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发展要旨_坚守区域性_历时性与综合性的学科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导言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导言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
导言部分
• 一、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 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来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不是 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 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 发展关系的问题。
• (3)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 乏现代统计计量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探讨。
• (4)传统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手段上,主要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演绎,而对 考古材料、实地踏勘的材料运用不多,更谈不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 • 本书按照三大部分划分: • (1)历史自然地理 • (2)历史人文地理 • (3)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点: • 第一,在人地关系的理论上有了深入的研究,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 第二,学术界在一些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作了许多探讨,
取得了一些可喜的Biblioteka 果。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 3.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
规律。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学术思维和观念的影响
• 1.尽全时空观念 • 2。人地互动观念 •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20多年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两个特
• 中国历史地理从传统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经历 了五个时期:
• 第一个时期为先秦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发展的萌芽时期。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 理著作《管子·地员》,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

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绪论历史地理学简介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学科性质:顾名思义,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的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学术界一直在讨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属性)。

最近,这方面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

归来起来,主要的观点有四种:第一,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属于地理学。

第二,历史地理等于历史加地理,历史地理学是介于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或交叉学科),其又与历史、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由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是整个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属于历史学。

第四,认为历史地理学既不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也不属于地理学的范畴,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学位授予点的划分增加了历史地理属性讨论的复杂性。

根据修订后的学科分类,历史地理学在历史一级学科下被视为二级学科,但在地理一级学科下,没有历史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只有人文地理学被视为二级学科。

就全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而言,历史地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多是历史(例如,历史地理学已经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接受过培训)1在理科博士学位中,只有北京大学授予理科博士学位。

)基于此,有人认为历史地理学应该属于历史,或者只能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成为地理学的第三学科。

据我所知,目前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多数学者都赞成第一种观点,如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和《历史地理学刍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等文章中,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

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向后伸延的部分。

随后,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谭其骧、史念海等先生也都从各自的研究实践中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属性,于是此观点基本上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共同认识,甚至在1991年于上海召开的历史地理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它是地理科学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学》ppt课件
目录
• 历史地理学概述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01
历史地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历史地理学最初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随着学科的发展 ,逐渐进入分析性阶段,开始深入探究地理环境变化 的内在机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 展问题的凸显,历史地理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呈现出跨学科和全球化的趋势。目前,历史地理学 在自然灾害、城市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领 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 科学支持。
05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利用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重建 和空间分析。
数字人文技术
结合数字技术进行历史地理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可视化和交互,提 高研究效率和成果展示效果。
分子地理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迁徙、遗传和基因交流等 。
历史地理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究地理现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它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需要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
研究目的与意义
总结词
历史地理学旨在揭示地理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人类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理环境提 供科学依据。
02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早期发展
起源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C. 历史时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D. 现代地理环境答案:C2.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研究B. 考古发掘C. 遥感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A. 司马迁B. 班固C. 裴秀D. 郦道元答案:C4.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B. 研究的地理范围不同C. 研究的方法不同D. 研究的目的不同答案:A5. 历史地理学中的“历史”一词指的是?A. 过去的时间B. 过去发生的事件C. 过去的时间与事件D. 过去的历史记载答案:C6.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资料?A. 历史文献B. 考古资料C. 口述历史D. 现代地图答案:D7.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领域?A. 历史气候变迁B. 历史人口分布C. 历史城市发展D. 现代城市规划答案:D8.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技术手段?A. GIS技术B. 遥感技术C. 地质勘探D. 社会调查答案:D9.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理论基础?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经济全球化理论答案:D10.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主题?A. 历史时期的交通路线B. 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C. 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D. 现代战争的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变迁C. 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地理变迁D. 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变迁答案:ABCD1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哪些?A. 为历史研究提供地理背景B.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历史资料C. 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D. 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参考答案:ABCD13. 历史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分析B. 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C.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D. 遥感与地理探测技术答案:ABCD14.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资料?A. 古代地图B. 古代文献C. 古代遗址D. 现代口述历史答案:ABC15.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理论框架?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地区分析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地区分析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地区分析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深入探究地理条件如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事件如何塑造和改变地理格局。

