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遣送出境是行政处罚吗
驱逐出境制度:类型、标准与整合
驱逐出境制度:类型、标准与整合作者:林艺聪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摘要]以法律性质为研究视角,我国现行驱逐出境制度的主要类型包括刑事性的驱逐出境和行政性的驱逐出境。
其特点是在适用范围上以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在性质上以惩罚(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为主要定位。
但是,许多国家法律规定的驱逐出境适用对象并不以具有“违法性”情形的外国人为限,“非违法性”的外国人并不能免于驱逐出境的适用。
同时,在驱逐出境是否具有“惩罚性”方面,国际上出现了不否认“惩罚性”与“非惩罚性”其中之一的趋势。
另外,传统上以“入境前”和“在境内”作为驱逐出境类型划分标准的做法,受到了宪法平等保护原则的严重挑战。
以“永久居留者”作为新的类型划分标准,则刑事性的驱逐出境适用于具有法定严重犯罪情形的永久居留者,行政性的驱逐出境适用于具有法定情形的非永久居留者。
建议将来我国行政性的驱逐出境以行政强制作为新的性质定位。
[关键词]驱逐出境;类型;标准;整合;永久居留者驱逐,指的是“除了引渡之外任何迫使人们离开某国领土的措施。
驱逐出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制度,经过长期发展,驱逐出境制度历久弥新,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多种提法,蕴含了多种含义,适用于不同对象,并运用于多个领域。
汉语中,驱逐出境就有遣送出境、强制驱逐出国、递解出境、遣送离境等类似用法;驱逐出境的英文表述方法也为数众多,以名词为例意思相近的即有:deportation,removal,expulsion,exclusion等等。
从其汉语字面上的意义看,驱逐出境基本上已具有直接强制的性质。
但在学说上或者法律规定的执行方法上,驱逐出境又可能有其他方式的表现,如以间接方式执行,允许被驱逐出境人在一定日期内自动离境等。
本文主要立足中国语境并针对适用于外国人且具有直接强制性的驱逐出境制度展开探讨,重点讨论其制度类型、影响因素及划分标准,最后提出整合的具体构想。
跨国追逃中遣返法律困境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Feb. 2021No.l Ser. N o. 2022021年02月第1期总第202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跨国追逃中遣返法律困境及其应对措施研究熊安邦(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武汉430034)【摘 要】外逃人员潜逃国外时往往也会违反目的地国的移民法或者因为在我国的犯罪行为而不符合入境条件面临被遣返的问题。
非法移民遣返作为一种引渡替代措施在跨 国追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遣返措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外逃人员可能会利用难民 申请、遣返前风险评估等行政或司法救济手段逃避遣返。
此外,遣返中我国还面临中外法 律制度的差异导致的证据效力不足、量刑承诺的法律依据不足、遣返目的地不确定等问题。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有关国家向其提供外逃人员的犯罪证据、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发布 红色通报、宣布外逃人员护照作废、综合运用跨国追逃追赃措施,以促成外逃人员依法被遣 返回国。
【关键词】遣返;跨国追逃;难民;非法移民【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21)01—0005—10【D01]10.19828/j.issnl673-2391.2021.01.00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国 通过“天网行动”先后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5974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1425人,追 回赃款人民币142.48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归案58人。
巾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中,追逃的方式主 要有引渡、遣返、异地追诉以及劝返等。
在跨国追逃实践中,遣返是仅次于劝返的一种追逃方式。
本 研究通过对遣返的含义、法律性质、优势与困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遣返方式的建议,以期 促进遣返措施在国际追逃追赃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遣返及相关术语的含义与法律性质(一)国际法上的遣返遣返的英文词汇是“repatriation ”,国际法中的遣返是指一种返回原籍国的权利,实质上是指自 愿回国或自愿遣返,与中国法律文件将遣返界定为强制遣返或遣送出境有根本的区别。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老边区公安分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法律依据及执行方式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对醉酒人的约束、强制传唤、扣押、收缴、追缴、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责令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即强行带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2、对违反行政处罚法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先行登记保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二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3、对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强制拆除或清除,查封、扣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八条、第六十条三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4、对违反出入境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拘留审查、监视居住、遣送出境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5、对违反毒品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强制铲除、强制戒毒、强制检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6、对违反刑法不予刑事处罚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收容教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7、对违反严禁卖淫嫖娼决定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收容教育法律依据: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条第二款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8、对违反警察法有关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继续盘问、强行带离现场、保护性约束措施、交通管制、现场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9、对屡教不改人员的强制措施种类:劳动教养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六条、《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10、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种类:暂扣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证、强制拆除、收缴、强制报废、强制撤离现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制执行方式:强制履行。
电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
