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震撼
《中 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读后感》在翻开《中国震撼》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深入的视角,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震撼。
作者用丰富的事实和数据,阐述了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宏观的数据和理论,而是书中所描述的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细节,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变化。
就拿交通来说吧,记得小时候,出远门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件大事。
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得提前好久去坐那种破旧的长途大巴。
车里的座位硬邦邦的,坐久了浑身都难受。
车子一路上颠簸不停,还时不时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好像随时都会散架似的。
而且那时候的公路也不像现在这么平坦宽阔,很多都是狭窄的土路,一旦遇到下雨天,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车子陷进去是常有的事。
而如今呢,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更是风驰电掣。
我曾经坐过一次高铁,那速度快得让人惊叹!坐在宽敞舒适的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迅速后退,感觉就像在飞一样。
车内环境整洁干净,服务也周到贴心。
从那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交通的巨大变化。
再说购物,以前妈妈买东西总是要去集市或者商场,一家一家地逛,一家一家地比较,有时候为了买一件满意的衣服,能跑上一整天,累得脚都疼。
而现在,只需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能轻松浏览各种商品,下单之后很快就能送到家。
上次妈妈过生日,我在网上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毛衣,她开心得不得了,直夸现在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
还有教育方面的变化,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以前村里的学校条件很差,教室简陋,桌椅破旧。
老师也少,很多课程都开不起来。
而现在,学校盖起了崭新的教学楼,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孩子们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表妹就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她经常跟我讲学校里的趣事,说他们还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中国的科技创新也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手机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稀罕物,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很不错了。
《中国震撼三部曲 中国震撼 中国触动 中国超越》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1
一、皇帝 的新装?
02
二、“美 国梦”出 了什么问 题?
03
三、“市 场原教旨 主义”行 不通
04
四、西方 开始了制 度反思
06
六、三个 “基因缺 陷”
05
五、也给 西方制度 把把脉
一、感念邓小平: 中国模式的意义
二、中国模式有 自己的逻辑
三、制度超越: 三种力量的关系
四、一个“文明 型国家”的制度 安排
二、印度为什么 落后于中国?
一、贫民窟带来 的震撼与思考
三、印度民主综 合征:“散、软、 短、泛、粹...
一、二十年前的 东欧
二、东欧今天怎 么样?
三、重返匈牙利
四、东欧的“两 个激进”
二、民主品质为 何不佳?
一、三大困境
三、民主建设不 能靠“换血”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 与思考
01
序言
一、建构强势的 中国话语
二、在牛津大学 谈中国模式
三、“普世价值” 的普遍困境
四、与福山的辩 论:历史终结论 的终结
一、从“埃及之 春”说起
二、“颜色革命” 的结局
三、台湾民主: 从希望到失望
四、“颜色革命” 为什么失败?
