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职业学校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思考(最新)

合集下载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0篇)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0篇)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1)工匠,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论衡·量知》里描述“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中国古代涌现出无数著名的工匠:鲁班、李冰、李春、蒯祥……他们的成就和功绩都造福后世。

无论木匠、土匠还是史匠,虽然工种不同,但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出类拔萃,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新形势新阶段下,一个企业是否能健康持续发展,正是取决其是否具备工匠精神。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工程是泸沽湖机场建设项目,公司承建土石方工程一标段,包含高达145的高填方区。

作为省内机场建设的领头羊,我们承诺必须按质按量的实施好这个高填方施工,因为这是一份责任,是对全省人民的一个交代。

从填方作业前的原地面处理,我们就倾注了许多的心血,每一处软土,每一个溶洞都进行仔细处理,唯恐留下哪怕一处质量隐患。

对于高填方的分层填筑,我们把它作为重点和难点。

说它是重点,道理不言而喻,说它是难点,我们并没有因为一遍又一遍、一层又一层重复相同的工作而麻痹大意。

控制每一层回填厚度,每一层抗滑台阶开挖,每一车填料质量,每一点强夯作业,每一遍碾压施工,控制每一个细节,最终确保高填方体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一份坚守,一份执着。

工匠精神,强调我们对细节的态度和对质量的追求。

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企业,工匠精神都是一种品质,一种文化。

历史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

“工匠型”企业相对于“商人型”企业而言,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产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努力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形成PDCA 循环,把企业推向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高职教育是在职业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工匠精神”则是高职教育中需要重视培养的精神品质。

下面从理解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实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理解“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一种坚定、执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它的内涵包括技术精湛、品质追求、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责任担当等五个方面。

技术精湛是指掌握并熟练操作专业技能,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的能力;品质追求则是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品质要求,并在工作中不断精益求精的态度;创新精神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主动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团队合作是指在团队中承担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积极与他人合作、协调工作,达成共同目标;责任担当则是指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于公司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尽最大努力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1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2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卓越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具有时代性和一定的普遍性。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在求职和职场中的竞争力。

2.3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拥有在职业生涯中备受重视的成功品质,从而激励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3.1 实践教学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注重开展基于工程实践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提高学生在技能方面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培养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职业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感悟3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感悟3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感悟3篇【篇一】每个中国人面对世界,最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制造”四个字。

确实,made in china已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又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缺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和超前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传统,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到了最后阶段,并产生了最终三名候选人。

更多人关注的是伟大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摄影师,但是我将会把手中的选票留给那位从未踏足大学之路的焊接大师王师傅,因为他代表的是我们当前缺失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金钥匙。

当前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实力迅速崛起于世界。

但是,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几乎我们都能每天在电视上、网络上都能看到造假成风、贪污腐败的新闻。

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上不敬业爱岗、专研技术,只想着买彩票一夜暴富;部分实业公司不专注于产品升级和服务提高,却放弃主业去搞房地产开发;甚至很多校园莘莘学子不好好学习而炒股。

虽然这些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些现象,但是也反映出这个社会浮夸与鼓噪之风过重,亟需王师傅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来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也包含在我们提倡的中国梦内容中,但是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要实现“中国创造”这个伟大梦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应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大国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其次,国家注重、鼓励技术的创新、实业的发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再次,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像王师傅这样的大师级技能人才,做到广积薄发,实现量到质的变化。

我们高中生在面对高考这个人生第一道门槛时,也是踏出实现我们青春梦想的第一步。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成为企业用工的重要力量。

在面对这种现实情况的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挑战。

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的训练。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匠精神要求工人具有优质的技术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从而逐渐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习和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还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向,更好地培养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工匠精神不仅包括技术能力,还包括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工匠精神不仅仅需要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职业道德,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工匠精神,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0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0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0篇)弘扬工匠精神篇1“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

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

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

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

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

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

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

职业教育工匠心得体会(3篇)

