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现浇楼板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
一、质量通病的防控措施(一)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1、麻面(1)成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者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损,浮现麻面。
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或者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浮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6)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一部份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预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模板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
3)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3)管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份加紧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者 1:2 水泥砂浆抹刷。
2、蜂窝(1)成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许确,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者加水量不许,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个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了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者造成蜂窝。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者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2)预防措施1)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时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续搅拌最短期符合规定。
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 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4)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
浇筑层的厚度不超过振动器作用部长度的 1.25 倍。
5)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挪移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表面蜂窝原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建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防治措施:混凝土一次下料厚度及振捣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
根据钢筋间距确定混凝土骨料规格,做好配合比。
模板缝隙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要堵严。
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
二、混凝土中钢筋外露(露筋)原因: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防治措施:钢筋垫块按规定垫好,钢筋绑扎位置要保证不位移。
混凝土振捣应防止漏振或过振。
三、混凝土麻面、粘结原因: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防治措施:支模时应保证模板表面清洁干净,并刷好隔离剂。
混凝土拆模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规定的时间进行。
四、混凝土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防止混凝土漏振。
五、混凝土缝隙与夹渣层原因: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防治措施:混凝土支模及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混凝土或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
六、混凝土烂根原因:支模前未每边模板下口未找平,模板下口不严密,混凝土漏浆。
防治措施: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保证模板下口严密。
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 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七、混凝土柱子缺棱掉角。
原因: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房建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房建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振动器。
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底板钢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特殊部位采用φ30小直径振动棒仔细振捣。
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台阶面及墙根处。
预防措施:在墙模施工缝面位置开100×100生口模板,以清除杂物。
墙模板脚应留≥200×200mm模板,墙按≤1500mm设置。
浇筑砼前应全面检查,清除模板的杂物和垃圾。
6.墙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铺50mm厚左右的同级别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砼前先浇筑50~100mm厚的同级别送减石子砂浆。
7.缺棱掉角产生原因:砼未达到设计强度拆模时间,拆模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拆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有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浅谈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