一、光荣:昨天 与今天
二、放飞梦想: 三种情怀
三、放飞梦想: 三个维度
四、超越:思路 与经验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国震撼三部曲 中国震撼 中国触动
中国超越》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中国震撼:一个“文 明型国家”的崛起 中国超越:一个“文
03 明型国家”的光荣与 梦想
02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 下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 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 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西方、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是一部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纪实文学作品,记录着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的重建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对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深感敬佩。
中国震撼以真实的事实和个人经历为基础,展现了地震发生后人们的生活变故以及地震后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书中许多个人故事都令人动容,其中有许多普通人或者群体,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无论是雅安市委书记茅家铭的坚持重建方案的决策,还是农民刘俊杰为保护村庄杀死蛇鼠的行动,都展示了普通人的伟大。
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和不屈的斗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得灾后的雅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书中还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援助慷慨解囊,为灾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资源。
在重建过程中,众多的专家和义工纷纷志愿前来帮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更令人敬佩的是,许多年轻人毅然选择留在灾区,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度过这个难关。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典范,让人震撼和感动。
中国震撼中也提到了地方政府和救灾部门的应对方式和问题。
地震发生后,许多政府官员和志愿者进入灾区,但他们之中有些人却滥用职权,不顾民众的实际需求,甚至存在一些腐败行为。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中国在应对灾难和重建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努力实现灾后重建的目标。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宣扬。
中国震撼以其真实的表述和震撼人心的情节,让我深深地被感动和震撼。
这本书向读者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人民团结一心,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和生动的描写,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中国震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灾害防治以及重建的过程。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真实一面,以及在危难中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力量。
《中 国震撼》读书心得
《中国震撼》读书心得《<中国震撼>读书心得》读完《中国震撼》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书里所展现的中国的发展与成就,真的太令人震撼了!在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这让我想起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和家人决定去一个相对偏远的乡村过年。
这个村子坐落在大山深处,以往每次去,都要经历一番波折。
我们先是乘坐高铁,那速度简直快得让人惊叹!以前坐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要好久,现在高铁嗖的一下就到了目的地附近的城市。
出了高铁站,本以为会像以前一样,面临着打车难的问题。
没想到,网约车早已等候在那里。
司机师傅特别热情,一路上还跟我们介绍城市的新变化。
到达县城后,我们准备换乘去村子的乡村巴士。
我原本以为会是那种破旧、拥挤的车辆。
可到了车站我才发现,居然都是崭新的新能源巴士,车内干净整洁,还有空调和舒适的座椅。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我望着窗外,发现路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土路了。
而是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路边还安装了护栏,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到了村子,更是让我大吃一惊。
以前的那些破旧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
村里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有健身器材,老人和孩子们在那里悠闲地玩耍。
我走进亲戚家的房子,里面装修得十分温馨,各种家电一应俱全。
亲戚笑着说:“现在政策好啊,种地有补贴,孩子上学免费,看病也能报销,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晚上,村里灯火通明,不再是以前那种黑灯瞎火的样子。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谈论着这几年村里的变化。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去大城市打工。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回村创业。
有的搞起了特色养殖,有的开起了网店,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第二天,我在村里闲逛,碰到了儿时的玩伴。
他现在在家乡办了一个加工厂,专门生产当地的手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外。
【思想汇报】读《中国震撼》有感
读《中国震撼》有感敬爱的党组织:很早就从媒体知道有一本书很震撼——《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是阿拉上海人,又曾经做过邓小平的翻译,还亲身观察过一百多个国家,勾起了我的阅读的兴致。
《中国震撼》这本书通过引言和八个章节的内容从现象、崛起原因、典型的比较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这个国家在一片“崩溃论”中以“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他的崛起震撼了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以“中国共识”震撼了“华盛顿共识”,他震撼了全世界,震撼了中国自己。
通读这本令人震撼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与震撼的有两个章节:一是“不再误读自己”、二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自然,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一味夸大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再误读自己”!书中把中西方在发展道路上带来的问题也做过多次对比。
中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发展的同阶段也同样出现过,甚至更严重。
我们切不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妄自菲薄。
《廉政准则》的出台表示了党在反腐方面的决心;贫富差距虽然存在,但贫困人口的群体正在加速度的萎缩;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逐步得到治理,环保能源的研发也在进行……要彻底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一蹴而就,一定需要相当的过程。
但现在一时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在未来总会得以实现。
事实上,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已经十分重视对发展不利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正在不断缓解与消化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发展环境正日趋改善。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
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
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
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
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
我们的住房改善了,我们的城市也大了,美了。
家家户户通上了管道天然气,城市防洪闸等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
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一幢幢高耸的楼房,一片片井然的小区,一张张欢欣的笑脸,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变化之大,让我惊诧。
中国震撼读书笔记摘抄
中国震撼读书笔记摘抄
在阅读《中国震撼》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震撼。
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和心得体会。
“中国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凭借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这段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