1.行政法是调整(C.行政关系)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2.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主体是行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4.《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C.不予征税)。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A.市消费者协会)。
以下主体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B.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6.下列各项中,不是抽象行政行为特征的是(B、均可以诉讼性)。
7.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C.一年)。
8.交通部发布的《港务费收支管理规定》的行为属(A.抽象)行政行为。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司法权的是(D.行政复议权)。
10.以下关于行政合同的叙述错误的是(A.契约自由的原则完全不适用于行政合同)。
11.(A.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步骤和顺序。
12.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B.行政法规)。
13. 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不具有下述特征(C.等价有偿性)。
14. 行政相对人对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收到行政拘留裁决书之日起(D.60日内)。
15.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是(B.行政处分)。
16.行政指导对于行政相对方而言(A.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17.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B.代执行)。
18.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称为(D.共同管辖)。
19.下列各项中,属于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的是(C.撤诉)。
20.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B.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B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涉外警务名词解释
.加国的国际性协议。
条约为名称的国际书面协议。
1.警务:是指警察的行为,在英文19.是指我国政府国际条约的名称:是指对一项里,主要是指警察全部行为的总11.双边条约:国际书面文件的命名。
和外国政府之间签订的和,译为警察工作;一些国家和20.我国地区译为警政;我国一般译确定相互间权利义务双边条约: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的条约一般称为双边条约。
的一种书面协议、协定。
为警务。
21.:是指在一国境,多边条约: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两个以上由多个国12.外国人2.警察勤务家签订的条约一般称为多边条警察为完成法定任务,而履行职不具有所在国的国籍,而约。
责、行使职权的执法过程。
是具有其它国家国籍的22. 3.涉外警务:即公安机关和警察人全球性条约人,一般也包括无国籍: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跨州际签订的条约,称员依法行使警察职权,对具有涉人。
为全球性条约。
是指外因素的事务实施行政和刑事管13.外国人的法律地位:23.区域性条约一国政府关于居留本国辖活动的总称。
或者说,涉外警:由同属于一个地理区域的国家签订的条约。
境的外国人享有的权利务是公安机关对具有涉外因素的24.亚区域条约义务及其合法权益受到:由同属于一个区事项行使管辖权的行为,是公安域的部分国家签订的条约。
侵害时,可以寻求保护的涉外管理的总和。
25.涉外因素4.:又称为外国因素、国国家级条约:两个国家之间以法律制度。
国家名义签订的条约。
又称为平等待国民待遇:际因素,主要是指法律关系各要14.26.遇,是指给予外国人的待素中存在外国的成分。
政府级条约:两个国家之间以政府名义签订的条约。
:这里是指公安机关和5.涉外管理遇和本国公民所享有的27.警察人员在行政和刑事管辖活动部门级条约:两个国家主管部待遇相同。
门之间签订的条约。
最惠国待遇中,对涉及外国人、外国组织、:是指在国家15.28.外交特权间贸易、航海、关税、投:主要是指外交馆舍、外国机构、外国国家有关事务的人员的不可侵犯,免纳关税和资、组织、管理,也包括对中国公民、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捐税,档案和文件不可侵犯,给予外国人的待遇不低机构所涉及的涉外事物的管理。
《涉外警务概论》复习资料
五、护照的颁发对象,主要是本国公民。
狭义的护照,仅指一国政府发给本国公民在国际间旅行居留使用的有效护照。广义的护照,泛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公民颁发的公民护照和护照的替代证明,或国际机构颁发的身份证明,以及某些国家发给外国人的外籍护照。
2、财产性强制措施;主要有交纳保证金,提供财产担保。
3、资格性强制措施;主要有缩短停留期限或者取消拘留资格,遣送出境。
4、行为性强制措施。主要有不准入境,不准出境,限制再次申请期限。
涉外警务行政处罚的五种措施:警告、罚款、拘留、限期出境、驱逐出境。
第六章 涉外治安案件处置
涉外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这里仅指涉外行政性案件。
旅行:是指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旅游活动。
外国人出境的条件:1、外国人出境须持有本人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证件;
2、挖气锅人应当在当地签证准予停留的期限或者在居留证件的有效期限内出境;
3、持有外国人居留证件的人,在其居留证件有效期内出境,并需返回中国的,应当在出境前向当地公安机关的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返回中国的再入境签证;
G字签证发给经中国过境的人员;
C字签证发给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
J-1字签证发给来中国常驻的外国记者,J-2字签证发给临时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
第五章 涉外警务行政处罚
涉外警务行政处罚的特点:1、处罚措施的复合性。
我国法律规定了驱逐出境、限制出境、遣送出境及缩短停留期限等四种强制出境的方式。
(3)从执法角度分析
涉外警务是国际警务合作的有部分。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出入境管理科目第一套自测试卷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出入境管理科目第一套自测试卷)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人民警察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
()2、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3、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一般情况下应当先行警告,经警告无效的,才可以使用武器。
()4、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才能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侦查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均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7、执法为民理念,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理念,其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8、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9、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0、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1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12、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不属于督察机构现场督察的范围。