度低 , 容易困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 合比,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 泥用量 , 选择级配 良 模板 、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撒水不够 , 好的石子, 减少孔 隙率和砂率 以减少收缩量 , 提 过于于燥 , 则模板吸水量大, 引起混凝土的缩性 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木蟹 收缩 , 产生 裂 缝 。 两次抹平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能力 , 在混 混凝土浇捣后 ,终凝前未用木蟹压抹 , 以 凝土浇捣前 , 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 避免 增加混凝土表面抗裂能力 , 容易出现板 面龟裂 , 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 中应尽量傲到既振捣 而养护不 当也是造成 混凝土板 裂缝 的主要原 充分又避免过度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 ,2 1h 因, 过早 养 护会 影 响 混凝 土 的胶结 能力 , 迟 养 应对混凝土加 以覆盖和浇水 , 过 并加强 混凝土早 护 , 于 受 风 吹 日晒 , 凝 土 板 表 面 , 离水 分 期养护 , 由 混 游 特别对于防水混凝土 , 补偿收缩混凝土 蒸发过快, 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 , 而产生急剧 以及各种耐久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不仅要及早 的体积收缩 , 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 , 不能抵抗 养 护, 还要延长养护时间。 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 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 。特别是夏 、 冬两季 , 因昼 覆 盖, 保湿 , 认真养护 , 防止强风和烈 日曝晒。 时 混凝 土 强 度还 很 低 ,收 缩 引 起 的拉 应 力 很 快 夜 温 差 大 , 护 不 当最 易 产 生温 差 裂 缝 。 养 管线预埋 电线管位置 应设置在楼 板上下 板内布线 : 浇板 内暗敷电线管 , 现 有的甚 两皮钢筋中, 严禁两根管线交错叠放 , 可采用接 使混凝土开裂, 破坏了混凝士结构。 寒 冷 季 节 浇筑 后 的 混 凝 土 , 水 化 热 温 度 至两根电线管交错叠放 ,管道上 口混凝 土保护 线盒方式 , 楼板厚度较薄时 , 当 当 应在管线外侧增 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弱 , 产生裂缝 。 加 钢丝 网 。 升到一定值之后逐 渐下降 ,水化热散尽时结构 层超薄 , 物的温度接近 于周 围气温 ,此期 问结构物冷缩 1 . 浇带 施 工造 成 裂 缝 5后 25后浇带裂缝 的预防措施 . 引起“ 外约束应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 引起 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 计要求施工 ,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 真领会设计意图 , 混凝土裂缝 , 有的暴露在外面受到寒流袭击 , 引 施工未 留企口缝 ,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 制定施工方案 ,杜绝在后浇处 出现混凝土不密 起裂缝。 可能 造 成 板 面 的裂缝 。 实, 不按图纸要求留企 口缝 , 以及施工中钢筋被 1 . 陷 产 生裂 缝 2沉 2裂 缝 的预 防措 施 踩 弯等现象 ,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 对松软土 、回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 , 21温度 裂 缝 的预 防措 施 . 就将部分模板、 支柱拆除而导致粱板形成悬臂 , 当模板支撑支承在 回填土上时 ,回填土既未夯 高温季节浇筑 混凝 土时采用搭设 遮阳板 造 成 变形 。 实, 也未采取其他措施, 混凝土浇捣后 回填土沉 等辅助措施 , 控制混凝土的温升 , 降低浇筑混凝 养护应该尽量提前 , 随抹随覆 盖塑料 陷, 模板支撑随着下沉 , 使混凝土模板产生超值 土的温度 , 挠曲 , 引起裂缝 。 薄膜 , 不易覆盖塑料薄膜的部位要涂刷养护剂 , 在冻土上搭设模板 , 没有 采取其它措施 进 防止混凝土水分过度蒸发 ,避免混凝土 出现早 行结构施 工 , 冻土受 日光照射后 , 被融化 , 搭 期的塑性和于缩裂缝。 使 寒冷季节浇筑混凝土时 , 混凝土表面应设 设的模板支撑随着下沉 ,不能保证原模板结 构 尺寸 , 混凝 土浇捣后出现沉陷现象 , 使楼 板产生 置保温措施 , 通过保温 , 严格控制 内外温差 , 合 裂缝 。 理安排浇筑程序以减少温差 ,保温可减少截面 模板施工未经计算或水平 、 向连 系杆设 温差 , 竖 提高抗拉能力加热保温养护 , 延长养护时 置不合理, 造成支撑刚度不够 , 当混凝土强度 尚 问 , 以防止寒潮袭击 。 未达到一定值时, 由于楼 面荷载的影响, 模板支 22沉陷裂缝 的预防措施 . 撑变形加大 , 使混凝土楼板 中间 F沉, 楼板产生 施 工前 应 进 行 必要 的夯 实 和 加 固措 施 , 坐 超值挠 曲, 引起裂缝。 落在回填土的模板 支撑 , 回填土应夯实 , 支撑 下 应 加设 足 够 厚度 的 垫 板 , 有 较 好 的排 水 措 施 。 并 1 _ 3受外载作用及负弯距产生 的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 ,没有经 过 一定 的养 护期 , 冻土 上 施 工 要注 意 采取 一定 的 预 防措 施 ,模 板 混 凝 土 强 度 尚 未 达 到 一 定 的 值 时 ( 范 要 求 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 ,模板支撑 的选用必须 规 1 Mp ) 就安 排 后 续 工 序施 工 , 楼 板 上 施 加 经过计算 , . a, 2 在 除满足强 度要求外 , 还必须有足够钢 荷载 , 甚至吊运重物冲击楼板 , 造成混凝土楼 板 度 和稳定性 , 要支撑牢 固, 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 的弹性变形 , 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还很低 , 承受 23 .受外载作用及负弯距裂缝的预防措旌 弯、 、 压 拉应力 , 容易 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按科学规律安排施工工期 与进度计划 , 旋 施 工中又不注意钢筋的保护 , 板的 四周支 工下道工序时 , 要严格遵守施工操作程序, 不能 座处钢筋 , 操作人员随意踩踏钢筋, 把板 画负筋 盲 目赶工 , 杜绝过早上砖 、 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 踩弯 , 使这些钢筋落到下 面. 混凝 土浇捣后 , 此 对于板四周支座处 的负弯距钢筋 ,绑扎位置要 处保护层变大, 板的汁算 度减少, 楼板受力后 正确,同时必须设置钢筋支架 ,将 钢筋牢 固架 出 现 裂缝 。 设 , 楼 板 浇 捣 过程 中 , 专 人 护 筋 , 筋 范 同 在 设 钢 1 . 4混凝 土 施 工 不 当产 生 的裂 缝 处搭设操作跳板 , 供操作人员站立 , 避免踩弯板 混凝土强度俏对 水灰比的变化 十分敏感 , 面负筋的现象发生 。 J 基本上是水和水 { H 鲢变 动刈强 度影 响 的叠 J I ! 2 . 4混凝士施工不当的预防措施 加 , 此 , 、 泥 、 掺 混合 材 料 、 加 剂 溶 液 网 水 水 外 外 严 格 按 设计 和规 范 要 求 控 制 楼 板 厚度 , 严 的计 量偏 差 . 直接 影 响 混凝 土的强 度 , 采 用 格 控 制 混凝 士施 工 配 合 比 ,根掘 混 凝 士 强 度 等 将 而 ≠,i 大 的粉 砂配 制 的 混 凝土 收 缩 大 ,抗 拉 强 级 和 质 检 验 以 及濉 凝 土 和 易性 的要 球 确 定配 f "t 化J t p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现浇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由于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一些通病,如下面所述:一、脱模发生问题脱模是指混凝土往外侧流动,使得模板受损或者混凝土表面出现缺陷。
