面扩张阶段。
在多种价格调整工具组合实施与经济趋冷的双重作用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价格水平步入快速下降的轨道。
经济泡沫的持续和数量性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导致金融资源虚拟化,监管套利诱发影子银行大行其道,金融资源的错配与金融价格的扭曲快速恶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
经济出现分化明显———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在外部环境与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流动性全面收紧,经济泡沫开始逆转,民间融资出现局部断裂,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开始显化,房地产市场吹响了深度调整的前期号角。
经济增速回落,但结构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外需回落并没有被内需完全填补,投资下滑而消费却没有上扬,重工业下滑而轻工业却没有补位,工业回落而服务业下滑更为明显,市场性内生需求也没有接过政策刺激性需求的接力棒,经济复苏步伐的放缓进一步显示了经济结构的刚性,“降速而没有转轨”预示着未来内生性增长动力的弱化。
一方面延续了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度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逆转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等因素冲击,从而呈现出“前低后稳”的发展态势。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在意大利和希腊债务问题双重夹击下进一步恶化,金融市场风险重新高企,引发汇率结构调整、国际资本异动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进一步下挫。
这将使中国面临外需回落、资本外逃、摩擦加剧以及悲观预期弥漫的4重外部压力。
2008年到2010年中国GDP、CPI、PPI走势及分析
2008年到2010年中国GDP、CPI、PPI走势及分析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指数即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1991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走势图1992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季度走势图2008年11月到2010年10月CPI和PPI走势图具体分析:2008年: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全年增速9.0%。
全年CPI增幅为5.9%,PPI增幅为6.9%。
2008年主要调控分析: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
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
与此同时,决策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
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小组作业摘要本文以中国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以时间顺序厘清近五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对以上所指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回顾,对各学者的观点按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分析、创新驱动战略几个方向进行整理综合。
综述过程中,笔者给出了适当的述评,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一、引言2011年以来,在实体经济放缓,金融资源的错配与金融价格的扭曲快速恶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如期的结构调整,刺激计划带来的后遗症在开始大规模显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出现改善的迹象,中国宏观经济所固有的结构刚性有所强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侧重需求管理,转变到全面供给管理上。
二、正文(一)经济增速放缓从2011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宏观经济进入了失衡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是双重风险并存。
最新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0一、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0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0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02、国际收支的含义0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0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0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02003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4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16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幅为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3月3日和3月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08年3月3日和3月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此次召开的两会继往开来,总结了上一个五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新的五年建设计划,两会坚持改革创新和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关注民生,集中讨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
两会召开期间将审议通过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决议法案,从而能够进一2008年两会文件亮点解读一: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观分析(115分钟)主讲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大部制”改革(100分钟)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三:建设新型公关服务型财政体制(90分钟)主讲人: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周天勇四:基本公关服务均等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100分钟)主讲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文竹析去年两会亮点观今年两会看点“艾君博侃两会”首篇博文回顾了1979年我国重大方略和重要事件,简单展望综述了2009年我国面临的问题和面对的大事儿。
还有几天,全国两会将在北京拉开序幕。
所以,艾君认为有必要与博友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2008年两会的意义给我们的意义”以及对即将召开的“2009年两会的特殊背景和意义”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展望。
去年两会亮点多多,以关注民生而出台的《物权法》,以及打油诗进两会、道歉政治上两会等,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去年两会召开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初年,在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年份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改革开放30周年迎面走来,抗击雪灾考验政府应急能力取得胜利之后的背景下召开的。
委员代表针对我国物价、机构改革、医改、住房等国计民生问题,反腐倡廉、政府应急能力、环境污染治理、干部的选拔、教育、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与和谐等大政方针问题以及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北京奥运等问题讨论热烈,建言献策。
