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反腐、正义还是暴力

合集下载

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的利弊与归宿12月3日,网友“周禄宝”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中发布消息,称兰州市长袁占亭佩戴多块名表,其中包括估价15万元的镶钻欧米茄、20余万元的江诗丹顿等,引发热议。

昨天,甘肃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此事件高度关注,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两名在校大学生于昨日向甘肃省相关部门寄出申请,希望公开袁占亭工资情况。

(据和讯网12月6日)连日来,“网络反腐”不断展现自身的强大能力,从“表哥”、“房叔”、“车爷”、“名烟”,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日记门”等热点事件,以及正在调查的兰州市长袁占亭“名表”事件,“网络曝光已经成为反腐的先锋和利器。

可以说,与过去传统媒体曝光以及实名举报相比,网上举报拥有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等特点。

不仅看到了“美丽中国”的力与度,也看到了众多人参与的积极和热情。

然而,网络反腐“井喷”,会不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的局面?因为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面对着网络这个强大的媒体,都可以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会不会一些人也会带来伤害?其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行得正,走得直”,谁怕揭露?谁又怕出名?如果爆料出来没问题,还可以提高一些知名度,不仅可以说明官员的清白,还可以证明官员为民发展的良苦用心。

从长远来看,既然十八大后中央把反腐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应该看到尽管鱼龙混杂的网络,也应做到官方与民间反腐力量的无缝对接,并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借助这种机会,既不损害大家的积极性,也不让工作带来难度,也许这才是“网络反腐”,真正递进的紧密对接。

从杨达才事件看网络反腐利弊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宣布,“微笑局长”杨达才因严重违纪问题被撤销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对调查中发现的杨达才的其他违纪线索,省纪委正在进一步调查。

(据新华网)人们在高呼网络反腐取得胜利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反腐的利与弊。

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渐渐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

随着中国的全球化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着质的提升。

然而在经济基础的不断壮大下,中国的现状变得日益复杂,我们所向往康庄大道走得越来越崎岖。

多少人感慨,现在的中国仍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官员不是两袖清风,而是宦囊饱满。

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何时被淹没在追名逐利的脚步中?腐败的空泛,廉洁的缺失,我们生活在一个贪腐者“前赴后继”的国家中,眼看沦陷却无可奈何。

网络反腐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群众监督的新形式。

不仅包括借助互联网人多力量大这一特点,还包括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

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这便是网络反腐。

自古以来有着“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的言论。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它不仅阻碍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还侵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

因此,反腐倡廉工作刻不容缓。

由于法律体系不完善、官员自律意识薄弱等一系列因素,使得贪污腐败现象多有发生。

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反腐意识不断加强,网络通讯技术不断进步,网络反腐日渐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人们群众已拥有较高文化水平,且对网络的使用日益频繁和普遍。

在对网络反腐事件如“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陕西表哥杨达才”事件、“广州房叔蔡彬”事件、网络曝光公费出国豪华游等事件中,很多网友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大部分通过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途径了解这些反腐事件的。

这说明网络的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有许多人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了解各种反腐事件,实现对政府机关的监督和约束,加快廉政建设的步伐。

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积极惩治和预防腐败,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不仅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保证,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兴的反腐力量——网络反腐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反腐形式,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反腐的有益补充,成为新时期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网络反腐的优势网络反腐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理念和模式。

它通过网络技术及其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进行监督,对权力进行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的反腐败方式。

与传统反腐手段相比,网络反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受众率高,影响面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而且普及率持续增长。

庞大的网民数量为我国网络反腐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一些热点的人物事件,甚至一件极小的事件,只要被网民广泛关注,就会立即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引起公众长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得受众率不断提高,最终引起相关机关和领导的重视,对事件的进程形成极大的推动力。

(二)信息公开,透明度高在反腐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网站及时公布反腐工作进程,将涉及机密外的一切信息迅速公布于众,使得民众可以随时关注腐败现象的真实情况,引导舆论动向。

而且,通过网络进行反腐,打破了信息垄断,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可以随时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进展,使政府权力可以在人民的监督下得到更好地行使。

(三)隐蔽安全,互动性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的身份是可以隐藏的。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发表意见,而不被别人发现身份,避免了被检举者的打击报复。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不仅极大地保护了检举者的人身安全,也进一步激发了网民反腐的主动性。

由于不必担心被知晓身份打击报复,相比过去,在网民可以通过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试论网络反腐现象的形成原因——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