具体的通病表现有:1.1 出现色差在脱模后,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或者混凝土表面出现长条状色差。
防治措施正确使用药剂可以有效预防色差的发生。
在脱模前,可以在模板表面喷涂隔离剂,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颜料,以便控制颜色均匀度。
1.2 出现空鼓、裂缝在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空鼓、起砂、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空鼓、裂缝等问题的发生,项目组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建筑标准和规范,并对模板、混凝土、拆模等项目环节进行控制。
二、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是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就可能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2.1 强度波动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发生波动。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强度波动的发生,需要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成分和比例,确保不同批次的混凝土具有同样的成分。
2.2 强度不足在完成施工之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强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合理选择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再根据现场环境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试块浇注、养护及检测。
三、表面平整度问题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水平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足的平整度会影响施工效果和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3.1 显著缺陷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明显缺陷。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平整度问题的发生,可以使用导轨、拉线等精度高的平整工具,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并随时做好平整度检查。
3.2 多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多处平整度问题。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多处平整度问题的发生,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多次视察和检测施工现场,及时纠正偏差,规范施工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合格。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和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常见问题和防治措施一、裂缝:1. 产生原因: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不正确,通常是由于施工单位的操作不规范或者施工场地受限所导致的;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过大,产生裂缝;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不够牢固或者模板的刚度不够,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收缩过大,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缝。
2.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应确定正确的施工缝留置位置,严格控制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施工质量;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冷却水进行降温处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控制每层浇筑厚度和浇筑时间;加强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浇水保湿等方法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
二、缓凝型减水剂掺入量过多或外加剂细度不符合要求:1. 产生原因:缓凝型减水剂是一种常见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稳定性,但如果掺入量过多或者外加剂细度不符合要求,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当外加剂中含有大量未碾细的颗粒时,这些颗粒遇水会膨胀,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花”现象。
此外,外加剂掺入量过多也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等问题。
2. 防治措施: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缓凝型减水剂的掺入量和外加剂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对于缓凝型减水剂的掺入量,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控制,并进行试验验证。
对于外加剂细度,应确保符合要求的标准。
同时,应加强外加剂的储存和使用管理,避免混淆或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开花”现象的混凝土,可以采取剔除鼓泡部分、用砂浆修补等措施进行修复。
三、鼓泡:1. 产生原因:鼓泡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表面缺陷,通常是由于气泡没有完全排出或者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所导致的。
砼 质量通病治理专项实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实施方案为强化本项目质量管理,切实解决好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实施方案。
一、治理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认真开展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使混凝土预制梁板、桥面混凝土铺装、混凝土外观、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结构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质量有明显提升。
