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5章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人口与环境
第 19 讲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因素
1.人口变动的原因
自然增长 , (1)人口__________ 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迁入人口 的增加值。 (2)人口机械增长,即__________
2.人口迁移
定居地 的空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_
3.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
4. 甲、 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C.国家政策 B.资源状况 D.交通条件 )
5.1995 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容量下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环境污染严重 D.限制人口迁入
(4)国内人口迁移
农业经济 、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 ①古代:受脆弱的 __________
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人口移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区别 (1)人口迁移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其含义 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而长期移居他 乡。它的突出特征是长期改变居住地。 (2)人口移动不同于人口迁移。人口移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来 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不论其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只要有空 间移动,就属于此概念,如狩猎活动、旅游活动、朝圣活动、 日常上下班等。 (3)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 期离开原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流向
原因
从亚洲、非洲、拉 各国经 丁美洲迁往西欧、 济发展 北美、西亚、北非 不平衡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 意义 种的空间分布;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 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 差异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第5章 人口与环境课件 湘教版PT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考 点
第17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
互 动
人口合理容量
探
究
综 合 能 力 提 升
第17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基
础
一、人口增长
自
1.世界人口增长: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表现
主
梳 为一条“①___J___”形曲线。
理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②_出__生_率__与③_死__亡__率_相减
考 点
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互
A.①②③
) B.④⑤⑧
动 探
C.⑦⑨⑩
D.⑥⑪⑫
究
(3)图中⑪⑫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返回目录
第17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1)C (2)A (3)D 第(1)题,从纵坐标看,
⑪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10国的人口死亡
(2)我国的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
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
考 点
境。
互
动
探
究
返回目录
第17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方法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方法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
表 源 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现 森林 大面积毁坏导致___水__土_ 流失 加剧,__土__壤__肥力 下降,
资源 ___耕__地__沙__化_速度加快 ,__大__气__污__染__程度加深,气候反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讲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3·天津南开一模)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解析第1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 1.B 2.D2012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4.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
A.中国B.美国C.德国D.印度5.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B.气温C.资源D.河流解析第3题,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罚不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
第4题,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且出现负增长,最相似的是德国。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 3.D 4.C 5.B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讲
巧学易记 人口容量中的:“一、二、三、六” 一个承载力:环境承载力。 二个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三种观点:乐观者、悲观者、中间派。 六种因素:影响社会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 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开 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
考点一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增长状况与 人口问题 【图解考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 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 也正是由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导致人 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存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差异。
在坐标图中三种类型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 人口问题不等于人口过多问题。当今世界 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②人口增长过慢,老龄化严重问题。 ③人口迁移导致人才外流、城市环境问题。 ④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导致成年人婚配 困难,影响社会稳定。
知识拓展 北京、上海、广州等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城 市,按空间范围理论上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但实际上为什么又能养活呢? 提示:地域开放,输入资源。
名师助学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 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 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生产力水 生存环境、生活 出生率 人口增长
平高低
→
水平、医疗水平
→
死亡率
→
数量变化
可见,社会经济、技术、(人口)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人口 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图示
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增 长 状 况
湘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第19讲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1第19讲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区域认知)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综合思维) 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梳 理 知 识 体 系]2[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曲线呈“J ”形,人口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②根本因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历史时期:A 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4)人口自然增长影响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 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等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构成指标:A 出生率、B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成因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原始模式传统模式过渡模式现代模式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因分析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形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等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生活和文化水平提升,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①主要发达国家:“低—低—低”模式。
2020_2021学年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检测卷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5.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6.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
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石漠化B.水土流失C.盐碱化D.地面沉降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7~8题。
7.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壤盐碱化8.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云南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8,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湘教版
边(3条)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 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
据。结构类图:判读时,主要是通过
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
地理事物的特点,判断其性质;判读
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
规范答题5
原生试卷
注意联系实际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据图中信息,简要说明台湾人口分
人口老龄化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4分)
水果、林木 (4)由图示信息可判断,台湾能够向大
陆大量供应的农产品有 ___________
等。(2分)
我来批卷
我 来 评 分 第(1) 题 第(2) 题 第(3) 题 第(4) 题 总 分
【答案】
(1)分布不平衡(或集中分布
在西部沿海地区,或西多东少)。 中 东部为山地丘陵,西部主要为平原地 形。 (2)人口迁移 出生率 a—人口总数 b—人口
思维建模 统计图类一般可依照如下程序判读: 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 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 →⑤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 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例
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
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完成(1)~(2)
题。
(1)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 长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持续上升的主要 原因是( )c—人口死亡率(3)来自速增长d—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老龄化(或人口增长
缓慢)
(4)水果、水产品、林木产品
名师点评
高 考 评 分 第(1) 题 2 第(2) 题 3 第(3) 题 4 第(4) 总分 题 1 10
论证和探讨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对学习 生活中的地理提出的较高要求,这体 现了高考中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第(1)题,从 台湾人口密度图可看出,台湾人口分 布不平衡,集中分布在西部结合地形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 第1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湘教版
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本节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对应学生用书第93页)[识记—基础梳理]1.人口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盲区扫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3)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059】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1.C 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 人口与环境规范答题人口类综合题教案含解析
错误!规范答题7 人口类综合题(2016·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样卷展示得分:15分样卷剖析失分原因:答题总体思路清晰,用词准确,但个别问题信息提取不全,答案不太完整。
标准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6分)(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8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6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6分)Ⅰ 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答题模板分布是否均衡;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集中成因自然原因气候温和湿润(凉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水源充足;矿产丰富;环境优良等经济原因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等社会原因教育环境好;政治稳定;政策优惠;宗教信仰相同Ⅱ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1)人口迁移的原因的答题模板(2)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答题模板Ⅲ 人口问题问题成因影响增长过快经济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大;社会保障不完善;政治独立;医疗卫生的发展;传统观念影响人地矛盾加剧,环境问题突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负增长或老龄化经济水平高,生活条件好;社会福利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技术进步;文化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阻碍经济发展性别比失调传统观念的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战争;移民等婚配困难;影响社会安定1.(2018·福建晋江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 口 结 构 可 以 分 为 自 然 结 构 , 指 人 口 的 _性__别___ 和 年 龄 结 构 ; __社__会__经__济__结__构__,指人口的婚姻、家庭、民族、职业、教育程 度等;地域结构,指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 的提高都会反映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总体上,随着社会的进 步,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出生人口数 ②出生率= 人口总数 ×100%
死亡人口数 ③死亡率= 人口总数 ×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 人口数 (3)n 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 n 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 为年数)
<0:人口数量减少 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增多 人口迁移率⇒=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减少
2.人口数量增减情况的相关计算 必须明确两个要素:一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 数;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其涉及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017·高考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 年,世界人 口将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90 亿。如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 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 2~3 题。
