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1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及其性质: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命名法则。
3.原子结构:原子的发现史、原子结构的组成要素、常见的粒子、电子排布规则。
4.科学计数法与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单位换算。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反应的条件等。
2.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盐类反应、沉淀反应等。
3.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程式的配平。
三、气体与溶液1.气体物理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等。
2.气体化学性质:氧气的制法及性质、一氧化碳的特性等。
3.溶液的组成与溶解度: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解度规律、溶解度计算等。
4.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海水的成分等。
四、离子反应与电性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2.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等。
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概念、酸碱中和反应的条件、酸碱滴定等。
4.盐与水的离散度:盐与水的离散度、溶液的离子反应等。
五、化学式与化学计算1.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常见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离子符号等。
2.化学计算:质量分数、摩尔质量、反应过程中质量关系计算等。
3.化学反应的计算:量比、量子关系计算、溶液配制等。
六、重要元素与化合物1.金属与合金:金属元素、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合金等。
2.非金属元素与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特点、非金属的应用、非金属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碳的特殊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等。
4.特种材料:聚合物、人工合成材料、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以上仅是化学必修一中的一部分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相辅相成,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摘要: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二、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1.物理变化的例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三、蜡烛燃烧实验1.蜡烛火焰的分层:外焰、中焰、内焰2.火柴梗碳化实验四、胶体的定义和分类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等2.金属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正文:一、化学实验安全在化学实验中,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但不限于:穿着实验服、佩戴实验手套、不随意触摸实验物品等。
此外,了解并掌握安全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是化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部分。
例如,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述的就是物理变化。
另外,氮气和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以作为保护气,这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三、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外焰、中焰和内焰三层。
通过火柴梗碳化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火焰各层的温度差异。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火焰的结构和温度分布,是化学实验中基础但实用的知识点。
四、胶体的定义和分类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胶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粒子胶、胶体胶等。
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其性质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胶体。
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实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选修1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
1.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为主体的化合物,它们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
化学研究的重点包括烃、醇、醚、酮、酸、酯、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
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和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有系统命名法和传统命名法两种。
2.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
化学工业涉及到的知
识点有很多,包括化学合成、催化剂、原料、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反应有聚合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化学工业的
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制药、化肥、染料、塑料等
领域都是化学工业的应用。
3.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铜、铁、铝等。
金属元素具有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
为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
备典型金属特性的元素,如氧、氮、硫等。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
现为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化合物。
以上是化学选修1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和金属与
非金属元素是其中的重点。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化学工业是应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则是研
究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知识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1)Na2CO3在BaCl2之后;(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汇总(一)
高考有机化学专题一: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一)有机物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1、分子式的写法:碳-氢-氧-氮(其它元素符号)顺序。
2、电子式的写法:掌握7种常见有机物和4种基团:7种常见有机物:CH4、C2H6、C2H4、C2H2、CH3CH2OH、CH3CHO、CH3COOH。
4种常见基团:-CH3、-OH、-CHO、-COOH。
3、结构式的写法:掌握8种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
(注意键的连接要准确,不要错位。
)4、结构简式的写法: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写,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官能团的简写,烃基的合并。
要通过练习要能识别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方式、基团和官能团。
掌握8种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乙醇CH3CH2OH、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二)同分异构体:要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概念区别,注意这四个“同”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并能熟练地作出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分类: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2、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同类后异类,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
3、烃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找对称轴算氢原子种类,注意从对称轴看,物与像上的碳原子等同,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同。
专题二: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一)、烷烃:(1)通式:C n H2n+2,代表物CH4。
(2)主要性质:①、光照条件下跟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②、在空气中燃烧。
③、隔绝空气时高温分解。
(二)、烯烃:(1)通式:C n H2n(n≥2),代表物CH2=CH2,官能团:-C=C-(2)主要化学性质:①、跟卤素、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
②、在空气中燃烧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③、加聚反应。
(三)、炔烃:(1)通式:C n H2n-2(n≥2),代表物CH≡CH,官能团-C≡C-(2)主要化学性质:①、跟卤素、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知识点讲解1:物质的变化(共28张PPT)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大理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图1-3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硫酸铜溶液
蓝色沉淀(氢Leabharlann 化铜固体)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蓝色
蓝色的
实验1-3 硫酸铜溶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有
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 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 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潺潺的流水 能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云,白云 可以变成雨滴或雪花重新降落到地面;铁矿石能冶炼 成钢铁,而钢铁可能变成铁锈;煤能燃烧,剩余一堆灰 烬。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 界里,因此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 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以提高。 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这些变化发生的实质是否相 同?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提示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 中却不一定燃烧。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研磨 分析: 胆矾晶体
粉末状胆矾 图1-2 胆矾的研碎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化学1-3单元知识点
化学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构成。
4.氧气可供燃烧。
5.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波。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