历史地理学以跨学科的方式,结合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更全面和综合的历史理解方式。

本文将介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地区分析的重要性。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关注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的关系: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势、气候、水文等,以及人文地理因素如交通、资源分布等,都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探讨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2. 地理变迁与历史演变:地理变迁是指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例如,地壳运动造成山川河流的演变,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等。

历史地理学通过对地理变迁的研究,揭示了地理环境如何塑造和改变历史进程。

3. 地域分析与历史发展:地域分析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地域的历史地理条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者可以理解该地域的历史发展轨迹,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地理与历史的相互关系。

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揭示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

2. 地图研究:利用地图,对地理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和描述。

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地图的研究,了解历史时期的地理格局,进而探究地理与历史的关系。

3. 实地考察:历史地理学非常重视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有关地理环境的详细数据。

实地考察可以提供真实的地理信息,为研究地理与历史的关系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地区分析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性地区分析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对特定地域的历史地理环境进行研究,理解该地区历史进程的演变。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在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下的活动、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长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人类社会,受限于交通和通信的条件,人们的活动和文明发展主要局限在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

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中催生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观察和研究。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历史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现代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历史文献、地质考古资料、地理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的运用,不断深化对历史地理问题的认识。

第二部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历史地理学关注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定居、迁移、生产、交通等活动,并研究地理环境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比如,人类开始定居和农业发展的地点往往受限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水资源的分布。

2. 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历史地理学还研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迁导致的干旱或寒冷,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

3. 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历史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退化等问题。

城市的建立往往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政治经济中心等因素有关。

4. 区域的历史发展: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揭示这些区域特有的历史特征和演变规律。

第三部分: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历史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重要视角。

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从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疆域分并: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化,包括各个朝代的疆域范围、扩张与割让等,探讨疆域变化的背景和影响。

2.政区演变:研究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包括郡县制、州府制、行省制等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合并等,揭示行政区划变迁的规律和特点。

3.城市位置与兴衰: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位置、规模、功能和兴衰过程,探讨城市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揭示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交通道路的开拓变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交通道路的开拓、建设和变迁,包括陆路、水路、驿站等交通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交通道路变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5.人口流徙与地理分布:研究中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和地理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包括移民、民族迁徙、人口分布等,探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边疆民族发展与民族政区的形成:研究中国历史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分布和迁移,以及民族政区的形成和演变,揭示民族发展和政区演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7.环境变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变化,探讨环境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8.文化区域的发展: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方言区、民俗区、文化圈等,探讨文化区的特点和影响,揭示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9.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农业区、工商业区、贸易区等,探讨经济区的特点和影响,揭示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_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_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_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_李令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NO.3,2000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李令福提 要 本文总结了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方面的若干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演变性、结构综合性与有用于世的目的性,前三点也与构成其研究内容的空间、时间、部门(专题)三大要素相对应,其理论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和历史人文地理诸分支外,还应包括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

尽管历史地理学界已普遍认为历史地理学应该属于地理科学,但实际上其却多作为历史学的专门史而存在着。

本文分析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状态的形成原因,并希望经过长期努力,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理论体系 学科属性一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为人类社会进一步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借鉴。

应该指出,这里所谓历史时期是指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人类活213动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在程度上和范围上都空前扩大的时期。

具体来说,其上限可从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农业革命时代开始,下限直至现代,与现代地理学相接。

这里所谓地理环境包括有自然与人文地理系统的各个要素,即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如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河湖海岸的消长、土壤布局与沙漠的盈缩、动植物分布的变化、历史上的火山地震带等等;而且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各种活动的地理表现及其发展变迁的规律,主要包括历史时期的疆域变化与政区沿革、民族迁徙、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及其发展、城市兴衰、风俗文化的区域特点及其演变、地名渊源等。

