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之分配制度
第八章收益分配管理
第八章收益分配管理【重点导读】收益分配时财务活动的最后环节,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熟悉收益的形成以及分配的基本程序,掌握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股利政策及其利弊分析。
第一节收益分配概述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1. 国有资本收益的构成国有资本收益包括注册的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国有资本收益。
1.亏损弥补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法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
连续5年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后,依次用企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
注意:我们通常情况下讲的一般企业的亏损弥补是税前弥补、税后弥补、盈余公积。
在这里增加了用资本公积弥补。
3. 资产损失的处理对核实清楚的资产损失,企业可区别以下情况处理:生产经营的损失计入本期损益;清算期间的损失计入清算费用;公司制改建中的损失,可以冲减所有者权益。
3.产权转让收益的处理转让母公司国有资本所有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企业转让子公司股权所得收益与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第二节收益分配政策一、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一)法律因素1. 资本保全约束在财务管理制度当中要求企业贯彻资本的保值增值。
当企业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就不能给投资者分配利润。
如果强行分配的话,就视同投资者抽回资本金。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任意减少资本结构中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比例,以维护债权人利益。
2. 资本积累约束它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3.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我们国家不涉及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法律上缴纳所得税的税率的档次差别较大。
比如在美国,所得税当中规定经营所得(股利所得)税税率较高,资本利得(卖出价和买入价之差)所得税税率较低。
因此许多公司可以通过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方式来帮助股东避税。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分配制度
体育比分_体育赛事_足球赛事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偶然看了几集河南卫视正在热播的喜剧片《大嫁风尚》,发现此剧笑点颇多,很适合驱赶因目前禁足在心中引起的烦闷,于是从那之后的每天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五点这个时间
段里,从来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都要强迫自己看这个电视剧,跟随剧中笑点频出的剧情开心大笑,调节一下目前因禁足而导致呆板的面部神经。
《大嫁风尚》这个电视剧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婚礼策划师夏燃与容医生金志豪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今天下午,我照例看这部电视剧,预备再次开心度过一下午的时光。今天的剧情放 映到夏燃的邻居老丁头突然因脑溢血而偏瘫了,被他照顾了半辈子的他的救命恩人老夏的遗孀,即夏燃的妈妈杨素珍因为感激与老丁头已暗生情愫,现在理所当然地反过来照顾他。剧情有点平常,感动 虽然感动,但我的情绪波动不大,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下一集开始时我就被感动得泪眼婆娑。下一集里,当老丁头躺在病床上醒来时,一旁守候看护的杨素珍关切地问他要喝水不,老丁头缓慢地点头。 杨素珍倒了一杯水要喂他,老丁头说自己来,但他的一只手却怎么也抬不起来。于是老丁头有点焦躁,让杨素珍把水杯递到他手里,杨素珍抬起他的手,说让他张开手指握住杯子,老丁头愣愣地说拿了 呵拿了呵。杨素珍流泪了,她知道老丁头的这只手已没知觉,但老丁头却沉浸在自己的平常思维中。看到这情景时,我不由得哽咽起来,心仿佛被什么一下子揪拽到十几年前,一幕简单的剧情,却被演 员演得那么逼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
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一制度经历了由“以公有制为基础”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由注重集体利益向既关注集体利益又重视个人利益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毛概2013版第八章第三节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学内容: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教学重点:一、两个内涵。
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事按生产要素分配?二、一个原因。
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三、分配制度涉及的两个基本问题:先富与共富;注重社会公平与防止两极分化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种:公有制和私有制。
1、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分配方式,是人类分配关系的一场革命。
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
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也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
剩下的分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这三种分配方式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第一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第二种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实行的,第三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分配的预测。
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它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有了发展使平均分配变得过时,但又没有发展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实行按需分配又没有条件。
分配制度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 每天轮一个。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 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 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
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 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课探究一:
1、既然是按劳分配,那么分配的尺度是?
2、如何衡量劳动者的劳动呢?
这类分配方式的意义何在?