职业教育工匠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魅力。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职业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一、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内涵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是指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秉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态度,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致力于培养具有过硬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表现为:1. 敬业: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2. 精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3. 专注:心无旁骛,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创新: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实践1. 敬业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敬业的重要性。

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认真备课、上课,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课堂上,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精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

同时,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他们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3. 专注在职业教育中,专注是至关重要的。

我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课堂上,我认真讲解专业知识,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他们掌握所学技能。

在课外,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创新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我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篇
一、弘扬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

我们要遵循工匠精神,必须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努力,永远坚持“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断地敦促自己成长,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弘扬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完美。

要做到精良细致,在努力中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达到自我超越,实现完美的目标无疑是个过程,但对于工匠来说,那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必由之路。

三、弘扬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质量。

正如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的就是从过程中掌握手艺,做好最基本
的事情,把质量控制到最高水平才能带来愉悦的体会,并获得良好的反响。

四、弘扬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创新。

完成“精益求精”,是把做工变得更加完美,而创新,就是不断用更有效率,更实用的方法将工作做得更好,更精致。

五、弘扬工匠精神,意味着追求独特性。

追求独特性,不仅要做更精美的工人,而且还要做出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的物品,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出现,让作品拥有独特的气质。

综上所述,弘扬工匠精神的总体理念就是以真诚的心灵和勤奋的努力,追求完美、质量、创新以及独特性,彰显自身的价值,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工匠精神倡导的,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和付出,它体现出一种真诚和尽责,意
味着一斑连成的智慧和努力,它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动推动力,也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追求完美的信念和动力。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工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工匠精神是指对工作的专注、追求卓越以及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工匠精神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持之以恒,不断自我提升,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我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发和成长。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工匠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中,而是应该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在生活中也会追求卓越、注重细节。

比如,我在家里做家务时,总是尽力做到最好,不管是收拾房间、做饭还是洗衣服,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人际交往中,我也会细心倾听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的感受,尽力提供帮助。

我相信,只有将工匠精神贯彻到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有价值的人。

其次,工匠精神意味着对工作的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的态度。

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会退缩,而是会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我工作中,我常常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难题,但我从不灰心丧志。

相反,我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努力和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工匠精神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完美。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必须能够发现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在我工作中,我经常注意细节,关注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尽善尽美。

我相信,只有将细节做好,才能将整体工作做到更好。

我常常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是否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最后,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团队合作中。

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会尊重他人,善于合作。

在我所在的团队中,我始终坚持以团队目标为导向,与同事们密切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我相信,只有团结的团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团队合作中,我也会引导和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总之,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态度和价值观。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职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工匠精神不仅仅指技术技能的精湛,更强调专业精神、责任精神和创新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湛的技术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高职教育的优势所在。

高职院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应该与企业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培养他们适应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追求,更包括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

高职院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投入。

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培养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

三、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和习得,更包括对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高职院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院校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引领行业发展高职院应该积极与行业进行交流和合作,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与行业接轨的教学和实践机会。

行业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要求,还可以为高职院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引领行业的发展。

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表现,更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高职院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院校可以开设文化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

高职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从实践教学、责任心、创新能力、行业交流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培养,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高职院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当今社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工匠精神”正是高职院培养学生所要注重的核心素质之一。

培育“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针对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文化理念建设高职院应当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态度。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要求。

学校还需加强师生交流,营造浓厚的敬业务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提升其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二、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院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领域的深耕细作。

学校可以设置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供优质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磨练技能,锤炼“工匠精神”。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受行业需求,了解行业标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创新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技能的表现,更包含着对创新的需求。

高职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使学生在“工匠精神”中既能保持传统的工匠技艺,又能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工匠精神教育高职院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可以开展“工匠精神”主题讲座、技能大赛、技能培训等活动,邀请企业工匠和技术专家给学生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七篇)

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七篇)

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七篇)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七篇),希望大家喜欢!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篇1】近日,在公司领导组织下,全体干部职工在多功能会厅观看了《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作为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在我国建设挥洒泪水,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孟泰、史来贺,尽管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虽然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苦干精神永不过时,学习劳模精神,就要发扬不怕艰苦,坚持到底,勇于奉献的精神。

