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3则
夏永良运用升降散治疗内外妇儿疾病验案举隅
夏永良运用升降散治疗内外妇儿疾病验案举隅汪天宇;夏永良【摘要】夏永良认为治病当以辨证为先。
瘾疹、尿浊、小儿上感、不寐、耳鸣、妇女痛经等内外妇儿疾病,皆由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而生。
谨遵异病同治之法,予调畅气机之方。
升降散,以调畅气机为首要功能。
气机畅,五脏和,则五行脏腑经络之气充沛,正能胜邪,其病乃愈。
根据临床实际病情变化,兼以凉血、疏风、退热等法。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其临证用药灵活变通,临床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升降散;夏永良;异病同治【作者】汪天宇;夏永良【作者单位】[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05;[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Abstract:XIA Yong-liang’s think that the dialectics is the first thing to cure disease. Most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eases such as nettle rash, cloudy urineare,children's common cold, insomnia, tinnitus, women dysmenorrheadue is caused by dysfunction of qi and disturbance inascending and descending.In compliance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the method is to adjust activities of qi.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Shengjiang powder is to regulate the activities of qi.Qi running unobstructed, internal organs reconcile, the abundant qi of five elements is the way to win evil,the disease can be cu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linical condition changes, and to increase the cooling blood, expelling wind, cool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patients’ weak body at the meanwhile remove evil.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s remarkable.Key words:Shengjiang Powder;XIA Yong-liang;Homotherapy for Heteropathy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四医方辨引》[1]。
加味升降散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3 8
两组患者临床综
维普资讯
第l 3卷第 l 2期
Vo _ 3 l 1 No. 2 1
中
医
药
导
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 两组 间均数 比
较用成组 t 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差值 比较用配对 t 检
2 1 治疗组 采用加味升降散方药 : . 蝉蜕 1 僵 验 。 0g 蚕 l 姜黄 1 大黄 8g 当归 1 赤芍 l 3 3 治疗结果 0g 2g 5g 0g .
报 告如下 。
利嗪治疗的 3 例进行疗效 比较 , O 取得明显效果 , 现 1 。每 日1 , 0 g 剂 水煎分 2次服。7 为 1 d 个疗程 , 连 服 2个疗 程 。
1 临床资料
22 对照组 使用西替利嗪片, . 每次 1 g 1 0m , 次/
11 诊断与纳入标 准 参照《 . 皮肤性病学》 J有 d ¨, 。服药 疗程 、 观察及 随访方 法 同治疗组 。 . 风 关慢性荨 麻疹 的诊 断标准 制定 : 复发作 , 损为 大 23 观察 指标 观察 治疗前 后患 者 的瘙痒程 度 , 反 皮 按 , 轻 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水肿性风团, 界限清楚。皮损时 团数和大 小 , 4级 评 分 法 记 录 】按 症 状 无 、 、 起时消, 剧烈瘙痒 , 发无定处, 消后无痕。部分病例 中 、 重分别 记 0 12 3分 。血 清 IE水 平 分 别 于 治 、、 、 g 有腹痛腹泻, 或有发热关节疼痛 等症。部分患者有 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 ,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
