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后期游仙题材文学特征论略

合集下载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的区别性特征及成因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的区别性特征及成因

第17卷第2期2018年3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Vol.17 No.2Mar.2018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的区别性特征及成因张勇会(武昌首义学院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64)[摘要]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作为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不同的曲辞种类,在内容上有着诸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缺少歌舞娱乐表演与祝词的描写,主题有着对世俗的出离感和呈现出更多的修仙方法等特征,而道教思想对曹植杂曲游仙乐府诗的影响则是这种区别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

道教文化中的修仙思想、逸民文化传统影响下的道教度世思想、与俗乐相不同的道教音乐思想对曹植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汉魏相和游仙乐府诗则是在汉代方士文化传统和民间俗乐背景下产生的。

曹植的杂曲游仙乐府诗音乐形态带有一种道教音乐思想影响下的非俗乐特征,这种非俗乐特征也是杂曲游仙乐府诗与相和游仙乐府诗在艺术形式上相区别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杂曲游仙乐府;修炼思想;度世思想;音乐思想[中图分类号]1207. 22 [文献标识码]A曹植杂曲歌辞中有多首游仙题材的乐府诗,这 些游仙乐府诗构成了曹植游仙题材诗歌的主要组 成部分。

而从现存的资料来看,乐府诗自汉代产生 以来,游仙题材的乐府诗主要存在于相和歌辞中,根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记录,杂曲游 仙乐府诗仅《艳歌》一首,所以曹植杂曲游仙乐府诗 的产生,使得杂曲歌辞同相和歌辞一样,成为游仙 题材乐府诗创作的主要曲辞类别。

杂曲歌辞中出 现众多的游仙题材作品,可以算是乐府诗和游仙诗 创作历史上的一个突出事件。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 诗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诗分属不同的曲辞类别,其 作品具有诸多创新与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的成因 更是我们应该明晰的。

故此,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 出发试论之。

一、曹植杂曲游仙乐府诗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诗的区别性特征以往的曹植游仙诗研究,更多是从曹植游仙诗 中的列仙之趣与坎填咏怀两方面进行研究。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曹植作为两晋文学中的杰出代表,其游仙诗作品影响深远,其艺术底蕴深厚。

