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泄愤事件中底层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参与舆论讨论。
在这个背景下,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愈发受到关注。
尤其是在新媒体平台具有较大影响力,且群体性事件可能带来重大社会影响时,舆论引导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群体性事件与新媒体群体性事件是指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由于某种问题或冲突而聚集起来,形成持续的公共行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诉求。
新媒体提供了传播信息的新渠道和方式,使得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舆论引导更加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更快速,群体之间交流和组织更加便利,同时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更多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的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特点1. 信息爆炸与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刷屏现象使得舆论传播速度迅速加快,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更广。
舆论引导需要更加及时、灵活地应对。
2. 用户参与度提高:在新媒体平台上,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更直接地参与话题讨论和舆论建设。
用户的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力成正比,舆论引导需要更加注重用户参与的导向。
3. 舆论碎片化: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多样化,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更加多元化和涣散化。
舆论引导需要破除传统媒体的单一引导模式,更加注重因人而异的引导方式。
4. 舆情监测的难度增加:新媒体平台上的舆论更为复杂、庞杂,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工作更加困难。
舆论引导需要更精准的舆情监测手段,以及专业的分析能力。
三、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1. 主动引导与回应引导相结合:舆论引导应既主动引导,又及时回应,尊重用户独立的意见和表达方式。
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促进舆论的合理观点,增加舆论的传播力。
2. 真实性与透明度:舆论引导需要以真实性和透明度为原则,及时公开信息,回应民众质疑,减少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只有公正公平的舆论环境才能引导出合理的舆论。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摘要】社会泄愤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性事件, 它不仅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而且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成为了风险社会的标志。
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 在社会泄愤事件中集中体现了人们意识盲目性、参与自发性、行动叛逆性、冲突非理性的群体心理特征。
从社会心理学来看, 引起社会泄愤事件产生和扩大升级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社会认知偏差、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群体压力与个体匿名、社会类化与盲目从众和社会偏见与首因效应。
【关键词】社会泄愤事件;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一、关于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观点和概念梳理目前, 国内理论界通常把“社会泄愤事件”称之为“接利益冲突”, 并对其做出了一系列诠释和分析。
“接利益冲突”一命题最早出现在2006 年10 月17 日《周刊》篇名为《我国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调查报告中。
该报告认为, 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冲突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 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 感觉到自己是显在或潜在的被权力迫害者,于是借机表达、发泄不满情绪而出现的冲突[ 2]。
有学者认为直接益冲突“是一种自发的、不稳定的, 相对来说没有组织, 甚至是不可预测的, 以情绪发泄为主要特征, 以狂热、反常规、不受理性控制为外在表象的一种群体性事件”[3]。
这是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外在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的归纳; 也有的认为它“是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时, 由于无直接利益冲突者的加入而产生的一种继发性冲突[ 4]。
“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指由事件本身无关的或者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众多参与者引起的社会冲突[ 5]。
这都是从事件参与者身份的角度所作的概括; 还有的认为“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由与冲突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关联的众多主体参与的, 以表达、发泄不满情绪为主要目的, 因某一直接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冲突[6]。
群体性事件中新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
新媒体 环境 中的群体 性事 件 新媒体表达多元化观点 , 使频繁的传播行为在网络平 台上 通 过 急剧 升 温的 舆论 互 动产 生 了有效 的 结果 , 从 而迫 使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做出回应性行为 , 新媒体彰显出一 种强大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形态的 出现导致了群体性事 件发生出现新的权力 中心, 从而在原有 的主导性 的权威机 构内部引发紧张状态 。在一系列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中, 原本 处 于现实 社会 的事 件 , 一 经媒体 报道 即刻 转入互 联 网 。 全国范围的网民基于某些利益 、 诉求或者情感 , 利用新媒体 使网络介入事件 , 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频繁互动 , 在分享、 转载、 评论 、 跟帖 、 讨论 中通 过 互联 网表达 多元 化观 点 、 寻 找 意见领袖形成场域效应 , 同时寻求对事件 的认 同性解释, 从 而使舆论急剧升温 , 事件迅速扩大化 , 最后迫使政府及相关 利 益群 体做 出 回应 性行 为 。
