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一词的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信”一词的起源

“迷信”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新柏拉图主义者提出并用以指称不正确的信仰,随着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建立以及与异族的接触,“迷信”专门用以称呼非基督教信仰,言外之意惟有基督教才是世界上“最正宗”的宗教,异族的信仰皆是一种神灵崇拜、巫术、“迷信”。宗教改革之后,新教继承了天主教对正统信仰与迷信的划分。而此时也正是科学传播的早期阶段,对理性的追求将宗教与科学对立了起来。由培根开启的近代科学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怀疑权威的传统,不仅审视迷信,还质疑经院哲学和宗教,20世纪20年代,科学占据了权威的地位,它让人相信自然法则是支配宇宙的惟一力量,宗教也被归入“迷信”之列。总之,“迷信”(superstition)一开始是指与基督教相异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西方科学的发展,它也指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信仰。

近代中国“迷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相似的过程,但也有不同之处。

一、唐代至19世纪末出现的“迷信”一词无批判意义,不指向民间信仰,“迷信”一词使用的频率很低。

最早使用“迷信”一词的,是在一篇唐代墓志中:“既下车,闻有僧道峦属火於顶,‘加钳於颈’,以苦行惑民,人心大迷信。”1沈洁认为此处“迷信”的意思泛指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状态,并非专门指向民间的信仰形态。2

19世纪末以前在对民间信仰的论述中常用的词汇主要有:淫祀、愚迷、愚昧、迷惑、迷妄等。较早出现使用“迷信”一词的是在麦仲华主编的《皇朝经世文新编》和陈忠倚主编的《皇朝经世文三编》,这两本经世文编都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6“外史”类中,收入了日本佚名作者的文章《论欧洲现情》,其中使用了“迷信”一词:“何则英驻土耳其大使言曰,亚儿米尼亚富人本不喜狂妄唱独立之说,诚恐刚暴无谋,奋激土人迷信宗教之心,遂以紊世局之静谧也。”3沈洁认为这应当是“日本人用中文写作的时政文章,在戊戌维新思潮中传入中国。”4

《皇朝经世文三编》卷74中“外洋商务”类有《外洋商务巵言》一文,此文从内容到词句与上文所引《论欧洲现情》几乎完全一样,沈洁认为两部书中把“迷信”与“宗教”连用,是指同理性主义相对应的信仰世界或者更泛义地指向一种非常的心理状态,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用来指代一种世界观,并不是直接指向对大众信仰形式的批判。她认为这是近代以来较早出现在中文中的对“迷信”表达。

“迷信”一词在使用于汉语本土语汇之初,常与“宗教”连用,泛指与理性主义相悖的信仰世界及心理状态,并不是后来成为的对大众宗教信仰及其仪式实践的专指,它所指向的意义同日后“迷信”一词成为精英主义专门针对民众精神世界的批判并不相同。

二、二十世纪初“迷信”有了明确的定义,“迷信”一词在国内开始被大量使用。

1902年梁启超以“中国之新民”署名,在东京出版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保教非所以尊孔论》等数篇论说中多次使用到“迷信”一词,并且第一次对“迷信”之所指作了明确的定义。当时梁启超正游历日本,他的所思所想极大程度地受到日本思想界的影响,其著述所使用的词汇直接来源于日文也存在很大可能。

1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909-911

2沈洁:《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史林,2006年第2期

3[日]阙名:《论欧洲现情》,《皇朝经世文新编》,卷16,“外史”,沈云龙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76辑,第751册,第1287页。

4沈洁:《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史林,2006年第2期

1903年到辛亥革命期间,国内出版的期刊中开始大量出现“迷信”一词,比如,1904年9月11日,《安徽俗话报》第11期上卓呆的《续无鬼论演义》一文,该文不仅使用了“迷信”一词,而且分析了迷信的发生逻辑。1904年12月31日,《东方杂志》第1年第11期转载《岭东日报》的《论疆臣之迷信神权》一文,首次在文章标题中使用“迷信”概念。1905年5月28日《东方杂志》第2年第4期转载《中外日报》的《论革除鬼神迷信之法》一文,把“下流社会之迷信”看作国家贫弱的根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十五日《新民丛报》第24期上刊载了日本《人性》杂志主笔富士川游所著《论信仰》一文,由中国人署名咀雪者译出。文中作者运用德国哲学的知识论,为“信仰”作了概念界定,并对“理性之信仰”与“迷信”作了区分。文章认为宗教也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具备整伦理、定生活的功能,而迷信则根源于人类理性的不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感官和经验的,容易陷入不合于自然规律的空想之中,造成对现实世界的歪曲认识,“迷信”因而产生。

从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中文著述到19世纪后半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西学书籍,包括《万国公报》、《教会新报》等,有大量针对中国民间信仰所发的议论,其中大多使用“淫祀媚神”、“荒诞不经”、“妄语”、“愚迷”等,但并未见有“迷信”的用法。在中国早期深受西方影响的维新思想家里,王韬、郑观应、陈虬、何启等人有关风俗、信仰改良的著述中,也未有提及“迷信”之处。严复在翻译西学名著期间,迟至1904年才开始使用“迷信”一词。因此,可以推论的是,“迷信”一词是19世纪末由日文转译,经由留日学生、维新思想家的写作及其论著的广泛传播而逐渐普遍于汉语词汇的。

三、反迷信在各个领域的生成

反迷信最初从学术和政治上开始,之后逐渐触及到现今所理解的这一话语形态的核心内容——改良风俗和民众启蒙。

(一)学术上的反迷信

在“迷信”话语诞生初期,并不是对大众信仰世界的单一指陈,它甚至包含了对传统时代精英阶层思维习惯的批判。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近代中国,伴随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西方科学主义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知识领域也开始了相应的变化。反迷信话语可以视为中国现代思想“主体性转向”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直接关涉到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理性主义者力图将信仰与知识分化为不同的领域,于是因信仰而阻碍知识进步的话语便应运而生。他们认为,传统时代的中国民众,由于崇奉鬼神,养成了听天由命的积习,因此有无数不学无术之人,因智识短浅而造成生计艰难,因道德浅薄而导致社会涣散,使学术无以靖之。5迷信阻碍智识,而学术关乎国计。因此《中国宗教流弊论》(1907)从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等方面分析了传统中国迷信鬼神之说对于学术进步的阻碍。

(二)政治上的反迷信

梁启超在“迷信”一词融入本土语汇和该词现代意义的广泛传播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初,梁将“宗教”与“迷信”连用,针对的是中世纪欧洲神权统治对于学术及思想自由的束缚,梁将“迷信”视作专制主义的神圣护符,认为宗教之所以成为一种“迷信”,成为束缚人类思想自由的专制主义象征,根源于它对人类理性及选择自由的漠视,因此,梁对于“迷信”的批判是与建立自由的政治制度,使国民获享自由之心魂有关。体现了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自由主义理念。

梁启超之后,将“迷信”与封建时代的专制主义联而挞之的批判方式开始大行其道。

《新尔雅》(1902)开篇即“释政”,认为神权政治得以存在和延续,源于民众接受了统治者向其灌输的“天命论”思想,民众对于“天命”的迷信,为专制主义政治的权力来源提

5《东方杂志》第2年第4期(光绪三十一年四月),“社说”类,第8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