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修订要点及理论基础共258页文档
新版GB《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新版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引言0.1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
0.2与GB/Z 19579-201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
0.3 基本理念本标准建立在以下基本理念基础上,高层领导可运用这些基本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a)远见卓识的领导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b)战略导向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c)顾客驱动将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作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程度。
d)社会责任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以人为本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精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的有关规定,特制订《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参照国外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本标准与GB/T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
本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施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准则。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dt ISO9004:2000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卓越绩效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与GB/T19580—2004相比变化如下:——增加了基本理念——增加了部分术语——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北就科立特管理咨询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福荣、汤万金、陈志田、马林、吕青、李仁良、焦叔斌、张晓东、金国强、王俊、王国清.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580—2004引言0。
1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
0。
2与GB/Z 19579—201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新)
前 言
进入21世纪,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质量管理有了 新的内容。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方针: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 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设 置国家质量的政府奖,这是我国质量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它 将会引导广大企业,以科学的方法,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提高 竞争力,最终提高我国的国力。
2.核心理念
7、过程与结果并重(卓越的过程绩效与卓越的结果绩效的关联)
组织的绩效源于过程,体现于结果。因此,既要重视过程,更要 关注结果;要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实现卓越的结果。
8、学习、改进与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寻求变革的机会。
防范经营的风险)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是组织追求卓越的基础,改进和创新是组 织持续发展的动力。
3.2 使命 mission
组织存在的价值,是组织所承担并努力实现的责任。 承担---完成---责任(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的,组织的重任).
3.3
愿景 vision
组织对未来的展望,是组织实现整体发展方向和目的的理想 状态. 对将来实现目标的一种有信心的寄托.
GB T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 T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为了帮助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标准代替了GB/T—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在GB/—2009的规则下起草。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主要起草人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金国强、XXX、王国清。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规模和性质的组织,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等。
本标准的评价要求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方面。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涉及到的引用文件包括GB/T-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等。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包括组织、卓越绩效、顾客、领导、战略、过程等。
这些术语和定义的准确理解和应用是评价组织卓越绩效的基础。
评价要求本标准的评价要求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方面。
在领导方面,要求组织建立并落实有效的领导体系;在战略方面,要求组织制定明确的战略和目标,并将其贯彻到各个层面;在顾客与市场方面,要求组织了解顾客需求并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资源方面,要求组织合理配置和管理资源;在过程管理方面,要求组织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在测量、分析与改进方面,要求组织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在结果方面,要求组织实现卓越绩效并持续发展。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制定了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代言、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主要介绍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和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目录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标准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评价方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评价要求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1、目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是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技术文件。
制定这套标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2、意义这套标准是国内外许多成功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为组织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的市场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3、适用范围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标准与IS09000的关系IS0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符合性标准,目的是为了证实企业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它用量化指标(1000分)平衡地评价企业卓越经营的业绩,是评价企业卓越绩效成熟度的标准。
兼容了IS09001和ISO 9004。
标准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图(图1.8-1)描述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结构,形象而清楚地表达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个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绩效考核]卓越绩效评价管理的准则和主要内容
(绩效考核)卓越绩效评价管理的准则和主要内容卓越绩效评价管理的准则和主要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dtISO9004:2000)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卓越绩效(performanceexcellence)"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关联方创造价值,且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治理(governance):于组织工作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
•标杆(benchmarks):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表组织所于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运作实践和绩效.价值创造过程(valuecreationprocesses)为组织的顾客和组织的运营创造收益的过程.注:价值创造过程是组织运营最重要过程,多数员工介入这些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产生组织的产品、服务,且给组织的股东和共他主要关联方带来实际的运营结果。
•支持过程(supportprocesses):支持组织日常运作、生产、服务交付的过程。