首先,曹植的游仙诗题材多样。

曹植的游仙诗作品数量不多,但覆盖面很广。

他灵活运用
游仙、在家待仙、愿仙、离家仙等诗题,表达人几种不同阶段的心情,传递沧桑感受。


中《戊戌游仙见贾岛》、《过姬游仙》和《游仙书博罗图书》等,描写曹植四处游仙的经历,体现出他浪迹仙境的另一种状态。

其次,曹植的游仙诗情怀十分真挚。

他对于自然的憧憬和优美的情感,在诗词中充分地得
到展现,从而唤起了读者的共鸣。

在《游仙博罗图书》中,曹植写到:“江边月色直入心,深夜烟雨自回眸。

夜书棋室见古贤,千载不容秋风期。

”其中,洗练而稀疏的语言加上月
光和秋风,将一种温柔动人的情思倾泻而出,表达曹植对古书古贤的隐忍敬意和深沉的思索,是一种静谧的心灵感悟。

最后,曹植的游仙诗受到舞台演出的巨大青睐。

如杜甫的《望洞庭》由曹植由改编成话剧,上演后迅速受到大家的好评,此后,曹植的游仙诗就纷纷被搬上舞台,让数代观众穿越游
仙的乐园。

总之,曹植的游仙诗能够在文化史上流传了那么久,其中的艺术魅力是绝无仅有的,其
艺术底蕴可谓深厚蕴藉。

借由曹植的游仙诗,可以体验他对自然与一切美的讴歌,这种纯
真的情怀,更是有助于我们提升智慧和魅力,并在人生哲理中得到指导。

略论曹植赋之“悲情”特质

略论曹植赋之“悲情”特质

关键 词 : 植赋 曹
“ 情” 质 悲 特
成 因
以远径 , 观榭 于城 隅 。 高轩 以 回眺 , 云霓 而结 疏 。 营 亢 缘 仰 曹 植 是 建 安 时 期 最 负 盛 名 的作 家 , 诗 品 》 之 为 “ 《 称 建 安之 杰 ” 曹植 创作 涉及 诗 、 、 诸 体 , 曹 植 的赋 中 , 。 赋 文 在 成 就 最 大 的 是 其 抒 情 小 赋 。 安 时 期 , 代 颇 为 流 行 的 散 体 建 汉 大 赋 已 逐 渐 失 去 了生 长 的 土 壤 .代 之 而 起 的 是 东 汉 后 期 兴 起 的 抒 情 咏 物 小 赋 。 植 的 抒 情 小 赋 内 容 广 泛 , 达 的 曹 表 情 感 意 蕴 深 长 , 现 出 建 安 时 期 文 学 “ 慨 悲 凉 ” 作 色 表 一 慷 创
■墨
略 论 曹 植 赋 “ "特 质 之 悲 ・ 隋
吴 丽 彬
( 州 师范 学 院 求 真学 院 , 江 湖州 湖 浙 33 0 ) 1 0 0
摘Leabharlann 要 :曹 植 是 建 安 时 期 极 富 盛 名 的 作 家 , 的 赋 他
考生 命 的意 义 。他将 自己凄凉 悲苦 的 生平 遭 遇和 细腻 哀 伤 的 内心感 受表 现在 作 品之 中 。 描 写游 宴 的作 品 中 , 在 他
深 刻 地 体 现 出 生 命 体 察 之 悲 和 抒 愤 咏 怀 之 悲 . 曹植 赋 中
浓 重 的“ 情 ” 质 是 和他 多舛 的命 运 与敏 感 、 纯 的性 悲 特 单
格 分 不 开 的 对 曹 植 赋 “ 情 ” 质 的 深 度 解 读 . 利 于 在 悲 特 有
更 深 层 次 上 了 解 曹植 其 人 其 文 、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游仙诗,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植首次以“游仙”命题,可以说到了曹植,游仙才作为一种诗歌题材被固定和明确下来且得到了文人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在创作的数量上,曹植也是前无古人的,他现存的游仙诗共十一首,包括《升天行》两首,《仙人篇》、《游仙》、《苦思行》、《飞龙篇》、《桂之树行》、《平陵东行》、《远游篇》、《驱车篇》、《五游咏》各一首,约占其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

在诗中,作者“幻想要超越人间,遨游于五岳之上,嬉戏于神仙之间,假游仙以寄慨,托真人以为邻,寄欢愁于幻象,寓情意于烟云。

”艺术地表现了他不同生活处境的思想感情,真正意义上创立了游仙诗体类,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内涵据赵幼文《曹植集校注》的编年,曹植的游仙诗多创作于其生命后期。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分水岭,早期过着安逸享乐的贵公子生活,曹丕登基后,曹植便开始了悲苦人生。

他屡遭曹丕父子的猜忌和迫害,被六变爵位,三徙封地,处于艰危窘困的环境中。

因此他所创造的游仙诗皆是有感而发,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l.表达建功立业之志曹植终身追求的理想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即便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仍然不失建功之志。

他在《孔庙颂》中说,“自五帝典绝,三皇礼废,应期命世,齐贤等圣者,莫高于孔子也。

”从曹植对孔子的敬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造太平的雄心壮志。

就是在有性命之忧的日子里,他仍坚持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责躬》诗里,他一面检讨“罪行”,一面要求“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毫厘,微功自赎,危躯授命。

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奋戈吴越”。

他再三上表,要求试用,从其《求自试表》、《陈审举表》可以看出,曹植那颗“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心依然炽烈如故。

曹植的游仙诗也多次表达了平治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

他在《升天行》其二写道: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曹植(AD192-232)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才华著称。

他有许多优秀的诗作被后人称为《曹植集》。

曹植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曹植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他常常用自己深沉的情感来传达诗篇中的主题和意境。

在反映自然、描绘人物和抒发情感等方面,曹植都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洛神赋》中他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具体的描写将女神洛神的美貌和动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通过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女神的爱慕之情。

其次,曹植的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变幻性。

他常常通过婉转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描绘诗中表达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植擅长运用对比、隐喻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形象更加生动。

他通过这些技巧,使自己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想象。

再次,曹植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他在语言和形式上追求独特性,经常使用一些生动夸张的形象和拟人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曹植的诗歌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曹植的诗歌语言简练、清新自然。

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思想,虽然修辞手法丰富,却不失清新和自然。

他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注重用简练、质朴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在语言的清新自然性上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外,曹植的独特个人性格和思维方式也是他诗歌特点的重要原因。

他既有才情横溢的一面,又有凡俗复杂的另一面。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痛苦和对理想的向往,通过自己情感的宣泄和情感的抒发,寻求精神的解放。

这种矛盾的心理和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鲜活、真实和富有感染力。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

浅谈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曹植(192232),字士为,东晋抒情诗人,被誉为“古今最高之抒情杰出者也”。

他以其独具特色的游仙诗抒发了一代人的共同意识,其中的艺术底蕴深厚,诗句抒情深沉,被认为是一部辉煌的诗篇,令人难以忘怀。

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源于当时辽陈文化,它集中体现了当代文化特点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首先,游仙诗多以梦境、仙境、鬼神、天外异物、山水密谋等为主题,表达了当时文化特点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其次,曹植文章特有的抒情手法,如精致优美的句子结构、有深意的借景抒情,皆为人们深深吸引。

此外,曹植的游仙诗中最为惊艳的,是他对迷途的思绪的展现。

在他的诗句中,用山水来抒发思绪,如“万水千山走遍,胡天八月即风”,以及“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等,抒发出自己无尽的思潮,以及对未知的美好憧憬。