一
、
二、 群体 性 事件 中新媒 体 的传播 效果
( 一 )新 媒 体 的 传 播 效 果
( 1 ) 全 民参 与议 程设 置 。新 媒体 环境 中对 群体 性事 件 的推动作用首先就来源全 民参与的议程设置。虽然有关 民 生 问题的争端实属 中国政治层面, 但是一定的议程设置将 其 转 化 为人 们 共 同关 注 的问 题 , 在 新媒 体 引导 的互联 网 中 形成统一的关注群体 , 这也为新媒体环境 中群体性事件发 挥 最 大的传 播效 果提 供 了前 提 。 ( 2 )使用 与满足的最大化, 沉默的螺旋的最小化。在 群体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新媒体依靠 自己的技术 , 使传播 主体不只是信息的承载者 , 更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消费者。 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的信息限制 , 满足了民众的需求动机, 最大程度上实现了 “ 使用与满足”的传播效果。新媒体的 虚 拟社 会 空 间存 在着 非 压抑 和去 个性 化 的行 为 , 在 面 对群 体性 事件 , 用户 不再 只是缄 口不 语或 者人 云亦 云 , 更 多表达 不 同 想法 的真实 声 音进 行 交 流 , 网 民对 事件 的舆论 参 与性 逐渐趋向平等 ,“ 沉默的螺旋”已经被最小化。 ( 3 ) 受众认知的确立中进行社会动员 。群体性事件中 民众对事件的全部过程都投入 了极大的关注, 对此的关注 从弱到强 的变化势必带来 民众对群体性事件认知的改变。 这种变化 , 使其开始通过新媒体在 网络上安营扎寨 , 进行社 会动员 , 使网络与现实相结合 , 以达到最终的 目的。 ( 二) 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强力演化作用的原 因分析 ( 1 ) 媒介互动——受众制作 内容的建构。We b 2 . 0 的出 现, 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生产 内容 、 受众被动接受的垄断 局面, 开启 了人 人都 可 以利用 新媒 体 以图 片 、 文字、 视 频等 方式 , 制作 、 发布 、 传播各种信息的新的媒介互动 。 ( 2 ) 传播框架——信息传播模式的重构。新 的传播形 态 突破 了传 统媒 体 的 “ 把关 人 ” 环节 , 信 息 的开放 性 和共 享性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 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性事件 中的 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改变 , 呈现 同心圆反向传播结构 。 ( 三) 舆论 场 的形 成与博 弈 根据 w e b 2 J ) 日 寸 代的网络特性和新媒体语境, 结合众多群
论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介担当
知 闻啦辟
2 2 第7 9 o年 期 2 5 l
NSOD学 论 选 E R 子 文 登 WW LI
反映 。如 2 0 年甘肃省 陇南市 因市行政 08 中心搬迁问题引发了群体性 事件 , 当地 在
些 曾经讳莫如深的事件予 以积极 的报道 ,
但令 人遗憾 的是在处 理群体性 事件 中仍
有一些不足和缺陷。 1媒 体 不 作 为 , 体 失语 、 集
在社会转型期 ,一些强势群体与集团 , 为
了获取利益 ,不惜损害弱势群体利益 , 运
用各种失范的手段 , 各种 社会 资源越来 使
群体 性事件是 指具有某 些共 同利益 到满 足时 ,采取非理性方式解决 问题 , 并 产生 一定社会危害 的集体行 为。 关 于积 《 极预防和 妥善处置群 体性事件 的工作 意 见》 中将群体性事件定义为 “ 由人民内部 矛盾 引发 、群众认 为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 通过非法 聚集 、 围堵等方 式 , 向有关 机关 或单位 表达意愿 、 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 提
当地媒体对事件仍 基本 处于噤声 的状 态 , 如此不正常的信息状态 , 或许正是地方媒
体 不 愿 、 想 乃 至 不 敢 正 视 事 态 的 心 虚 气 不
呈上升的势头 , 在持续 的时间 、 c 咀 参与的
人数 、 冲突的剧烈程度 以及所造成 的社会
短的体现。
2媒 体报 道缺 乏客 观 性 、
一
人心 、 维护稳定的积极 效果 。
2媒 体要 满 足公 众 知 情 权 , 高信 息 、 提
透 明度
3重 视舆 论监 督 , 确 引导 社会 舆 论 、 正 新 闻媒 体 的社 会 功 能最 重 要一 点 就 是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
危机管理与传播策略wEiji guanli yu chuanbo cEluE- 171 -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分析——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左 当[摘 要]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开放平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微博成为个人参与公共话题的重要平台。
基于此,将以“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为例,从网络群体极化视域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进一步探讨微博等开放社交平台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实际影响。
[关键词] 群体极化;传播分析;网络舆情;传播学理论[作 者] 左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一、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一)群体极化斯通纳•詹姆斯•芬奇于1961年提出群体极化概念。
指出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1]群体极化往往会引发话语暴力、舆论反复以及社会撕裂。
本文梳理了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的网络舆论事件(见表1),重点分析“江歌案”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引发的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群体极化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传播分析也成为热门。
(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1.“江歌案”。
萌芽期:日本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日,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室友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杀害。
