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济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济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9.9万人,增长0.7%;户籍总人口613.2万人,年人口增长率6.6‰。

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53‰,上升 0.86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11.35‰,下降0.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82‰,下降1.26个千分点。

人口机械增长率2.65‰,提高0.66 个千分点。

城市化率达到66%,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523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6%[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4.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053.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892.3亿元,增长9.7%。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4:39.3:55.3。

全市全部税收收入793.0亿元,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2.1元,增长13.9%。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48 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667元,增长8.2%。

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99元,增长12.5%。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3] 30.6%,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9%,下降1.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2.3万人。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比上年末降低0.6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2013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7.0万亩,粮食总产量266.6万吨。

山西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14.02.25【实施日期】2014.02.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山西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4年2月25日)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8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第二产业增加值6792.7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第三产业增加值5035.8亿元,增长7.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813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621美元。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1700.2亿元,增长12.1%。

税收收入1135.5亿元,增长8.6%,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56.0亿元,增长3.2%。

公共财政支出3030.5亿元,增长9.7%。

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2477.9亿元,同比增长9.9%,增加223.3亿元,民生支出总量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81.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9.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9.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

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单位:%。

2013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郑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郑州市统计局(2014年4月8日)2013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68070元,比上年增长7.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470.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2584.4亿元,增长9.6%。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5.5亿元,增长5.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7.8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3.9亿元,增长0.3%;金融业增加值487.4亿元,增长26.6%;房地产业增加值281.8亿元,增长6.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12.6亿元,增长5.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85.2亿元,增长9.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56.4:41.0调整为2.4:56.0:41.6。

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790.1亿元,增长9.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1%。

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

食品价格上涨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5.5%,蛋类上涨4.9%,菜类上涨8.5%。

居住价格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8%;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7%;交通和通讯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1.9%。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97.5万人,比上年下降3.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64.7万人,下降4.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4万人,增长10.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5万人,下降11%。

廊坊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廊坊市统计局(2014年3月17日)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环渤海加速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强势推进,狠抓落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943.1亿元,增长9.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3亿元,下降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22.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718.2亿元,增长12.8%。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0:54.0:35.0调整为10.4:52.6:37.0。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8.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2%,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下岗失业再就业人数7358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2.0%以下。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0.1万亩,下降4.2%;总产量176.0万吨,下降4.8%。

其中,夏粮产量43.4万吨,下降14.9%;秋粮产量132.6万吨,增长2.5%。

棉花播种面积54.3万亩,下降13.7%;总产量4.0万吨,下降12.7%。

油料播种面积23.6万亩,增长10.4%;总产量4.2万吨,增长14.9%。

蔬菜播种面积166.1万亩,增长1.6%;总产量691.5万吨,增长2.5%。

肉类总产量32.3万吨,下降8.1%,其中,猪肉产量17.5万吨,下降3.3%;牛肉产量6.3万吨,下降19.1%;羊肉产量3.1万吨,下降2.8%;牛奶总产量22.2万吨,增长4.4%。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

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3%。

常住人口出生率8.93%。

,死亡率4.52%。

,自然增长率4.41%。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万人。

二综合经济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6.5亿元,增长7.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1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052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2.7:76.5变为0.8:22.3:76.9。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与上年持平。

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11.8亿元,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增值税574.9亿元,增长83.1%;营业税1034.8亿元,下降10.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802.1亿元和333.8亿元,分别增长6.6%和18.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70.2亿元,增长13.2%。

楚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楚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楚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4-2-26来源:楚雄市统计局点击:3117评论:0]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市呈现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4364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367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361245万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836814万元,增长15.1%(详见附表1)。

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0:58:32 调整为2013年的9.8:55.9:34.3,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6.3%、47.3%和46.4%。

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826681万元,增长7.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详见附表2)。

就业人员小幅下降。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56万人,下降3.3%,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9.75万人,下降13.6%;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5.81万人,增长0.2%;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3.92万人,增长15.3%;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08万人,增长28.9%。

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市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38人,比上年末减少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农业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915万元(现价),增长7.1%(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66504万元,增长3.2%;林业产值36263万元,增长6.6%;畜牧业产值122022万元,增长9%;渔业产值6476万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650万元,增长17.9%。

石家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4年4月9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石家庄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8:47.2:43.0。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4%,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3%。

2013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标指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9#食品105.3烟酒100.9衣着10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5交通和通信10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6居住1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比上年回落0.11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8万公顷,总产量525.6万吨,实现“十连丰”。

蔬菜播种面积1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总产量1290.7万吨,增长2.8%。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7.3万公顷,增长25.7%;产量582万吨,增长28.8%。