()13、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14、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现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5、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可以口头传唤,传唤到案后,应当立即补办传唤证。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17、编造情况、提供假证明,或者以行贿等手段获取出境、入境证件不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行为。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和公务护照两种。
()19、被认为有可能进行抢劫、盗窃、贩毒等犯罪活动的,不发给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0、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后,决定或者批准机关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将外国人的姓名、性别、入境时间、护照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有关情况,违法的主要事实,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法律依据等情况报告省级公安机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要注意比较灵活的题目)1.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 D)。
A. 行政处罚B. 行政监督C. 行政许可D. 行政合同2.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下行政机关没有行政立法权的是( A )。
A.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B. 国务院C. 教育部D. 杭州市人民政府3. 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 C)。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B.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C. 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D.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其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4. 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B )。
A. 直接强制B. 代执行C. 即时强制D. 执行罚5. 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 D)。
A. 通报批评B. 责令具结悔过C. 没收财物D.一定数额的罚款6. 胡某生产假酒并进行销售,致使多人饮后中毒、少数人死亡。
受害人亲属向当地县公安局举报。
县公安局调查后认为,胡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工商局应当( C )。
A.对胡某进行行政处罚B. 不予处理C. 不予行政处理,但应移送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胡某的刑事责任D. 先对胡某进行行政处理,再移交司法机关7. 公安局为年满16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签发居民身份证,属于( B)权的行使。
A.行政处罚 B.行政确认 C.行政许可 D.行政指导8.关于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C )。
A.行政法律关系就是行政关系B.前者以后者为基础C.行政关系是社会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D.行政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9. 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法律已经设定行政许可的,行政法规可以酌情增设B.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C.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设定永久性行政许可D.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10.以下主体,可以成为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B)。
电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单项选择题
1。
行政法是调整( C.行政关系)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2。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行政主体是行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4。
《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 C.不予征税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A。
市消费者协会).以下主体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B。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6。
下列各项中,不是抽象行政行为特征的是(B、均可以诉讼性)。
7。
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C.一年 ).8.交通部发布的《港务费收支管理规定》的行为属( A。
抽象)行政行为。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司法权的是(D。
行政复议权)。
10。
以下关于行政合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契约自由的原则完全不适用于行政合同 )。
11。
( A。
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步骤和顺序。
12。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B。
行政法规).13。
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不具有下述特征(C。
等价有偿性).14. 行政相对人对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收到行政拘留裁决书之日起( D。
60日内)。
15。
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是(B。
行政处分 ). 16。
行政指导对于行政相对方而言(A。
不具有法律强制力).17.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B.代执行)。
18.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称为(D。
共同管辖)。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的是(C。
撤诉 ).20。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B。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B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法律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规定
法律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规定限制被执行人出境是国家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
其主要原因是被执行人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
一、法律规定被执行人限制出境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管理法》等多个法律文书。
根据《民诉法》第263条的规定,执行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
同时,被执行人在经济往来、出入境等方面的行为有恶意的,可以依法对其进行限制。
《刑诉法》第107条规定,当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后,被拘留的人员不得离开当地,未经批准不得到其他地区居住。