江母对江歌室友刘鑫的诘问和曝光,网民看到刘鑫在案发时的冷漠,纷纷谴责刘鑫的道德低下、人性泯灭。
爆发期:江母在微博上发布《泣血的呐喊:刘鑫,江歌的冤魂喊你出来作证!》一文,并公开刘鑫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车牌号等信息。
在江母与刘鑫的“博弈”中,网民们纷纷站队,舆论形势一边倒。
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各种言论讨伐刘鑫,江歌案获得全民关注,舆论达到高潮。
持续期: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推动判决陈世峰死刑。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大量人群出现某种集体行为或情绪表达的现象。
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和行动,可能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既有其特定的生成原因,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理机制来遏制和化解。
本文将从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和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1. 社会矛盾的激化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往往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当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群体性事件就有可能出现。
这种情况下,一些民众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得应有的权益而聚集一起,通过大规模的行动来表达维权诉求,甚至升级到挑战社会公共秩序的程度。
2. 社会事件的发酵一些特定的社会事件可能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政策的实施或变革可能会激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形成大规模的群体行动,甚至演变成暴力事件。
3. 社交媒体的传播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和影响力的扩散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一些舆论事件、热点话题很容易在网络上引发热烈的讨论和共鸣,进而形成线下的实际行动。
一些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容易引发一些非理性的集体行为,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探究1. 加强社会矛盾的化解为了预防和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需要加强对各类矛盾和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这包括完善社会调解机制、加强社会公正建设、优化收入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让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有效地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 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政府和社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和规范舆论的发生和传播,避免一些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的传播。
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对一些不法分子和机构进行监管和打击,净化网络空间。
论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李志鹏 (修复的)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论文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2013 届人文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李志鹏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月日摘要在一些地方,有的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而是借机宣泄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1]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旧规范、社会机制、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凸显,社会的稳定性降低。
由利益分化、利益矛盾、利益重组和利益冲突所引发的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并以其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成为我国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本文拟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出发,追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文化渊源与参与者在事件的不同阶段的心理情绪变化,对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起源、性质、成因、社会影响作以阐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不同阶层之间的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这就引发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的不断激化,进而导致了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
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又很多,例如权利配置不平、法制不健全等,而究其深层原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崇义弃利”观念和社会群体的复杂的心理机制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ABSRACT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泄愤情绪文化因素第一章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心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重义轻利,即轻视私利而崇尚公义,对于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采取能忍即忍的态度,但是如果看到他人受到了不正当的待遇,则会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两千年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持有的义利观基本特征:重利轻义,义和利是对立的,利被理解为“私”,义利之分就是公私之分,义利关系被理解为公私关系。
