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2)》教案 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文档资料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课堂学习】活动一:比较物质的硬度实验:用铁钉在肥皂上划一下,会看到。
现象表明。
由此想到了判别物质软硬程度的方法:不同物体间相互划一下,然后根据是否留下划痕加以比较。
硬度: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活动二:比较下列物品的硬度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芯等。
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将实验刻画现象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实验结论: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活动三:对图6-13中的各种物品的导电性作比较能导电的物品是不能导电的物品是活动四:分别说出图6-14中各图反映的是物质何种物理属性abcde活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等。
活动五: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谈谈你的体会。
活动六:完成“WWW”第1题。
活动七:完成“WWW”第2题。
活动八:看书本20页“综合实践活动”,并回答书本提出的问题【课堂练习】1.剪刀刀口,菜刀刀口都很锋利,可以用来剪衣服,切食品,它们一般都是用钢制作而不用木头制作,这是利用了钢的大的属性。
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里面填充的是泡沫塑料块,这是利用它的属性。
2.将橡皮泥、陶瓷、豆腐、粉笔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下列这些物体:橡皮、钢尺、塑料尺、纯净水、水银,试把它们分成二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
一类:,其特征:;另一类:,其特征:。
4.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发明和改进了白炽灯丝,他最终选用了钨这种物质作为白炽灯灯丝,是利用了钨这种物质的特性。
5.古语云:“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说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做某件事情。
但就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中包含的物理道理是:。
6.下列哪种性质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6.5物质的物理属性2-苏科版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通过“比较水和沙子”的活动,回顾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2.知道密度和比热容的定义及相关知识点,知道复习物理量的方法.3.经历“选器材,测密度”的活动,会测量密度及误差分析.4.通过“比较比热容大小”的活动,能设计实验,并能用比热容说明身边的简单的自然现象.5.通过对密度和比热容的对比分析,掌握图像的分析方法,同时深入理解密度和比热容.复习过程:引入:活动一:说说物质水的物理属性.展示:一杯水水〖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回顾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第一板块:问题一:对于一个物理量我们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认识.〖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认识物理量的一般方法”,并依据方法复习密度和比热容的定义及相关知识点.〗【问题二】如何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通过举例小铁块和大木头,比较谁重引入密度.〗第二板块:活动二:任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展示:托盘天平(含砝码)、小烧杯、盛有牛奶的大烧杯,量筒、注射器.活动:学生演示实验过程.〖通过学生的演示过程,复习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对各种实验方法的对比,复习实验误差分析;通过学生自选器材,发散学生思维,并渗透实验考查的三个方面:原理、可操作和准确性.〗练习1:《中考指导》P50第15题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g.(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3.(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拓展:测量不规则蜡块的密度.〖通过练习,复习固体密度的测量.〗第三板块:图像分析.第一层次:认识坐标轴.围绕密度和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为坐标轴标上合适的物理量.O O第二层次:画图线.作出ρ-m 图像.第三层次:分析图像.〖通过对密度图像的三层认识,学生能够掌握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两图像的对比,使学生深入理解密度和比热容.〗练习2:《中考指导》P51第17题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拓展: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丙两种液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丙,甲、丙两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m甲= m丙,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时间长B.若m甲= m丙,则吸收相同的热量,丙升高的温度多C.若m甲= m丙,则C甲<C丙D.若C甲= C丙,则m甲>m丙小结:作业:《中考指导》复习练习一.。
苏科版八年级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二)整体教学思路、方法
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三)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状性、导热状性等。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四)教学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
突破: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
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了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
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
(五)教学器材:
文件大小: 34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1. 定义和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
2. 理解物理属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掌握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物理属性的测量方法和单位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
学具:课本、笔记本、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实物的物理属性是什么。
2. 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定义和区分。
3. 实践: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对一些物质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数据。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5 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比热容热值硬度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什么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并给出密度、比热容、热值和硬度的定义。
答案: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固有的、不随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改变的性质。
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热值是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硬度是物质抵抗划痕的能力。
2. 请列举三个实际问题,并运用物理属性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问题1:为什么冰块在室温下会融化?答案: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冰块放入水中时,冰块会浮起来,从而吸收热量融化。
问题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饮料会感到凉爽?答案:因为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当冰镇饮料放入口中时,冰会迅速融化吸收热量,从而感到凉爽。
问题3:为什么煤炭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答案:因为煤炭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提供能源。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 (2)
物质的物理属性(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指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
(1)介绍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按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物体的比较简单的办法,这也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对课本第19页中第一题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3)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南京长江二桥。
(4)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自制的课件。
三小结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6.5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描述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弹性,磁性,韧性教后感: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6.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不同物质物理属性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密度计、温度计、烧杯、铁块、铜块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密度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例如,报道关于油轮泄漏事件,油品流入江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油品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与物质的密度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1)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3)讲解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与观察:(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等物理属性的差异。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质量为150g,求铜的密度。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 (1)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6.5 物质的物理属性(2)》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 2 课时第 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6、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注栏节次教学要求一、物体的质量●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物理属性。
●通过实验,感知质量单位的大小,能说出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阅读天平使用说明,知道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能说出实验室、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二、用体天的平质测量物●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经历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物质的密度●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能用密度知识(包括公式ρ=Vm)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并能进行质量、体积、密度的简单计算。
●会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了解一些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密度,能用密度鉴别常见的几种物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这里只要求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在后续学习中,应能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四、物质的比热●了解热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感知科学归纳的方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八年级)