注:支持过程能够包括财务和统计、设备管理、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公共关系和其他行政服务。
这些过程虽然不能直接为顾客增加价值或创造价值,但为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起到保证、支持作用。
卓越绩效管理培训
第五章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核心 价值观和理论
11、系统的观点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管理整个组 织和关键过程。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个方面的要求和核 心价值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和协调机制,强调了组织 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五章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核心 价值观和理论
4、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
组织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全体员工和合作伙伴不断增长 的知识、技能、创造力和工作动机。企业要让顾客满意,首 先要让创造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企业员工满意。重视员工意味 着确保员工的满意、发展和权益。
组织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协会等机构建立战略性的 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利于组织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开发新的 产品及服务,增强组织与合作伙伴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市场 领先能力。
第五章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核心 价值观和理论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实现卓越的经营绩效水平,必须提 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
组织的学习是组织针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持续改进的适应 能力,通过引入新的目标和作法带来系统的改进。企业实践 卓越绩效模式是组织适应当前新形势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
个人的学习是通过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引起员工知识 和行为的改变。个人的学习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 员工的发展带来新机会。
第四章 卓越绩效管理方法与管理 体系的管理方法的区别
ISO9001标准是符合性的‘‘基本要求”,它的管 理模式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套用的,是狭义的管理模 式。
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致力于获得全面的良好的经 营绩效,强调社会责任、战略策划和经营结果,是 广义的管理模式,是各个组织不可套用的。每个组 织有其独特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以过程控制、 改进方法等等手段达到卓越。
新版GB《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新版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word整理版引言0.1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
0.2与GB/Z 19579-201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
0.3 基本理念本标准建立在以下基本理念基础上,高层领导可运用这些基本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a)远见卓识的领导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b)战略导向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c)顾客驱动将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作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程度。
d)社会责任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e)以人为本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卓越绩效管理标准
卓越绩效管理标准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的有关规定,特制订《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参照国外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本标准与GB/T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符合性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
本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可帮助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有助于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并使各类组织易于在质量管理实施方面进行沟通和共享,成为一种理解、管理绩效并指导组织进行规划和获得学习机会的工具。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准则。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GB/T1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dt ISO9004:)3、术语和定义GB/T19000-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卓越绩效经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2006.08.10修订
1.1.1“卓越绩效模式”释义
※一种经营管理体系
—“卓越绩效模式”是比我们所熟悉的质量(ISO9001)、环境(ISO14001)、职业 健康安全(OHSAS18001)等更大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涵盖了组织的领导、战略、顾 客和市场、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方面的绩效,更关注组织的经营质量。
※一份评价标准
5)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电子商务的出现缩短了贸易距离和时间,时间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指标,时间的改进 会推动组织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改进;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要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和产品、服务的生产周期,精简机构和简 化工作程序,实施同步工程和业务流程再造(BPR); ◇为了满足全球市场、顾客多样化需求,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按规定办事”、“按标 准生产”,还要有更多的灵活性; ◇培养掌握多种能力的员工更为重要,以便胜任工作岗位和任务变化的需要。 6)关注未来 ◇持续增长和市场领先地位能给利益相关方以长期信心; ◇要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分析和预测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顾客期望、新的机 会、市场占有率、技术发展、新的顾客、法规要求、新的期望、竞争对手战略; ◇根据组织确定的战略目标,制定中长期、短期计划,并配置所需的资源,保证战略 目标的实现; ◇为了追求组织持续、稳定的发展,要重视与员工和供应商的同步发展(联盟与合 作)。
1.4.4.成熟度标准,更加强调重视组织文化的作用
不同于ISO9000符合性标准,可用于评奖,更多用于组 织自我评估,寻找改进机会,追求卓越。无论是追求组 织卓越绩效、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宗旨,还是系统 思考和整合,都涉及企业经营的价值观。所以必须首先 建设符合组织愿景和经营理念的组织文化。
1.4.5.关注未来,实施ISO9000标准的自然进程 和必然结果
11)系统的观点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修订要点、理论基础及实施重点难点
逻辑思维
归纳和演绎只能扩展现有的知识,用演绎 的方法不可能构建一个全新的东西,所有 新思想的产生都包含非理性因素,因为他 们不可预料。
“我们有意发明,我们意外去发现。” 创 造性头脑是开放的,它能超越线性思维。
主观性:人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主观与客观——规律、需求与方法
一
引言:思维与规律
战略、可持续 、风险。
引言:思维与视觉——(知识、方法、思维)
《老子》 原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笛卡儿曾经说过: “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牛顿:“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
次序进行的思考。
思维质量
,思维分出三个值来:1、广度 2、深度 3、速度 。 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质量反映了每
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 主要包括: 独创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
系统性六个方面。
思维
思维惯性?
大脑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沿着一定的方向、按照一定的次序 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也就是说,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 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不由自主的还是 按照上次思考的方向和次序去解决,这种现象,就叫做思维惯性。
後來老闆說今天特價只要 250元
於是老闆叫服務生把退的 50元 拿去還給他們
服務生想說自己也很辛苦於是暗藏 20元 起來,然後就
把剩下的 30元 還給他們
那三個人每人拿回10元 100-10=90 表示每個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