就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有如下四个特点。

首先,是它的区域性。

我认为其区域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它以区域的角度选择论题而进行研究。

历史是一条长河,由遥远的过去奔流到现在,并不断地趋向未来。

区域性要求历史地理学截取这条历史长河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横断面进行空间区域差异的复原研究,历史地理学的每一部专著或论文都是以特定的区域为论述范围的。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指研究中国历史上地理变迁规律的学科,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起源于古代学者对历史地理变迁的记载和描述。

早期的重要著作包括《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并开始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地理问题。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20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系,并开始招收历史地理学研究生。

193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研究室。

此后,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

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科。

目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还出现了以下趋势和变化:1.研究领域的拓展:随着学科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地理环境变迁研究,逐渐扩展到历史政治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经济地理、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

2.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如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3.田野考古和实物证据的重视: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重视田野考古和实物证据的应用,如文物、遗址、古地图等,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4.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与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展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

5.应用领域的扩展: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应用于城市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领域,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6.总之,中国历史地理学在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将会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历史地理学下定义

历史地理学下定义

历史地理学下定义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地理条件以及地理背景对历史事件及文化演变的影响的学科。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历史地理学的定义。

1. 概述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按照时间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地理条件,综合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探究地理环境和地理背景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它旨在深入研究地理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历史地理要素的背景以及特殊的历史情况,获得更好的洞察历史演变过程的诸多基础。

2.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貌演变、气候变化、水文地理、土地利用、土地开发、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具体来说,历史地理学会研究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变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和开发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历史地理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历史地理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为我们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地理环境与文化演变的关系,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其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和文化沿革,了解自然条件对文化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还能为经济规划和区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针对性的参考。

4. 历史地理学与人类文化发展间的联系历史地理学与人类文化发展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各种地理元素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各种事件以及文化交流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换言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的地理元素,往往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研究历史地理学,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而掌握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人类文化沿革等方面信息,从而更好地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

结论:历史地理学虽然借助了地理学这个学科的基础,确有其研究重心的突出特点。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其三,讲求科学而合理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反对权威崇拜,讲求平等研讨与群体合作精神,也是促进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不断进步,并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根本原因之一。《禹贡·发刊词》强调:“以前研究学问,总要承认几个权威者作他的信仰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之下,自然会得分门别户,成就了许多家。我们现在,要澈(彻)底破除这种英雄思想,既不承认别人有绝对之是,也不承认自己有绝对之是。”中国古代有“地理之学”与“舆地之学”,而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适时将“沿革地理”改为“历史地理”,这在《禹贡》半月刊的英译变化中就表现得十分清楚。这显然就是适应世界学术潮流的明智之举。
笔者同样强调:即使是今天所谓的相对“和平”时期,研究者们似乎也不能一味清高地躲入书斋之中,对于当代社会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置之不理。振兴“国学”问题,在本质上涉及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如果研究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也不可能在“国学”振兴上取得真正长足的进步。
其次,全面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的学术传统精华,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取得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数千年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到清代中期“乾嘉学派”以及“扬州学派”的出现而达到了高峰。虽然,糟粕与精华并存,但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最终形成了独有的治学取向与风格。如历代优秀学者们推重“实事求是”与“循名责实”的精神,在资料搜集时追求“务求完备”与“辨别真伪”的工夫,在论述过程中强调“言必有据”与“无征不信”的原则,在研究理念方面讲求“通达”与“条分缕析”的态度等等,成为后世学者取法的楷模。而一大批流传至今的经典论著,也都成为值得后世学者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例如从《禹贡·发刊词》开始,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们虽然富有批判精神,但也非常看重古今学术史的累积,即强调在尊重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新的拓展与突破。例如在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方面,重视宋代学者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清代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在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方面,借鉴宋代学者税安礼的《历代地理职掌图》、日本学者箭内亘的《东洋读史地图》以及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等。