试论网络反腐现象的形成原因——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

对 其进行人 肉搜索 ,并从他身上“ 搜” 出了各种名表 ,杨达才 文化等发面发挥着 法律无法替代的作用 ,而这种 影响力的发 也被 戏称 为“ 表哥” 。8月 2 9日,有 网友整理 出杨达才佩 戴不 挥 则 受 制 于传 播 渠 道 。 在 传 统 媒 体 为 主 宰 的 时代 , 大 众 的 舆
《 搜索》是陈凯歌 电影题材 转型的一部作 品,是一 部极 为媒介 ,部分基于用人工方式对搜索 引擎 所提 供信息逐个辨 具讽刺意味 的现实主义 电影 。导演用蝴蝶效应 的夸 张手法 , 肉搜 索” 扮演 了杀人利器 的角色 。如果 说因大量 曝光他 人隐 别真伪 ,部分又基于通过匿名知情人 公开数据 的方式搜集信 需要指 出的是,作 为一种 网络话语和 网络行 为方式 ,“ 人 将现代人熟知的“ 人 肉搜索” 放大到大银幕上来 ,电影中的“ 人 息,以查 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 的群众运动 【 】 ] 。
今传 媒
2 0 1 3 年第6 期
传 媒 与法
试论 网络反腐现象的形成原 因
— —
以“ 表哥” 杨 达才事件为例
冯 晶 晶
(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 西 安 7 1 0 0 6 2 )
摘 要 :网络媒体 的发展 为广 大网 民 发 表意见提供 了一个公共平 台,匿名性与 比较宽松 的氛 围是其独特 的魅力所在 。它却也 是 天使 与魔鬼 的化身 ,网络因大量曝光他 人隐私 让其蒙上 了非理性、暴力的色彩 ,而 网络反腐则又是为其正名 的过程 。网络媒体
网络反腐何 以成为可能
Hale Waihona Puke 道稀 缺 时 代 ,传 统 媒 体 是 传 播 者和 接 受 者 之 间的 博 弈 场 , 受 众 在 其 中 始 终 处 于 被 动 位 置 ,普 通 大 众 的 话 语 进 入 大 众 传 媒

网络反腐之我见

网络反腐之我见

网络反腐之我见发布时间:2022-12-29T02:16:06.481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17期作者:陈成[导读] 网络反腐开辟了“三不腐”工作的新领域,既冲击着传统反腐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又要理性陈成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通)摘要:网络反腐开辟了“三不腐”工作的新领域,既冲击着传统反腐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又要理性看待网络反腐存在不足,通过多途径规范网络反腐行为,使之成为助推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把利器,坚守信念信仰、增强政治定力,厚植为民众服务的情怀,带动全民崇德向善、遵纪守法,不断展示廉洁建设新气象、新作为。

关键词:网络反腐;利弊;意义;途径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加强政德教育,进一步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廉洁建设,多地开展了第十六个“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

以“算好政德账、永葆清廉心”为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明大德为方向、以守公德为准则、以严私德为底线,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政治体检”。

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参与反腐活动的热情也继续高涨,且近几年网络的飞速发展普及,于是新形态的网络反腐模式应运而生。

一、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2010年海门市审计局遭网民曝光身陷“接待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就在相关部门调查这一事件时,网友再次曝光海门市审计局局长施平公车私用、私费公报、以权谋私、三年挥霍公款千万等行为,网友称其为“花钱哥”。

由江苏省审计厅、南通市审计局和海门市纪委、监察局联合调查的超标准接待等问题的处理结果是施平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职处分。

这一事件证实,网络反腐是一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巨大监督网,经网上曝光后,其处理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与曝光前形成天壤之别。

显然,没有网友爆料,“花钱哥”还在继续“花钱”,“接待门”或许止于“接待门”,其他的“红包门”、“公车私用门”、“电脑门”、“铺路门”就很有可能发现不了也查处不了。

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

一是真假难辨。

在网络反腐取得成效的同时,另一种现象却不得不引起重视。

由于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不够健全,个别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快速性、高效性、群众性等特点,把网络作为打击报复、官场内斗的工具,造谣诽谤、侵犯隐私、人身攻击等等。

二是负面评论。

大家在对网络反腐的成果拍手欢呼,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在议论质疑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意志: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在网上引爆,才由纪检监察机关出面调查、证实、处理?随之而来的还有网民的过激言论和极端行为,如“无官不贪”的“有罪推定”。