曹植游仙诗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在他的游仙诗中,融合了诸多文化元素,表达出作者诗人对美好自由未知之路的憧憬,令读者对未知的美好充满希望,也让读者意识到生活的心动和精神追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凝思方式。

因此,曹植游仙诗融合多元文化,打破传统的诗文格式,体现了当下的思想感受,抒发出纯真的思绪,它的艺术底蕴在今天仍旧值得赞美,博得了读者的广泛赞同。

可以说,曹植游仙诗吸收了古代文化的传统精髓和当时文化特点,融合精心构思,抛开当时文艺圈的禁锢,追求创新,把古代文学的灵气,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深度,都融入其作品之中,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审美,令读者刻骨铭心。

总之,曹植游仙诗的艺术底蕴深厚。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他的独特的意境,还能把握到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的诗文深远影响了一代人,这也是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的原因,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为深刻宏观的视角体验曹植游仙诗中的艺术魅力。

曹植诗歌抒情艺术特征论文

曹植诗歌抒情艺术特征论文

曹植诗歌抒情艺术特征论文摘要:“曹植作为建安年间诗歌大家,在当时对诗歌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曹植在诗歌创作上的经历、性情、天分和志向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曹植诗歌语言华丽,手法多样,诗歌的布局也非常完美,在吸取汉乐府诗歌和古诗的创作特征之后,并加之发展,最终被后人歌颂并名垂千古,开创了我国五言六诗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的古代诗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一、曹植的创作思想在父亲曹操死前,曹植的诗歌都是汹涌澎湃、激情飞扬的。

大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

比如表达英勇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白马篇》,就是曹植的一个典型诗歌,诗中激情飞扬、感情真挚,洋溢着不朽的青春和活力。

诗人通过《白马篇》来表达自己为壮烈事业奋斗的渴望。

寄托了诗人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随着曹操去世,曹植诗歌逐渐消沉,后期作品多数表达自己壮志不愁悲愤压抑的郁闷心情。

二、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1、精巧的叙事抒情曹植笔下的山虫鸟兽、林木山水的内容里,涵盖着极其浓厚的思想情感,有着不同的意境,把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的联系起来,做到了真正的情景交融。

这种把抒发情感与叙述事件、写景相互的紧密联系起来,堪称是曹植诗歌的特点。

例如《赠白马王彪》,曹植在此诗之中把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联系起来,又联想到任城的王曹彰、如今的白马王曹彪,二者的生离死别之痛,采用叙述事、描写景、抒发情相互发生的方式,再加以沉重悲痛的笔调和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抒发出自己强烈的悲伤情感,使读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悲痛情感。

正是由此,便造就了此诗无比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建安时代之后的岁月里,文人的五言诗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

无论任何一种诗体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会面临着一种新形式的制约,因此,诗词语言推敲的重要性便会接踵而来,促使诗人们用最直接、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身所要表达、抒发情感。

实质上,当诗人们在对诗词歌赋不断的推敲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把诗体的体制、形式等逐渐的完善、完美起来了。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曹植的游仙诗反映其欲保全生命、以期建功立业的愿望;郭璞的《游仙诗》写其才高位卑的痛苦。

他们都把游仙诗作为排遣人生苦闷、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其实咏怀才是他们游仙诗的真正精神实质。

标签:曹植;郭璞;游仙诗;玄言诗:咏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题材丰富,其中,游仙题材的诗歌是这个时期极具成就的作品,可谓蔚成大观。

曹植多首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组诗,都借游仙以咏怀抒情。

他们的诗歌为游仙诗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内涵,与他们文笔斐然的其他诗篇一样,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表现诗人深刻的思想意蕴和精神实质。

一游仙诗,顾名思义,即含有游仙内容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以游仙为题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认为屈原《楚辞·远游》“乃游仙诗之祖”。

但在建安之前还没有很成熟的游仙诗。

诗歌真正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曹植的游仙诗,今存《仙人篇》一首,《游仙》一首,《升天行》二首,《苦思行》一首,《飞龙篇》一首,《桂之树行》一首,《平陵东》一首,《五游咏》一首,《远游篇》一首,《驱车篇》一首,共计十题十一首[1]。

这些诗歌多是自创新题的乐府诗。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十五岁起就随其父亲出征过管承、乌桓、刘表、张鲁等。

这期间,曹植“从先武皇帝,南极东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行师之势,可谓神妙也”(曹植《求自试表》)。

而且素以“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德祖书》)高自标许。

建安十五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曹植积极配合其父网罗天下英才的做法,著《七启》,以明达世务、洞察时机的“镜机子”去说服“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神,轻禄傲贵,耽虚为静”的“玄微子”,以他们的问答号召隐士出山。

曹丕后又写《酒赋》以响应因酗酒过多浪费粮食而颁布的禁酒令。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者,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反映在诗歌方面,他的诗歌体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诗歌慷慨刚建,悲愤沉郁,同时文采斐然,语言华美而不失清丽。