C ii l b ev t no h rame t f 0C sso h o i Ur c r t df dS eg a ga l c sr ai nteT et n ae fC r nc t ai Wi Mo ie h n f n sn n aO o o3 i a h i i
王邦才运用升降散加味验案三则
王邦才运用升降散加味验案三则林琳关键词升降散加味;医案;王邦才王邦才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6年,熟读经典,博采众长,善治内科疑难杂病。
常用《诸氏遗书》“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教人。
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受益颇多。
1升降散析义与加减应用升降散原方出自杨粟山的《伤寒瘟疫条辨》,谓升降散“一升一降,内外通知……名升降,亦双解之义”[1]。
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
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应、表里双解之妙,原为治疗温疫而设。
王老师认为,此方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升降,亦双解之义,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杂病,但凡郁火内伏,邪毒不能透达,气机升降失调,皆可以升降散加减用之。
临证可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2]、顽固性不寐、皮疹、风湿痹痛、口舌生疮等。
观郁热证多由于外感邪气、七情所伤、饮食不节致使气机郁滞不畅,热郁于内不能透达,治疗以宣畅气机,清透郁热为要。
王老师临证常根据致郁热原因不同,热邪轻重之殊,正气强弱之别,将升降散灵活加减化裁。
因外邪犯肺而致肺热郁痹者,可合栀子豉汤,或加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流感高热者,或加桑杏石甘汤,或合白虎汤;湿遏热郁者,可合六一散,或加佩兰、薏苡仁、赤小豆等;情志不舒致郁火内炽者,可合柴胡疏肝散,或加郁金、生山栀、丹皮、香附等;瘀血而致热郁者,可合桃红四物汤,或加川芎、当归、丹参等;痰浊蕴阻致热郁者,可合小陷胸汤,或加瓜蒌皮、浙贝母、杏仁、竹茹等;热郁入络,肢体或身疼痛者,可加忍冬藤、赤芍、炒秦艽、生地,重者加虫类药地龙、蜈蚣、全蝎等;食积而致郁热者,可合保和丸,或加六曲、鸡内金、枳壳、连翘等;热郁津伤加芦根、天花粉、石斛、麦冬等;热郁兼气虚者,减少大黄的剂量降低破气之力,佐生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等;肝经郁热上扰者,加桑叶、菊花、龙胆草、夏枯草、栀子等。
升降散验案5则
瘙痒 入夜 尤 重 , 难 以 人 眠 。西 医 曾 用 扑 尔敏 、 赛庚 啶、
左西 替利 嗪 、 葡 萄糖 酸 钙 、 V C等 药 , 只 能 短 暂起 效 , 停 药后 复 发 。诊见 : 全 身皮 肤瘙 痒 , 夜 间加重 , 难 以人 眠 。 四肢 、 胸 部 留有 抓痕 、 血痂 、 皮 肤 干燥 、 脱屑 , 形体 消瘦 , 大便 于结 , 舌质红、 少苔、 脉 沉 细 。西 医诊 断 为 皮 肤 瘙 痒症 , 中医诊 为 老年性 皮 肤瘙 痒症 。证 属 血虚 风燥 , 治 宜养 血 活血 , 祛 风止 痒 。方 药选 用 升 降散 合 四物 汤 加 减: 黄芪 6 0 g , 当归 1 2 g , 白芍 2 0 g , 川芎 1 2 g , 熟 地 黄 3 O g , 制何 首 乌 2 0 g , 黄精 3 0 g , 僵蚕 1 0 g , 蝉蜕 2 0 g , 姜 黄1 0 g , 大黄 1 0 g , 刺蒺藜 1 5 g , 徐长卿 3 0 g , 乌 梢 蛇 3 0 g , 白鲜 皮 2 0 g , 夜 交藤 3 0 g , 合欢皮 3 0 g , 分早 晚 水
性痛风性关节炎、 胃 下垂、 生殖器疱疹典型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升降散通过辨证加减合理配伍用于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脑供血不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胃下垂、 生殖器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只要辨证准确, 配伍得当, 本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 升降散; 皮肤瘙痒症; 脑供血不足; 生殖器疱疹;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胃下垂
( 先煎 ) 3 o g , 石决 明( 先煎 ) 2 0 g , 钩藤 ( 后下) 1 8 g , 石菖蒲
李某 , 女, 7 2岁 , 工 人 。2 0 1 3年 1 2月 2 0 日来 诊 。 患者 周 身皮 肤瘙 痒 近 l 0年 , 搔 后皮 肤发 红 , 不起 风 团 ,
《伤寒论》113方——麻黄升麻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麻黄升麻汤,典型医案1口疮——林士毅医案张某,女,52岁,护士。
2007年4月12日初诊。
现已绝经1年。
患者五六年前开始时出现口腔溃疡,近1年来加重。
常常1个月内20余日长有口腔溃疡。
服用维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滋阴泻火等品,未见疗效。
现口中有数个溃疡点,最大者有3mm×3mm,在左侧舌边,中心已是白色脓点,边缘红肿、疼痛。