1、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2、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钢绞线)、水泥、砂、石、外加剂、锚夹具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3、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著减少,消除露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5、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6、形成一批达到领先水平的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工法,建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品牌效应的混凝土工程,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建设人才队伍。
(二)工作目标: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实施方案,下发各施工处认真执行,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选定石固河大桥和胥浦河大桥为总公司治理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示范点,深入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活动,其它施工处参照涉及整治项目积极参与。
针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开展情况,对治理活动中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和解决方案,施工期间积极推广应用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新设备,以期对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取得实效。
评出公路工程混凝土通病治理成效突出的施工处先进典型,全面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取得的实效及经验,总结出成熟的工艺、工法,在报总公司批准后,由质检部汇总,作为成功经验在所有混凝土工程施工项目中进行推广。
二、治理范围和重点(一)治理范围本项目桥涵(通道)、防护工程。
(二)治理的主要内容1、管理通病:质量意识薄弱、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试验人员数量、资质,检测设备、频率,操作过程、台帐资料等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不到位,人员变更率高、流动性大,无审批手续;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不规范,整改结果不闭合;“两创三比”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实施细则流于形式,未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位人员。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V01 . 33 No . 4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 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 S E
2 0 1 4年 2月
F e b . 2 0 1 4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 防治措施
金 国 尧
( 浙江展诚建设集 团股份有 限公 司 , 浙江 诸暨 3 1 1 8 0 0 )
Ab s t r a c t : Ca s t — i n — p l a c e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i s u s e d mo r e a n d mo r e wi d e l y i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h u s e n s u r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c a u s e s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me a s u r e s o f q u li a t y d e f e c t s o f r e i fo n r c e d c o n c 隔离剂涂
的不 均匀或局部 出现漏涂 , 混凝土 的表 面与模板 的粘结 而产 生的麻 面 ; 混凝土振捣不均匀 , 气泡没有排 出 , 停在
模 板 的表 面 上 产 生 了麻 点 。
1 . 4 孔 洞
外 掺材料计 量稍许偏 差 , 都 会直 接影响其 强度 。 若 混凝 土 浇捣前 , 没有将 基层和模 板用水 浇透 , 会 直接导 致混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砼常见通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编制:审核:单位:日期:目录一、质量通病防法安排 (3)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法理 (3)1、墙、柱烂根 (3)2、夹渣 (5)3、裂纹 (5)4、门窗口移位 (6)5、蜂窝 (6)6、麻面 (7)7、气泡 (7)8、后期强度增长较慢 (8)9、孔洞 (8)10、露筋 (9)11、缺棱掉角 (10)12、表面不平整 (11)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一、质量通病防治安排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其中一层地下室外墙及地上等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不但混凝土量大,流水段多,而且施工周期较长。
在混凝土施工时稍不注意,或受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极容易出现所谓的混凝土质量通病,结构的质量也会因质量通病的存在而受到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预防、整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有:墙、柱烂根现象、混凝土夹渣现象、局部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纹现象、墙板面气泡现象、还有门窗洞口移位现象,个别部位甚至有蜂窝、麻面、狗洞等漏振现象。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必须了解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整治,施工负责人员要认真对待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时要安排专人全权负责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施工,采取过程控制。