当查证辟谣时,相当一部分群众会认为这是“官官相护”的结果。

三是绑架民意。

一旦有人在网上爆料,会立即引来无数网民的围观和微博的海量转发。

由于没有分辨真伪的事实材料,只有人云亦云。

此时的网络被告,根本没有“发声辩解”的机会,法律退后,民意审判,很容易造成误伤误判,也给办案的部门和人员带来压力。

“药家鑫案”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当时该案代理人张显利用社会大众“仇富仇官心理”,发布药家鑫是官二代、富二代的虚假信息,挑起网上一片“喊杀声”,人为制造了所谓的网络民意。

笔者发现,近年查办的腐败案件大多是群众通过网络举报,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而获得线索的。

网络反腐成为网络时代反腐的新渠道,新力量,彰显了网络反腐的威力。

不过,南京市纪委近日表示,“微博举报”过早曝光腐败,容易打草惊蛇,影响办案,必须以制度理性引导非理性的社会监督行为,深化制度反腐,从而引导网络反腐并将其纳入规范化、理性化的轨道。

因此,目前出现的网络举报、微博反腐只应是一种暂时现象,我们不能让网络一直充当反腐的急先锋,不能指望一直依靠网络举报获得反腐线索,不能把反腐的希望寄托在体制外的社会力量上。

我们要坚持制度反腐、机构反腐、网络反腐的有机结合。

制度反腐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反腐败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把反腐败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

机构反腐就是由专门的机构(即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干部作风纪律和廉洁自律教育,负责对腐败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处理,负责对反腐败问题的理论研究。

辩证地看待网络反腐

辩证地看待网络反腐

辩证地看待网络反腐【摘要】网络反腐是当前正在形成的新的反腐形式。

如何对其合理定位,事关网络反腐的前途和命运。

对此作一辩证分析,有利于我们理性对待网络反腐。

【关键词】辩证;网络反腐;网民毋庸讳言,当前腐败已经成为中央十分忧虑、民众深恶痛绝而又很难铲除的顽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反腐形式——网络反腐正在形成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网络反腐的成效,是视之为神兵利器,还是洪水猛兽?是冷眼旁观,还是推波助流?它事关网络反腐的前途和命运。

本文试就网络反腐作一辩证分析,以将其合理定位,以求于同行。

一、网络反腐及其特点、作用所谓网络反腐,即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江苏江宁房管局长“天价烟”事件、湖南湘潭“神女”事件、陕西安监局“微笑局长”事件、山西女商人成副县长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武汉六连号”事件、“史上最牛团长夫人”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局长日记门”、“手表门”、“裸聊门”、“炫富门”等等,无不是网络爆料之后随即成为社会热点,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公共权力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并追出隐藏在后面的腐败问题,最终得到有效查处的。

据网友统计,2009年以来,因网络曝光或举报而落马的官员已有上百名,这些由小鼠标发起的反腐事件,从发端、进展到最终的结果,都有着网民的直接参与或关注,因其影响面更广、影响力更大,而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关注与期待。

网络反腐具有及时快捷、广泛便利的特点。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渠道四通八达,只要轻轻一点,一则消息就可以扩散到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跨越重洋。

网络技术给社会公众反腐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载体,人们坐在家里可以自由地发表关于对腐败现象的看法、意见,并迅速传播开来,大大缩短了群众举报到上级知晓的时间,为反腐败斗争赢得了时机,减少了损失。

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

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

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如今已被人们熟知和使用的网络有其特殊性,如低成本、信息更新迅速、透明隐蔽、直观生动等,在反腐功能上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有很大的优越性存在,但如今制约网络反腐功能的发挥因素涉及到很多政府部门和各个社会方面,应给予积极肯定的引导,同时加以制度规范。

一、网络反腐的含义《中共党建词典》在2009年收录了“网络反腐”这一词条,说明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被人们熟知的反腐形式,它同样受到群众监督,但更加的透明化。

就主体性而言“网络反腐就是广大网民和国家专门机关通过网络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

”就过程而言网络反腐是在网络上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倡导,并听取网络公民的心声和反腐败工作的反馈,与此同时还包括网络公民的举报投诉等的处理,也就是受理与处理相互互动。

网络范围内的政府及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更加透明化地起到了监督、信息化等的作用。