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的工作中去,学习劳模精神我将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要加强学习。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学习,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督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

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

因此,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只要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才能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是要经常自我反省。

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

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三是要认真务实,扎实工作。

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才能确保瓦斯零超线。

作为通风科负责人,我会增强担当意识,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命运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发扬劳模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干,为屯煤高效、安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个人感想【篇2】测绘是一项量天测地的艰辛工作,当看到戈壁沙滩,雪域高原极端恶劣的环境时,打破了我对测绘工作的无知,以为就是拿着标杆在马路上测量基准线。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合集5篇]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合集5篇]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合集5篇]第一篇: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摘要: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工匠人才。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的兴学之基、强校之魂、育人之石,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工匠精神培育的重任。

本文分析提出,文化是学校的血脉和灵魂,也是发扬和传播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守“匠心”的同时,注重在师徒心手相传中承“匠技”,是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课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资助课题《“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系统开发》(课题批准号:XJK17BZY031)阶段性成果。

《周礼?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守,世谓之工。

”从中可以溯源“工匠精神”的内涵:心无旁骛的专注、铁杵成针的琢磨、一丝不苟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品质。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中,处处都有工匠精神,很多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耳熟能详。

比如在青铜、丝绸和瓷器的精美绝伦中,在故宫博物院、万里长城、大运河的磅礴气势中,无不闪耀着工匠精神之光。

还有善于解牛的庖丁、酌油的卖油翁、木匠祖师爷鲁班、纺织高手黄道婆等,也是匠心独运。

毫不夸张地说,工匠精神一直助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可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我国已经将工匠精神提高到了国家层面。

这是一个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特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这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工匠,培养他们恪尽职守、崇尚精益求精、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对产品和服务完美追求的工匠精神。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教师,我常常思考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让他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并展现出出色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几点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问题导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我们也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

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实践中,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实践教学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实践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能力。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校和企业也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培育工匠精神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通过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高职院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升。

培育工匠精神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工匠精神强调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突出地位,高职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成为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骨干。

高职院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培育工匠精神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

高职院学生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往往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高职院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强调诚信、责任和奉献等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职院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培育工匠精神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工匠精神不仅包括对技术工艺的精益求精,也包括对操作方法和流程的创新。

高职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的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践项目,提供支持和资源,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高职院“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以及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在现代社会,高职院校扮演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角色。

而在培养这些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教育。

实践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技术的魅力和挑战。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技术的精益求精,但现代社会也需要技术人才拥有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工匠精神”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作为高素质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让他们明白做一个技术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懂得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实际,而企业是学生们最好的实践场所。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读弘扬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读弘扬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读弘扬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读弘扬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古人讲‘惟精惟一’,一个团队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就是创新。

但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喜欢追求新事物,不愿意把心思定下来,更不要说好几年很专注地去干一件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XX级学生董亚文对记者说,“连钢创新团队”的故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这本书其实没必要写得太复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

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她也要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宣传部干部、90后宣讲员胡晓岚则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连钢创新团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鼓与呼:“我在接下来的宣讲中,会把这个团队作为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让年轻人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不断奋进,书写中国华章。

”“‘连钢创新团队’生动诠释了新发展格局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青岛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彭建国总结说,当前,青岛正在全力打造“工匠之城”和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需要培养更多像“连钢创新团队”一样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读弘扬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上下五千年,中国曾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制造行业发展,精密探测的地震仪,深埋千年依旧锋利的古剑,无不彰显着当时顶尖的工业技术。

然而反观现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厂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练度或扩充人力来提高产能,却无丝毫创新之法。

中国工业已然被称为“世界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工业将无以为继。

近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理念风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战略让国人悚然惊醒。

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在已有顶尖工业水平上的持续创新力以及德国人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工匠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境界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培育工匠精神?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要营造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应当把技能学习置于重要位置。