不平衡、多层次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决定
人与人关系 决定 决定 公有制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济共同发展
决定 分配方式
生产力
为什么我国不实行按需分配?
经济条件
物质基础 前提
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要在农村推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公有 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那么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当中居 于怎样的地位?
什么叫生产要素?经济生活之前出现 过几次这个概念了分别在哪儿出现的?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大寨村要应付自然灾害等意外状况 需要购买保险,这部分支出怎么安排?
4、大寨村的土地归谁所有?
按劳分配
适用范围
1、定义: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 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 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 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判断:1、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一定是按劳分配。
•(1)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所取得的税后利润; 债权人所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2)按土地要素分配: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出租土地、房屋 租金 •(3)按管理要素分配:按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对生产经营 的贡献大小获得的报酬 •(4)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 入 •(5)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 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
我国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制度背景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它是从社会资源的获得,到生产资料和财富的实际分配,再到社会成员个人财富的分配,都要采取一定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分配制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历史在我国历史上,分配制度一直存在,从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制度和公有制所有制形式,再到现行的由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一直在随着社会经济变革的进程不断调整。
现状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采取了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多元分配制度。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人获得财富的主要途径,而在分配制度上,工资的发放数量和质量与公司和部门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健全起来,这体现在社保和医保等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同时,我国政府还在积极自变革和创新,推动“互联网+分配”等新模式的实行,着力提高分配效能,促进社会公平和积极性。
问题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在进步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甚至是一些人口群体无法感受到分配制度带来的公平和效率。
此外,还存在薪酬不公,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国家资源分配制度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公平和效率。
未来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分配制度将不断调整和改变。
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分配制度也将呈现不同的形式和模式。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分配制度的内涵,探究制度演变规律,全面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总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范文
我国的分配制度范文一、分配制度的背景和原则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背景是解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选择。
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提高分配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原则,坚持调节分配关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二、主要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所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相应的分配形式,它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的投入量和贡献度进行相应的分配形式,其中以按资本和按劳动受益为主要方式。
3.按需分配是指根据个人或家庭的实际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分配形式,这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的一种分配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和方向1.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与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裂现象加剧。
2.分配效率不高。
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僵化的问题,对创新创业等活动不利,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3.分配公正不足。
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资本收益远远超过劳动收益,导致分配公正程度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正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
的主要方向包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分配结构、加强分配公正、提高分配效能等。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强财政分配管理、推进劳动者权益保护、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扶贫力度等。
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制度是什么分配制度是指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社会财富及其收入进行分配的一套规则和机制。
它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组织为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安排。
分配制度旨在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它涉及到财富和收入的获取、分配和再分配等多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首先,分配制度涉及到财富的获取。
财富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生产和创造财富来获得。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来获取利润和收入。
国家对财富获取进行规范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护财富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例如,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行为,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等。
其次,分配制度涉及到财富的分配。
财富的分配是将社会财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分配给各个社会成员或不同群体。
分配的原则包括权力、财力、劳力、贡献等,贫富差距的大小与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分配不公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矛盾激化,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分配策略和政策,确保财富能够公平和合理地分配。
最后,分配制度还涉及到财富的再分配。
财富的再分配是为了平衡社会的贫富分化,减少贫困和不公平现象,使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
再分配的手段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福利和扶贫等。
通过再分配,可以将财富从富裕的地区或个人向贫困的地区或个人流动,实现社会的平衡和发展。
总之,分配制度是社会资源有限情况下,对社会财富及其收入进行分配的一套规则和机制。
它涉及到财富的获取、分配和再分配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分配制度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是什么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
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
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分配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分配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体现公平正义。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八讲分配制度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 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对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 攻击进行抵制和批判。
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批驳 所谓《资本论》存在“破绽”的错误观点;(2)关于“生 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和“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 额”这两个总额等式能否同时相等的问题。
第一,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历史上,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产生以后, 社会才会出现公平问题。在效率极低、根本没有 剩余产品的情况下谈公平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可 见,效率决定公平的产生,而不是相反。