虽然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持棒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通病因素多一些,应负的责任大一些.因此;必须对持棒操作人员进行振捣方面的技术交底等事前预控工作.二、主要通病预防及治理针对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缺陷)和需要整改、修补的部分项目,本文计划从造成和产生其质量通病(缺陷)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目的在于使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持棒的操作人员明白,需要整治的质量缺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预防。
以便在今后的施工中杜绝,至少避免同类缺陷再次发生。
质量通病预防及防止方法及措施
质量通病预防及防止方法及措施一、砖混结构顶层内墙体裂缝的防治:1、在施工中,做到事前控制,要求施工方砌体砌筑时,必须同时砌筑,不允许留槎,如转角处需留槎必须增设拉结筋。
2、屋面找平层施工中,纵横方按4米的间距设置伸缩缝,缝内嵌填的密封材料为柔性材料。
3、屋面结构施工季节应合理安排,尽可能安排在秋季,夏季应安排在夜间施工。
4、做好砌体和混凝土楼屋面覆盖、养护工作。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止:1、造条件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确需留置时,施工缝宜留在分户墙的轴线上。
2、模板工程进行模板设计验算荷载值,支撑立柱必须拉结,立柱下不得垫砖。
3、凝土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4、拆除后,必须设置满足竖向要求的支撑,支撑点上下端必须有垫块。
5、做好钢筋绑扎的成品保护,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马道,采取有效的固定和支撑措施。
防止负弯矩筋变位,严格控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垫块设置间距必须保证钢筋不变型,禁止使用砾石做垫块。
6、用于现浇混凝土的水泥,粗骨料进场复检外,粗骨料应按构件截面尺寸严格选用,对于粗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调整配合比。
控制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均匀,振捣密实,严禁混凝土楼板暴晒,宜用塑料薄膜等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三、防水工程渗漏的防治:1、禁止使用沥青纸胎油毡,屋面防水推荐使用SBS改性沥青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材料;三元乙丙混(非硫化型)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
2、卫生间防水宜采用冷膜防水等新型材料,当采用防水卷材时,管根处必须采用复合做法。
3、卫生间找平层砂浆铺设必须渗入5%的防水剂。
4、顶层混凝土楼面的伸缩缝及基层的变形缝必须用防水密封膏或柔性材料填塞密实。
5、管沟墙洞的模板要求紧密牢固,管根墙洞的混凝土应提高一个等级并加防水剂振捣密实、封边平整。
6、找平层要坚实平整、光滑、无起砂、空鼓等现象,坡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 面平整度 /、差
碎表向小平整, 边、线、面不齐整; 大面积碎或分层、 块浇筑碎表面有 错台现象。
①模板刚度不足,浇筑碎时 模板变形;②模板周边支架 设计不合理,搭设强度、刚 度不足,或地基未作强化处 理地基沉降,搭设不牢靠有 变形, 导致碎浇筑过程中 后父形或者移位;③模板接 缝设置不合理,分块模板连 接部位刚度不足,在浇筑过 程中产生错台或者接缝漏 浆。
④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时长 时间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 采用30振捣棒进行振捣。⑤混凝土 自由倾落图度超过2m时,必须米 用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⑥ 拆模时间要根据试验结果正确掌 握,禁止过早拆模。
⑦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 踩弯或脱扣时,及时调直、补绑。
施工缝表 面混凝土 松散
施工缝表向混凝 土松散,不平整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质量通病名称分为:基底处理不当、混凝土出现蜂窝、混凝土表面产
生裂缝、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求、构件缺棱、掉角、混凝土漏浆、露筋等。
表1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通病名称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基底处理 不当
基底产生不均匀 沉降;结构物沉 降,开裂,产生错 位现象,外侧侧墙 产生开裂、裂缝 等;结构物顶部路 面产生横向裂缝。
混凝土漏 浆
漏浆
①相邻模板拼缝不牢; ②模板的槽棒槽嵌接不紧 密。
质量通病----(四)钢筋混凝土工程
质量通病酿成原因与预控手段-----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一、钢筋的质量不符合要求酿成原因:1、机械性能检验不合格。
2、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
3、对钢筋品种、类别不清楚,或质量有疑问的钢筋随便使用。
预控手段:1、对进场的钢筋必须认真检验,钢筋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以及局部缩径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2、对进场的钢筋除随批量检验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外,还必须从每批不大于60t、冷拉钢筋及预应力用各种钢丝为不大于20t的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各试件分别进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和冷弯试验,当符合以下技术标准规定时方可使用:(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2)、冷拉钢筋及冷拔低碳钢丝(GB50204—92)中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补充技术标准)。
(3)、普通低碳钢丝热轧圆盘条(GB701—91)(4)、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91)(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6)、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91)如不符合上述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时,应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作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到工程上。
二、钢筋制作或接头处理不当1、产生部位(1)、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
(2)、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
酿成原因: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杆件,以及对抗震设防要求的受力钢筋接头,不采用焊接而采用绑扎,则受力后将会导致接头处拉开,使杆件产生裂缝,严重的会使结构失稳。