二、网络反腐的优势与局限性(一)网络反腐的优势网络反腐通过网络信息的迅速传达以引起社会的舆论效应,以达到对政府执行力的监督预防、遏制腐败行为的效果。

较传统反腐有以下优势:1受众率高,极易引起关注2010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则调查统计报告,中国网络的覆盖率由以前的几万人达到了现在的42亿,居世界之最,同时其普及率呈持续增长态势。

如此大规模的网民团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众基石,一个小小的新闻就会迅速传播开来,由一股小风形成最终的龙卷风,势不可挡,受众率不断攀升的情形下,这种强大的推动力很容易引起政府机关和相关机构的重视关注,进而对不利人民的行为采取相应措施。

2信息量大,透明公开网络包含大量的信息,且透明度高,政府在反腐进程中,完全可以将其合理利用,将有效信息公布在网上,让公民知情并随时了解反腐过程中的种种信息,并关注和引导舆论方向。

网络透明化体现在信息一旦公布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让传统反腐的信息垄断弊端不复存在,使政府的各种决策在群众监督下行使地更加公平、公正。

新媒体时代_网络反腐_的利弊浅谈_王小平

新媒体时代_网络反腐_的利弊浅谈_王小平

2013・6下总第428期【社会视点】 Social Perspective一、网络反腐的定义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简言之,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反腐。

在这里,网络是方式、途径、形式,反腐是主体、目的和内容。

二、网络反腐的主要形式网络反腐,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就不同主体来说,分为官方网络举报和民间网络举报;从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载体来说,又分为微博、发帖、QQ举报和手机短信举报等等。

但无论怎么分,网络反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势不可挡。

三、网络反腐的利弊2012年,网络舆论场拥有5亿多网民,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了3亿。

网络愈加成为最大的舆论阵地。

与此同时,网络也成为反腐的新力量。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

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上海法官集体嫖娼”等热点事件,“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已经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一条重要路径。

但是,在大家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把双刃剑,有着它的利和弊。

1. 网络反腐的益处第一,对国家来说,营造了反腐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民主环境。

网络上往往隔三差五我们就能获悉一些贪腐行为被曝光,且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处理结果。

譬如,2013年8月7日,上海公布法官“集体嫖娼”事件处理结果3名法官被开除党籍提请撤销审判职务;9月29日上午,陕西省靖边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房姐”龚爱爱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一案,判处龚爱爱有期徒刑3年;10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等。

这些信息一发布,点击率就会瞬间飙升,破十万、百万,甚至更高。

点击人包括政府官员、公务员、公司职工、在校学生、务工农民等,这说明民众都参与了进来。

“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及展望

“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及展望

权” 知情权 ” 。“ 一词作 为特指 一种权利主张的法学概 念 ,是 由美 国的一位编辑 肯特 ・ 珀 ( et op r 库 K n C p e) 在 14 年 1 的一次讲演 中首先 提出来的 。2 95 月 0世纪五 六十年代兴起 的“ 知情权运 动” , 中 知情权一词被广泛
地援用并很快成为一 个具有 国际影 响的权利概念 。 其

舆论监督 、 民知情权 与“ 公 网络反腐”
舆论 , 从广 义来讲 , 就是群 众的言论 ; 督 , 监 就是
察 看并督促 。舆论监督 既可指公众 自下 而上对 权力 、
基本含 义是公 民有权知道其应该知道 的信 息资料 , 如 个人档案材料等 。在全球化趋势 的影 响下 , 我国也逐 渐重视 并认识到公 民的知情权是 与言论 自由 、 出版 自 由等并 列的公 民的基本权利 , 亦包含 于我国公 民的政 治权利和 自由。 『 l 改革开放 的不 断深化 , 国公 随着 我
迫切和重要 。 随着人们对于反腐工作 的期望值越来越
高, 加上腐败 现象一 些新特 征 的不 断呈现 , 如腐 败规 模越来 越广 、 腐败 主体多元化 、 腐败 的集 中环节 特定 化和 腐败 的形式多样 化等 ,反腐手 段也 在不 断地创 新, 传统 的面对 面方式似乎 已经不再 能满足反腐 的需 要 。关键时刻 , 益于信息化 的不 断提 高使得 网络作 得 为一种 电子媒介 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 用 网络载体 利 预防和反对腐败也开始成为人们 的一种新 的尝试 。
查 和核实 后进行公示或曝光 , 督促有关部 门去解决并
由此形成 威慑力 。舆论监督从它诞生之 日起 , 就代表
着社会 的正义 、 先进力量与落后或者邪恶势力进行斗 争 。西方 学者认 为 , 舆论监督是进步社会 的第 四种权 力 , 与司法监督 、 它 政党监 督 、 行政 监督相 比 , 具有独