从公平的发展看,其增长的条件是效率的提高。
当然,效率优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公平而让差 距越来越大,在效率优先原则下要尽可能考虑公 平的要求,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中。
实际上,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存在于国民收入
分配的两个过程,两个分配主体。初次分配服从
于效率目标,由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服从于公平
目标,由政府调节。
2020年9月12日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11
二、 资本主义分配制度 (第11章第2、3节)
教学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 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 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 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2020年9月12日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2
(一)收入分配的涵义(补充)
收入:(1)会计要素之一; (2)个人所得。 分配的定义: (1)按一定标准或方法分。 (2)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 即国民收入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产品在不同阶 级、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一 个环节。
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马克思: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 空一样。一旦适当的利润,资本胆子就大了起来。如果有10%的 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 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 危险。”
利润平均化只是一个长期趋势(并非绝对平均)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为前提,等于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与资本有机构成相关,一般而言,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产品价值 小于生产价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其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在价 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价值规律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为 基础进行交换,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交换。
级差地租的二种不同形式:
级差地租Ⅰ: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
级差地租Ⅱ:连续在同一土地上追加投资形成的生产率差别。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含义: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
权的垄断所获取的租金。
。
存在的条件:农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也就是按照其价值进行出售。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的构成:W=c+v+m
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 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即c+v。剩余价值
分配制度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 权类的生产要素参 与分配
科技发明、创造、 信息、专利等
三、实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背景
——要实现经济二次飞跃必须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要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必须保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自主创新与
E
收 益
股份换技术
E5 E4 E3 E2 E1
D
以
★公有制单位劳动才能作为分配尺度;
★获得个人消费品量,取决于向社会提供的劳
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一、我国分配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二)按劳分配为主原则 3.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意义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 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 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市场链的机制
S.S.T
具体执行方式
S S T
索酬 索赔 跳闸
以SST为执行标准(即:索酬 、索赔、跳闸)
索酬:索酬就是通过为服务对 象服好务而获得报酬;
索赔:达不到市场的要求则要 被索赔;
跳闸:如果既不索酬又不索赔 ,第三方就会跳闸,闸出问题来 。
SST是两索一跳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的缩写,即索酬、索赔、跳 闸,这是实施市场链管理模式的3个关键术语,索酬是通过市场链为 服务对象服好务,从服务对象处索取报酬;如果不能履约,则要被 索赔;如果既不索酬也不索赔,那么第三方就会跳闸,闸出问题来。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主要内容
一、我国分配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基础/高度)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深层原因 (重点/角度) 三、实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背景 (难点/尺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大报告中的提法。 实践中的表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经
营性收入普遍;市场经济大发展,风险收入、要 素收入被逐步接受。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 变迁
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 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 分配方式为补充。
一、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1)按劳分配的实质:按劳分配就是社会根据劳动者提供的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主要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资料所有权分配)、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要求反对剥削,反对平均主义,承认能力差别及其
对收入的影响; 是直接分配个人消费品还是间接分配个人消费品。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 变迁
(3)第三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时间:1997-2002年 标志:1997Biblioteka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 与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
背景:市场经济改革;建立要素市场。 意义:突破了一个理论上的禁区,为收入分配理论和
级工资制,工资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在农村实行工分制, 工分的分值取决于集体单位的纯收入,纯收入又取决于国家 制定的农产品价格。 第二,平均主义严重。同一部门、同一产业之间,全国工资 标准、工资级别几乎完全相同;不同企业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企业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巨大。 第三,分配结构单一,存在大量的实物分配作补充。劳动是 获取收入的唯一渠道,城市实行低工资政策,辅之以大量的 实物分配如住房。
分配制度PPT教学课件
•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 占主体
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 济条件决定的
•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 提。
•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 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
B 下列款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有( )
A.5600元
B.4000元
C.7600元
D.9000元
多项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 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放手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A本C的活力竟相迸
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 人民。”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
张三孙子
我是外企 员工,每月 工资1500元
按劳动要素分配
张三的孙女
我是外资 企业的总
经理
按管理要素分配
张三母亲
我每月靠出租 房屋也能有一
定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收入构成: 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第三次卵裂
囊胚
囊胚腔
囊胚
重复
植物极细胞內陷
原肠腔
原肠胚
原肠胚
囊胚腔
原肠腔
原肠胚
原肠胚
原肠胚
原肠胚
重复
外胚层 原肠腔
原肠胚
中胚层 原肠腔
原肠胚
内胚层 原肠腔
原肠胚
原肠腔
【课件】《分配制度》课件
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在工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
高,从40%增长到45%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
由于佟掌柜管理不善,所有伙计各奔东 西。。。。。。
这一天小郭来到了中华集体经济第一村华西看小白:
江苏省华阴市华西村
2.小样,华西村有什么了不起 得,不过到底怎么样啊. 3.小样,我还是同福三中的 老师啊,这下要加工资了。
1)生产力 2)公有制 3)劳动性质与特点
判断: 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劳分配的含义
必然性
分 配 制 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为什么要实行:
重要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
那我开 的小店 是什么 分配方 式啊
我什么都不会只好回家种田, 另外还还与雇了六个人搞起 了绿色蔬菜收购与运输.一个 月三、四万呢.你这秀才比不 上我.