浅谈历史地理的理论概况

浅谈历史地理的理论概况

浅谈历史地理的理论概况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向着多学科,多角度,多任务的方向发展,也就决定了研究它的方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遵从本身学科属性的研究方法,即尊重史料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之上再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求达到接近事实的目的。

标签:历史地理理论学科交叉研究方法0 引言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本身包含的要素决定了历史地理研究的特殊性,在中国这种关系表现的尤为复杂。

在现有形势之下各个学者运用多种学科方法解决一个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形成的思路或者是原则性的东西,就是历史地理的理论。

所以,本文所要讨论的思路也是从这一角度展开。

在此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我国历史地理发展的基本情况,从中就可窥见为何历史地理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理论的缘由,或者是由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转变的时候所包含的理论知识。

同时,再次说明我在理解这一问题时的思路。

1 我国历史地理学的由来以及学科属性问题“历史地理”这一名词本为舶来品,是在1901-1904年间随日本的近代学制而传入中国,在二三十年代在学术界逐渐被学者认识①。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从二十世纪开始到九十年代学术界一直在讨论不止。

最早提出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的是侯仁之先生,并认为历史地理学是现在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无可置疑的。

并且系统的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时间,范围,方法和意义,说明了历史地理学是现在地理学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它所讨论的对象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历史时期自然景观的变化问题;历史地理工作者不仅要复原历史时期的自然景观的面貌,而且还要找出背后隐藏的自然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②。

2 历史地理学理论浅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引用,是历史地理研究走向更深层次,更加科学化的关键一步。

《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书籍《历史自然地理》(分册)讲到:“历史自然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因此,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诸如实验,分析,野外考察等等,也都是用于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在历史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成因,同时也能够揭示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地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案例等方面,介绍历史学中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结合了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通过对地理环境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和原因。

历史地理学关注地理空间格局、地理环境变化以及地理条件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二、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挖掘出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作用。

例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2. 地图解读:利用历史地图,分析和解读地理环境在历史时期的分布和变化,揭示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地图解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时期的地理格局,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 实地考察: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实地考察,获取直接的地理信息,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以及地理条件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实地考察能够提供亲身体验和触感,使研究结果更加具体和准确。

三、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案例1. 古代希腊城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邦的选择和发展往往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雅典城邦位于内陆,地理条件适宜农业发展,从而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相比之下,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斯巴达城邦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战略优势,其发展方向与雅典有着明显的不同。

2. 中国古代的运河系统:中国的运河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有大运河和红、都、蓝等分运河组成。

运河的修建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而其路线的选择和规划则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

浅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

浅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

浅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现代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探讨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本文将就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进行浅谈。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现代历史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欧洲,最早是以研究文化地理为主,后来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逐渐涉及到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那时,一些学者开始了对中国历史与地理之间联系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初步观点。

二、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传入20世纪初,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始传入中国,学者们开始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吸收和消化。

他们从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角度,结合中国实际,展开了一系列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

三、中国学者的探索与创新在西方学说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加入了本土因素,并且注重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深入探讨。

例如,江南地区的历史与地理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通过对江南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特征。

同时,中国学者在研究方法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在早期的研究中,他们主要采用文字记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GIS等工具的应用对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中国化的现代历史地理学在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现代历史地理学。

这种中国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与地理交叉研究:中国学者注重历史和地理的交叉研究,通过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演变的原因和规律。

2. 本土化研究:中国学者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对中国特定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如中国历史城市发展、古代农业地理等。