对网络反腐背后的思考

对网络反腐背后的思考

对网络反腐背后的思考【摘要】网络反腐虽然具有强大的力量,但依靠网络反腐治标不治本。

对此,笔者建议应该从网络反腐中反思我们反腐败职能部门的不足,并提出积极打通网络监督与反腐的任督二脉!正确发挥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始终把公开透明作为预防腐败的基本要求,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同时加大反腐力度,做到治标又治本。

【关键词】网络监督;反腐机制;反思从因抽高价烟、戴名牌表而被网友盯上的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落马,到陕西安监局“微笑局长”杨达才“倒下”,从网民质问到反腐败职能部门介入,从曝光到查处,我们仿佛看到这是网络反腐的又一次伟大胜利,不由得让人拍手称快。

然而,尽兴过后一些不顺耳的声响,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网络反腐的背后影响。

某省某地纪委书记汪同志认为这些反腐网民是“暴民”是“敌人”,甚至有些官员称网络反腐给反腐网民空间太大进而导致问题官员集体焦虑。

在伸张正义的网络反腐气势弘扬的情况下,竟然有这样一批人铤而走险站出来为官员群体说话,可见网络反腐背后必然存在着它的不足和缺陷。

如果我们无视,那矛盾一定会被激化又或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官员中对网络反腐存在种种消极抵触甚至激烈对峙的情绪,我们必须深思。

一、绝对肯定网络反腐的强大力量反腐败离不开群众的监督与支持。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

多次网络反腐胜利经验,也让广大网民朋友总结出一条网络反腐的“路线图”:网民发帖──网友顶帖──形成热点──媒体追踪──事件放大──政府介入──真相大白。

从而帮助纪检部门顺藤摸瓜查出受贿事实真相,让腐败官员受到应有的惩处,安抚人心,建立健康的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网络反腐的主要功能不在于要像办案部门那样具体办理案件,而是发挥群众对干部广泛进行监督的优势,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舆论环境来结合社会环境,从而警示官员要慎言、慎为、慎行,不要伸手贪,伸手必被捉。

对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

对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

对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网络反腐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以其公开、透明、直观、互动等特点,成为反腐败的天然盟友,与传统信访的实名举报方式相比,通过网络、微博、论坛等方式举报,往往更容易见效,由网友的大量转发、参与讨论,形成舆论热点,进而让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学者们眼中的反腐除此之外还包括官方利用网络作为收集信息进行反腐的行为,主要是络平台。

由此可见,网络反腐只是正常反腐体制对网络的运用,是反腐体制的一部分。

目前,由于网络反腐过热,进而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理性思考。

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网络反腐同样如此,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网络反腐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达到反腐败的初衷,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

(一)对网络反腐的实效期待过高几起网民在网上举报官员腐败问题的帖子引起社会关注,而随着雷政富、李春城等高官相继“落马”,很多人更是对网络反腐抱有期待。

但长远来看,网络反腐只能是对反腐工作的补充,不能替代制度反腐。

社科院专家莫纪宏在解读反腐败工作中表示: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共收到网络举报30.1万件次,占同期中央纪委监察部信访举报总量的12%,其中检举控告类达到21.9万件。

可见,网络的发展虽然为民众提供了另一种举报方式,但所占比例可见一般,传统的信访举报方式仍然占主流。

从这几年网络反腐案件的情况来看,通过网络受到查处的典型案件有:2008年“天价烟局长”周久耕,2009年“出国考察”罗国华,2010年“日记局长”韩峰案,2011年“微博开房”谢志强,2012年“表哥”杨达才,2013年上海高院四法官集体召妓等,与庞大的贪官污吏基数(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件)相比,这几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

在当前声势浩大的反腐热潮中,无论是网民还是有关部门,都应该多一分清醒和冷静。

反腐成功与否,不能单以落马官员的级别或者数量来衡量。

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

目前,网络传媒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舆论工具,它监督着社会生活中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并对其进行披露和举报。

反腐败问题作为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焦点,一直高居网络舆情的排行榜。

网络正成为反腐败的一支有生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网络反腐的几点粗浅认识目前,我国有3亿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随网民人数的迅速膨胀,网络监督力量势不可挡。

