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趣味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到的物体的形状可 能是不同的。
巩固练习 1. 下面右边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名字)
看到图①的是(小丽), 看到图②的是(小飞), 看到图③的是(小华), 看到图④的是(小莹)。
巩固练习
2. 下面右边的几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请小组成员按顺时针的方 向,变换到其他三个位置 进行观察。
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归纳小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观察物体时,要根据观察者 的位置和所观察物体的各部位特征进行判断。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连一连。[教材P68 做一做]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 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教材P71 练习十六 第4题]
(③)
(①)
(②)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说一说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1题]
我从上面拍。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2题]
①
③
②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 连一连。[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3题]
③
④
②
①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1)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听过“盲 人摸象”的故事吗?
点击图片听故事
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P68 例1] 小红
小亮
想一想 小丽 从他们各自的角度
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小明
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我站在熊猫的后面, 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在描述物体时,往往无法准确表达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物体的活动,每组选定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5.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一个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给家长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解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长短、高低等性质,帮助学生培养细致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进而认识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属性。
2.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性质。
3.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属性,进行比较和分类。
4.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与逻辑思维。
三、教学重点1.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2.比较物体的大小、颜色、属性等。
3.学会描述物体的特征。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观察物体展开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探究物体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描述这些形状的特点。
2.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大小排序能力,如大、小、长、短等。
3. 分类物体:帮助学生根据物体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与逻辑思维。
4. 观察物体的颜色、位置等属性:学习观察物体的颜色、位置等属性,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教师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总结。
4.启发探究:提供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自主观察与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六、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教师示范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讨论:通过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到的信息,促进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观察物体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游戏互动:设计各种观察物体的游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物体的能力、描述物体的准确性、思维逻辑性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利用简单的几何体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对于空间的认知和几何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实物、图片和游戏等辅助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几何体、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平时是怎样观察物体的?从哪个角度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如:上面、下面、左边、右边等)观察物体,并说出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物几何体。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几何体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描述语言。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几何体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描述。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观察的有序性和全面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但在描述物体的特征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结果时,可能会存在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熊猫玩具的实物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熊猫,从而引出观察物体的主题。
接着,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连线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 教材特点情境性强: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具为切入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性强:教材通过大量的实物图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体,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结果。
注重实践: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核心素养目标1. 空间观念通过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够根据给定的物体和观察角度,想象出物体的形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全面地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的能力。
3. 推理能力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让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创新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创新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创新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方向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并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物体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观察物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观察不全面、观察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难点: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篮子,里面放置了各种形状的物体。
3.课件:制作了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从中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位置和方向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观念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观察物体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些物品,会发现什么不同呢?”2.呈现(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观察物体卡片。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卡片中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观察到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立体图形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打造趣味数学课堂,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案例
打造趣味数学课堂,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 511442 广州市番禺区剑桥郡小学 5114421.2.案例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课本68页例1)3.研究主题:打造趣味课堂,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4.案例背景:当前我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专注度不高,注意力分散,有开小差,和同学聊天等,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数学整体成绩欠理想。
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欠缺趣味性,比较枯燥乏味,课堂吸引力不足,虽然老师很努力的讲,但学生没有认真听,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学,学习效果欠佳,事倍功半。
下面结合本人的一节公开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撰写本案例,谈谈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粗浅见解。
本案例是二年级上册,第5本单元三个内容的第一个课时,辨认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学生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不要求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概念。
但一年级已经学过前、后、左、右、上、下。
所以学生应该能说出前面、后面、侧面。
四、环节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个环节能明显体现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设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快乐地学习数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环节1.猜一猜,引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请你猜猜他是谁?放映一个学生照片的背面。
(让学生说说是谁,学生猜不对)师:老师从背面拍的,实在太难猜了,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这是我在侧面拍的,出示下一张照片(侧面),师:来个正面公布答案!出示下一张照片(正面)。
老师给梓洛拍照分别从后面、侧面、前面拍,拍出来,我们看到的情况都不一样。
