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政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后作业4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练习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9课第1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1.“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太极图”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关系。
②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排除含②的选项。
故选B。
2.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答案] A[解析] 王安石看到鸟鸣与山幽的对立,没有看到鸟鸣与山幽的统一,故应选A项。
B、C、D三项均不合题意。
3.漫画《画靶》意在讽刺主人公( )A.违背真理的相对性B.忽视联系的条件性C.否认矛盾的客观性D.无视规律的普遍性[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漫画的内涵,漫画中的人物以射入点为圆心“画靶”,以显示其高超技艺,这是回避矛盾的典型表现,所以选C。
4.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东西方爱情故事都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说明世界各地的爱情具有共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从文化角度即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①②当选。
最新-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步检测 新必修4 精品
3-9第1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选择题1.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疆疏附县乌帕尔乡女孩阿斯木古丽从2018年起,先后赴天津、广东务工,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从打工妹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
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答案] C[解析] 从平凡到不平凡,从普通到不普通,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即矛盾的同一性,C项与题意相符,A、B两项是矛盾的斗争性。
D项是矛盾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
2.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答案] A[解析] 王安石看到鸟鸣与山幽的对立,没有看到鸟鸣与山幽的统一,故应选A项。
B、C、D三项均不合题意。
3.漫画《画靶》意在讽刺主人公( )A.违背真理的相对性B.忽视联系的条件性C.否认矛盾的客观性D.无视规律的普遍性[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漫画的内涵,漫画中的人物以射入点为圆心“画靶”,以显示其高超技艺,这是回避矛盾的典型表现,所以选C。
4.央视网6月13日报道称,西安某小区刚建成时存在一个混乱的马路市场,马路市场屡禁不止是因为有居民需求。
于是政府加快建设标准菜市场,引进连锁商业,并扶持小摊贩进店经营,方便了群众。
地方政府的做法,表明了他们( )①藐视一切矛盾②敢于抹煞一切矛盾③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④善于分析矛盾,并积极想办法解决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C[解析] ①②的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材料中的做法;该小区根据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③④。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还记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吗?
带领我们站起来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带领我们科学发展
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
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A
B
C
D
自然界
A B C D
人类社会
A B C D
思维领域 A、矛盾萌芽 C、矛盾将要消亡 B、矛盾发展壮大 D、新的矛盾运动开始
结论: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 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而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举例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等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 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
结论
事物的 运动形式 都存在着 矛盾;矛 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 之中;矛 盾无处不 在。
自 然 界
社会 思维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认识运动
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制
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
, 出世归隐田园而又摆脱不了封建制度的桎梏 , 现实与 矛盾之三 : 古今不分 ,内外无别 ,既避战乱 , 与世隔绝 ,不知有汉 ,何论 理想之间、逃避与面对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矛盾冲突。 魏晋 ,而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既然是梦想构建成的封闭的世外挑源 ,也只能是 " 遂 矛盾之四 : 来通往塞 , 曰" 既出 迷 ,不复得路 ,"遂迷 ,不复得路 ",得其船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太守 而终。 遣人往 ,寻向所志 。
比较: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 籍
“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
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王籍的诗句,好就好在,他深刻的揭示了山中噪与静、 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
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后练习与提高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课后练习与提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人教版必修4(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得与德》的文章指出:人不能不“得”又不能无“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得”与“德”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无法统一B. “得”与“德”是对立统一关系C. “得”与“德”始终是一致的D. 要“得”就不可能要“德”,不要“德”就不会有“得”2. 下列能体现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④刻舟求剑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诗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古今不变的4. 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 舞动的北京”,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莫舒斯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能表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积淀之上的现代感。
”之所以“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印 + 舞动的北京”突出了(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统一性5. “执政有个性,更有共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当然要从中国政党的实际出发。
但同时也不能不学习和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
吸收借鉴其他政党活动共同遵循的规律,也就是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
”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A.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联系的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一切从实际出发(二)问答题6、黄山风景区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黄山风景区采取了对“疲劳”景点“轮休制”等保护措施,景区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55%提高到2009年的93.4%,植被覆盖率也达到98.6%。
高中政治 3.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能力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考查清单】1.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这里的“矛盾”从哲学上看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 ( )。
A.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的关系B.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C.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含的关系D.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对立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只是强调了一个方面,不选。
答案 B2.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在学生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
以上材料说明了 (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D.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解析本题考查解读信息的能力。
网络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体现的是事物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答案 D3.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解析本题考查了矛盾的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属引言型题目。
正确解答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引文的含义。
此引言很明显地表明了B项。
答案 B4.“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斗争性特点。
引言型题要注意对引言的理解,知道如何停止才知道如何加速,停止与加速相反相成。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
答案 DB级能力提升5.“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式与创新意识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后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选择题1.下边的漫画表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斗争性D.矛盾具有同一性答案 D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词“主要”。
顽强的人可以把“讽刺”转化为“垫脚石”,鼓励自己走向成功,表现了矛盾的同一性,D项是最佳选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2.对于转基因食物有利仍是有害,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为:“转基因食物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中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切研究。
”这一观点(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③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④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C解析袁隆平以为转基因食物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切研究,说明他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故①④入选。
袁隆平以为转基因食物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没有关系,故排除②③。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缺点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古今不变的答案 A解析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缺与圆,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表现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这里咱们不能把“悲、离、阴、缺”看成缺点,一样也不能把“欢、合、晴、圆”看成长处,C说法错误;B不是哲学道理,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4.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中两边改变处境的尽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轻忽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轻忽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轻忽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轻忽其同一性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 A解析本题以漫画入题,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9课第1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随堂达标验收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选择题1.“水由氢和氧化合而成”;“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关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前者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后者体现的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前者体现的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后者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前者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后者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二者都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解析]水由氢和氧化合而成,这表明水是整体、氢和氧都是部分;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三角形属于共性,直角三角形属于个性。