心烦,睡眠不佳,口渴,不欲饮。
平素大便略溏薄,纳食量尚可,但不能进食寒凉之物,否则腹痛下利。
小便清,怕冷,腰酸,舌体瘦、边尖红,舌苔有裂纹,脉沉细数。
证属上热下寒,阴阳俱不足。
方用麻黄升麻汤原方去石膏加连翘、白芷。
处方:麻黄6g,升麻10g,当归12g,知母12g,黄芩10g,玉竹15g,赤芍15g,天冬15g,肉桂末3g(冲),云茯苓12g,生甘草10g,炒白术12g,干姜10g,党参15g,连翘12g,白芷10g。
6剂。
另加漱口方:藿香12g,佩兰10g,茵陈30g,黄连10g,金银花30g,连翘12g。
忌食辛辣之物。
服药6剂,口中只剩3个较大之溃疡,且疮面明显缩小,已不疼痛。
续进原方6剂,溃疡愈。
遂以原方去连翘、白芷、麻黄、升麻,嘱其平时常服,或隔3天,或隔5天,扶阳养阴以改善体质。
原按:是案患者病机复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
口中生疮,红肿疼痛,是为上焦热毒郁结;热扰心神则有心烦失眠;热伤津液则见口渴;从舌体瘦、有裂纹,脉细数,更知平素阴水不足;阴虚不能制火,火毒更盛,口疮时发难愈,疼痛难忍。
而另一方面,大便溏薄、不能进食寒凉、小便清、怕冷、腰酸、脉沉,是明显的脾肾阳虚。
故用仲景麻黄升麻汤,少量麻黄发越郁火,升麻升散解毒,取“火郁发之”之意;知母、黄芩清上焦火热,玉竹、天冬、赤芍、当归滋阴凉血;参、术、姜、草、苓是为理中、四君,合肉桂助脾肾阳气,肉桂更能引虚火归源。
去石膏者,恐其寒凉伤中也。
连翘、白芷是笔者喜用治疮疡之对药,一凉一温,辛散开结,消肿疗疮止痛。
【新提醒】黄仕沛经方医案——慢性荨麻疹案
【新提醒】黄仕沛经方医案——慢性荨麻疹案异曲同工:方证固要审察,药证又虽明了也——慢性荨麻疹案梁某,男,65岁,旅居美国。
2010年因胆囊炎、胆结石、行微创手术切除胆囊。
又因多发性肠息肉行摘除术。
此后常恶风,畏寒,皮肤出风团,瘙痒,以躯干部为甚,每于饭后,热饮更甚,此起彼伏。
抗过敏西药服用半年无效。
9月29日回穗探亲之便,请黄师诊治。
刻诊见躯干风团微红,恶风无汗,二便如常。
处麻桂各半汤加味,处方:麻黄(先煎)12,杏仁15,桂枝12,赤芍30,大枣12,甘草20,石膏60,生姜15。
7剂,嘱温覆取微汗。
先煎3剂,根据情况再作调整。
三天后电话告知,情况无变化,风团仍继续出。
嘱麻黄每剂再加3g。
10月9日来电,加药后情况明显好转,约次日来诊。
10日复诊:皮疹全消,已停药几天,嘱继服前方,麻黄用18g,5剂。
15日复诊:多天风疹已不复再出。
瘙痒已止。
再以前方麻黄用20g,返美后再服十余剂。
按:本案为慢性荨麻疹,但所用方药却前许案同?盖此虽慢性,但证仍在表,故仍与桂麻各半汤。
犹如强直性脊椎炎案,病已经数年,仍用葛根汤,表证不可以时日而断也。
黄师用桂麻各半汤,各药用量视病情而定,并不半其量。
例如麻黄用量视情况而递增。
又许案曾云:曹颖甫多用麻黄汤,刘渡舟多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而黄师两案均用麻桂各半汤加石膏,以清泄蕴热。
其实有大青龙汤之意。
都属麻黄剂,异曲同工也。
方证固要审察,药证又虽明了也。
读后解析:风疹团每于饭后、热饮更甚,兼见恶风无汗,此乃风邪郁闭肌表,“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
故黄师予麻桂各半汤小发其汗,因热饮更甚,是兼有热,故加石膏,嘱服后温覆取汗。
初因麻黄量小而汗不得出,后麻黄逐渐加量,服后微汗出而风邪得解,而风团自消。
由本案得出启示:1、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类皮肤病,多与风邪外袭,腠理闭郁有关,故用麻桂各半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类发汗以散风邪,服后随汗出邪解,风团随即消失;2、方中麻黄剂量轻重至关重要,务必达到药后通身微微汗出,使邪从汗解,才能发挥最佳之疗效。
一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特效方
一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特效方
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一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特效方
作者/张寿昌
慢性荨麻疹,此病临床多见,属中医“风疹”范畴,临床以“皮肤红痒,发丘疹或风包”为表现,其易反复发作,令患者痛苦不堪。
西医对此病治疗以激素和抗过敏药为主,治标不治本,且易闭门留寇,使邪气不得发,从而久不能愈。
本人用下方多年,效果不错。
苍术10克,生石膏30克,火麻仁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生地10克,甘草5克,银柴胡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3克,防风6克,荆芥6克,蝉衣6克,牛蒡子10克,苦参10克,制何首乌10克,白蒺藜10克,焦栀子9克,焦三仙各6克。
本方由消风散与过敏煎加味而成,具有清热和血,祛风止痒之功,它攻补同用,兼顾营卫气血,与慢性荨麻疹虚实错杂的病机相符,故可见效。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是古方消风散的特色所在,而过敏煎乃是近代中医大家祝湛予的方子。
方中银柴胡味苦性凉,清热凉血;防风味辛甘温,祛风胜湿;乌梅味酸性平,收敛生津;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生津,滋肾涩精。
四药配合,寒热共济,有收有散,收者固其本,散者驱其邪。
古今名方相得益彰,效亦成倍增加也!