这其中所蕴含的坚韧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中还提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是简单地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在汲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震撼。
确实,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又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此外,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发展的根基和灵魂,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并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震撼世界,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震撼读书报告
《中国震撼》读书报告《中国震撼》是知名学者张维为所著的一本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著作。
本书通过对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分析,探讨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书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书籍概述《中国震撼》是一本介绍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著作。
本书分为十二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政治发展、社会问题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等问题。
本书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指出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作者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帮助中国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书籍分析1. 经济发展本书着重探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作者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指出中国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
作者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资源和环境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2. 政治改革本书还探讨了中国政治改革的问题。
作者认为,中国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如强化司法独立、加强公民权利、深化民主制度等。
3. 社会问题本书还涉及了中国社会问题的讨论,如教育、医疗、环境等。
作者认为,中国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改善环境、推进教育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4. 国际地位本书还探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
作者指出,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软实力。
三、书籍评价本书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著作。
作者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本书具有以下优点:1. 全面性: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方面。
这种全面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 数据支撑:本书大量运用了数据和案例,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是一本极具震撼力的作品,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的深入分析,让人们对这个国家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调研,揭示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巨大变革和壮丽成就。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就《中国震撼》这本书作一些个人的读后感。
首先,我惊叹于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者通过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详细描述,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经济的腾飞速度。
我记得书中讲到的邓小平的几个重要思想,如“发展是硬道理”、“稳中求进”,这些理念指引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农村包产到户、城市改革,还是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是世界工厂,也在很多领域展示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崛起,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
其次,我感叹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波折和曲折的历程。
书中对中国社会的深度分析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新的理解。
我了解到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和坚持。
特别是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坚韧和对抗,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积极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社会的巨变也让我想到了自身的成长和改变,它们都离不开时代的推动。
另外,我被《中国震撼》中呈现的中国精神所震撼。
中国人民在艰难的岁月里,始终坚守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奋斗不息,追求自己的梦想。
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奉献,构成了中国崛起的力量源泉。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敢的描绘,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让我更加自豪和自信。
在读完《中国震撼》之后,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迎头赶上,成为世界的焦点。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和机遇,也提醒我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震撼》精要概括
《中国震撼》精要概括内容简介:《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
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其归纳的“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将丰富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编辑推荐:《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邓小平资深翻译,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模式”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理论研究者;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
专业书评: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是迷信书本,还是尊重实践?张维为的《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强烈的思想震撼:张维为亲身观察过的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我们是削足适履、屈从西方的价值观;还是实事求是,总结中国文明复兴的经验?这是张维为的观察给中外读者带来的思考。
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为教授把自己走访过的一百多个国家的事实拿来和中国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张教授既是在欧洲从事研究的学者,又有中国的生活背景,正视中国实情,他的视角可能是国内和西方学者都不具备的.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中国震撼读后感(通用3篇)
中国震撼读后感(通用3篇)【篇一】中国震撼读后感在光电研究院读书月活动中,读了张维为先生著作《中国震撼》一书。
本书的作者亲身走访过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在书中将中国模式的与国外的情况作了比较。
全书字里行间展现出一种对文明型中国崛起的无比自信。
《中国震撼》一书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丰富的事实论据、精辟的理论总结,对拓宽读者视野,促使读者进一步认识中国现状和启发对中国模式的思考有很大作用。
《中国震撼》的基本立论是,中国今天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这种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作者将中国这样的文明型国家的特征总结为有四超和四特。
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此四超基础上,衍生出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
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