他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拓宽了五言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同时也确立了抒情的文化品格,促进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文质彬彬道路上的发展。

曹植的诗歌按内容一般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曹植对自己和伙伴受到伤害的无奈,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野田黄雀行》等,在《野田黄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恶势力、受害者的无辜以及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慨。

读这些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植的心情,再比如《七步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们感受到了兄弟手足之间的残害,当时的曹植心里肯定很难受。

曹植的诗歌兼具风骨与文采,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风骨可以指曹植的诗歌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显得很慷慨,气势强大。

曹植的诗歌中运用了很多意象,这些意象包含多个方面,有写植物的植物意象,写自然界的自然意象,写关于人物的人物意象,写关于动物的动物意象,其他意象还有酒、舟、泪等,可以说这些意象为曹植表达自己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曹植诗歌的语言具有明显的特点,在很多人的评价中似乎只看到了他的诗歌语言华丽的一面,但是却忽略了他的诗歌也有朴素的一面,事实上,他的诗有优美的措辞,也有朴素的用语,他的诗歌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很多人都喜欢他的诗歌,他的诗歌语言很丰富,可以说他的大部分诗歌如— 1 —《美女篇》还有其他的诗,属于前者,使用的语言比较华美。

他的《野田黄雀行》等诗的措辞可以归于后者,用语中没有华丽的修饰,是朴素的语言,诗人在这里写的很简单,看着让人很舒服。

曹植创作诗歌追求其内容和措辞风格的统一。

游仙的诗大部分都描写了神秘的、美丽的神仙的境界,诗人用华丽的语言陶醉于神仙的境界。

这种语言风格和诗歌内容的协调,是他语言上的妙趣,也体现了曹植的优秀。

从曹植的作品谈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从曹植的作品谈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从曹植的作品谈应用文写作的特点班级:11机制1班学号:20110606103 姓名:曹植的写作,分明地以曹操之死曹丕即位为一个界线。

此前是风流自赏的翩翩贵公子,此后虽贵而封王,却形同囚徒。

此前是激情的少年,此后一落为苍凉的中年。

他最杰出的作品多写于后期。

前期的杰作《白马篇》有一个少年形象,是白马游侠,是征战沙场的英雄。

后期的佳作《野田黄雀行》,亦有一个少年形象,却只能“拔剑捎罗网”,救一只误入网中的黄雀,“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曹植长于文学,却志不在此,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极欲东灭“不臣之吴”,西吞“违命之蜀”,“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但是家族的现实不允许他如此,而且从根本上说,他实在也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终究是以文学家著称于世。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公元二二○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后期的作品,内容与风格均有明显不同。

曹植早年处于连年动乱之中,目睹了社会所遭到的巨大破坏,这必然给他的前期作品带来深刻影响。

虽然他的直接描绘社会乱离的诗歌只保存了《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二篇,仍然值得重视。

其中《送应氏》尤为出色: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曾为东汉都城的洛阳,一度繁华无比,经董卓之乱,成为废墟。

此诗由皇宫而民居,从城市到乡村,逐步开展,描绘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洛阳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

作者对洛阳的凭吊,实际包含了对整个社会、整个汉末历史的哀伤,内涵非常深厚。

在曹植前期作品中,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志趣与抱负。

如《白马篇》,虽是游侠题材,诗中那一位英勇少年,实际也是作者自我的化身。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表达了作者对壮丽人生的追求。

《鰕鲌篇》则直抒胸臆:“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试论曹植后期诗歌的现实主义倾向

试论曹植后期诗歌的现实主义倾向

教学争鸣新课程NEW CURRICULUM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他的生活与创作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曹植因聪明慧悟、才华横溢,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被立为太子。

由于曹植与曹丕有过这样一段争立太子的经过,所以,当曹丕即位以后,曹植的生活便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创作也随着其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得更多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

钱志熙先生说:“在曹植生命的后期,文学创作又凝结到心灵的需要上面来,创作成为他恢复生活平衡的一个途径。

”如果我们将曹植后期的诗歌集中起来考察,不难发现:曹植后期诗歌的主要内容集中抒写的是他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恢复了汉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质朴原则,用最朴素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一我们知道:在曹植后期的生活中,他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遭到了曹丕父子的连续迫害。

一方面,他在物质生活上饱受困苦。

曹丕对他屡屡更换封地,使他“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吁嗟篇》)“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迁都赋序》)转徙漂泊,备受饥寒。

另一方面,他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后期的曹植始终处于曹丕爪牙的密切监视中,他们吹毛求疵,投井下石,随时都有可能将曹植置于死地,曹植深深地明白,自己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被加上“动乱国经”的罪名而遭到毁灭。

而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充满了血和泪的哀叹,在他的《七步诗》中这样写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载,曹丕命曹植七步内作诗一首,否则将其处死。

从《世说新语》的记载来看,曹丕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骨肉相残,实在让人感到震撼。