作者:张寿昌。
编辑:茯苓师承学堂。
经方治疗荨麻疹验案三则(非常好的医案)
经⽅治疗荨⿇疹验案三则(⾮常好的医案)第 1411 期作者 / 1穆杰 1王庆国 1王雪茜 1程发峰 1朱⽂翔 1李长⾹ 1岳⽂超 2连雅君 1北京中医药⼤学教育部证候及⽅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2北京中医药⼤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匮教研室编辑 / 刘刚⊙校对 / 赵馨荨⿇疹⼜称“风疹块”“⿁风疙瘩”,发病先有⽪肤瘙痒很快出现风团,呈扁平⽔肿性隆起,⽪损为红⾊或⽩⾊,风团形状不⼀,⼤⼩不等,甚可遍布周⾝,时隐时现,病部瘙痒,愈搔愈重,是临床常见的⽪肤病之⼀,可发⽣在任何年龄、季节,男⼥皆可。
荨⿇疹在中医学类属瘾疹,发由邪⽓蕴于肌肤所致,六经辨证尤善治荨⿇疹,然辨证有六经辨证、⽓⾎津液辨证、卫⽓营⾎辨证,⼜有⼋纲、脏腑辨证等,荨⿇疹辨治何以择六经辨证⽽⽤?卫⽓营⾎与三焦辨证善温热之邪致病者;荨⿇疹病必有表,如《内经》⾔“夫风隐轸者,由邪⽓客于⽪肤”,历代医家也多承《内经》“邪⽓中表”的观点⽽从表论治之,因此⼋纲虽有表⾥辨证⽽难以指导临床⽤药,⽓⾎津液与脏腑辨证不善于邪之在表者,诸法之鉴,尤以六经辨证为佳。
荨⿇疹发必有表,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藩篱,刘渡⾈教授便⾔“主管体表这⼀范围的是太阳经”,故多从太阳论之,⼜六经辨证源《伤寒论》,《伤寒论》所载之⽅以“经⽅”命名,其配伍之精妙、临证之效验合六经辨治荨⿇疹多效如桴⿎。
1 从太阳辨治-桂枝⿇黄各半汤按:患者新发寒冷性荨⿇疹当以邪⽓甚为主,《素问》⾔“风者,病之长也”,《⾦匮要略》谓之“风⽓相搏,风强则为瘾疹,⾝体为痒”,故此以风邪为贼,⼜其⽆明显他证⽽以遇冷受凉即发,《证治准绳》中提到“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发散,⼜被寒搏⽪肤,外发腠理,开毫⽑,淫⽓妄⾏之则为痒也。
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夫风瘾疹者,由邪⽓客于⽪肤,复(本⽂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遇风寒相搏,则为瘾疹……风⽓相搏,则成瘾疹,致⾝体为痒也”,故此以风邪致太阳表虚复夹寒⽽发;患者时有哄热⽽⾆边尖红,此为邪束于表,表郁不扬之象,如⿇桂各半汤“热多寒少”之所述;患者⾷欲不振为正⽓抗邪于外,不能固护中焦,因此治以桂枝⿇黄各半汤为主⽅。
1958年中医资料:笔者亲验升降散治疗荨麻疹,仅服两次,即获痊愈
1958年中医资料:笔者亲验升降散治疗荨麻疹,仅服两次,即获痊愈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升降散对于荨麻疹的疗效介绍毛有丰荨麻疹是一种过敏反应的病变,俗称鬼风疙瘩。
它是来自外因刺激,例如有的人接触了某种植物,注射了某种血清,误食了某种不习惯吃的食物,或者接触了某种动物的毛羽,或者被有毒的昆虫咬伤以及被风寒侵袭或受潮湿等,都可引起本病的出现本病的特征:是病发突然,皮肤有剧烈的瘙痒,搔之随手而起红斑,立即出现大小不等之癗,隆起皮上,界限分明;初起病变部位较小,瞬息漫延増大,形极不整,大如铜钱如银圆,不久因搔痒而溶合成片;其色一般鲜红,或边红而中星白色,加压亦不退色;日轻夜重,病起伴有恶寒嚷心等症。
由于无度搔痒的烦抗,影响充分睡眠和休息,因而精神疲倦,焦虑烦闷,感到非常痛苦;治之不恰,往往迁延数月或至经年,妨碍了工作,甚或影响了健康。
在诊断方面,根据特征的存在,故不难认识和鉴別在治疗方面,初起较易治疗,西药如麻黄素、葡萄糖酸钙、盐化钙、盐酸苯海拉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如双解散(防风、荆芥、麻黄、山栀、赤芍、连翘、生甘草、苦桔梗、川芎、归尾、生石膏、飞滑石、薄荷、黄芩、苍术)、消风止痒散(休通、苍术、苦参、知母、荆芥、防风、归尾、牛蒡子、蝉退、生石膏、生甘草、细生地、胡麻仁等,也有相当疗效。
若发病未久,感染不甚,以上所举中西药物都可迎刃而解。
但是在屡经强心镇静或发散解表以后,痒仍不止,屡治屡犯,此际则上述各药已失去根除作用,亦邪郁肠胃膜原,非疏表畅里双治不为功。
当此之时升降散实所必用之药。
笔者亲身染过本病,维绵载余,中西诸药初用有效,继则效微,但均不能根除,夜不安寝,苦闷殊甚;以后采用本药,仅服两次,即获痊愈,迄今十余年来未再复发。
马老师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一则--马氏妇科
马老师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一则--马氏妇科初诊:2014年1月10日。
谷某某,25岁。
因“患荨麻疹半年”就诊。
患有慢性荨麻疹半年未愈。
末次月经1月4日,现已净。
中医诊断:瘾疹(风湿)。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治则:祛湿解表,搜风止痒。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6g 连翘10g 赤小豆30g 杏仁10g 桑白皮10g 生甘草5g 生姜3片大枣6枚蚕沙10g 僵蚕10g 白蒺藜10g 苦参10g 蝉衣10g 防风10g,7剂。
二诊:2014年1月22日。
荨麻疹缓解,带下异味。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荆芥10g,7剂。
保妇康栓1盒外用。
三诊:2014年2月10日。
自二诊起至今,荨麻疹消失。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苦参10g,蝉衣10g,蚕沙10g,防风10g,7剂。
按语:《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主治黄疸兼有表证,既能内清湿热,亦可外散风邪。
其中,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发散,宣肺解表;连翘、桑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利湿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调和营卫。
全方表里兼顾,祛邪亦不伤正,配伍精妙。
现代常用来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荨麻疹、肝功能异常、咳嗽哮喘等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瘾疹为体表时隐时现的风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可见外有风邪束表,内有脾虚湿滞,故马老师以此方加减,并以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防风祛风胜湿,蝉衣透疹解毒。
蚕沙祛风燥湿、清热活血。
治风湿、皮肤不仁,关节不遂。
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可美白、祛斑、敛疮、止痒。
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可治有形之结块,亦可散风疮瘾疹,皆取其通散之能。