孔子强调:“仁者安仁”“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利之与比”。
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如果因为一己之私而勃然大怒,拂袖而起,与人大争私利,则会被看做不义的表现,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能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而且会失去在道义上的有利地位,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品行修养不高,没有定力,为人不端,最终也会失去众人的帮助,相反,在别人受到不法侵害时,起初还只是个人的私事,但是当大家纷纷围观之后,一个人的私愤就变成了众人的“公怒”,特别是当弱者的悲惨经历在群体中产生了共鸣,引发情绪感染之后,弱者的敌人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敌人,根据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倡导的“崇义弃利”“存天理灭人欲”“君子寓于义,小人寓于利”理论,强权被赋予了一个“不义”的角色,而围观者便成了正义的化身,可以“挺身而出,匡扶大义”了。
_众人狂欢_下的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开 心 网 “”凭 借 “朋 友 买 卖” 等组件迅速风靡社会,成功塑造了品 牌形象。 然而好景不长, 另一个开心网 “”浮 出 水 面 。 为 拥 有 “开 心 网 ” 品牌,双方争执不断并最终对簿公堂。 姑 且不去评论孰是孰非,该事件本身就是国 内SNS网站品牌同质化的一种表现, 而真 正的开心网也会因此造成无形资产和有 形资产不必要的损失。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最迫切的需要是 建构青少年关于客观世界原貌的知识。 李普曼在 《公共舆论》 中提出,“脑海图 景”和“身外世界”是不一样的,“在社会 生活的层面上, 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 ‘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大众传媒的舆 论号召力和对现实的干预, 实质上都是 通过由符号所建构的 “拟态环境” 实现 的。 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播所要达到的 目的就是帮助受众建立他们认为真实的 “拟态环境”, 并且让他们相信这就是现 实本身。 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
68
XINWEN AIHAOZHE 2009·12(下半月)
网络传播
国内SNS网站的差异化经营
□谢晋洋 张彦华
SNS网 站 指 基 于 社 会 网 络 关 系 系 统 思 想并以六度分离理论和150法则 等 理 论 为 基础而建立的网站。 受众可以通过SNS网 站进行网络聊天、交友、视频分享、博客、 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游戏等社交活 动, 因此人们更乐意将SNS网站称为社交 网站。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媒体时代的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公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进展和影响,为决策和公关提供参考。
本文将重点阐述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首先,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进展。
传统媒体的报道通常只能提供事件的一个方面,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更为全面和立体。
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轨迹和脉络。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的舆情,及时了解和掌握事件的动态,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公众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其他参与者交流和分享信息,加深对事件的理解。
其次,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的方法有多种。
首先是借助舆情监测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些工具能够自动地监测社交媒体上的关键词和话题,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观点和情绪的分布情况,识别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关键参与者。
其次是借助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技术进行舆情分析。
这些技术可以自动地识别和分析文字中的情感倾向和情绪表达,进而分析用户和群体的态度和情感变化。
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群体网络拓扑学的方法研究网络结构和关系,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群体性事件的舆情。
最后,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政府可以通过对舆情的分析,了解公众对政策措施的反应和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增进政策的可接受性和执行力。
企业可以通过对舆情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关注点,调整和改进产品和服务,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公众可以通过对舆情的分析,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影响,增加对新闻报道和官方信息的辨别力,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和决策。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媒介表达与法治进路
摘要:近年来由农地冲突、拆迁补偿纠纷等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其背后折射出农村法治的严重缺失与不足。
法治为公正、理性与有序地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最佳途径。