《国境管理法》第1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和过境,必须依法申请和办理。
被禁止出境的公民,不得出境。
二、限制出境的情况被执行人被限制出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拒绝执行当被判决人或被裁定人通知到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文书后,仍然拒绝履行法律义务,执行法院可以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以实现强制执行。
2. 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被法院裁定为需要承担特定法律责任的人员。
在执行法律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或不能用其名下财产加以清偿,或者能够加以清偿而拒绝加以清偿的,执行法院可以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
3. 刑事案件被告人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的限制出境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后,被拘留的人员不得离开当地,未经批准不得到其他地区居住。
4. 非法流出资本在国家出台资本外逃、非法外汇交易等相关政策后,为防止被执行人将财产非法流出国境,受理执行的法院可以采取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三、实施流程执行法院限制被执行人出境,需具备以下流程:1. 制定执行计划执行法院制定执行计划,确定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时间和地点。
2. 通知被执行人执行法院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被执行人,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配合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比较是怎样的 【行政类法律知识】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比较是怎样的【行政类法律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比较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一、行政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必然以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违法为前提;行政强制措施不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与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没有必然联系。
二、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中间行为,它是为保证最终行政行为的作出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它没有到达对事件最终处理完毕的状态。
当然,行政处罚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强制性的特点,因为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做出的正确的行政处罚行为当事人最终都是必须要坚决执行的,可实际上单就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这两种情况来说并不一样。
小编下面就通过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比较,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这两个词汇。
一、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比较是怎样的?1、行政处罚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最终处分,如没收财产之所以是行政处罚,因为它是对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最终剥夺即处分;而行政强制措施是对相对人权利(特别是财产使用权和处分权)的一种临时限制,如查封财物之所以是行政强制措施,因为它不是对该财物所有权的最终处分,而仅是在短期内对该财物使用权和处分权的临时限制。
2、行政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必然以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违法为前提;行政强制措施不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因而与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没有必然联系。
它可以针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也可针对相对人的合法行为。
3、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中间行为,它是为保证最终行政行为的作出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它没有到达对事件最终处理完毕的状态。
如扣押财物,扣押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为保证尔后行政处理决定的最终作出和执行所采取的临时措施。
行政处罚则是一种最终行政行为。
它的作出,表明该行政违法案件已被处理完毕。
如没收财物,它表达了行政主体对该财物的最终处理。
二、行政强制措施1、强制传唤:如《治安管理处罚法》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
行政处罚法上常见的15种行政强制
Most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just as every horse thinks that it bears the heaviest burde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行政处罚法上常见的15种行政强制强制传唤;强制拘留;强制履行;遣送出境;强制许可;滞纳金;强制划拨;强制扣缴;强制收兑;强制退还;强制拆除;强制检定;强制变卖财产;强制收购强制清除。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常见的行政强制有哪些?本文整理了15种常见的行政强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详情请看下文。
1、强制传唤:如《治安管理处罚法》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
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2、强制拘留: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3、强制履行:如《兵役法》61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的。
”4、遣送出境:如《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27条规定“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
”5、强制许可:如《专利法》52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对疫情防控形势下限期出境、遣送出境等处罚措施的释义及适用思考
第35卷第3期2020年5月Vol.35No.3May2020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公安管理研究・对疫情防控形势下限期出境、遣送出境等处罚措施的释义及适用思考袁利摘要:依法对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疫情防控政策的外国人作出限期出境、不予入境等处理,既有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维护公共安全利益和公民安全健康的职责。