这六味均可祛风消疹,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伍,内外兼治,标本兼顾,故用药2周瘾疹消失,继续守方加减,巩固以善后。
麻黄汤病例——精选推荐
麻黄汤的应用一、伤寒表实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
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晰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服药后,温覆衣被,须灾,遇身汗出而解。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按语:麻黄场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
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车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已,或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
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
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
风寒郁闭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二、咳喘姜春华医案;胡某某,女,46岁。
咳喘已七年,近受风寒侵袭,胸闷窒塞,呼吸不利。
咳喘多痰,喉间作水鸣声,苔白,脉软。
以麻黄汤加味,处方:麻黄6克,桂枝9克,川朴9克,枳实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剂。
药后咳喘减轻,上方去川朴,加陈皮3克,又服2剂,咳止喘平,呼吸通畅,(陕西个医学院学报1990;<1),3)按语:本案为冷风哮喘。
肺内素有疾饮内伏,受风寒外感引发。
麻黄场外解风寒,内宣肺气,又加枳实、厚朴以肃肺下气,药中其鸽,则其效如神。
三、水肿(急性肾炎)陈华医案:刘某,男,9岁。
1984年冬因脸面突然浮肿,进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经西药治疗半月,证情反复。
近二日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
辨为风水泛滥之肿,因冬季风寒当令,外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
处方;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茅根1D克,蝉衣5克。
升降散合清营汤治疗慢性荨麻疹33例
升降散合清营汤治疗慢性荨麻疹33例
赵彦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6(031)013
【摘要】目的:观察升降散合清营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方法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组同时口服升降散合清营汤。
疗程6周,第8周做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
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升降散合清营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
【总页数】2页(P1906-1907)
【作者】赵彦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呼和浩特0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麻黄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3则 [J], 曾文明;陈金兰
2.卞嵩京应用清营汤合白虎汤治疗EV71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1例 [J], 贺晓立; 徐立思; 王军; 余静; 卞嵩京
3.加味升降散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效果观察 [J], 黄卓
4.清营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脓毒症(热入营血证)的临床研究 [J], 刘淑梅;阳建军
5.加味升降散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J], 陈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黄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例
麻黄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例
余德群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4)9
【摘要】荨麻疹为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
反应性疾病,以皮肤与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表现为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食物、药物、感染、昆虫叮咬、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均可诱发,但多数原因不明。
笔者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598)
【作者】余德群
【作者单位】郧县大柳乡卫生院,湖北,郧县,4425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桂枝麻黄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麻黄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3则
3.慢性荨麻疹治疗验案举隅——依巴斯汀联合中药汤剂
治疗慢性荨麻疹4.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
疗效观察5.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机以及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应用与评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荨麻疹荨麻疹的中药方
慢性荨麻疹荨麻疹的中药方2012-08-24 15:48 【大中小】【我要纠错】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芩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
