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8 马说拔高训练第十三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8 马说同步习题 语文版
28 马说1.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郡望昌黎,人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散文创作成绩斐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2.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或者)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等同,一样;今义:等候)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仆役;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2)一词多义【食】①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②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现在写作“饲”)【能】①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②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3)词类活用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③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鞭打)④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耗尽,竭尽)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3.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至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4.主题解说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5.重点突破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马说》练习(2) 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马说》练习(2)冀教版一、语言积累运用1.为加点粗注上汉语拼音。
①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
_____通_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A.____通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B.____通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
读音:____意思:____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词语。
A.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_______)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_______)B.①不以千里称也(以:__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以:_______)C.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尽: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尽:_______)D.①虽有千里之能(能:_______)②安求其能千里也(能:_______)E.①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_)②执策而临之(策:_______)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④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5.参考本课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这批木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不等:_________)②粉碎侵略者的蚕食阴谋。
(蚕食:_________)③情况如是,敬请酌定。
(如是:_________)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安知:_________)⑤无边的牧场,任人策马驰骋。
(策马:_________)⑥南面的窗户临街,噪声挺大的。
(临街:_________)二、课文阅读理解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4 马说拔高训练三十三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4 马说拔高训练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读课文《马说》,下面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章第一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山岚设色之妙A、策之不以其道B、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或置酒而招之D、执策而临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B、贯串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一食或尽粟一石D、食之不能尽其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择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B、不以千里称也(称:chēn称颂)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 同“只”)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有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B、一食或尽粟一石(有的)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而且)D、策之不以其道(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28课 马说》同步练习卷(1)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8课马说》同步练习卷(1)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骈.死于槽枥之间才美不外见.2.解释加点的词。
(1)策之不以其道.(2)不以千里称.也(3)虽.有名马(4)安.求其能千里也。
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多义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3)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标两处)(2)安求其能千里也(标一处)5.按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4)表现“食马者”以“不知马者”身份叹息,借以突出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6.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朝代)文学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是“”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其作品大多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2)《马说》借和为喻,对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8.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
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
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②谚语:③古诗句:,。
,。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
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②乌骓马:③的卢马:④黄骠马:(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8马说练习语文版word版
28 马说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祗.辱于奴隶之手(zhī)(2)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4)才美不外见.(x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D.执策而临.之(面对)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C.马之.千里者D.虽有千里之.能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A.甚矣,汝之不惠B.安求其能千里也C.而伯乐不常有D.执策而临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本文作者是唐(朝代)的文学家韩愈(人名)。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3)策之不以其道.(方法)(4)执策而临.之(面对)7.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是一个有悖于常理的论断,作者意在说明什么?提示围绕“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或“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回答。
(意思对即可)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
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参考答案食马者不知马;食马者不能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标准喂养它;千里马因饥饿无法发挥才能。
(意思对即可)9.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喻人。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8 马说巩固辅导十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8 马说巩固辅导十第1题【单选题】《马说》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见解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尽粟一石sù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B、才美不外见jiàn 世有伯乐lèC、执策而临之cè 槽枥之间lìD、其真无马邪yé 骈死pián 食马者s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从飞禽走兽的减少,我仿佛听到大自然的警号。
(比喻)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C、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反问)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夸张)【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文学常识填空。
韩愈,字______,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______”,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______”之首。
“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马说》通篇采用______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______。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
【答案】:无【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给下列句中加线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③食不饱,力不足。
______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 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___通______含义: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马说》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______,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8 马说拔高训练第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山岚设色之妙
A、策之不以其道
B、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B、贯串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的名人及这些人发出了无尽的感慨。
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划线词语解释:
①虽有名马:______ ②骈死:______
③一食或:______ ④食马者:______
⑤且欲与:______ ⑥等不可得:______
⑦安求:______ ⑧策之:______
⑨不以其道:______ ⑩执策而临: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第10题【语言表达】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答案】:
【解析】:
第11题【翻译】
翻译句子:
马之千里者。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案】:
【解析】: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 ,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
②安事:何用。
③捐:花费。
④期年:满一年。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策:______
②其真无马邪其:______
③臣闻古之君人闻:______
④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以:______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B、中峨冠而多髯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答案】:
【解析】:
第1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提出问题:______。
分析问题:
①千里马的命运:______。
②千里马的遭遇: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第14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薄:迫近
B、沙鸥翔集集:集合
C、人不对对:回答
D、家富则市得良犬市:买
与“不以物喜”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翻译下面句子。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答案】:
【解析】:
第15题【默写】
理解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里。
他是“______”之一。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______。
②《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
③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______,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