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及影响
时 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知 识 结 构 : 三 次 工 业 革 命 简 表
次第 项目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3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 和技术基础;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 展经济的要求)
迁移和运用:
前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重点!
联系:前一次为后一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区 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工 人 、 技 工 劳 动 经 验 完全以科技为基础 总结,发明工具 源于英国,各国多引 进英国设备 各国都有发明创造、美、 德居多
以 棉 纺 织 等 轻 工 业 为 以重工业、电力、通讯 主 等领域为主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核 能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多利(克隆羊)
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 第 项目 时 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 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理 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技 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 物质和技术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要 (二战中的军事需求、 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 济的要求)
经济是社会活动的驱动力,经济的繁
荣能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 础。教育是基础,它以发展能促进进 步,也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第一生 产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经济 的飞速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
开始时间
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动力
能源
重要发明
特点生产经验的总结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主
顺序从英国开始,向外扩展欧美多国同时进行
影响
共同影响①②③
对中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
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
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开展洋务运动的高潮,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④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圈地运动
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废除黑奴制
科教的迅猛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市场
殖民扩张(国外)
圈地运动(国内)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需求
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①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②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③新中国建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④50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导致“左”倾错误在六七十年代进一步发展。
初三历史表格(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比、一战、三大资本主义国家改革)
1、应该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的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2、正义必将战胜邪恶;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如何避
免战争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英国君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后
开始国家
英国
重要国家:美国德国
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新动力
蒸汽机提供动力
电力
主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动车“旅行者号”、1807年美国富尔顿造出轮船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具体原因: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扩军备战。
﹡战争的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奥匈帝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5、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概况: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坦克是一战中英国使用的新式武器)(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更多。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A、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极大损失和破坏。
B、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E、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整体化进程。
五、一战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答:①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要点阐释:
1、分析、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
①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
革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
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举出一些事例加以说明?
答: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财富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
还有人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如火车、汽船、城市化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时间
工业革命时间创造了条件。
此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到19世纪末,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时刻发明人发明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善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善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1812年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1814年斯蒂芬森蒸汽机车1815年汉?戴维矿工灯1844年成廉?费阿柏恩兰开夏锅炉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
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
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
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为惊讶,有悲有喜,但却只能去适应,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礼貌转向工业礼貌的表现,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奋力竞争的意识,更具有挑战性。
它以不可逆转的气势,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的标准。
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
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构成。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黑奴贸易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大量积累的资本
一定的物质基础
劳动力
圈地运动
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废除黑奴制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市场
殖民扩张(国外)
圈地运动(国内)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需求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科学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新能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确立
主要标志
开始: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动力机
改良的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历史横向对比,,--经典 实用
1、雅尔塔体系的建 革命胜利及
立
新中国全面
2、战后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建
发展
设
1、内战爆发和新中 国成立 2、政权巩固及经济 恢复;一化三改
3、战后社会主义改 革 4、美苏争霸
3、全面社会主义建 设 4、文化大革命
西方资本主 义向帝国主 义阶段过渡 及东方民族 新觉醒
第一次世界 大战及战后 美苏经济政 策调整
由相对稳定 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爆 发
1、第二次科技革命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形
2、垄断资本主义发 成及民主革
展
命发展
3、全球扩张、世界
体系最终形成
4、帝国主义矛盾发
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旧民主主
2、十月革命
由两极向多 极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 改革开放走
解体
向世界
2、第三世界发展
3、区域集团化
4、第三次科技革命
1、改革开放及经济 建设 2、国际地位提高及 外交战线成就 3、科教兴国战略及 科技发展
中外比较角度
1、西方重商主义与中国“ 重农抑商” 2、中西资本主义萌芽
3、中西科技发展
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侵华 特征 2、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义革命转折
3、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
4、苏俄社会主义革
命
1、苏联社会主义建 由国内革命
设
战争到抗日
2、经济危机与罗斯 战争
福新政
3、法西斯势力发展
1、民族危机加剧
2、民资迅速发展
3、戊戌变法、义和 团 4、辛亥革命
1、北洋军阀统治 2、一战期间民族工 业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与五 四运动、中国共产党 成立 4、国民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加剧,导致战争。
自然环境日益险恶。
重
大
发
明
①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启动。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着开始。
②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③动力: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
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钢铁冶炼技术发展,钢材现。
影
响
生产力:英国拥有“世界工厂”称谓,促进欧美国家迈入工业化道路
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
阶级关系:形成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趋势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总体提高。
消极影响:工业社会时代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问题。
为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更加进步的社会文明。
两次工业革命简表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含义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