诗中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以说是曹植对曹丕凶残狠毒的深刻揭露,是弱者带泪的真情呐喊。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论曹植诗歌特点及其成因
曹植是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情感真挚:曹植的诗歌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能够抒发自己的热情和感情。

2. 意境独特:曹植的诗歌有着独特的意境,用词新奇,结构变幻,能够刻画事物的独特形态和氛围。

3. 结构灵活:曹植的诗歌结构灵活,自由运用对仗和押韵,能够使诗篇更加流畅和有韵律感。

4. 文学意味浓厚:曹植的诗歌中常常借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增加了文学意味和深度,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质。

曹植的诗歌特点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独具的个性和经历,二是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曹植出身名门士族,从小受到优良的文化熏陶,口才和才情突出,具有较高的文学天赋。

另外,晋代是诗歌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氛围浓厚,曹植在此背景下得以充分发挥个人才华,创造出独特的诗歌风格。

浅析曹魏游仙诗的美学趣尚

浅析曹魏游仙诗的美学趣尚

浅析曹魏游仙诗的美学趣尚作为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特殊阶段,建安文学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游仙诗以其风骨与绮靡并存,写实与避世共生的异质,从另一个角度辉映了建安美学的一切特征:雅好慷慨,追求一种清刚之美;诗赋欲丽,注重情感表达性;天人合一,打造抽象形式美。

标签:游仙诗;慷慨;抽象形式美;情感表达性建安是一个充满梦想和生机的时代,动荡的现实,使得重整山河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时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彪炳历史的天空;建安是一个充满感伤和幻灭的时代,人命危浅,三曹父子及其周围的文人(邺下文人集团)冲破了汉儒虚伪僵化的名教束缚,钟情尚性,对生命充满深沉的慨叹。

这一切凝聚成“悲凉慷慨,梗概多气”的审美风尚,结晶为“文以气为主”的美学思想,此一时代的审美风尚及美学思想,在游仙诗那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一、雅好慷慨、梗概多气,有一种清刚男性之美《说文》解释说:“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曹操的诗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感慨。

曹植也特爱用“慷慨”一词:“薇霍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赠徐干》“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行。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音。

”——《杂诗》“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薤露行》曹魏时期的局面,借用李白的诗句,就是“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三曹及邺下文人的诗作中触目可见歌咏战事、孀妇、亡友、离别的篇章,其中交融着对亲友亡故的悲伤,人民流离的哀悯,战事峥嵘的筹谋,局势忽变的焦虑。

值得赞赏的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没有一味哀叹,而是焕发了一种昂扬奋发的意志。

如王粲在《从军行五首》中多次表达希望为曹操尽筹划之能的心愿,“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荣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曹丕评价王粲说他“体秀文弱”。

但王粲诗中犹然充溢着这么一种昂扬的意志,难怪后人对建安文风评价特高。

在游仙诗里表现出慷慨之气,以曹操为最。

他的梗概表现为理性认知与感性意识的矛盾冲撞——即建立功业的迫切愿望和生命短促的憾恨无奈。

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_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

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_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

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_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曹植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才子,他在诗作、散文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间段,那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有什么不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曹植前后期诗歌特点曹植是三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才子,他在诗作、散文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对于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曹丕继位来划分,他的诗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间段,首先前期的时候他是曹操的儿子,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的畅所欲言的贵公子,但是到了后期曹丕继位之后,因为当时和曹丕之间地位的争斗,曹植受到了很大的压迫,又多次曹丕都对他动了杀心,因此曹植的生活远远不像前期的时候那么潇洒自在。

曹植打小起就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从小就跟着曹操一起到处打仗,而且因为跟在曹操身边所以常常受到曹操的教诲,有着广大的志向。

因为才干出众,所以深受曹操喜爱,曹操还曾经考虑立他为嗣,所以在那段时间他的生活是悠然自在的,他的诗歌风格也受到生活的影响,多是描述悠闲的生活和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诗歌整体散发着一股甜蜜的氛围,有着一张豪爽大方的气势。

但是到了后期的时候,曹丕登位,曹植因为早年的事情受到曹丕的忌惮,如果说早年的时候曹植是一个可以到处游山玩水的富二代,那么后期的曹植就一直生活在怀才不遇、忧愁怕死的生活状态中,他多次被曹植找机会治罪,不断变更领地,可以说后期的生活史一片愁云惨淡。

所以在后期曹植的作品多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整个文章的基调也从乐观向上的态度变得悲凉愤慨。

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在曹植的生涯后期,他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就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很难保障更何况建功立业的大事,而且因为当时受到曹丕的影响,曹植的言论等多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比起早年的畅所欲言,后期的时候曹植多用借代隐喻的方式,再这样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下,曹植留下了不少的经典名篇。

曹植后期的诗作多是以悲愤哀怨为主,《赠白马王彪》这首诗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写这首诗之前,曹植和曹彰、曹彪一起前去洛阳报告,但是这期间曹彰突然去世,在返程的路上曹植还不得已和曹彪分道扬镳,在面对着这样悲惨的现实之下,曹植悲愤难耐做出了这样一首著名的诗作,一字一句都透露出曹植的愤懑之情。