3. 跨学科研究: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中国学者与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展开合作研究,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乐道文库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乐道文库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的全面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了这一 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以及前沿动态。对于地理学、历史学、环境科 学等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通过阅读本书, 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加珍视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家园。
目录分析
这一章节详细追溯了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以及它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通过了解历史地理学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学科特点和学术价值。
目录分析
在这一部分,目录列出了历史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文献分析、 实地考察、遥感技术等。这些方法的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段来 探究历史地理问题。
精彩摘录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与地理的交汇点,它研究的是过去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 上的分布和变迁。它不仅仅是对地理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解读。” 这一段话简洁而精准地定义了历史地理学的核心,让我们明白这门学科的双重性 质——既地理,又历史。
精彩摘录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河流、山脉、气候等自然 因素不仅塑造了人类的居住环境,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这 段话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强调了历史地理学在揭示这些影响 方面的独特作用。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特而引人入胜的学科,它深入探索了浅出 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这一领域的奇妙世界。以下是从本书中精选的几段精彩摘 录,它们不仅展示了历史地理学的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个学科深刻的理解。
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深刻理解和全面介绍。这本书不仅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地理学、 历史学等专业人士参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学的内 涵和价值,感受到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历史地理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历史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旨在探究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呈现出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于地方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 人类定居与流动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社会的定居活动和流动变化,进一步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演变的影响。

其中包括人类定居的形式与规模、人口分布与迁移、社会组织与居住方式等内容。

2. 地域文化与历史遗产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揭示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和演变,以及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其中包括历史建筑、文物、遗址等方面的考察。

3.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学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对比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变化,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

其中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城市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二、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仅具有开拓研究视野的意义,更是在现实应用环境下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1. 对地方规划的指导历史地理学对于地方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在地理环境中的演进与创新,可以为当地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对于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传承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等方面。

对于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传承、利用等方面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弘扬文化遗产,更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和经验。

3. 对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通过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过去社会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与演化,从而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推进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代表作如:中外历史地理巨著《人类文明地理历程》等,也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进程提供了有力援助。

历史地理学期末试题总结

历史地理学期末试题总结

历史地理学期末试题总结历史地理学期末试题总结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在我国历史地理有着悠久的历史。

2、历史地理学:简单的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

融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相关学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①萌芽阶段先秦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山海经》。

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②成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的出现。

同时出现了很多区域和要素系统地理著作,如《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等。

已经出现了地图学和编制地图的理论。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沿革地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编绘地图。

③发展时期唐宋元时期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的出现:《元和郡县图志》开始,这个时期,出现了《太平寰宇纪》、《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除此之外,大量边疆地理著作的出现:《大唐西域记》和《诸番志》等。

二是专门出现了一种学问沿革地理。

代表人物是王应麟、胡三省。

④繁荣时期明清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大量方志的出现。

据记载明清两朝一共出现了8400多种方志,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清之际,很多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历史地理菱出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王士性的《五岳游草》等等。

4、《禹贡》:成书于战国之世,全书以1193个字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

作者在最主要的“九州”一章中,假托大禹治水所划分的政治疆界,而以天然的山、河、海为标志,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九州,也就是九个区域。

每州分叙其山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及少数民族居住的情况,还区分各州土壤的颜色、肥力以及田赋的等级。

历史地理学理念

历史地理学理念

历史地理学理念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它结合了历史和地理学两个学科的理念和方法,以研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如何塑造地理环境为主要目标。

以下是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念:
1.时空关系:历史地理学强调时空关系,即时间和空间如何相互影响。

它研究特定时期和地点的历史事件,探讨地理环境对这些事件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如何改变地理环境。

2.地理决定论:这一理念认为地理环境是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地理决定论认为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等,对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允许研究人员将历史和地理数据以地图和图形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分析。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4.区域研究:历史地理学强调对特定地理区域的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个特定地区,以探究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

5.跨学科研究:历史地理学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历史、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

跨学科合作有助于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6.社会和文化地理:历史地理学也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它研究不同社会和文化如何塑造和被地理环境所塑造。

