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中考题集 (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爱莲说》作者是,字茂叔,(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说,是古代一种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文言实词1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蔓:枝:(2)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2其他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4)濯清涟而不妖濯:涟:妖:(5)中通外直通:直:(6)香远益清益:(7)亭亭净植亭亭: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9)宜乎众矣宜:3.一词多义(1)清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香远益清.③以其境过清.④回清.倒影(2)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亲贤臣,远.小人三、文言虚词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同予者何.人4.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五、问题探究1.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举例分析衬托手法在《爱莲说》中的运用。
3.《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4.《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六、阅读理解选择题爱莲说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蕃:多)不蔓.不枝(蔓:藤蔓)B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C濯清涟而不妖(濯:洗)亭亭净植.(植:竖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应该)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香远益.清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康肃笑而.遣之D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是说爱莲的人特别多。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复习试题(含答案)
《爱莲说》复习试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一、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北宋(时代)的周敦颐(人名)。
二、解释加点词语1、蕃.:(多)2、独.爱菊:(仅,只)3、陶后鲜.有闻:(少)4、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污泥)5、亭亭..(挺立的样子)净.(洁净)植.(树立)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焉 7、宜.乎众矣:(应当)四、专题练习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2.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3.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4.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专题《爱莲说》阅读真题(原卷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阅读真题(部编版)
《爱莲说》阅读真题一、课内阅读(一)(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无案牍之.劳形C.水陆草木之.花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2022·重庆南川·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品格三方面写出莲花的“君子”性。
B.文章以“君子”喻莲,表明作者对高洁道德情操的追求。
C.题目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习题课件语文版
(3)世人甚 爱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唯独表示转折沾染污秽 (4)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洗涤美丽而不庄重 (5)濯 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耸立的样子 (6)亭亭 净植 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3.爱莲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 ( fán ) . 清涟 ( lián ) . 隐逸 ( yì ) . 淤 泥( yū ) . 枝蔓 ( màn ) . 颐 ( yí ) . 濯 ( zhuó ) . 亵 玩( xiè ) . )
噫 ( yī .
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很多 (1)甚蕃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仅,只 (2)陶渊明独 爱菊_________ .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妆”。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3 爱莲说练习题二十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3 爱莲说练习题二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使至塞上》----王勃----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爱莲说》----周敦颐----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组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______。
【答案】:第7题【问答题】在我们中学生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学生太少,而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即不明辨是非,跟着厌学,顽皮打仗的同窗厮混在一起,不是喝酒抽烟,就是惹是生非,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谈出你的想法.【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爱莲说》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正人者也。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爱莲说》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课文《爱莲说》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解释句中“之”的意思: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解析】:第13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附答案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 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3、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___予__谓__菊__,_ _花__之__隐__逸__者__也____;“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 是“_牡__丹__,__花__之__富__贵__者__也___”。(用原文语句 填空)(4分)
4、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4分)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 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 继;及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 ,犹似来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 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 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 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 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4、请简析[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有什么 不同。(4分)
[甲]文中借物喻人,表达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乙]文触景生情,表达对雨后荷花清 新美丽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3课爱莲说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3课爱莲说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3课《爱莲说》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3课《爱莲说》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2. “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4.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5. 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议论、抒情。
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
6. 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
(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莲比拟不慕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8. 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10.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11. 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1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13.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莫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中考题
《爱莲说》中考题集锦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措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已:()21.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4分)答: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爱莲说拔高训练三十七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爱莲说拔高训练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本身就是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C、“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现多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它来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
D、《爱莲说》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他浊世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的人生态度。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②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______ ,______。
③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测试题(无答案)
《爱莲说》测试题(总分60分)姓名:分数:一、文学常识(5分)1、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时期哲学家、理学家。
2、本文体裁是(),这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3、本文采用了()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性默写(10分)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2、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5、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三、真题演练(一)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问题。
(15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3)香远益.清 ( ) (4)亭亭净植. (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分)答: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答:_(二)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问题。
(15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 (4)宜.乎众矣 (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同予者何人?译文:_ (2)宜乎众矣。
译文:3. 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2分)答: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5分)(三)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问题。
(15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下列句子。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中考题集 (新版)语文版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⑴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蚌埠二中(09年安微省)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格。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同步练习 (新版
23 爱莲说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
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文体常识“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①香远益.清(古义:更;今义:好处,利益)②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2)一词多义【之】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结构助词,不译)【远】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距离长)【可】①可.爱者甚蕃(动词,值得)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助动词,可以)(3)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②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②倒装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应为“爱菊,陶后鲜有闻”)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过。
4.主题解说这篇文章,以花喻人,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5.重点突破作者是如何赞美莲的美好形象的?提示一:妙用衬托手法。
全文先后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提示二:作者以花喻人,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三种人: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劲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
6.结构图解作者自况: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
5. 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 与本文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观点,你更认同谁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同意孟子的观点,因为孟子 的观点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 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 证明了这个观点。
示例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一个人 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 守与德行,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 受环境的影响。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 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4.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 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 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 谈谈理由。(3分)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 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 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
(3分)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 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 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气质风度 方面,表现出莲的通达正直,美名远扬。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 世风的鄙弃。 D.文章将菊、牡丹、莲拟人化,又从映衬中表明自 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2016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爱莲说》习题课件 语文版
9.翻译下列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过。对于莲花的
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10.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在文中起什 么作用?(4分)
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 ”,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11.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 陋 室 铭 》 中借 __陋__室__(_或__“__陋__室__”__不__陋__)___________ 表 达作 者 _安__贫__乐__道_____ 的 情 趣 ; 周 敦 颐 借 “ 莲 ” 表 达 对__君__子__不__同__流__合__污__、__庄__重__、__质__朴__、__正__直__品__质__的__赞__美__和__追__求_ 。 (4分)
二、比较阅读 【甲】《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 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 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 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 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 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抛弃、丢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 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 可以记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 水中洗涤后却不显得妖艳。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随意玩弄呢。
7.作家作品。(7 分)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23课 爱莲说》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3课爱莲说》同步练习卷一、双基积累1.(3分)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出淤泥而不染.(3)濯.清涟而不妖(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宜.乎众矣。
2.(3分)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文:(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4.(3分)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濯清涟/而不妖B.可爱者/甚蕃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同予者/何人5.(3分)用原文语句填空。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二、课内阅读6.(2013•德州中考)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下列各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陶后鲜.有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3)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三、美文品析7.(2013•益阳中考)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
⑴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蚌埠二中(09年安微省)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
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
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8分)
答案: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 (3)宜:应当
2.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2分)
3. (5分)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分)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
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
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
(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
(1)出淤泥而不染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2分)
答案:
7(1)却(可是,但是)
(2)通 (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
(8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 分)
答案:
17 . (共3 分,各1 分)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少
18 , ( 2 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19 . ( 3 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 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