我现在是一家国有 企业的总工程师月 月有工资与资金. 不要吵了,你们都比不 上我,将来我发明个软 件,再开个公司看看谁 厉害。
看来,佟掌柜和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了, 好开森啊。
1.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哪些?
2.生产与分配什么关系?
我国生产力水平
决 定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为主体
决 传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 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若干
意见》共分七个部分:
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使 收入分配制度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 (国发〔2016〕22号) 精神,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
1.小郭,我今天住进 了华西村,在村草 莓合作社中当了一 个种农民月工资 4500.
分配制度模板
分配制度模板一、引言分配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财富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适应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实践中运用的具体方式。
二、分配制度内涵分配制度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财富分配的规则和方式。
它包括分配原则、分配主体、分配对象、分配依据和分配结果等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同时,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
三、分配制度特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我国分配制度的核心是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分配制度呈现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特征,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
3.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既注重公平,又注重效率。
在保证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
4. 调整灵活性:我国分配制度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四、分配制度实践运用1. 工资制度:在企业中,工资制度是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工资报酬,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2. 福利制度:国家通过制定福利政策,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3.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税收调节,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税率,用于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和降低收入差距。
4. 转移支付制度: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财富从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于分配制度
鼓励创新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鼓励创新思维
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提供创新时间和空间等方式,鼓励员工 积极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更 多的创意和价值。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供必要的工作工具和培训等方式,提 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业绩提升做出更大的贡 献。
06
分配制度案例分析
企业A的薪酬制度改革
01
背景
企业A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流失等问题
,需要进行薪酬制度改革。
02
改革内容
将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增加奖金和福利,调整职位等级和晋
升机制,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03
效果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减少了人才流
失率。
创业公司B的股权激励计划
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资源分配、工作效率和员工激励方式, 从而影响分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行业特点与竞争环境
1 2 3
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员工的技能要求和业绩表现要求,从而影响分 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行业竞争程度
行业竞争程度决定了企业对于员工激励和留任 的需求程度,进而影响分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效果。
五险一金政策
五险一金政策对于企业制定福利分配制度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政策规定 。
05
分配制度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定期评估与调整薪酬体系
确保薪酬体系与市场水平同步
定期进行薪酬调查,了解行业内的薪酬水平和变化趋势,以 便及时调整公司的薪酬体系,确保其竞争力。
根据绩效和能力调整薪酬
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能力评估体系,根据员工的绩效 表现和能力提升情况,及时调整其薪酬水平,激励员工努力 工作。
我国的分配制度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分配制度知识点总结一、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把社会生产的财富按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的一种制度。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1、组织化。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国家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合作的结果,要求政府保障公平,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服务,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和利润最大化。
2、多元化。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以及收入、财富、机会等各种资源的分配。
3、市场化。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润最大化,强调市场规律的作用。
4、公平正义。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要求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保障不同人群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5、稳定可持续。
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旨在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分配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
二、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的一种综合性的制度体系。
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1、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
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特点,既包括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也包括集体企业和个体经济。