在此基础上,书中客观地指出,虽然今天中国还有人认为只有建立与西方同样的政体才算建立了现代国家,还有人仍然怀有所谓的现代国家焦虑,继续激烈地谴责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政体,但这些人的观点在中国已被边缘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自己文化和国家的认同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中国现代国家的体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确实如此,在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基石上,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较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而且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总体上优于任何一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文明。
全书用大量篇幅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八个特征,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认为这些特点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而这些特点的基础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人口、地域、传统、文化这四个超级因素。
《中国震撼》读后感(2篇)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一个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来,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令世界震惊!《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教授,他以客观的眼光,写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是如何的崛起。
一、合理利用国情,走自己的模式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不是转型而是创新,要适当借鉴汲取别人之长,但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人口、地域、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我们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我们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我们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得到了最大发挥。
反之,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
这个观点张维为教授在走访了100多个国家之后也在书中总结道:“非西方国家照搬西方模式,基本上是照搬一个,失败一个。
”总之,我们通过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沿着这种思路,推进各种改革和创新的成功概率就大。
所以,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
二、推崇和平,迅速崛起书中提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
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
”然而史实也确实如此,西方的崛起充斥着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
中国自古就是“百国之和”,以和为先,以和为贵。
因为有了“和”,中国才会有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才会让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
少了“和”那是万万不可的。
三、民生为大,稳定发展何为民生?民生就是一个国家推动政治改革,解决了人最根本的生存问题后,再着眼于更高、更广的层次上提升民生的品质,政府能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能让人民过上更安全、更自由、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安稳呢?而西方推动“民主化”压倒一切,结果造成了政治改革与民生改善完全脱节,造成了非西方国家无穷的动荡和战乱。
最新-读《中国震撼》一书有感 精品
读《中国震撼》一书有感张维为写的《中国震撼》这本书,写的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何运用大国的韬略和智慧、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传统、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的改变,以独特的观察力和理性的分析,丰富和诠释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
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
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看到这里,也大致知道了全书的关键词——文明型国家,正因为它,才让中国创造出以下种种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之前一直提到文明型国家,那何为文明型国家呢?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一个古老文明,又同时具备了现代化国家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
正如文中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这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产生中国震撼的第一个冲击波。
书中又提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
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
然而史实也确实如此,西方的崛起充斥着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
写到此处,不禁让我想起电影——《建国伟业》,每每看到中国被侵略的情景,我都会义愤填膺,中国一直本着和平共处的态度在世界大家庭中生存着,但就是有好事者喜欢拨动这杆和平之秤,一度阻碍中国前进的脚步。
其实中国也可以用残暴的武力面对外来入侵,但是她没有,她靠着自己坚韧顽强的毅力取得了最终的解放,靠着自己和平发展的理念书写了光荣的革命史。
《中 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读后感》读完《中国震撼》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所展现的中国发展成就和独特魅力,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震撼。
书中提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从经济的腾飞,到科技的进步,再到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切都让世界为之瞩目。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那些细微却又显著的变化。
就拿我们家乡的交通来说吧。
小时候,家乡的路大多是狭窄的土路,一到下雨天,那简直就是泥泞不堪。
我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我穿着雨靴去上学,走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都溅到了裤腿上。
有时候不小心踩到了水坑里,整个鞋子都湿透了,那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而且路上的车也很少,偶尔有一辆摩托车经过,都会引起我们小孩子的一阵欢呼。
可如今呢,那些土路早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甚至还有了高速公路。
道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不仅美观,还能吸收灰尘和噪音。
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公交车、大货车川流不息。
我们出行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想去哪里,随时都能坐上舒适的交通工具。
还有通讯方面的变化,也是让我感触颇深。
以前,家里要是有个电话,那都算是稀罕物。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电话,还是在村里的小卖部,那是一部老式的拨号电话,用起来特别麻烦。
后来,家里装了第一部固定电话,那时候觉得可神奇了,能和远方的亲戚朋友通过电话交流,已经觉得很满足。
再后来,出现了手机,一开始是那种又大又笨重的“大哥大”,只有少数人能用得起。
慢慢地,手机变得越来越小巧,功能也越来越多。
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能拍照、听音乐、上网,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几乎无所不能。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我们可以用手机购物、支付、导航、学习、娱乐……简直太方便了!教育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我小时候上学的教室,还是那种破旧的瓦房,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
桌椅也都是破旧不堪的,有的甚至还缺胳膊少腿。
而现在,学校都盖起了漂亮的教学楼,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桌椅也都是崭新的。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是一部描写中国现代历史的纪实性作品,作者通过对中国改革开
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展现了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对中国的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如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加入WTO等,这些事件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回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的巨大变化。
其次,书中还对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展现
和分析,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同时,书中也对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总的来说,读完《中国震撼》,我对中国的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希望中国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 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读后感》在阅读完《中国震撼》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观点和论述让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的真实面貌。