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
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
金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气虚血热【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荨麻疹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
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荨麻疹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
《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
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麻黄汤的加减证治
太阳病为邪在表,在表者则当汗而发之,故以有汗为表虚, 治用桂枝汤类,无汗为表实,治用麻黄汤类。
葛根汤 本方可解表滋液、疏通经脉,用于治疗太阳被寒邪所伤,经 脉不利,而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等证。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大枣组 成。方用葛根,既能解肌表之邪,又能升津液,濡养筋脉, 以缓项背之拘急,麻黄、桂枝、生姜辛沮散寒,可发汗解表, 芍药佐葛根,可利血脉以缓筋急;甘草、大枣和营卫而守中, 也可制约麻、桂之过散。此方服后,往往出现后背发热,继 之而背上汗出,次遍及全身,而项背之强急即愈。
临床上不限于治疗表寒内饮证,即使没有表证,只要属于寒饮咳喘, 就可加以使用。若寒饮有化热趋势的表现,如见烦躁而喘的,可在 方中加生石膏。只要辨证准确、临床便用本方多可收效。 因本方不仅能发散阳气,而又能伤阴动血,虽有五味子、芍药之护 正,仍不宜久服,对某些心脏病、肺结核的咳喘,更应慎用。 一男性患者,咳喘痰多而不能平卧。刘老视其面色黧黑,舌苔白滑, 脉则弦劲,吐稀白泡沫痰。辨为寒饮射肺之证。时值冬季,气候凛 冽,为疏小青龙汤原方两剂,患者去后不复来诊。次年春,患者又 来门诊诊病。视其面色夭然不泽,身体殊羸弱,乃问其故。患者曰: 去年冬服药见效,已能夜间平卧,痰喘俱减,喜不自胜,自照原方 继服十余剂,逐发生头晕、心悸、夜不成寐等证。冬至节后,忽而 发生鼻衄,来势汹涌,不能自止,于同仁医院电烙止血。然失血太 多,疲劳为甚,故又来诊治。刘老曰:前服之药,为小青龙汤,虽 能散寒饮,亦能动阳气。久服之后,下伐根本,而使少阴精气不藏, 故伤阴动血,则已势所必然。乃用人参养荣汤加龙骨、牡蛎等药, 服数十剂,体力方渐渐恢复。
麻黄汤的加减证治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药 组成。 麻黄辛温,可发散风寒,开腠理而发汗,宜 肺平喘,桂枝通阳解肌,助麻黄发散风寒, 杏仁苦温利肺,助麻黄宣肺平喘,甘草则调 和诸药而护正。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但麻黄与甘草的剂 量之比,以三比一为准,如此服之方能奏发 汗之效。
应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皮肤病的心得体会.
应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皮肤病的心得体会营口市中医院张玉芳王鹏115000关键词:升降散皮肤病升降散是清代名医杨栗山所创温病十五方中的基本方剂,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升降散主要由蝉衣、僵蚕、姜黄、生大黄四位药组成,主要以宣泄郁火,升清降浊为主。
其升阳降火,升降并用,使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则三焦火热之邪得以清散。
笔者在皮肤科临床工作多年,常将升降散用在治疗皮肤科疾病当中,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风热性荨麻疹王某,女,14岁,2001年6月14日来诊。
主诉每年夏季全身散在红色风团已三年,服用各种中、西药效果不佳,均于立秋前后可自行缓解。
此次已发病两周,自行口服中西药未见好转,故来我院就诊。
全身起红色大片风团,时起时消,伴瘙痒、口干、口渴欲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予以升降散加减,药用:蝉衣15g、僵蚕10g、姜黄5g、酒军5g、荆芥10g、防风10g、生甘草10g、生石膏30g、知母10g、连翘15g。
进药4付,症状基本消退,为巩固疗效继服前方4付,全身症状消退。
两年后因其他疾病来诊,述其未再复发。
按:本方系升降散加疏风清热之品组成,具有泄热透疹之效,故适用于内有蕴热、外有风邪之荨麻疹,因此对于风热型荨麻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湿疹赵某、男、38岁,2002年8月7日初诊。
主诉:一周前不明原因面部及上肢灼热瘙痒,抓后皮肤潮红,起小丘疹,自行外用皮炎平霜未见好转,蔓延至肩背及双上肢,皮肤呈潮红灼热肿胀,上覆密集鲜红色丘疹,抓破后有少许黄色液体渗出,伴有口渴、心烦,大便两日未行,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西医诊为湿疹,中医认为湿热内蕴,热胜于湿。
方用蝉衣15g、僵蚕10g、姜黄10g、生大黄10g、板蓝根30g、黄芩15g、胆草10g、栀子10g、生地20g、丹皮10g、双花20g。
服用上方六剂后,红肿灼热明显减轻,皮疹色淡,瘙痒减轻,以上方去胆草、黄芩,加白术15g、枳壳10g,继服六剂后,皮疹大部消退,瘙痒明显减轻,心烦除,二便如常,上方减生大黄,加当归10g、竹叶5g,服六剂后,皮疹全部消退。
麻黄汤医,荨麻疹
麻黄汤医,荨麻疹黄元御医学研究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0-08-13 07:30陈宝田;麻黄汤医案6,风疹李某,男,18岁,1982年4月20初诊,患者诉说,昨日清晨6时许,起床长跑1500米以后,全身大汗淋漓,回家后立即冲凉,约20分钟后,突感身痒,上身及腰部遍起风疹块,其色白,突出皮表,时搔时起,连成一片,形成猪皮状。
经西医皮尔敏治疗,均未获效,故前来中医就诊。
检查;全身遍起白色荨麻疹,四肢厥冷,苔白,脉迟,宜温经发汗,投麻黄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杏仁10克,附子6克,细辛10克,水煎服。
复诊;投上方2剂后,汗出,四肢转温,风疹块也消失。
论;麻黄发表寒以泻卫气,则突出皮表则解,桂枝通经解肌。
此有脉迟,故加附子与细辛。
脉法;迟为在脏,故加温药,以防发汗泄阳。
此脉迟者,或是脉缓之义,全身大汗出,汗出阳泄,故见脉迟,此脉迟或是脉缓,可以不用理解成内寒,可以不加温药。
热胀冷缩,此是物理之性,而人也如此,运动热胀则汗出,凉水冲洗则冷缩,人身热胀与凉水冷缩互搏,所以卫气突出皮表如猪皮,营郁生风则身痒生疹块。
同样是汗出冲凉,此病外寒风疹。
西医没有解表之理,故用之无效,此病唯有中医,解表则愈。
麻黄汤,即能内治喘逆,又能外治风疹,皆是解表之法。