预控手段:1、钢筋接头形式必须严格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
3、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mm的Ⅰ级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的接头,均应采用焊接。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
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的措施
2 0 1 3 年第0 6 期
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的措施
代 云峰
(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建设 和环境保护局
黑龙江 尚志
1 5 0 6 0 0 )
混凝土工程施 工过程 中 . 经常发生一 些质量通病 . 影响结构 的安 仔细浇灌 、 捣实 。 全. 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 病 , 保证 工程 结构安全 . 是工程管 理人 4 . 露 筋 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 结合工 作实践 , 对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 的产 4 . 1 现象 生 和 防 治 进 行探 讨 混凝土 内部主筋 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 . 蜂 窝 4 . 2产生 的原 因 1 . 1现象 f 1 ) 灌注混凝土时 , 钢 筋保护层垫块 位移或垫块太 少或漏放 , 致使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 、 砂 浆少。 石子多 、 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 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 2 ) 结构构件截面小 , 钢筋过密 。 石子卡在钢筋上, 似蜂窝状的窟窿 使水泥砂浆不 能充满钢筋周 围, 造成露筋 ; ( 3 ) 混凝土 配合 比当 , 产生离 1 . 2产 生 的 原 因 析。 靠模 板部位缺浆或模 板漏浆 。 ( 4 ) 混凝 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 ( 1 ) 混凝 土配合 比不 当或砂 、 石 子。水泥材料加水 量计量不准 , 造 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 , 造 成砂 浆少 、 石 子多 以; ( 2 ) 混凝 土搅拌 时 间不够 , 末拌 合均 匀。和 易性 成 露筋; ( 5 ) 木模板末 浇水湿润 , 吸水 粘结或脱模 过早 , 拆模 时缺棱 、 掉 差。 振捣不 密实; ( 3 ) 下料不 当或下料过 高 , 未设 串通便 石子集 申 , 造成 角 . 导致漏筋 石子砂浆 离析; ( 4 1 混凝 土未分层下 料。 振捣 不实 。 或漏 振 . 或振捣 时间 4 . 3防治 的措施 不够 ; ( 5 ) 模 板缝 隙未墙 严 . 水泥 浆流失 ; f 6 ) 钢筋较 密 . 使用 的石子 粒径 ( 1 ) 浇灌混凝土 , 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 护层 厚度正确 . 并 加强检查 . 过大 或坍 落度过 小; f 7 ) 基础、 柱、 墙 根部末 稍加 间歇就 继续灌上 层混 钢筋密集 时 . 应选用适 当粒径 的石 子 . 保证混凝 土配合 比准确 和 良好 凝土 。 的和易性 ; 浇灌 高度超过 2 m. 应用串筒 、 或溜槽进行 下料 . 以防止离析; 1 - 3防治的措施 模板应 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 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 . 操作 时 . ( 1 ) 认 真设计 、 严格控制 混凝土配合 比 , 经常检查 . 做到计 量准确 , 避 免踩踏钢筋 . 如有踩弯 或脱 扣等及 时调整 直正: 保护 层混凝 土要振 混凝土拌合均匀 坍落 度适合: 混凝 土下料 高度超 过 2 m应设 串筒或 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 时间 。 防止过早拆模 . 碰坏棱 角。 ( 2 ) 表面漏筋 , 刷 在 表面抹其扭 或 1 : 2 . 5水 泥砂 浆 . 将 允满漏 筋部位抹 平; 漏 溜槽 : 浇 灌应分层下 料 。分层振 捣” 防止漏振 : 模板 缝应堵塞严 密。浇 洗 干净后 . 灌 申。应随时检查 模板支撑情 况防止漏浆 : 基础 。桂 墙根部应 在下 筋 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 土和突 出颗 粒 . 洗刷 干净后 . 用 比原来 高一级 部浇 完间歇 1 ~ 1 . 5 h , 沉 实后再浇上部混 凝土 . 避 免出现” 烂脖子 ” 。( 2 ) 的 细石 混 凝 土填 塞压 实 @ 蜂窝: 洗 刷干净后 。用且 拇或 、 扫万水泥 砂浆抹 平压实; 较大蜂 窝 , 5 . 缝隙、 夹 层 凿去蜂 窝处薄弱松散 颗粒 。 刷洗净后 . 艾模用膨胀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 5 . 1 现象 塞捣实 。 混凝 土内存在水平 或垂直 的松散混凝土夹层 2 . 麻面 5 _ 2 产 生 的原 因 2 . 1 现象 ( 1 ) 施工缝或变形末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 ,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或许多小 凹坑。 麻点 , 形成租糙面 , 但无 末 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 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 2 ) 施工缝处锯 屑 、 泥 钢筋外露现象 土、 砖块等杂物末清 除或末 清除于净; ( 3 ) 混凝 土浇灌高度过大 , 未设 串 2 . 2产 生 的原 因 简、 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 f 4 ) 底层交接处末灌接 缝砂浆层 , 接缝隙处 ( 1 ) 模 板表面 粗糙或粘 附水泥浆 渣等杂 物未清理 干净 . 拆模 时混 混 凝土末很好 振捣 凝土 表面被粘坏 ; ( 2 ) 模 板 末 浇 水 湿 润 或 湿 润不 够 。 构 件 表 面混 凝 土 的 5 . 3 防治的措施 水分 被吸去 。 便 混凝土失 水过多 出现 麻面; ( 3 ) 摸板拼缝 不严 。局部漏 ( 1 姒 真按施 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 形缝 表面; 接缝处锯 浆; ( 4 ) 模 板隔离剂涂 刷不均 . 或局部漏刷或 失效 。混凝 土表 面与模板 屑 、 泥土砖块 等杂物应清理 干净并洗净; 混凝土浇灌 高度 大于 2 m应设 粘结 造成麻 面; ( 5 ) 混凝 土振 捣不实 , 气泡 未排 出 , 停 在模板 表 面形成 串筒 或溜槽 . 接缝处浇灌前 先浇 5 0 — 1 0 0 m m厚原配合 比无石子砂浆 麻点 。 以利结合 良 好” 并加强接缝处混凝 土的振 捣密实 。巴。缝隙夹层不深 2 - 3防治的措施 时, 可将松 散混凝土凿 去 , 洗刷干净 后用 1 . 2或 1 . 2 。5水泥砂 浆填密 ( 1 )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 泥砂浆 等杂物 . 浇灌混凝 实: 缝隙夹层较深 时 . 应 清除松散部分和 内部夹杂 物 . 用压力水 冲洗 干 土前 , 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 , 模板缝隙 。 应 用油毡纸、 腻子等者严。 模板 净后文模 , 灌 细石 混凝土或将表 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 隔离 剂应选用长效的 , 涂刷 均匀 . 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 均匀振捣密 6 . 缺 棱 掉 角 实, 至排 除气 泡为止; ( 2 ) 表 面作 粉刷的 , 可不处理 , 表 面无粉刷的 , 应在 6 . 1现象 , 结构或构件边 角处混凝 土局部掉落 。不规则 。 棱 角有 缺 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 。用水泥砂浆 . 将麻面抹平压光 。 陷。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剪力墙,柱钢筋水平位移的防治,在浇筑梁板砼前,由钢筋工、木工、放线工、技术员共同对钢筋逐根进行复核校正好,校正好的钢筋逐根设置限置位筋做法同柱箍筋,采用Ф 12 钢筋做与箍筋形状、套在柱钢筋上与框架梁上部筋焊接坚固,焊接由专业电焊工完成。