论曹植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论曹植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论曹植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曹植,建安作家之一,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

在建安时代曹植卓然为一大家,他少有才气,自称“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

他自己曾删定编成《过前录》七十八篇。

曹植才情横溢,诗气勃发,他兼擅各类问题、诗体,尤其擅长五言诗,是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从他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诗歌表现其生乎乱,长乎军的所见所感和与文士相处的优游生活.后期诗歌抒发了他在政治压迫下的悲愤心情和想摆脱束缚,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曹植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

曹植的诗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

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他的诗歌中对偶句极多.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

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古体诗到近体诗,从民歌到文人诗并推从文人诗的发展,曹植都起到了划时代的的作用.。

浅析曹植前后期诗歌

浅析曹植前后期诗歌

浅析曹植前后期诗歌[内容摘要]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他的诗歌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歌反映悠闲惬意的生活及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主要以游宴诗、建功诗、赠答诗为主。

后期反映凄楚人生及怀才不遇的痛苦,以悲愤诗、建功诗、闺怨诗、游仙诗为主。

[关键词]曹植诗歌风格被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在我国建安诗坛上成就突出,影响深远。

他的诗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风格多样。

锺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诗歌曰:“其源出于《国风》。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这些“骨气奇高”的诗篇成就了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植不仅是一个具有浓重诗人气质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个颇具雄心的政治家。

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他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由于前期的立嗣之争埋下了曹丕对他的忌恨,使得曹植后期政治上受压抑,经济上陷困顿,精神上遭折磨,一直在曹丕父子的压迫欺凌下痛苦地生活着。

由于他前后期生活境遇的截然不同,导致他前后期的创作出现明显的差异。

建安时期他的诗歌较多地表现他的政治雄心,对功名事业的追求。

但到黄初年间,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

政治上的悲怨加上忧生之恐惧,使他写出了许多情兼雅怨、词采华茂的诗赋文章。

他的后期作品主要反映其受迫害的凄楚、愤慨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痛苦。

一、建安时期曹植出生在董卓之乱后的第三年,他“生于乱,长于军”,自幼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有相当丰富的经历,同时又深受曹操影响,从小就胸怀大志。

再加上他自幼就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年幼即已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年十余岁,诵读书、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他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在建安十七年铜雀台建成之际,曹操当面出题令其作文,他挥笔而作《铜雀台赋》,其才思令曹操大为诧异,并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

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

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因为曹植,乐府五言诗才真正走上雅化的道路,并呈现出日后诗歌鼎盛的气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曹植的古诗词有什么特色,欢迎大家阅读!一、慷慨任气骨气奇高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如是评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在同也。

"(1)由此看来,"慷慨""任气"乃建安文人普遍共有的风格特征。

而钟嵘《诗品》评曹植的诗"骨气奇高",主要是指曹植的诗中尤其突出地表现着这股"慷慨"、"骨气"。

其诗作的"慷慨"、"骨气"具体体现在:(一)感时伤乱、悲悯民生的"忧生之嗟"。

建安作家生逢乱世,饱经流离,他们或半生戎马,或历经忧患,对生活感触多,体验深,因而,感时伤乱同情人民疾苦成为建安诗作"慷慨之音"的共同内容。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也曾随父南征北战,直至建安九年,曹操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占据邺城为根据地,曹植才过上了安定优裕的生活。

可以说,曹植对当时丧乱现实有所了解。

《送应氏》就是诗人笔下感时伤乱的力作。

诗中描绘了战乱给社会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悯之情。

"忧生之嗟"表现为对生命的忧惧和对内心苦悲的嗟叹:"人生一世间,忽若风吹尘"(《薤露行》),"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日希"(《赠白马王彪》)。

像大多数建安诗人一样,曹植希望通过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而"譬如朝露"般短促的生命,尤其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时时折磨着诗人敏感的心灵,更加激发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历经生活的磨难,诗人陷入深深的苦闷、悲哀、忧惧、愤懑之中。

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如下是有关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曹植诗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

曹植在曹丕称帝后,备受迫害和压抑,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后期诗歌也主要是反映此种心境。

(1)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①忧生之嗟。

曹植后期诗歌创作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来抒写内心悲愤的感情,充满了悲苦之词,愤慨之音,笼罩着悲愤抑郁的气氛。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表现了复杂的感情。

诗中痛斥迫使他与白马王分行的有司,表达出对任城王暴亡的哀悼,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

此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②想见曹丕而不得。

如《洛神赋》、《七哀》、《浮萍篇》、《闺情》。

这些诗篇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思妇及弃妇形象,或丈夫从军未还,或离家远去,或另觅新欢,但不论何种情况,主人公都痴心不改,执着而痛苦地守候或幻想着丈夫归来。