厘清驱逐出境、限期出境和遣送出境等概念的法律含义,有助于在涉外执法工作实践中准确适用,既体现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执法力度,又过罚相当,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对于违反国家疫情防控规定措施的外国人要依法予以处罚,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内防控工作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和阶段成效”关键词:疫情防控;限期出境;遣送出境;出入境管理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20(2020)03-0097-05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呈国际化蔓延态势,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策略和要求,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已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依法对疫情防控期间违反防控政策的外国人作出限期出境、不予入境等处理,这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充分体现了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关键时刻,国家维护公共安全利益和公民安全健康的职责。
本文笔者就近期发生的一些外国人因违反中国法律及疫情防控规定而被处罚的案例,尝试对相关法律概念进行解析。
一、违法犯罪案例(-)“豪横女”梁某妍,被注销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出境。
2020年3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接某小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报警称:一女子拒不配合社区防疫工作。
经查:澳大利亚籍梁某妍(中文名)14日由首都机场入境,当天下午,本应在租住地居家观察,却未戴口罩在小区内跑步,被社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发现并劝阻,但梁某妍情绪激动,拒不配合。
民警到场后,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但其态度不好,与民警发生语言上冲突。
行政执法资格(高级)模拟试卷9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行政执法资格(高级)模拟试卷9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短期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是()。
A.强制传唤B.拘传C.行政拘留D.传唤正确答案:C2.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
A.甲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B.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3名执法人员C.丙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主动出示了执法身份证件D.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正确答案:D3.甲市公安局乙区分局一派出所受理一起其处罚权限范围内的治安案件,由于案情复杂,无法在30日内结案,派出所欲延长办案期限,应当经()批准。
A.甲市公安局B.乙区公安分局C.甲市公安局法制科D.乙区人民检察院正确答案:B4.某乘警在列车上执勤时,当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其应在()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A.决定后的24小时B.返回后的24小时C.决定后的2日D.返回后的2日正确答案:B5.关于遣送出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国人杰克在我国某省甲市非法居留,经甲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遣送杰克出境B.外国人汤姆在我国某省乙市非法就业,经乙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遣送汤姆出境C.外国人约翰被遣送出境,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0年内不准入境D.杰西卡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遣送杰西卡出境正确答案:C6.公安机关作出()以及处()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A.吊销许可证500元以上罚款B.5日以上行政拘留2000元以上罚款C.10日以上行政拘留500元以上罚款D.吊销许可证2000元以上罚款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7.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是()。
人民警察执法资格(基本级)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练习四
26.某县公安局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张某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
A.申请行政裁决
B.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申请行政仲裁
D.申请行政仲裁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B
27.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
D.报公安部商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处理
正确答案:B
9.加纳入科斯蒂在华从事与停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可以对其()。
A.拘留审查
B.遣送出境
C.限期出境
D.驱逐出境
正确答案:C
10.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下列关于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有权检查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人身和物品,对公民的住所无权检查
A.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B.向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
C.在传唤证上注明
D.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正确答案:D
28.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不予处罚的案件,如有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
A.应当追缴
B.不予追缴
C.应当收缴
D.不予收缴
正确答案:C
29.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D
34.对阻碍海关缉私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治安案件,由()行使查处权。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县级以上海关
D.海关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
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是谁
Don't rely too much on friends, human nature basically has a bad sid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是谁导读: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驱逐出境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对外国人需要依法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的,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逐级上报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执行。
对外国人依法决定行政拘留的,由承办案件的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公安机关决定,不再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一、有权作出驱逐出境决定的部门是谁县级市级公安机关都无权决定,而是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关于涉外治安案件的办理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第2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对外国人需要依法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的,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逐级上报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执行。