不仅仅是拍照,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观察物体时,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会不一样。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观察物体”。
贴出课题。
本环节评析:为了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主题图,或者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创设更生动有趣的情景,在课堂伊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辩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像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卡片三张、玩具四个、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一部。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情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几个盲人说的对吗?师:为什么这些人都说错了?师:对了,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就需要我们对物体进行全面地观察。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师:今天老师还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就请同学们赶快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师:你们喜欢吗?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你的位置上对小狗进行仔细的观察,你看到了小狗的哪一个面?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完的同学,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师:孩子们坐好了,请看屏幕中的这三幅图(课件),哪一幅图和你刚才观察到的是一样的?这是小狗的哪一个面?(板书)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哪些同学也看到了小狗的这个面?请举起手来。
师:这些同学观察到的是小狗的X面,那其他同学呢?你们又看到了小狗的哪个面?能在屏幕上选出你看到的画面吗?(课件)说说是什么样的?谁和他观察到的是一样的?请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师:刚才一直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小狗的哪一个面?是哪一幅图?说说是什么样的?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观察的是同一只小狗,而观察的结果却不一样呢?谁能帮助教师解答一下?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同,所以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5单元的《观察物体(1)》,主要涉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材。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还有一些图片和卡片,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与示范:我会向学生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示范一些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并描述彼此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观察物体的方法、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随堂练习。
但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优质ppt教学课件
2. 观察实物
• (3)体验“拍照”。
•
请同学们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猫 “ 拍 ” 一张照片,然后再从前
、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的样子
,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2. 观察实物
• (4)辨认照片。
•
请同学们判断这些照片是在什么位置拍的。
2. 观察实物
• (5)前、后面拍的照片很好判断,左、右两侧拍的照片辨认起来比较困难 ,让我们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观察物体
1. 游戏导入
•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 老师这儿有一个箱子,面上贴着小动物的图片。
• 首先,老师要把箱子用布盖起来。
• 然后,把学生分成三组,每次请一组同学来观察,其他两组 不能看。观察的同学要把看到的动物图片记在心里。
• 最后,老师揭开盖着的布,展示给大家看。请同学谈谈:你 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不一样?
3. 观察图片ຫໍສະໝຸດ • (2)做一做•
这是一辆大卡车,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从大卡车的前、后、左、右去
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想象的结果。
4. 反思总结
• (1)刚才我们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
•
观察的?
•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收获了 … … 我体会到了 … … 我还想学习 … …
归纳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什么困惑?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在以后 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的,发 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祝 你 学 习 进 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再见!Leabharlann 思考:上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我站在熊猫的 左面,看到熊 猫的左侧面, 熊猫头上有一 个蝴蝶结。
我站在熊猫的前 面,我看到熊猫 的脸、腿等。
我站在熊猫的 后面,看到的 是熊猫的背面。
我站在熊猫的右面, 看到熊猫的右侧面, 没有看到熊猫头上 的蝴蝶结。
举手发言:根据刚才的分析, 用线把每个人看到的连起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全单元】》 精品PPT优质课件
5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呢?
思考:盲人们为什 么说的都不一样呢?
角度不同,观察的结 果也可能不相同。
因为他们观察的 角度不同。
小组讨论:从他们各自的角度看到的画 面一样吗,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A.
①
②
③
④
B.
⑤
⑥
⑦
⑧
C.
(1)从正面看到的是A的有( ③
)。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②⑤⑥ ⑦ )。
(3)从上面看到的是C的有( ④
)。
填一填。
我从上面看,看 到的是图( ④ )。
① ②③④
我从正面看,看 到的是图( ②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观察立体图形
1.观察长方体 看到的可能全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面是正 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长方形。 2.观察正方体 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 ); );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观察物体
1.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2.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可以绕着这个
物体转动,还可以转动这个物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观察物体》人教新课标(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是描述物体的关键要素。这些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观察物体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丢失的玩具等。
。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观察物体》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理解和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词,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对物体特征的分析、比较和分类,发展分类和排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物体,提高发现物体特征和联系的能力,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空间方位词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词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物体的分类与排序:学生应掌握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举例解释:
-在讲解物体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如“这个积木是红色的,形状是正方形”。
-在学习空间方位词时,可以通过设置场景,让学生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小汽车在飞机的前面,球的下面”。
举例解释:
-在空间观念的形成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在观察细节的把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这个物体上有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形状?”。
-在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特征,并给予反馈,以提高表达准确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趣味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趣味版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四人小组(依次编号1—4号);每组一只茶杯、每人4张照片、一个空矿泉水瓶。
【教学方法】媒体设境;故事引入;动手操作、观察辨认。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盲人摸象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是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个样子呢?他们只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他们所描述的样子是片面的;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板书:相同的物体)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板书:不同的样子)(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下面的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4)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注: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指导“拍照”的方法。
你们想不想自己拍些照片?你有照相机吗?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架小相机;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对准你要拍摄的物体;看清楚了就“咔嚓”拍下来。
今天我们要评出“最佳摄影奖”。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故事激趣(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趣味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四人小组(依次编号1—4号),每组一只茶杯、每人4张照片、一个空矿泉水瓶.
【教学方法】
媒体设境,故事引入;动手操作、观察辨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盲人摸象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是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个样子呢?他们只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他们所描述的样子是片面的,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板书:相同的物体)
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板书:不同的样子)
(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下面的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注: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指导“拍照”的方法.