所以,去年两会话题不少,亮点也不少。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内容摘要: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各国财政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问题;国际金融风险加大,特别是欧元状况脆弱,会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稳定性形成冲击;世界经济景气下降,全球贸易量锐减,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外贸出口不振。
二是国内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币存量依然较大,形成通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在此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关键词:经济运行环境措施正文: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11年有较大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分析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逐步加强,中国经济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而存在,当前,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渐增大。
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形势复杂多变。
根据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9%,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1%。
1. 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严峻挑战,一是市场对发达国家政府是否有能力稳定财政金融状况和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怀疑,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
欧债危机影响深远,从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已持续两年多,2011年下半年进一步恶化,存在继续向欧盟核心国家传染、向银行危机转化以及威胁欧元稳定性等风险。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NT R RIS M N G M NT ,3■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一、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2010年中国经济在2009年中期企稳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再次达到10%以上的水平。
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200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调整已经结束,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率重回10%,并不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源于以下两大短期因素:一是2008年底和2009年国家采取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的结果,特别是超量的货币发行和超强的信贷投放产生很强的短期刺激效应。
二是2010年全球各国经济均步入或强或弱的复苏期,拉动了我国出口的强劲回升,从前个月的经济运行看,年内需的实年展望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际增长是有所放慢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加速主要是靠强劲的出口增长推动。
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过程并没有结束,同时,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深层结构矛盾,因此,未来二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适度调整、保持“调整型增长”态势,才是内在的趋势,也才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实现。
仍沉浸在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思维,对于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有两点基本判断:(1)2009年中期以来经济强劲回升属于“非常态”,回调到正常增长水平是内在要求。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近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合适水平是7-9%,超过这个区间或是偏快或是偏慢。
(2)2010年不是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起始年。
经济的强劲增长是短期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不具有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自2008年步入调整期(长周期、中周期和短期的交汇点),调整过程被全球金融危机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打断,未来仍需要“补调”,以此来解决新的内在增长动力问题。
二、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1.经济增长继续回升,但面临内在调整压力预计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E E P E A A E E 12011110201020109.22NT R RIS M N G M NT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不过,我国面临的出口环境会明显好于年。
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
2011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
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关系,可初步得出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仍是主旋律,通胀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
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作用下,增速可能将继续稳中趋于回落,总体仍将保持在正常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持续推进。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
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良好一、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作出努力,维持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是二次探底没有出现。
在房地产问题上,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可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1.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十一五”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
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2011年形势走向分析
值和研发经费 占 G P的比重 。没完成 的指标都在服务业 , D 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是 以第二产业为
主。二是以出口导向型第二产业为主的结构 。中国经济是高度 的出口导向型。本轮金融危机爆 发以后 , 并不是中国的金融机构有什么问题 , 而是中国的净出 口占 G P的比重如此之高 , D 出口受 到影响, 然后经济下滑 。对此 , 中国政府应对 出口下滑的做法 , 主要是靠投资拉动。 现在遇到的问题 , 包括地方融资平 台问题、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00万套保障房建设 问题 , 10
由于 以上 四个 因素 跟过 去 3 相 比发生 了重 大变 化 , 0年 导致 中国经济 结 构必 须 调 整 。调整 的
方 向是 , 我们寄希望于中国通过扩大人均收人 , 提高消费能力 , 使中国市场逐步走向世界前列 。
然而 , 以消费 带动 的火 车 头还 没 有 出来 , 口导 向 又遇 到严 重 困 难 , 是 内需 外 需 两 不 靠 。 出 就 21 0 1年经 济能 依然 维 持 比较好 的状 态 , 主要 靠 投 资 推 动 。从 国家 统计 数 据 公 布来 看 ,0 1 上 21 年
实 是 2 1 年 房地 产投 资 依然 维持 在 3 % 以上 的高 速 。尽 管 房地 产住 宅业 处 于宏 观调 控 当 中 , 0 1 0 但 商 业地 产 依然 在增 长 , 加上 56月份 后对 保 障房 的投 资加 大 , 、 于是 房地 产整 个 投 资在 加 大 。市 场 反 映就是 水 泥很 好卖 , 水泥 的股价 一度 也在 飙 升之 中 。