肉类总产量77.72万吨,比上年增长0.57%。

禽蛋产量107.06万吨,增长0.61%。

牛奶产量119.04万吨,下降1.28%。

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达到646.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5.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1%。

农业机械总动力1996.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5%。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14年3月24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14年03月24日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字号:大中小】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着力稳增长、提效益、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467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2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3.7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841.95亿元,增长10.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55.3:39.2调整为5.3:55.3:39.4,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6%提高到43.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1555元(折合9939美元),比上年增加637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2%。

年末从业人员504.4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02.4万人,减少4.1万人;第二产业175.3万人,增加10.8万人;第三产业226.7万人,增加12.8万人。

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28万人,增加25万人。

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8.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4.3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

2013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3月18日来源:乌鲁木齐市统计局2013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好、好中求快”的经济发展总基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首府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0亿元,增长 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3亿元,增长15.3%。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4.7 和10.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38.8:6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5%。

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除衣着类比上年下降0.5%外,其他七类商品及服务项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其中,食品类上涨7.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1.3%。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见表1)。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电业局直供)290.00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乌鲁木齐地区(不含兵团第六师煤电公司)用电量188.81亿千瓦时,增长18.6%。

在乌鲁木齐地区用电量中,三次产业用电量173.83 亿千瓦时,增长19.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8亿千瓦时,增长6.9%(见表2)。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其中,农业产值29.14 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3.73亿元,增长19.4%;畜牧业产值22.70 亿元,增长6.6%;渔业产值0.96亿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0亿元,增长25.9%。

通辽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辽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辽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辽市统计局(2014年4月2日)2013年,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发展环境,通辽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深化改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全市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格局,民生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81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增速高于全区0.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4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40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431.98亿元,增长7.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8︰63.1︰23.1调整为14.2︰62.0︰23.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减少了1.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902.27元,增长9.8%。

图1 2009—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税收收入67.67亿元,增长13.6%;非税收收入35.97亿元,增长21.4%。

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收入6.42亿元,下降3.3%;营业税收入15.10亿元,增长11.1%;企业所得税收入3.89亿元,下降15.3%;个人所得税收入1.14亿元,增长8.3%。

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8.40亿元,增长16.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46亿元,下降3.1%;教育支出42.01亿元,增长8.2%;科学技术支出2.12亿元,增长39.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4亿元,增长1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1亿元,增长31.9%;医疗卫生支出18.70亿元,下降3.3%;节能环保支出10.59亿元,增长47.4%;交通运输支出15.48亿元,增长0.6%;住房保障支出14.24亿元,增长9.5%;其余用于城乡社区事务和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66.2%和11.2%。

2013年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治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治市统计局(2014年3月10日)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五五”战略,加快转型跨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6亿元,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第二产业增加值867.1亿元,增长9.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0%;第三产业增加值410.0亿元,增长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7%。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1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1亿元,增长3.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74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374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97.9亿元,下降1.4%。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7亿元,增长11.4%。

税收收入80.6亿元,增长6.5%,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67.0亿元,增长1.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5.7亿元,增长21.7%。

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6%,教育支出下降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4.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9.5%,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5.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9%。

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单位:%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65%。

二、农业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5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0.04千公顷,减少0.02千公顷。

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连市统计局(2014年3月21日)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2013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13年,大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全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形成了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7650.8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281.2亿元,增长9.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1.9:41.7调整为6.2:50.9:4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5.4%和41.4%。

人均生产总值11060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18140美元。

财政税收:全年公共财政收入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市本级283.3亿元,增长13.7%;县区级566.7亿元,增长13.1%。

公共财政支出10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43.8%、42.2%、17.7%和13.4%。

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6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529亿元,下降4.9%;海关代征税收465.8亿元,下降4.6%。

价格指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1%(见表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3%。

二、农业农业生产: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477.6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其中,农业增加值142.1亿元,林业增加值3.9亿元,牧业增加值89.3亿元,渔业增加值204.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4亿元,分别增长4.9%、4.4%、4.3%、4.7%和6.4%。

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1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6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450.58亿元,增长11.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997.63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6.56亿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801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5827美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3:43.3:54.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19.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8%。

工业结构调轻调优,全年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9.8%,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46.2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32.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7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0.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2.8%。

构成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呈“六升二降”格局。

表1 2013年城市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轻工业类价格下降1.4%,重工业类价格下降3.3%。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0.98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7.83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20万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口4.60万人,死亡率为5.37‰。