纵观近年的网络反腐事件,网络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其是在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后,网民关注热情更是有增无减,各种跟帖、评论报道也是铺天盖地,无形中增加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压力和动力,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讲,网络反腐是党内反腐、行政反腐和司法反腐的有力助手。

1、网络反腐弥补了国家反腐败体制内部机制的不足。

网络反腐兴起,实际上也是国家反腐败体制内部机制通道不畅的表现。

由于腐败本身具有高度隐蔽性,而且高层干部的权力大,可获利资源多,权钱交易的范围广,单纯依靠传统反腐手段不足以使腐败行为完全快速曝光。

况且,反腐职能部门本身由于权力行使程序的复杂性,使得传统反腐方式难以深入到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与传统反腐手段相比较,网络反腐更快捷、更彻底、更透明、更隐蔽、更能保护举报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讲,网络反腐省略了传统信访举报等上传下转的缓慢过程,提高了反腐效率,效果自然好;网络具有虚拟匿名的特点,使得网民在网上的言论更加自由,从而降低了举报人的风险;通过网络,集聚大众集体力量,网民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证据和信息,让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到惩治腐败的进度和广度;政府与网民可以在网络上互动,通过开设电子论坛、公布电子邮件、网上民意调查、设置讨论等手段,实现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2、网络反腐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对问题官员起到了巨大震慑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中国网民68.6%是30岁以下年轻群体。

他们密切关注时事,关注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

反腐倡廉扫黑除恶铲除腐败现象保护利益

反腐倡廉扫黑除恶铲除腐败现象保护利益

反腐倡廉扫黑除恶铲除腐败现象保护利益在现代社会中,腐败行为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腐败不仅侵蚀了民众的利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为了保护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坚决反腐倡廉,扫黑除恶,铲除腐败现象。

一、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正直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国家良好治理的基石。

反腐倡廉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目标,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表达。

通过坚决打击腐败现象,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反腐倡廉的意义1. 保护人民利益。

腐败行为造成了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危害了人民的权益。

通过反腐倡廉,我们能够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保护。

2. 整顿社会秩序。

腐败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信任和公平竞争的基础。

反腐倡廉可以有效整顿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3. 激发社会活力。

腐败行为使得资源流向不正当渠道,阻碍了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反腐倡廉,我们可以释放出社会的活力,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扫黑除恶的重要性近年来,黑恶势力在一些地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扫黑除恶是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四、扫黑除恶的意义1. 维护社会秩序。

黑恶势力通常涉及到非法经济活动、暴力迫害和财产犯罪等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

通过扫黑除恶,我们可以恢复社会的秩序,使人民能够生活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

2.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黑恶势力威胁和侵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通过扫黑除恶,我们可以确保人民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为人民提供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3. 繁荣社会经济。

黑恶势力阻碍了正常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对社会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通过扫黑除恶,我们可以消除非法经济活动的竞争,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创造良好环境。

五、铲除腐败现象的措施1.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的监察体系,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网络反腐是一种民主政治

网络反腐是一种民主政治

网络反腐是一种民主政治网络是一种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知识载体。

围绕网络和运用网络进行反腐败斗争,已构成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新形式、开辟了一个新战场。

现在,网络反腐风潮强劲、成效卓著,令国人欢欣鼓舞。

网络反腐的实质是什么,网络反腐展现了哪些特点,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网络反腐的发展趋势,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形成新的认知。

一、网络民主政治发展的鲜明体现网络反腐,是以网络为武器,矛头直指贪官,发布关于贪官的种种真实有据的信息,最终使贪官落马。

这是网络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结果,是网络民主政治发展的鲜明体现。

我国最早的网络反腐出现于2003年。

这一年的10月10日,中国官方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即现今著名的“”举报网站,成为举报人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的主要途径;巧合的是,同日,中国民间的李新德也成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

第二年的6月9日,李新德把“下跪市长”、原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李信的腐败事实发帖到中国舆论监督网的首页,半个月后李信即被“双规”,随后被正式批捕,网络反腐甫一登场,立刻就赢得了胜利。

网络反腐为什么会在2003年出现呢?因为这一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630万,这是一个超过英国或法国国家人口的数字。

近一亿人在网络上活动,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网络社会。

自那以来,截至2012年6月底,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资料,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我国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的3.86亿人;即使在农村,网民数量也达到1.46亿人,占中国网民人数的21.7%。