2、成品保护问题的防治:梁板砼浇筑时,防止踩踏钢筋,现浇板底层筋保护层用 15mm 厚砼块垫起,上层负弯矩筋用钢筋马凳垫起,钢筋马凳采用加Ф 12钢筋制作,呈梅花型布置,上下扎坚固,负弯矩筋在浇筑前分段绑扎。
浇筑砼的施工人员不能直接站在钢筋上,必须支现浇板钢筋上行走。
3、钢筋下料问题的防治:实行下料单复核制度。
由班组编制钢筋下料单,必须经过技术员复核,防止下料错误,从根本上防治数量、规格、形状、搭接、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通病。
梁柱接头缩茎、漏浆、彭胀的防治:梁柱接头的支模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木工完成,配模时尽量采用转角模板,但木模要精心加工,砼接触面刨光,固定牢。
禁止采用其它材料随意代用。
梁柱接头的尺寸要保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接头处设模板限位筋,模板接縫要拼接严密,保证不漏浆。
梁钢筋绑扎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绑完钢筋后,禁止在作业面上锯木料,防止木屑,杂物落入梁柱模板内,造成砼夹渣。
梁反支撑系统由项目部进行变形验算,确定立柱和背撑间距,跨度大于 4m 的梁板,按 0.1%~0.3%起拱,防止浮现下扰现象。
1、蜂窝麻面、柱子烂根、露筋的防治:砼的振捣由专业砼工进行,振动棒快插慢拔,逐点振捣,梁柱接头处加强振捣,防止浮现蜂窝麻面。
柱砼浇筑前,先灌一层 5~10cm 厚同标号细石砼,柱根部的縫隙用木条堵严,从而防止浮现柱子烂根等质量通病的浮现。
为防止砼露筋,在梁钢筋绑扎安装时,随时用 25mm厚砼块将钢筋垫起,柱子主要控制骨架外形尺寸、钢筋位置,防止钢筋扭曲或者向一边倒,支模前必须校正,现浇板用 15mm 厚砼块垫起,在浇筑前要作为重点认真检查,梁钢筋保护层有钢筋工负责垫起,在浇筑前要作为重点认真检查,梁钢筋保护层由砼工负责,柱由钢筋工和木工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随着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改革的不断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按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有关变更、图纸会审及相关的验收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区域样板先行标准做法等规范标准,制定本措施一、设计及规范要求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本工程各单体建筑平面相对来说较规则。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 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100mm)。
本工程各单体楼层现浇板根据不同开间,板厚为120~150不等。
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p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2m。
本工程各单体设计均有放射钢筋网,建筑物两端及伸缩缝两侧的现浇板都已设计为双层双向钢筋。
4、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5、设计及其他原因。
二、造成现浇楼板裂缝原因1、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
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凝结产生收缩裂缝。
2、拌合物坍落度太大,浇筑层过厚,导致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太小,导致顺筋方向开裂。
4、碳化收缩在构件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纹。
三、可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1、现浇板的混凝土采用中粗砂。
2、混凝土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3、商品混凝土的含砂率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 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4、商品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不应大于150mm。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配合比不良混凝土拌和物松散,保水性差,易于泌水、离析,难以振捣密实,浇筑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
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未经认真设计和试配,材料用量比例不当,水灰比大,砂浆少,石子多。
(2)使用原材料不符合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袋装水泥重量不够或受潮结块,活性降低;骨料级配差,含杂质多;水被污染,或砂石含水率未扣除。
(3)材料未采用称量,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用手推车量度,或虽用磅秤计量,计量工具未经校验,误差很大,材料用量不符合配合比要求。
(4)外加剂和掺料未严格称量,加料顺序错误,混凝土未搅拌均匀,造成混凝土匀质性很差,性能达不到要求。
(5)质量管理不善,拌制时,随意增减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防治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认真设计和试配,使符合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以及施工时和易性的要求,不得随意套用经验配合比。
(2)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材料应经严格检验,水泥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妥加保管,袋装水泥应抽查其重量,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要求;堆场应经清理,防止杂草、木屑、石灰、粘土等杂物混入。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材料均应按重量比称量,计量工具应经常维修、校核,每班应复验1~2次。
(4)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通过试验提出,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不得随意加水。