2.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3.根据预测,从 2000 年到 2050 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原始人口增长 传统人口增长 高”模式
模式(原始型) 模式(传统型)
“低—低— 低”模式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 第18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检测 湘教版
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8·日照一模)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
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A.1990-2030年B.1985-2050年C.1990-2015年D.2000-2020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B.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C.20世纪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D.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完全是老龄化所致3.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 )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1题,从纵坐标50%处画一横线,可以看出抚养比低于50%对应的时间大约是1990-2030年,A正确。
第2题,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但不是成正比,A错误;就业比与经济增长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增加就业压力,B错误;20世纪60年代出生率高,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C正确;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还与“全面二孩”政策有关,D错误。
第3题,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劳动人口的比例,可采取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措施。
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是不现实的,故选D项。
答案:1.A 2.C 3.D(2018·衡水冀州中学月考)图1为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为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图。
读图完成4~5题。
4.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最接近于图2中的( )A.①→②B.①→④C.③→② D.②→③5.与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相比,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下降B.60~79岁人口比重上升C.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D.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下降解析:第4题,读图1,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化向老龄化转变,0~14岁人口比重逐渐减少,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减少。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 第1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湘教版
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本节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对应学生用书第93页)[识记—基础梳理]1.人口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①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1)表现: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3)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92040059】。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
第19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一、选择题(2018·湖南十校联考)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的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了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1~2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江苏省解析:第1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了李姓人口迁移至此。
第2题,一般情况下,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
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迁入最多,故选D。
答案:1.B 2.D(2018·泰安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4.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第3题,江西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人口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2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关键能力练习(含解析)湘教版-湘教版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能力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某某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20年来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某某周边的中小城市。
某某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某某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某某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2)某某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某某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今后,某某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析】(1)选A,(2)选C,(3)选D。
第(1)题,通过材料“某某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可以看出近年来某某市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导致外来人口减少。
第(2)题,某某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某某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
第(3)题,今后,某某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2.(2019·某某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某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
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解析】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为“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为“哪些条件”。
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5章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某某中学模拟)下图是某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某某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出生率较高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D.迁出率较低2.图中所示某某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某某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
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
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
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
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某某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
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
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
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
答案:1.C 2.B(2018·某某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省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4.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城市化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③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②加快对资源的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④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某某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某某人口负担最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衡水中学模拟)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出生率较高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D.迁出率较低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
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
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
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
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
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
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
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
答案:1.C 2.B(2018·西安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省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A.海南B.广东C.四川D.广西4.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城市化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③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②加快对资源的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④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广东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广东人口负担最轻。
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主要是从内地向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流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内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务工。
第5题,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之一,但这不能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可以采取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
答案:3.B 4.D 5.D(2018·河南灵宝实验高中一模)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6~7题。
6.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A.1983年B.2005年C.2011年D.2017年7.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儿童和老年人。
读图,儿童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的曲线交点约是2017年,此后老年抚养比高,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所以D正确。
第7题,社会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转变,实行晚婚、晚育,婚育年龄推迟,导致生育率下降。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有保障,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增加,老年抚养比上升。
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6.D 7.C(2018·惠州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A.地理位置居中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D.交通网络发达9.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解析:第8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比较居中,所以A正确。
第9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
答案:8.A 9.D(2018·广州调研)“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
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11.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解析:第10题,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市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上海市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市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
第11题,当地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
外来人口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耗资源少,不会使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挂是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
答案:10.B 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一2015年12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下图为中国人口抚养比及15~64岁人口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6分)(2)根据材料预测2016年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8分)(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结合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8分)解析:(1)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变化图中看出,2016年后,15~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
(3)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
(2)2016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上升;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3)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13.(2018·上海闵行区质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4分)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表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5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6分)(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6分)(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6分)(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6分)解析:(1)结合坐标图,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左上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
(3)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注意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
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
(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3)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省高,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省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
原因: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省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4)不认同。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所以现在还不能鼓励多生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