课题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知道质量、密度、比热容、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属性。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热水能力会根据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情感感受自然界中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识各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
难点同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知道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属性。
探究物质的硬度一、引入新课介绍以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都是物质的属性。
二、讲授新课1.播放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3.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并将它们按顺序摆放好。
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3)组织学生分析并讨论、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补充说明:用硬度小的物质在硬度大的物质上刻画时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辨别硬度相近的物质的硬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
猜想和交流集体讨论、交流并汇报。
分析讨论得到合理方案是:用钢钉在其他六中物质上用相同的力刻画一条度大小。
直线痕迹,通过观察痕迹的深浅判断硬度的大小。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指导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熔点、沸点、频率、波长、周期等。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提醒学生:实验时不要被物体的边角划伤)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6)介绍硬度这种物质的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播放光盘)4、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属性。
2)播放光盘中有关物理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
5、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6.5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案设计
苏科版物理教师备课稿当堂检测6.5物质的物理属性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路程2.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指的是()A. 瓷器的硬度大B. 瓷器的密度大C. 瓷器的价格不菲D. 对瓷器加工的技术要求高3.16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评述。
这表明,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假如人们已研制处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A. 家用保险丝B. 白炽灯泡的灯丝C. 电炉的电阻丝D. 远距离输电导线4.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场馆——“水立方”,它的外膜材料可以被拉伸3~4倍,这是因为这种外膜材料具有很好( )A. 延展性B. 导热性C. 硬度D. 磁性5.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A. 导热性好B. 熔点高C. 硬度大D. 密度小6.下列不是反映材料物理属性的物理量是()A. 电阻B. 电压C. 密度D. 硬度7.下列不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A. 硬度B. 导热性C. 导电性D. 体积8.物质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叫作磁性.9.玻璃店裁切玻璃时都用金刚石刀,这是因为金刚石的________ 大;用塑料皮包裹在老虎钳的手柄上,是利用了塑料的________ 差这一特性;选用钨做灯丝的原因是钨的________ 高。
10.________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用硬度来表示物体的________性能.11.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多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雕刻师用刀在玉器上雕刻,玉器上留下了刻痕,说明雕刻刀的硬度比玉器要________(选填“强”或“弱”).12.有一种手机贴膜近期十分热销.这种膜用刀刻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它有很高的________.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________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________(延展性/弹性/磁性).13.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导线芯线用金属制成的,因为金属________性好;导线芯线外壳包有塑料,是因为塑料是________,可以防止________.14.人们常用“以卵击石”来形容自不量力,两者比较,________的硬度大.通常窗户上安装玻璃,主要利用了玻璃________的物理属性.15.有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铁条和铝条,请你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说明区分的依据和具体方法。
6.5物质的属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6.5 物质的属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1. 引言本教学设计是基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教学内容,着重介绍了物质的属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质的特性和属性对物质的用途和功能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物质的属性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描述物质的不同属性,并举例说明;•能够运用物质的属性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以下内容:•物质的物理性质:密度、颜色、形状、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物质的属性对其用途和功能的影响。
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你知道物质的属性是什么吗?物质的属性对什么产生影响?2.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步骤二: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1.展示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概念和举例;2.进行示范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密度、颜色、形状、熔点和沸点;3.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4.学生自主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三: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1.展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和举例;2.进行示范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3.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4.学生自主总结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四:探究物质属性对用途和功能的影响1.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属性对其用途和功能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项目:选择一个日常用品,分析其所需物质的属性对其功能和用途的影响;3.学生展示小项目结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五:小结和反思1.简要复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2.学生个人反思:对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有何收获,还有什么不足之处?5.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包括小组讨论、实验记录、小项目展示等;•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物质属性的理解和运用。
6. 扩展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属性和它们对物质的用途和功能产生的影响,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参观工厂或实验室,了解不同物质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应用情况;•设计并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深入研究物质属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不同物质的应用领域,并分析物质属性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属性.2.会根据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3.感受自然界中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道各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2.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三、教学资源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烧杯、热水.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1.引入新课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并将它们按顺序摆放好.组织学生分析并讨论、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补充说明:用硬度小的物质在硬度大的物质上刻画时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辨别硬度相近的物质的硬度大小.要求学生将硬度和生活中物质的有关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2、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3.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5)引导学生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集体讨论出实验方案: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的一端插入热水中,两手分别捏住另一端,哪一只手感到热就表明这把勺子的导热性能好.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猜想是否正确.4.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谈谈体会.5.课内小结学生归纳出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6.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
初中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五、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2
一、
教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2、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3、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
4、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记住水的密度。
5、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概念的表述和密度公式。
6、掌握密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7、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位置无关。一只铅球,无论放在地球的两极还是赤道上;无论放在海边还是放在高山之颠,铅球所含铅的多少是不变的。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状态无关。一杯水,无论是凝结成冰,还是蒸发为水蒸气,它们所含水的多少是不变的。
正因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它的形状、位置、状态等无关,所以我们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可用天平去测量,用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称,称得的数值都是一样的,因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
3、比较各种不同物体的硬度。
(三)授课小结
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对物质的物理属性有个更深刻的掌握。
(四)布置作业
不同的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往往是不相等的。我们就用质量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例如一支铅笔芯比一个铅笔头所含的碳要多,一块平玻璃板,要比一块玻璃碎片所含的玻璃多,一把斧头比一把铅笔刀所含的铁要多。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它的形状无关。一块铁,无论是把它拉成长的,还是把它压成扁的,铁块中所含铁的多少是不变的。
2、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
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2
物质的物理属性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生活中的经验,得出物质的几种物理属性,再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把物质分类.