半年市场有两个超预期 : 一是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似乎不存在。过去一直认为经济会下滑 , 而且下 滑速度 比较快 , 有硬着陆的风险, 但上半年数据证 明似乎不存在硬着陆风险, 而且经济还在上升 。 二是通货膨胀水平超预期。这两个超预期说 明, 投资依然是拉动 G P的重要 因素。其中一个事 D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1990 103.1 1998 99.2 2006 101.5
1991 103.4 1999 98.6 2007 104.8
1992 106.4 2000 100.4 2008 105.9
1993 114.7 2001 100.7 2009 99.3
1994 124.1 2002 99.2 2010 103.3
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 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 金流向。
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 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 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加大三农投资;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农村公路管护 纳入财政支持;积极促进再就业;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 金。
6. 2011-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是经济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动荡的国际经 济影响下,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大困难,好在我国克服这些困 难,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过,增速的确是在下降。盘点这 一年的财经大事,似乎都与一个字有关,那就是——降,比 如降价、降速、降温等。如:一直上涨的物价出现下降的趋 势;史上最高的存准率开始下调;温州老板“跑路”,民间 借贷降温;“7.21”特大交通事故引发高铁降速;最严厉的 调控房价下跌拐点出现;央企反垄断第一案带来百姓上网费 用的下降;信用债风险暴露,证券罕见暴跌;A股持续低迷, 基金全面亏损等。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 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 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 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2011年以来我国现今经济形势
2、战胜干旱和低温等灾害性气候,夏粮获得丰收。
今年在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和小麦主产区持续低温等灾害性气候情况下,经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努力,夏粮获得了丰收。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告,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310万吨(2462亿斤),比上年减少39万吨(8亿斤),减少0.3%,其中,占全国夏粮产量90%以上的小麦产量仍保持增势,连续7年增产,冬小麦产量比上年增加近100万吨。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应对国际粮价大幅度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保证。
3、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全年控制在3%的上涨水平有望达到。
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2.6%,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8%。这为全年消费价格控制在3%的涨幅的范围内的调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认识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虽然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维持在2.6%,但进入7月份,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受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示范”效应,通货膨胀预期增加。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3、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①要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切实抓好秋粮生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水利建设。
②推动内需持续稳定增长,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质量和效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GDP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GDP, 即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固定时期内, 国民能够产生的生产总价值, 当中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我们现在一般看到的GDP, 是指其增长数值, 即增长百份比, 各国政府也是按季度公布的——通常而言, 如果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GDP负增长, 将会被视为经济衰退——通常的循环是五到七年增长, 两年出现衰退。
对市场而言, GDP的增长, 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 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购买力, 从而也会反映在汇率上, 所以, GDP数值越大, 对汇率的利好程度也越高。
我国历年GDP增长率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GDP虽然曾经历过一番大起大落, 但2002—2011年间, 我国GDP 飞速稳定增长。
这是国力快速增强的10年: 2002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0万亿元, 2011年, 这一数字已逾47万亿元, 根据2011年初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 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 GDP年均增长率达%, 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率仅为%左右。
我国GDP现状日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称: 2012年三大需求总体均呈平稳回升态势, 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 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 CPI涨幅略低于3%。
三季度GDP增长%, 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行趋势。
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看, 本轮经济回调到三季度已持续了10个季度。
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项指标以来, 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经济增长也明显偏离了2002—2011年%的季度平均水平。
当前经济运行状况, 用短期、周期性因素难以充分解释。
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阶段、运行机制的变化, 对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传导机制也需要重新认识。
近期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 四季度有望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2011年到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到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
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
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居民就业和收入取得明显改善。