2、按劳分配和按生活需要分配相结合。
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也兼顾按生活需要分配的要求,既要求按照个人劳动量、质量和贡献分配收入,也要求社会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保障弱势群体的福利。
3、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我国的分配制度既要求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和纠正分配不公,也要求市场通过竞争和交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益最大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也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目标。
三、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范文
分配制度范文一、引言在任何组织或企业中,分配制度是确保资源合理分配、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机制。
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促进公平、效率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分配制度应确保所有员工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获得公正的回报。
激励性原则:通过分配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透明性原则:分配过程和结果应公开透明,便于员工理解和接受。
灵活性原则:分配制度应根据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市场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三、分配制度的构成要素基本工资:根据员工的职位、资历和市场行情确定的基本报酬。
绩效奖金: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组织业绩挂钩的变动性收入。
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健康保险、退休金计划等。
长期激励:如股权激励、期权计划等,旨在鼓励员工长期为组织发展作出贡献。
四、分配制度的实施制定标准:根据工作性质、职责大小和市场调研,制定各类岗位的薪酬标准。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绩效奖金的合理分配。
沟通与反馈: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听取他们对分配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监督与执行:确保分配制度的严格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五、分配制度的优化定期评估:定期对分配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其对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市场调研:关注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分配标准。
员工发展:将分配制度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相结合,提供成长空间。
法律遵从:确保分配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六、案例分析以某科技公司的分配制度为例,该公司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的模式,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确保了分配的公平性和激励性,同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七、结语一个良好的分配制度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组织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分配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员工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思政部
镜头三: 大锅饭” 镜头三:“大锅饭”养懒汉
一群懒汉,不愿做饭。 一群懒汉,不愿做饭。 狐狸坐着,吐着烟圈; 狐狸坐着,吐着烟圈; 猩猩躺着,望着远山; 猩猩躺着,望着远山; 山猪卧着,呼呼打鼾。 山猪卧着,呼呼打鼾。 猴子“聪明” 猴子“聪明”,画盘鸡蛋 放在床头,看着解馋。 放在床头,看着解馋。
思政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分配制度
思政部
十五大报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十五大报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 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分配原则。 重要分配原则。
思政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障体系; 障体系;思政部ຫໍສະໝຸດ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 的基本分配 原则。 原则。
思政部
思政部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说明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按劳分配不是我国唯一的分配方 式,人们的收入也不仅仅是劳动 收入, 收入,而是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 入的统一。 入的统一。 • 这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有主有从的分配制度, 方式并存,有主有从的分配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 度的一大特点。 度的一大特点。
思政部
镜头一:蛋糕怎么分? 镜头一:蛋糕怎么分? 等分? 等分? • 五方案都同意根据公平的原则分配,但 根据食量大小来分? 根据食量大小来分? 哪一个原则更公平,是各持己见,争论 不休。 按每人出力大小分? 按每人出力大小分? • 实际上,争论的实质是利益之争,且往 按每人出资多少分? 按每人出资多少分? 往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 按级别地位的高低来 • 主张按出力大小分的可能是工人,按资 分? 分的可能是企业主,平均分的可能是失 业者或残疾人,按级别分的可能是干部。
思政部
思政部
•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 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 济发展, 济发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让劳动、知识、技术、 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 活力竞相迸发, 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 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不劳动者不得食是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的两个本质特征。 按劳分配的两个本质特征。
思政部
按劳分配的形式
• 主要是劳动性分配,包括: 主要是劳动性分配 包括: 劳动性分配, 1)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结构工资 2)国营企业在效益基础上的等级工资 3)农村和城镇集体企业中工人的工资 4)农村集体农民家庭联产承包的分配形式 • 另外,还有奖金、津贴、补贴等补充形式。 另外,还有奖金、津贴、补贴等补充形式。 • 同时,有非按劳分配的劳动性分配,如:第 同时,有非按劳分配的劳动性分配, 二职业、稿费、专利费等。 二职业、稿费、专利费等。
思政部
2、按生产要 、 素分配
•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 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 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 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形式。 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形式。 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按资分配