这一系列作品作于黄初三年至五年之间,曹植想见曹丕而不得见,见到曹丕又无机会陈己之冤情,因而一直心意难平。

(2)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曹植的诗歌成就除了表现在它具有深广的思想内容以外,还表现在它具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艺术形式上。

曹植在艺术形式上的卓越成就同样是他得以成为“建安之杰”的重要标志。

①沉雄古朴、气势豪放的诗风。

《杂诗•飞观百尺余》抒发了作者甘心赴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壮志被压抑的愤激之情。

曹植诗歌风格是和他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的。

那昂扬激奋的豪情、建功立业的壮志、怀才不遇的怨愤,形诸笔端,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富有气势的慷慨情调和骨气奇横的艺术风格。

②语言洗练,辞采华美。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音调明朗,声韵谐和,读来自有意趣。

曹植非常讲究诗歌语言的韵味,因此,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音乐美。

他喜用对仗这种整齐匀称的形式使诗歌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

曹植诗歌特点范文

曹植诗歌特点范文

曹植诗歌特点范文曹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作品充满了豪放激昂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特点。

下面将从题材多样化、意境丰富、描写细腻、修辞技巧独特几个方面对曹植的诗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曹植的诗歌题材多样化。

曹植的诗歌涵盖了爱情、咏物、抒情、咏怀、感慨等多个方面。

他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地创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洛神赋》中对美女的形貌、举止、服饰进行了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物的赞美和描摹,如《七步诗》中赞美了刘备的英雄气概。

同时,他的诗歌也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如写自己家园湖北首府襄阳时,表达出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可以说,曹植通过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展现了他灵活机智的思维和丰富多样的创作才华。

其次,曹植的诗歌意境丰富。

曹植的诗歌情感丰富复杂,他能够准确抓住事物的特性,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他的诗歌往往通过形象、音乐、色彩等元素创造精美的意境。

例如,他在《赠白马王彪》中以白马为形象,通过描述白马奔腾的姿态和优雅的气质,表达了对王彪的赞美之情。

这种意境的使用使得曹植的诗歌生动而有趣,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再次,曹植的诗歌描写细腻。

曹植的诗歌细腻入微,他对于事物的观察敏锐,善于捕捉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深厚的艺术修养。

在《洛神赋》中,曹植对于美女的描绘犹如雕塑一般,他通过对女子的眼眸、眉梢、皮肤、举止等细节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真实的美女。

在《七步诗》中,曹植通过对刘备的衣着、举止、言谈等多个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刘备英雄气概的形象。

这种细腻描写使得曹植的诗歌饱含情感,更具真实感。

最后,曹植的诗歌运用了独特的修辞技巧。

曹植在诗歌中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洛神赋》中,曹植以洛水为主题,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洛水的形象,并将其比喻为美女的容颜。