氧化性。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力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3.元素是指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经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纯物质。
2.原子结构-电子: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存在于原子的能级上。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质子: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
-中子: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3.阳离子与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由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由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
4.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产生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平衡状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达到一定数值时,称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按着元素的原子数递增排列,相邻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
6.化学键-金属键:金属元素间的化学键,形成电子云。
-阴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化学键,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
-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共享电子形成分子。
-离子键: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通过阴离子针对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形成。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氧化剂转移给还原剂。
8.酸碱理论-酸: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
-碱: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也被称为中和反应。
9.盐和离子溶液-盐: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离子溶液:溶解了离子的溶液,通常具有导电性。
10.反应类型-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产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2. 量子数- 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能级,与原子半径有关。
- 角量子数(l):决定电子亚层形状,与电子云的轨道有关。
- 磁量子数(m_l):决定电子在亚层中的具体轨道。
- 自旋量子数(m_s):描述电子自旋方向,可为+1/2或-1/2。
3. 电子排布- 电子按照能量由低到高填充轨道。
- 遵循奥布定律和保尔排布原理。
4.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质子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7个周期,18个族。
-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5.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 推断元素可能的化合物。
- 解释元素的物理性质变化。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
- VSEPR理论用于预测分子的几何结构。
3. 分子间力- 范德华力:分子间的瞬时偶极引起的吸引。
- 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影响水的许多性质。
三、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物质合并成一物质。
- 分解反应:一物质分解成多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 还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的反应。
2. 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生成。
- 勒夏特列原理:系统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
3.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质子转移。
-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pH和pOH:表示溶液酸碱性。
四、溶液与电化学1. 溶液-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浓度等。
- 溶液的沸点、冰点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2. 电化学- 电解质: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速率方程;
-化学平衡:定义、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
数与温度的关系、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偏移。
2.酸碱理论和常见酸碱性物质
-酸碱理论:阿尔尼乌斯酸碱理论、布朗酸碱理论;
-常见酸碱性物质:强酸强碱、弱酸弱碱、中性物质;水的自离解、
pH值和pOH值、pKw值的计算。
3.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氧化还原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子的
传递;
-电化学:电解和电解质、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的极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定义、常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如氧气、氮气、氢气等);
-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特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机制、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计算。
5.能量与化学反应
-热力学:定义、内能和焓的概念、化学反应的焓变、在化学反应中有关焓的计算;
-反应热:定义、它在化学平衡和热力学中的应用、稳定性和能量的关系。
此外,化学选修1还包括一些实验技能和实验守则的内容。
在实验方面,需要了解不同化学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理解常见实验操作和安全守则,并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以上是化学选修1必考的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练习和思考,以加深理解。
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化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反应以及化学计量等内容。
下面是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4. 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观单位,具有质量和电荷。
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元素的符号: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元素,由拉丁文名称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组成。
4.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5.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微观基础,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组成的微粒。
6. 分子式和结构式:用来表示分子的形式化表示法。
7. 伴随反应:含有相同化学元素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原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8. 离子:发生离子化的原子或含有电荷的分子。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发生和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物的计量关系。
3. 摩尔和摩尔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单位。
4.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
5. 摩尔体积:物质1摩尔的体积。
四、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1.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 中和反应: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3. 生成物的计算: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量关系,计算生成物的质量和摩尔数。
4. 限定试剂和理论产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可能有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生成物的质量不完全或超过理论值。
五、质量和化学计算1. 弥散体系: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 (练习附解析)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考纲导向】1.了解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组成,能够区分不同的分散系。
4.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
5.熟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反应类型。
6.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规律。
【命题分析】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历年高中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预计2021年高中仍以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识记、再现能力为主,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核心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及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如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等。
(3)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
(4)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元素、物质与微粒间的关系3.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
例如:考法1 物质的分类【典例1】(2021·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月考)将物质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酸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用于从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
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下进上出。
(4)萃取和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分液是将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分离的方法。
2、离子的检验(1)SO₄²⁻: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Cl⁻:先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CO₃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Nₐ):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²³。
(3)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g/mol。
(4)气体摩尔体积(Vₘ):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标准状况下(0℃,101kPa)约为 224L/mol。
(5)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是 mol/L。