全年净增人口3.5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20‰。

城镇人口618.77万人,占72.05%;乡村人口240.04万人,占27.9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0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4884.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 2548.71亿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8.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12.9%、12.1%和20.9%。

西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西宁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4.02.28
【实施日期】2014.0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西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西宁市统计局2014年2月28日)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全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78.53亿元,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1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0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增长9.7%。

第一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2%,拉动经济增长0.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9.3%,拉动经济增长9.7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8.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9.5%,拉动经济增长4.1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
的3.7:51.6:44.7调整为2013年的3.7:52.6:43.7。

全年人均GDP为43346元,折合美元为6999美元,增长13.0%。

201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

图一:地区生产总值
表一: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 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66199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7.3%。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山西省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建设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运行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率先转型跨越、一流省会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0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322.06亿元,增长6.1%。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0.12亿元,增长8.1%;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65.18亿元,增长6.2%;金融业增加值253.11亿元,增长8.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47元,比上年增长7.6%,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9130美元。

图1 2009-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3.6%、54.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8和3.2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33亿元,增长14.7%。

其中:税收收入207.33亿元,增长20.3%,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53.84亿元,增长10.7%。

图2 2009-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264.55亿元,增长16.2%,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2.9%。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平均上涨3.1%。

吉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把稳增长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大重点工作落实和服务力度,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1亿元,增长8.7%。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0:49.7:40.3调整为9.6:48.9:4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876.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9984.8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表1:单位:亿元图3:201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7%。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9%。

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原料类价格下降3.6%;采掘类价格下降1.9%;加工类价格下降0.7%。

图4:农业2013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在农业部荣获“产粮大市”称号,按市原口径统计粮食总产量达到582万吨,按省认定数粮食总产量为4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6%。

其中,玉米总产量达到305.3万吨,增长14.7%;水稻总产量97.4万吨,增长3.2%;大豆总产量11.1万吨,降低17.3%。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7.8亿元,增长8.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38.2亿元,增长12.1%;完成牧业产值166.5亿元,增长2.3%;完成渔业产值完成13.6亿元,增长13.3%;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95万吨,增长2.5%;完成林业产值10.9亿元,增长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0.7%,西部地区增长11.0%。

分产品看,全年464种工业产品中有340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7.6%,粗钢增长7.5%,钢材增长11.4%,水泥增长9.6%,平板玻璃增长11.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9%,焦炭增长8.1%,硫酸(折100%)增长5.8%,烧碱(折100%)增长6.6%,化学纤维增长8.1%,乙烯增长8.5%,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7.8%,集成电路增长10.4%,汽车增长18.4%,其中轿车增长1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3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0.7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3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其中,主营活动利润53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2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4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5.77%。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4056亿元,增长16.3%;民间投资274794亿元,增长23.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7.9%,中部地区增长22.8%,西部地区增长2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第二产业投资18480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242482亿元,增长21.0%。

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8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采矿业投资14750亿元,增长10.9%;制造业投资147370亿元,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744亿元,增长18.4%。

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投资7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480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7.0%,国内贷款增长14.4%,自筹资金增长20.8%,利用外资下降3.7%。

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7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新开工项目389256个,比上年增加66194个。

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1%。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

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

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四、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8885亿元,增长11.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18亿元,增长14.6%。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商品零售208988亿元,增长13.6%。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10704亿元,增长12.7%,其中,汽车类增长10.4%,家具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环比增长1.24%。

五、进出口增长有所回升全年进出口总额41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22100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3亿美元,增长7.3%。

进出口相抵,顺差2597.5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1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加工贸易进出口13578亿美元,增长1.0%。

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0876亿美元,增长10.1%,加工贸易出口8608亿美元,下降0.2%。

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1097亿美元,增长8.5%,加工贸易进口4970亿美元,增长3.3%。

12月份,进出口总额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77亿美元,增长4.3%,进口1821亿美元,增长8.3%。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

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8%。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7%,烟酒及用品上涨0.3%,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8%,居住上涨2.8%。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6%,油脂价格上涨0.3%,猪肉价格上涨0.3%,鲜菜价格上涨8.1%。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3%。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12月份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0%,12月份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9.8%,财产性收入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增长10.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3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5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7.4%,财产性收入增长17.7%,转移性收入增长1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90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7%。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583 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5516 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942 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1373 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1273 元。

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

全年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609元,比上年增长13.9%。

八、货币信贷平稳增长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狭义货币(M1)余额33.73万亿元,增长9.3%,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6万亿元,增长7.1%。

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1.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4.38万亿元。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879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2.56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74万亿元。

九、人口就业总体平稳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

出生人口16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728万人,女性人口663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0(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