要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注重技能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校园内,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实践课程,比如木工、电工、焊接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技能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匠精神。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和技能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技能的舞台,激励他们在技能学习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技能的掌握,更包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里,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要求学生做事认真负责、团队合作能力强、有耐心和细心等。

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

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

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能,增强工匠精神。

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海外技能交流活动、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等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构建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力量。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5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5篇)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5篇)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1)工匠,是一种职业,看似平凡,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都在询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究竟来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够体会到它的真正内涵。

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不断改变精益求精,其实不然,我认为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决定着你的命运,你似乎在慢慢的为之所改变。

曾经有一篇*这样说道:“一天,一位大学的学者来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派了几个人到建筑工地去砌墙,这位大学者问了第一个正在砌墙的人说:“你在干什么?”“难道你看不见吗?我在砌墙。

”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回答道。

显然,对方是嫌他打扰了自己的工作。

学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墙工人身边问道:“你在干什么?”那人差异的看了看他,然后用手比划着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大大楼说,我在盖一座高楼。

这两个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当转身欲走的时候,一阵歌声吸引了他,在忙的焦头烂额的工地上竟然还有人唱歌,这位学者狐疑的循着歌声找了过去,原来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轻人,只见他麻利的砌着转,同时哼着一首首老歌。

“你在干什么?”学者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

”这个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后,这位学者因为某一课题又来到了这个工地进行调研,凑巧的是,他发现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几个人,第一个还在工地上砌墙,第二个成立图纸设计师,而第三个,却已经成立他们的老板。

”由此来看,所谓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决定了你以后能否干出一番大事业。

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2)很久以来就对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闻,近日有幸拜读,读罢掩卷,心中感触良多,我被书中精彩纷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阐述震撼着,现将感想列出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过深层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时候会想:反正都是发那么多工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更舒适惬意吗?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样平衡?等等……此书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告诉我们,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机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获得,拥有工匠精神无论对自己还是和对企业,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2篇)

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2篇)

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价值观,是追求工作质量和细节的最高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往往忽视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然而,作为一个工匠,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积极弘扬这种价值观。

首先,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心。

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工匠都应该以一种全身心的态度去对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最好的作品,创造最完美的结果。

工作本身应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以工作为乐,倾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细节。

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还能够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其次,工匠精神要求我们不断追求技术和知识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和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名工匠,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职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细节和质量。

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追求完美,还要注重细节和质量。

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质量决定口碑。

只有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够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相反,如果忽视了细节和质量,不管再好的产品和服务,也无法长久地受到客户的青睐。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追求最高品质。

此外,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持的态度。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主动解决问题和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将问题推给他人或者放弃。

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成为真正的工匠。

最后,工匠精神要求我们追求创新和突破。

作为一个工匠,我们不能停留在舒适区,只做熟悉的事情。

相反,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2024年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心得体会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和完美的态度,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工匠精神强调专注、细致和精益求精,这些品质使工匠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家,也让他们的作品达到卓越的水平。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深深的受到了工匠精神的启发和影响,下面我将就工匠精神对我个人的影响进行总结和体会。

首先,工匠精神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总是对致力于的事情充满激情和热情,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而是时刻追求创新和改进。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尽量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学习工匠精神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将工作当做一种艺术来对待,才能真正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潜力。

当我开始用工匠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时,我发现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主动地提出建议,参与到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中,并且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这种主动性的改变不仅让我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使我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工匠精神教会了我耐心和坚持。

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卓越的成果。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反复的尝试和修正,才能取得进展。

这种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只要保持耐心和坚持,最终就能迎来成功。

学习工匠精神使我意识到,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坚持,才有可能实现。

于是,我开始在学习和工作中树立一个追求卓越的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它。

这种耐心和坚持的心态不仅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坚定,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毅力,使我更加坚强和自信。

最后,工匠精神培养了我对细节的敏感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工匠在工作中追求的是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他们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学习工匠精神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时候成功并不仅仅依靠大的突破和创新,而是源自于对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职业学校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思考(最新)
工匠精神,既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培育工匠精神并使之一传十、十传百,要求我们站位高、认识深、措施实。