你们想不想自己拍些照片?你有照相机吗?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架小相机,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对准你要拍摄的物体,看清楚了就“咔嚓”拍下来.今天我们要评出“最佳摄影奖”.
2.给茶杯“拍照”.
把一只茶杯,放在桌子的中间,(茶杯把子朝讲台的方向)不能转动茶杯.用“相机”对准茶杯,“相机”的高度要与茶杯一样高,看清楚茶杯的样子,然后拍下来,照片就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
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记在脑子里了吗?你能把拍的照片印在纸上吗?把你
拍到的样子画下来,你拍到的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子.
3.展示,评价.
指名出示:你画的是茶杯吗?茶杯的把子呢?为什么看不见?
(因为茶杯的把子是朝前的,你坐在茶杯的后面,所以就看不见把子.)
画得和这个同学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和他一样?(因为
站在相同的位置来观察这只茶杯的.)
指名出示:和这个同学观察的位置相同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看到的是这
样的吗?这个长方形是什么?
这两个同学坐的位置是怎样的?他们看到的茶杯样子又是怎样的?
指名出示:和这个同学观察的位置相同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看到的茶
杯都是把子朝左的吗?猜猜你们对面的同学看到的茶杯有把子吗?
有,把子朝那边?
指名出示:你们猜对了吗?
4.辨识老师的正面、后面、侧面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小猴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你们学的真棒,老师带你们去XX学校参观,愿意吗?走,我们出发啦!他们在干什么呀?细心的小朋友正在观察汽车呢!你能知道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指名说一说,然后连线.
3.完成课本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快上车吧!(课件出示汽车行驶图)小朋友们,到啦,你会先看到学校的哪
张照片?它是从校外拍摄的.
如果我们在校内拍,你觉得是哪张照片呢?
4、出示课本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的飞机图.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科技活动室,好漂亮的飞机模型!
你看到的飞机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
5、你想留个纪念吗?想拍照的同学到前面来,摆一个优美的造型,请其他小朋友为他拍照.你想拍他的哪一面?(说一说)拍一拍.(可以用手机或手势)
五、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请各小组拿出矿泉水瓶,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矿泉水瓶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瓶,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学科,它需要我们缜密的、辩证的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粗略的下结论,一定要周密的考虑各种情况,小心翼翼的探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经历这种不断探索、完善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养成谨慎、周全思考问题的良好数学品质.)六、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请大家回家后,认真观察家里的物品,把你的发现和家人分享,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善思者.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的位置
相同的物体———→ (可能)不同的样子
【教学反思】
一、尊重教材、不拘泥于文本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备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新教材要安排“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观察物体”的知识体系中这一课占什么位置.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对教材上的教室、校门情景图我采用的是学生熟悉的情境,目的有两个,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熟悉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判断,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特征判断拍摄者、观察者的位置,从中体会到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我对例题的情境图我也进行了改动,用观察茶杯代替了观察小猴玩具,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会降低趣味性,但是小猴玩具不可能每组一个,观察小猴玩具只能看书或看课件演示,这样就会犯以对实物图的观察代替对实物的观察的错误.用茶杯代替小熊玩具可以做到每组一个实物,又由于茶杯简单,学生可以勾画出来,便于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交流.
二、研究学生、激发学习欲望
任何的学习结果都离不开学生的情感参与,创设富有新异性、启发性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怎样自然地引出观察的要求呢?我采用“媒体设境,故事引入”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部分我通过游戏“猜一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我们只观察了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然后借助媒体,提供配有故事的画面,让学生充分运用“耳、眼、口”的功能,一开课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课题,“观察物体”,希望学生能体会到要学会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不要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当学习活动继续深入时我让学生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拍摄、去评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要我动”变成“我要动”,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
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画在纸上,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让学生根据照片要求去选择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三、把握课堂、为学生学而教
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看图判断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当画中人是面朝我们的,他所看到的图形究竟是哪一幅图是学生在独立练习中的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我本班试教后有一半的同学错了.试教后我对这个问题反复进行了思考,问题是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画面中的观察者,判断出画中人所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学生的年龄小,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就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讨论出:在相对的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样子正好是相反的.由此学生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展示评价时,学生要思考评价别人的作品,展示作品的学生会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进行反思,建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数学教学应该从简单的一步一步牵引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同伴合作转变.
对数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尽可能想周到.如:在让学生观察物体时学生可能出于好奇心理,不按观察方法看而是歪头看,这就需要老师一方面在观察前有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平视创造有利条件(把物体放在与学生眼睛水平的位置).
用有搭成相机可以控制学生的观察范围缩小,看他应该看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指向性.
总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教的如何,关键是看学生学的怎么样,所以在备课时就要时时处处考虑学生怎样学,为学生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