• 指按资金(本)所有权和投入经营活 指按资金( 动的资金( 动的资金(本)数量为尺度进行分配 的形式。 的形式。 • 如三资企业和私营业主的利润收入、 如三资企业和私营业主的利润收入、 个人存款利息、购买股票债券的股息、 个人存款利息、购买股票债券的股息、 红利,各种租金等。 红利,各种租金等。
思政部
按经营成果分配
• 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一定时间 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收益量所进行的 分配,是按经营能力、 分配,是按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为 尺度的分配形式。 尺度的分配形式。 • 包括经营性劳动收入、风险收入、 包括经营性劳动收入、风险收入、 创新收入。
思政部
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 指国家、企业和社会为保障社会公 指国家、 平和各部门、 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协 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种分配形式。 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种分配形式。 • 包括福利性收入、扶持性收入、鼓 包括福利性收入、扶持性收入、 励性收入、救济性收入。 励性收入、救济性收入。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
• 我国的分配形式,可以分为按劳分配 我国的分配形式, 非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和非按劳分配(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 非按劳分配,包括资金性分配、经营 非按劳分配,包括资金性分配、 性分配、福利性分配、 性分配、福利性分配、非劳动性分配 等。 • 非劳动性分配,分为合法的非劳动性 非劳动性分配, 分配(利息、红利、经营收入等) 分配(利息、红利、经营收入等)和 非法的非劳动性分配(贪污、受贿、 非法的非劳动性分配(贪污、受贿、 盗窃、诈骗、偷税、漏税等)。 盗窃、诈骗、偷税、漏税等)。
1、 按劳分配的定义与形式 、 •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 为社会劳动, 为社会劳动,劳动产品经过社会作必要 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 扣除之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等 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 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分配个人 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 者不得食。 者不得食。 •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内部的一种分配关系。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内部的一种分配关系。
思政部
4、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公有制单位,劳动才能作为分配尺度; 公有制单位,劳动才能作为分配尺度; 劳动者获得收入, 劳动者获得收入,取决于其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劳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思政部
6、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
1)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全社会,而是 1)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全社会, 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全社会 单个企业 2)按劳分配的依据不是直接提供的劳 2)按劳分配的依据不是直接提供的劳 动时间, 动时间,而是实现了的劳动价值 3)按劳分配的形式不是劳动凭证 按劳分配的形式不是劳动凭证, 3)按劳分配的形式不是劳动凭证,而 是货币工资
• 邓小平:“社会主义是 邓小平: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 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 须把国家、 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 利益结合起来, 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 动积极性, 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 会主义的生产。 会主义的生产。” 1980年 (1980年8月)
思政部
思政部
生产要素 物质要素 生 产 资 料 货 币 资 本 劳 动 力 非物质要素 技 术 信 息 管 理
思政部
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 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 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 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 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 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 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 用它来发展生产。 用它来发展生产。
思政部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思政部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正确认识“先富” 共富”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 “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 一部分企业 、 一部分工人农民, 一部分工人农民 ,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 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先多一些 , 生活先好起来 。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 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起来 ,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 影响左邻 右舍,带动其他地区、 右舍 , 带动其他地区 、 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 学习。这样, 学习 。 这样 ,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 式地向前发展, 式地向前发展 ,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 富裕起来。 富裕起来。”
思政部
2、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
•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 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②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 础。 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 ③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思政部
5、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意义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才能体现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才能体现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思政部
镜头二: 平均分配” 镜头二: “平均分配” 水浒传》 《水浒传》第二十回讲 到,晁盖火并王伦做了梁 山泊的寨主, 山泊的寨主,于是就立下 了梁山泊的分配原则 分配原则: 了梁山泊的分配原则:山 下抢到的财物在大厅中一 分成两半, 放,分成两半,少数头领 平分一半, 平分一半,众多喽罗平分 另一半。 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