外加剂应先试验,严格控制掺用量,并按规程使用。
(5)混凝土拌制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量情况调整加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符合要求。
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和保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调整,不得在已拌好的拌合物中随意添加材料。
(6)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不易使混凝土离析、漏浆或水分散失的运输工具。
混凝土和易性差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或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或拌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原因:(1)水泥强度等级选用不当。
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家转发并收藏吧!一、钢筋原材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原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现象和问题钢筋原材料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
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防治措施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
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防治措施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
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防治措施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
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
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4、电渣压力焊接头防治措施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现浇楼板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混凝土结构裂缝
1)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厂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高、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
掺用矿物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实验确定。
3)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4)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粗骨料的用两应根据实验确定。
5)预拌混凝土应检查入模塔落度,取样频率同混凝土试快的取样频率,但对塔落度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并做检查记录。
高层住宅混凝土塔落度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
6)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7)现场自拌混凝土时,其配合比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每盘材料要进行计量(重量)。
8)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9)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盒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10)模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移位置符合要求。
11)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13)预制楼板安装时,必须先找平,后座浆。
相邻板底下口必须留缝,缝隙宽为15-20mm,预制楼板的板缝宜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细石混凝土隔层灌缝,并分二次浇捣灌实,板缝上、下各留5-10mm凹槽,待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加荷载;其板底缝隙宜在平顶抹灰前加贴200mm的耐碱网格布,再进行平顶抹灰施工。
14)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温养护。
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淋水。
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15)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形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16)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生物。
吊运、堆放生物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当给排水管道设计为埋置式时应对是否有方便可行的检修措施进行严格把关。
(7)现浇板浇筑时,模板使用前表面应清理干净,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应
采用双面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对模板、墙体充分湿润;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1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3、混凝土保护层偏差的控制措施
1)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作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
2)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砂浆垫块应预埋绑扎固定18号低碳钢丝。
3)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我登作支架,马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力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登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200mm<h≤300mm时,马登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h>300mm时,制作马登的钢筋应适当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