总的来说,历史地理学旨在将历史和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和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一领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过去,并为未来提供有关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洞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自此 , “ ” 、“ 五大古都 ” 六大古都 ” 始 的说法 。
于2 0 世纪 2 0和3 0 年代的观点为学者广泛征引 ,
④ 的 “ 、 大 古 都” 陈桥 驿 主 编 《 中 国 都 城 辞 典》
“ 、“ 五大古都 ” 六大古都 ” 等词条亦是据此撰写 。 即便如此 , 我们对于 2 0 世纪 5 0 年代以前中国大
2 0 世纪 5 0 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
— — — 有关大古都研究学术史的补充 毛 曦
( )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天津 ,3 0 0 3 8 7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 提 要 ] 当代中国大古都问题的学术史可直接追溯到 晚 清 民 国 时 期 , 而 此 前 对 于 历 史 上 不 同 都 城 地 位 的 综 合 评 ,1 五大都” 估 , 可视作晚清民国以来认识中国大古都问题的前奏 。 中国五大古都之说始于 1 9 0 2 年梁启超 提 出 的 “ 9 3 1 年有 “ 中国五大名都 ” 的提法 , 最晚到 1 五大古都 ” 的用语 。 中国六大古都之 说 始 于 1 9 3 5 年出现 “ 9 2 7年张其昀提出 , 最迟在 1 的 “ 历史上之六大都会 ” 六大古都 ” 的表述 。 中国四大古都之说 始 于 1 四都” 9 3 6 年出现了 “ 9 3 2年出现的 “ 、“ 历 史 上 的 四 大 都 城 ” 的 说 法 。 大 古 都 的 表 述 用 语 初 期 呈 现 多 样 化 态 势 ,2 之说 , 其后出现过 “ 四个著名的古都 ” 0 世纪 3 大古都 ” 一语 。 0 年代后逐渐趋同于 “ [ 关键词 ] 五大古都 ; 六大古都 ; 四大古都 ; 学术史 ; 民国时期 [ )0 中图分类号 ]K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5 0 0 9 2 8 [ 0 0 1 2 0 5( 2 0 1 7 1 0 4 8 9 - - - [ 收稿日期 ]2 0 1 5 8 8 0 0 - - [ , 男 , 陕西泾阳人 ,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博士 生 导 师 ,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作者简介 ] 毛曦 ( 1 9 6 6—) 历史地理和中国城市史 。
海在 1 中国古都概说 》 一文 9 8 9年1 1 月完稿的 《 距今 6 中也指出 : “ 0 年前始 有五大古都的说法 。 ·4 8·
古都认识较为久远的学术史依然是知之不详 , 前 辈学者的提法尚有待材料的确证 。 为此 , 笔者曾 撰文进行梳理分 析 ① , 日 本 学 者 木 田 知 生 也 曾 进 行有益的探讨 ② 。 随 着 相 关 资 料 的 进 一 步 掌 握 和 研讨的后续推进 , 拟对已有的论述再次做出新的 补充和修订 , 不当之处 , 祈请方家指正 。