对外国人依法决定行政拘留的,由承办案件的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公安机关决定,不再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对外国人依法决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并附加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处罚的,应当在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再执行限期出境、驱逐出境。
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内不准入境。
二、作为刑罚的驱逐出境与作为行政措施的驱逐出境有什么不同通常认为,作为刑罚的驱逐出境与作为行政措施的驱逐出境有着原则区别:(1)处罚的性质和适用的对象不一样。
遣送出境算行政处罚吗
遣送出境算⾏政处罚吗在⽣活中有不少外国⼈遇到了被遣送出境的情况,⼀旦被遣送出境了,他就不能够在国内继续待下去了,⽽是必须要从国内离开。
遣送出境属于强制性的措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遣送出境算⾏政处罚吗?店铺⼩编为你仔细讲解。
遣送出境算不算⾏政处罚属于。
遣送出境是依据《出境⼊境管理法》等单⾏法律做出的。
《中华⼈民共和国出境⼊境管理法》第六⼗⼆条外国⼈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遣送出境:(⼀)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有不准⼊境情形的;(三)⾮法居留、⾮法就业的;(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员,⾃被遣送出境之⽇起⼀⾄五年内不准⼊境。
第六⼗三条被拘留审查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但不能⽴即执⾏的⼈员,应当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六⼗四条外国⼈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政复议,该⾏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其他境外⼈员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请⾏政复议的,适⽤前款规定。
第六⼗五条对依法决定不准出境或者不准⼊境的⼈员,第六⼗⼆条外国⼈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遣送出境:(⼀)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有不准⼊境情形的;(三)⾮法居留、⾮法就业的;(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员,⾃被遣送出境之⽇起⼀⾄五年内不准⼊境。
第六⼗三条被拘留审查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但不能⽴即执⾏的⼈员,应当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六⼗四条外国⼈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政复议,该⾏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其他境外⼈员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请⾏政复议的,适⽤前款规定。
《关于对有关违反出境入境管理法行为认定及处罚问题的批复》
《关于对有关违反出境入境管理法行为认定及处罚问题的批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公安部关于实施公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6〕17号),制定本基准。
第二条公安机关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适用本基准。
第三条实施行政处罚应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四条对性质相同、情节相似、危害后果基本相当、违法主体相似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一致。
第五条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应综合考虑从重、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等法定情节。
第二章裁量基准第六条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证件出境、入境,冒用证件出境、入境,逃避边防检查,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按照以下标准给予处罚:(一)初次非法出境入境,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二)初次非法出境入境,不配合调查的,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1.再次非法出境入境的;2.采取持用口岸限定区域通行证件等方式进入口岸限定区域后非法出境入境的;3.为掩盖或者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而非法出境入境的;4.在不准出境入境或者不予签发出境入境证件的期限内非法出境入境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七条协助非法出境、入境的,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按照以下标准给予处罚:(一)初次协助一人非法出境入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单位具有该违法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协助他人首次非法入境、出境,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单位有此违法行为的,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遣送出境是行政处罚吗
遣送出境也是行政处罚的,只不过有可能被遣送出境的这些群体都是比较特殊的。
遣送出境是指针对在我国非法居留,非法就业或者违反其他法律的外国人,一般被遣送出境的这些人员,自遣送出境之日起1到5年内是不允许再重新进入我国境内的,对待国人当然永远不会有遣送出境的处罚。
▲一、关于遣送出境是行政处罚吗?
遣送出境是属于行政处罚中的一种
遣送出境是依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等单行法律做出的。
《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第六十三条被拘留审查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但不能立
即执行的人员,应当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六十四条
外国人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二、行政处罚包含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
1、警告。
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
从国家方面说,警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式意思表示,会对相对一方产生不利影响,应当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对被处罚人来说,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对当事人形成心理压力、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适用警告处罚的重要目的,是使被处罚人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纠正违法行为并不再继续违法。
2、罚款。
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
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占有的,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