本研究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例,主要考察分析媒体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媒介表达状况及法治进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普及法治精神、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等深度功能的策略路径,如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以及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思维路径探讨;在危机传播模式上,还应加强蕴含“可辩驳性”法治思维的“双向式对称模式”等。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媒介表达;法治进路;晋宁“10?14”事件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26-03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利益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仅会使原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并得以充分暴露,同时也滋生着新的矛盾与冲突” [1]。
由于解决纠纷冲突的法治思维和方式的严重不足、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以及农村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风险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近年来由农地冲突、拆迁补偿、不公正待遇及基层干部贪腐等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
搜索媒体报道可以发现,从云南晋宁到广东乌坎,从甘肃陇南到江苏邳州,从河北定州到河南安阳,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地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可以说,呈频发态势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值得多角度深究,从农村法治或依法治理的角度看,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背后折射出农村法治的严重缺失与不足。
当转型期农村多元化利益格局下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未能通过法治思维及方式得到有效化解,而过多依赖缺乏长期效应的行政方式或主要依靠传统性价值即“专权、人治、依附、忽视个体的僵化集体主义”等标准来处理时,难免会导致“利益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化解而不断被激化”[2]。
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怨恨及化解之道
DOI : 1 0 . 1 6 5 9 5 ; ] . 1 6 7 1 - 0 5 5 X. 2 0 1 5 . 0 5 . 0 1 3
Gr o u p o f Re  ̄n t me n t a n dRe s o l v e Co H e g e Gr o u p E v e n t s i nt h eW a y o f Ne t wo r kP u b l i c Op i n i o n
a g e ,g r o u p r e s e n t me n t h a s a c h i e v e d mu t ua l t r a n s mi s s i o n,c on t i n u o us f e m e r n t a t i o n a nd r a pi d p r o pa g a t i 徽 大 学 马 克思 主义 研究 院 , 合肥 2 3 0 6 0 1 ; 2安徽 大 学 哲学 系, 合肥 2 3 0 6 0 1 )
摘 要: 群体 怨恨是群 体性事件发 生的重要 影响 因素 , 新媒4  ̄ N - 4  ̄ 群体 怨恨情 绪通过 网络舆论 实现 了 相 互传 染、 持续
从 建构 高校 网络舆论 引导机制 、 健全 大学 生权益保 障机制 、 建立 高校怨十 艮 情绪疏导机制等三个方面寻求化 解之道 。
关键词 : 群体 性事件 ; 网络舆情 ; 群体 怨恨 ; 化解
中图分类号 : G4 4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5 5 X( 2 0 1 5 ) 0 5 - 0 0 5 3 - 0 6
t h r o u g h n e t w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s , a n d t h e n i t h a s b e c o me n e g a t i v e n e t wo r k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s .Re s e n t me n t i s
群体性泄愤事件心理驱动规律探析
理基础 。
据观察 , 在中国剧 烈而复杂 的社会 转型 中 , 社会 心理失衡 是多方 面的 , 而且对 于不 同的社 会成 员来说 , 社会心理失衡的表现也不一样 , 但从我 国群体性泄愤事件介入者看 , 其主要的失衡心 理有 :
会 降低 , 就有可能会使一些孤立 的、 局 部的矛盾演变为较大规模的冲突 。从我 国发 生 的一些群 体性
泄愤事件 看 , 正是分配不公感 、 机会 不公感 、 起 点不公感 、 参 与不公感 、 话 语权不 公感 积淀和发 酵 的
结果 , 一些人实 际上就是凭着对社会不公 的感觉 和带着 宣泄不满 的 目的介入到事件 中来 的。
利益受损人群 。
较严 重的社会不公感 。公 正与否 在很 大程度 上是一种 社会感 觉 。在正 常情况下 , 社会 公 正与
经济发展呈 现一种 正相关关 系。经济 发展程度越 高 , 相对公正 的社会就越有 可能 出现 ; 而 当社 会公
正与经济 发展不同步 时 , 社会成员便会产生不公感 。如果不公感积淀 和发酵 , 社会 关系 的和谐 度就
平衡则是社会心理的非常态。当社会 成员 的心理期望 与其经历 的实 际情 况和直 接感受基 本吻合 、
心理发展态势 比较稳定的时候 , 社会心理 就呈现 出相对平衡 状态 ; 反之 , 当其 心理期望 与所处 的客 观环境和直接感受出现较大反差并超过其 心理承受 能力 的时候 , 便 会 出现社会心理 失 理机 制在 发挥作用 , 其直接 的心理驱 力是在 社会心理和群体 心理共 同作用下形
发泄型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情绪探析
发泄型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情绪探析作者:吴亚荣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28期摘要:近年来,发泄型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泄型群体性事件在主体、原因、性质、行为方式、目的以及影响上都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在发泄行群体性事件中所凸显出的群体情绪已成为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因素,必须重视这些情绪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应对和管理。
关键词: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群体情绪过程管理公众情绪文献标识码:C912.64 文献标识码:A1 发泄型群体性事件发泄型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类型,因此,在研究发泄型群体性事件之前,需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一个诠释。
首先,在政府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年制定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指出: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和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1]。