在《白马篇》中,曹植苦思冥想,不断使用比喻来形容白马的美丽和高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 于神仙 方 术 观 的 确立 , 曹 植 人 生后 期 的文 学 观 … 使 发生 了转 变 。这种 转变 使 曹植 更 主动 地致 力 于神 仙题 材 的 文学 创作 实践 ,这 是他 全 部创 作 活动 中的一个 重 要构 成 部 分, 其鲜 明 的特 色与 前期 的创作 主流 形成 明显 的对 比。这些 以游 仙诗 、 赋为 主体 的作 品 , 以其 丰 富 的 想象 力 、 特 的 风 独 格及 别 样 的神 仙 文学 意 象 , 大 地 丰 富 了建 安 、 初 文 学 , 极 魏
们提 供 了一个有 别于 现实 的世界 。 神仙 和超 凡脱 俗 的游 仙 者成 为 主角 。作 者 写他 们 的衣 着则 是 “ 我丹 霞 衣 , 我 素霓 裳 ……带 我 琼 瑶佩 ”《 游 披 袭 (五
被压抑已久了的、 出类拔萃的想象力。”2 这段话 同样适用
于 曹植 。正 是在 神仙 方术 观 的影 响下 ,曹植 后期 的许 多作 品, 以神奇 瑰 丽的意 象 , 漫 主义 的手 法 突破 了现 实 理性 的 浪 约束, 进发 出强 大丰 富 的想 象力 , 为 其后 期 文学 的一 大特 成
曹植后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参见本课题的中期成果论曹植人生后期文学观的嬗变及其特征一文想象力的世界m北京时代出版社1990年版15033道教与唐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001年版5中国诗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778陈寿著三国志魏志苏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9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710葛洪著抱朴子释滞m见王明撰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15011钱穆著中国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学与神话a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00年版96
游》 。《 游篇 》 ) 远 里也 说 “ 蕊 可疗 饥 , 首吸 朝 霞 ”连朝 霞 琼 仰 ,
通过 对庄骚 理想与浪漫风格地 追求 , 表现 出极大丰富的想 象力、 丽浪 漫的风格 趋向和别样 的神 仙文化意 象的 自觉选择 等文 学新 瑰
特征。这些特征标志着曹植的文学真正走向丰富与成熟, 实 了对建安魏初文学的重大完善和突破。 也 现
[ 关键词 ]曹植 ; 游仙 文学; 学特征 文 中图分类号 : 0 .2 1 7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8 5 (0 9)2 0 3 — 5 17 — 6 32 0 1— 07 0
色。
咏》 , )这里 的丹霞衣 , 素霓裳皆非人间之物 , 而是想象的产
物 。在《 洛神 赋 》 , 者 更 是展 开想 象 的翅 膀 , 情 地描 绘 里 作 尽 宓妃 “ 披罗 衣之 璀璨 兮 , 珥瑶 碧之 华琚 。戴 金翠之 首饰 , 明 缀 珠 以耀 躯 。 践远 游之 文履 , 雾绡 之轻裾 ” 曳 的旷世 奇服 。 这种 富于夸饰 的想 象 的写法 在《 美女 篇》 等诗 赋 中也 有运用 。 对“ ” 食 的描写 , 主要针 对求 仙者 与仙人 的宴饮 场 面。如
在与 神 1 思想 行 为 的交 流 中 ,大 大 激发 了曹植 对 方术 生 命 本 体 与人 生 意 义 的 探 寻 热 情 ,吸 引 了 他 内心 深 处 的 “ ” 人 的生 命力 的张扬 与“ ” 人 的情 欲 的高 涨 , 也刺 激 了他 想 象力 的 回归。当他对 自身生 存感 到 困惑和忧 郁 时 , 可能 在 不
强 调人 的现 世 功 利 与社 会 义务 的儒 家那 里 找 到满 意 的 答
“ 玉樽盈桂酒 ,河伯献 神鱼”《 (仙人篇》 ,用的是名贵的玉 )
杯 , 的是 有 养 生效 用 的桂 酒 , 饮 当然 这 酒 也绝 非 人 间 凡酒 , 吃 的是 河神 献上 的神 鱼 。有 时所 食 更是 难 以想 象 ,桂 之树 《 行 》就说 “ 仙教 尔 服 食 日精 ” ,或者 取食 灵 芝仙 草 (平 陵 《
文 史博 览( 论 ) 理
20 0 9年 1 2月
C l r n s r i o ( h oy ut eA dHioyV s n T e r) u t i D C 09 e. 0 2
曹植 后期游仙题材 文 学特征论 略
王保 国
[ 摘
孙 玉 芝
要 ]曹植人 生后期对神仙 方术思想地 自觉接 受, 使其文学观表现 出不 同于前期的嬗 变特征。在此基础上 , 他的游仙 文学
也建构 起 了曹植辉 煌 的神仙 艺术世 界 。 极 大 丰富 的想象 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情 趣撑 起诗 人 想象 世界 的天 空 ,为其 作 品 的表情 达 意提供
了素材和能量。网罗了从《 山海经》 《 、庄子》《 、离骚》 以来的
各 类神 话仙 话 的神仙 道 教 ,建 构起 了庞大 的神 仙 与仙 境体 系 , 个神 奇 的超 现实 世 界 , 创作 者 的想 象提 供 了丰 富 的 那 为
表现 出强 大 的想 象能 量 。例 如在这类 作 品里 , 就通 过对 曹植
其 中人物 衣 、 、 、 食 住 行及 活 动环 境 的想 象 夸饰 的表 现 , 我 为
葛 兆光 先生 认 为 :文 明时 代里 文学 与 宗教 也 常会 不 由 “ 自主地 联姻 ,后 者刺 激前 者 的想 象 力并 提供 大 量神 奇 的意 象 , 以尽 管 文学 家未 必都 是宗 教 的信 徒 , 仍 然会 受 到宗 所 但 教 的影 响 , 一旦受 到 宗教 的影 响 , 又会使 作 品浓 烈地 呈 而 便 现 出宗教 式 的情 感 、 维 、 象 , 表 现 出那 种 在 文 明 时代 思 意 并
素材 , 不尽 的 源 泉 , 上 极 具神 秘 色 彩 的方 术 活 动 , 加 使得 想
象更 神奇 丰 富。 曹植 的 游仙 诗赋 作 为理 想 型文 学 的代 表 ,不再 象前 期 的现 实 型文 学那 样取 材 于现 实 生活 ,表 现 现实 生活 中平 凡


普通 的人与事, 而是借助想象幻想的力量 , 虚构出现实中不 存 在 的形象 , 既不 受 生活 真 实 的 约束 , 不 为 时空 所 限 制 , 也
案 ,于是从 神仙 方 术行 为 的生命 哲 学 中找 寻人 生永 恒 的奥 秘, 当他 在现 实世 界 中感 到压 抑 时 , 在神 仙方 术 行为 中的 便 人 生情 趣 里找 到 了思想 伸展 的 自由。这 种 生命 哲 学 与人 生
东》 ,或者饮北方夜半之水气 ,如 “ ) 漱我沆瀣浆”《 咏 (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