依靠科技的新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
标志
蒸汽时代
电力时代
背
景
与
条
件
①君主专制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驱动力;
③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资本;
⑤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
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证据相对稳定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美主要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19、20世纪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 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清朝中后期,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排斥先进的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外国资 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
2、第二次: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3、第三次:工业布局总体趋势是分散,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
由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社会的迅速发展。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谢谢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4、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6、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与科技创新)
国际热点: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 新科学技术
这六个条件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 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六大要素:
1、政权保障(前提) 2、市场 3、技术 4、资金 5、劳动力 6、原料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理论基础 标志发明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牛顿力学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 电磁学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 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 信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兴起国家 时代特征
兴起国家 时代特征
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简表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理论基础 标志发明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牛顿力学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电磁学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 原子能、计算机、空间 技术的广泛应用 美国 信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要点阐释:
1分析、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
①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
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
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举出一些事例加以说明?答: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财富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
还有人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如火车、汽船、城市化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4.遗传工程:1997克隆羊
影
响
经
济
生产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结构
农业比重下降,轻工业发展
重工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
组织形式
工厂。促进近代城市兴起
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必
要
条
件
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殖民扩张、工业发展积累大量资金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科学的推动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市场
殖民扩张,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内市场的统一扩大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劳动力
圈地运动
美、日、俄的改革
原料
殖民掠夺
成就
1.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开始)
电视机的发呢:1926年贝尔德(英)
2.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
文
化
思想
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凯恩斯主义;列宁主义
凯恩斯主义;
科技
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
20世纪爱因斯坦——相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宏观);
普朗克——量子论(微观)
文学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荒诞派)
绘画
印象派
现代主义
音乐
电影和电视
默片时代——卓别林
电影诞生: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法);“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美德迅速发展,冲击英法
历史《工业革命》
●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 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贫富分化加剧
1.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重视 科技,重视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2.工业革命有利有弊时的启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趋利避害,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19世纪的纺织工厂
手工劳动 生产方式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生产组织形式 大工厂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 为基础。
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 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火车发明的作用、影响: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 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更加密切。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给我一个思考,我可以创造一个 全新的世界!
1769年,制造出带有分离冷 凝器的蒸汽机,获得第一项专利。
瓦特的精神品质:
1781年,使蒸汽机真正成为 通用的原动机,获得第二项专利。
勇于创新,勇于探
1782年,再次提高热效率, 索,勇于实践,刻
获得第三项专利。
苦钻研,坚持不懈,
1784年,高压蒸汽机综合组 装获得第四项专利。
儿童的血——才Biblioteka 生存。——马克思材料二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划时代的影响 (最重要的影响)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对英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比较内容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第二次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20世纪初仍在进行
社会关系自有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产生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
化,使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
主要标志开始:机器(珍妮机)的发
明和使用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航天工程,生物技术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动力机改良的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核能
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
代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
进入的时
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网络信息时代
产生的新兴
产业部门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
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
造船工业,
电子工业、核工业、
航天工业、激光工业、
信息产业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蒸汽
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
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以
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
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
的实践经验科学同技术开始紧密结
合;新能技术发明几乎
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转化为直接
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
合,相互促进;科学
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
透
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
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
次科技革命密切相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
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
辛亥革命)
关。
中国面临着机遇
与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
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
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
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
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
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滞后
的原因:①半殖民地化
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
权进一步丧失;②资本
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
了社会的发展;③清政
府政治腐败,不重视近
代科学技术和教育;④
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
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
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
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
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
后的原因:①二战结
束后,中国处于内战
时期;②帝国主义对
新中国实行外交孤
立、经济封锁、军事
包围;③新中国建立
之初,党的工作重心
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
权;④50年代后期,
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
势估计错误,导致
“左”倾错误在六七
十年代进一步发展。
共同影响
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