重要的都城有三个 , 即长安 、 洛阳和建业 。 明朝初年 , 朱元璋与众大臣商议建都选址之 事 , 史书中对此有所记载 : 临濠虽帝 初 , 帝将营中都 。 刘 基 曰 : “ ” 既, 帝 召 诸 老 臣 问 建 都 乡 , 非建都地 也 。 事 。 或言关中险固 ; 或言洛阳天下中 , 汴梁 为宋旧京 ; 或又言北平故元宫室 , 就之可省 所 言 皆 善, 惟 时 有 不 同 耳。 民力 。 帝曰 : “ 长安洛阳汴梁 , 实周汉唐宋故都 , 但平定之 初 , 民未更息 , 若建都于彼 , 供给力役 , 悉 资江南 , 重老其民 ; 若就北平宫室 , 亦不无 更作 ; 建 业 长 江 天 堑 , 龙 盘 虎 踞 , 足 以 建 国 ; 临濠前江 后 淮 , 有 险 可 峙 , 有 水 可 漕 , ” 癸卯 , ” 皆曰 :“ 善。 朕欲建为中都 , 何如 ? 以临濠为中都 , 置留守司 , 营城郭宫殿 , 如
— —民国以来中国大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 — ① 毛曦 :《 , 《 学 术 月 刊 》2 古都不断 认 定 的 来 龙 去 脉 》 0 1 1年第7 期;毛曦: 《 试论谭其骧先生对于大古都研究的贡献及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 中 心 编 : 《 影响 》 谭其骧先生百 ,( 年诞辰纪念文 集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2 0 1 2 年, 第7 3—8 4页。 — —以 日 ) 木田知生 : 《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述 论— ②( ,《 近三十年中国古都研究为中心 》 江 海 学 刊 》2 0 1 3年第 4期。 宋 ] 郑樵撰 、 王树 民 点 校 : ③[ 清 ] 陈鹤 : ④[ 《 ,( 通志二十略》 北 京 ) 中华书局 ,1 9 9 5年,第5 6 1页。 《 ,清同治 十 明 纪》 卷 3 《 太 祖 纪 三》 四 库 未 收 书 辑 刊 》 第 6 辑 第 6 册, 年江苏书 局 刻 本 , 《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1 9 9 9年,第4 7—4 8页。
③ 是议 。
明初议定建都事宜 , 老臣们在总结分析前代 、 洛 阳、 建都地 点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关 中 ( 长 安) 、北 平 皆 可 作 为 都 城 的 选 址,且 汴梁 ( 今开 封 ) 各有建都的优势条件 。 明太祖分析认为长安 、 洛 阳 、 汴梁 、 北平虽有一定的建都条件 , 但 “ 时有 ,为 体 恤 民 力, 认 为 建 业 “ 长 江 天 堑, 龙 不同 ” 。最终明初以建业 ( 盘虎 踞 , 足 以 建 国 ” 南 京) 为都 , 以临濠置中都 。 从这些议事可以看出 , 在 明初人们看 来 , 历 史 上 最 为 重 要 的 都 城 有 长 安 、 洛阳 、 汴梁 、 北平和建业等五个城市 。 明朝中期 , 陈建关于建都选址问题形成了较 为系统的思想 , 他曾在书中写道 : 古 今 天 下 大 都 会 有 四 : 曰 长 安 , 曰 洛 阳 , 曰汴 , 曰燕 。 四者固皆建都之地 , 总不 如洛阳 , 何也 ? 建都 , 一形势险固 , 二运漕
第3 2 卷第 1 辑 2 0 1 7 年 1 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H i s t o r i c a l G e o r a h J g p y
o l . 3 2, N o . 1 V , 2 J a n . 0 1 7
·4 9·