其次,在学界,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群体性事件做了各自的定义,总结起来,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有这样一些:强调突发性和未知性的、强调社会影响的、强调非法性、强调形成原因、强调事件中的舆情因素、强调中介因素以及强调目的等。
这些定义基本都强调了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和违法性的特征,在学理上和现实上不可避免具有片面性,未能深刻揭示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社会因素,因此,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否定。
笔者认为,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相关法律制度,从主体、原因、性质、行为方式、目的以及影响六个层面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
对此,对群体性事件可以定义为:“由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因某个压力性事件触发,通过和平或者暴力的方式表达自身意愿和利益诉求,或者进行机制性抗争,从而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集群性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发泄型群体性事件,在具备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在主体、原因、性质、行为方式、目的以及影响六个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主体缺乏统一的组织,事先未进行计划性串联,一般是偶遇群体,这类群体在某一虚拟或者现实地域的集聚具有情境猝发因素,在空间上一般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广场、闹市区、市场等。
媒体报道与社会群体事件关系研究
媒体报道与社会群体事件关系研究媒体报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媒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对社会群体事件的报道在激发公众关注、塑造事件形象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媒体报道与社会群体事件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
首先,媒体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对社会群体事件的进展和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媒体对于社会群体事件的报道内容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媒体通过报道方式的选择、引用具体案例、加工事件信息等手段,可以对事件进行解读、夸大或者淡化事件的情节,从而引导公众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社会群体事件中的冲突、暴力行为往往更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由此媒体可以选择报道这些冲突行为,进而对事件呈现出偏颇的视角。
这种报道方式可以引起更多的公众注意,但也可能使公众对事件形成更强烈的情绪化认知,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其次,媒体报道还可以对社会群体事件的公共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群体事件往往涉及到公共利益、社会道德、人权等重大议题,容易激发公众的关注和争议。
媒体的报道可以引导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形成共识或者产生分歧。
媒体报道中的信息选择和评价导向,往往会对公众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媒体可以通过舆论引导、专家解读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定性和评价,使公众形成共识。
另一方面,媒体也可通过报道编写的倾向性、对利益相关方的偏颇等问题,引发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争议。
媒体报道对公众的舆论影响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引发社会变革和政策调整。
最后,媒体报道还会对社会群体事件中的利益诉求和行动产生影响。
媒体报道通过呈现事件的相关信息、呼吁关注事件和展示事件影响,可以直接影响事件参与者的行动和态度。
媒体报道对事件相关机构和利益相关方的批评、曝光和宣传,能够加大对方的利益压力,迫使其采取行动或者调整策略。
媒体报道也可以为社会群体事件的参与者提供信息、组织形式和行动指导,帮助事件发生者组织行动、争取权益。
群体性泄愤事件心理驱动规律探析
群体性泄愤事件心理驱动规律探析作者:周感华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3期收稿日期:2014-12-20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群体性事件中的民众心理分析和调节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0XSH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感华(1957-),男,汉族,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
研究方向:马列主义及其他学科。
周感华(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贵阳550028)摘要: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性泄愤事件时有发生。
从社会心理学观察,这类事件不仅有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有群体心理机制在发挥作用,其直接的心理驱力是在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场景群体心态。
关键词:社会心理基础;群体心理机制;场景群体心态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5)03-0083-05群体性泄愤事件也称社会泄愤事件,是指由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诉求不明确、指向不确定、自发性明显、攻击性较强,极易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事件。
探究这类事件“原因背后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但“心理问题”这一精神之源不可忽视。
在笔者看来,群体性泄愤事件的心理驱动规律是: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社会心理失衡,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聚集成群,当其失衡心理经群体心理机制的催化、发酵和扩张后形成了若干场景群体心态,这些场景群体心态相互交织,便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心理驱力。