G D 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增长9.2%。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较2010年有明显改善。
2011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4.1%,保持在较低水平。
物价调控取得良好效果,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 .4%,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
需指出的是由于2011年物价总体涨幅较高,C PI指标在2012年的实际意义将有所下降,C PI不宜再作为2012年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关键因素。
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企业利润继续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场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经济学家们共同观察、见证、参与、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变迁,他们根据中国国情并吸收国际经验,创立了许许多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理论和方法,此理论和方法来源于中国的伟大实践,也对这一伟大实践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第二次转型期,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申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必将继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们的思想、理念、方法和言论还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影响着我们的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
美国洛杉矶《中华商报》发表社论说,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门类齐全、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吸引国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
大家都知道,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复杂的一年。
2011年可能是比较困难又比较复杂的一年,是两个问题兼而有之的问题。
从困难程度来说,没有2009年那么困难,保增长不是主要任务。
从今年三月份,一系列调控政策就出台了。
包括限制房价的政策。
到了5月份,当时在人民银行开会的时候,很多学者又担心中国也会出现通货紧缩,那个时候觉得中国经济的复苏强于任何国家的程度。
3月份,又开始发生变化,美国开始货币放量政策。
中国通货膨胀成为比较大的解决。
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放在一
个比较高的位置,中央经济会议说了,把调整经济结构还是作为未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就显示出了今年宏观调控的一些复杂程度。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宏观调控的很多政策,经济界也好、理论界都在探讨,政府更多采取了行政手段。
第一,国民经济确实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按照现在的增加速度,可能要达到10.3%。
这样高的速度,比去年要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长速度,从今年7月份开始,已经稳定。
这是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成果是非常好的。
这个过程中,消费增长是比较快的,投资增长比较稳定,外贸出口超过我们想象的,开始恢复了。
这一点,大家也说,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相比,全球化没有变。
各个国家没有把自己的市场封闭起来,这是和历史上历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不一样了,各个国家尽管碰到这么大的困难,但是没有把市场封闭起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农业获得了丰收。
尽管粮食价格、蔬菜价格在上升,但是粮食丰收不容易的。
连续四年过1万亿斤。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有成效的,包括区域之间的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限制问题,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现在我们做资本市场的,特别关注区域间的要素转移,大量的生产要素,工厂,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确实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大家也都关注区域性的板块,反映了区域之间的发展。
我认为中国七个大的结构调整,区域结构是很大的,大家可能觉得区域政策太多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区域的发展这几年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第四,民生有所改善。
民生的改善主要表现为社会覆盖面的加强,特别是农
村的养老保险在加强。
现在已经覆盖到23%的县。
另外,农村的新农合水平在提高,这两块实际上预示着未来农村的消费增长是有一定潜力的。
这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也是很深远的。
一旦农村的社保体系建立得更好一点,我们讲农村的一些消费,包括农民的收入,消费的提高,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导下,中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
综合考虑国内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要进一步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在十二五规划里有四大亮点。
第一,科学发展方式是主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这是一个亮点。
第二个亮点,在产业上,我们提出新能源产业,十二五里列的七大产业政策,和社会上说的不一样,排在第一个是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第二个是节能减排上,这个顺序是有一定含义的。
说明未来我们的发展是靠绿色、新能源汽车。
有一些成熟的技术可以大大地发展,包括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可能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要大。
第一叫做海上运输,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比较敏感,因为涉及到海洋主权争端问题。
第二渔业,简单的摩擦,比如前一段的撞船事件。
还有海上的旅游。
第四块是海洋资源。
还有一块是和临港资源的发展。
这一块亮点,涉及到海洋经济战略,这是未来要发展的,可以找到一些亮点在里面。
第三个亮点,关于国民经济收入调整的问题。
通篇看十二五规划,不是简单的把富人的收入通过捐助拿给穷人,不是简单分蛋糕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使得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
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3%的增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得越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大。
2011年GDP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预计全年增速将达9.5%。
终端需求分析显示,投资、出口小幅回落,而消费则稳中趋旺。
其中,投资增长22%,消费增长19.0%,出口增长22%,投资、消费、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5、3.9和0.6个百分点。
展望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走势,中国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突出“惠民生”“调结构”,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有序推进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突出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同时,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的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