故选A。
2.秦始皇陵内所有兵马俑的身子都非常相似,它们的脚几乎都是几块泥巴粗制滥造的,但兵马俑的各异脸型却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的赫赫军威以及气吞山河的王霸之气。
这说明,当时的匠人认识到了( B )A.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C.从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D.特殊性可以离开普遍性而存在[解析]秦始皇陵内所有兵马俑的身子都非常相似,但兵马俑的各异脸型却生动地展现了它们的赫赫军威以及气吞山河的王霸之气。
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也是没有的,B符合题意。
A、C、D均是对二者关系的错误理解,排除。
3.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D )①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漫画强调尊重事实,重视批评,表明规律的客观性。
对待赞扬和谎言应该具体分析,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①④入选。
②③与题干无关,不选。
4.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人教版必修4)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知识梳理】1、什么是矛盾?(1)矛盾就是反映,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1)矛盾的对立属性是;(2)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矛盾同一性是指什么?(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的属性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4、矛盾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的倾向和趋势。
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就没有,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就没有,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什么?(1)指矛盾存在于,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2)指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
6、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1)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什么?矛盾特殊性含义。
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二是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三是同一事物中的、同一矛盾的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不包含特殊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反之,。
7、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精髓,是哲学基础,是理论依据。
【知识探究】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重点推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时作业4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编者选题表1.下边漫画体现的哲理是( )A.量变的结果必然是质变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D.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解析:B 由漫画中文字知,“得意”与“失意”不仅是对立的双方,而且会相互转化,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A、D内容在漫画中未体现,不选。
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这蕴涵的哲理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B.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D.斗争是相对的,同一是绝对的解析:C 本题考查矛盾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意为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对立统一的。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对立的,但正是相对于一条路而言,才有上有下,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并不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B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绝对的。
3.“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如果一幅画中适当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
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解析:B “空白效应”是由色彩的渲染而得到的,体现了“空白”对“色彩”的依赖,故选B。
材料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A、C、D与题意不符。
4.漫画告诉我们(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基础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取得成功,①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错误的;由漫画中“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可以看出,知道转弯会浪费时间,但会走得更远,否则就会走不远,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故排除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学年高中政治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后作业4
D
面。
“阴阳和谐”“化生万物”,说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故答案选D项。
A、C两项与题意不符。
B项观点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2.成语“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和名言“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共同说明的哲理是
( )
①矛盾都是人们主观想象、人为制造的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④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都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3.漫画《羡慕》反映的哲理是( )
羡慕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②看问题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克服片面性③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漫画《羡慕》表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看问题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克服片面性,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
③④干肢不符,应舍去。
4.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指出,拉登之死是全球反恐斗争的转折点,国际反恐斗争进入了“后拉登时代”。
埃及反恐专家认为,断言恐怖主义活动已经结束还“为时太早”,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上述两种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②同一事物在不同阶
段有不同特点③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④国际反恐斗争应不断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反映时时有矛盾;联合国秘书长的观点,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故①②观点正确,答案选A项。
只要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立场、观点、方法一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有可能相同,③观点错误。
④违背了矛盾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5.“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
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是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因为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②符合题意。
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是用共性的经验指导解决个性的问题,因为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
③④说法错误。
6.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③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
它与具体事物是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故①②③观点正确,答案选A项。
④对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认识错误。
7.右面漫画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其特点不同
D.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这说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特点不同。
8.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北京结
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
这说明( )
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量变引起质变的关系
,结合自身实际体现矛盾的特殊性,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不合题意。
9.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础。
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共同利益,
大家必须携手面对。
但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
题上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最终要通过各国承担
相应责任表现出来。
没有各国的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所以要
坚持共同承担的原则。
(2)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各种事物之所以千
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
特殊本质,所以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国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应
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一是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要坚持共同原则,
二是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同发展阶段国家
履行义务要有所区别。
前者的理论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后者的理论依据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1.人们把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
专家指出,“超级细菌”主要由滥用抗生素引发,如持续过度滥用抗生素,人类将“重回抗菌药物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
从矛盾的观点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的转化,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②抗生素的“有效”和“无效”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③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④抗生素“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对立统一,根源于人类不恰当的用药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如持续过度滥用抗生素,人类将‘重回到抗菌药物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③观点正确。
①观点错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④认为矛盾是人为的,这否定了矛盾的客观性。
2.漫画《偏听》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偏听
①要在统一中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②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要处理好整体
和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漫画《偏听》中主人公偏信了其中一方的观点,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故答案选A项。
③④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3.生活中,当我们把手伸进冰水时会感到刺骨的冷,但有人却说“冰不冷”,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对我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启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冰的普遍性独立于冰的特殊性,所以“冰不冷”
②冰的普遍性寓于冰的特殊性,不能说“冰不冷”
③“冷”感觉是对“冰”的反映,但不在“冰”中,所以说“冰不冷”④“冷”与“不冷”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冰不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系,“冷”既是个性的具体存在,也是共性的普遍抽象,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由此推知②③符合题意;
①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述错误,④也错误,均排除。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
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
(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机器人与人存在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个方面看待机器人与人的关系,既要看到机器人的使用使得技术要求不高的就业岗位减少,又要看到
机器人的使用使得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