一、群体性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心理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低水平的社会意识现象,如感觉、情感、愿望、倾向、情绪等。
社会心理失衡是指这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紊乱状态。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社会心理表现为相对平衡和相对不平衡两种状况。
其中,平衡是社会心理的常态,不平衡则是社会心理的非常态。
当社会成员的心理期望与其经历的实际情况和直接感受基本吻合、心理发展态势比较稳定的时候,社会心理就呈现出相对平衡状态;反之,当其心理期望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和直接感受出现较大反差并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便会出现社会心理失衡。
底层青年群体媒介抗争组织化路径纾解
底层青年群体媒介抗争组织化路径纾解
李春雷;邹月华
【期刊名称】《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转型期非均衡的利益博弈使底层社会群体利益受到了较大损害,“群体性事件”可以被理解为“聚众”通过行动而释放利益诉求信息的一种形式。
社会化媒介日益成为底层群体利益诉求表达的新渠道,底层青年群体在利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抗争现象,即媒介抗争组织化。
文章从边界、意识和对话三个角度对其形成过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底层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有“组织性”的媒介行为来争取媒介话语权。
由此,从公众充权、媒介平权和社会助权的角度出发,提供一条以“自我增权”为中心的媒介抗争组织化纾解路径。
【总页数】6页(P51-56)
【作者】李春雷;邹月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群体性事件中底层群体对微媒介的使用心理--基于媒介依赖理论的思考 [J], 葛靖;李春雷
2.基于底层抗争的想象性报复:社会怨恨视角下的媒介暴力研究 [J], 冯莉
3.从底层群体利益抗争到中产阶级权益抗争——社会矛盾主体迁移及治理思路 [J],
朱力;杜伟泉
4.青年群体\"环境共振心理\"的新媒体纾解路径研究——基于\"MM市PX事件\"的实地调研 [J], 舒瑾涵
5.环境抗争中怨恨情绪的纾解及现代化治理路径 [J], 孙日华;任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摘要在群体性事件中,媒体要积极应对,建立一套应急措施,真正担当起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传播中心的角色,才能推动事情的解决,缓和紧张的局面,稳定社会情绪。
在探讨媒体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中,提出几点见解,对于处理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应对;舆论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15-021媒体应及时报道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度,缓释舆论负面事件公开透明报道之后,会产生正反馈。
如果媒体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能够做到客观报道,及时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大众,这种应急举措可以极大的防止由臆想和猜疑引发的不安和恐惧,达到安稳民心的目的,使社会方方面面都处于正常运作。
另外公众经由媒体所报道的党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举措,意识到相关部门主动努力的事实,有助于促进群体性事件的缓解。
及时快速的传播信息是保证在群体性事件中信息畅通,有效抵制流言、谣言,可以使人们在第一时间里获取群体性事件的有关准确信息,由于传统媒的权威性会有效阻碍其它传播媒介的错误信息,转移人们的视线。
媒体应正视社会存在的矛盾,借助自身信息接触范围广、影响大等优势,对群众不满的意见要晓以事理,舆论缓释要积极疏导、安抚群众的情绪。
尤其是面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情绪型舆论时,情绪型舆论是潜舆论的一种,它与人的本能和无意识有更多的联系,往往情不自禁,以或明或暗的可以感觉到的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在社会范围内,这些片断而又持续出现的外在表达形式如果达到一定规模,会在较快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内流动,从而促进或抑制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社会范围内政治革命或经济改革所引发的各种情绪表现,也会以舆论波的流动方式,较快的波及到全社会。
不可回避,不能迎合,而要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宜采取正面报道方式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接下来正确把握社会变动,及时调整报道策略。
2 “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报道方式相结合媒体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泛政治化,很容易伤害到人们的感情,激化人们的情绪。
从网络暴力审视公众网络媒介素养2
从网络暴力审视公众网络媒介素养摘要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次数频繁且呈愈发剧烈的趋势,给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带来了极大不良影响。
无疑,网络暴力的盛行与我国公众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
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几起网络暴力事件,着重研究网络媒介的兴起对媒介素养研究的新挑战,以及公众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暴力事件产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媒介素养;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络作为新媒介的代表,自其出现以来对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但是,在给人们提供海量信息与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等便利的同时,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也在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
