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规范标准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规范标准答案)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10 页)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本文件来自于K12教育论坛,感谢网友“东坡居土”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 .大气湿度增高B .大气降水增多C .近地面风速增大D .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 .提高土壤质量B .节省劳动力C .促进生态循环D .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气压/hp b气温 气压14161820 2224 时5 10 15 20 图125 30 35 790792 794 796 798 气温/℃4.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 .16时~17时B .17时~18时C .18时~19时D .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 .大气逆辐射减弱1996年我国与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示意M 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图230°°洲界国界 未定国界6.中资企业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我国需求B .拓展国际市场C .提高技术水平D .增加当地就业 7.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 .美国B .日本C .澳大利亚D .法国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 .8:00~9:00B .11:00~12:00C .14:00~15:00D .17:00~18:00 圣劳伦斯河(图3a )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关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儿卓荦,初读《诗》日,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或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兒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兒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兒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兒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兒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 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3..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D2ABCD3A.BCD(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以15年全国2卷《马兰花》为研究背景的小说文本批注式解读

以15年全国2卷《马兰花》为研究背景的小说文本批注式解读

以15年全国2卷《马兰花》为研究背景的小说文本批注式解读以2015年全国II卷《马兰花》为研究背景的小说文本批注式解读引言《马兰花》是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中的文学作品,该文本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并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孝道和传统美德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本篇批注式解读旨在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文本分析第一章:故事的引子- 批注1: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背景的真实性。

此段落也暗示了主人公小明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批注1: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背景的真实性。

此段落也暗示了主人公小明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章:小明与马兰花- 批注2:马兰花的出场象征着希望与坚韧,与小明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突出了传统美德在逆境中的价值。

批注2:马兰花的出场象征着希望与坚韧,与小明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突出了传统美德在逆境中的价值。

第三章:孝道的考验- 批注3:描述小明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草药。

此处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强调了孝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批注3:描述小明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草药。

此处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强调了孝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马兰花的神奇力量- 批注4:马兰花神奇的治愈能力凸显了自然的神秘与人的坚韧。

同时,这种神秘力量也加深了故事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加投入。

批注4:马兰花神奇的治愈能力凸显了自然的神秘与人的坚韧。

同时,这种神秘力量也加深了故事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加投入。

第五章: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批注5:小明在城市中遇到的困境和冲突,反映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碰撞。

此章节引发了读者对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思考。

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详解

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译文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

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

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注释⑴临洮:即洮州,唐时与吐蕃接界,在今甘肃临潭西。

一说指临洮军,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⑵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⑶连年:接连多年。

一作“年年”。

唐郑遂初《别离怨》:“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

”⑷曾(zēng):竟,竟然。

一作“长”。

⑸应:一作“来”。

⑹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⑺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⑻“勤王”句:一作“不敢道远思”。

勤王:谓尽力于王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答案1.【答案】A 【解析】原文说的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畴”。

2.【答案】B【解析】“否定”是文本具有的要素,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并未说要“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3.【答案】B【解析】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5.【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项错误在于,对“阙”的理解不对。

6.【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C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

7.【答案】(1)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关键词:兴、咨怨、游幸、非宜,全句大意)(2)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关键词:凶逆、令、抱恨泉壤、何言,全句大意。

)【解析】题中,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

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

8.【答案】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

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9.【答案】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

15年全国2卷《马兰花》的批注式小说文本解读

15年全国2卷《马兰花》的批注式小说文本解读

15年全国2卷《马兰花》的批注式小说文本解读《马兰花》批注式小说文本解读概述《马兰花》作为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中的一篇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意蕴,引发考生们的广泛讨论。

本文将通过批注式解读的方式,对小说进行逐句剖析,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故事背景与情节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小镇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在战争阴霾下,人们顽强生活、坚韧不拔的生动画卷。

故事围绕马兰花这一中心人物,通过其与家人及镇上居民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战争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人民群众在苦难中的团结与希望。