中国的发展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
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转变堪称奇迹。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传统的制造业到高科技产业,中国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无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商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这种经济的腾飞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人民自信心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也是中国震撼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让中国的交通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高效。
高铁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世界为之惊叹,它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同时,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技领域的突破也是中国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超级计算机到量子通信,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这些科技进步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为改善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移动支付让生活更加便捷。
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面对重大挑战和机遇时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种高效的治理模式在应对自然灾害、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震撼三部曲读后感
中国震撼三部曲读后感《中国震撼三部曲》是一部以中国现代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由著名作家韩寒创作。
小说以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通过讲述三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震撼,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命运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艰辛生活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场景,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坚强。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们依然坚定地抵抗着侵略者,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这段历史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其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故事,小说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遭遇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痛苦和挣扎。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陷入了极端的政治运动,无数知识分子被迫害,文化和教育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通过小说的描写,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荒谬,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在这段历史中,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极大的磨难,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最终走出了困境,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小说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奋斗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奋斗和追梦。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小说的描写,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阅读《中国震撼三部曲》,我对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震撼》读后感-读好书征文活动
《中国震撼》读后感最近利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单位“读经典,强修养”读书活动推荐的《中国震撼》一书,作者是曾经担任过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
这本书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专家学者对于该书的评论文章并得到广泛好评?带着好奇和疑问,我翻开了《中国震撼》。
纵观全书,作者首先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论述了中国的崛起,振奋了国人精神,他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国的发展成就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不由得不让人信服。
书中以中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型国家”作为主线贯穿全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概念。
文明型国家是把“民族国家”“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国家形态。
一个古老文明同时又具备了现代国家的品质,两者的长处结合到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整合力,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明型国家自然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它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传统轨迹和历史逻辑继续演变和迈进;在崛起的道路上它可能经历挫折和困难,但其崛起的轨迹和方向已清晰可见,且不可逆转;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断产生新坐标的内源性主体文明。
从这一基本立论出发,这部著作通过对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道路的观察,特别是对印度、东欧、东亚等国或地区采用西方模式所导致发展困境的分析及与“中国模式”的比较等,说明了我们走中国自己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认同西方国家鼓吹的人权高于一切,个体的自由发展高于一切,甚至不少学者也在不同的渠道为这样的价值观摇旗呐喊,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可当掀开西方国家人权面纱的时候,却会发现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新娘。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西方国家的人权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大量的问题,我们把权力和义务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联系在一起,把集体、责任、义务同个人自由有机结合,既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又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形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系。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1500字《中国震撼》是作者简·约瑟夫(Jonathan Fenby)根据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写成的一本综合性著作。
这本书详细地呈现了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形势,提供了对中国未来走向的洞察和预测。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感到震撼。
首先,《中国震撼》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者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政策,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
作者还深入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指出了其重要性和得失,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这些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使我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其次,《中国震撼》通过对中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影响力的扩大。
作者指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和外交活动的扩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并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如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等,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些分析和观点让我对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力有了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最后,《中国震撼》以其生动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中国形象。