善治者治其皮毛,俗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皆是不善治皮毛,不善解表也。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在西医治疗不愈的情况下,都会寻求中医的治疗,西医不行用中医,这叫结合。
绝不是一个病人中药西药同时用,否则就是乱治胡治。
外国没有中医,也没有结合这个词,结合这个词在中国医疗体系,也用错了,西医开中药,中医看病,也靠仪器与化验单,这就是现下的中西医结合,不敢苟同。
医疗市场化,一切向钱看,每一个患者,都是医院的顾客,都是不能讲价的摇钱树,一声大病,就能破产。
唐易医;麻黄汤医案7,外感余某,女,47岁,2002年2月2日,初诊,时值腊月岁末,因数日公事繁忙,催收货款,驾驶摩托车劳碌于寒风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31期陈金兰教授系武汉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数十载,熟读古籍,擅长治疗多种皮肤疑难病、慢性病,对于运用经方加减化裁治疗慢性荨麻疹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确切。
笔者曾有幸跟师学习数年,受益良多。
近几年来采用陈老之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临证验案3则如下,与同仁交流。
验案1患者,女,29岁,2012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全身反复起淡红色风团,伴明显瘙痒,曾间断口服西药5年,停药即发作。
患者自诉每于晚间发疹,尤以夜半为甚,天明时即逐渐消退。
诊见心情郁闷,面色不华,躯干及四肢见少许淡红色斑片,时伴瘙痒,舌苔薄白,脉细。
处方:麻黄15g,桂枝12g,细辛10g,苦杏仁10g,甘草9g,僵蚕10g,蝉蜕10g,片姜黄6g,秦艽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5g。
1剂/d,水煎服。
2012年10月15日复诊,患者皮疹明显减少,瘙痒明显减轻。
上方加丝瓜络20g、细辛减至5g。
予以7剂。
10月22日再诊,皮疹基本不发作,未见明显瘙痒,上方出入加减,服药2个月余,12月底再来就诊,诉偶尔劳累后见少许皮疹发作,基本不痒。
再处方:麻黄9g,桂枝6g,甘草9g,僵蚕10g,黄芩10g,蝉蜕10g,秦艽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9g,丝瓜络30g。
嘱其继服1个月,以资巩固。
随访4年余,至今未见其诉皮疹再发。
按:患者每于夜间皮疹发作加重,尤以夜半为甚,此因夜间阳行于内,阴行于外,因外有寒邪不散,每至夜间寒气则更甚,故阳气奋起抗邪,不能按时循经入里,故夜间加重。
上方外散寒邪,内清郁热,通达内外,故寒邪散,而阳气能归于本位,诸症皆除。
验案2患者,女,23岁,2013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全身反复起正常皮色风团,伴瘙痒3年,间断服中成药、西药3年,未见明显好转。
自诉每于冬季发作,尤以夜半为重,春夏之际即自行消退。
诊时见心情烦躁,情绪较激动,全身见大片风团,其上见明显抓痕,手脚冰冷,舌淡,苔薄,脉沉细。
处方:麻黄12g,桂枝12g,细辛10g,甘草9g,僵蚕10g,蝉蜕10g,片姜黄6g,秦艽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5g,丝瓜络15g,附子6g。
1剂/d,水煎服。
2014年1月1日复诊,患者皮疹仍有发作,但数量明显减少,瘙痒稍减轻。
嘱原方不变,再服7剂。
1月8日再诊,患者能平和述说病情,自述皮疹发作数量明显减少,瘙痒明显减轻。
手脚仍感冰冷。
再处方:麻黄12g,桂枝12g,细辛5g,甘草9g,僵蚕10g,蝉蜕10g,片姜黄6g,秦艽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5g,丝瓜络30g,制附子5g(另包先煎),黄芪20g。
上方再加减治疗40余天后,自觉症状消失。
按:患者平素阳虚血寒,卫阳不固,夏月阳气尚旺,故能不发病。
每至冬月天寒之时,寒气更甚,人体之阳气更虚,寒邪得以侵袭肌表即发病。
上方中投以大剂温通散寒,扶卫固表之品,里阳渐盛,表阳渐固,寒邪不得侵袭,故顽疾得除。
验案3患者,女,24岁,2014年12月1日初诊。
患者自诉全身反复起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色风团,瘙痒剧烈2年余,夜间无法正常入睡,多方求治,疗效不显。
一年四季均发病,以冬季最重。
诊时见患者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心情郁闷,全身见大片红色风团,伴见明显抓痕,局部皮肤留有明显色沉斑,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沉细,大便干。
处方:麻黄12g,桂枝20g,细辛10g,甘草9g,僵蚕10g,秦艽10g,片姜黄10g,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5g,丝瓜络15g,制大黄10g,肉苁蓉10g,连翘10g,苦杏仁10g。
1剂/d,水煎服。
2015年12月7日复诊,症状大减,患者自述皮疹明显减少,瘙痒明显麻黄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3则曾文明陈金兰314000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49摘要本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麻黄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并列举3例。
此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疗效。
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麻黄汤;升降散;验案Ephedra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hoisting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3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Zeng Wenming,Chen Jinla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xing City,Zhejiang Province 314000Abstract In this paper,chronic urticaria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phedra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hoisting powder,and 3examples were listed,after treatment,the 3patients had better curative effect.We analyzed the case and summarized the treatmentexperience.Key words Chronic urticaria;Ephedra decoction;Hoisting powder;Test case(下转第82页)80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在我国,高血压肾病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第3位病因[1],是高血压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