---二、人物分析马兰花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马兰花象征着坚强与毅力。

她不仅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在困难时期积极团结周围的人,共同抵抗外敌。

她的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坚韧和智慧。

家庭成员马兰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各自在故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丈夫虽然话语不多,但默默支持家庭,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男性的责任感。

两个孩子则代表了新一代的力量,他们的成长与变化,反映了战争对儿童的深远影响。

镇上居民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如镇上的商贩、邻居等,他们虽然出场不多,但每一个角色都生动地反映了战争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心态。

他们与马兰花的关系,共同构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

---三、象征手法马兰花马兰花不仅是主人公的名字,也是小说中重要的象征元素。

它象征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马兰花在故事中的每一次出现,都赋予了情节深刻的象征意义。

其它象征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象征元素,如小镇的象征意义,战争的象征意义等,都需要在具体的文段中进行细致的解读。

---四、主题探讨《马兰花》通过对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生活的描绘,传递了几个主要的主题。

坚韧不拔小说的主题之一是赞扬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不拔。

马兰花及其家庭的表现,是对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

团结互助在困难时期,人们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详解

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详细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语文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2015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5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5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解析及范文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优秀作文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他们分别是XXX、XXX和XXX。

在这三个人中,我认为XXX更具风采。

XXX是一位笃学XXX、XXX创新的人。

他率领团队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为国际学术最前沿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个人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他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XXX是一位爱岗敬业的焊接大师。

他练就了一手绝活,将普通技术变为完美艺术,走出了一条从职高生到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他的努力进取品质和自信追求让他超越平凡,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工匠。

XXX则是一位热爱摄影的年轻人。

他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博客赢得了网友一片赞叹。

他的个性艺术和刻苦精神让他发现和创造美,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综合材料来看,这三个人都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

但在我看来,XXX更具风采。

他的个人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为国际学术作出的重大贡献,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他的精神品质和努力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希望能像他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追求进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权衡精神品格,选择适合时代的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具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人,他们又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成为这样的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权衡比较这些人中哪一种精神品格更适合我们当代年轻人,哪一种更有助于矫正当代不良的社会风气,哪一种更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大XXX抓科技以强国,XXX代表崇敬业以立民,小刘代表爱文艺以美心。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但我们也需要选择适合当代的精神品格。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生活也许注定平凡,但只要保持热情和专注,我们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变得光彩夺目。

例如,身处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辛勤育人且自得其乐;井下作业的矿工,于黑暗中发掘光明且无怨言;出海航行的水手,凭借坚定的意志面对与爱人的别离。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全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 大气湿度增高B. 大气降水增多C. 近地面风速增大D. 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 提高土壤质量B. 节省劳动力C. 促进生态循环D. 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图1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 16时-17时B. 17时-18时C. 18时-19时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 大气逆辐射减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2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6~8题。

全国卷2,满分作文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

全国卷2,满分作文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

全国卷2,满分作文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2015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示例【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

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

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

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

”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

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

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

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

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答案】A 【解析】原文说的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答案】C【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由第四段可知,“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并不是“这种结构影响接收者对文本的理解”的原因;依据文意来看,其原因应该是“接受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先于作品而存在”。

句间逻辑关系,历来为命题者所重视,阅读时需格外注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答案】B【解析】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关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儿卓荦,初读《诗》日,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或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兒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兒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兒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兒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兒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古代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简单的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

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

在瀛删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

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

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

C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答案】(1)皇上您兴起战事,百姓容易生出叹息怨怒。

(如今)皇上车驾外出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关键词:兴、咨怨、游幸、非宜,全句大意)(2)我不能够肃清凶恶、叛逆之人,以致于让朝廷落到这种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关键词:凶逆、令、抱恨泉壤、何言,全句大意。

)【解析】题中,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

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题.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约842~约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5分)【答案】(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