站位要高,认识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发端于传统手工业生产过程,凝聚在工匠个体的劳作行为中,体现在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中。

在新的时代,需要对兼具传统性、个体化和生活化的工匠精神进行价值重估,审视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质量时代”的到来需要工匠精神。

X总理在2014年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质量时代”的理念,指出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质量时代要求在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质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开展全方位变革,显著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质量。

提高质量的路径有很多,最关键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唯有各行各业人员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总结、体悟并践行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去打磨手中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真正从根源处实现质量的飞跃。

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工匠精神。

“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X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与广大劳动人口的就业。

但是这种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促使我们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强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技术工人队伍做支撑,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弘扬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还是公民层面的“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一一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奋斗与坚持。

工匠精神所强调的也正是这
种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不可能诞生伟大的创意与产品,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全身心地服务于工作岗位,专注于每一个工作任务与细节,才能真正体现出“敬业”这一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

认识要深,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形成机理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必须弄清楚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外在特征,了解工匠精神的形成机理,也就是说要了解工匠精神形成和传播的规律。

可以从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身上总结提炼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一
个孤立的、抽象的、静态的名词,当它与艺术创作、工业生产、手工劳动等不同领域相结合时,会产生动态的、多元的外在表征。

从清洁工的马路清扫到电焊工的工件
焊接,从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到医生的精准操作,我们需要透过表象,看到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在这些劳动者身上的集成和外显,如专业、执着、敬业、守规、创新等,这就是我们说的工匠精神。

精神的东西一定要通过行为来显现。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

从制度到习惯,再到精神,是个体工匠精神形成的机理。

观察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制度的规约一习惯的养成一精神的培育,是工匠精神形成的三个步骤。

制度约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第一步,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要为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过程与结果设置明确的规范,以外在的奖惩机制规约从业人员的行为与态度。

当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后,从业人员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形成稳定的行为和态度习惯,建立起“工作任务一相应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的联结。

习惯的形成是精神培育的前置步骤,也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关键步骤。

长期的下意识行为习惯强化了个体对如何工作以及工作的价值的理解与认知,并将其充分地内化到日常的行为之中,甚至会主动地传播和影响他人。

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是工匠精神的传播路径。

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以一定的身份存在于特定的组织之中,且与其他组织和个体相互联系。

工匠精神就借助这种基于工作形成的联结,在个体、群体与组织之中实现阶梯式的传播。

个体先是在工作中具有工匠精神被树立为典型,通过宣讲、表彰、师带徒等形式实现个体到群体(如部门内、车间内)的传播。

在此基础上,通过群体竞赛、群体表彰、群体任务等传播机制,将工匠精神推展至相邻群体,相邻群体再扩展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最后成为一个组织都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举措要实,在职业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现在讲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已超出“工匠”的范围,成为社会组织所有人员的价值追求。

职业院校是培养未来技术工人的组织,要因校制宜,把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首先要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都成为普通劳动者。

劳动报酬的多少是影响劳动者对劳动投入(包括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

如果普通劳动者能够获得同自己的劳动投入匹配的收入,进而通过自己的工匠精神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激励,传递到在校生中。

只有将技术工人的待遇提上去,让技
术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的生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出来,才能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领军人才,支撑我国的转型发展。

其次要强化基于规则的职业院校管理,充分发挥制度塑造学生行为的作用。

面对年龄在15至21岁之间的职业院校学生,应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倡导某些行为、反对某些行为,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逐渐
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依规行事、照章办事的习惯。

在学校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实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到工作岗位上很容易转化为好的工作习惯。

某种意义上说,好的工作习惯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再其次使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品性养成方面的“关键他人”。

职业院校教师如果在备课、上课、课下指导的各个环节,以及知识讲解、技能展示、问题解决、情境设置的各个方面都能精益求精,学生怎么可能不受其影响,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