尽管我是中国人,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媒体报道和学校教育,对于中国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然而,《中国震撼》通过对中国的深入观察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中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国家,而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体系,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和经济差异。
这种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中国,也更加珍惜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
《中 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震撼>读后感》在阅读《中国震撼》这本书之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崛起的中国。
书中的诸多观点和论据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所经历的巨大变革以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
从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历程堪称奇迹。
过去,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吸引了大量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从制造业到高科技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中国在高铁、5G 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更是引领世界潮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减贫成就也是令世界瞩目的。
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温饱甚至小康的生活。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扶贫决心和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贫政策。
从易地搬迁到产业扶贫,从教育扶贫到医疗保障,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举措确保了贫困地区的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福祉的高度关注,也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决心。
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纵横交错,桥梁、隧道跨越山川险阻,港口、机场繁忙有序。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方便了人民的出行,缩短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特别是高铁的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也不容忽视。
从“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到“蛟龙”号深海探测器的成功下潜,从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中国在众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读了一本好书,是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
初读书名,便有感慨。
中国这些年的变化的确巨大,但仅从我资浅质薄的视角还难以深刻理解其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度。
张教授做过伟人邓小平的翻译,走过100多个国家。
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的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
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家诧异和恐惧。
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国发展的声音。
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国人对祖国的建设成就产生质疑。
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理由。
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势的应有态度。
中国现在强大了,西方在骚动。
“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的各种言论在传播。
中国似乎对“模式”、“崛起”这类的说法抱着谨慎谦虚的态度,提倡“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
但事实的确是中国靠自己的发展模式迅速地壮大起来,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
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
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
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
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
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
二十年前,我的家从农村
搬进了当时还是很小的海滨城市。
那时,我们住的是父亲单位集资的一套两居室,潮湿昏暗。
经历了两次搬家,我们现在的房子是崭新小区里的一套三室朝阳宽敞明亮的商品房。
我家的住房改善了,我们的城市也大了,也美了。
开通了市区公共汽车,那站台不比大上海的差。
家家户户通上了管道天然气,城市防洪闸等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
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一幢幢高耸的楼房,一片片井然的小区,一张张欢欣的笑脸,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我还上小学时,港口的一期码头的引堤还只是一条长长的土堆。
待我大学毕业后回到港口工作,变化之大,让我惊诧。
一期二期码头吞吐量巨大,三期码头正加快建设,即将投入运营,工业园区已经成形,海港新城崭新靓丽,到处显现生机与活力。
以我们小城的发展来看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成就自然不可磨灭。
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自然,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也不能一味夸大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书中把中西方在发展道路上带来的问题也做过多次对比。
中国存在的问题在西方发展的同阶段也同样出现过,甚至更严重。
我们切不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妄自菲薄。
《廉政准则》的出台表示了党在反腐方面的决心;贫富差距虽然存在,但贫困人口的群体正在加速度的萎缩;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在逐步得到治理,环保能源的研发也在进行……要彻底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一蹴而就,一定需要相当的过程。
但现在一时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在未来总会得以实现。
事实上,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已经十分重视对发展不利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正在不断缓解与消化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发展环境正日趋改善。
近期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的《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亲历基层体验生活,从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吃饭难,到农民卖菜愁销路,再到百姓看病难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现到改善进行了跟踪报道。
透过这一系列事例,就能看出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其为民谋福利之细心,其民族凝聚力之强大。
世界上能有多少国家可以做到像中国这样以民为本,时刻为民着想?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强大的表现。
在世界上许多大国都被经济危机困扰的时候,中国居民的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中国不光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经济大国,科学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
我们正迈进经济强国之列。
最近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完美的交会对接,充分显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进步。
通读《中国震撼》,我理解了中国崛起震撼世界的真正原因了。
中国是始终以民生为大的国家,其发展强大是为了十三亿人口的共同利益,极具普惠特征。
正是因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才能聚以民心,才能取得所有人今天看到的巨大成绩。
所以,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震撼是“文明型国家”超强文化底蕴的震撼,是真正的震撼,无国可比!
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秉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人长处,发扬自身优势是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
我们的奋斗依赖祖国,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
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