便利 , 三居中而应四方 。 长安虽形胜 , 而漕 运艰难 ; 汴梁居四方之中 , 而平夷无险 , 四 面受 敌 ; 洛 阳 三 善 咸 备 , 故 宋 范 仲 淹 欲 营 都 , 而惮兴作 , 识者恨焉 。 国初 , 命懿文太 子历都邑 , 亦以洛阳为上 。 幽燕形势 , 自昔 称雄 , 会通漕运 , 今日颇便 , 建都宜矣 。 然 北太近胡 , 南太远越 。 北距塞不二百里 , 无 藩篱之固 , 而 天 子 自 为 守 ; 南 距 珠 厓 大 诏 , 始万里而遥 …… ① 陈建认为建都选址应有三条主要原则 : 自然 形势险固 、 交通便利和地理区位居中 ; 历史上及 至明代 , 中 国 最 重 要 的 都 城 有 四 座 : 长 安 、 洛 ;“ 四者固皆建 阳、汴 ( 今开封 ) 和燕 ( 今北京 ) ,但 从 总 体 情 况 加 以 比 较,主 张 明 代 最 都之地 ” 适宜建都的地点应 选 “ 三 善 咸 备” 的 古 都 洛 阳。 应该说 , 无论从建都原则及具体地理区位的选择 来看 , 还是从对于古今重要都城的筛选与把握来 考察 , 陈建都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建都思想 。 在 这段文字中 , 我们看到了陈建所认为的中国历史 上最重要的四座都城 。 请设新京折 》(《 戊戌奏 康有为在 1 8 9 8年 《 稿 》 之一 ) 中表达了对于古今建都问题的看法 : 窃 维 王 者 建 都 , 必 宅 中 图 大 , 为 民 所 止 , 以广招徕而观万国 。 或因设险守国 , 欲 资控御 。 自 尧 都 平 阳 , 舜 都 蒲 阪 , 禹 都 安 邑 , 皆因洪水 , 处 于 高 原 。 殷 则 宅 河 频 徙 , 周自丰镐东迁 。 自秦 、 汉一统以来 , 凡二千 年 , 则有长安 、 汴洛 、 燕京三大都 , 帝者迭 处之 , 金 陵 、 武 昌 、 临 安 , 则 为 南 渡 所 都 , 而燕京最久矣 …… 长安自古为帝王居 , 而今 者山皆剥皮 , 地不华膴 , 泾渭浅而流小 , 河 运险而难通 , 距海辽远 , 交输不便 , 乃陆争 时之都会 , 而 非 海 通 世 所 宜 也 。 河 洛 于 今 ,
② 史念 ” 学者认可的提 法 , 一 直 沿 袭 到 8 0 年 代。
所谓 ‘ 五大古都 ’ 乃是指西安 、 洛阳 、 北京 、 南 京和开封 。 约 略 过 了 1 0 年,又 有 六 大 古 都 的 说 法 , 这是在五大古都之外 , 又添上了杭州 , 这样 的说法历时较为长久 , 似已成为大多数学者认可
郑樵在 《 都邑略 》 序文中综合分析了宋代以 前建都选址的整体情况 , 认为山河之险为建都选 址的首要原则 , 长安 、 洛阳与建业 ( 今南京 ) 为 北宋以前最重要的三座都城 , 也是最适宜建都的 非长久 三个地方 , 而以邺 、 江 陵 与 武 昌 为 都 , “ ,“ 是故定都之君 , 惟此三都是定 , 议都之 计也 ” 。 在 郑 樵 看 来, 历 史 上 最 臣 , 亦惟此三 都 是 议 ”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 政权更迭频繁 , 都城数 量众多 。 据学者统计 , 古都数量多达 2 2 0 余处以 上 ①, 应 为 世 界 各 国 所 独 一 无 二 。 在 众 多 古 都 中 , 少数建都历时较长 、 都城规模较大 、 历史影 响深远的地 位 显 赫 的 古 都 , 往 往 被 誉 为 大 古 都 。 0 世纪 8 0 年代以来 , 开展 了 对 于 中 国 大 古 都 的 2 确认和研讨 , 五大古都 、 六大古都 、 七大古都等 学术观点引起了学界和社会较为广泛的关注 , 近 年来又新提出了中国八大古都之说 。 然而 , 关于 0 世纪 8 0 年代以前中国大古 都 认 识 的 学 术 源 流 2 却并不清楚 , 早 在 1 9 8 9 年 1 月, 谭 其 骧 在 为 陈 桥驿主编 《 中 国 七 大 古 都 》 一 书 序 文 中 写 道: “ 到了 本 世 纪 2 0 年 代, 学 术 界 才 有 些 论 著 将 西 安、洛 阳、 北 京、 南 京、 开 封 并 列 为 ‘ 五大古 ;3 。 六大古都’ 都’ 0 年代 , 又将杭州加 入 列 为 ‘ 此后 , 六大古都即成为普通流行的 、 得到大多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