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溶液等。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三态”变化、形态变化、挥发、熔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
3、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注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
【知识点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与化学变化无关。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有关。
氧化性、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水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知识点3】化学常见仪器(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知识点4】药品的取用一、取用原则:(1)“三不”:用手触;尝味道;凑到容器口闻气味。
(2)“少量”:液体取1ml-2ml固体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不放回原瓶,不乱扔,不带出实验室,放到指定的容器。
二、取用方法:(1)固体:(块状固体)用镊子,“一平、二放、三慢竖”(粉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2)液体:(较多量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手心,瓶口紧贴容器口。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环绕核的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有负电的粒子,环绕在原子核外围。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如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转换,不产生新物质。
3.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表示电子能级的主要量子数。
3. 族:表中垂直排列的列,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性。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分类1. 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受压时体积可缩小。
2.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受压时体积变化不大。
3.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4. 酸碱性:酸性物质在水溶液中释放氢离子(\(H^+\)),碱性物质释放氢氧根离子(\(OH^-\))。
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表现为氧化和还原过程。
五、常见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如 \(2H_2 +O_2 \rightarrow 2H_2O\)。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以上不同物质,如 \(2H_2O\rightarrow 2H_2 + O_2\)。
化学知识点.(1)
第一单元: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是否溶于水。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检验水,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检验二氧化碳。
4.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水蒸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多。
第二单元:1.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氧气占1/5。
氮气占4/5。
空气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21%,氮气78%,稀有其他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的用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充灯泡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气体反应,又叫惰性气体.作保护气,可作霓虹灯.3.空气的污染物分为气体和粉尘,气体主要是CO, SO2, NO2.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都与空气污染有关.4.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为淡蓝色液体.固体为淡兰色雪花状固体.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
6.氧气的化学性质(1).硫与氧气的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2).木炭与氧气的反应,木炭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铁与氧气的反应: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用木条引燃。
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沙子,防止生成物落下使瓶底炸裂。
7.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质与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 氧化还原反应4.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主族与副族元素- 过渡元素与内过渡元素2.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3. 酸碱与盐-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 常见酸与碱- 盐的水解与中和反应三、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浓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 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 勒夏特列原理-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3. 沉淀与溶解- 溶解度与溶度积- 沉淀的形成与溶解四、能量与热化学1. 能量的形式- 化学能与热能- 键能与分子间力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 能量守恒定律3.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与熵变- 吉布斯自由能五、电化学1. 电化学基础- 电荷与电流- 电解质溶液2. 电池与电化学细胞- 伏打电堆- 标准电极电势3. 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的类型- 腐蚀的防护六、实验技能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 酸碱滴定- 气体的收集与检验2. 实验室安全- 个人防护- 化学品的储存与处理- 紧急情况的处理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科的基础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组织和复习课程内容。
高中化学1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1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而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2.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周期性和族性。
4.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则。
3.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特征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
4. 酸碱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5.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三、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一种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2. 浓度计算: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溶液中溶质的量。
3. 气体定律:包括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描述气体状态的变化。
4. 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5. 缓冲溶液:能够抵抗pH变化的溶液,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四、热化学1.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方程式,通常包括反应热。
2.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 燃烧热: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4. 相变热:物质在不同相态之间转换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5. 热化学循环:一系列热化学反应的组合,总反应热为零。
五、电化学1.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2. 电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包括伏打电池和伽伐尼电池。
3. 电极电势:电极与其溶液接触时产生的电势差。
4. 电化学系列:根据金属的还原电势排列的序列,用于预测金属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氮肥氮肥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植物缺氮,具体表现就是叶片退绿,颜色越来越淡,植物生长弱小。
p是磷P是植物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促进跟根的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k 是钾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更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灰色固体Al2O3。
碳在氧气中燃烧,有耀眼的黄色火焰,生成CO2
硫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紫色火焰,生成SO2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生成P2O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
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
首先说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是粉末,反应会太快,不便于操作,且可能导致反应容器爆炸什么的,所以用碳酸钙。
再说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质,会附着在碳酸钙固体表面使反应发生钝化。
用浓硫酸更加危险
硝酸有挥发性,且不稳定,会增加制成的CO2中的杂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氢气化学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氮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dm-3,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氮气在水里溶解度很小,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它是个难于液化的气体。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283K时,一体积水约可溶解0.02体积的N2。
氮气在极低温下会液化成白色液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更会形成白色晶状固体。
化学性质
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式为,对成键有贡献的是三对电子,即形成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
对成键没有贡献,成键与反键能量近似抵消,它们相当于孤电子对。
由于N2分子中存在叁键N≡N,所以N2分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将它分解为原子需要吸收941.69kJ/mol的能量。
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加压降温情况下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能直接汽化。
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可燃也不助燃;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具有这些性质,所以可用做致冷剂、灭火等用途,也可做鉴别试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