高血压肾病多表现为以高血压为基础,逐渐出现多尿、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常提示有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不可逆性恶化。
目前治疗本病以控制血压和防止肾损害进一步加重为主。
海昆肾喜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海藻植物提取物水溶性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化浊排毒等作用,可用于缓解尿少浮肿、苔厚腻等湿浊证。
近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具有调节血压、调节脂代谢、抗自由基、抗氧化等保护肾脏作用,可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显著[2,3]。
为了进一步研究海昆肾喜对高血压肾病的改善效果,本研究组设计并实施以下临床试验。
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
治疗组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65±10.09)岁;平均病程(8.99±2.76)年;CKD1期22例,CKD2期16例,CKD3a期4例。
对照组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92±12.47)岁;平均病程(9.13±2.00)年;CKD1期26例,CKD2期17例,CKD3a期5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情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符合第8版《内科学》中高血压肾病诊断标准[1];②年龄30~70岁;③肾衰竭分期为CKD1期、CKD2期、CKD3a期者;④试验前未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②肾性高血压者;④试验期间出现高血压危象者;⑤其他无法完成试验或存在可能干扰试验数据的情况。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mg/次,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
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2~4周。
②治疗组:采用海昆肾喜治疗。
海昆肾喜胶囊,2粒/次,餐后1h口服,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评价方法:治疗开始前2d内、治疗结束后2d内分别检验并列表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平均值、血肌酐平均值。
治疗结束后2d内参考《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3],列表比较治疗总有效率。
①显效:患者治疗后水肿基本消失,尿蛋白定量检查较治疗前减少≥50%,尿沉渣计数及肾功能正常;②有效: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水肿明显好转,尿蛋白定量检查较治疗前减少25%~49%,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③无效或加重:患者病情未达到治疗有效指标,或患者临床表现恶化,实验室检查提示尿蛋白定量检查、尿沉渣计数及肾功能无变化或恶化。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样本量×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实验室指标: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平均值、血肌酐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平均值、血肌酐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海昆肾喜对高血压肾病的改善效果研究陈小兰李宪孙秀梅132021吉林省吉林市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50摘要目的:探讨海昆肾喜对高血压肾病的改善效果。
方法: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治疗组给予海昆肾喜治疗。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平均值、血肌酐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海昆肾喜对高血压肾病的改善效果显著。
关键词海昆肾喜;高血压肾病;24h尿蛋白;肌酐Haikunshenxi on improving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Chen Xiaolan,Li Xian,Sun XiumeiThe 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Chemical Group Company,Jilin City of Jilin Province132021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aikunshenxi on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Methods:90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igustrazine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haikunshenxi treatment.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the average value of24h urine protein and serum creatin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Haikunshenxi can improve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significantly.Key words Haikunshenxi;Hypertensive nephropathy;24h urine protein;Creatinine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