[教学目标]知道物质的几种物理属性
会根据物理属性区分物质
通过学习过程锻炼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物质的几种物理属性,并能够相互比较.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种物理属性.
[教具和学具]
铁块,木块,铁钉,木钉,烧杯,开水,铁棒,木棒,
[教学过程]。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物理下册 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新版)苏科版
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
根据图6—17说出物质的其他属性.
学生回答后,总结如下: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 、、等.
在我们的周围有无数的物体,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要了解它们可谓千头万绪,但如果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属性来加以分类、研究,就容易得多了.
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练 习:
怎样将物品分类?如课本P19第一题
作业:
引 入课题
课堂实验
归纳小结
课堂设计实验
归纳总结
学生阅读
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
2、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颜色、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
3、物品分类
板书
教后感
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 题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执教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
三维
目标
1。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 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 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奧秘的浓厚兴趣.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
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
难点
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教学
用具
铁钉、石蜡块、玻璃、钢锯条、粉笔、三角尺、铜钥匙、铅笔芯、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课题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多种.例如,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认识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2)
教学设计第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目标1、进一步用探究的方法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学会对物质分类,通过填写物质分类表将物质常见的属性表现出来,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3、在探究活动中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设想本节内容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并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在我们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到了那些物质的物理属性呢?学生活动:质量、密度、体积、比热容等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与讨论演示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请同学们猜一猜:肥皂与铁钉哪个硬一些?怎么判别呢?、用铁钉在肥皂上划一下。
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活动:看见铁钉在肥皂上留下了划痕。
并由此想到了判别物质硬度的方法:不同物体间相互划一下,然后根据是否留下划痕加以比较。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判别物质的硬度。
活动结束,教师活动:请几组同学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对于这个实验的结果。
学生活动:进行简单的汇报。
教师活动:很好,由此我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个物理属性:硬度!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发现很多的物理属性,我们在课前也布置大家去准备,下面就请有所发现的同学给大家做汇报。
学生活动:小实验汇报第一组:发现的原因:有一天,我下午在窗前写作业,觉得太阳照的特别刺眼,于是我就关上了窗子,可是还是很刺眼,我又拉上了窗帘,这下好多了,可是还是不舒服,最后我干脆拿书一挡,呵呵,舒服多了,于是我想,是不是有的物体能遮光,有的物体不能遮光呢?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实验工具:一块玻璃,一张塑料纸,一张硬纸板实验过程:先用玻璃遮住脸,问:大家看的见我的眼睛吗?答:看的见接着又用一张塑料纸遮住我的眼睛,问:大家看的见我的眼睛吗?答:看的见,但是不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修注栏
节 次
教 学 要 求
一、
物
体
的
质
量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物理属性。
●通过实验,感知质量单位的大小,能说出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阅读天平使用说明,知道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能说出实验室、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二、
用体
天的平质测量物●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五、
物
质
的
物 理
属 性
●通过实验,感知并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特征,如形态、颜色、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等。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关注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尝试与同学交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的见解。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6、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这里只要求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在后续学习中,应能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板书设计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达到理解层次。
这里只要求学生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在后续学习中,应能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物质密度的测量。
教学反思
热量的概念仅限于生活经验。
不要求用比热容进行有关计算。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2)》
教学内容
教材版本
苏科版
教学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四、
物
质
的
比 热
●了解热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感知科学归纳的方法。
●了解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联系实际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经历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物
质
的
密
度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能用密度知识(包括公式ρ=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并能进行质量、体积、密度的简单计算。
●会测量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了解一些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密度,能用密度鉴别常见的几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