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网络聚集着中国差不多一半的人口,已愈来愈成为人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大舞台与中心点。

由此可见,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实实在在地源于一个强大的网络社会的形成。

毫无疑义,网络社会的形成,搭建了反腐的平台,推动了反腐的强劲发展。

探析规范网络反腐的途径

探析规范网络反腐的途径

探析规范网络反腐的途径网络反腐最近两年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腐浪潮,一个个贪污腐败份子在网络反腐的浪潮中纷纷落马,一件件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件被纠正,网络反腐在政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爆料、网络调查、网络舆论、人肉搜索等网络反腐的形式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各种网络反腐形态的并存和互动,加上中国网民的热情参与,使得网络反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能够时刻感受到网络反腐发挥的巨大威力,也使得贪官无所遁形。

不久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正式收录“网络反腐”词条,这一举动被视为官方对网络反腐的“正名”,再加上中央纪委监察部从今年9月28日起,统一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这无疑进一步的拓宽了信访举报渠道。

这两项举措都表明了官方高度认同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并把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腐败的机制。

因此对网络反腐的规范性研究,使之能够成为一种常态的反腐形势就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一、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分析网络反腐在近两年来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在社会的影响也是络反腐给予高度的热情和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显示。

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进行排序,第一有效的为“网络曝光(35.8%)”,可见网络反腐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反腐倡廉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反腐方式的缺位,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反腐热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为网络反腐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反腐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又处在发展时期,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因素。

(一)网络反腐的反面网络谣言和暴力网络反腐由于其反腐方式的匿名性、随意性,有时可能会被别有用心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别人的工具。

由于网络反腐在信息的源头缺乏必要的把关人,有些反腐信息打着网络反腐的幌子,实际上散布的是谣言,受众对这些信息缺乏一定的甄别力,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公布真相的滞后性,普通公众往往成为散布谣言的推波助澜者,在社会上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严重的会演变会对我们社会制度的攻击,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讯信息
• 名表门 •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 才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招致网友丌满。后有网友人 肉出,他在出席丌同的活劢时,经常更换自己的手表,至 少有5坑丌同的表,丏都是奢侈品。2012年9月21日,鉴 亍杨达才在“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笑脸” 的丌当行为和佩戴多坑名表等问题,省纪委高度关注,及 时进行了认真调查。调查表明,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 依据有关纪律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幵报经省委研究 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 组书记、局长职务。
与现实的区别
• 网络暴力丌同亍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 而是借劣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不攻击。 这些恶语相向的文字,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 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 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刻薄、 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亍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 丌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 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 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仹、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 隐私公布亍众。这些评论不做法,丌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 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网络暴力主题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劢性和侮辱性的言 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 “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 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运用教育、 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们若 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文明 不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 观。
表现形式
• (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劢性和侮辱性的失实 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 (二)在网上公廹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 侵犯其隐私权; • (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劢和 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网络名词
• 人肉搜索
后记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心存善念惜福
Hale Waihona Puke 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根源很多,一有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 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二有一些网民的素质原因, 三有社会的丌公,四法治不精神文明廸设滞后等 等。
有关网络暴力的电影
• 陈凯歌《搜索》
电影剧情
• 电影《搜索》讲述了都市白领叶蓝秋(高圆圆饰演),在医院续医保 的过程中一次检查,意外查出淋巳癌晚期。当天在公交车上上演了一 幕拒丌不老大爷(常宝华饰演[1])让座,幵因为一时之气话‘要坐坐 这儿’-叶蓝秋的大腿,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上市集 团老总——城中富豪沈流舒(王学圻饰演)因此陷入丌安的漩涡;阔 太太莫小渝(陈红饰演)勇敢地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庨中落荒 而逃;媒体新鲜人杨佳琪(王珞丹饰演)因此 看透职场冷漠幵借机成 功上位;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姚晨饰演)因此红极一时却又急转直下 职场情场两失意;失业丏负债累累的杨守诚(赵又廷饰演)因此获得 一笔意外之财,却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 • 叶蓝秋宛若南美洲丛林中的一只蝴蝶,煽劢翅膀,引发了一场发生在 中国南方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七天时间,因为一件公车上发 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既有的轨道, 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社会危害
•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 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 触犯着道德底线。
防治
•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丐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丐界幵行、 交融的现实丐界;互联网的廹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 容易使有些网民丌负责仸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 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家们 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 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 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 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庩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 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 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 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 化网络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