其中网络暴力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产物,“是一种作为行为施方的网络行为主体以其隐蔽性、强制性、极端性和侵犯性的网络行为给行为受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的网络行为失范。
”[1]网络暴力事件在近几年频频发生,从铜须门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从姜岩跳楼事件到黑龙江虐猫事件,事件的主题各不相同,受害人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是其主要表现形式都是愤怒的网民站在其所谓道德的制高点上,在网络中对当事人口诛笔伐,通过人肉搜索把其隐私公布于众,对受害人甚至其家属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无疑,网络媒介的匿名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区别于传统媒介的特征给网络暴力的出现提供了温床,但从另外一方面看,网络暴力的盛行也是我国公众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那么,什么是网络媒介素养与传统媒介素养的区别,网络暴力的产生与公众网络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关系如何,以及如何提高我国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媒介素养与网络媒介素养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英国,1933年,学者里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rue and Enviroment: the Tra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书中首次就学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感性特质 ,更 由于底层群体的媒介素养在信息
获取 和 二 次传 播 方 面又 区别 于 一般 群 体 ,为此 在 中国语 境下 研 究 底 层群 体 的媒 介素 养便极 具现 实
意义。本文把底层群体的媒介素养问题放在群体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2
的媒介素养 已不仅仅是 民众简单地读取媒介信息 , 还包括甄别 、 认知 、 理解和传递各种形式的信息的 能力 , 体现在群体性泄愤事件 当中更是强调一种对 信息的 自主认知和理性辨析能力 , 其本质乃现代公 民 的一种基 本素 养 。
由于群 体 性 泄愤 事 件兼 具 突发 偶 然性 和 信 息
官方媒体的习惯性缺位亦给各类谣言的传播提供 了蔓 延 的空问 , “ 超过 现有证 据 的传 闻 , 抓住 了公 众
想象 力 的丰 富和媒介 批评力 的缺 失 , 刺 激 了公众 的 焦 虑与恐 慌 ” , 这样 更加剧 了底 层群体 引发 的社 会 风险, 使其 在偏 离理性 认知 中引致 集群 行为 。
不均 等 , 且 财富 、 教育 、 权 力 等多种 资源 配置也 常 常
处于劣势地位, 使得底层群体在生存和生活方面面 临重重困境。 一旦触及个人具体利益而无法在短时 间 内解 决 时 , 处 于弱势 地位 的他们在 走 投无 路 的情
况下 往往会 选择极 端方 式解 决 , 而参 与群体性 泄 愤 事 件 中的无 直接 利益 群 体在 进 一 步接 触 信息 时 的 错位理 解更 是加 剧 了此 类事 件 的恶 化 。 期 间政府 和
员” 1 2 1 , 笔者认 为个 中原 因与社 会 阶层 的分 化 和底层 群 体 的泛 化不 无关 联 , 但 更与媒 体权 威信 息报 道 的 滞 后有关 , 加 之其 知识储 备不 足导致 其在 接受 信息 时 存在 一定 的偏差 , 对各 类“ 杂质 ” 信 息 的轻信 和误 传 更是 加速 了底层 不满情 绪 的泛化 , 从 而非理 性地 对待社 会 冲突事 件 。 由此可 见 , 底 层群 体 的媒 介 素 养 缺失 已是 一个 不容小 觑 的问题 , 且 文 中所要 阐述
公众 、 媒体 和政府 等各 方合 力 以提 升底层 媒介 素养 的具体路 径
关键词 : 媒介 素 养 ; 底层 群体 ; 群体 性泄愤 事件
中图分 类号 : G 2 0 6 . 3 文献 标志 码 : A
风 险化社会 中各 种利 益 冲突加剧 , 民众 问 的不
性 泄愤 事 件 的框 架 下 来审 视 ,试 图对学 界 和业 界
第3 4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2 月
江 西理 工 大 学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摘
要: 转 型时期 频发 的群体 性泄 愤事件 参 与主体 的底层特 性越 来越 为 学界 和业界 所 关注 其在
认 知偏 差 、轻信 谣言和碎 片化 重 组信 息等方 面的媒 介素 养缺 失直接 影 响 了在 群体 性 泄愤 事件 中
的失控 情绪 乃至行 为 。 由此 ,底层 群体 的媒介 素养 问题 已成 为关 涉事件发 展进 程 走 向的重要 问 题。 文章 的研 究 出发 点在 于将媒介 素 养理论研 究置 于中 国的现 实语境 中考量 , 立足 于 当代底 层群 体 在群 体性 泄愤 事件 中的媒介 素 养缺 失现 状 , 并对 其缺 失下的情 绪和 行 为加 以分析 , 以此提 出集
一
、
透视 底层 : 群 体 性 泄 愤 事 件 中媒 介
素 养 的 缺 失 表 征
一
般说 来 , 社 会底层 群体 主要包 括 生活处 于 贫
困状 态 的城 乡居 民 、 农 民工 , 以及 无 业 、 失业 、 半失
业人员 【 3 l 。 由于社 会经 济发展 下资 源与机 会 的分 配
有所 助益 。
满情绪 日益增加 , 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 其中 “ 大 多数参 与 者 与事 件 本 身没 有 直接 利 益关 系 , 通 过 表达对 社会 不满 , 以发 泄为 主的 ” Ⅲ 群体 性泄 愤事 件近年尤为突出。而“ 那些发生暴力冲突并造成严 重 后果 的群 体性 事 件 的参 与者 通 常 是底 层社 会 成
认知 是指 一个 人对某对 象 的认识 和看 法 , 会 影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编号 : 1 2 C X W0 1 6 ) 作者简介: 李春雷( 1 9 7 6 一 ) , 男, 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为媒介文化 、 新 闻传播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 E — m a i h l c h l _ i f r s t @1 2 6 . c o n
Vo l _ 3 4 . NO . 6 De c . 2 01 3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0 4 6 ( 2 0 1 3 ) 0 6 — 0 0 9 4 — 0 5
群体性泄愤事件 中底层群体 的媒介素养研究
李春 雷 , 曾娅 洁
(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南昌 3 3 0 0 2 2 )
第3 4卷 第 6期
李春 雷 , 等: 群体 性 泄愤事件 中底层群 体 的媒介 素 养研 究
9 5
响其情绪和行为。有学者指出, 人们在解读信息过
程 中往 往会 使用 不 完全信 息加 工策 略 ,因其文 化 、 知 识水 平及 各 自生 活背景 等都 不 同 , 对 同一 个 问题 往 往会 有 不 同的理解 和认 识 。 一 个人作 为 传者 耳 闻 目睹地 传递 信息 ,同时 也作 为受者 接受 他人 信 息 , 传 播 过 程 中( 即包 括 “ 接 触— — 理解 —— 记 忆— — 再传播 ” ) 往往会 采 取不 同 的选择性 行 为 , 使 得 原始 信 息很 难 在高保 真 度 的情 况 下继续 传递 。 且在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